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四則混合運算》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四則混合運算》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則混合運算》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則混合運算》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混合運算》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已經掌握了小數四則運算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在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中同樣適用,同時它也是爲將來進一步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奠定基礎。教材創設了“電視廣告”這一計算電視廣告費的情境,讓學生利用小數四則運算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小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一樣的,並能運用小數四則混合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說目標

1。 體會小數混合運算和整數混合運算順序是一樣的,會計算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兩步爲主,不超過三步),利用學過的小數加、減、乘、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 在研究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的聯繫。3。 利用小數計算來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的價值。

三、說教法

這節課我主要採用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討論發現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裏,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計算、探究、討論、觀察、比較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新知識。

四、說學法

1。合作討論學習的方法:新課程理念十分重視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在本課當學生根據“電視廣告”情境提出問題後,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解決,不僅有利於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發揮集體智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協作能力。

2。計算、觀察、發現的方法:在通過計算解決了平均每秒多少元后,讓學生觀察兩種解法的綜合算式,從而發現小數混合運算和整數混合運算順序是一樣的。在鞏固練習中也讓學生通過計算自己發現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五、說教學過程

1。複習鋪墊,情境引入。

教學一開始,通過學生易錯的一道簡單整數混合運算的口算題,既突出強調了運算順序的重要性,又複習回顧了整數混合運算順序。接着以學生感興趣的“電視廣告”情境提出問題,引入新課學習。這樣做,緊緊扣住了新舊知識的聯繫,促進了知識的遷移,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揭示了課題。

2。合作探究,發現規律。

(1)提出問題:平均每秒多少元錢?

(2)小組合作探究。

(3)全班交流方法。

(4)小結髮現規律。

在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數學結論,更應該注重學生“發現”意識,引導學生參與探討知識的形成過程,儘量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通過努力,自己解決問題。這一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自主計算、觀察發現的方式,使學生在自己探索中學習知識,發現規律。

3。鞏固練習,拓展提伸。

(1)課本“試一試”

(2)巧算24。

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課本“試一試” 小結出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一看二算三檢查,體會“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感受數學的價值;同時以巧算24再次感知混合運算中運算順序的重要性,達到拓展提伸的目的。

4。 全課總結,佈置作業。

以談本節課學習收穫的形式,整理學習要點,梳理學習感悟;同時佈置適量作業以達到應用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

  《混合運算》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混合運算”是在小學生學習的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新內容,教材創設了“小熊購物”和“小小售貨員”問題情境,目的是爲了讓學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無論乘法在前和在後都要先算乘法,通過活動結合具體情境,在讓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逐步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

教學目標:讓學生初步認識、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熟練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

二、說教法

根據二年級小學生年齡小,思維直觀的特點,我利用錄音聽算,多媒體課件輔助的教學手段,採用問題——發現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分組與觀察事物,發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目的是爲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易於學生積極主動獲得新知。

三、說學法

運用“多媒體課件”爲載體,以觀察、比較、分組討論、推理和應用及口算、聽算爲主線。目的是爲了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和留給學生學習思考有空間。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以動畫情境引舊入新

(1)以動畫<小兔覓食>出現,接着小兔提出問題,兔媽媽今早找到了21根大白菜,

動畫情境能迅速地把學生在情緒和思維,集中到訓練了學生舶聽覺思維國。

第二環節:捉供感知、學習新課

<一>電腦演示“小熊購物”

(1)購4個麪包,1瓶飲料(該付多少錢)

(2) 把學生分組討論該怎麼列式,然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伴 列的式子綜合起來,電腦演示:

然後提問學生“這裏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麼?算到的結果與原來的一樣嗎?(讓學生討論試着探索,並要求把自己的想法、算法講給同伴聽。)

學生可能出現:有先算加法的結果與原來不同,也有先算乘法的結果與原來相同,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引導,在有乘法又有加法的時候要先算乘法。

接着讓學生學當售貨員,根據電腦顯示提出一些算式給同伴計算。目的是爲了讓學生有一種實際的親身的機會。

口算: 3 X 5十15 25十4 2 13+7X 5

8 X 3+16 25十5 X 5

聽算, 40—20 40十20 30+20,

30十20 30—10 9÷3

9 X 3 21÷? 7 X 8 56÷8

目的是爲了調節一下課堂情緒和鞏固加強剛纔所學內容

(3) 按着電腦演示:動畫小熊拿20元錢購買3 包餅乾

提問學生,該找回多少錢?討論一下怎麼列式,然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伴。

然後我把學生的分析綜合起來,(對能直接列出綜臺式的學生給予肯定、表揚)

電腦演示, 30 X 4=12(元)

20—12=8(元) 20—4= 元

然後提問學生“這裏有減法又有乘法,先算什麼,算到結果與原來一樣嗎?”(同時把學生分組討論、試着探索,並要求把自己的想法、算法告訴同伴。)

學生可能出現;有先算減法的,得到的結果與原來不一樣,育先算乘法的結泉與原來一樣,然後綜合學生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育減法有乘法要先算乘法”

電腦演示,直觀,鮮明地解了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與知識的抽象性這一矛盾,同時將數學帶入了生活,使數學生活化,從而使得學生的獨立能力得到提高。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中發出問題,討論問題、找答案找規律,以“課堂活動”看待“課堂教學”使得教與學問題化、練合化、開放化、實踐化和民主化爲學生創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也培養了學生親身參與的意

接着電腦出現一些算式讓學生口算:

4X 3+5 30—4 X 5 7十6,7+22 63十7+21 81+9+91

35-5 X 7 80一 9 51十6 X 8

聽算:

8+40十8 12+40十6 8+l9+9

35÷5 54÷9 200十300 300十100 100+400 300+300 500+200 81十9十10 8+5+9 6*8+1R

3 X7+9

這樣既達到鞏固學習新課的內容又訓練和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聽算能力。

這個環節由感知認識上升到抽象思維,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提高了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節巧設練習,提高能力件電根據學生掌握知識和年齡及心理特點,緊扣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兩組題(課件電腦演示)。

第一組口算:200-9~9 700一5X6 60+4 59—25X25X8-40 65-10+10 65-3X5 43—5X7 16+2+8

聽算(課件錄音) 50一( )=5 40-( )二20 80一50÷( )=10 8l÷( )=9 85+( )二100

第二組 聽算;

奶+640+6X7

現在她要把21棵大白菜平均分給3只免子吃,請問每隻兔子吃到多少棵白菜?(課件錄音)接着進行聽算訓練(課件錄音)81÷9 9 3 54÷6 56÷8 8X9

目的是通過這兩級有層次,有坡度,難易適度的開放題鞏固的知識,訓練提高箋口算,聽算,心算能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學習,更加充分發揮學生的窨思維能力。

第四環節 全課總結,慾望延伸

讓學生把這節課的收穫和簹存在的疑問告訴小組的同伴,針對學生疑問採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形式給予解決,這樣不但使問題得以解決,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助精神。

在課堂最後,留給學生一個課後問題(電腦顯示)

這樣有減法又有除法的,有加法又有除法的式子應該怎麼進行運算呢,你們是怎樣想的?讓學生帶着“?”下課,使學生的求知慾望得到了延伸。

  《混合運算》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四下第一單元《四則混合運算》例4(兩個商(積)之和(差)的混合運算)例4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乘除混合運算、積商之和(差)的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因此,要引導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混合運算順序,體會混合運算順序的合理性,爲後續學習打好基礎。

2、本課的教學目標:新課程指出:要確立包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體系。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用小括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2)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

(3)、通過思考、自主探究,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問題意識、探索精神、協作交流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3、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探求科學、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學方案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之上。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並結合解決問題教學的特點,我認爲教學中成功的關健在於:教師的“教”立足於學生的“學”。

1、從學生的思維實際出發,激發探索知識的願望。

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差異,處於同一階段的不同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也存在着差異。人的智力結構是多元的,有的人善於形象思維,有的人長於計算,有的人擅長邏輯思維,這就是學生的實際。教學要越貼近學生的實際,就越需要學生自己來探索知識,包括髮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並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然後讓學生自己去比較方法的正確與否,簡單與否。這樣學生對算理與算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既明於心又說於口。

2、堅持面向全體,以學生髮展爲本。課程標準要求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爲此,我將設計難度不同的問題,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設計練習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練習,也有發展性練習,盡最大的努力體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並在空間、時間上爲學生提供發展的充分條件。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得重要方式。轉變老師的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爲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易於學生積極主動獲得新知並體會學習的樂趣。

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並用多種數學語言分析它,用數學方法解決它,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感受教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獲得對數學較爲全面的體驗與理解。

三、教學程序設計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第一個環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第三環節:多層訓練、拓展創新。第四個環節:小結質疑、自我評價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同學們還記得“冰雪天地遊樂場”嗎?前兩天我們曾去過滑冰區,也到過滑雪區,在那裏探索過不少的數學問題。今天咱們到冰雕區走一走,一起去研究一下冰雕區裏的數學問題好嗎?(出示冰雕區的場景)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有可能提出的問題有:冰雕區上午需要多少名保潔員?冰雕區下午需要多少名保潔員?冰雕區今天一共有多少名遊客?冰雕區下午比上午多多少人?冰雕區下午比上午多幾名保潔員?

(對於前面的幾個一步計算的問題在學生邊提出問題的'時候邊請其他學生解決,最後的一個問題需要好幾步才能解決,那我們共同來研究這個問題好嗎?)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使學生對探究規律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形成了學習的心理高潮。)

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這是學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決問題的中心環節。在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特徵,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維的時空,組織學生通過有目的的觀察、交流、討論等方法,自主解決問題,主動建構自己的認識結構。

通過怎樣解決“下午要比上午多幾名保潔員?”這個問題呢?

同學們能不能通過算式把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表示出來呢?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寫出算式。這時候教師通過巡視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請學生上來板書算式,出現的算式可能是:

(1)270÷30=9

(2)270÷30—180÷30

(3)(270—180)÷30

(4)270—180=90

180÷30=6=9—6=90÷3090÷30=3

9—6=3=3=3

然後請板書的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也可以請其他的學生來猜猜這位同學的思考過程。

比較2和3兩個算式:這兩個算式的不同?請學生具體解釋一下270—180爲什麼要用括號?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同,解決方法也不同,計算的步數也是不同的。

第三環節:多層訓練、拓展創新

此環節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挖掘並提供創新素材:設計有針對性、代表性的練習題組(基本題、變式題、拓展題、開放題),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創造性,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培養與提高。

練習形式:

一、鞏固練習

1、11頁做一做請同學們認真看題,弄清楚題中的信息和問題,分析他們之間的數量關係,確定解決問題的步驟,再列式計算。學生獨立思考完成交流反饋

2、錯例分析,提高解題的能力

二、變式練習

把下面的三個算式列成一個綜合算式

120+180=300300÷6=5050×26=1300

三、發展練習

拓展:在一道算式不同的位置添上括號,運算順序得到改變,在改變運算順序的過程中加深對運算順序的理解,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140÷4+3×2

(1)使運算順序爲加法、除法、乘法,在什麼位置添上括號。

(2)使運算順序爲乘法、加法、除法,在什麼位置添上括號。

(設計意圖:旨在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鞏固知識,強化重點、突破難點)

第四個環節:小結質疑、自我評價

  《混合運算》說課稿4

各位老師晚上好,《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初中六年級第一學期第二章的內容。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本節中的第三課時。下面我將從以下七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 教材分析:

運算是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而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更作爲其基礎的內容。而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是在學習了分數和小數的互換以及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的一般順序後,把整數的運算律推廣到分數的運算中,使得分數運算更爲簡便化、從而提高運算的準確率,也爲學生的日後的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 學生分析

對於進入初中學習不久的六年級學生來說,他們還處於小學學習和中學學習的過渡階段,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分析能力還處於一個啓蒙階段,但他們有着很強的求知慾、探索欲以及表現欲。所以我在設計這節課時適當的擴大了學生的參與度以及探究空間。

三、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經歷“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獲得並掌握分數的運算律,使得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簡便化,從而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從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及觀察、分析能力,進而理解選用合理方法的重要性。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相互合作的樂趣。

四、教學重、難點

在學生的積極探究和教師的正確引導後功克本節課的難點:獲得並掌握分數的運算定律。準確運用適當的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化則是本節課的重點。

五、教學方法與學法

教學方法:

傳統的計算題的教學方法多數採用老師講,學生練的方法,雖然這樣的課有一定的練習量,但往往會非常枯燥、很難吸引學生。爲使課堂有趣、生動、高效、思維量大,又符合六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情緒易於調動,但分析能力還比較薄弱的特點。我採用比較和討論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創設問題的情景,精心設問,適時、適度採用激勵性的語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愉快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中來,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學法:

認知發現法理論強調,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對學習材料的親身體驗和發現,纔是學習者最有價值的東西,所以我在這堂課上鼓勵學生自主的觀察、猜測、質疑。並且努力促進學生由被動狀態向主動狀態轉變,學會學習。

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

六、教學過程

爲了切實有效的實現既定目標,我將教學過程分爲如下五個環節。

環節:(一)複習導入

師:在上新課前面,我們先進行一個計算題比賽,同桌兩位同學比一比誰做的既快又準確。

課前,我準備兩套計算題試卷,同桌的試題是不一樣的,讓他們之間進行比賽,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帶這他(她)爲什麼做的比我快的疑問,進入下個環節

環節:(二)發現問題,學習新課

在比較同桌的試卷後同學們會有很多發現和想法。我便提問:“你從這張試卷上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有從表面的這兩張試卷的相同點:有相同的答案、題目有相同的數字;和不同點:括號位置不同、運算順序不同。有想到A卷的每一題可以是B卷中相應的每一題的第二步。有想到那麼整數的整數運算中的加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同樣也適用於分數的計算。更甚者產生聯想整數運算中的加法交換律、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是否也適用於分數?等等,我讓同學們暢所欲言。最後我才告訴他們整數的運算律同樣適用於分數和小數的運算中,但由於現在我們知識的有限無法證明,在今後的學習中會得以解決。如果學生觀察和質疑沒有發現問題的本質,那我會循序漸進的提問,引導他們思考的方向。

環節:(三)試做例題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兩組題目。介於學生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已經熟悉了整數的運算律,而分數的運算律實際是整數的推廣故第一組例題我採用口答的形式,從而使同學進一步熟悉運算律,並初步體會使用運算律的優越性。

例 1計算: (口答),並說明你用了什麼方法,爲什麼這麼做?

而第二組例題是在第一組例題上的提高,題目不再是簡單的套用運算律,而是可以採用多種運算律的例題。但由於現在的學生普遍存在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不仔細審題,故我讓他們先仔細觀察一段時間(半分鐘),然後再動筆。

師:我們先看半分鐘,然後再動筆做

例2計算:

由於每個同學的觀察方向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每個同學的解題方法也就不同。通過全班的交流,讓每個同學進一步的熟悉運算律,深一步體會到使用運算律的優點。同時感受一題多解——是我們數學學科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同時也是區別於其他學科一個重要特徵,同時也啓發同學問題有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環節:(四)小組討論

如果學生能將知識轉化爲技能,那麼我們老師的教學纔可以說是成功的。所以我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試編幾道可利用運算律的分數計算題,同時通過比賽來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也是對他們學習成果的一種肯定。對於在編題中出現的問題,可以讓其他學生幫助來解決,增加他們互助的精神,同時感受到合作的樂趣。

環節:(五)總結提升

最後同學們以“我今天學會了…”和“在學習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穫是…”進入一個新的高潮。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整理所學的內容,同時理解不僅在運算過程中可以使用合理的方法,同時在平時學習生活中也應選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即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式,這樣學習纔會變得輕鬆。

環節:(六)回家作業

這次我給同學們所留的回家作業是用合理的方法計算而這些題就是同學們在課堂上經過小組討論後自己編寫的。對於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要求他們可以一題多解。

七、關於教學設計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和以往一樣,在啓動探究的入口前,由於學生的年齡較小,知識能力有限,我爲同學們創設了一定的情景。過去我總是循序漸進、有淺入深的提出問題和探究的方向,同學也總是根據我的想法一步步的往前走,缺少了獨立觀察、分析問題的空間。這於我們習慣於指定學生的活動過程有關。而這次我所設計提問的方式有所不同,先給他們一定思考和探究的空間,根據不同學生不同層次的觀察和思考,引領他們發現本質問題,從而進入新課。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的綜合能力。

根據二期課改的精神,以學生髮展爲本,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本領,所以在最後的實踐中,我採用的學生編題學生解答的形式。以前我們總是出題來提問他們,而今天他們自己間的合作和交流更會引起同學們學習的興趣。同學的解答和討論更會使他記憶深刻些。同時也可暴露出他們在理解運算律的一些共同的誤區例如:除法有沒有交換律?碰到使用結合律的過程中前面是減號這麼辦?等等。

放手後,這節課讓我看到了學生們的聰明才智,擴大了思考的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自主的學習,獲得終生受用的數學思想和創造才能。

  《混合運算》說課稿5

一、 說教材:

1、說課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第59頁到62 頁例1和例2。

2、教材分析:

由於學生通過第九冊的學習,對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已經比較熟悉了,而本冊教學分數加、減法和分數乘、除法時,又出現了一些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式題。本小節是在此基礎上,教學計算三步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因此,在講分數四則運算式時,沒有再詳細地說明運算順序,而是直接說明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然後,結合例1和例2,引導學生先想,在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中。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在含有括號的算式中,應該怎樣計算,並讓學生自己計算出結果。

3、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檢驗的學生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分數四則混合試題。

2、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檢驗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讓孩子學自己喜歡的教學。讓孩子學自己需要的教學,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收穫,我們不能再只用一把尺子“成績”去衡量學生。要徹底改變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引進課堂,引導學生主動探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所以的運用“分層指導,問題解決”的教學方式只穿於整節棵。新課開始,來用直接出示教學目標,是學生了解本節課自己將要學習到什麼。然後告訴學生有兩組學習方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運和自己的學習途徑完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接着在練習題中,也做到分層練習,分基礎練習,提高練習,思考練習。促進學生知識內化。當學有餘的學生提供一些課外知識。讓學生閱讀以擴展學生知識面。

四、說學法:

有意識地教會學生獨立探索知識的好方法。通過讓學生試算,觀察,看書,討論等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展和形成過程。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可使學生內容在大腦建去多層次多網絡聯繫,利於學生理解記憶,也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