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秋天的雨說課稿(精選14篇)

秋天的雨說課稿(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秋天的雨》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的一篇課文。課文文質優美,是學生積累語言和練習寫作的一篇好教材。以下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秋天的雨說課稿,歡迎大家參考。

秋天的雨說課稿(精選14篇)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文章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以及色彩美。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體會作者對秋雨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難點:讀懂課文內容,瞭解秋雨特點,感受秋天的美以及色彩美。

二、說教法、學法

抓住重點語句,通過反覆品讀、深究、討論,感受秋雨的美。

三、說教學程序

(一)欣賞圖,感受美景,揭示課題

1、觀看圖,誰來說說這是什麼季節的景色?圖上畫了哪些景物?你喜歡秋天嗎?爲什麼?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秋天的雨》,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並畫出課文的生字、生詞。

2、同桌之間互相幫忙認讀生字。

3、檢查識字情況:幻燈出示詞語、句子

(三)、品讀課文,感受秋雨的美

1、同桌一起讀課文,在秋雨裏,你看到了什麼?

2、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1)課文從哪幾方面描寫秋天的雨?

(2)反饋

(3)朗讀體會句子

(4)你覺得秋雨神奇嗎?把你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3、品讀第一自然段

(1)誰願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小組讀、個別讀等形式)

(2)、你覺得秋雨神奇在何處?再次體會秋雨的神奇,讀出喜歡之情。

4、品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把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2)、指名說說喜歡這段哪句話?

(3)體會銀杏樹、楓樹的句子。(去詞體會,比較句子)

(4)、把描寫顏色的詞畫下來。(幻燈出示練習填空)。

(5)、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

(6)、同桌交流:你還知道秋天還有哪些顏色嗎?想一想按練習的句式說。

(7)、再次讀課文,體會秋雨顏色的美。

(四)、拓展延伸

1、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秋天的美景數也數不清,你還知道有哪些美景?

2、學生交流討論:說說秋天有哪些美景?(引導學生可模仿課文的說)

(五)、總結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起到有條理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作用,它線索清楚,簡單明瞭,概括性強,因此,我是這樣設計的:

秋天的雨、有顏料、豐收、快樂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三單元的課文《秋天的雨》,題目是《創情境 品秋意》,通過多種方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品味盎然秋意思我的設計思路。我的說課分以下幾個環節進行。

一、依標扣本,說教材

本組課文以秋天爲專題,從多個角度描寫了秋天,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秋意。《秋天的雨》是其中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作者並沒有直接寫“雨”,而是以“雨”爲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聯起來,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豐收景象,還有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課文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語言生動優美,富有詩情畫意。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文中的生字新詞,能正確理解“五彩繽紛、一把把”等詞語在課文中的含義。初步體會比喻等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

2、能初步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體會秋天的美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其中,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這也是本片課文的教學重點。課文中那些藝術化的語言,學生難以理解,是教學上的難點。

二、緊扣重難點,說教法學法

對於孩子們來說,秋天的美景就在他們身邊,但他們卻比較缺乏對美的發現,教學中適當選擇能展現秋天美景的錄像、圖片等資源,讓學生髮現美、欣賞美、體驗美、學習美、運用美。並在形式多樣的訓練中促說、促讀、促練、促悟。

同時,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教給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在學習語言的同時運用語言,將讀與寫巧妙結合起來。並通過讀、演、背等實踐方法,增強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三、以學定教,說過程

圍繞本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爲突出教學重點、難點,我安排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激趣導入,欣賞秋色

(二)梳理文脈,體會秋意

(三)品讀課文,感悟秋韻

(四)總結全文,昇華秋情。

在本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我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對所學課文的“興奮點”,達到“課伊始,趣亦生;課進行,趣漸濃;課結束,趣猶存”的境界,讓孩子們品味盎然的秋意。

開課伊始,我引入介紹秋天美景的短片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視聽享受中,導入新課,此時板書課題:秋天的雨。

接着,讓學生自讀課文,識記生字新詞,相機指導“扇”的不同讀音:“扇子,扇哪扇哪”,重點指導書寫“爽”:先寫人,再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寫四個撇點。之後,我出每段的第一句描寫秋雨特點的句子,並使用課件展示出來。讓孩子們自由朗讀。

“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聞的氣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

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手一首歡樂的歌。”

教師相機小結:這是整篇文章縮寫成的一首小詩,是文章的線索。再讓學生配上優美的音樂讀讀小詩,教師相機板書關鍵詞:“鑰匙、顏色、氣味、聲音”,以達到理清文脈的目的。此時,融入學法指導,告訴學生:像這樣,把每段的意思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讓學生在教師動情而又富有啓發性的導語中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一走進秋天的大門,一幅連續不斷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你是想先看看秋雨那繽紛的顏色,聞聞那香甜的氣味,還是想聽聽那動人的聲音呢?”此時,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意願,相機指導教學。這樣就進入了第三個環節,品讀課文,感悟秋韻。

這部分的學習上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主要採用的是看一看、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的方式,不同的段落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寫了秋天的色彩,文字非常優美,引導學生賞秋色時,抓住詞語“五彩繽紛”進行教學。先讓學生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詞語意思,再通過課件看看黃色的銀杏葉、紅色的楓葉、金色的田野、各色的菊花和橙紅的橘子,讓學生深入體會,然後課件出示一組表示顏色多的詞,指導學生朗讀、記憶,積累語言。

這段文中出現了許多處生動的比喻句,三年級的孩子較難理解,如“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多美的句子呀!但學生很難一下子感受這種美,我通過多層次的教學,引導學生體驗。先出示銀杏葉和扇子圖片,讓學生將二者進行對比,體會它們的“相像”,然後出示銀杏葉往下飄落的動態畫面,引讀,讓學生體會“一把把”的含義。

“一片黃黃的葉子像一把小扇子,兩片黃黃的葉子像兩把小扇子,滿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相信,精彩的動畫會讓抽象變直觀,讓孩子們在美的情景中將文字的理解化難爲易,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美美地讀一讀。接着順勢讓學生理解其他的比喻句。然後讓學生仿寫這樣的句子,達到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目的。最後,大家跟着動情的音樂齊讀第二自然段,練習背誦。這樣層層加深學生的體會,是語言的積累,更是情感的昇華。

品秋香時,首先展示一幅秋天水果圖,讓學生看着誘人圖畫,聽教師範讀第三自然段。並激發想象“你彷彿聞到了什麼好聞的氣味?”適時引導“假如你就在碩果累累的樹下,你想幹什麼呢?”這樣創設情境,讓學生深入體會被那香味勾住的感覺,再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讀之中。

在學習第四段聽秋聲時,老師和學生共同演繹情境。老師扮成秋雨告訴大家冬天要來的消息,孩子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動植物演一演課文內容,體會動植物熱熱鬧鬧準備過冬的情景。再練習說話,“秋雨姑娘把冬天要來的消息及時地告訴了大家,你想對她說些什麼?”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在師生對話的情境中,進行口語表達訓練,抒發對秋雨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並帶着這種心情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四、濃縮文本,說板書

在學完文章之後,藉助板書迴歸整體,總結全文。“秋天的雨像一把神奇的鑰匙,給我們打開了秋天的大門,讓我們看到了五彩繽紛的顏色,聞到了香香甜甜的氣味,聽到了冬天要來的消息,給我們帶來了豐收和歡樂。”此時板書:豐收、歡樂。

這樣線索清晰、簡單明瞭的板書,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一目瞭然,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內容。

五、課後拓展,說作業

最後,課件出示一組秋景圖,配以輕柔的音樂,引導學生走出文本,走進美麗的大自然,並佈置開放性的作業:

背一背:把秋天的美景永遠留在腦海裏

畫一畫:自己眼中的秋天

寫一些:自己感受到的秋天

這樣的作業背、畫、寫三者結合,能拓展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

總之,教學中,我巧妙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中,在一個個鮮活的場景中,在讀讀、說說、寫寫中“品味盎然秋意”。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秋天的雨》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的一篇課文。課文文質優美,是學生積累語言和練習寫作的一篇好教材。教材選編課文的目的是圍繞"秋天"這個專題,使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語言的魅力。《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上寫秋天,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寫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事物有觀察,但是此階段學生並不會仔細、耐心觀察事物,因此學生對秋雨、秋天有一定的生活積累,但並未有深入瞭解,本文的景物特色正好能將學生帶入場景之中,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語言感悟、積累和運用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課文描寫的景物特點。

3、激發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興趣和感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爲: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課文描寫的景物特點。

【難點】激發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興趣和感情。

五、說教法學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我會以談話的方式詢問學生最喜歡哪個季節,根據學生的回答,導入課文《秋天的雨》。

此階段的學生善於表達自己,樂於表達自己,運用談話的方式能夠最大限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初步感知

緊接着我會請學生按照以下的引導,完成對生字詞的學習:

先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的生字詞;然後藉助課下注釋及工具書,自主解惑後同桌交流;最後教師集中教學生字新詞,學生再次齊讀課文。

做完這一系列準備工作之後,學生掃清了閱讀障礙,再次朗讀一遍課文,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瞭解文章大意。

(三)深入研讀

深入品讀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課文使用多種修辭手法,把秋天人格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或事物,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於是我將根據文章特點,將品讀教學分爲三個部分進行教學,每一部分都運用談話、多媒體輔助、想象等方法,讓學生理解課文,把握文章景物的優美。

首先是第一個部分:看看秋的顏色

我會請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你是怎樣理解"五彩繽紛"的?同時出示多媒體投影;在感受到五彩繽紛後,引導學生讀出五彩繽紛。考慮到學生並不能一下子就讀出感覺,因此必要情況下教師範讀指導,學生傾聽後再讀,讀出五彩繽紛的味道。

接着是第二部分:聞聞秋的味道

此部分引導學生讀讀課文,並配樂,嘗試讀出秋的味道,相信有了前面的朗讀指導做鋪墊,學生能夠很好地朗讀。

最後一部分:聽聽秋的聲音

先請學生找一找"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中小喇叭吹的是什麼?然後再指導學生讀。

通過配樂和課件再現情境的方法,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景中,讓他們對閱讀文本產生興趣。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走進語言文字,體會感悟文本。

(四)鞏固提高

本文語言優美,爲了讓學生有更好的語言積累,課上鼓勵學生即時記憶,嘗試背誦課文。

(五)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請學生說一說本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是對學生本課學習成果最好的檢測。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的佈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情感的昇華。

基於此,本課作業:

(1)寫一首詩(編寫歌詞)

(2)把秋天的景物畫下來。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秋天的雨

看看秋的顏色

聞聞秋的味道

聽聽秋的聲音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首先談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三篇精讀課文。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圍繞本組“秋天”這個專題,使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語言的魅力。《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爲寫秋雨,實則寫秋天。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整體上描繪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針對教材的特點和三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本節課教學重點: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語言的魅力。課文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那些藝術化,抽象化的語言給學生在理解上帶來了困難,因此品味文章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成爲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學情分析

一堂好課也是建立在對學生了解的基礎上,因此我對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學情進行了分析。三年級學生天性好動,好奇心強,形象思維趨於成熟,但抽象思維仍處於起步階段。雖然學生對秋雨、秋天有一定的生活積累,但課文藝術化,抽象化的語言也給學生帶來了挑戰。

三、教學目標

針對這樣的教材,教學目標的制定必須切合學生實際,我依據新課標的總教學目標和三年級階段教學目標,特制定本課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朗讀體驗鍛鍊了學生的朗讀技巧,提升了形象思維能力和畫面感以及豐富的想象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體會秋天美,感受語言美,激發學生對秋天的熱愛、讚美之情。

四、教法學法

古人云:“古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我對本節課教法學法也做了精心的安排:1.情景教學法: 2.情感朗讀法: 3.自主探究法:

五、教學過程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包括如下環節:

(一)情境導入,引出題目

著名的教育家布魯納曾說過:“對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因此新課一開始我由學生最感興趣的雨說起“春天的雨是牛毛,是細絲;夏天的雨是印在荷葉上的淚珠;而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着清涼和溫柔,輕輕地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同學們,秋天的大門打開了,想看裏面的美景嗎?那麼我們一起走進《秋天的雨》吧!

導入語的設計是依據《新課標》中要“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採用情景教學法導入課題,通過畫面和音樂的渲染,學生們受到了美的薰陶,也對秋天產生了好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作爲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我們應該知道對於語言的學習,應該是突出層次性,從字到詞再到句,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個環節中,我分爲兩個部分;

1.對詞的積累

首先呈現的是幾組詞語,有描寫顏色的,有動詞,有疊詞。在讀動詞時學生邊讀邊做動作從而更好的理解詞義。此環節是爲了一掃學生的閱讀障礙,更好的積累、運用語言。

2.對句子的掌握

詞語教學也應該將所學的詞語放在整個句子中,這樣才能真正運用。因此我又會這樣對學生們說:“多麼有趣的小詩啊!更有趣的是小詩的這些句子都在每一段第一句,最有趣的是每一段內容都是圍繞這幾句話展開的,不信的話,讓我們再讀讀文中的句子。”

設計這樣的過度語爲了暗示學生爲什麼讀,不僅要注意課文語言美,更要注意課文寫作方法。

(三)精讀課文,理解體驗

初讀課文之後,我會對重點段落進行講解。第二自然段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段落,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金黃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黃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着要人們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裏頻頻點頭。

在這裏我採用了情感朗讀法,符合《新課標》的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我會和學生共同得出結論:秋天的雨具有五彩繽紛的顏色。朗誦結束後我會出示這樣幾句話並提問學生:“去掉扇哪扇哪,飄啊飄啊,好不好”設計這樣的問題,通過比較讀,我抓住動態詞語體會詞語的輕柔美和動感美。

接下來,我會引導學生進行比喻句的寫作練習。這一設計使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接軌了,爲了讓學生有物可寫,我通過六幅圖畫引導學生寫作,這樣的設計,循序漸進的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慾望。

遊戲是低年級學生不可缺少的,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巧妙地使用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請一名學生讀課文,教師出示秋天的果蔬 ,其他學生閉上眼睛猜一猜:都聞到了秋天的哪些氣味。最後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知道了秋天的雨具有香香甜甜的氣味。遊戲的設計是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被動爲主動。

課文第四自然段,文字妙趣橫生,描寫了深秋中各種動、植物準備過冬的場景。在教學中我超越了文本,圖文結合的編了一首兒歌。在這裏我採用表演讀的方法,“小喜鵲小喜鵲,叫喳喳,銜來樹枝蓋新家;小松鼠,跳啊跳,搬來松果當糧食;小青蛙,呱呱呱,舒舒服服睡大覺;小朋友,快回家穿上棉衣再玩耍。”避免了教學形式單一,體現了教學多樣化,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演是爲了讀,一個演字實現了學生情感的昇華。最後學生在演中感悟到秋天的雨傳遞着冬的訊息。

(四)運用語言,昇華情感

爲了突破教學難點,在運用語言、昇華情感這個環節中,由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圖片介紹秋天的美景。引導學生重新組織語言,學以致用。本節課到此已接近尾聲,我會這樣結束本節課:“秋天的雨,輕柔的抹去夏的炎熱,把秋天的大門打開。秋天的雨,帶來了秋的五彩繽紛,帶來了秋的芬香撲鼻。秋天的雨,捂着豐收的碩果,深情呼喚冬的訊息。”師生共同朗誦,將本課在情感上做一個總體昇華。(配樂)

(五)層次作業,放飛個性

選作作業:1.蒐集描寫秋天的詞句,記一記。

2.選擇課文喜歡的段落,背一背。

3.出去尋找秋天,把看到的秋景寫一寫。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秋天的雨》是一首非常優美動聽的散文詩,依據散文內容製作的課件,色彩豔麗、形象生動,充滿了詩情畫意,既可以讓幼兒欣賞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同時,又能激發幼兒動手描繪秋天景色的興趣,因此,散文詩《秋天的雨》適合大班幼兒教學活動。

(二)幼兒情況分析大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好,但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較弱,爲了更好的讓幼兒學會用散文詩中的優美語句來回答問題,更好的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表演能力、藝術鑑賞能力,我設計了這節活動課。

(三)活動目標依據《綱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特制訂以下活動目標:

1、從不同角度去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滿喜悅的豐收季節。

2、能細心傾聽,初步理解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

3、理解並掌握詞彙:“五彩繽紛”、“溫柔”、能大膽用肢體語言表現相應的動作。

4、識字:雨、歌、秋天、落葉。

(四)活動重點、難點

依據《綱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因此,此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是:

熟悉散文內容,感受散文詩中的優美語句,理解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豐富詞彙,培養幼兒的藝術鑑賞能力。

(五)活動準備爲了更好的實現活動目標,在課前準備中,我讓幼兒到戶外近距離觀看雨景,使幼兒對雨有一定的感性認識,而後,爲了更好的讓幼兒理解散文,使之感受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我製作了多媒體課件。

二、說設計

(一)教法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表演法、討論法來進行教學,通過直觀教學法視聽結合欣賞,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散文的內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的優美語句,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表演法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通過通過討論法讓幼兒更好的體會作品的意境,培養幼兒的想像力、思維能力及合作精神。

(二)學法爲了讓幼兒能輕鬆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標。根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原則,整個過程採用”集體教學,分組討論的學法,讓幼兒通過聽聽、看看、講講、議議等形式來學習、理解散文詩。

(三)教學程序(此活動開始部分需要2-3分鐘,基本部分需要25分鐘,結束部分需要1-2分鐘)

1、開始部分導入活動: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1)謎語引課: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中看不見。

(2)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雨嗎?雨是什麼樣子的?(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2、基本部分

(1)請幼兒完整欣賞散文詩,初步理解作品的意境。(教師演示課件,讓幼兒初步感受散文詩的內容)幼兒欣賞散文詩後,教師提問。

1、這篇散文詩的題目叫什麼?

2、在散文詩秋天的雨中你都聽到了什麼?

(2)幼兒再次欣賞散文,感受散文中的優美意境。

教師:你聽了這首詩有什麼感覺?

(此環節引導幼兒積極、踊躍、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意見,而且在不知不覺中運用散文詩中的語言)

(3)結合無個畫面,分段欣賞,豐富詞彙。並用肢體語言表達其相應的動作。

(目的是讓幼兒對散文詩的內容有更好的瞭解,豐富詞彙,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A爲什麼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打開了秋天的門?(豐富詞彙:溫柔)(鼓勵幼兒做開門的動作)B爲什麼說秋天的雨會唱歌,有一盆五彩繽紛的顏料?(豐富詞彙:五彩繽紛)(鼓勵幼兒做唱歌的動作)C爲什麼秋天的雨有非常好聞的氣味?這氣味從哪來?(鼓勵幼兒做聞氣味的動作)D爲什麼秋天的雨有一隻金色的小喇叭?(鼓勵幼兒做吹喇叭的動作)E爲什麼秋天的雨給大地小朋友帶來的是豐收快樂的歌?(鼓勵幼兒用動作來表現喜悅的心情)

(4)識字:雨、歌、秋天、落葉。(運用圖片“識字寶寶”進行識字,幼兒通過看圖片中字的變化從而加深對字的認識。)

(5)幼兒再完整欣賞散文詩,進一步傾聽、感知語言的美。

(6)討論:

A聽後覺得秋天美嗎?什麼地方美?

B、散文詩裏怎樣寫秋天的美?

C、秋天人們爲什麼這麼高興?

(教師作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兒,肯定、接納他們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並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

3、結束部分

活動延伸:用畫筆畫出自己想像中秋天的景色。(突出活動主題)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師 :

大家上午好!

我是來自往流鎮中心小學的教師張麗娟。今天我爲大家說課的題目是《秋天的雨》。下面我就從教材 、學情 、教學目標、教法學法、 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談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

《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豐收景象,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

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編選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這也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趨於成熟,但抽象思維仍處於起步階段,雖然學生對秋雨、秋天有了一定的生活積累,但學生身處城市之中,對四季的景色感知不夠豐富。 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帶來了挑戰,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

三、教學目標:

因此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積累語言,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朗讀、品味、品評,體會文章意境。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畫面感、豐富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感受語言美。

2體會秋天美,從而激發學生對秋天,對大自然的熱愛、讚美之情。

四、說教法學法:

三年級屬於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階段。我採取由“牽”到“扶”再到“放”的方法,加強閱讀的方法的指導,落實新課程中的閱讀理念,重視學生的閱讀實踐。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進而兼顧欣賞能力。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師生的互動交流。珍視學生閱讀中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五、說教學流程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前用多媒體播放秋天的圖片。

〔 這樣既緩解了學生上課的壓力,也使 學生從視覺上感受秋天,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縮短了學生與書本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指導識記生字詞

生字詞教學的基本理念採用課前介入,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課中交流,加強理解;課後拓展,在運用中鞏固。

(考慮到三年級學生已初步具備藉助拼音等手段自學生字的能力,教學中主要採用了學生在預習中解決生字認讀,課堂上檢查預習情況,指導重點詞語,基本落實了生字教學任務)

(三) 品讀課文

基本策略: 由“整體”入手到“部分”在迴歸“整體”。

a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1)範讀課文,渲染情境,學生感悟

( 你感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秋天呢?)

(2)默讀後交流:

找出每段中作者對秋雨感受的句子,抽出每段的第一句話組成小詩

(從整體上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體會秋天的美)

b“提示”引路,自讀探究。

第一自然段與學生合作朗讀,過渡到第二段。

學習第二自然段,感悟“五彩繽紛”的色彩美

(本段是文章的重點部分,在教學中我充分重視“讀”的語文特點,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讓學生充分朗讀後,畫出表示顏色的詞語,這些詞語都給了誰。進行合作交流。 2在進行做一做的練習。

(爲學生理清本段的敘述順序,便於指導學生的理解,背誦。)

3朗讀訓練

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帶着情感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在全班進行交流。說出喜歡的原因。帶着感情再讀,同時老師進行必要的指導。

(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易使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珍視學生閱讀中的獨特感受和理解。這一環節中,注重動態教學的生成。教師的話語點撥評價激勵對課堂氣氛、教學效果的影響很大,這也是對教師組織協調能力、應變能力的考驗。)

4分句朗讀後,指導朗讀全段。運用一邊讀一邊想象的方法,走進情境,美讀課文

〔 朗讀教學中要發揮學生想象,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掌握學法,學會邊想象邊讀書,體會課文的語言美 〕

5同時把仿說訓練融入其中,針對重點句式進行遷移說話練習。

仿寫:秋天的雨把————給了————, ———像——————。

( 本段 教學中要發揮學生想象, 運用多媒體課件。 使學生在理解美,感受美的基礎上表達美。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6小結:秋天的雨真是有一盒五彩繽粉的顏料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段採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運用。〕

c多元對話,合探解疑 學習三、四自然段

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交流,探究發現。

(1)秋天的雨滴裏藏着非常好聞的氣味, 想象一下,說說 秋天的雨裏還有哪些香味?(說中擴展)

感受果園豐收的快樂

(2)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同學們,那是秋天的雨在告訴我們什麼?課文裏誰也聽到了?

(多媒體展示動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圖)同學們可以選擇一種可愛的動物或植物,說一說它們是怎樣過冬的。也可以帶動作表演。

(這一段的 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對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整個過程爲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

d迴歸整體,進行總結,

齊讀: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

注意強調“豐收、歡樂”。(課件出示)(板書:豐收、歡樂)

(這一環節讓學生一起感知課文的中心,同時要學會讚美)

e審視文本,放膽質疑

1回顧課文,自主總結:學完了這篇課文,小朋友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2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決。

(發揮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昇華感情。

自選作業:

1選擇喜歡的內容背誦,並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2畫一畫自己眼中美麗的秋天。

3學了本篇課文你有什麼想法,把你的想法寫在日記裏。

(這一環節根據學生個性特點進行佈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輕鬆完成作業。)

六、說板書設計:

11秋天的雨

五彩繽紛

鑰匙 好聞的氣味 豐收、歡樂

金色的小喇叭

(關鍵詞做板書,簡潔明瞭,同時注重讓學生感受到本篇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總之我本着以學生爲主,“因學而教,順學而導,注重生成”的教學理念,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我的說課完畢。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文章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文章層次分明、思路清晰。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的抒發感情,通篇語言藝術化,給人以美感。

從課前的教學設計到課中的教學過程,我始終努力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賦予學生以廣闊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沉浸到由語言文字所建構的教材意境中,做語言的積累,能力的運用,真情的感悟和精神的審美。

教學實踐中,我抓住一個“讀”字,始終以讀爲本,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根據秋天的特點及課文的描寫來感受秋天的美好,理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秋天的雨的,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創設情景、品讀感悟

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於朗讀的訓練,所以,教學本課主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雨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中,積累語言。教學中採用情境教學法,朗讀指導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讀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以便更好地進入課文的情境。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寫了“秋天五彩繽紛的色彩”,語言文字生動優美、朗朗上口。結合課文特點,我以調動學生朗讀興趣爲目的,採用了多種教學策略,使“以讀爲本”這一理念落到實處。具體做法如下:

1、適時指導學生邊讀邊看課件,當學生看到楓葉等課件時都不禁齊聲讚歎,老師趁勢用巧妙的語言指導學生展開想象,如:紅紅的楓葉跳着輕快的舞蹈,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火紅的秋天!這樣有助於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繽紛的美景表象,以想帶讀,使學生的朗讀充滿童趣,更生動。

2、巧妙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悟,以悟促讀。如:在美讀“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個句子時,我抓住表現動態的詞語“扇哪扇哪”,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讀,體會其中的輕柔美與動感美,進而自然地讀出這種美的韻味。學生的朗讀聲把銀杏葉的輕柔美與動感美灑滿了整個教室。

3、恰當藉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的美麗景色,在美妙的音樂中,以情助讀。學生在多種形式、分層次的反覆朗讀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本段的文眼“五彩繽紛”一詞的含義,領略到了五彩繽紛的色彩美和生動形象的語言美,體會到了秋天的美麗和欣賞美景的愉悅之情。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不知不覺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共鳴,繼而用美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4、在感悟美讀的基礎上努力實踐語言的積累,能力的運用。讓學生用比喻句式來進行說話練習。學生將感悟到的秋天的美好轉換成自己的語言來表達,這樣的練習,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進行了口語訓練、語言積累。

四、說板書設計

本篇課文,通過重點詞語的板書,讓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感受秋天的韻味。

附板書設計: 顏色 豐收

11 秋天的雨 氣味

聲音 歡樂

五、教後的遺憾

整堂課下來,發現了許多問題,如,在說話練習時設計的問題太簡單,老師提示的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還有在配樂欣賞時,課件中的音樂沒有放出來,導致秋天美好的韻味渲染不夠。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秋天的雨》第二課時。我將從以下幾方面說這篇課文。

一、教材與學情

1.教材分析

有這樣一句話“萬美之中秋爲最”,那如詩、如畫、如歌、如夢的秋天總能帶給我們美好的享受。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濃的散文,名爲秋雨,實際上在寫秋天。課文把秋天的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2、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但抽象思維能力還處於起步階段。這篇課文具有語言美、意境美、篇章結構美的特點,正好給學生一個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機會。

3.教學目標

因此,根據課文的這些特點,我將本課分成了兩課時。在第一課時中已經完成的生字教學及通讀課文的基礎上我制定了第二課時的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過程和方法:通過仿寫句子積累好詞佳句;通過比較讀,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文字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4、教學重難點

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學會字詞、讀通課文已經不是最大的難題,三年級的孩子真正要通過學文得到美的薰陶、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是有一定難度的。根據課文的這些特點,因此,我將重點設定爲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發現秋天的美好,欣賞課文的語言美。難點設置爲學生在發現美和欣賞美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感受創造美。

二、教法與學法

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於朗讀的訓練,所以,教學本課主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雨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中,積累詞語。教學中採用情境教學法,朗讀指導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讀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配上抒情的音樂讓學生朗讀,以便更好地進入課文的情境。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讀爲主的學習方法。

三、教學過程

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大體上包括四個環節:一是情境導入,揭示課題;二是組織初讀,整體感知;三是品讀課文,品味意境;四是昇華情感,拓展積累。務必使學生完成發現美、欣賞美到創造美的過程。

1、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指出:“對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在導入新課這一教學環節時,我由孩子們喜愛的雨說起,首先帶着孩子們一起去看雨,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被激發了。看哪兒的雨呢?看什麼季節的雨呢?

(課件出示):我分別選取並加工製作了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幾幅畫面,配以動聽的音樂,讓孩子們伴隨着老師娓娓道來的描述去感受綿綿的春雨、電閃雷鳴的夏雨和輕柔的秋雨。接着,老師的一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揭示了本課的學習內容——秋天的雨,孩子們就很自然地通過情境、走進課文。

2.組織初讀,整體感知;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朗讀課文,提出了四點讀書要求——圈一圈;標一標;畫一畫;想一想。爲了延續我在上一環節創設的雨的情境,我特意製作了一個課件:將生字詞用雨點的形狀落下來,讓孩子們快速的地讀出小雨點的名字,其實就是在閱讀生字詞。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有了興趣,讀書識字的效率就會提高。訓練他們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在反饋“課文中秋天的雨是什麼樣的?”這一問題時,我引導同學們找出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一會兒一首描寫秋雨的小詩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首詩從秋天的形、色、味、聲四個方面進行描寫,非常具有童趣,以“秋天的雨是()”開頭,讓學生在唯美的語境中學會排比句,進而感受文章的結構美。通過讓學生誦讀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將這些句子儲存到學生的知識庫中,同時也爲理解課文結構及作文教學的展開埋下伏筆。

3.品讀課文,品味意境;

第三環節的深入品讀,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天人格化,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於是,我恰當藉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的美麗景色,採用了“聲情並茂,以情助讀”的方式,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點問題。

第一自然段中我用教師的範讀打開秋天的大門,爲了幫助學生理解“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這一抽象的比喻句,我讓學生一邊欣賞畫面,一邊聆聽老師朗讀,一邊體會。通過播放課件,秋雨變得無比生動起來,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將出示一幅秋天的圖畫,但沒有上色,我把畫秋天留給了孩子們,讓孩子們給這幅畫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讓他們體驗學中玩,玩中學,這也是一個創造美的過程。一會兒,黃黃的銀杏樹葉、火紅的楓葉、紅紅的蘋果、橙紅的石榴、金黃的田野、各色的菊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接着我讓學生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顏色去讀句子,我試圖通過學生的個性品讀和個性朗讀來帶動全班同學的深入品讀。在交流朗讀的過程中隨機出示這句話,並用課件將課文中的文字和圖像表現出來,比如當學生讀到“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一句時,我分別把銀杏樹葉和扇子的圖片放在一起比較,引導學生觀察,原來,銀杏樹葉真的很像一把扇子,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通過這種方式,同學們不僅直觀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更深深地感受到了課文的語言美。緊接着,我引導孩子們也學着課文的樣子進行比喻句的仿說練習“秋天的雨把__色給了____,____像____”,這一設計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接軌了,也讓學生把吸收到的美都釋放了出來。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描寫的是秋天的氣味,本段我將採用實物教學法。老師出示實物,其他學生閉上眼睛,用鼻子聞一聞,說一說都聞到了秋雨裏的哪些氣味,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和積累、運用"香香的""甜甜的"一類疊詞.

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深秋中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繁忙熱鬧的場面,這段文字妙趣橫生,恰恰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但是這番情景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看到,如何能讓它出現在小學語文課堂呢?爲此,我將創設一個情景,給學生準備各種各樣動物的頭套,並配合老師生動活潑的文字,將動物準備過冬的畫面演出來,使學生置身於文本創設的情境中。之後,採用了“表演讀”的方式,將學生再次帶入情境,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演繹這幅生動的畫面。

4.昇華情感,拓展積累;

總結全文時,我問孩子們:“秋天的雨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怎樣的秋天。”孩子們已經在學習中領略到了秋天獨特的美,於是,“美麗”“豐收”“歡樂”這樣的詞語立刻從他們的口中說了出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油然而生。

本節課的作業設計中,我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畫一幅秋天的畫或寫一首秋天的小詩,使學生對美的創造可以進一步拓展延伸。

四、板書設計

本篇我通過重點詞語的板書,讓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感受秋天的韻味。

附板書設計:

11 秋天的雨

顏色:五彩繽紛

氣味:香香甜甜 豐收 歡樂

聲音:冬的訊息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歡迎大家指正,謝謝大家!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五冊第三組的第三篇精讀課文,課文文質優美,是學生積累語言和練習寫作的一篇好教材。教材選編課文的目的是圍繞“秋天”這個專題,使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語言的魅力。《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上寫秋天,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寫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天性好動,好奇心強,形象思維趨於成熟,但抽象思維仍處於起步階段。雖然學生對秋雨、秋天有一定的生活積累,但課文藝術化,抽象化的語言會給學生帶來挑戰。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以讀爲本,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語言的美。

教學難點: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內化運用語言。

四、教法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藉助農村遠程教育資源製作多媒體課件的特點,我採用情景教學法和情感朗讀法,引導學生以讀爲主的方式來學習課文。

五、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導入新課這一教學環節時,課前佈置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秋天的景物。課堂上我從學生喜歡的雨說起,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後我出示課件,配以動聽的音樂,讓學生伴隨老師的描述去感受輕柔的秋雨,接着老師的一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揭示本課學習內容——秋天的雨,學生很自然地通過情境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隨即進入整節課的第二環節,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讀書的要求。爲了延續我上環節創設雨的情境,我特意製作動態的課件,生字詞用雨點的形狀落下來,讓學生讀出小雨點的名字,其實就是閱讀生字詞。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了興趣,讀書識字的效率提高了。在反饋“課文中的秋天的雨是什麼樣的?”這一問題時,我引導學生找出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一會兒一首描寫秋雨的小詩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通過學生誦讀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將這些句子儲存到學生的知識庫中,同時也爲理解課文結構,作文教學的開展埋下伏筆。

(三)品讀課文,品味意境

第三環節的深入品讀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課文使用多種修辭手法,把秋天人格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或事物,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於是我恰當藉助農村遠程教育資源製作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美麗景色,採用情感朗讀法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點。

第一自然段中我用錄音範讀打開秋天的大門,學生閉眼感受;隨後教師組織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秋天的畫面。

依據《新課標》“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第二自然段中我要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悟,以悟促讀。如在讀“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個句子時,我抓住“扇啊扇啊”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讀,體會秋雨的輕柔美與動感美,從而讀出其中的韻味。我又出示描寫秋天景色的圖文結合課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顏色去讀句子,通過學生的個性品讀和個性朗讀來帶動全班同學的深入品讀。隨着教師出示銀杏樹葉和扇子的圖片放在一起比較,引導學生觀察,原來,銀杏樹葉真的很像一把小扇子,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直觀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更深深地感受到了課文的語言美。緊接着,我引導學生也學着課文的樣子進行仿寫練習:“秋天的雨把()色給了(),()像()。”這一設計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接軌了,也讓學生把吸收到的美都釋放了出來。最後出示秋景圖課件,讓學生用詞語來形容自己所看到的畫面,學生就會自然而然感悟到本段的文眼“五彩繽紛”一詞的含義,在不知不覺中脫口而出,並很自然地感悟到第二自然段的這些景物都圍繞第一句話來寫的。這樣的設計和多媒體運用能使學生美美地讀出秋天。

第三自然段描寫的是秋天的氣味,請一名學生朗讀,老師出示實物,其他學生閉上眼睛,用鼻子聞一聞,說一說都聞到秋雨裏的哪些氣味,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和積累,運用“香香的、甜甜的”一類疊詞。

第四自然段描述深秋中動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這段文字妙趣橫生,恰恰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但是這番場景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看到。如何能讓它出現在小學語文課堂呢?我精心製作了課件,然後讓學生進行分組朗讀。我在教學中超越文本,出示圖文結合的課件,採用“表演讀”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情境,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演繹這生動的畫面。“演”是爲了讀,一個“演”字,不但實現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而且實現情感的昇華。

(四)、昇華情感,拓展積累

總結全文時,我問學生“秋天的雨給我們帶來一個怎樣的秋天?”課堂上因爲有了農村遠程教育資源和文本資源的有機結合,學生已經領略到秋天獨特的美,“美麗、豐收、歡樂”這樣的詞語脫口而出。教師組織學生配樂朗讀最後自然段,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油然而生。最後,教師讓學生說說觀察到的秋天的景物。

本課的作業設計是讓學生收集描寫秋天的詞句,還有根據自己的興趣畫一幅秋天的畫或寫一首秋天的小詩,使學生對美的認識可以進一步拓展延伸。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10

一、 說教材:

秋天碩果累累,飽滿而充實。大自然不僅給予了孩子美的感受,更給予了豐收的喜悅,從視覺、味覺等多種感官上讓孩子們領略了秋天的欣欣向榮。秋天的主題活動給孩子深入瞭解秋天的機會。大班孩子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在生活中也積累了一些秋天的相關知識、經驗。但是,他們對秋天的理解只侷限於視覺的、表面的。比如:瞭解一些秋天的水果、花卉,知道落葉樹的樹葉會落下來,小草會變黃等等,缺乏對秋季萬物變化的深入感知,積累的知識也相對零散。本篇散文名爲秋天的雨,實際就蘊涵了秋天的變化。它從顏色、氣味、氣候等多角度,在詩情畫意中呈現秋天的美。幫助幼兒歸納、提升經驗。其中擬人的手法更能讓孩子領略語言美、意境美,從而激發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情景中主動參與活動、接受美的薰陶。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和發展水平,也參照《綱要》精神,我設置以下教學目標:

1、 從不同角度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滿喜悅的豐收季節。

2、 體驗散文的語言美,理解詞彙“清潔”“溫柔”“五彩繽紛”。

3、 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 重點難點

根據本次活動內容和教學目標,我確立的教學重點爲:通過散文感受秋天的美,鞏固對秋天主要特徵的認識。難點爲:體驗散一文的語言美,學習散文中優美的詞句。

四、說教學準備:

爲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

1、 知識準備:積累秋天的相關經驗。

2、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秋天的背景圖和相關小圖譜。

爲了幫助幼兒生動感受,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並配以《秋日私語》的鋼琴曲,使散文充滿詩情畫意,使抽象的文學作品生動、富有韻味,調動孩子視、聽、說的積極性。而小圖譜的運用能使學習更加靈活,自由。有助於解決重點詞句的學習。

五、說教法、學法:

教與學是一個統一與和諧的過程。在活動中,要恰當把握好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關係,使教與學相輔相成。活動中,我主要通過欣賞形象生動、具體的畫面幫助幼兒直觀感知秋天的美麗。通過反覆傾聽,運用完整和分段欣賞相結合的方法,輔以提問,從整體到局部、由淺入深,細緻、系統的幫助幼兒感受散文所蘊涵的意境美、語言美。 提升對秋天的知識經驗積累。《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讓幼兒敢說、想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因此在欣賞散文的過程中我充分創設大膽發言的機會,通過集體與個別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讓幼兒在美的感染下愉快的進行學習,讓幼兒獲得情感體驗的同時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完成活動目標。

六、說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導入活動。

教師根據幼兒對秋天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進行回憶,讓孩子談談他們對秋天的已有認知,爲深入理解散文做準備。對於這種生活經驗比較強的問題,我可以請一些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的幼兒來回答。讓他們有主動發言的機會。在這個環節中,我運用開放性提問讓幼兒將自己已掌握的知識用語言描述出來,範圍比較廣泛,有利於孩子比較豐富的描述。

第二個環節,設置擬人情景,運用懸念引出散文。

以滴答滴答誰在唱歌的疑問激發孩子好奇心,收住孩子傾聽的注意力,爲活動的開展做準備。然後話峯一轉,直接提出欣賞散文的要求,既滿足孩子的需求,又直截了當的切入主題。

第三環節就是通過反覆欣賞,在具體形象的生動畫面中,把看、聽、說統一起來,幫助幼兒感知、理解散文。此環節就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所在。

我主要通過多次欣賞、整體與分段相結合幫助幼兒感受散文意境,鼓勵零星表達與完整描述相結合的學習方法,來學習散文優美詞句,從而來完成我的重點和難點。

第一遍是系統完整的欣賞多媒體課件,讓孩子對散文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受。初步激活學生已有的體驗,爲深入理解做準備。在欣賞的時候我給孩子提出問題:聽聽散文裏說了什麼?讓孩子帶着疑問去關注散文裏內容。使欣賞更具有目的性。

在第一遍欣賞的基礎上,幼兒有了深入理解的興趣和需要,因此我運用分段欣賞的形式,結合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體會散文的意境美和語言美,也感知了秋天的雨帶給秋天的變化。幫助幼兒將零星的經驗進行總結、歸納。

我把散文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感受開始總領部分,理解清潔與溫柔,豐富詞彙。第二部分是重點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植物和花卉的色彩,豐富詞彙:五彩繽紛。第三部分:引導幼兒體驗秋天的香味。然後直接從香味(即果實的成熟)引申到情感體驗,感受秋天的雨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和快樂。第四部分是:引導幼兒感受氣溫變化後,動、植物的變化。在分段欣賞過程中,我藉助小圖譜,和提問相結合幫助幼兒具體理解秋天的雨帶了哪些變化。提問的形式我運用了具體提問如:秋天的雨把顏色給了誰?有哪些好聞的氣味?(具體的提問能直接引導幼兒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思考問題。)和啓發式提問,如:是什麼勾住了小朋友的腳(啓發式提問能激發孩子開放性思維,能從多角度考慮問題)。通過師生間的互動、互補的形式進行完善和梳理,不僅積累了更豐富的經驗,也受到了散文中優美的詞句的薰陶。使得孩子原有的經驗獲得了補充和提升。

在整個這一環節中我又根據幼兒能力的差異,給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使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相應的發展。當孩子相互傾聽、相互模仿的時候也能感受並學到散文中完美的語言,豐富的詞彙,也會幫助他們學習怎樣理解散文。

在情感體驗這個環節中我還運用動作、神情等肢體語言感染孩子,(如給孩子送水果,一起聞聞香味)形象、生動的感知秋天的雨帶來了豐收和快樂。讓他們獲得信息的同時,獲得情感上的共鳴。

第四環節,情感提升。

在孩子欣賞散文之前他們對散文和秋天的理解都是淺表的,分散的。當深入欣賞散文以後,對秋天的認識有了深層次的理解,對散文也有了新的體會。因此他們能夠運用優美的詞句來表達他們內心對美的感受。達到了語言學習、情感體驗和知識鞏固的多方面學習目標。秋天的美是不斷更新的,是廣泛的,不是通過一次活動就能完整體會的,因此,最後環節,我引導孩子繼續尋找秋天的變化。延伸此次活動。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幼兒爲主體,以主導問題爲線索,運用多種提問形式幫助幼兒獲得理解,在聽、看、說、動作的過程中幫助幼兒感受散文的意境和語言美。

課件的使用使幼兒進一步提高了對詞彙、句子的理解。如《秋天的雨》中的五彩繽紛等詞彙,當看到畫面中的各種色彩-紅色、黃色、橙紅色等逐一染上各種花卉時,使幼兒一下子就理解了詞彙"五彩繽紛."圖譜的運用也幫助了孩子更加深入、細緻地理解,便於學習散文中優美的語句,從而深刻體會散文的意境。

可能在詞和句的選擇學習上比較面面俱到,可以有選擇性的提取學習重點,讓幼兒學習語言的描述。

由於缺乏對幼兒情況的瞭解,因此在考慮能力差異的時候有所欠缺。不是照顧的很全面。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11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文章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本課生字,理解重點詞語“五彩繽紛”。

2.展開想象感受秋天的色彩美,感悟語言的美,能仿照句子說話。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表達對秋天的喜愛。

教學重點、難點是:

1.通過朗讀感受秋天的美好,感悟語言的優美,能仿照句子說話。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表達對秋天的喜愛。

我的教法和學法是:

抓住重點語句,通過圖文結合反覆品讀、深究、討論,感受秋雨的美。

我的教學過程是:

第一、通過詞語積累,遊戲導入課題,利用有感情的朗讀課題,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在這過程中,我覺得達到了我要的效果,學生的熱情激情都有了。

第二,整體感知,體驗情感。我利用總分總的學習方式,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利用範讀讓學生體驗課文情感,抓住課文線索,讓學生讀課文,說對秋雨的印象,找作者對秋雨的印象,最後品讀句子。

第三,品賞朗讀,領悟情感。第一自然段我略帶過了,只是和學生合作讀了一遍,然後很快過渡到第二自然段。因爲第二自然段是精讀部分,所以把第一自然段看作是過渡部分。在講第二自然段時我重視“讀”的語文特點,讓學生通過不同的形式讀課文達到品讀的效果。其中我抓住了“五彩繽紛”這個詞語的理解,從而讓學生細讀第二自然段。我讓學生劃出表顏色的詞引出課文內容,然後利用課件圖畫,抓住關鍵的詞指導學生的朗讀,也隨機讓學生說了說課文的比喻句。

第四,發揮想象,仿寫句子。主要是讓學生用“…….像……”仿照課文說比喻句,但是由於時間原因,就省略了,留到下節課學習。

我覺得在這節課中我進步最大的是:時間的把握。以前我心裏沒有時間的概念,往往是前面鬆後面緊,到最後急。而這節課,在時間方面我顯得比較從容。

下面我就說說幾點教學後的反思吧。

一、我覺得自己很多地方沒有準備得很充分

如我在指導學生朗讀句子時我在教學設計時沒有設計到老師要說什麼,過渡語也只是臨時發揮,很多都用的不好,如本想說:女孩子更喜歡花,就女孩子來讀菊花仙子這句吧,結果像平時上課一樣,說得很死板,最後齊讀第二自然段也是這樣,想用詩意一點的過渡語,結果卻機械地過渡了。所以朗讀指導的不是很好,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效果,而後面的教學也顯得有點胸無成竹的感覺。又如我沒有精心做課件,做得比較單一,上的時候發現有些缺陷,如出示水果圖時,不夠多,不夠誘人,田野圖也沒有找到很好的效果圖。楓葉圖如果能加上動感就更形象了。另外,圖片上的最後一排字被擋了一半,這是課前沒有發現的。從這裏我體會到:充分的準備,詳細的教案對於上好一節課是多麼的重要。

二、不夠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新知。

這節課,我很多地方都不夠體現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新知,如在讓學生畫出作者寫對秋雨印象的句子時,本想多讓幾個學生回答的,但是我發現很多學生畫錯了,所以就叫了一個較好的學生全說完。在劃出關於顏色的詞時,我沒有多讓幾個學生說,使得一些學生想說沒機會說,如一直這樣就相對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指導銀杏樹這副圖朗讀時,我沒有先讓學生說說: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而是我直接告訴了他們。上完課後我總覺得還是在上二年級的課一樣,還是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去解決的教學模式。三年級是低年級跟高年級的過渡年級,要開始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給他們的要求要高過於二年級的,但是我一直在想:怎麼過渡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在平常教學中我也在嘗試給學生提高的要求,但是一問不知,最後還是我提問題,學生答。在這裏我希望有經驗的老師能就這麼問題給我提出寶貴的建議。

三、設計的難度不高

我覺得唯一有點難度的是在拓展上,仿照課文用“……像……”說句子,可是因爲時間原因,我就沒講了。或許這個是一大不足吧。

下面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教,提出的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12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所描繪的多彩迷人豐收的秋天,產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運用個人的經驗想象畫面,仿編新的散文。

3、用歌唱、朗誦和舞蹈等方式來表現與讚美秋天。

二、活動準備:

《秋天的雨》flash課件 、 磁帶、打擊樂器、有關《豐收的秋天》的幻燈片

三、活動過程:

一、 通過提問引出課題:

(1)一年有幾個季節?

(2)夏天的天氣怎麼樣?秋天呢?

(3)你喜歡秋天嗎?爲什麼?

二、欣賞和理解散文的畫面與內容。

1、播放課件完整欣賞

秋天的雨是什麼?秋天的雨有什麼?

2、分段欣賞

(1)秋天的雨,真是一把鑰匙嗎?爲什麼散文中說它是一把鑰匙

(2)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繽紛的顏料,它把什麼顏色給了誰?還可以把什麼顏色給誰?(兩個小朋友討論)然後玩開火車遊戲老師說第一句“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繽紛的顏料”,請小朋友仿編散文“它把什麼顏色給了誰?”

(3)秋天的雨,有非常好聞的氣味,你還聞到過什麼好聞的氣味?

(4)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告訴人們冬天快要來了,你知道小動物、植物還有我們人是怎麼準備過冬的嗎?(先自由發表意見,再請教你們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接下來分組分批仿編散文。

3、再次完整欣賞

提問:爲什麼說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

小結並觀看《豐收的秋天》的幻燈片

三、總結與延伸活動

秋天的顏色五彩繽紛,秋天可以收穫那麼多好吃的、好聞的 、有用的東西,你們喜歡秋天嗎?剛纔我們欣賞了優美的散文,下面我們一起用我們的歌聲、舞姿來誇誇秋天,表現秋天的收穫。

(1)我們一起手拉手去《郊遊》看一看秋天的美景。(圓形)

(2)我們來到果園來翻看《秋的畫報》(朗誦)

(3)這麼多果子我們一起來《摘果子》(舞蹈)

(4)小樹葉飄呀飄,飄到了大樹媽媽的腳下,我們來唱一唱《小樹葉》

(5)小朋友的歌聲舞姿都很美,我們用小樂器來演奏《木瓜恰恰恰》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13

一、說教材

本課是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十一課。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其實是在寫秋天。課文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包括顏色、氣味、聲音等,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本課計劃兩課時完成,下面我重點說一下第二課時所確定的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2、通過朗讀、品評,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有所體會,有所思考,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3、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積累好詞好句。

教學重點: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瞭解文中的多種修辭手法,理解被藝術化的語言。

三、說教法、學法

情景對激發人的情感有特定的作用。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教學我將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來創設文本情境,將學生引入到秋天美麗、豐收、歡樂的世界裏,然後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和朗讀感悟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採用多種讀的方式,充分地讀,反覆地讀,邊讀邊思考,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品味課文的語言美。還將利用創

新想象法,讓學生在文本的空白處創新想象,拓展思維,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四、說教學過程

圍繞本課時學習任務我做了以下的設計:

(一) 創設情境導入,整體感知

一上課,伴隨着動畫課件的展示,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秋天的雨像一把鑰匙,帶着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秋天是迷人的季節,到處是五彩斑斕的色彩;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帶給人豐收的喜悅。萬物成熟,碩果累累,喜上眉梢,樂在心頭。”直觀生動的畫面和充滿詩意的導語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一下子激發了出來,我將因勢利導提出問題:“看了剛纔的畫面,你覺得秋天的雨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怎樣的秋天?”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很容易就進入了文本所描寫的意境中,不光整體感知了秋天,還明確了課文是從顏色、氣味、聲音三個方面來描寫秋天的,爲下一環節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品讀課文,以讀促悟

進入到第二環節的深入品讀後,我先讓孩子們根據自己所喜歡的段落自由組合成“顏色”、“氣味”和“聲音”三個不同的小組,然後在小組內自由地讀一讀,並說一說喜歡的原因,全班交流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個性朗讀和深入品讀、感悟。可能有的同學會喜歡第二自然段,我就在孩子們交流感受深入朗讀的過程中隨機播放這段話中的重點句子並指導朗讀,可以讓學生帶着動作讀,也可以帶着感情讀。然後找出這段話中表示顏色的詞,再通過大量的圖片展示,幫助學生直觀感受,這樣理解“五彩繽紛”等詞語的意思也就變得比較容易了,學生理解了自然就能有感情地讀出秋天的美了。

第三、四自然段的課件也都隨着學生的選讀而出現,學生喜歡哪一段就出示相應的課件進行指導。這兩段的學習過程中,我將讓學生在充分朗讀感悟的基礎上,張開想象的翅膀補充文本的空白:“秋雨中還藏着哪些香甜的氣味?”“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植物過冬的方式?”還可讓學生轉換角色進行想象:假如你當時就在果樹下、花叢中,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呢?

以上環節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又發揮了教師的指導作用,以讀爲主線,以聽、想、說、評爲訓練重點,並注意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想象能力。

(三)昇華感情,拓展積累

學習了全文我將領着孩子們隨着東華和音樂節奏美美地朗讀全文,進而試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優美詞句。之後我將引導學生拓展: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最想幹什麼?是畫一幅秋天的畫,還是寫一首秋天的詩?此時,學生將會把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融入到動手創作中,熱愛秋天的感情將得到進一步的昇華,教學目標的達成便顯得水到渠成了。

五、說板書

顏色豐收的歌

秋天的雨氣味歡樂的歌

聲音依據本課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以上板書,既簡單又概括,很直觀地展現了課文的主要脈絡,讓學生一目瞭然地把握課文內容,同時還能幫助學生理解背誦,很實用。

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14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文章名爲寫秋雨,實則寫秋天。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通過本課的的學習,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編選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這也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

設計理念:

從長遠看,語文教育必須超越實用主義的侷限,從精神的拓展,從人的發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領會到語文所包含的豐富內涵。因此這節課我以培養學生語感,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爲教學重點,捨棄與此無關的教學環節,並以讀來貫穿全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讀中運用。

教學目標

1、 加強預習力度,分層次檢查詞、句、段。

4、重點學習第二段,分層次朗讀,從讀順到讀出動態美到讀出顏色美。

5、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教學重點:重點學習第二段,分層次朗讀,從讀順到讀出動態美到讀出顏色美。

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教學難點: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教學過程:

一、拓展導入,加強感受

新課標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上課前,我佈置學生查找有關雨的詞語,從而瞭解相關知識,拓展學生知識面。

生反饋:傾盤大雨、綿綿細雨、雷雨、暴風雨……

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語言的學習應該突出層次性,從詞到句到段,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纔可以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學透。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後檢查三組詞語:

(顏色詞)黃色 紅色 金黃色 橙紅色 紫紅的 淡黃的 雪白的

(疊詞)輕輕地 香香的 甜甜的 厚厚的 油亮亮的

(動作詞)扇哪扇哪 飄哇飄哇 你擠我碰 爭着 頻頻點頭 勾住

此環節設計一是爲了掃除閱讀障礙,爲讀通讀順做好輔墊;二是爲了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更好的感悟、運用語言。

2、檢查句子

師:下面的句子更長了,但讀起來也更有味道了。

點擊出示: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聞的氣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

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

總結:咦,大家發現了嗎?這五句話連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詩,一首讚美秋雨的小詩,它包含了無限的情趣和韻味,咱們一起來讀讀這首小詩。

生齊讀。

4、有目的通讀全文

導入:多麼有趣的小詩啊,更有趣的是小詩裏的這些句子都藏在文中各段的第一句裏,最有趣的還是每段的內容都是圍繞這些話展開的。不信,讓我們再去讀讀文中的句子。學生再次有目的的讀文。設計這樣的過渡語,我是想給學生暗示讀書的目的,使學生明白爲什麼而讀,不僅要注意課文語言的形式美,更要注意課文的寫作方法,在這節課中能實實在在的有所收穫。

三、品味語言,重點教學第二段

一方面體現自主,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來學習。另一方面也體現教師的引領作用,讓學生明確自己選的內容確實是很值得大家學習,探究的。

最後師生達生共識,一起學習第二段。

1、檢查朗讀

請幾個學生指名讀第二段,檢查朗讀。

2、重點教學第二句話。

板書:五彩繽紛

生說五彩繽紛的意思。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有道理,要真正理解五彩繽紛,可不這麼容易,不過答案就藏在第二段的話裏面,你能找到嗎?用“__”劃出來。

生反饋。

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比較讀:A不同的語言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我們用心去讀讀前半句話,帶給

什麼感受?

生談(把銀杏葉當作了小扇子,把銀杏葉寫得更美了——指名讀)

B讀讀下面整句話,帶給你的又是怎樣的感受?

生談,朗讀指導(帶着你的這份感受讀給大家聽)

a扇哪扇哪,你扇得真溫柔,多像媽媽手中的扇子。

b扇哪扇哪,你的這把扇子現在握在了誰的手中?怪不得扇得這麼有力(或輕快)。

總結:這句話,一連用了三個扇,使原本靜靜的畫面立刻動了起來,不但把銀杏葉寫美了,更把銀杏葉寫活了,相信這回我們能把這句話讀得更好。——齊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採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運用。此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整個過程爲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

3、教學第三句

同樣的寫法,同樣能把樹葉寫美,寫活的句子還有嗎?

生讀——談感受——再讀。

兩句話合起來讀,多種形式的朗讀。

4、教學四、五、六句

秋天還會把五彩繽紛的顏色藏在哪裏呢?

生反饋:第四、五、六句話。(指名讀後,教師評價:聽了你的朗讀,我彷彿看到了無邊無際的海洋等,也可學生自己評價或談感受。)再次指導朗讀。

5、理解後回到五彩繽紛

現在你讀懂了五彩繽紛的意思了嗎?生答——出示第二段。

讓我們注意這些顏色詞,注意這些極富情趣,活力的動詞,把第二段讀好。

(此設計,品味語言,由扶到放,達到情感的昇華,爲下環節的運用語言作好鋪墊)

四、內化運用語言

出示圖片:落葉,大雁,桂花樹,石榴圖片,讓學生用剛學到的語言,方法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幅畫介紹秋天的美景,生試說後交流。

口語表達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學完課文後,應讓學生把課文學到的語言從消積語言轉化成積極語言。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重新組織語言,運用語用,學以致用。

本節課我以新課標爲指導,以學生爲中心,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現有語言水平,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並採用現代教學手段,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這節課中視野有所開闊,語言有所發展,情感有所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