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語言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今日我選定的課題是幼兒園大班語言《七彩世界》主題裏的一個語言教育活動《調皮的七彩光》,下頭,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經歷了小班、中班的學習過程,大班幼兒的求知慾更強了,他們不但對五彩繽紛的顏色十分喜愛,並且更對五彩繽紛的自然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會由自然界中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藍藍的大海、綠綠的草地等景象的觀察及認識引發出更深一步的思索:大千世界爲何會有這麼多的顏色?這些美麗的顏色是怎樣來的?……經過《調皮的七彩光》這個故事就能夠讓幼兒明白:色彩來源於光的作用,是調皮的七彩光娃娃從天空來到地上“玩”出來的。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七彩顏色。有了七彩顏色,畫畫更美麗,打扮東西更漂亮,遊戲起來更趣味。本活動有利於幫忙幼兒成爲色彩世界的探究者,發現自然界中的許多奧祕,培養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感受生活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及作品展示的主題,確立了情感、認知、本事各方面的目標:

1、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驗,初步瞭解光的七色是:紅、橙、黃、綠、青、藍、紫。

2、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3、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續編故事,充分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語言表達本事。

教學重點:讓幼兒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難點:在續編過程中,地點與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由於大班幼兒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爲主,邏輯思維纔開始萌芽,極易引起思維上的邏輯混亂。

三、活動準備

爲了給幼兒展示優美意境的作品,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以充分的表達和練習,我們作了以下準備:

(一)硬件準備

1、彩圖:蘋果、香蕉、彩虹、太陽、沙灘、大海等。

2、卡紙做的:七彩光寶寶。

(二)知識準備課前必須豐富幼兒有關光與色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並加以提取和整理。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經過多媒體演示法、情境教學法,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生動性、寓教育於生活,使主題活動得到深化。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本次活動幼兒採用討論法、嘗試法來理解故事,欣賞故事,創編故事。經過幼兒互補學習,師幼合作來表現主題。

五、說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究的慾望。今日教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漂亮的色彩寶寶、他們是誰呢?我們一齊來認識以下吧!

2、演示法(欣賞作品)教師逐一出示(紅、橙、黃、綠、青、藍、紫)色彩寶寶讓幼兒辨認、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一遍後提問:太陽公公有幾個光線寶寶、他們的名字分別是什麼?(紅、橙、黃、綠、青、藍、紫)今日我們就來講一個有關它的故事3、教師再次講故事、出示彩圖、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資料、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

(1)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們則嘗試了理解在先,欣賞在後的教學策略,我們認爲,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完整欣賞,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同時,我們還採取了教師設疑――幼兒猜測――揭示答案的手法,緊扣幼兒心絃,引其入勝。

(2)讓幼兒帶着問題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資料。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配有優美的音樂,聽覺和視覺的完美統一,把文學作品的形象性和音樂性傳遞給幼兒,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3)啓發幼兒討論光和人們生活的關係幼兒經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已初步瞭解光線寶寶由七種顏色組成,教師再次以提問的方式給幼兒設疑,並啓發幼兒進行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光會怎樣樣?我們應當爲幼兒供給寬鬆自由的討論環境,這也貼合《綱要》中“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我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本事和思維本事”。待幼兒討論完以後,教師小結光與環境和人們生活的關係。

(4)之後,教師繼續啓發幼兒聯繫生活中事物的顏色,嘗試續編故事。兒童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在這一環節中,我們給幼兒供給了一個展示他們內部智力活動的機會,這也是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是很容易看到自我的成果,從而增進了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選方式作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因爲一個目標的達成,能夠經過各種途徑和手段來進行,這也體現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本次活動中,我們把教學的意圖、資料、形式有機的交織在一齊,經過視聽結合、交流、表達的形式,使幼兒更容易理解作品的資料,激發起他們進一步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從而到達我們所需要到達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這首詩歌具有奇妙別緻的想象,將大海、天空、花園、媽媽的手這些美好的景物比喻成搖籃,描寫了小寶寶們分別在不同的搖籃裏睡着了的那種寧靜、溫馨的意境。要讓幼兒理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就必須對詩歌中所提到的各種景色和事物有所瞭解,知道它們之間的依存關係。這是理解這首詩歌的知識基礎也是本次活動的知識點。教師在課前利用散步、談話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認識詩歌中所提到的事物,如天空和花園,讓幼兒親身感受生活中的大自然的美,爲詩歌教學的開展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班幼兒以四到五週歲兒童爲主體,這一年齡段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方式多以無意注意爲主體,觀察力隨自身的興趣產生或結束,並喜歡模仿,而且模仿出色,語言學習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在這一階段的幼兒中,想象力多是在遊戲、製作、觀察活動中有所發現而產生的突發奇想,所以在教學上要緊緊結合這一年齡段幼兒的特點來進行。

三.教學目標:

依據素質教育中"提高審美觀,提高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制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表達,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想象力。

2、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3、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詩歌寧靜、溫馨的意境,初步嘗試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4、初步學習使用動詞:飄、翻、吹,進行仿編詩歌的嘗試。

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這是依據了語言的教育意義指出:語言是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提高審美觀。這首詩歌的含義有豐富的知識性,用是一般的語言,描述了很多美好的情景,是幼兒認識世界,瞭解世界的好教材。幼兒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內容感受到詩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產生共鳴,進行朗誦。

教學難點是:正確的使用動詞,根據詩歌的節奏和語言情緒進行詩歌的創編。語言教育能力激發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培養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的感情色彩對幼兒有很大的感染力。作爲中班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已經有了部分提高,幼兒往往不滿足於一首詩歌的朗誦,他們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創編的渴望。可這種渴望要變成實踐行動就必須有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因此這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所在。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根據教材內容和分析,我主要運用了遊戲法、視聽結合法和分段跟誦法三種教學方法。

第一種遊戲法:同中小學不同的是幼兒園的羈絆活動形式就是遊戲,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提出了讓幼兒"想說、敢說"。那麼遊戲法恰恰能完成綱要的要求,激發幼兒想說、敢說的願望。我設計了三個不同的遊戲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配合遊戲運用製作了教學掛圖和小圖片。首先,在課題導入部分,運用了音樂小遊戲"模仿動作"。隨着音樂引導幼兒模仿白雲飄等動作,用動作理解詩歌裏的動詞。在理解詩歌的內容和它那別緻的想象時,設計了遊戲"送寶寶回家"。通過這個遊戲,讓幼兒理解詩歌中描述的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繫。最後在活動結束時運用了音樂表演遊戲"快樂寶寶"。

第二種視聽結合法: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站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且安靜的環境中,爲幼兒提供了探索性強的小圖片和形象可愛、顏色鮮豔的大掛圖。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喲而進行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啓發、引導、暗示和示範。我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探究性和啓發性提問,比如:"誰會是寶寶的搖籃?""你想想還會有哪些寶寶?誰又會是他們的搖籃?"在教學中爲了讓幼兒充分體驗詩歌的美,在示範朗誦時配上了優美的"夢幻曲"聲情並茂的朗誦,充分刺激了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指幼兒的講述。幼兒通過在遊戲中自由結伴講、分組講,充分表達自己的願望。在反覆的表達講述中理解詩歌的內容,從而能有感情的進行朗誦。而且這樣能滿足每個幼兒的願望,充分注重了個別差異。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第三種分段跟誦法:在幼兒自由探索獲取知識的同時利用大圖片進行了分段跟誦的方法因爲形象的的圖片很容易在幼兒的頭腦中引起對詩歌內容的表象,通過直觀形象的感知獲得知識,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由於這首詩歌描寫了4個不同的場景,完整教學不利於幼兒的記憶,分句又會破壞了詩歌的整體性。所以,選用分段跟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