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心理健康說課稿模板(通用5篇)

心理健康說課稿模板(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理健康說課稿模板(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說課稿模板(通用5篇)

  心理健康說課稿1

  1、說教材

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憑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定的分析。

《珍愛生命,關愛自我》是北師大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八年級下冊第32課的教學內容。本節課通過遊戲和角色扮演等一系列心理活動,促進同學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學會珍愛生命,關愛自我,形成正確的生命觀。

  2、說學情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的需要,但由於社會經驗不足,知識與閱歷較膚淺,自我的體驗表現出動盪性和不穩定性,對自我的認識也往往容易出現偏激或錯誤,對於如何對待生命這個極爲重要的問題缺少思考,甚至還會出現一些厭世和逃避現實的決定。再加上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獨尊心態容易導致對他人生命與價值的忽視。因此幫助學生學會珍愛生命,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3、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心理目標】

體會生命的可貴,懂得生命存在的意義,梳理正確的生命觀。

【能力與方法目標】

學會如何珍愛生命。

  4、說教學重難點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我的教學重點、難點如下:

【重點】珍愛生命、生命存在的意義。

【難點】珍愛生命。

  5、說教學方法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慧說:“差的教師只會奉送真理,好的教師則教給學生如何發現真理。”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遊戲法、小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談話法等。通過啓發式的教學,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6、說教學過程

我認爲,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學法是上好一門課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最關鍵的一環,爲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將從以下三個環節來展開我的教學過程。

  環節一:熱身遊戲——護蛋行動(5分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於這點,開課之初,我首先採用熱身遊戲導入新課。

本遊戲是基於上節課遊戲安排基礎之上所進行的,本節課主要是對本遊戲進行分享與交流,具體遊戲安排如下:

(1)活動程序

①每位同學準備一個生雞蛋,由老師做一次標記。

②老師和同學簽訂“護蛋協議”:我一定會做好“護蛋使者”,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③把雞蛋帶回家,第二天上學時再帶回來。爲了監督大家的執行,老師每天要在雞蛋上做一個不同的標記。

④同學們要保護好雞蛋,使它完好無損。一星期以後,看看哪位同學的雞蛋仍舊平平安安?

(2)本節課討論與分享

通過一週的護蛋行動,部分同學的雞蛋還是完好無損的,也有一些同學的雞蛋已碎。現請同學們分享以下兩個問題:問題一,你的雞蛋平平安安堅持到最後了嗎?你的經驗是什麼?問題二,這個活動對你有什麼啓發?

通過分享同學們說出自己的護蛋經驗:將雞蛋裝在專用的容器裏,每天上下學的時候一定是雙手捧着,將雞蛋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以防碰碎。通過一個星期的經歷,同學們感悟到每一個生命都是來之不易,應該珍視生命。

最後教師進行總結,每一個生命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應該學會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與尊重生命。

【設計意圖】本遊戲旨在通過切身體會讓同學們領悟到每一個生命都是來之不易的,都寄予了很多人的期望,我們不僅要學會珍惜生命、尊重生命,還要學會善待他人的生命。

  環節二:主題活動

(1)主題活動一:角色扮演(20分鐘)

在學生興趣正濃時,我會安排每4人爲一組,給同學們一個故事情境:小芳和小彤是好朋友,小芳的父母離婚後互相推諉,誰也不想撫養小芳。小芳只好和奶奶一起生活,她覺得自己是家庭的累贅,活着真沒有意思。她告訴好朋友小彤,自己要離家出走,再也不回來了,並將自已最喜歡的一本集郵冊送給了小彤。小芳讓小彤保守這個祕密,絕對不要告訴別人。小彤擔心小芳的安全,但是又要信守對朋友的承諾,她很爲難……最後,小彤終於幫助了小芳。請小組同學展開豐富的想象,繼續後面的故事並分組表演出來。爾後組織同學們討論與分享兩個問題:問題一,小芳愛自己嗎?她怎樣做纔算愛自己,對自己負責?問題二,小彤是怎樣幫助小芳走出困境的?你在本活動中得到的啓發是什麼?

同學們通過角色扮演進一步認識到:小芳的行爲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學會愛自己。通過分享同學們得到珍愛生命應該做到:認識到生命是偶然與短暫的,要好好善待自己的生命;學會發展生命,活出生命的價值,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和意義;關愛自己,欣賞自己,對自己負責。

【設計意圖】選擇本活動,一是爲了引導同學們思考在困難面前應該如何正確做到關愛自己;二是爲了培養學生學會珍惜與善待他人的生命。

(2)主題活動二:假如還有七天生命(15分鐘)

緊接着我以心理小組爲單位,會組織同學們思考:“假如生命只剩下7天,你會做什麼?認真想一想,列出自己生命中最想做的事,你打算怎麼做?”然後,要求同學們分別在紙上寫下自己想做的事情;將每一位同學的結果讀給小組同學聽。

最後請同學們討論與分享以下問題:問題一,你打算在7天裏做的那些事情,平時對你來說是重要的嗎?問題二,通過這個活動,你的感受是什麼?問題三,其他同學的想法給你什麼樣的啓示?

通過學生激烈的討論和對問題交流後,學生會發現自己所列的事情與平時自己所重視的事情是有一定差異的,通過這個活動,同學們感受到生命具有短暫性,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裏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值得每個人去認真思考的。通過其他同學的分享,學生髮現每個人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各有千秋,但每個人對自己的生命追求卻又是如此的明確。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兩個活動,同學們已經認識到生命是來之不易的,也意識到要學會關愛自己與善待他人的生命,而“假如還有7天生命”這個活動,引導同學們思考:在自己有限的生命裏,哪些事情最重要的,幫助學生認識到自我生命的意義,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環節三:總結昇華(5分鐘)

最後提問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與感悟,以達到課程總結的目的。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課後小節與情感昇華,促進同學們意識到生命的寶貴性、關愛生命的重要性及領悟自己的生命意義所在。

  7、說板書設計

通過這個板書,學生可以一目瞭然的把握課文的重點、難點,一看板書就能回憶起本節課的內容,體現了直觀性的特點。

  心理健康說課稿2

  一、教學設計說明

現代教育觀認爲:教育活動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念、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諧、均衡發展。同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使學生不斷正確地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情緒是人的內心世界的反映,是人們在認識和處理事物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態度。擁有良好的情緒則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本節課着眼於高三學生面對緊張的複習出現種種情緒波動的不良現象,從班級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通過本節課使學生懂得一些理論的指導,並學會將一些調節情緒的方法應用於實踐。

  二、教學分析

1.心理課內容分析:

情緒是由現實事物引起的,是人對現實事物的態度的體驗。在分析中,我看到現代中學生時常面對學習與考試的壓力,青春期的困惑,人際交往的煩惱,還有自我成長,人格培養過程中的障礙等。無論是挫折還是失敗,這些問題總會不同程度的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影響學生的學習,嚴重的還會阻礙健康人格的發展。可見,一個人情緒的好壞對學習、生活、工作都具有強大的影響。因此,科學的情緒情感教育就顯得尤爲重要。

2.教學對象分析

本節課依據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而設計。高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斷增強,自我意識、獨立意識也明顯增強,對權威的認同不再是無條件的,這就使他們處於既依賴又獨立、既認同又批判的心理衝突之中。再加上我所任職的學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學校。近年來,由於省市重點校的擴招使學生的生源質量有所下降,學生的學習基礎與主動性較差。部分學生經常有遇事敏感、衝動、自卑、消極、喜怒無常的表現。作爲一名班主任,在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時常會看到學生心煩意亂,焦躁不安或情緒低落,心神不寧的樣子。有時早晨學生剛來就帶着一臉愁容,仔細詢問答案几乎同出一轍就是“心情不好”,個別同學還藉助週記直接象我傾訴“最近比較煩”一類的心聲。面對學生們的這些“高三現象”,我覺得有必要及時查找原因,瞭解情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瞭解有關情緒的知識,認識產生情緒波動的原因,認清情緒波動帶來的正負面影響。通過自我教育和教師的點撥,引導學生克服不良情緒的影響,樹立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自主學習、反思、問卷調查、現場訪談、即興辯論、情景劇表演等形式提高認識,明確學會調節情緒的重要性和調節方法。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蒐集、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如何調節情緒波動,樹立自我發展的樂觀意識。同時藉助校園情景劇表演和課後作業讓學生學會表達情緒,善於駕馭情緒,優化個性品質,從而更好地主宰自己。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藉助情緒波動在學習生活中的帶來的正負面影響,認識駕馭情緒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學會調節情緒並指導於生活實踐。

  五、教學媒體的選擇和使用

適時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對課堂教學會起到錦上添花、畫龍點睛的作用。結合本節課的內容設計相應內容的調查問卷,課件中融入能夠展現學生情緒波動的圖片和影像,增強教學的直觀感受,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實效性。

  六、教學流程設計

(一)課前自主學習過程

(1)確定主題: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我發現,面對高三緊張的複習,學生凸現出這樣或那樣的情緒波動,如靜不下心,聽不進去課,焦躁不安,心煩意亂,嚴重地影響了學習進度的正常推進,出現備考危機。那麼怎樣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學生自身的心理問題呢?基於上述內容我將本節課的主題定爲《駕馭情緒主宰自我》,希望能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從中得到啓示。

(2)蒐集資料:學生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自學情緒的相關知識,設計情境題目,創作並編排短劇,調查分析,蒐集、積累、篩選、整合資料與數據。增長了知識,開拓了視野,陶冶了情操,豐富了課內外生活。

(3)形成成果:通過本節課,立足用現實生活中同學們的親身經歷來突破中學生在遭遇困難時應如何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進而讓學生形成共識: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課堂互動實踐過程

感悟生活 導入新課

在批閱學生週記的時候,我讀到這樣一句話“頭髮亂了,有梳子;心亂了,有什麼?”是啊,心緒煩亂,情緒低落了該怎麼辦?思索之後我決定就以學生週記中的《高三,我無淚有傷》一文的閱讀爲切入點,引領學生在聆聽中思考:面對學習與考試的壓力,我們怎樣調控自己的情緒,怎樣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從而自然引出本節課《駕馭情緒主宰自我》的主題。通過對現實生活經歷的感悟來導入,既可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由課外轉移到課堂,又可以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的興奮狀態,爲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實現課堂教學的目的提供了前提。

創設情境 合作探究

第一板塊:走近情緒

1. 瞭解情緒的相關知識

由學生採取多種方式自行蒐集材料,獨立完成對情緒相關知識的學習,進而對情緒做到準確科學的界定和全面的把握。

2. 心理求助《我是一個情緒化的人》

通過對這一現象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其實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波動的體驗:它分爲積極和消極兩種類型表現。從而認識情緒波動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學生講述的感受能讓更多的人產生共鳴,課堂氣氛活躍)

師生互動 突破難點

第二板塊:產生情緒波動的原因

1.現場訪談——舉例說明易產生情緒波動的情況.

2.即興辯論會——師生間產生的情緒波動.

3.短劇《嗓子啞了》——同學間產生的情緒波動.

4.心理鏈接——分析產生情緒波動的原因

情緒波動表面看來像是無緣無故的,其實仔細分析自有其存在的原因。在這個板塊,我通過“現場訪談”讓學生各抒己見舉例說明容易產生情緒波動的種種情況。其中即興辯論和短劇《嗓子啞了》分別着重分析師生間、同學間產生的情緒波動。辯論中採用師生間真誠的對話方式,讓學生了解老師的苦心和初衷,讓老師理解學生的辛苦,在師生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對於營建和諧的師生關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短劇旨在讓學生看清平日被自身忽視的一些不良表現,如自私自利,不講誠信等,在笑聲中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心理鏈接”這一環節的設計的目的在於分析產生情緒波動的原因。分別從主客觀出發,引導學生全面辨證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

聯繫實際 應用發展

第三板塊:情緒波動帶來正負面的影響

1.情景劇《找茬》——消極情緒的危害性

2.場景萃取《進球》《拔河》——由觀看兩段錄像來展示良好情緒帶來的碩果

校園情景劇《找茬》,詮釋了消極情緒帶來的危害;而場景萃取《進球》《拔河》則展示了良好情緒收穫的碩果。這裏再現了學生平日現實生活的原貌,學生在觀看中不僅引發了思考,更深的感受着集體強大的凝聚力,利於讓“班榮我榮”的觀念深入人心。讓學生藉助情緒波動在學習生活中帶來的正負面影響,認識駕馭好情緒至關重要。

成果展示 總結評價

第四板塊:如何調節情緒波動

1.情境創設題——調查分析

2.討論具體對策——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壞情緒

在這個板塊,我設置三道情境創設題,分別是:“面對有傷自尊的話語、面對家長的過分呵護、面對迫在眉睫的高考”三種情況時,你各會有怎樣的情緒表現?要求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調查分析,並做出調查報告進行彙報。同時針對學生自身存在的不良情緒,討論具體對策,由學生歸納總結出一些調節情緒波動的方法並提供相關的書和可友情鏈接的網站,給大家以貼心的提醒。指導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會調節情緒並能卓有實效地應用於生活實踐也就實現了本節課教學目標。

3.學生自我總結:

⑴許多人通常這樣詮釋高三的生活:投入全部精力終日苦讀備戰.其實在漫漫求學途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引起情緒波動的問題。這個時候,女同學遇到問題可以大哭來釋放情感。可是作爲男生我們礙於面子,不能與朋友、老師、家長溝通,只能將苦悶鬱積在心裏。整個人就會情緒低落,就會變得庸懶,喪失學習的主動性。阻礙才能和智慧的正常發揮,所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亂。而今天這堂課,能夠幫助我們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我想如果情緒好了,對於學習效率的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儘管是高三學年,但開展這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我們學生十分歡迎的。

⑵通過這次德育課,我覺得讓我最受益的主要有兩點:首先,從我們自身來看,通過課上精彩的辯論,深入的調查分析,富有創意的板面設計,以及恰到好處的校園生活場景的抓拍,這裏我想補充一句,足球、拔河的片段雖然拍攝的水平不是很專業,但是這都是同學們的業餘愛好,是真實的校園場景,這堂課讓我們學會了正確駕馭情緒,培養了我們良好的心理素質,我想這種科學的思維方式會影響我們的一生。其次,課上精彩的辯論也爲我們師生間的溝通架起了一座橋樑,讓我們彼此間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隔閡。這讓我想起了一句歌詞“陽光總在風雨後”我想有了這樣科學的方法做指導,我們就能經歷風雨,就能夠撥雲見日。

4.教師總結:

這節課大家精彩的辯論,深入的調查分析,富有內涵的板面設計,恰到好處的校園生活場景的抓拍,讓老師深深感受到你們思想的成熟,思維的深刻。我爲你們有了困惑,情緒煩躁而擔憂,又爲你們解決難題,舒展眉頭而欣喜。人不僅有感情,更重要的是有理智。培養良好的情緒,有意識地用理智去駕馭情緒是自我修養的重要內容。

面對緊張而忙碌,充實而有序的高中生活,我們容易產生情緒波動。但關鍵是要鍛鍊自己的意志品質,擁有健康的體魄,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感悟生活,用心靈之美去發現生活之美。學會主宰自我,學會駕馭情緒,讓我們達到喜怒有常,哀樂有度,帶着一顆勇敢的心飛向屬於你們的國度!

  七、教學效果預測

1.這節課的內容設計不但貼近現代中學生的生活,而且還能直擊中學生的心理命脈。課上對情緒產生波動原因的分析和如何調節情緒波動等內容,利於幫助學生從情緒的低谷中儘早走出來。

2.課上通過創設情境來解決師生之間的矛盾,彼此打開心靈之窗。如即興辯論環節中,面對師生之間產生的誤會,教師能從基於理解學生的前提出,發正確地評判自己,真誠的與學生對話,化解了師生間的不快與誤解。學生體會到教師的苦心,看到教師身上的責任;教師瞭解了學生內心的真實所想,理解了學生心中的困惑與彷徨。這樣爲構建更加和諧的師生關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課堂貫穿了素質的培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課上三道情景創設題的設置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充分發揮和展示了學生的特長,鍛鍊和體現了學生自我組織、實際操作的能力。讓學生在自我表現中得到自我教育,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4.在整個活動準備期間,我先召集班委會及班級部分同學,共同商討確立了活動課的主題,進而設計整節課的內容和形式,同時佈置學生蒐集、篩選並整理資料,編寫排練短劇。力求在最段的時間內求得最高的效率。不僅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而且要體現團結、合作的精神。最終也實現了我預期設定的目標。

5.本節課我立足用現實生活中同學們的親身經歷來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學生在遭遇困難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談自己,談生活,以典型的做法和有代表性的觀點讓學生在思想認識上得到共鳴,從而達到以個體教育帶動羣體教育的目的。從課堂的教育效果上看,力求讓學生達到“迎困難,避消極,逃懦弱”這樣一種自我發展的樂觀意識。事實上我也很清醒地認識到:學生學生絕不會因爲上了這麼一節課,以後就不情緒化了,同學間就不會再有矛盾衝突了,就不會出現打仗等現象。這種期望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如果能讓學生將這些理論認識卓有成效的應用於實踐之中,當學生再遇到類似問題時,能想到用本節課講到的方法,用這種科學的思維方式幫助他們分析解決,能快速意識到應該怎樣做,能起到及時給學生敲鐘提醒的作用,我想我也就實現了這節課的設計意圖。

  心理健康說課稿3

  設計意圖:

1、有時與家長談話時,有的家長說孩子幾乎每天晚離園後吵着要東西。

2、有的小朋友早晨起牀總愛挑揀衣服,有時天氣還冷時,就吵着穿裙子。

3、孩子有攀比心理,你穿什麼,我也穿什麼;你戴什麼,我也戴什麼。這種心理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爲,對人體的健康有危害。

2、初步學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願望。

3、引導幼兒做一個健康的娃娃。

  活動準備:

故事《任性的牛牛》的有關圖片,情景表演《買玩具》,課件《挑衣服》;健康娃娃的有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故事《任性的牛牛》欣賞

1、師出示圖片講述故事:一天晚離園時,牛牛被爸爸接出了幼兒園,牛牛看見幼兒園周圍有許多賣好吃的東西,就讓爸爸買了酸奶和羊肉串,可是牛牛又看到了爆米花和棉花糖,又吵着說:“爸爸,我還要爆米花和棉花糖。”爸爸說:“牛牛,已經買了酸奶和羊肉串了,不能再吃了!”可是牛牛把手裏的東西一扔哭着說:“我都給扔了,告訴奶奶去!”看到牛牛這個樣子,爸爸特別生氣。

2、欣賞完後討論:

(1)牛牛開始跟爸爸要了什麼?

(2)爸爸買了後,牛牛又要吵着要什麼?

(3)爸爸是怎麼說的?爲什麼爸爸說不能再吃了?

(4)牛牛後來又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

(5)牛牛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小結:其實小朋友有時喜歡吃什麼,可以請爸爸媽媽幫你買點,但如果一下子讓爸爸媽媽買很多的東西,小朋友吃了身體會受不了的,影響你們的健康。牛牛這樣任性,哭着叫着,不僅對自己不好,而且還影響爸爸的健康。

二、情景表演《買玩具》

1、內容:一天,媽媽領着濤濤來到商場,濤濤看到玩具架上有一個大變形金剛,就對媽媽說:“媽媽,快點給我買變形金剛。”媽媽說:“濤濤,家裏的玩具已經夠多了,再說媽媽帶的錢也不夠呀!”“不嗎,買買買,非買不行!”說完,就坐在地上哭了起來。

2、引導幼兒討論:

(1)濤濤讓媽媽買什麼?

(2)媽媽是怎麼說的?

(3)濤濤又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

(4)他這樣做對嗎?

(5)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三、課件《挑衣服》

1、內容:早晨, 嬌嬌起牀了,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要穿超短裙。”媽媽說:“嬌嬌,現在天氣還很冷呢!我們還是穿褲子吧!”可是嬌嬌不高興地說:“不穿那件超短裙,我就不上幼兒園!”

2、引導幼兒討論:

(1)媽媽爲什麼不讓嬌嬌穿超短裙?

(2)嬌嬌又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她這樣做對嗎?

小結:我也聽有的小朋友的媽媽告訴我說,有的小朋友早晨起牀總愛挑揀衣服,媽媽說穿這件,她又要穿那件,媽媽說這件衣服髒了脫下來,她非要穿着,小朋友這種任性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四、 討論:你還有哪些任性的行爲?應該怎樣做?

五、 遊戲《誰是健康娃娃》

出示圖片1:小紅自己在牀上和布娃娃甜甜的睡着了。明明非要媽媽陪着睡。

提問:這兩個小朋友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爲什麼?

小結:小紅這樣做非常好。小朋友已經長大了,應該自己睡覺了,不能老讓爸爸媽媽陪着睡覺。

出示圖片2:小強自己做在餐桌旁在吃飯,他雞蛋,青菜,肉,魚什麼都吃。芊芊則讓奶奶在旁邊喂着吃飯,而且吵着:我不吃雞蛋,不吃魚。

提問:誰是健康娃娃?爲什麼?

小結:小強是個健康娃娃,他是自己吃飯,而且不挑食。小朋友一定要每天保持穩定、歡樂的情緒,這樣會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身體健康。而如果你任性,哭鬧,情緒不穩定,不但影響心理健康,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六、活動延伸:

1、繪畫《我是健康娃娃》。

2、設計出《好孩子不任性》的表現單,每個周進行評比獎勵,並教育幼兒堅持做到。及時捕捉孩子日常生活的真實案例,隨機對幼兒進行教育。

3、與家長配合共同教育幼兒不任性,做個健康娃娃。

  活動分析:

1、整個活動以孩子日常生活的真實案例層層展開,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展開討論,爲幼兒創設了自然、真實、寬鬆的學習氛圍,孩子們討論熱烈。

2、遊戲《誰是健康娃娃》形式很好,讓幼兒在兩個幼兒的對比中,找出健康娃娃的行爲,幼兒記憶深刻。

3、通過繪畫《我是健康娃娃》並講解自己的繪畫內容,從而鞏固了幼兒的健康行爲和保持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說課稿4

  一、活動目標:

1、 在老師的引導下,有目的地觀察菠菜、胡蘿蔔、大蒜、西紅柿等蔬菜,知道名稱,瞭解其豐富營養;

2、 通過親自“烹飪”,激發幼兒愛勞動的興趣,同時教育幼兒懂得多吃蔬菜身體好,養成愛吃蔬菜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多種蔬菜(菠菜、胡蘿蔔、大蒜、西紅柿等)

2、烹飪用具、音樂磁帶、小籃子

3、豐富詞彙:維生素

  三、設計思路:

買菜、認識、瞭解常見蔬菜、烹飪 、品嚐、收拾、整理

針對中班幼兒,對其糾正挑食、偏食的心理與行爲,進而愛吃各種食物,均有着重要的影響。

  四、活動進程

1、進超市、《買菜》音樂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地方?幼:××蔬菜超市!師:我們到超市裏去買點喜歡吃的蔬菜吧。(音樂)

師:請把你買的菜放在桌子上,排好。

師:啊,你們可真能幹!買了那麼多,都有什麼菜呀?

2、認識蔬菜,瞭解其豐富營養(分別出示)

師:這是菠菜,長得什麼樣子呀?(有綠色的葉子,紅色的根),誰喜歡吃菠菜,你爲什麼喜歡吃菠菜?有什麼營養?菠菜裏含有Va,它能使我們的皮膚變光滑,小朋友經常口腔潰瘍,那是因爲身體裏缺少了Va,所以請小朋友喜歡菠菜、多吃菠菜。你們知道還有那些蔬菜裏含有Va嗎?青椒、南瓜、油菜裏也含有Va。還有一種蔬菜裏面含有Va你知道是什麼菜嗎?請你們猜一猜它是桔紅色的,動物中兔子和馬非常願吃。對!是胡蘿蔔 。

師:你們看,這是什麼菜?西紅柿,你們吃過西紅柿做的什麼菜?西紅柿裏也有許多的營養,象Vc他能是我們的牙齒骨骼變的堅固,還能防止牙齦出血。

師:小朋友平時都是誰做菜給你們吃呀?咱們自己也來做一個菜嚐嚐好吧。

烹飪過程(介紹大蒜的營養)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隨機教育,共同分享勞動成果並學會收拾整理。

  心理健康說課稿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下午好!我是號學員,石麗君,來自史家院九年制幼兒園。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健康活動《有趣的蘿蔔》。

  一、說設計意圖

此活動選材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蘿蔔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蔬菜之一,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白蘿蔔、胡蘿蔔、卞蘿蔔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它營養豐富,吃法繁多,可煮湯、可涼拌、可紅燒、可醃着吃,有的還可生吃呢!民間還有“十月蘿蔔小人蔘”的美稱。

然而幼兒雖然知道蘿蔔,但對蘿蔔的種類、用途、營養價值等還不太瞭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現幼兒不愛吃蘿蔔的現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蘿蔔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蘿蔔的特徵、用途等的理解,激發幼兒愛蘿蔔的情感。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二、說活動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着導向作用。因此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設定了以下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幼兒在感知蘿蔔的基礎上,能表達蘿蔔的特徵及用途,並能按蘿蔔的特徵進行分類。

(二)能力發展目標:在遊戲中瞭解蘿蔔的生長過程,體驗蘿蔔生長的快樂。

(三)情感態度目標:幼兒樂於探索,能大膽表述,在活動中感受蘿蔔的有趣,產生愛蘿蔔的情感。

以上活動目標既有知識經驗的獲得和能力的培養,又有愉悅情感的體驗,融合了各領域的目標要求,體現了目標的整合性。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一)說活動重點:感知蘿蔔的有趣,主要是蘿蔔的特徵、用途及生長過程。通過探索發現、多媒體課件、歌曲引路、遊戲體驗及品嚐蘿蔔製品,使活動得到深化。

(二)說活動難點:根據蘿蔔的不同特徵進行分類,主要通過小組商量自主操作,在動手的過程中意識到分類標準及分類結果,提高幼兒的分類能力。重難點突破的方法是通過讓幼兒自己嘗試,在實際操作中來解決的。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教師、幼兒以及環境材料的積極互動,中班幼兒的思維還具有具體形象性,他們必須藉助豐富的環境材料來獲得知識經驗。爲了更好的完成活動內容和目標,我爲幼兒做了以下三方面的準備:

(一)物質準備:兔子玩具、各種蘿蔔、籃子每桌一套、創編歌曲、多媒體 課件、蘿蔔食品、輕音樂。

(二)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有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

(三)環境準備:操作檯6張呈半圓形擺佈在前面和側面,便於操作評價。

  五、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我採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後操作,主要是探索蘿蔔的趣味性、多樣性,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獲得感知。第二次操作是對蘿蔔進行分類。幼兒分類是指幼兒把具有一個或幾個共同特徵的物體聚集在一起的活動,分類活動是觀察活動的延伸和應用。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的第三環節中,我就引導幼兒扮演蘿蔔籽,共同體驗蘿蔔生長的快樂。由於我利用了節奏快的旋律巧填歌詞,編成了一首《蘿蔔歌》,這給遊戲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理解了蘿蔔的生長過程,更是創造了一個個可愛的蘿蔔形象。教師的適時賞識,把幼兒的創造之花點燃,顯示了無窮的力量。

3、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通過製作多媒體動畫“蘿蔔的生長過程”,讓幼兒對蘿蔔生長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4、情境教學法: 本次活動的全過程,我就引入了幼兒喜歡的兔子形象,引發幼兒融入到看蘿蔔、分蘿蔔、品嚐蘿蔔的情境中,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維,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二)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嘗一嘗、學一學、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蘿蔔發生了興趣。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二次操作活動中我們就鼓勵幼兒分蘿蔔,引導幼兒按蘿蔔的特徵進行分類。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商量、合作、嘗試着不同的分法。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爲了讓幼兒對蘿蔔的生長過程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導幼兒體驗蘿蔔生長的快樂。

  六、說活動過程

爲了能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育活動,根據活動的內容和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活動過程分爲以下幾個環節:

環節(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情境:小兔的蘿蔔豐收了)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幼兒熟悉的小兔形象,爲幼兒創設了“小兔蘿蔔豐收”的語言情境和物質(蘿蔔)情境,引發幼兒觀察蘿蔔的興趣。在以下的環節中,我都是以小兔作爲情節發展主線,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環節(二)自由探索(看小兔的蘿蔔)

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環節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我們爲每組提供了充足的蘿蔔,供幼兒觀察。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輕音樂播放的輕鬆氛圍中,幼兒比比、摸摸、說說各自看到的蘿蔔的特徵。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獲得經驗是零碎的,那怎樣進行加工整理呢?爲此,在自由探索後我們就通過幼兒介紹,集體講評的方式,對幼兒獲取蘿蔔的經驗進行整理。由於材料的投放在孩子的視線前面,故講評時可結合實物進行,避免了空洞性。爲了拓寬幼兒對蘿蔔的認識,教師還結合收集到的圖片和實物蘿蔔作了一個概括,點到了課題中蘿蔔有趣的含義。

環節(三)操作分類(情節:幫小兔分蘿蔔)

幼兒通過說一說、分一分、在嘗試和自我糾正中完善各組的分類。這裏主要是按蘿蔔的自然屬性——形狀、大小、顏色等進行分類。由於中班幼兒還不具備多維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故分類要求不是十分嚴格標準。我們允許產生錯誤和爭論,引導幼兒在多次操作、反覆嘗試中積極思考,自己修正,學習到科學的態度和精神。因此,只要幼兒分得有理,他們就完成了幫小兔整理蘿蔔的任務,就可以把分好的蘿蔔送到小兔家,這樣幼兒就有了成功的體驗。

環節(四)遊戲體驗(體驗蘿蔔的生長過程)

幼兒感受知蘿蔔的特徵後,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其生長過程。因此,及時設問“你們知道蘿蔔是怎麼長大的嗎?幼兒通過聯繫實際經驗的交流,結合多媒體課件,幼兒真切地理解蘿蔔怎樣由一粒蘿蔔籽慢慢長大的過程,其動感使孩子感知生命的力量,替代了圖片死扳不動的傳統方法。爲了使幼兒的興奮點上升,全體幼兒又在一曲《粉刷匠》旋律中自編自演了《蘿蔔歌》,在輕鬆的氛圍中體驗了成長過程的快樂。

環節(五)品嚐交流(情節:小兔請大家品嚐蘿蔔食品)

在討論交流蘿蔔的用途後,大家一定很想品嚐了,爲了滿足孩子嘴饞、控制能力弱等特點,我就及時安排了小兔請大家品嚐蘿蔔的情節,,很自然地引導

幼兒進行品嚐交流蘿蔔的吃法,我們在每組提供的食品有:(生吃的、醃製的、紅燒的、炒的、涼拌的)。大家吃吃講講,在興奮的狀態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多吃蘿蔔(蔬菜)營養好的道理,從而自覺地做到不挑食,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使身體長得更捧。在這一過程中蘿蔔的吃法也全面體會,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七、說活動延伸:審美延伸(蘿蔔小製作展示)

活動結束,我們不能馬上告一段落,關鍵是引導幼兒持續不斷地對蘿蔔產生興趣。小朋友知道了蘿蔔不僅有趣,它還有很多吃法,接着以加工製作玩具,使幼兒在審美心理、創作慾望上得到滿足。教師通過幾件小製作,引發幼兒對蘿蔔的創作慾望,使審美心理得到愉悅,進而爲孩子有意願投入下一個非正規性的自主活動奠定基礎。同時,請幼兒把小兔和蘿蔔帶走,既是爲兔子幫忙的表現,又是爲可能進行的製作創造條件,相信孩子會對蘿蔔產生持續的興趣,或許還可以從中生成更有價值。

  八、說活動特色

1、教材取材於生活,充分體現了《綱要》中強調“幼兒活動的選材既要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和“幼兒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

2、通過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讓孩子探究,通過讓孩子充分動手操作,通過玩來讓孩子主動的去探索與發現,最終達到積極探究、身心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