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文祕知識 > 2016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彙報材料

2016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彙報材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經過多年的減貧工作,現在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大難題”、“深水區”。加快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奔小康,不僅是政治問題、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社會問題、民生問題,事關戰略全局。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彙報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彙報材料

  【2016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彙報材料1】

2015年以來,我局將精準扶貧工作當做頭等大事來抓,統一思想,強化組織領導,着力實施“五大”扶貧工程(基礎扶貧、產業扶貧、新村扶貧、能力扶貧、民生扶貧、),構建“六種”扶貧模式(能人大戶+貧困戶、村集體組織+貧困戶、專合社+貧困戶、企業+貧困戶、資產收益扶貧、理財收益扶貧),部門包村幫扶,貧困戶積極發揮主體作用,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董灘村位於順河鎮政府以北兩公里,東鄰老淠河,六單路穿境而過.屬灣灘地區,地勢較爲低窪,土壤肥沃,主要成分爲沙質土。現有耕地1516畝,共有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550人。2015年底有貧困人口236人,佔總人口的9%。主要以傳統農業爲主,盛產花生、大豆、玉米及小麥。村民其他收入主要爲外出打工,長期在外務工人數爲800餘人,2015年度人均純收入8333元,村級集體收入空白。

  二、貧困狀況

2015年全村共有貧困農戶142戶,310人,其中享受農村低保39戶人口77人,五保戶34人。2015年脫貧16戶85人,至2015年底村尚有貧困農戶126戶,225人。

  三、貧困原因

1、耕地少。本村處於易旱易澇地區,全村可耕地人均不到一畝,加上農田基礎設施差,可澆地和旱澇保收面積少,土地產出率很低。

2、交通差。村內雖有幾公里水泥路,但是通達中心村莊道路均爲簡易砂石路和土路。農民生產生活極爲不便。

3、勞力少。由於務農收入低,青壯年大多選擇外出務工,在家的絕大多數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

4、看病難。村級衛生室設備簡陋,醫務人員缺乏,醫務水平不高;鄉鎮衛生院也條件有限。羣衆小病不願看,大病借債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十分嚴重。

5、素質低。多數村民沒有一技之長 外出務工主要靠體力吃飯,缺乏回鄉創業意識;一旦創業失敗,就等着靠政府救濟。

  四、脫貧措施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五中全會精神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政府主導、農戶主體、社會參與、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結合實際制定了“十三五”扶貧規劃,制定了詳細的2014至2016年三年整村脫貧規劃,全面進行了小額信貸評級工作,完善了授信工作,爲“精準扶貧”打下堅實基礎。以市場爲導向,科技爲支撐,種養結合,逐步形成貧困羣衆穩定脫貧的基本思路。2015年脫貧的85人,均是依靠當地的特色產業脫貧。其中在葡萄園打工25人,發展養雞業10人、養豬業8人,租地給華好奶牛並在其企業打工42人,其年收入最低不低於10000元,最多的達20000餘元。

  五、下步打算

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爲我村首要民生工程來抓。以精準扶貧爲指南,在“項目到村,措施到戶”原則基礎上,充分尊重廣大貧困羣衆的意願和要求,做到“真扶貧”和“扶真貧”。2016年堅持一戶一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現225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

1、光伏扶貧。分兩個階段。上半年爲第一階段,計劃扶持30戶80人;下半年爲第二階段,計劃扶持62戶108人。光伏扶貧目標爲每人每年純收入不低於3000元。

2、復耕脫貧。爭取土地復耕項目260畝,通過租地流轉、參與創業經營等形式使30個貧困人口達到脫貧目標。

3、社會救助。對因上學致貧的7個貧困人口,採取多

種形式的政府和社會助學活動幫助脫貧。

4、介紹打工。對其他原因造成返貧的,通過介紹到本村私人小企業(羽絨、皮革等)打工,或幫助申請小額貸款創業等形式重新脫貧。

  【2016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彙報材料2】

爲紮實推進多我局幫扶村——響腸鎮新滸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本人通過聽取彙報、實地察看,走訪農戶等方式,瞭解貧困現狀,廣泛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和建議,形成此調研報告。

  一、扶貧開發工作總體情況

區位於省西南部,國土面積172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85萬人,轄18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278個行政村,28個社區居委會。2016年納入羅霄山連片特困地區,共有27個村被認定爲省級貧困村。2016年底,貧困人口10萬人,貧困發生率爲14.5%。

2016年,撤市設區後,區大力實施“同城發展、富民強區”發展戰略,銳意改革創新,積極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指標增長率均高於市和全省平均水平。與此同時,緊緊搶抓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和羅霄山片區扶貧攻堅歷史機遇,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各級財政部門撥付的3319.79萬元扶貧資金(其中:中央財政2179.79萬元、省級財政1000萬元、市級財政配套資金140萬元),圍繞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移民搬遷和“雨露計劃”等主要工作內容,以“整村推進、連片扶貧開發”爲抓手,以“產業扶貧、移民搬遷”爲重點,扶貧開發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16年全區脫貧2.4萬人。

(一)實施整村推進,改善基礎設施。2016年,區繼續將貧困村整村推進與新農村建設工作相結合,加大扶持力度,重點圍繞27個省級貧困村,大力夯實基礎建設,有效地實施了整村推進工程,共完成了包括基礎交通、農村水利在內的村莊整治建設項目51個。特別是較好地完成了41個通組道路交通建設項目,完成農村公路改造311公里、橋樑建設19座。打開了致富枷鎖,讓脫貧致富夢想有路可走。

(二)推動產業扶貧,促進農民增收。自我省實施“四個一”組合式扶貧重大舉措以來,區提出“四個堅持,四條路子”的產業扶貧新理念,用好省級產業扶貧專項資金,扶持27個貧困村及其周邊連片村產業發展和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了27個產業扶貧項目,新增產業基地道路27.7公里,灌溉水渠、飲用水管道7000米,苗木種植1600畝,安全飲用水水廠1座。這些讓老百姓直接受益的扶持項目,激發了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新活力,幫助農民實現穩定增收。

(三)實施搬遷扶貧,開闢扶貧新路徑。2016年,該區計劃移民搬遷扶貧2000人,其中以工代賑異地搬遷扶貧移民1000人,進城進園搬遷扶貧移民1000人,上級下達搬遷移民扶貧補助資金1000萬元。該區計劃將其中1528人安置在蓉江街辦橋口村蔬菜水果批發市場,引導貧困羣衆進城就業脫貧。目前,移民搬遷的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與此同時,該區積極開展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工作,爲水庫移民5808人發放直補資金348.48萬元,安排扶持資金381.48萬元,實施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和生產開發項目27個,並已全部竣工。

(四)實施“雨露計劃”,就業技能得到提升。作爲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區結合該區產業結構狀況,以中職學歷職業教育、勞動力轉移培訓、創業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政策業務培訓爲內容,積極實施“雨露計劃”,舉辦專項培訓36次,培訓2490人次,使受訓青壯年農民的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有了明顯提升,爲他們更好地就業創業、增加收入奠定了基礎。

(五)開展結對幫扶,扶貧效果明顯。今年以來,全區各定點包扶、定點扶貧工作組深入幫扶點402人次。籌集扶助資金1230萬元,舉辦各類培訓班培訓人員8313人次;掛點幹部職工捐款、捐物37萬元;幫扶困難學生604人,幫助引進人才35人次,引進技術64項;結對幫扶貧困戶2620戶,其中計劃生育貧困戶377戶;組織勞務輸出1328人,其中貧困戶勞動力890人。

  二、精準扶貧的主要做法和存在問題

(一)實施精準扶貧的主要措施

根據《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方案》的總體部署,區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到2019年底,使全區27個貧困村全部脫貧,38565戶12.4萬人貧困人口具有比較穩定的收入,實現“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與全區人民同步邁入小康這一目標。爲此,區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一核心要求,建立瞄準貧困戶的幫扶機制,給合實際,重點實施四項幫扶舉措,改扶貧“大水漫灌”爲“精準滴灌”,全面推進精準扶貧到村到戶。主要措施包括:

1.扶持生產,實現就地致富。針對長期居住在農村,且年齡偏大,有勞動能力和一定生產資料的貧困戶,通過引導幫扶,開展種植、養殖等手段,實行就地脫貧致富。?甜柚種植。以甜柚種植爲重點,依託等鄉(鎮)萬畝甜柚基地建設,以“企業+基地+農戶”的方式,對符合條件的種植面積達5畝的貧困戶進行產業幫扶,採取免費提供苗木、技術培訓,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幫助貸款5萬元並提供扶貧貼息等。對區域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能安排貧困人口就業的,政府對其產業實施等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進行扶持。?油茶種植。對北部山區、赤土等鄉鎮的種植油茶達5畝以上的貧困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除享受林業部門的獎勵外,參照甜柚種植標準另行補助。?優質稻種植。對北部山區缺少土地的貧困戶、種植企業,政府幫扶土地流轉,發展優質稻種植,對種植50畝以上的貧困戶進行產業幫扶,採取免費提供苗木、技術培訓,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幫助貸款5萬元並提供扶貧貼息等;對幫扶貧困人員就業的種植企業、農業合作社除除享受林業部門的獎勵外,參照甜柚種植標準另行補助。④蔬菜種植。以唐江、龍嶺、鳳崗、朱坊等鄉(鎮)爲中心區域,鼓勵土地集約經營,扶持蔬菜種植100畝以上大戶50戶,帶動10000貧困人口脫貧致富,以以獎代補的形式進行扶持。⑤花卉苗木種植。帶動5000貧困人口脫貧,對公共事業所需花卉苗木,政府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在貧困戶中購買苗木,解決種植戶的投入和銷售壓力,實現脫貧目標。⑥發展鄉村旅遊業。通過建設“一座南山、十里蓉江、萬畝果園”生態旅遊長廊、以大山腦爲核心的生態旅遊休閒區、以傢俱體驗爲主題的商貿旅遊、蓮花山旅遊區、赤土畲族民俗旅遊區等五個旅遊點的建設,帶動5000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2.移民搬遷,洗腳上岸進城。針對那些居住偏僻、交通不便、生產資源缺乏、生產開發無門路的偏遠山區和庫區農民,實施移民搬遷進城,通過各工業園區和重點項目區,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同時在重點項目或工業園區附近建設公租房,爲貧困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確保“洗腳上岸”進城就業的貧困家庭“搬得出、住得下、過得好”,計劃逐步解決1萬戶共3.6萬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