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縣五保供養做法與心得體會

縣五保供養做法與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我縣共有13個鄉鎮,256個村,總人口28.4萬,其中農業人口24.3萬,現有五保供養對象2926人,孤殘兒童294人,五保供養做法與體會。近年來,我局以科學發展觀爲指針,認真執行《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以“保民生、保穩定”爲己任,抓住機遇,用好政策,加快設施建設,強化服務管理,提高了集中供養率和供養水平,擦亮了這個社會文明的窗口,使之成爲陽高縣民政工作的亮點和品牌。我們的做法和體會是:

縣五保供養做法與心得體會

  一、提高認識,抓住政策機遇,積極轉變五保供養工作思路

我是20XX年底到民政局任職的,當時全縣五保供養對象1900餘人,11所鄉辦敬老院共有牀位208個,集中供養率僅爲4%,這些敬老院大多建於上世紀80年代,地理位置偏僻,規模小,設施陳舊,由於財力有限,投入不足,有的房屋年久失修,已成危房,院內房屋排列不整齊,高低不統一,房內生活設施參差不齊,擺設零亂,給老人的只是一個有飯吃、能安身的居所。敬老院朝不保夕,生活困難,分散供養五保老人生活更加淒涼。隨着社會的發展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傳統的供養方式所暴露的弊端越來越突出。尤其是像陽高這樣經濟欠發達的地方,各個鄉鎮財政運轉舉步維艱,村集體經濟實力有限,全縣五保戶集中供養的現狀已遠不能夠滿足五保老人的需要,農村敬老院成爲制約我縣五保供養工作進一步發展的“瓶頸”。面對這種現狀,新一屆局班子認爲,新形勢下省廳、市局已經對農村敬老院的建設和五保供養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福利事業,爭取項目建設,推動敬老院建設步伐,爲五保老人提供更多更好的養老服務。經過深入鄉鎮敬老院調查併到先進縣市考察,決定把全面加強農村敬老院建設作爲民政工作創新的重點工程來抓。針對五保供養問題,縣局先後制定和出臺了《陽高縣敬老院建設五年規劃》、《加強民政設施建設的意見》、《中心敬老院管理辦法》等政策,我們緊緊抓住民政部下達的“霞光計劃”計劃項目和省民政廳的“社會福利中心”資助項目這一政策機遇,認真分析了農村五保供養形勢,要求民政幹部及各鄉鎮領導提高認識,要通過上級會議、報刊雜誌等多途徑的熟悉掌握上級政策,瞭解全局,對政策信號敏感,不斷更新以往只滿足於老人有住有吃就行的舊觀念,要不辭辛苦,做到動作快、頭腦靈、腿腳勤,要有一種鍥而不捨得精神,全面加強農村敬老院建設。並通過建立目標責任制和獎懲措施,進一步增強了推進敬老院建設的信心和主動性、積極性,創新了農村敬老院建設工作思路。

 二、領導重視,積極籌措資金,下大力抓好民政設施建設

集中供養,首先要解決的是設施建設。我多次去跑太原,向省、市民政部門領導談打算、講困難,得到了上級的支持和幫助。縣委、政府在最大程度上給予支持,2007年,以縣政府名義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農村敬老院建設,提高集中供養水平的意見》,對全縣集中供養進行了統籌規劃,決定整合原有的敬老院,兩到三個鄉鎮合併一所中心敬老院,提高整體辦院質量。從2007年起縣委、政府每年都把敬老院建設列入政府爲民辦實事之一,心得體會《五保供養做法與體會》。2007年投資182萬元建設趙石莊社會福利中心,該中心佔地24畝,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新建平房74間,設計牀位120個,當年10月竣工。目前入住五保老人和孤兒80人,基本解決了南部5個鄉鎮集中供養問題。20XX年,投資56萬元改擴建北徐屯敬老院,建築面積達到750平方米,牀位由原來的35個增加到80個,目前入住院民43人,基本解決了東部3個鄉鎮的集中供養問題。同年,投資10萬元改造維修龍泉鎮敬老院,牀位由原來的40個增加到60個,目前入住50人。幾年來,上級民政部門累計下撥資金200萬元,縣財政克服困難預算資金120萬元,先後新建、改建了中心敬老院4個,新增牀位265個,加上原有的共收養五保老人和孤兒438人,集中供養率達到15%。有效地解決了縣城及周邊村莊的集中供養問題。今年年初,我們以扶貧移民搬遷和農村危房改造爲契機,積極向政府請示,將五保戶列入移民搬遷和農村危房改造範圍,得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縣政府決定投資200萬元在新和堡村新建敬老院,其中投入移民搬遷扶貧補助款50萬元、農村危房改造補助款50萬元,市政府支持敬老院建設資金40萬元。龍泉鎮無償提供土地11畝。工程於五月動工,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規劃牀位80個,工程計劃於11月完工使用,可以解決西北部王官屯等鄉鎮搬遷村和危房改造村的五保老人集中供養。在大力建設敬老院的同時,我們搶抓國家刺激內需、加大民生投入的重大歷史性機遇,積極爭取新的項目,規劃籌建三大集中供養工程:第一個是計劃投資150萬元,在縣城內新建一棟900平方米的兒童福利院暨流浪兒童救助站;第二個是計劃投資300萬元在縣城新建一所老年公寓,設計牀位300個;第三個是力爭明年在我縣西部再建一所高標準150個牀位的中心敬老院,通過加快設施建設步伐,使我縣的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50%以上。

三、着眼長遠,科學規劃,努力完善敬老院硬件設施

建設和改造敬老院硬件設施,是提高供養水平的前提條件。一是高起點規劃設計。我們按照“規劃花園式院子,建設賓館式住房”的新思路,因地制宜,科學合理規劃。爲使建設方案符合實際,佈局科學,我局派出工作組,配合鄉鎮對全縣敬老院的院民住房、資源配置進行普查。發現院民房間擺設簡單,院內綠化面積少,硬化面積少,條件極爲簡陋,院民生活單調。針對上述現狀,縣局制定了農村敬老院建設方案,根據各鄉鎮敬老院的實際,需新建的新建,宜改(擴)建的改(擴)建,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在規劃思路上高標準,着眼於社會化,體現區域性,確保15年內不落後;在建設規模上,要求能容納本區域90%以上的五保戶集中供養。二是勤協商形成合力。爲使規劃方案得以落實,我局積極主動,與各鄉負責人共商建院計策,得到鄉鎮政府的積極配合。在建設用地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閒置資源,無償劃撥土地等措施解決建設用地問題。三是廣泛動員社會參與,陽高縣是個貧困縣,財力綿薄,拿不出更多的建設資金。我們爲落實建設資金,千方百計開動腦筋想辦法,做到腿勤嘴勤,積極有效地採取“向上級部門爭一點,鄉鎮政府自籌一點,縣裏下撥一點,機關職工籌集一點,動員社會捐一點,承建單位帶資一點”六個一點的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經過建設改造後的敬老院錯落有致、氣派美觀、面貌煥然一新,院民們都感覺是“家在花園中,人在自然中”。四是重服務搞好配套。按照“十個一”要求,即爲每個院民參加一項農村合作醫療,發放一筆零花錢(10元),爲每個院民配備一個櫃子、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洗涮架、一張牀、一張墊子、一牀毛毯、一牀被子。現在走進敬老院,會給你一種整齊、整潔、清新、舒適的美感。

 四、圍繞服務,強化責任,創新管理體制和方法

實現集中供養僅僅是五保工作的基礎,如何全面推進長效機制建設,特別是如何加強供養服務機構的管理,發揮供養服務機構的最大效益,逐步把區域性中心敬老院辦成農村社會養老的重要機構,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而又緊迫的課題。在這方面我們做了一些嘗試,就是:創新管理體制,對區域性中心敬老院實行垂直管理,推行縣局直接管理農村敬老院的模式,實現選人用人、管理辦法、服務模式的制度化和規範化。具體從以下方面直管全縣農村敬老院:發展規劃及資源配置、建築設計、資產配置、建設資金投入、工作經費等。業務直管後,縣民政局在管理服務、生活衛生、醫療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全縣統一的規章制度。一是改革敬老院領導班子選配辦法。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擇優錄用有愛心、有責任心、熱心公益的人作爲工作人員,重點是選配院長。二是管理辦法創新。全縣統一制定了敬老院《院長工作責任制》、《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院民守則》、《安全制度》、《生產生活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一整套管理制度,所有制度公開上牆,用制度來規範管理、規範院民行爲。三是服務模式創新。推行敬老院服務購買模式,工作人員由院長負責選聘,實行百分制考覈,與工資和獎勵掛鉤,從而激發了服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四是服務方式創新。對老人實行家庭式親情關懷。在院內加強了對院民的生活安全、保健常識教育,開展了互助互濟、五好院民、十佳老人評比活動,集體過生日,滿足老人的精神物質生活需求,全體五保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各位領導,我縣五保集中供養服務機構建設與管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和先進地區及其他兄弟縣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進一步搶住機遇,奮發進取,加快敬老院建設步伐,逐步提高全縣集中供養率,爲切實保障農村五保對象的基本權益、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