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功率的說課稿

功率的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作爲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功率的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功率的說課稿

功率的說課稿1

一、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加深對電功率概念的理解,鞏固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操作技能;

2、過程與方法:根據公式P=IU設計實驗並進行實驗;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髮現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本節擬採用與伏安法測小燈炮電阻的實際進行對比學習,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量小燈泡的功率是電學中第二個要求定量測量的實驗,它關係到電壓表,電流表和變阻器等電學器件的正確使用和操作,所以對學生要求比較高,正確選擇儀表及合理地進行實驗,準確地記錄及處理實驗中的數據是個關鍵,教師注意適當引導。

教學重點:

用伏安法測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教學難點:

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關係,自己設計電路測定小燈泡的功率和各種故障的排除.

教學器材:

電源、開關、導線、小燈泡、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

二、說教學設計方案

複習導入

1、什麼是電功率?

2、電功率的計算方法有哪些?

3、前面我們學習了伏安法測定小燈泡的電阻,參考這種方法,你能設計實驗測定一個小燈泡的電功率嗎?如何測定呢?

實驗過程:

1、注意電源的正負極,電壓表、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初步估計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

2、設計實驗電路圖,並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再進行實驗。

3、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分別計算出: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對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及燈泡的明暗程度進行比較。

評估交流:

1、小燈泡在額定電壓下能正常工作,此時實際功率=額定功率;

2、實際電壓偏低,小燈泡消耗的功率越小,燈光變暗.不能正常工作;

3、實際電壓偏高,小燈泡消耗的功率增大,燈光過亮,若長期使用會影響燈泡的壽命,還有可能直接燒壞小燈泡。

4、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通過改變電阻來調節小燈泡兩端的'電壓。

三、說教學理念

新課標強調:“教師要以學生爲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我在這堂課中充分體現了這一新課程理念,做到了五個“能讓”。

(一)能讓學生觀察的儘量讓學生觀察的儘量讓學生觀察。比如實驗前,學生要觀察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什麼位置,開關的閉合情況,實驗中,讓學生觀察電流表、電壓表的讀數,學生們都觀察得特別仔細。

(二)能讓學生思考的儘量讓學生思考。比如根據伏安法測定小燈泡的電阻的實驗思路,讓學生通過思考回答如何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並設計相應的實驗方案;實驗結束後讓學生思考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

(三)能讓學生表述的儘量讓學生表述,在實驗過程中,應該有哪些注意事項需要引起重視,對於這個問題,就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進行表述,而不是教師刻意的呈現與說教。

(四)能讓學生動手的儘量讓學生動手。這堂課中我充分挖掘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功效性,使每個學生都動手參與了實驗,並在實驗中體驗到了探究的樂趣。

(五)能讓學生總結的儘量讓學生總結。實驗結束,每個小組都推薦了代表對本小組的實驗結果進行總結性的發言,得出了較多合理的結論。我也適時地給予了教學評價,鼓勵等,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以學生的原有經驗出發,爲學生提供有結構的材料,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探究過程,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觀察、思考、動手、記錄和表述的能力,在活動中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啓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做到了“在動手動腦中學科學”。

功率的說課稿2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單位。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聯繫生活實際瞭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功率物理意義和利用功率公式解決綜合題目

教學方法: 提問討論法、講演練習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序:

一、引入新課

播放多媒體素材,如1000塊磚有三種不同的方法,比較哪一種方法更快?圖中的情景說明了什麼問題?類似的事例還有嗎?(啓發思考)

二、進行新課

向學生提供一組數據,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誰做功最快?說出比較的依據。

物體 所做的'功 所用時間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學生結合閱讀教材1、2自然段,然後討論以下問題:

1、完成相同的功,如何比較他們做功的快慢呢?

2、如果做功的時間相同,如何比較他們做功的快慢呢?

3、如果兩物體做的功不同,做功的時間也不相同,如何比較他們做功的快慢?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指出:仿照速度的概念,我們用單位時間裏完成的功來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

概念:單位時間裏做的功叫做功率。

計算公式:功率=功/時間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時間,P表示功率,上式可寫作:

P=W/t

功率的單位:瓦特,簡稱瓦,符號W

1W=1J/s

1kW=103W 1MW=106W

引導學生參看課本小數據圖表中的資料,說出各物體功率所表示的意義。

例題:見書112面

該題是一道綜合性的題目,爲降低難度,教師可把此題分解爲幾個簡單的問題,請同學分步進行討論、演算。

1、0.7t的水泥板重是多少?

2、用一臺起重機把它提升4米,需做多少功?

4、若完成這些功用15s,則這臺起重機的功率是多少?

具體解答過程見書

三、練習:

1、某機器銘牌上標有“750W”,它的物理意義是( )。

2、用一動滑輪提升重200牛,拉力以0.5米/秒的速度勻速上升10秒,求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四、小結

五、作業:課後“動手動腦學物理”

板書設計:

第三節 功率

1、 功率的概念:單位時間裏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功率的物理意義: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

3、計算公式:p=W/t 單位:瓦特 千瓦

4、生活中各種機械功率的意義及功率知識的應用。

功率的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功率》是在學生學完了功的定義計算公式單位之後,又接觸的一個新物理量,它以對功的一個延伸與拓展.本節內容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教學多樣化等基本理念。採用比較法自然的引出功率的概念及功率的計算公式和單位,並列舉從生活和生產勞動的實際需要出發的實例,讓學生感到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和意義,感受到物理並不難學,有利於鞏固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利於學生掌握學習物理的過程和方法。也爲今後學習電功率等知識作了必要準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義,能用比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計算公式和單位,會用公式計算簡單的功率問題。

(3)能自己設計實驗測量功率

2、過程與方法

組織學生通過“比一比,誰做功更快”的活動,讓學生得出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類比思維能力和競爭意識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建立功率的概念

難點:功率的計算

(四)教具與學具:

教具:電子拍板,多媒體課件

學具:刻度尺,體重秤,時間表.

二、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經過一年多的新課程理念的薰陶及半年多物理新教材的學習,已基本領悟了“科學探究”的各主要環節,也有了一定的實驗能力及操作能力。本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宗旨,創設實際生活情景引導學生觀察情景解決問題讓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知道比較做功快慢的實際意義;用討論與交流的學習方法知道比較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用閱讀的方法獲得對功率單位的感性認識,用練習鞏固對功率公式的理解,讓全體學生全面地投入學習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建構新知識。

三、說學法

對於物理學科來說,通過富有啓發性的問題,或者用能有效地激發起問題的事物或現象,驅動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觀察和實驗、分析和對比,通過交流和討論,使學生得以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解釋,不僅擴展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提高質疑、推理和批

判性地思考科學現象的能力。通過真正的“做”科學,學生既學到知識內容,又掌握更深入地運用和探究那些知識所必需的思維方法,使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同時形成正確的對待科學問題的態度。因此,本節課的學法確定爲對比討論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承前啓後,從生活到物理,引出課題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並提出在實際生活中的許多情景都需比較快慢,水到渠成的提出本節要探究的物理問題――做功的快慢即功率。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以交流討論的教學方法爲主,講授新課

1、討論交流比較做功的快慢通過提供的情景,讓學生討論、交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不同情景中的不同條件。經過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歸納討論結果,要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必須考慮兩個因素:一是物體做了多少功,二是物體做功所用去的時間。

比較做功的快慢有兩種方法,方法一:完成相同的功比較做功所用的時間,時間越短做功越快;方法二:在相同的時間內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2、建立功率的概念說出功率的.物理意義、功率的概念、功率的公式。講解: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是由功的單位和時間的單位組合而成的,即:“焦/秒(j/s)”。爲紀念瓦特,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的單位,即瓦特,簡稱瓦,用符號w表示(1j/s=1w)。工程技術上,常用千瓦(kw)作爲功率單位(1kw=1000w)。

(三)內化提高實際應用

估測上樓功率,根據功率的計算公式判斷所需沒的物理量和所需的器材,指導學生列出實驗記錄表格,並且推出功率的表達式.

簡單介紹現實生活中常見物體的功率,使學生更進一步的體會到功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練習鞏固加深理解功率的概念,會用公式進行有關功率的計算。

(三)課堂小結感悟收穫:提出問題: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穫?這種啓發、濃縮式的小結把學生的思維推向了高潮,使所學的內容上升到理論的高

功率的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電功率》是新版物理九年級第十八章第二節內容,是繼電流、電阻、電壓、電能之後學生學習又一個電學基本概念。本節內容,既是對電能知識學習深化和具體化,又爲本章第三節實驗"測量小燈泡電功率"學習作理論上準備,而且它是生活中用電器銘牌上一個重要指標,在生產和生活實際中也有廣泛應用,對學生今後體驗生活意義重大。本節具有承前啓後重要作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過部分電學知識,電流和電路,電阻及其影響因素,掌握一些解決電學問題基本方法(如控制變量法),具有一定電學基礎,學生感性思維能力較強,同時通過對前面功率學習,也有一定抽象思維能力,但單本節內容學生理解起來也相對較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電功率定義、公式、單位,會用電功率公式P=w/t進行簡單計算,能初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電功率問題。

2.過程和方法:觀察體驗電能表鋁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關係,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周圍事物能力,使學生懂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關心日常生活中各種用電器功率大小,形成節約用電意識和習慣。

四、教學準備

電風扇(有銘牌),電吹風,學校用電子計時器,空調機銘牌圖片、燈泡。

五、教法分析

教學流程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合作探究,學習新知→例題講解,鞏固體驗→學生總結,體驗心得→佈置作業,鞏固提高

教法學法

教法:談話法、講解法

學法:觀察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本環節教學大約5分鐘)

引導學生觀察演示實驗,鼓勵學生髮現問題。

讓學生觀察演示實驗電能錶轉動快慢情況,發現電能表上鋁盤轉動有時急匆匆,有時慢悠悠。細心同學可能會發現,在使用一隻普通燈泡時,鋁盤轉慢,而使用大功率燈泡時,鋁盤轉得快!讓學生交流,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用演示實驗引起學生注意,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鑄就良好開端。)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學習新知(本環節教學大約25分鐘)

活動一:自主討論,認識定義

1、通過看課本討論和引導學生得出電功率定義和公式及單位進率:

板書:電功率是表示用電器消耗電能快慢物理量。

啓發:如何來比較不同用電器做功快慢呢?(應引導學生得出:可以讓時間相等,看消耗電能多少;或者讓其消耗電能相等,看所用時間多少;只要說出大體意思即可,關鍵是讓學生真正理解使用控制變量法。)

得出:電功率大小等於用電器在1秒時間內所消耗電能。(類比於功率定義)

2、提問:如何計算電功率大小?

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總結,各小組推薦同學回答,由學生導出電功率計算公式。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歸納能力。)

活動二:解決問題。

板書: 消耗功率100W中100就是電功率是100W,它意義是此燈

泡在1s內消耗電能是100J.學生回答25W意義。

談話:正是因爲100W燈泡比25W燈泡在相同時間內消耗電能

多,所以轉化爲內能(光能)能量也就多,這就是爲什麼100W燈泡比25W燈泡亮原因。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活動三:閱讀資料,理解概念

讓學生看書本上92頁小資料,並觀察教師帶來用電器上銘牌,請

學生讀出某個用電器功率,並回答:①各家用電器電功率相同嗎?②誰電功率最小?③誰電功率最大?引導出單位 千瓦(KW)指出 1kW=103W

(設計意圖:從現象中認識意義,討論問題環環緊扣,層層深入。初學者常常會認爲電功率大用電器消耗電能一定多,這樣設計可讓學生在糾正錯誤中深刻理解電功率概念。併爲下面千瓦時學習做鋪墊。)

活動四:單位比較,明確概念

<討論>:(1)功率爲1千瓦電熱水壺,正常工作1小時,它消耗電

能是多少?

(2)如果P用千瓦作單位,t用小時作單位,則W單位是什麼?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推導能力,理順各單位關係,有利於知識掌握。並且明確所求是W電能!)

引導得出:"千瓦時" 來歷

活動五:自主學習,教師引導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P.95電功率測量。教師歸納總結

第三環節:典例剖析,歸納總結 (本環節教學大約7分鐘) 板書典型例題,學生分析剖析,教師分析講解並總結。

第四環節:佈置作業,鞏固提高(本環節教學大約3分鐘)

在完成第四個環節教學後,本節課新課教學任務基本完成。學生可以根據小習題練習檢查本節課收穫,體驗學習快樂。之後老師動員學生收集家裏電冰箱、 電熨斗、 電視機、 電風扇、 微波爐、 洗衣機等用電器銘牌,解它們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STS活動),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附:板書設計

電功率

1.電功率: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功叫做電功率。

2.計算公式:P=UI P= 導出公式:P=U2/R,P=I2R.

3.功率單位:國際制單位:瓦(W),常用還有千瓦(KW),1KW=103W.

4.電功率表示意義:用來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物理量。

5.額定電壓與額定功率

U實

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容易被大電流燒燬

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發揮其額定功率

燈炮亮度由燈泡消耗實際電功率決定,燈泡亮度越大,消耗功率越大。

6.電功率測量

功率的'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要點: 第一,電功率的定義、物理意義、單位;

第二,電功率和電壓,電流的關係,電功率計算;

第三,理解和區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對電功率這一節內容的研究是在學習了電功之後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電學知識的進一步學習掌握。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電功率的研究爲了解用電器的性能和安全用電、測小燈泡的電功率等知識奠定了基礎。電功率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

3、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功率的定義、物理意義、單位.。

2.理解電功率和電壓,電流的關係,並能進行簡單計算。.

3.能理解和區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讓學生體會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觀察用電器上的銘牌讓學生體會物理與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繫。

2、通過實驗探究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培養學生尊重事實、探求真理的科學態度。

4、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電功率知識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繫,所以正確建立電功率概念,並會用電功率公式進行簡單的分析與計算;正確理解“額定功率”,會區分“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因此這兩個知識點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同時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也是這節課的重點,這是素質教育對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學生分析 任教班級多數學生上進心強,學習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 電功率知識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繫,也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動手實驗,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三、教學方法 這節課可綜合應用目標導學、分組實驗、直觀視頻、講授和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充分體現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創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邊動手邊思考,邊講邊練及時鞏固。通過動手實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教室電能表的轉盤,有時慢悠悠,有時急匆匆,這是爲什麼呢?接着引導學生觀察在只開三盞電棒時電能表指示燈1分鐘閃動的次數和教室所有電棒都開時電能表指示燈1分鐘閃動的次數。

教師提出問題:兩次的“次數 ”是否相同?這說明什麼?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可以回答出:不同,這說明電流做功快慢不同。依次引入新課。這裏滲透了比較的科學方法並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目標導學:

一、出示目標,學生閱讀:

1.知道電功率的定義、物理意義、單位.。

2.理解電功率和電壓,電流的關係,並能進行簡單計算。

3.能理解和區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4.通過實驗體會用電器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

學生閱讀“目標”後,不僅明白了本節課要解決哪些問題,同時對本節課的重難點也有了一定的認識。

二、出示提綱,學生結合提綱獨立自學課本72---73頁內容。

(一)、電功率基礎知識:

1、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意義: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_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

3、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

4、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換算:1kW = ________W ; 1w = _______= _________。

(二)、電功率計算:

家用普通手電筒的電壓是3V,電流是50mA,它的電功率是多少?

(三)、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

額定電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額定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際電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際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燈泡上標有“PZ220----60”字樣,其中220表示_____;60表示_______。

學生展示自學成果,師生共同評價:

1、學生在黑板上展示;

2、學生用紅色粉筆圈出展示的錯誤並改正;

3、教師點評。

在這裏我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和展示空間”旨在培養學生的自學歸納能力、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能力,看似平淡,實則對學生今後的學習將起到積極作用。

(三)、質疑釋難:

1、教師提出問題:燈泡在不同電壓下發光的亮度是一樣的嗎?其電功率是不變的嗎?

2、學生觀看視頻材料。

3、請同學們利用自己桌上的實驗器材做實驗,體會小燈泡發光亮度與功率的關係。

4、用電器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的關係(在學生觀看視頻材料和進行實驗的基礎上,自己完成):

U實= U額P額___P實燈泡發光_____

U實> U額P額___P實燈泡發光_____

U實

這是本節課的高潮所在。教師提出問題後先讓同學們觀看一段燈泡亮度與燈泡電功率關係的“視頻”,初步體會燈泡亮度與功率的關係。然後再讓同學們動手“分組實驗”再次感性體會燈泡亮度與功率的關係,既激發了同學們的求知慾又培養了同學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驗能力。

(四)拓展延伸:

學生通過觀察和分組實驗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用電器正常工作的條件應是什麼?.用電器的工作情況是什麼決定的?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解決,對同學們在今後的日常生活中能正確使用用電器做出了科學指導。

電功率知識的綜合性強,根據用電器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求電阻、在給出實際電壓(或實際電流)的基礎上求實際功率、在已知電功和電功率基礎上求通電時間等都是在考查同學們在解決物理實際問題時能否“依靠公式”展開思維。所以,我以課本例題爲依託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小明用一個標有“PZ220---1100”字樣的電爐燒水。若此時家中的實際電壓爲200V。這個電爐的電阻是多少?此時該電爐的電功率是多少?1.8KWh電能可以供它正常工作多長時間?

(五)反饋檢測:

1、電流在___________________叫電功率,它是反映電流做功_________的物理量,在國際單位制中它的單位是_________。

2、關於電功和電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流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 B、電流做同樣多的功,用的時間越長,功率越大.

C、電流做功時間越短,功率越大、 D、在相同時間內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通過學生對這兩道題的訓練,可以看出學生對電功率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使教師的教學做到心中有數。

3、小明利用電能表和秒錶測量某用電器的電功率,當電路中只有這個用電器工作時,測得15min內消耗的電能爲0.3kWh,則這個由電器可能是( )

A、電視機 B、白熾燈

C、電冰箱 D、空調器

這道題的設計既考查了同學們對電功率公式的掌握情況同時也體現了“物理與生活是密切聯繫”的新課程理念。

教後反思:

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知道電功率的概念,會進行簡單的電功率計算,並通過實驗讓學生體會用電器工作情況與其電功率的關係。本節課我是按我校“五步導學”的模式設計的。這節課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以及物理課堂應以着力培養學生觀察和實驗能力爲目的”的新課程理念。從教學流程看,本節課“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的積極性始終被充分調動。尤其是在體會用電器工作情況與電功率關係時,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課堂出現了一個高潮。但是,由於本節課容量大,教師留給學生的時間略顯得不足。

功率的說課稿6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功率》。本節課的內容是上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第四章《功和機械》中第2節。我的說課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序和教材統整五個方面進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的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學好本節課的內容對理解功的概念很有用處。對後面學習電功率也有很大的好處。《功率》是一節典型的概念課,是從新的角度對功進行深入探討,深化對功的概念的理解。由於功率在生活、生產中應用很廣,所以這節課是架起理論與實際聯繫的橋樑,使抽象知識具體化。概念課的教學,應立足於培養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通過學習物理方法,使學生學會思考。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特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着發展學生創新素質和培養能力的原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本節課教學目標。

1、經歷比較做功快慢的活動,認識功率概念的建立過程,體驗與同學合作的快樂,理解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感受1瓦的大小。

2、知道功率的單位,會用公式P = W / t進行簡單計算。通過了解功率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感悟物理與生活密切關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歷年升學考試的題目及功率在生活、生產中應用,可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爲:

重點:功率概念的形成過程。

難點: 理解功率的大小反映了做功的快慢程度。

4、教材的處理:

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功的概念之後來研究的,對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機械功率也有感性的認識。所以本節課從小組間搬礦泉水的比賽入手,複習做功的多少,再引出做功的快慢。進一步通過學生實驗來解決“當功和時間都不相同時,如何比較做功的快慢?”的問題,引出功率的定義和物理意義。通過閱讀教材瞭解瓦特的故事和另一個單位馬力。展示兩張銘牌,引出功率的物理意義。利用雞蛋做功的演示實驗讓學生感受1瓦的大小。通過重放片頭動畫加強對本節課的理解。

二、教學方法:

本節課安排了較多的學生活動,讓他們通過自身的經歷,體驗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

本節課要突出的重點是:功率概念的形成過程。具體的做法是:首先用多媒體展示狐狸和老虎上樓的動畫,引出本節的課題。通過學生完成搬礦泉水做功的實驗,來說明做功除有大小外還有快慢的事實,總結比較做功快慢的兩種方法。進行小組實驗,測量功和時間的大小,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討論,來解決“當功和時間都不相同時,如何比較做功的快慢?”的問題,引出功率的定義,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

本節課要突破的難點是:理解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通過類比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功率是表示力對物體做功的快慢程度,就像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程度一樣。而後運用快速提問並搶答的方式來鞏固有關“功率”的知識,教師引導並歸類成幾個問題,用多媒體展示後並給出標準答案。展示電影文件:瞭解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功率。

三、學法指導:

學生已經學習了功的概念,知道如何比較功的大小。也具備了觀察、總結和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八年級學生對於學習的態度逐步由感性轉爲理性,對於知識有一定的渴求,爲了讓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吃的飽、吃的.好,採用了比賽、討論、課堂演示、自己動手操作、類比分析、總結歸納等方法,提供了學生大量參與教學活動的情景,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教學程序:

(一) 教學流程

1、教學流程圖

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

活動Ⅱ

學生實驗

情景Ⅰ

動畫

活動Ⅰ

搬礦泉水

情景Ⅱ

視頻

活動Ⅲ

應用

活動Ⅳ

鞏固訓練

功率

2、教學流程圖說明

情景Ⅰ

放映動畫,根據動畫請同學們回答,誰做功多?誰做功快?引出課題。

活動Ⅰ

通過學生搬礦泉水的比賽,判斷他們做功多少和快慢是否相同。得出比較做功快慢的兩種方法。

活動Ⅱ

通過各小組提起重物做功的實驗,比較做功的快慢。得出功率的定義和物理意義。

情景Ⅱ

通過展示視頻瞭解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功率。

活動Ⅲ

通過回放片頭動畫引出問題,並歸納得出結論。進一步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活動Ⅳ

通過課後訓練,鞏固本節課的內容。

3.教學的主要環節 本設計爲兩個主要的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 通過學生活動,來說明功除有大小外還有快慢的事實,總結比較做功快慢的兩種方法。

第二環節 通過實驗,感受功率概念的建立過程,知道功率的物理意義。

(二)導入設計:

根據初二學生的心理特點,放映兩個重力不同的小動物在不同時間內走上樓梯的動畫(情景Ⅰ),提出問題“根據動畫請同學們回答,誰做功多?誰做功快?”引出本節課題。

(三)實驗設計:

通過老師的提問,學生完成搬礦泉水做功的實驗。爲進一步研究問題,進行學生實驗。爲感受1瓦的大小,教師演示實驗。

(四)課堂應用:

1、通過回放片頭動畫進一步引出問題:

做功多的物體功率一定大嗎?

功率小的物體,做功一定慢嗎?

做功快的物體,功率一定大嗎?

功率大的物體,做功一定快嗎?

歸納學生的回答得出結論:

做功多的物體功率不一定大。

功率大的物體,做功一定快。

功率小的物體,做功一定慢。

2、通過展示視頻瞭解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功率。

(五)板書設計:

4.2b 功率

一、比較做功快慢的兩種方式:

二、功率:

1、定義:把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稱爲功率。

2、公式:P = W / t

3、單位:瓦特 1瓦 = 1焦/秒

4、物理意義: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五、教材統整

本節課的設計與原教材的最大不同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活動卡的設計,延續了上節課機械功的實驗,而沒有用學生走或跑樓梯的實驗。主要是考慮到上課的實用性和普遍性,使得每一個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體驗功率概念的形成過程。二是課堂應用方面,沒有采用傳統的習題來鞏固知識,而是通過回放引題中的動畫提出問題,採用搶答的方式回答,即做到了前後呼應,又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也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通過展示視頻瞭解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功率,把理論和實際緊密聯繫起來。

以上就是我對《功率》這節課的說課。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功率的說課稿7

各位評委好:

我的說課題目是高中《物理》(必修I)第三章第二節是《研究功與功率》第一課時——功的概念與計算

一: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學習了功和能的初步概念,對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已有所瞭解,同時還懂得了力的方向跟物體運動方向相同時,功的計算式W=F·S及力對物體不做功的情況(勞而無功、不勞無功,垂直無功),但對力與物體的運動方向(力與物體的位移方向)不相同的情況下如何計算功是陌生的,這裏可以結合學生已有知識:力的合成與分解和初中關於功的知識,引導學生分析理解。

二:教材分析:

1、內容與地位

本節課是高中《物理》(必修I)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功的概念與計算是本章重點內容也是高考的熱點,我們要注意到“功”概念概括性強,相當抽象,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讓學生有深刻體會,而應該逐步展開、加深。上節課學習了動能定理,再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爲以後功能關係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滲透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爲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按課程標準,以促進全體學生髮展爲目的。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向培養學生,擬定三個教學目標:

2.1 知識和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2.掌握功的公式:W=Fscosa,會計算恆力的功

3.知道功是標量,認識正功、負功的含義.

4.掌握計算總功的方法.

2.2 過程和方法:

通過學習功的概念及其公式導出的過程,讓學生體會並學習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數學工具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2.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在學習功的概念和求解功的數值的過程中,培養科學嚴謹的態度。

(2)體驗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

3、教學重、難點及突破方法:

重點:功的概念及功的計算。

難點:對正功、負功的理解。

三:說教法:

依據教學標準的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本節課是概念課,分析、推理成份居多,而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則沒有),在本節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電腦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推理,總結得出結論。這樣把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爲主動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教學主導”的教學模式

具體實施方案:

① 通過初高中知識對比,得出功的概念;

② 通過學生課堂討論,體會做功的兩個要素和正負功含義;

② 通過理論推導,得出恆力做功的定義式。

對於重難點的.教學,特別設計:“提出問題”→“創設情境” →“學生討論”→“分析總結”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身參與課堂教學,成爲學習的主體,且

從生活實例出發,讓學生對知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符合認知規律。)

四:說學法:

依據教學目標,結合物理情景進行探究式學習,在處理具體問題中學會思考與分析、演繹推理和歸納總結。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知識由生疑到釋疑,從而提高對知識的認知能力,體現學習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和自信心。)

五:教學程序設計

1、新課引入:通過複習初中功的定義及做功二因素的知識過渡到高中對功的明確定義。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爲後面講課作準備)

2、新課教學:

1.對功的一般計算式W=F·SCosα這一教學重點,在教學中採取如下措施:

⑴通過複習初中已學過力的方向跟物體運動方向相同時,功的計算式爲W=F·S,在這基礎上提出問題, 力的方向跟運動方向成某一夾角α時,做功如何計算?

⑵啓發學生利用矢量的分解知識,自己通過分析、推理得出W=F·SCosα。

教材上方法是將力分解成平行於 位移S的分力FCosα和垂直於位移的

分力FSinα,後一分力做功爲0,所 以W=FSCosα

⑶公式W=F·SCosα各量意義。

F━力的大小,S━位移的大小,α━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的夾角。

⑷公式的適用條件。

公式W=F·SCosα其實也不是普遍適用的,它只適用於恆力做功,這一點教材上沒有提及,但必須及早向學生指出。通過課堂的3個討論加深對公式的理解

2.如何突破“正功,負功”這一難點。

⑴設計表格,討論力的方向跟位移方向夾角α的不同取值,做功的正負問題,通過隨堂練習加深正功,負功理解。從公式上看α>90°時,Cosα<0,W<0 ,即力和物體位移間夾角大於90°時,力對物體做負功。從動力學觀點看,力F是阻力,對物體運動起阻礙作用。因爲前幾章的學習中,對“負”號我們已強調是表示方向,學生有一定的思維定勢,所以在這裏應特別強調功是標量,功的正負只反映力是動力時使物體速度增大,力是阻力時使物體速度減小,不說明功具有方向性,並且明確指出:力F做負功-FS 常說成物體克服力F做功爲F·S。

3.通過一道例題讓學生自己總結得出求總功的方法。

設計多個力做功的習題,求各力做功問題,及總功的計算。加深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

六、課堂小結

七、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