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精選8篇)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精選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精選8篇)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

一、教學內容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課文先敘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着講小女孩爲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燒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想;最後講小女孩被凍死街頭,安徒生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了對窮人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閃爍、靈魂”等詞語。

2、理解重點句:“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理解詞句,領悟課文中心的能力。

2、指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情感目標

1、通過了解小女孩悲慘的命運,喚起學生對小女孩及所有受壓迫的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憎恨。

2、體會小女孩的美好願望,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難點:從最後三個自然段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理念

本課的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電影資源,給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致力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

教學中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利用電影獨特的藝術形式,拓展了課程資源,將教材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眼見其形,耳聞其聲,薰陶了學生的情感,豐富了學生的體驗,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五、教學過程:

(一)利用電影,設置情境導入。

播放《賣火柴的小女孩》電影開頭(片斷Ⅰ:3分鐘):這是一個大年夜,一個舉家團聚的日子。街上飄着烤鵝的香味。一個光着頭赤着腳的小女孩卻在風雪瀰漫的街頭叫賣火柴。她又冷又餓,孤苦伶仃。橫衝直撞的馬車差點把她撞了,素不相識的小男孩欺負她,連她自己的爸爸也要打她。風呼呼地颳着,雪紛紛揚揚地下着。小女孩該有多冷啊!新年的腳步近了,而小女孩的結局呢?

(二)利用電影,確定研究主題。

1、默讀課文,找結局。

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着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人們說,誰也不知道(引讀)

她曾經看到過那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播放影片結局(片斷Ⅱ:2分鐘),聯繫電影開頭,你有什麼疑問嗎?

(爲什麼用上兩個幸福?)(明明那麼悲慘,那麼不幸,爲什麼說她是幸福的?)

3、歸納問題,確定研究主題:小女孩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

認爲小女孩“幸福”的同學到課文中找找依據;認爲小女孩“不幸”的同學也從文中找依據。好好讀讀,找你感觸最深的一處,好好研究研究,把自己的體會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三)利用電影,促思導讀解惑。

研究一:交流“幸福”

她擦燃火柴後,看到了暖和的火爐是幸福的。

(1)請學生找出有關詞句讀讀。

課件出示:“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麼溫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簡直是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大火爐裝着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火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

(2)播放影片第一次擦火柴(片斷Ⅲ):

指導朗讀——同學們觀後是不是覺得小女孩很幸福。讀得幸福點,自己練練。請同學讀。

欣賞朗讀——自信自己能讀好的同學站起來幸福地讀讀。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出色的老師》是六年級語文S版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主題是“公平規則”,單元重點是瞭解公平規則,培養學生的公平正義及規則意識。爲此,本課設計了4個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正確讀寫並理解生詞,積累好詞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情感與認識的變化及其原因,感受黑人學生拾金不昧、愛護環境的公德之心。

3、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梗概。

4、引導學生從文中受到啓發與教育,懂得用實際行動遵守社會公德。

二、說教法

本課我主要採用了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主要採取了創設情境導入法,三個板塊教學法,啓發設疑,循序漸進,扶放結合法。

三、說學法

教學中我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小組討論,拓展延伸。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了五步教學程序開展教學: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1、孟子曾經說過:“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說,沒有規則,任何事情都無法做好。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國家的法律是一種規則,社會公德是一種規則,學校的規章制度也是一種規則,只有遵守這些規則,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纔能有序正常地進行,纔會更加和諧、美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個與規則有關的故事。

2、板書課題,讀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學習目標

2、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生字,交流記字方法,強調易錯、疑難字形。

(2)指名讀課文,初步理解“這個出色的老師指的是誰?爲什麼稱他爲出色的老師?”

(3)指名說說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3、小結學法

高年級的學生看到一篇課文,首先要自學字詞,概括出文章內容,理清寫作順序。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找出中心句,引導質疑。

1、瀏覽課文,畫出中心句——“但那位黑人學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師!”

2、引導質疑:一開始,我就認爲那位黑人學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師嗎?我的情感是怎樣變化的?

(二)品讀課文,體會我的情感變化及其原因。

1、出示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用“——”畫出描寫我感情變化的語句,瞭解變化的原因。

(2)組內交流,互相補充。

2、學生分組學習。

3、集體交流,教師抓住重點詞句,引導深入品析、理解課文。

例句(1)“可是,這塊手錶卻在一次晚餐時丟失了,可以想象我當時是多麼傷心,就像丟了自己的魂魄一般。”

①理解“魂魄”,明白“丟了魂魄”對一個人來說,意味着什麼?理解這塊表對我的重要和我丟表後的傷心。

②去掉這句話中“就像丟了自己的魂魄一般”這半句,和原句比較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從中體會作者把自己傷心之情寫得真實、生動的寫作方法。

③瞭解丟失手錶如此傷心的原因。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任何時候遵守規則都是一種素養,它比所有的財富都要寶貴。讀了《出色的老師》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麼呢呢?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2、拓展閱讀《美麗的規則》,繼續感悟規則之美,人性之美。

(五)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習題1——3。

總之,本節課由於準備倉促,有不少地方需要改進,敬請同志們批評指正!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我說的課文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十二冊中的《手指》。這篇課文通過寫五個手指的不同特點,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以及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這篇文章的結構非常清楚,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總寫手指的特點,2—5自然段是分寫五個手指的不同特點,最後一個自然段又總寫,點明瞭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語言樸實又富有風趣,採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將手指的不同特點寫得淋漓盡致。這樣的寫作順序及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一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根據以上教材的特點以及新課標所特別關注的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能力”這三個維度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讀帶有拼音的生詞,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窈窕,堂皇,渺小,附庸,養尊處優”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瞭解作者描寫手指的寫作順序及寫作方法。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3、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團結合作的重要性,這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語言通俗易懂。是本組課文“人生領悟”中的最後一篇,我將引導學生自覺地學習,通過完成圖表,讀讀,議議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道理。

因此,我將隨機地引導學生進行學法歸納總結。通過其他幾篇課文的內容總結,明白這篇課文的寫作意圖。其次,我還將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這組課文表達感悟的方法。(《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中或文末直接表達作者的情感,及直接表白的方法,給人以啓示。《頂碗少年》是將說明的道理蘊含在文章之中,使人從中受到啓迪。再次,我將充分利用文前的導讀和文後的閱讀鏈接,讓生長閱讀前明確閱讀任務,閱讀後,在課文鏈接的指導下,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三、說教學過程

(一)、從導語入手,明確閱讀要求

1、板書課題《手指》,今天,我們來學習豐子愷先生的散文《手指》。正如單元導言所說,平凡的事物常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啓發。

2、引導全班讀“導語”,明確學習任務。

(五個手指各有什麼特點,手指帶給我們什麼啓示)

3、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二)、學生自讀,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完成表格。

1、檢查讀書情況,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指名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可以用“首先接着最後”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找出文中的總起句。

4、本文章表達方法上與其他幾篇課文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5、學生小組合作自主學,完成表格。

(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力量,長文短教,通過一張表格把文章的`重點問題明朗化、簡單化,讓學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時,加強對手指各自特點的認識,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集體反饋,深入探究,體會寫法

1、指名反饋表格中的內容,師適當引導。

2、師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表現手法

觀察表格,結合課文內容想想:作者採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引導學生從表格中的“吃苦”,“窈窕”,“秀麗,樣子可愛“等詞語體會文中擬人化的手法。)

通過觀察表格,體會出文中的對比手法

(長處——短處,五指之間的不同特點對比着來寫)

3、作者說:“卻無愛憎在其中”,真的沒有愛憎傾向嗎?談談不同的看法。

如果你是五指中的一員,你願意做哪一個手指,爲什麼?以此來發散生動思維、活躍他們的思想。

(在此過程中,注重個性的理解,隨機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窈窕,堂皇,養尊處優”的意思。)

4、教師導讀:是呀,正如作者所說——(屏幕出示)“手指上的五指,我只覺得姿態與性格,有如上的差異——美醜之分了。

(四)、拓展延伸,遷移運用

師創設情境:一天,五指發生了矛盾,他們爲什麼會發生矛盾?結果又怎樣呢?請你也仿照本文擬人的手法來編寫一個童話故事,讓人從中感悟生活,獲得人生啓示。

(這既是對全文寫法的練習,也是讓生從寫作中加強人生感悟,明白本文的寫作意圖,這也將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五)、總結課文:

引讀閱讀鏈接,是的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團結起來力量就會更強,就是豐子愷先生從手指上得到啓示。有位詩人又是這麼讚美手的!齊讀閱讀鏈接。豐富對手的理解

①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②師小結課文。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本單元是以“難忘童年”爲主體編寫的。兩篇主體課文《小屋》和《我和祖父的花園》。小屋的作者通過對童年居住了12年的小屋的美好回憶,表達了童年生活的樂趣和對童年生活的難忘之情;《我和祖父的花園》是從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中節選的,她在文中回憶了自己童年時代與祖父在一起的快樂的田園生活,讓人感到快樂地成長是多麼幸福與可貴。快樂讀書屋一篇課文《童年的朋友》作者通過對童年時代一隻玩具熊的美好回憶,從另一個側面表達難忘童年的感情。“能說會寫”讓學生說自己的童年,寫自己的童年,是對單元主題的拓展,是對學過的3篇文章寫法的實際運用。“語文七色光”安排了詞語搭配練習和對學過的3篇文章的回憶。“日積月累”的名人名言是讓學生從童年起就應養成的優秀品質。“知識窗”是對小學階段記敘文學習和寫作的簡要總結。本單元教學的完成,朗讀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還是啓發學生對課文的領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從而確定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是:知識與技能:閱讀課文,使學生理解“我愛我的小屋,愛那個裝滿整個童年的小屋”的含義。同時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能力,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珍惜時光的情操。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體會作者對裝滿童年的小屋的留戀和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我愛我的小屋,愛那個裝滿整個童年的小屋”的含義。

2、通過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體會作者對裝滿童年的小屋的留戀和喜愛之情。

三、說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爲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而採取的教與學互相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重在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活動,啓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意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我主要採取的教法有:創設情境法、講解法、朗讀法、設計練習等;準備讓學生運用“讀課文——畫句子——品句子——談感受——悟寫法——填表格”六步學習方法來學習本課。情境教學法:爲激發學生對魯迅的高尚人品的崇敬之情,奠定情感基調;講解法:老師通過寥寥數語就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寫作背景、人物介紹等內容向學生講解、講述、講讀,從而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朗讀體會法:通過導讀、默讀、份角色朗讀、感情朗讀,讓學生走近人物,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達到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的目的;自主學習完成練習法: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以自主學習爲主,培養學生能力和習慣的一種教學方法。教會學生自主自主學習,是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

四、說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伴隨音樂,激趣導入伴隨着這首輕鬆愉快的歌聲,我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時代。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寶貴、最令人羨慕的時期,每個人的童年都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回憶。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走進那間裝滿作者整個童年回憶的小屋,去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音樂數鴨子)

(2)激情引趣,揭示課題。讓我們一起步入綠油油的田野深處那間裝滿作者整個童年的小屋,去感受作者對快樂童年的美好回憶。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後正字音,學生交流彙報易讀錯的字音。如:“秫秸”的讀音等。不理解的詞語,教師要適時點撥,指導理解。有的詞語可以指導學生在預習課文時查字典理解;有的詞語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或圖片理解,有的詞語可以聯繫上下文理解。

2、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寫了童年時在小屋生活的快樂時光,表達了對那段童年生活的難忘之情。

三、細讀深究,品味感悟

在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學生自學爲主,教師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自學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1、在課文中畫出描寫小屋的語句,想一想,小屋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屋裏有一鋪光光的炕”“地上站着兩個箱子”“北牆上掛一面擁滿半邊花兒的鏡子”等語句,體會小屋內陳設的簡陋;從“面對小園有一隻正正方方的大‘眼睛’,那就是我的窗口。”“北牆上掛一面擁滿半邊花兒的鏡子,裏面有時會出現個小人,費了好大勁兒才弄明白那個小人兒竟是我。”等句子,體會屋子裏的一切帶給作者的快樂。

2、細讀深究,通過指導學生自學第二個問題,感受小屋帶給作者的快樂童年。通過自讀感悟課文相關段落,然後在小組內合作探究,交流彙報,從而深刻體會小屋給作者童年帶來的快樂。(課文寫了作者對童年小屋的美好回憶,讓作者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想一想作者回憶了童年的哪些快樂?從哪些詞語或句子中能體會到作者的快樂,把相應的詞句畫下來。)屋內之樂、屋外之樂、讀書之樂。

3、細讀探究,通過指導學生自學第三個問題,體會作者離開小屋時的感受。學生自由讀課文,在學習小組中談一談:作者要離開這與他朝夕相伴12年、給了他無窮快樂的小屋時,心中又有着怎樣的深情?教師通過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幫助學生理解。

(1)從“車輪捲起一股煙兒,淚撲嚕嚕掉”看出對小屋的不捨。

(2)從“小屋小了”“小屋遠了”

(3)窗子“愣愣地望着我”、大門“傻傻地踮着腳”

(4)“我”長大了,可念念不忘小屋,要揹着小屋去逛大海

4、朗讀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教師給學生充分的練讀時間,鼓勵學生選擇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讀出感情。四、拓展延伸,感情昇華。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談一談在你的家裏,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說給同學聽一聽。鼓勵學生聯繫自己的學習實際談感受。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充分交流,廣開思路,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

四、小結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學會了什麼?文章通過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表達了作者對裝滿童年回憶的小屋的留戀和喜愛之情,激勵我們熱愛生活,珍惜時光。板書:屋內之樂屋外之樂懷戀之情讀書之樂!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5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讀中感悟,讀中激情”,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最後一個主題單元“告別童年”的第一課《我們上路了》。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首先來談談我自己對教材的理解。童年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憶,童年充滿令人感動的豐富情感。《我們上路了》是一首現代兒童詩。作者用一羣孩子的口吻,描繪“我們”邁着稚嫩的腳步上路,前面可能回遇到美麗和挫折,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堅定信心,勇往直前,腳踏實地地去開闢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這首現代詩歌,篇幅不長,韻律較自由,不拘於一格。全詩有三個小節,感情強烈,節奏鮮明,琅琅上口。詩歌內容淺顯,大部分詩句的意思學生可以自己理解。學生對詩句理解的難點是詩中象徵手法的運用。教學時我只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指導、點撥。

二、說目標

1、通過自讀感悟,交流討論,理解重點詩句的意思,瞭解象徵手法。

2、瞭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表達能力。

4、嘗試簡單的詩歌創作。

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閱讀教學的過程也就是三維目標的整合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實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才能真正把語文教學落到實處。

三、說教學特色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

因此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採取了“以讀爲本,自讀自探自悟”的教學模式,將師生各種形式的讀貫穿於閱讀教學的始終,旨在強調課堂上的一切活動,如感知、探究、感悟等,都要以讀爲前提,也就是要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探究、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有得。

四、說教法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應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不僅突出課文工具性的特點,還應突出人文性的特點。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轉變自己的角色,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轉變爲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學中,我將力爭擺正自己的位置,給學生更多的發揮與施展才能的空間。

接下來我說一說設計這節課所採用的教法和學法。

(一)、情境創設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教師爲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從而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陶冶情操。《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文文字優美,是積累語言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悟體驗,再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

(三)、自主探究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我在讓學生理解了象徵手法的運用後讓學生自主探究。

五、說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學生可採用“說一說,讀一讀,寫一寫”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說”自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以及對詩歌表達的情感的體會。“讀”文中的重點詞句。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習詩歌的很好方式。在對詩歌的音節美的感受中,詩歌的內容美也能得到很好的體驗。所以教學時,可以採用範讀、引讀、賽讀等多種方式,加強朗讀的訓練和指導。“寫”仿照詩歌的形式,創作同一類題材的小詩,或者替作者補寫自己覺得合理添加的詩節。

基於以上的一些理論指導,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老師指着黑板上的板書“告別童年”,請同學們讀一遍;再讀——談談感受;接着輕輕地讀“告別童年”,說出你的感受(輕輕地讀,彷彿無比留戀,童年往事一一浮現。童年是一副畫,每張畫的內容都不一樣,無所不有;童年是一首歌,旋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再大聲地讀出來,你的感受又是什麼?(自豪的、滿是憧憬)。

師小結:是啊,我們就要告別童年,成爲少年了。我們的雙手變得有力,思想逐步成熟,儘管路上會有風雨飄搖,但不管怎麼樣,我們上路了!

教師以這樣的一段敘述語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品讀詩歌,體會情感

1、帶着感情,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詩歌,藉助工具書,掃除朗讀障礙、把句子讀準、讀通順。隨手做批註。

談談你的認識和收穫。(發言自由不限)

小結:現代詩的特點——形式是自由的,內涵是開放的。只要心有所感,誰都可以進行詩歌創作。

2、默讀全詩,邊讀邊思考:每一節各講了什麼?

學生通過朗讀知道

第一節:雖然我們很稚嫩,但我們還是上路了;

第二節:路上可能遇到美麗也可能有挫折,但我們決不後退;

第三節:人生的路靠自己,要腳踏實地,勇往直前。

3、指名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的一小節。

說說爲什麼喜歡這一小節。

(注:學生有可能按着小節順序逐一解讀,但也有可能打亂順序,需靈活處理。學生提出第幾小節,當隨機學習第幾小節。)

(1)一小節

美美地讀,優美流暢、充滿詩意地朗讀。可排序讀,指名讀等。同時指出“剛剛露出那嫩嫩的芽尖兒,

剛剛染上那一抹淡淡的粉紅,

剛剛纔撿到一張很小的郵票,”運用了象徵的寫作手法,在詩歌中用得非常普遍。指名讀,提問:在這一句中,這些事物象徵着什麼呢?(我們稚嫩的人生之旅,我們纔剛剛起步的人生之路。)啓發:除此之外,還有相應的事物也能代表我們人生的剛起步。

用表演法理解“哦,不管大人們怎麼說,”

老師可以和同學配合表演一下:早晨,要上學了,臨走時,媽媽會說些什麼?你怎樣回答?

讓學生接着體會下一句:“反正我們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應該讀出什麼感情?(自豪、驕傲、擺脫了束縛的快樂……)

理解完了詩歌的意思,指導學生朗讀,要求學生讀出詞語的意思,讀出句子的感情色彩。指名讀,讓學生點評。

最後齊讀第一小節。在最後一句運用輪讀的方法激發情感,“反正我們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上路了——上路了!”

(2)學習第二小節

生思考:你感觸最深的是哪些地方?劃出來,做上批註。

學生自由讀,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批註。

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見解。師引導:結合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談談對這一小節中象徵手法的理解。

引導學生自由談論,當你遭遇打擊、困難時,會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會怎麼樣去處理?

(3)學習第三小節

承接學生的滿懷豪情,引讀第三小節。

提出“前面有相思鳥、金孔雀、橄欖樹、曼陀鈴”這句,教師指出:這句也運用了象徵的手法。讓學生結合小資料進行理解。(相思鳥:指美麗的愛情;金孔雀:象徵事業的成功;橄欖樹:指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美好向往;曼陀鈴:預示着“我們”富有情調的生活。)

“那一條條被我們用腳踏出來的路,纔是我們每個人留在這世上的真正姓名。”談談自己的理解。師總結:所謂的真姓名,正如同學們所說,是不虛度年華,不浪費光陰,是腳踏實地做高尚的事,做有價值的事!

師讓學生從這小節中找到一個關鍵詞語。(走下去)

師:人生之路,你準備怎樣走下去?

讓學生按照“人生之路,尋找正確的方向走下去;人生之路,昂首闊步腳踏實地走下去;人生之路,無怨無悔高尚地走下去;……”的形式說一說。

師:說得真好!說得人心情激盪,說得人鬥志昂揚!讓我們痛痛快快地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情吧!

全班集體朗讀最後一小節。

(三)回顧全文,創作詩歌

請學生大膽地仿寫“告別童年”的小詩,朗讀、賞析。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文言文兩則》裏的一則文言文。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孩子憑着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爲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爲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爲此,各持一端,爭持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爲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課文寫得有趣生動,學生喜讀易學。

二、說教法

對於本文學習,我主要採用了學生多讀理解、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藉助課文註釋理解課文內容,教師適當點撥、講解,不逐字逐句地串講、對譯。教學時,由問題入手,層層深入,分析問題,探究解決。重視熟讀能誦,讀出古文的韻味,進行語言積累的訓練,培養學生自學古文的興趣。

三、說學法

在教學中,充分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地求知,快樂地學習。

四、說教學程序

(一)引用經典,導入新課。

1、溫故舊知識,瞭解孔子。

2、讀孔子名言。

3、釋題。用辯組詞,弄清楚辯論者是誰,辯論的話題是什麼?從課題明白課文講述了什麼內容?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聽課文朗讀,注意聽清句子的停頓,朗讀的節奏。

2、自由朗讀,讀通,讀出韻味。

3、老師指名學生朗讀,師生評價。

4、老師指導難讀的句子

(三)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究。

2、學生交流,老師點撥。

3、課文講的是兩個小孩在爭辯太陽的什麼問題。

4、兩個小孩的理由各是什麼?

5、讓學生上臺辯論,讀出辯論的語氣。

6、分角色朗讀。

7、評價課文中的人物。

8、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和討論,你們從課文中受到什麼啓示?

9、讀孔子名言。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7

【說教材】

1、《跨越百年的美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組第一篇課文。本組教材是以“科學精神”爲專題編排的,這是一篇讚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爲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於容貌,而在於心靈。

2、編寫意圖:

學習這篇課文,不僅僅是認識居里夫人,瞭解他的事蹟和科學精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心靈深處敬重象居里夫人這樣爲科學獻身的人,認同他們對科學精神和人生價值的追求。

【說學情】

課文中難理解的句子比較多,學生可以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結合收集的有關居里夫人的事蹟加以理解。

【說目標】

根據本組訓練重點和學生實際,確立了本課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居里夫人爲科學獻身的精神。

4、體會作者對居里夫人巨大貢獻和人格精神的讚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麗”的深刻內涵。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居里夫人的資料。

2、課件。

【說重點、難點】

1、重點:

⑴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⑵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居里夫人爲科學獻身的精神。

2、難點:

體會作者對居里夫人巨大貢獻和人格精神的讚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麗”的深刻內涵。

【說教法】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本着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促發展的教學原則。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和小學語文新課標中高年級的閱讀要求,我主要採用“質疑問難──理解感悟──感情朗讀”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體現閱讀教學“以讀爲本,讀中感悟”,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消除學習上的依賴心理,使學生由一個被動接受者變爲主動學習者,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並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

【說學法】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和感情朗讀法”學習本課。讓學生運用問、劃、讀、議等方法,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多種感官參與獲取知識,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同時也體現了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原則。

【說過程】

一、導入新課,走近居里夫人

1、(課件示:居里夫人照片)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眼前這位美麗端莊的女士是誰嗎?學生答,教師簡介居里夫人。

2、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自己心目中的居里夫人?學生交流。

3、聽了大家的介紹,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經定格於同學們的頭腦中,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師板書課題並齊讀。

二、質疑問難,瞭解居里夫人

1、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學生質疑:課題中的美麗表現在哪裏?什麼是真正的美麗?什麼樣的美麗能跨越百年……)

2、請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自由朗讀課文,到文中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尊重學生的個性意識,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

三、深入探究,領悟居里夫人的偉大精神

設計意圖: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教師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充分的朗讀,感悟,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通過抓住文中兩處巨大反差的內容,進而讓學生更清楚的感受“跨越百年的美麗”不僅是居里夫人的美麗端莊,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學精神和人生態度。

1、研讀“執著追求,勇於獻身”部分。(課文3~4自然段)

⑴從哪些具體描寫中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麗容貌?

學生交流。(投:瑪麗居里穿着──看透未來。)引導學生讀出居里夫人的美麗。

⑵課文中還有一處對居里容貌的描寫,找出來讀一讀:

①學生交流(投;她美麗的容貌──渾身乏力。)

②引導學生讀出居里容貌的前後巨大反差。

⑶同樣是寫居里的容貌,爲什麼前後會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呢?請默讀課文3、4自然段,把使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師生交流,指導朗讀,重點理解並讀好四個句子。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相機出示:

①就向是在海灘上──別人摘葉她問根。(善於發現問題)

②爲了提煉純淨的鐳──點點燒痕。(條件艱苦、實驗危險辛苦,但有遠大目標……)

③經過三年又九個月──0.1克鐳。(堅持不懈,對科學的堅定信念和執著追求,這種精神是美麗的。板書:執著追求。)

引導學生讀好三個數字和“終於”。

④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時──渾身乏力。(居里用健康和美麗換來了實驗的巨大成功和對人類的貢獻。)

⑤這種美麗比外面的美麗更持久,更能經受時間的考驗,她把外在的美麗變成了什麼?

師根據生答投示:她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里程碑。

師生接讀,引導學生讀出居里夫人爲科學勇於獻身的精神。(板書:勇於獻身)

⑥通過師範讀、生練讀、指名讀這兩部分內容中深受感動的句子,進一步感受居里夫人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和勇於獻身的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重點句段的朗讀品味,培養了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初步審美能力,進一步感受了居里夫人崇高的人格魅力。

2、研讀“淡泊名利”部分。(課文5、6自然段):

居里夫人這種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和勇於獻身的精神無疑是美麗的,這種美麗在文中還有哪些句子也能體現出來?默讀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

⑴師生交流,感受美麗,練習朗讀。

⑵重點理解:(投示)

①她一生共得了10項獎金──離開心愛的實驗室。

設計意圖:抓住居里

夫人取得的巨大成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8

一、說教材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是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屬於議論文。課文的題目也是課文的主要觀點。課文用三個具體確鑿的事例論述了只要善於觀察,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鍥而不捨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

學習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了解科學家發現的一般規律——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從中感受到,領悟到:見微知著,獨立思考,鍥而不捨,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二是學習課文用具體典型的事例說明觀點的寫作方法瞭解議論文的形式。

二、說學情

根據學生的現有的知識水平以及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本節課將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合作探究,學習通過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方法,爲初中學習議論文打下一點基礎。

三、說教學目標、重難點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2、揣摩文章表達的順序。

3、學習用具體事例有詳有略地說明觀點的寫法。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本文所蘊含的道理比較抽象,教學時把握重點,組織學生研究3個具體事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深入地理解課文,在比較中閱讀,通過閱讀分享,讓學生達到因學文而心有所動,從而明白“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好之後”的深刻道理。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育學生懂得“只要善於觀察,不斷解決問題,鍥而不捨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的道理。

四、教法與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創新精神是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3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效的語文課堂。

首先,運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時,以學生爲主體,以讀爲本,採用多種朗讀的形式。如:引讀、指讀、齊讀、對比讀,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把說話的舞臺還給學生,我始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給學生充分的自讀自悟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圈畫、思考、批註、交流、表達等,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在語文課堂上有所收穫。

其次,確立以文中的3個具體事例爲研讀重點,撥動學生探究的心絃。

再次,誦讀感悟,分享閱讀體驗。

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中體會和領悟到”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體會科學家發現、發明過程的艱辛,感受到“見微知著,獨立思考,鍥而不捨,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進而讓學生領悟到“?”所蘊含的豐富的情感內涵。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舉出和本文類似的事例,使學生感受到這些科學家成功的事例都是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也讓學生兩次感受到他們成功的事例,告訴我們一個不變的事實——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與此同時,訓練學生結合課文進行訓練表達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了。

五、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課文。通過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學習文章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方法,以及文章有序地描述和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

第二課時:

1、交流小練筆。仿照本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說明觀點,如“功夫不負有心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等,注重交流評議。

2、好書推薦《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故事系列之科學家的故事》中學生理解到的有關內容。

六、教學思路

1、課前觀察實驗,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文中三個具體事例涉及到的“洗澡水的漩渦”“睡覺時眼珠的轉動”離學生的生活比較接近,可以讓學生在家裏觀察,獲得直接經驗。鹽酸會使紫羅蘭變色以及試紙的酸鹼測試可以再課前做實驗給學生看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切入課題,理解真理。

課的開始我從學生熟悉的人生格言入手,理解什麼是真理,真理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闡明真實道理的,指導我們言行的,爲我們人生導航的等這樣的句子就是真理,就是道理或觀點,進而切入課題,告訴學生課題就是一個道理。引導學生說課題,要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得理直氣壯。我想這樣要比從課題入手要容易得多,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具體化了。另外,這樣的切入課題和課尾的練筆結合在一起,使整節課的首尾照應形成了一個整體,使學生切實感受到任何一個道理都要經過不斷髮問探索,付出諸多努力才能實現的。

3、檢查預習養成積累的習慣

認清詞語,糾正字音,同時進行引申和擴展,加深學生對課外詞語的積累,如對含有反義詞成語以及非四字成語的積累。

4、找出和課文題目意思相近的句子,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這些含義深刻的句子都是說理論述的句子,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把抽象的道理做形象化的理解。因爲小學階段學生接觸議論文,不宜在文體知識上作過多的講解,要少用“論證”“論點”“論據”這類語言。

5、研究事例,說明真理。

文中的3個具體事例,不同於一般的記敘文中的故事,他們的作用是爲具體說明作者的觀點,即爲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服務的,因此,我先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簡單概括三個事例的主要內容,然後合作探究,完成表格,接着引導學生髮現三個事例在內容、寫法上的相同點,進而使學生明白事例中的問號是什麼?由此發現的真理是什麼?從問號到真理的過程是怎樣的?通過讀、議、思使學生感受到科學家發現、發明過程的艱辛,領悟議論文的特點,用具體確鑿的事例說明道理撥動心絃。

6、補充事例,拓展延伸。

學習了三個事例,讓學生補充說明其他事例(可以是生活中的,可以是其他科學家的故事,可以是課文中學過的),進一步拓展學生思維,使他們感悟“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7、讀寫結合,進行寫作訓練。(重點放在第二課時)

七、存在的不足

1、是引導學生朗讀的問題。但學生找出了有關的句子,用怎樣的方式使學生的朗讀質量得以提高,怎樣激發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如何實現有感情地朗讀這一目標,如何評價朗讀的結果,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還很粗淺,有待進一步思考和探索。

2、是教學中我和學生的互動不夠,情感不夠投入,再引令學生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方面,不夠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