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第三節化學鍵第一課時離子鍵教案

第三節化學鍵第一課時離子鍵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第三節化學鍵第一課時離子鍵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三節化學鍵第一課時離子鍵教案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化學鍵》的第一課時《離子鍵》,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本次說課包括: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及教學反思。

說教材:

1、本節地位及作用

這次的教學課題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三節《化學鍵》的第一課時《離子鍵》,主要講述了離子鍵的含義,形成過程和形成條件。本節課是《化學鍵》的一部分,學生通過學習可以進一步認識性質和結構的關係。由於前面已學習了元素週期表,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元素週期表的位置與原子結構和元素性質的關係,進而分析離子鍵的形成。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從微觀角度來解釋化學反應是怎麼發生的,生成物是怎麼形成的。雖然這些知識很抽象,學生理解時會有些困難,但它將會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化學反應的發生,從而找出規律。若能在這章的學習中很好掌握變化規律及學習方法,並能把這些規律和方法運用到後面的化學學習中,那麼原本瑣碎的知識將會系統化,學習也會輕鬆很多。

2、教學目標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的精神,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知識技能:通過對NaCl形成過程的分析,理解離子鍵和離子化合物的涵義。學會用電子式表示原子、離子、離子化合物以及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離子鍵形成過程中的教學,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綜合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用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問題,結合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3、重、難點

離子鍵是指相鄰原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抽象的東西,完全要靠學生的想象力來理解,所以本節課的

重點:離子鍵和離子化合物的涵義

難點:用電子式表示原子、離子、離子化合物以及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說學情:

高一學生思維活躍個性鮮明,參與意識強,有一定獨立思考能力。但知識的儲備不充分,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雖然他們在初中已學習了物質的微觀構成,知道物質是由原子,分子或離子構成,原子可通過得失電子,或共用電子對構成物質。簡單分析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也能畫微粒結構示意圖。但是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對抽象理論知識理解能力還是比較弱。所以必須設法把理論直觀化,化難爲易,充分調動學生興趣,使之主動投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說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採取啓發-討論式教學方法並充分發揮電腦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作爲物質組成的重要理論,離子鍵是一個純理論、極其抽象的知識。對於學生來說,離子鍵沒有具體感官認知,是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所以如何創設一種氛圍,引導學生進入積極思考的最佳學習心理狀態就很重要了。而啓發-討論式教學就重在教師的啓發,創設問題情景,以此調動學生內在的認知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另外,電腦多媒體以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形式強化對學生感觀的刺激,採取這種形式,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這樣一節完全是理論知識的課,更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原子、分子等微觀世界放大,通過動畫、圖片等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說學法:

(1)在本節教學中我着重突出了對學生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用舊知識爲指路燈來探尋新知識,層層深入掌握新知識。使學生基礎知識得以鞏固。在學習過程培養了分析,對比,歸納,總結的能力。

(2)這節課我儘可能用實驗來引出問題,解決問題。目的在於使學生明確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使他們注重提高自己對實驗的觀察,分析的能力。

(3)通過授課過程中一系列發散性的設問,使學生明確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好理論重在要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將知識真正靈活地融入腦海之中。

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

從學生身邊熟悉的知識入手,讓他們能很快並清楚地體會什麼是作用力,從而引出新知識。

首先請學生回答:我們在初中已經學習過,物質是由哪些微粒構成的呢?(學生回答:分子、原子和離子)

然後又提出這些微粒又是怎麼樣構成物質的呢?由情景問題引出新課,引起學生興趣,激發探究意識。

(二)新課教學:

接着由金屬鈉與Cl2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讓學生思考這這個實驗的微觀實質是什麼,並要求畫出鈉和氯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思考氯化鈉是怎樣形成的.。然後可以提出在氯化鈉晶體中,Na+和Cl-間存在哪些作用力?陰、陽離子結合在一起,彼此的電荷是否會中和?由四個問題引出這節課的教學內容—離子鍵。而這四個問題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透過實驗現象,探究變化本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科學方法。

然後引導學生思考哪些物質屬於離子化合物,含有離子鍵?並引出怎麼樣用簡單的方法表示這些離子,然後帶領學生熟悉電子式的書寫,練習硫原子,硫離子,溴原子,溴離子的電子式,使同學們能確實掌握電子式。而這些練習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解題能力,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從原子結構的角度,用原子結構示意圖來表示Na原子和Cl原子發生變化生成NaCl的過程,通過對NaCl形成的討論,思考並理解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從原子結構入手,可以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合作意識、分析綜合能力。學生討論完成練習氧化鎂和硫化鉀的形成過程,並進行歸納。鞏固新知識展示學生的習題幫助學生及時糾正錯誤

(三)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我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這個問題來進行總結。

(離子鍵及離子化合物的概念,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四)佈置作業,提高升華

以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爲出發點,我佈置了作業用電子式表示下列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CaCl2、MgO、NaF,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鞏固提高。

以上幾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並充分體現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在教師的整體調控下,學生通過動腦思考、層層遞進,對知識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課堂效益達到最佳狀態。

教學反思:

本節課堂教學採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如演示實驗、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用問題設置情景,把握教學梯度。在每個新知識點學習之後都及時配置習題,鞏固新知識,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引導學生完成新知識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獨立解題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以上,我從教材、學生情況、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過程、及教學反思六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