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部編版池上說課稿模板(精選5篇)

部編版池上說課稿模板(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池上說課稿模板(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部編版池上說課稿模板(精選5篇)

部編版池上說課稿1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出現的兩個生字“浮、萍”。

3、理解詩句的內容,現象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村小朋友的質樸、純潔的童心之美。

二、教學重點:

1、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三、教學難點:

1、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真的純潔與快樂,與古詩意境發生共鳴。

2、品味古詩語言,抓住“偷採”、“疑惑”、“躲藏跡”等詞語感受詩人煉字之妙。

四、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讓同學把課堂中或課外學到的而且會背的古詩背給同學們聽,大家一起分享。

2、導入: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新的古詩。這就是《池上》。﹙板書課題﹚

3、簡介作者

詩歌的作者是白居易,號香山居士,他是俺國唐代有名詩人。他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二﹚、初讀感知,瞭解大意。

1、安排初學。

要求:用自身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初步感知,瞭解大意。

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懂大意。

看一看—-觀察課本插圖,圖文對照,揣測詩意。

說一說——用自身的話說詩句大意、詩句之美。

寫一寫——寫出詩意美的感受。

2、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

⑴解字詞

撐: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進。

艇:比較輕便的船。詩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隱藏、躲藏。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葉子扁平,橢圓形或倒卵形,外表綠色,反面紫紅色,葉子的下面生鬚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詩句

⑶明大意

小娃娃撐着小船,偷偷採了白蓮蓬回來賞玩。他還不懂得該怎樣去隱藏自身不被人發現,那小船輕輕劃過,盪開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條清清楚楚的水路。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要以讀爲本,讀中感悟、讀中理解、通過讀來感悟詩的意境。

(三)、品讀感悟,欣賞詩美。

1、讀詩

⑴同學練讀。

⑵評價指點:朗讀要歡快,抒情,要讀出小娃的調皮、天真。

⑶有感情朗讀

2、說詩

⑴提出問題。

讀了這首詩,你的感受和體驗最深的是什麼?願意把學習效果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嗎?

⑵同學練說。

⑶教師引導指點。

①“偷採白蓮回”“疑惑藏蹤跡”等。

②詩歌描寫了一位天真機靈、調皮可愛的小娃形象,通過他的動作、細節,表示了純潔美好的童趣。

3、寫感受

⑴提出問題。

寫下自身對詩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身的體會。一兩句也行/

⑵交流評價。

設計理念:在這一環節的教學活動中,俺以同學的自主、合作、探究爲主要形式,讓同學在讀中發生獨特體驗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身的理解,在交流中論述自身的見解。讀、說、想、寫貫穿整個環節。

(四)、讀背體會,總結全詩

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背誦,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古詩的美。

設計理念:古詩要能熟讀成誦。

(五)、安排作業

1、背誦《池上》,並默寫。

2、用自身的話把詩的大意寫出來。

3、發揮想象力,爲《池上》配上一副畫。

板書設計: 偷採白蓮回

池上 童真、童趣

疑惑浮萍開

白居易《池上》的前世今生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疑惑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疑點:

1池上:俺看過《池上》的flash,覺得裏面有一個顯著的問題,flash的畫面是一片江南煙水的湖面,但是詩的題目明明是“池上”,什麼是池,自然是小小的一片水域。這樣一個細節大家都沒有注意。

2小娃:“娃”在《辭海》裏有三種解釋:未成年的小女孩;美女,如李娃、泛指兒童,如娃娃。在唐詩中很少有單獨指稱的“娃”代表不做性別區分的兒童。俺傾向於把“小娃”理解爲小女孩。

3白蓮:這個毫無疑問,白蓮與紅蓮相對,是指的蓮花而不是蓮蓬。

4藏蹤跡:爲什麼要藏蹤跡,這個問題俺想了很久。蓮花在古代是遍生於水澤之中,並沒有人管理,所以說像理解偷西瓜一樣理解偷蓮花是說不通的。但是在詩歌之中採蓮者卻往往是藏蹤跡的,那是因爲從南朝時候開始,採蓮就成爲一種風俗,因爲“蓮”音同於“憐”,“藕”音同於“偶”,“絲”音同於“思”,所以採蓮與男女歡愛聯繫在一起,而女小朋友既渴求愛情,又難免羞澀,所以纔會藏蹤跡。那麼“疑惑藏蹤跡”或許只有在“小娃”指稱“小女孩”時,才說得通。小女孩情竇未開,卻學少女的樣子偷採白蓮,只有貪玩之心,並無羞澀之狀,一片嬌癡的小兒女樣貌躍然眼前。還有一種可能,那就要談到“池”了,池在洛陽東南,白居易私宅之中,而白蓮乃是從蘇州刺史任上帶回的進貢之物,所以名貴異常,要麼就是因此而需要偷採。但若是此種解釋,便利大失風雅了。

學術八卦之白居易“池上”及“白蓮”考:

學術手段之一其實就是八卦,而八卦的目的則是爲了證明以上所說並非虛構。

白居易有《池上篇》,序中說:“都城風土水木之勝,在東南偏。東南之勝,在履道里,裏之勝在西北隅。西閈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樂天退老之地,地方十七畝,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島樹橋道間之……樂天罷杭州刺史時,得天竺石一,華亭鶴二以歸,始作西平橋,開環池路;罷蘇州刺史時,得太湖石、白蓮、折腰菱、青板航以歸,又作中高橋,通三島徑……每至池風春,池月秋,水香蓮開之旦,露清鶴唳之夕,拂楊石,舉陳酒,援崔琴,彈姜秋思,頹然自適,不知其他…… 那麼蘇州刺史任上的白蓮從何而來呢?

白居易在江州司馬任上就有《東林寺白蓮》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白日發光彩,清炎散芳馨。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俺憐塵垢眼,見此瓊瑤英。乃知紅蓮花,虛得清靜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結才成。夜深衆僧寢,獨起繞池行。欲收一顆子,寄向長安城。彈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

東林寺白蓮是不是白居易洛陽家池中的白蓮呢?這無從查考。但可以確定的是,白居易家池中的白蓮乃是從吳地遷移的。它與白居易題詠的白蓮、白菊花、白牡丹一樣,都取清靜絕塵之意。

《六年重題白蓮》和《感白蓮花》都仔細講了白蓮花的來歷。

《六年重題白蓮》

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本是吳州貢進藕,今爲伊水寄生蓮。移根到此三千里,結子今經六七年。不獨池中花故舊,兼乘舊日採花船。

《感白蓮花》

白白芙蓉花,本生吳江濆。不與紅者雜,色類自區分。誰移爾至此,姑蘇百使君。初來苦憔悴,久乃芳氤氳。月月葉換葉,年年根生根。陳根與故葉,銷化成泥塵。化者日已遠,來者日復新。一爲池中物,永別江南春。忽想西涼州,中有天寶民。埋歿漢父祖,孳生鬍子孫。已忘鄉土戀,豈念君親恩。生人尚復爾,草木何足雲。

詠家池白蓮之詩,在白居易集中有約十首。根據以上的描述,俺們可以想象白蓮池的景象了。一個三至四畝的池塘,在白居易洛陽家宅之中,其中半種紅蓮,半種白蓮。而蓮池爲白居易退養之後談僧論道修身養性之所,而俺們這篇名爲《池上》的詩乃是《池上二絕》之二。那麼《池上二絕》之一是什麼呢?是“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組詩一般由多首相關聯的詩組成。各首詩之間在主題或意趣上相似相成。以此看來,《池上》的第一首寫的是山僧對弈,鬆陰清冷,時聞下子之聲,是靜中有動。第二首寫的是白蓮花開,小娃偷採,蓮隨船動的動中之靜。本已是小娃小艇,如此細小之物,卻能使“浮萍一道開”可見原本池水之靜止,園林之岑寂,寫法正與“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相似。兩首詩一動一靜,一正一反,寫的是退隱塵囂之外的林園清趣。

弈棋的已知是山僧。採蓮的又是誰呢?這個問題無法論證,只能猜測。但就算是猜測也得有風可捕,有影可捉。幸好白居易還有這樣一首詩《看採蓮》“小桃閒上小蓮船,半採紅蓮半白蓮。不似江南惡風浪,芙蓉池在臥牀前”。小桃是女僮的名字,這個臥牀前的芙蓉池,也即是《池上》之池。小小三四畝之池,未必艇船交錯,想此小蓮船也就是小艇罷了。俺們雖不能說“小娃”實指“小桃”,但也無妨通過這首詩裏透露的信息,遙想一下《池上》的意境呢。

看到這裏,大家也許會說:“原來學術八卦就是深文羅織之術”,世上池塘無數、蓮花無數、小娃也無數,憑什麼這首詩的池上在洛陽,那首詩的池上就不能在吳江?俺只能說,在對《白居易全集》作了相當於篩沙子的笨功夫之後,俺發現,無論從詩歌寫作的時間、上下文、以及內容來看,那個《池上》就是洛陽家宅的池上,而且白居易所有名爲《池上》的詩,寫的都是同一個地方,那個山僧呢,也就住在池邊的一間屋子裏。所以,很負疚,《池上》寫的的確不是洪湖,也不是微山湖,那些從鐵道游擊隊、洪湖赤衛隊來的蓮花叢中偷偷泛舟,或者如偷西瓜一般偷蓮花的經驗的確不適合這裏。而那個小娃,也就不可能是鄉村湖上的野小朋友,小小年紀就會划船鳧水。那採白蓮的意蘊,一定是與某種愛美的心願與年少的嬌癡有關。白居易的《吾雛》詩寫孩子阿羅“學母畫眉樣,效吾吟詠聲”,小小七齡已知自好,卻不懂嬌羞,與“採白蓮”而不知“藏蹤跡”也是一樣的。

那麼,假如學術八卦不是深文羅織之術,是不是膠柱鼓瑟之術呢?現代文論早就呼喚作者隱退、作者死了。似乎作者說什麼沒關係,關鍵的是讀者讀出了什麼。假如用更形象的話表述,就是說,白居易那個洛陽東南的池塘裏發生的事情和俺們有什麼關係,讀者需要一首詩,能夠喚起俺們普遍的經驗和內心的感動。所以,讀者爲什麼不能把小池想象爲微山湖或者洪湖?爲什麼不能把小娃理解爲小兵張嘎那樣頑皮的野小朋友。

當然可以。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俺們要讀詩,而不是讀交通守則,那是因爲有些東西,俺們的眼睛看不見,要讓詩人替俺們看,有些東西,俺們的心靈感受不到,要讓詩人的心靈替俺們感受。微山湖和洪湖的荷花俺們知道了,可是俺們不知道還有屈原的荷花、白居易的荷花、漢樂府裏的荷花,那都是不一樣的。假如貿然宣告作者死了,只以自身的經驗來理解文本,讀再多的詩也不能擴充俺們的視野,不能靈敏俺們的感覺,不能提升俺們的靈魂。讓作者退到幕後,駕駛自身的想象在詩歌的情境裏漫遊,那是第二步的事情。假如你的經驗中原本只有微山湖的接天蓮葉和鄉野頑童,在讀懂了《池上》之後,接天蓮葉也可以擷取一角,植於洛城小池之中,鄉野頑童之間也無妨偶爾有嬌癡小女學人採蓮,惹人憐愛。

忠實地還原作者的經驗,體驗作者的感受,才幹夠捕獲到詩歌誕生的那個瞬間。詩人生命中的靈光一閃藉此得以傳達。詩人是以直觀體驗駕馭詩藝的,因此,俺們也只有在體驗的基礎上才幹夠談論有關詩藝的話題。白居易寫得最多的詩,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新樂府(如《賣炭翁》),而是通俗淺切的“白體”或“樂天體”,在當時,從長安到江西三千里間,販夫走卒和僧徒婦女無不傳唱。但是《池上》哪怕放在“白體”中也有其特殊性,它不但通俗淺切,而且饒有一種活潑的意趣。這一意趣是如何通過詩藝傳達出來的呢?

部編版池上說課稿2

一、積累引入,以舊帶新。

1、師:初夏時節,池塘裏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臉,讓人想起詩人楊萬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說到池塘、荷花,你們還想到哪些詩句呢?

2、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關於池塘或荷花的詩句。

3、師: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古詩也是講的夏日池塘裏發生的事,它的題目就叫《池上》。(板書詩題:池上)理解題目含義。

4、簡介作者白居易。

(1)學生彙報自己知道的關於白居易的生平、詩作、詩風。

(2)教師小結: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從小生活清貧,生逢戰亂,對社會***和人民疾苦有較深的瞭解,他寫了很多詩,揭露統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諷喻詩”。他熱愛大自然,寫了不少描寫山水景物的小詩。他的詩質樸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讀。白居易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設計意圖:

由詩人楊萬里的《小池》巧妙的爲本課進行鋪墊,以舊帶新,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興趣。讓學生蒐集關於詩人的生平和關於荷花的詩句,培養學生的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池上》。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檢查初讀情況。

(1)指名讀古詩,集體正音。

①讀準後鼻音:撐、艇、萍;指導“艇”字的寫法及結構。

②學習新詞:浮萍,白蓮,蹤跡,理解詞義,練習書寫。

(2)齊讀古詩。

(3)學生簡單說說池塘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兒。

(一個小孩偷採白蓮。)

3、學生再次自由讀古詩。要求: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4、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1)學生結合前後句和插圖,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自己理解詩句含義。

(2)小組內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啓發、補充。

5、集體交流,瞭解《池上》大意。(指名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設計意圖:

課標要求第二學段的學生要“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本環節的設計通過學生藉助工具書理解“艇、浮萍、蹤、不解”的含義,聯繫上下文理解古詩的意思,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小娃偷採蓮。

1、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2、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1)怎樣的荷塘,怎樣的白蓮?

(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學生對荷花池和嬌嫩蓮蓬的嚮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採白蓮的?

① 學生暢談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採白蓮圖。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蓮蓬,而不經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撐船去採池中蓮蓬。

②讓學生爲“小娃偷採白蓮圖”起個題目。

③看圖,指導學生讀出小娃天真、調皮的感覺。

④朗讀前兩句,思考:你最欣賞其中哪個字?

(“偷”,結合自己小時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惡作劇和頑皮之事,和詩中的小娃產生共鳴,體會孩子的無邪、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自由。) ⑤配樂再次有韻味地誦讀前兩行詩句。

(二)後兩行——景美童心純

1、提問:小娃“偷採白蓮”不會被發現嗎?

2、學生默讀後兩行詩,談理解。(小娃哪裏知道,小船一路劃開的一道浮萍已經暴露了他的“偷採”之事。)

3、抓住“不解”體會小娃純真、質樸,練習讀出情趣。

設計意圖: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通過學生親身想象“偷採白蓮”兒童的心裏,使作者情,學生情,詩中情水乳交融,激發共鳴。

四、迴歸整體,拓展延伸。

1、學生帶着理解,再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池上》賞詩會——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式誦讀古詩。

3、熟讀成誦。

設計意圖:

課標要求第二學段的學生要能“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通過熟讀成誦,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

五、佈置作業 ,鞏固練習。

1、背誦課文。

2、默寫《池上》。

3、依據《池上》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爲這首詩配一幅畫。

板書設計:

偷採 白蓮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開 童真童

部編版池上說課稿3

活動目的:

1、學習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2、理解古詩內容,感受古詩意境,學會朗誦古詩。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我們猜個謎語,看誰猜得又快又對:青竹竿,頂蜂窩,吃了肉,還有窩。(蓮蓬)

二、理解古詩《池上 》

看看,圖上還有什麼呀?(有白蓮花、小朋友、小船、浮萍、水草……)

這兩個小娃娃在幹什麼?(撐着小船採白蓮)

教師小結:小娃娃撐着小船,悄悄地去採白蓮玩,可是在回來的路上,不懂得怎樣掩藏自己的形跡,河面上。綠綠的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盪開了。這件事被白居易爺爺看見了,他就寫了一首詩,叫《池上》,“池上“——池塘上,下面聽老師來讀一遍(出示古詩)。

三、欣賞古詩

介紹古詩《池上》,指導幼兒理解重點詞句,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⑴小娃撐小艇:小娃娃撐着小船。

⑵偷採白蓮回:偷偷地去採白蓮回來。

⑶不解藏蹤跡:不懂得怎樣掩藏自己的形跡。

⑷浮萍一道開: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盪開了。

四、學習古詩。

集體念,師生對念,男女生輪念。

五、啓發幼兒邊念邊用動作表達詩句含義。

小娃撐小艇, 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活動反思:

由於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比較多地和孩子們一起進行古詩,繞口令等一系列中國特有的民間活動,所以孩子們對於這樣形式的活動還是很感興趣的。同時爲了便於他們的理解,我利用了自己畫的圖片,這樣便於他們的觀察和記憶。

古詩《池上》內容簡單,易懂,比較能夠激起孩子們學習的慾望。同時我利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層層遞進的幫助孩子們進行鞏固和記憶,讓孩子們從小就受到中國古典文化的薰陶,這是我們民俗教育的內容,也是我們現在的每一個教師應該做的事情!

部編版池上說課稿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端正地書寫課後的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詩中的童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願望。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所表現的童趣。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片、描述課文內容的掛圖(或課件)。

學生:收集詩人白居易的有關資料和關於兒童生活的古詩,彩筆。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引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最喜歡玩的遊戲是什麼?(彈珠子、拍球、滾鐵環、丟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抓棋子、打乒乓、捉螞蚱、養蠶、捕蜻蜓、粘知了、逮天牛、撈螃蟹、挖蚯蚓)

2你們的童年生活多麼有情趣啊!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孩子們玩什麼嗎?請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古詩,看有沒有寫關於那時候小孩生活的。

(背誦《小兒垂釣》、《村居》,品味詩中的童趣。)

3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學習一首寫古時候小孩情趣的詩,它叫

板書課文題目:《池上》

二、初讀全詩,瞭解大意

1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你瞭解白居易嗎?給同學們說一說。

(1)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詩人,與李白、杜甫齊名,一生寫了2

800多首詩。

(2)白居易與顧況的有趣故事:白居易16歲時,已經寫出了不少可以傳世的好詩,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詩《賦得古原草送別》。據說白居易初到長安,去拜見老詩人顧況。顧況聽說他名叫居易,便開玩笑說:長安米貴,居恐不易。當讀到白居易詩中寫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大爲讚賞,說有這樣的文筆,居長安不難。確見白居易才情非凡。

(3)他每次寫成詩後,都要把詩讀給老人聽,所以他的詩人人都聽得懂,都會讀。

2教師:《池上》這首詩也非常容易讀,願意自己把它讀通嗎?

3請學生自由讀古詩,在難讀的字下面作上記號。

4教師:把你認爲難讀的字告訴同桌,請他教你讀。

5教師:你認爲哪些字難讀,能提醒一下同桌嗎?(撐、艇、萍都是後鼻韻。)

6抽讀生字卡片,讀得好的同學教全班讀。

7指名讀全詩、互相評價。

8齊讀全詩。

過渡:讀古詩,不僅要把字音讀準,還要讀出詩的停頓。

三、再讀古詩,讀出停頓

1教師範讀,請小朋友用/標出詩的停頓。

2與老師標出的停頓對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標正確。

3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4請能正確讀出停頓的同學讀給大家聽。

5全班齊讀。

四、細讀古詩,體會詩意,品味情趣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是誰?在幹什麼?允許學生多元解說,只要說得有理就行,說得不對的`不要忙於否定,引導學生在自讀古詩中得到答案。

2自讀古詩,試着理解詩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討論解決。教師鼓勵學生聯繫生活,藉助圖畫、實物幫助理解;也鼓勵學生互相幫助。

第一、二句撐可先擴詞再對照掛圖理解:撐撐傘、撐開、撐船、撐杆跳遠對照掛圖不難理解是撐船,划船的意思。艇可理解:輕小的船;聯繫撐的意思也可理解。

3討論:從偷採白蓮你想到了什麼?

(1)碧綠的荷葉,映着雪白的荷花,實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愛之情纔去偷採白蓮。

(2)小孩擔心別人不讓採,就悄悄地採。

(3)看出小孩很頑皮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句,讀出小孩對白蓮的喜愛之情,讀出小孩的頑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換詞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蹤跡可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就是行動留下的痕跡。浮萍可藉助圖片和資料來理解。一道開用想象畫畫的辦法理解。

5討論:從不解藏蹤跡你想到了什麼?

(1)池裏這麼多白蓮,採一些沒關係,用不着躲躲藏藏。

(2)採白蓮是因爲愛白蓮,用不着藏蹤跡。

(3)小孩採到白蓮,高興得忘了藏足跡,天真無邪,很可愛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句,讀出小孩的天真無邪。

五、給詩配圖,加深理解

1給詩配圖,師生評價。

2根據配圖,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六、背誦古詩,拓展交流

1根據自己所畫的圖背誦古詩。

2師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

七、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描描寫寫(課後第3題)。

觀察、交流寫好生字的關鍵點,學生練習時教師巡視評議,相機激勵。

2填空,再讀一讀(課後第2題)。

3請學生把自己想寫的詞語或句子寫一寫(積累好詞好句)。

部編版池上說課稿5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俗話說“熟讀唐詩—,不會作詩—”,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唐代的詩人特別多,像滿天的星斗一般。那你們知道哪位詩人寫的詩最多嗎?看老師寫他的名字,誰來讀

2.看,這就是白居易(投影出示),說說你對他的瞭解。知道他的一生共寫了多少首詩嗎?3600多首(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的詩通俗易懂。據說,他每次寫完詩以後,都會先讀給村中的老婆婆聽,若老婆婆稍有不懂,他就重新修改,直到老婆婆聽懂爲止。)

3.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詩就具有這樣的特點,有信心學好嗎?《池上》

4.那你知道“池上”是什麼意思?這首詩裏的池是什麼池?白居易究竟在池上又看到了什麼呢?

二、初讀感知:

1.自由練讀,查字典正音。

剛纔我聽到有同學說多會背了?那你會背還不一定會讀呢!你知道讀好詩有哪些要求?還要讀出節奏讀出韻律美來。

2.指名讀詩,集體正音。

(1)剛纔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誰來讀?(其他同學應該做什麼?你不是普通的聽衆,你要帶着理解和思考去傾聽,因爲待會兒,你還將是評委,要對同學的朗讀作出評價。)

指名讀(評價:讀得很準確,因爲這首詩中的三個生字在讀音上都有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後鼻音。)

請同學讀生字所在的詩句。(相機學習生字)

“艇”就是?在這裏是指輕便的小船。一看偏旁我們就清楚了它的意思。因爲這個字是個形聲字,左邊表意,右邊表聲。他的兄弟姐妹很多,我們來給它換換偏旁?(挺、庭、霆、鋌、蜓)學生字的時候,我們要善於聯想,又一個想到一串,這樣既不容易忘記,又不容易寫錯。

小娃撐小艇誰來演一演?“撐”——突出後鼻音、動作表演區別“劃”字。一起撐一撐小艇吧!(衆生做動作)“撐”還可以組詞?(支撐、撐傘、撐爆、撐破)

“萍”——今天老師把“浮萍”帶過來了,你們看—(出示)誰來說說“浮萍”的樣子?是啊,密密麻麻、擠擠挨挨,真多啊!現在你知道“萍”爲什麼這麼寫了嗎?師範寫,在寫得時候要注意什麼?

(2)誰還想讀?(你滿意嗎?)誦讀古詩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地讀,這會破壞古詩的韻味,要注意聲斷氣連,像老師這樣,你們聽——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古人讀詩時還喜歡怎麼讀?(搖頭晃腦。爲什麼古代詩人讀起詩來,一個個都是搖頭晃腦不亦樂乎?原因是他讀出了詩的節奏,詩的韻味,不信你試試?)

4.初步理解詞義。

(1)你是不是將詩中每個字的意思都讀懂了呢?同桌兩個逐字逐句說說它的意思,有不理解的及時將它標出來。(指說)

(2)交流:

“不解”——要想理解這個詞語首先得理解那個字?老師查了一下字典。這個“解”一共有8種意思呢!老師選取了其中5種,應選哪一種?那“不解”就是——不知道、不瞭解。不知道什麼?

“蹤跡”——蹤跡可以是?(概括出:腳印、氣味、痕跡等)文中的小娃留下了什麼蹤跡?(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輕輕盪開,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

“白蓮”——有的資料說是白色的蓮花,也有的說是蓮蓬,蓮子你吃過嗎?

……

你能把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嗎?

三、品讀入境:

1體會形象:

(1)你喜歡這個孩子嗎?爲什麼?

大膽能幹——

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引說:娃娃很——小!小艇很——小!:而這個小娃娃卻敢一個人撐着小艇,敢冒險。可見他人小——膽不小!撐的好不好?(看來他不光大膽,還很能幹呢)

一個撐着小艇的大膽的小娃娃,很有趣!請你想像着他膽大的樣子讀一讀。(指名讀、男生讀)

調皮可愛——

你們覺得這句詩裏哪個字最有意思?(偷)(板書:偷——採)你彷彿看到小娃是怎麼偷的?

你們有沒有揹着大人“偷偷地”做過什麼有意思的事?心情怎樣?(很開心,很快樂,得意)

讓我們跟着小娃一起去偷一偷、樂一樂吧!配樂誦讀前兩行詩句。(自由讀、齊讀)

天真無邪——

想悄悄地偷採白蓮,可又不知道將自己的蹤跡隱藏起來,他可真?(天真無邪)

(2)白居易在池塘邊偷看(板書:偷——看)到了這一幕,會怎麼樣?

瞧,這一老一小,不僅自己樂了,還爲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不好?

2感悟畫面

(1)一首詩,一幅畫。讀詩,我們還要讀出一幅幅畫來。

(2)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靜靜地想,你的腦海裏彷彿浮現了哪些畫面——師配樂朗讀古詩

(3)你彷彿看到?——指說

(4)詩歌美,畫面美,同學們的想象更美。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背一背這首詩——池上。

四、拓展延伸:

1.詩人用傳神、凝練的詩句,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天真無邪、活潑調皮小娃形象。喜歡這個小娃娃嗎?像這樣的孩子還有呢!

2.有一天,宋朝大詩人楊萬里乘船路過安仁,看到這樣兩個孩子,就提筆寫下了一首詩,指名讀。

不下雨撐把傘幹嘛呢?

這倆孩子怎麼樣?——讀。

3.雖然白居易和楊萬里生活的年代相距了近300年,但他們筆下的孩子一樣的天真活潑,惹人喜愛,在800多年後的今天,在座的同學們又何嘗不是如此的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呢?

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許多有趣的事對不對?回去把它有滋有味的寫一寫好不好?沒準,等你長大了也能寫出千古流傳的名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