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高校青年教師聽課心得體會

高校青年教師聽課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6W 次

課,是學校進行教學工作的基本組成單位,教師專業生活的許多領域都同課緊密相連。聽課是教師最簡便的學習方法之一;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聽課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功,聽課的方式方法如何,將影響着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而且聽課又是評課的前提,只有認真聽課才能進行客觀的評課。

高校青年教師聽課心得體會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聽課評課作爲一種發現、思考和提煉的教學研究活動,直接對我們教學的關注焦點作出反應,從而更能有效地促進聽課者和上課者教學能力的提高。經常聽課,有利於教師之間進行業務交流、切磋、互動,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聽不同科目的課,可以跨學科交流,促進優勢互補,文理交融;有利於青年教師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教學經驗,使自己能更快地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有利於良好教學風氣的形成,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入;有利於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但我常發現許多老師對聽課產生了誤區,主要表現在:

①對聽課的內涵不甚理解,以至於不知道聽什麼、要怎樣聽。

②思想不夠重視,把聽課當成一種任務來完成,以至於出現馬虎應付者有之;做其他事情者有之;只當記錄員者有之,完全失去了聽課的效果,達不到聽課的目的。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

③聽課老師課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即沒有掌握好教材和課標要求,以至於不能較深入地對授課老師的教學環節進行評議,評課無話可說種種現象表明,要提高聽課的效率,必須加強對教師聽課的培訓,特別是在新課程的環境下,教師聽課的程度如何,對教師的自我反思、教師的專業提升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那麼,如何有效地進行聽課呢?

我認爲聽課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聽

聽教師授課時的起、合、轉、承、導是否流暢、自然、貼切;學生的思維在教師的引導下是否靈活;外顯在學生的言語表達上是否清新、富有創意等。例如聽上課老師是怎樣複習舊知識引入新知識的?是怎樣啓發學生思維的?是怎樣指導學法的?是怎樣鞏固新知識的?是怎樣提出問題討論問題的?只有這樣多問幾個爲什麼,聽後對本節課的成功和失敗進行客觀分析,才能達到心中有數。

而要做到這些,聽者在聽課之前必須有所準備。首先,要掌握課程標準中的具體要求;課前瞭解聽課內容、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確定聽課重點。其次,要了解上課教師的教學特點和聽課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這樣聽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看

看教學流程的設計、推進是否合理,層次是否明晰;教師的角色是否自覺轉變;教是否自覺主動地向學轉移;教師是否心中有學生;教師是否關注弱勢羣體;學生的學習狀態是否高漲;學生的參與面、思維度是否看得見,摸得着;教師是否善於捕捉課堂生成點,把生成點演繹成課堂亮點;教師是否在走教案劇等。具體的就是看上課老師的板書、教態,看上課教師使用的教具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看學生的表情、板演、練習,看上課老師教學時間的分配,看課堂上是否全過程都讓學生參與,還要看課堂上老師與學生是如何打交道的,等等。

因此我們在聽課過程中要善於發現意識背景中長時間積累建立和鞏固起來的有缺陷的運用理論,提出有價值的教學問題,並思考改進方法,提升自己的素質。

三、記

記錄聽課時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內容。記聽課的日期、節數、班級、學科、執教者、課題、課型;記教學的主要過程,包括主要的板書要點;記學生在課上的活動情況;記本節課的教學思想和教材處理情況,瞭解課堂上是否做到面向每一個學生,在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前提下是否兼顧兩頭(優秀生和基礎差的學生),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記對這堂課的簡要分析。記錄要有重點,詳略得當。教學過程可作簡明扼要的記錄,講課中符合教學規律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問題可作較詳細記載,並加批註。

四、思

就是想一想這堂課有什麼特色?執教教師是否以課程標準爲指導展開教學?教學目的是否明確?教學結構是否科學?教學思想是否端正?教學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靈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調動?寓德育、美育於教學之中是否恰到好處?教學效果是否好?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否得到培養?在師生的交往、互動中,是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聽者聽後可設身處地思考這樣一些問題:這節課我該怎樣上、假如學生向我這樣質疑怎麼辦、爲什麼她的學生聽課興趣這麼濃等等。

因此,課後對行爲實踐作出總結、歸類聚焦,分析判斷教育教學現象之間的相關聯繫或因果關係,教師的教材處理是否得當。某一環節的教學若由你來執教,是否有更好、更妙的處理方案。聽課教師應學會去粗存精,摘要錄,有了感受、觸動,立刻用簡潔的語言予以批註,待課後抽空再製成聽課卡片,便於以後檢索之用。

五、談

就是和授課老師、學生交談。可先請上課老師談這節課的教學設計與感受,請學生談對這節課的收穫與不足,統計學生對這節課的滿意情況和目標達成情況,然後再由聽課老師談自己對這節課的看法,談這節課的特色,談聽這節課受到的啓迪與所學到的經驗,談這節課的不足之處,談自己的思想與建議。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交換意見時要抓住重點,做到明確的問題不含糊,吃不準的問題不迴避,但要注意可接受性,切忌信口開河、滔滔不絕,誇誇其談。要突出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特別是教學效果方面,因爲一堂課的優劣,最終還是體現在教學效果上。

總之,聽課是教師的一項必不可少的、經常性的職責與任務;聽課既是教研的需要,也是教師專業提升的需要;聽課是一項需要精力和心智的活動,宜及時交流,分享智慧。帶着問題聽課,能夠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財富,它就是一種思想和行動的對話。把自己當成研究者,欣賞他人,提升自己。聽課可以欣賞他人如何處理教材,欣賞他人教育教學技巧,欣賞他人如何喚醒學生。

在新課程的環境下,如果年輕老師聽課時能做好一聽、二看、三記、四思、五談,那麼肯定會有所收穫。這不但會促進教師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也會提升青年教師的授課水平,而且有利於青年教師的專業提升,以便快速適應新課程和新形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