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實用的教研活動總結範文彙編八篇

實用的教研活動總結範文彙編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研活動總結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教研活動總結範文彙編八篇

教研活動總結 篇1

10月20日、21日、22日三天,三個片的連片教研活動順利開展了活動。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各學校教研組回去後認真做教學反思。

值得肯定的地方:

1、這次連片教研活動除了兩所學校未參加外,其餘學校都認真參加了,而且都能夠堅持參加完研討活動。我認爲只要能夠認真聽課,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應該是非常有收穫的。

2、這次的教研活動共有九名教師做示範課,這九名教師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她們都發揮了自己的特長,每節課各有特色,非常具有研究價值,體現了我區生物教學的一個現狀。

不足的地方:

1、有的教學還存在知識性錯誤。

2、教師牽着學生走的現象還存在。有的提問缺乏思考價值,滿堂問現象存在。

3、課堂評價不及時,評價語言單一。

每位聽課教師可以從這些教學設計看出,什麼樣的活動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什麼樣的活動設計能真正訓練學生的思維,教師應該怎樣運用教學語言啓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新課改的課堂要求關注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怎樣設計我們的教學,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思考如何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即保持傳統教學的優勢,又體現創新教學的魅力。

教研活動總結 篇2

爲了落實語文學科教學目標,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切實提高教學教研活動質量,本學期,我們語文中高年級組將轉變教研活動方式,緊緊圍繞學校“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用文明語,做高雅人”的教育宗旨,紮實開展了高效課堂主題教研活動。

回顧此次主題教研活動的點點滴滴,我們在碰撞。思索。對話。實踐中一步步地成長着。

一、制定計劃,確定主題

搞教研不是擺花架子,每個參加教研的老師都積極參與,使每次教研活動更紮實,有激烈的討論和深入的研究,我們把教研的主題確定爲:閱讀主題教研活動,提升學生素養。

二、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效。

根據學校的精神,本着務實的原則,我們對本次活動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計劃。先分散再集中。

我們除了制定計劃外,大家還提出了各自語文教學中的困惑,老師們暢所欲言,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就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確定本次教學活動的主題。大多數老師都發現語文課堂上發言的只是極少數,其他同學總是默默無聞。而且,學生的語言貧乏,知識儲備少。究其主要原因,課堂上老師的語言導向沒有起到激發學生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如果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努力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注意,並使他們趨向學習目標,把學習任務和適當的目標聯繫起來,以激起求知慾望,使被動學習轉化爲積極主動獲取,因此,學生能否主動探究成爲教學成敗的關鍵。只有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學習,纔會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進而提高語文素養。

經過我們中高年級組全體語文教師研究決定由教學經驗豐富,駕馭課堂能力強的姚老師和年輕教師孫老師承擔課堂教學任務,然後針對本次教學活動對本冊書的各篇課文進行分析研究,確定略讀課文《學會看病》和《金色的腳印》爲示範課例。我們利用課餘時間多次集體備課,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備出了四分各具特色的教案,經過多次的推敲。整合,取其精華,形成了一份預案。

三、實踐中反思,反思中成長

姚老師和孫老師第一次試講後,我們對教案進行了討論,重新確定了教學思路,又進行了第二次試講,效果更好了。

千錘萬鑿出深山。經過反覆實踐與反思,一節有針對性。科學合理的教研課就這樣誕生了。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通過這次教研活動,我們對這句話更是深有感觸。

四。累積成果,走向未來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在這次教研活動中我們教研組全體成員都感覺收穫頗豐,不禁流溢於筆端,形成了一份份珍貴的教學經驗。我們也在探究和發現中走向未來。

我們相信,我們組的教研活動一定會拋磚引玉,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起到推動作用。

此次主題教研活動雖然接近尾聲,但教研的腳步卻還在前進,我們會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沿着教研興教的路一直走下去。

教研活動總結 篇3

一年中,在教研室和教育信息中心的領導和關心下,以促進信息技術教育的快速發展,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爲目標,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並取得了顯着的成效。

一、加強組織落實,規範教研管理。

爲了更好地貫徹國家信息技術教育的課程改革,一年中加強了信息技術教師教研活動的組織、研究和交流,認真搞好教學研究、教學指導、教學管理和教材建設。每兩週進行一次教研活動,同時加強教研活動的組織管理,認真制定了教研工作制度,並組織教師擬定教研計劃,活動方案,每次教研活動都有詳細的出勤記錄、活動紀要。

二、以課堂教學爲抓手,提高課堂效率。

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刻領會其精神,以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理論指導本學科的教學實踐。通過開展集體備課、互相聽課、交流體會,說課等活動,讓教師在活動中用理論指導教學,錘鍊自身業務能力,促進了教師觀念的更新和素質的提高。

(1)本學期繼續以骨幹教師上示範課,新教師上練兵課爲主,從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入手,優化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法,將教學研究一步步引向深入。大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切實提高了信息技術教師的業務水平。

(2)爲了做好參加市信息技術教師三項基本功比賽的準備工作,我們首先在本校進行了教師三項基本功比賽。推薦一位教師參加,比賽內容主要是評課、說課、軟件使用,利用教研活動的時間分三個階段進行,並同時請專家、教師共同評比,最後評出最優秀的教師參加市比賽。

(3)組織教師開展教學理論和實踐的研究活動,積極鼓勵教師把平時積累的教學經驗及時總結,撰寫教學論文,分別參加了“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論文評比活動”。共收到教學設計論文18篇,選出7篇優秀教學設計論文送市參賽。同時在今年12月19日組織教師參加了“首屆全國中小學網絡主題探究活動暨全國中小學教育特色網站展評”研討會,共有五名教師的論文獲獎。

(4)爲了提高教師對信息技術學科教材的把握能力,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途徑的研究,共同探討信息技術學科的課堂教學模式,組織教師利用業餘時間分別參加《信息科技》和社《中小學生學電腦》教材的編寫工作,目前編寫工作已基本完成。

(5)爲了做好參加“第六屆全國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課程整合)觀摩活動”的準備工作,組織教師利用“五一”期間加班加點趕製課件,並根據教學實際進行了一次次的修改,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在比賽期間,不辭辛勞地奔波於各個比賽點,安裝課件,調試服務器,盡最大限度的排除可能發生的問題,使參賽的四堂課都能順利的完成,並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績。

(6)以科研爲先導,積極鼓勵教師嘗試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活動,參於省級課題《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形態研究》的研究,積極主動參與教育教學改革。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製作大量的教學軟件,並將研究成果進行加工整理,以web形式展示在“教育信息網”上。

三、加強校園網建設,創建豐富的校園文化。

建設校園網絡,創建豐富多彩的校園網絡文化對於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設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起着決定性作用,因此加強校園網的建設、維護和管理工作勢在必行。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市教育信息化“十五”規劃要求》,使每一位教師明確今後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和任務。

(2)網絡瞬息萬變,新知識、新問題層出不窮。爲了讓教師瞭解網絡的最新動態,掌握網絡的最新技術,組織全區網管人員利用暑假進行了爲期六天的網管員培訓,主要學習網絡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巧,爲校園網高效、有序的運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加強校園網資源庫的建設,組織教師整理、開發教育教學資源。充分發揮網絡優勢,通過購置、研發、共建等方式,迅速豐富網絡資源,並將上傳至“西河中學網”,爲各校全面地收集和使用教學資源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4)堅持“寓教於樂”,以全心全意爲學生、教師、家長服務的宗旨,堅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則,繼續做好“西河中學網”站的更新和維護工作,不斷豐富網站的內容,還不定期進行改版,以保持網站的吸引力,保證高效、快捷、安全、暢通,讓星星網真正成爲孩子們的樂園,家長的百寶箱,教師的好幫手。

(5)爲了迎接市領導對我校信息化實驗學校的評估驗收,,對學校進行自查。查看相關的材料,實地查看校園網建設及使用情況,進行相互交流學習,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並組織教師加班加點進行改進。先後組織教師到各樓房進行安裝設備、調試服務器、製作學校網頁,使學校順利地通過了市信息化教育實驗學校的驗收工作,並受到了專家的高度肯定。

四、搭建信息的舞臺,走進多彩的世界。

以促進學生生動、主動地學習爲主攻方向,強調從多角度看學生,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因此本學期開展了以下活動:

(1)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今年暑假組織學生參加各種交流活動。並將收集的信息以web形式發佈。從中使學生開拓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學會了本領,同時培養了學生對計算機知識和應用的濃厚興趣,提高了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孩子們在親身參與中,展示了才華,體驗了成功。

(2)爲了適應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的要求,豐富學生的暑假生活,拓展其學習的途徑和空間,以互聯網爲媒介,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製作個人主頁,並上傳至“星星網”。使學生成爲運用信息技術,獲取、處理、運用信息的現代化的人,邁開了成功的一步。

(3)走出教室,走向實踐,於10月1日開展了“‘祖國—生日快樂’數碼大行動”,使學生充分利用intel公司提供的數碼設備,當一回小記者,上街採集國慶歡慶的場景,並將其進行加工處理製作網頁發佈在互聯網,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intel培訓基地的功能,讓學生在掌握更多的先進技術的同時,增加對社會的責任感,使培訓基地真正成爲學生學習計算機的樂園。

(4)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挖掘和調動每個學生的內在潛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本學期有78名同學參加了省奧林匹克電腦繪畫比賽,有一名同學獲省一等獎,四名同學獲二等獎,10同學獲三等獎;有三名同學參加了省奧林匹克程序設計比賽,一名同學獲三等獎;有二名同學參加了華南地區計算機操作應用比賽獲二、三等獎。

(5)爲了讓更多的學生利用互聯網信息,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讓更多的孩子瞭解西河中學網,受益於西河中學網,參於西河中學網的建設,讓“西河中學網”成爲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樂園,特舉辦了招收“西河中學網”欄目小主持人活動。內容要求思想健康積極向上,符合少年兒童心理特點,如藝海拾貝、星星火炬、校本劇場、英語你我他、天文地理等欄目,也可以探究性爲主題的內容,由各校根據自己學校的辦學特色,確定相應的欄目。最後請小主持人介紹自己的.欄目,同時進行專家評選和網上評比相結合評出優秀主持人。本活動正在進行中,將於XX年年8月揭曉。

教研活動總結 篇4

本學期,語文教研組在校領導的關心、教導處的直接指導,以及全體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計劃,在諸多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認真學習理論,更新了教育觀念。

作爲學校最大的學科組——語文教研組,我們深深地感到應該始終站在課程改革浪潮的前頭,爲學校的語文教學,爲推動學校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發揮我們的智慧和才能。開學初,我們全組老師認真研讀了《語文課程標準》,瞭解了每個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開展了新課程理論下的課堂教學標準討論。之後又通過個人自學、組內交流等多種方式來學習新課程,把握新課程,以轉變觀念,形成新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課堂觀、質量觀。

二、繼續開展校內聽課活動,相互交流、學習,取長補短。

認真積極地開展校內聽課活動,促進教師集體教學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傳統。近年來,隨着學校教師隊伍的不斷壯大,我們語文教研組的教師逐漸分爲了三個層次:各級骨幹教師,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剛畢業的新教師。如何使不同的教師在教研組這個集體中共同成長呢?我們的做法是:紮實開展“四課”活動,即骨幹教師示範課、新教師亮相課、彙報課、備課組實驗課。每次活動,我們都認真抓好以下環節:集體備課,組織聽課,評課、總結。各位老師教學給大家提供了成功的示範和有益的啓示。作爲新調入我校以及剛剛走上講臺的新手,老師的教學都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這樣全組範圍的相互聽課,爲各個層次的教師提供了鍛鍊的舞臺、搭建了成長的階梯。

三、進一步落實集體備課制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如果能相互學習、相互借鑑,揚長避短,我們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但由於種種原因,以往集體備課常常流於形式。本學期我們認真落實教導處有關規定,嚴格紀律要求,改進組織方式,在備課組內實行定課題、定時間、定主講人、全體參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體備課的質量。在集體備課中我們力求做到統一思想,統一進度,統一練習,特別是在備教學目標,備學生練習,備教學方法時能集思廣益,取長取短,同時通過集體備課,及時瞭解教育教學情況,針對教材的特點,不斷地進行探索、改革、創新。

四、舉辦多種活動,促進語文學習。

本學期,我們語文組根據學校實際和學生特點及學校文化建設,協助學校職能部門舉辦形式多樣的各種活動。

1、積極響應學校號召,推行書香校園的建設,準備了豐富多彩的展示活動。2、4月份組織了演講比賽活動。海選後校內展評,效果良好。

3、硬筆書法評比活動,已在樓道展示了優秀作品。

4、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學課標,說教材”評比活動

各年級的這些活動既鍛鍊、提高了學生的水平、素質,也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全方位展現我校師生風采。

五、確定研究課題,努力向科研要質量。

本學期,我們語文組在旗教研室領導及學校領導與教導處的指導下,參加了“少教多學”在閱讀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各備課組都確定了相應的實驗教師,圍繞課題,都設計了一份研究計劃。本組許多老師在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抽出時間進行了教學經驗的總結,認真撰寫課堂實錄展示了課題研究的成果。同時迎接教研室的課堂升級達標驗收也以很好的課例通過,另外還有三名老師代表學校課題研究水平進行課堂展示也獲得好評。

總之,在本學期裏,我們語文組的老教師、中青年教師處處帶頭垂範,新上崗教師敢於大膽創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也看到了困難和不足,如教研組活動開展得還不夠紮實,在許多具體工作環節上缺乏創意,備課組活動效率不高,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還不夠,在學生活動的組織上依然沒有跳出應試的窠臼。不過我們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實更新教育觀念,真正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在總結本學期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在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組下學期各方面的工作會做得更好,對此,我們充滿信心。

教研活動總結 篇5

學校是教師職業生涯的重要場所,是教師成長的搖籃。學校理應爲教師的自我實現,專業發展而服務,根據教師的教學實踐,開展專題教研活動是全面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在進修學校的正確引導下、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語文教師的齊心努力下,我們學校的現代文閱讀教學的專題教研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初見成效,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把我校這一年來的教研組工作做以簡要的介紹:

一、教研活動過程:

1.集體討論 制定計劃——爲研究工作確定方向

任何一項工作都要有前提預設和詳細的安排和部署,才能把這項工作完成出色,因此計劃好是開展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和保證。我們教研組的工作計劃是在期初時,通過集體討論制定的。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有許多困惑,在制定計劃前,每個人先寫出自己的疑問,再把這些疑問進行整理歸納,把共性問題作爲專題研究的內容。根據上級精神和教學實際,XX年年上半年我們確定的研究主題是小說閱讀教學,XX年下半年我們確定的研究主題是散文閱讀教學。

2、自主學習 完善自我——多渠道的夯實理論基礎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我們深知作爲一個研究型的教師必須有紮實而深厚的理論做基礎,要想開展研究必須吸取他人的精華,這樣才能少走彎路。正如一位名人曾經說過,我並不偉大,只是因爲我站在了許多人的肩膀上。只有不斷的反思自己,纔能有所提升,只有站在別人的肩頭纔能有更大的飛躍。因此我們針對學校提出的每位教師每週必須保證四個小時的自修時間,每學期要寫一本讀書筆記、上交教學隨筆、教學論文、教學案例、教學反思等學習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學校爲我們創設的學習條件,圍繞專題題自主學習有關小說、散文閱讀教學方面的有關理論、案例等經驗,形成濃烈的學習氛圍,自覺蒐集信息、資料,可以說沉浸書海,沐浴書香、品味書韻、精采博取,已成爲我們的學習風尚。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憑藉自身的努力,教師能夠有較大的進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與學習中,我們更能得到寶貴的經驗。取得更大進步。在自主學習之後,我們利用每個單週集體備課時,由備課組長安排一個人作爲中心發言人,大家分別把自己所學、所思、所得拿出來交流,共同提高,充實完善自己的理論水平。

3、展示交流,互相切磋——多角度的進行實踐研究

理論學習必須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才具有生命力和發展性。專題研究主要反映在課堂教學上,離開了課堂教學實踐活動,這些就只會停留在口頭上。因此,我們把教研活動落實在課堂教學中,開展了 “每師一課”和 “一課多上”的活動。

“每師一課”是一項面向全體教師的教學研究活動,我們以學年組爲單位,由教研組長負責。要求每位教師在組內上一次專題教學研究課,每節課都要經歷個人備課、互相觀課,評課交流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各學年組推出一節典型課例在全校集中展示,大家共同研討。我們下發了“每師一課反饋表”,包括觀課記錄、評課意見、反思建議等幾個內容,每聽一節課,教師都認真填寫反饋表,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判斷寫下反思。這樣,“每師一課”的活動不僅使上課人得到了實踐、鍛鍊和展示的機會,也使廣大觀課教師從另一個角度深層次地融入到研究過程中,全體教師都能站在不同的位置對教學實踐獲得自我獨特的研究體驗。 “每師一課”使廣大教師逐步把專題教研轉化爲日常的教學行爲,最大限度地調動起每位教師的研究主動性,在生動的實踐交流中做出了深入的思考。這種普及型教研活動,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們的專題研究和創造熱情,讓她們感受到平凡的崗位蘊含着豐富的藝術與智慧,最直接、最有力地推進教研的進程。

具體方式如下:

首先:每個人在厚實的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結合年級特點和本班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以及自己的認識,圍繞專題來設計出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實踐研究。在教學實踐中邊實踐邊反思邊提高。

其次:以學年組爲單位,在每週集體備課時,安排一個人把自己的教學研究成果通過講課的形式展示出來。每次研討課,要求執教者在上課前針對專題,闡述個人教學理念和設計思路。研討時,圍繞專題和執教者的理念進行。我們教研組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評課氛圍,決不光說好聽話,大家都從幫教的角度上誠懇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每位成員都敞開心扉進行評課,我們求實求真,存異求同。直言不諱,暢所欲言。教師們對一個個案例剖析的同時,就是對自己教學行爲的反思,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學水平就能登上一個新的臺階。今後我們還將把這種好的風氣保持下去。

接着,個人修改,進行反思。反思要把課堂中的閃光點與失敗處、學生的錯例、二次教學建議等都記錄下來。再次試講,完善教學,得出成功的經驗。教學的實施如果沒有分析與總結,經驗無從談起。因此,我們教研組要求組內教師每節課後寫好教學反思,針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及課堂實踐找出不足之處及成功體驗,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提高備課質量及課堂教學水平。

最後,在個人展示後,以學年組爲單位,進行 “一課多上”活動。即學年組成員商定出相同的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構思,不同的切入點,側重點進行設計,各自闡述自己的教學設計意圖,聽完課後進行分析研討,這種活動旨在通過分析比較來確定適合本學年的教法和學法。

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一部分骨幹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以此帶動全校教師人人形成個性化的教學。在安排展示活動時,期中以前安排經驗豐富、業務過硬的教師先展開示範交流,讓青年教師、新教師有一個學習、取經的過程。期中以後儘可能安排新教師及教齡較短的年輕教師展示,要求青年教師儘量採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所展示的公開課儘量體現新課程理念,有創意。

4、羣策羣力,共同發展——充實完善研究的成果

“一個好漢三個幫”,教研活動的展開並不僅僅是教師的個體行爲,一個具有良好素養的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團結、合作精神,這樣才能以好的情操薰陶影響學生。 在以組爲單位的實驗結束後,每個學年組選出一個人做主講,集體備課,共同設計,把本組的研究成果展示給全體的語文老師看,然後大家在一起共同研究此方式方法是否實用。同時再用此法嘗試教學,並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加以改進、完善。一次次的討論,一次次的交流,使大家對研究的專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大家在各自的課堂教學中努力實踐,勇於嘗試,不斷反思,課堂教學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教研活動的成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研工作苦樂相伴。回望專題教研這塊綠地,那盎然的葉尖閃動着一顆顆全體語文教師智慧和汗水的結晶體。經過這一年的實踐研究,我們集體智慧凝結成以下成果:

在小說閱讀教學中主要採用讀悟式教學。

“ 讀悟式”閱讀教學模式,就是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以“讀”爲主線,以疑促讀,以讀促思,讀思結合,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在“悟”中提高自己,認識自己,形成讀書的能力。

具體操作:

從以下四個方面人手:以“帶着話題初讀(悟的基礎)──各抒己見議讀(悟的呈現)──突出重點精讀(悟的核心)──洋溢情感美讀(悟的昇華)”爲基本操作模式。

在散文教學中引領學生運用“三步定向探究閱讀法”來把握敘事性散文的主旨。

具體方法是:

(一)初讀課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旨。這可以從三方面着手:

從形象入手把握主旨; 從理清文脈入手把握主旨; 從材料入手,歸納文章內容要點.

(二)細讀課文,弄清作者是如何表現文章主旨的

一般可從以下三個方面思考。

一是作者運用了哪些材料表現主旨;二是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和修辭表現主旨;三是抓重要語句,準確理解其含意。

(三)精讀課文,讀出個性,創新閱讀。

創新閱讀的關鍵在於“質疑”,即在文本閱讀的基礎上完成一個由“無疑——有疑——無疑”的質變過程。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多用些商對式、徵詢式的話語,多問幾個沒有唯一答案,思路開闊的問題,多提供幾處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和自身生活體驗相聯繫的場景,我們的閱讀就一定會擁有一個自主、個性、互動的新平臺。

教研後的反思

通過理論學習我們認識到:只有教研才能解決自身真實問題,改變教法,提升教科研能力。

通過嘗試體驗我們感受到:知識只奠定教師課堂教學底氣,而智慧則給教師帶來靈氣,帶來教學機智,課堂纔會流光溢彩;沒有教師學習、成長就沒有學校高質量教育,學習+研究+反思=教師成長。教師的成長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永恆不變的,它需要不斷的學習、教研和創新,惟其如此,纔能有強大的動力和後勁。

通過具體操作我們領悟到:教研是科學、是藝術,離不開教師工作。教研活動源頭在哪裏,在教師的心裏,因爲它在教師工作激情中迸發,在教師思維碰撞匯聚,只要你勇於教學反思,勤於筆耕記錄教學中真實故事,學中研,研中思,思中行,教研就一定能走進教師教學與生命,有了生命彰顯,個性張揚,底蘊豐厚,我們的教學生命纔會更精彩。

務實、創新、團結、奮進,這是我們語文組的教研風格,也是整個三十五中的教研風格,今天,我們把這一風格展示給各位同行,希望我們在共同的探討、交流中互相學習、共同奮進。作爲組長的我,深知肩負的責任,任重道遠,還需努力。我相信,在全組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語文教學前景光明,對此,我充滿信心。

燃亮心中那盞明燈,它將照亮我們前行的光輝大道!

教研活動總結 篇6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新課程,它的出現說明課改已進入以人爲本、以發展能力、培養興趣爲核心的教育本位論階段。新課程的的開發,爲拓寬學生的視野,鍛鍊各種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等都提供了更好的機會。但是,新生事物的發展總是由不成熟的摸索階段向成熟的發展階段過渡,而現在我們的綜合實踐課正處於起點的位置上。

我中心小學校從本學期起始剛剛開設綜合時間活動課。學校領導及老師們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利用暑假期間編寫了適合我校,突出辦學特色的“健康之我行”綜合實踐活動總方案,及校本教材模塊。而從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首先由三年級擔任了綜合課的試點試驗教學。三年級的分活動的方案爲“飲食與健康”。圍繞這一主旨,由校長掛帥,教導處搭臺,三年級組實施這樣一套程序,來進行實驗操作,並加入計算機老師,配合綜合網絡教學,根據校長室、教導處和綜合組成員的摸索與實踐,我校這個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將研究側重點放在了知識性與研究性相結合這一塊。由於三年級學生年齡小,一味地開放,似乎有點無的放失,故此,有老師的帶領,以學生自主性、差異性、開放性和體驗性爲主要特徵的研究性活動,它不僅使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的教學觀念得以改變,而且也使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有一個切實可行的切入口和落腳點。

綜合實踐課程的目標不在於給學生灌輸和傳授多少知識,而主要在於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特別是要把學生的人格、情感、審美、行爲等素質的發展均納入課程目標的範疇來設計,來實施,以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綜合實踐課程目標涉及豐富的發展領域,而其中態度、情感、技能的發展尤爲突出。爲此,我們努力建構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與創新的活動機制,充分重視學生對大自然的體驗,對社會生活的體驗、重視觀察、實驗、操作等體驗性和探究性學習。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更着重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獲得,以追求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融合的價值取向,真正培養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有具有樂觀積極的人文情懷的人,使學生不僅能認識自然和社會,而且能認識自己,不僅使自己能主動適應社會,而且能夠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創新,成爲社會發展的促進者。

在方式上強調一切有利於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探索領域的活動形式,強調多種感官的參與和多種心理能力的投入。活動的形式豐富多樣,如實踐操作、專題研究、親身體驗、嘗試實驗等,不論是側重觀察、測量、記錄、收集、整理、操作、討論、比較分類、撰寫報告或動手製作包裝設計的科學制作活動,還是側重社會考察、訪談等社會性活動方式,都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發現,從不同的角度對生活、社會問題和科學現象進行研究,自己去發現問題,並作出結論,在組織形式上更加靈活。既有培養獨立精神的個人活動,又有體現合作精神的小組活動等。比如,調查學校中餐的浪費現象,並由此引起得一系列思考,採取哪些措施……正是在這些獨立活動與他人的互動和合作中,把創新的機會交給學生,讓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

讓學生走進了社會大課堂,瞭解學校、社區、社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認識周圍的生活環境,並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鍛鍊自己勇於參與,大膽嘗試的品質。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了參與與社會服務的意義,並幫助自己及他人,在活動中增強了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因此,我們說綜合實踐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爲根本。

綜合實踐學科基於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已成爲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綜合實踐學科的要求,雖然三年級的學生還僅僅涉足階段,還沒有完全體會到“資源共享”“信息量大”“傳輸速度快”等帶來的好處,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讓學生去認識多彩的社會,觸摸社會發展的脈搏。

通過一學期綜合課的教學也引起了一些思考:

1、師資定爲可否專職

2、大量的現成資源如何開發利用

3、綜合實踐課該怎樣上,有待規範。

4、教師的教育觀念要發生重要改變。

教師之間逐漸形成研討、協作氛圍。

教師要展開廣泛的繼續學習,不再本本主義。

總之,綜合實踐課的產生確實向老師們提出了挑戰,要讓它成爲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條捷徑,要讓它真正成爲服務於學生的大衆學科,那老師們的教法必須研究的,這一條路該怎麼走,確實是值得我們大家深思的一個問題。

展望未來,希望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進一步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徹底轉化陳舊的教學模式,用開放性學習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激勵學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學生的研究思維,使他們問題意識、探索興趣、及素養方面、能力方面都能相對提高。總之,我們希望通過這門新興學科,使大家明確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在20xx年的起跑線,“我們和學生同成長”。

教研活動總結 篇7

在幾年來大量調研聽課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閱讀教學課堂上這些可喜變化,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目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還存在着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方面,在小語教學中出現的一些不和諧音符另人擔憂。

第一、對新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理解不透

部分教師不能用先進的教學思想、教育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對新課程改革的解讀僅僅停留口頭上,停留下在幾個時髦的名詞上,對這些新理念的實質一知半解、模糊不清,還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他們的教育思想落後,教學觀念陳舊,對先進的教育理論學習得少,接受得慢。因而課堂教學因循守舊,死氣沉沉。

第二、對新課標的理解與把握不準

《語文課程標準》是指導我們教學的準則與方向,但課堂上的有些現象顯示我們有些教師對《語文課程標準》解讀不夠深入,不能正確理解課標精神,對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不能全面系統把握,以至教學陷入盲目的境地。

第三、對文本的正確、深入地解讀存在困難。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一語道盡了廬山面目的神祕多姿,看似樸素的詩句卻蘊藏了極其深刻的辯證主義哲理,這一哲理同樣適用於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文本解讀。文本解讀已經成爲目前語文界普遍關注的重要話題。但在當前語文教學中,尤其是農村小學語文的教學,文本解讀一直存在着巨大的欠缺。主要表現在我們的教師設計一堂課前,對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賴教參,教學目標的認定,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教學流程的設計甚至教參上現成的教案都照搬照抄。教師根本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研讀文本、體驗文本、感悟文本、解讀文本。即使解讀也大都淺嘗輒止,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更缺乏對文本的批判性解讀的能力。對文章作者的寫作意圖、寫作思路和對字、詞、句的理解不夠準確,看不出字、詞、句和每段蘊含的深意,發現不了作者在遣詞造句、佈局謀篇方面的良苦用心,甚至出現嚴重誤讀。由於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對文本解讀存在欠缺,在課堂上就很難遊刃有餘地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很難爲學生的思維打開一個更加自由、廣袤的空間,所有美好的願望可能就要大打折扣。這種欠缺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深度、厚度和廣度。當學生在閱讀中“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時候,教師並不能有效的引導,使學生的思維“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研活動總結 篇8

上課是教學的關鍵環節。本組教師努力上好每一堂課,爭取人人上公開課,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尋求知識。我們每一位老師都精心設計教案,積極備教材,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做到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特色,如:周老師的《酸的和甜的》、王老師的《小攝影師》重在加強了對文本角色的探討,讓學生與文本達到了共鳴;施老師的組內研討課《紙船和風箏》、朱老師的區級研討課《秋天的雨》重在挖掘文本的內涵,讓學生學會智慧的去分析文本,從而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孫老師的《春雨的色彩》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做出了有益的探討;謝老師《胖乎乎的小手》注重了識字教學,教給了學生識字方法,培養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同時在我校一樓大廳佈置了展版,內容爲教師節的相關知識和常識,大力歌頌人民教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

本學期,我的收穫

本學期教研活動即將接近尾聲,但對於教研組活動,作爲新人的我感受頗深,收穫頗多!

每次教研活動的準備工作要充分,只有聽課、上課、評課都有充分的準備,才能使參與活動的教師都有所收穫,不會爲活動而活動。

在這一學期的教研活動學習中,我們綜合組的全體教師的主要活動形式是上課、聽課、評課;另外還開展了座談會,讀書摘記,學生書畫、唱歌比賽等;而且我們還建立了博客,在博客上綜合組的成員可以發表有關學科的一些知識內容,爲科學、英語、音樂等教學開創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

對政治理論的學習不夠,政策水平不高。在工作上經常自認爲自己是學政治思想教育專業的,想當然自認爲自己的政策水平高,加之行政工作比較繁忙,疏漏了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致使自己在處理政務的時候想當然耳,自己認爲對就去做、對學生有好處就去做,有時候在工作中造成了一定的被動。今後要努力加強政策理論學習,不斷提高理論素養,使自己的各項中作有強大的理論支撐。

本學期教研組的教課研活動開展得紮紮實實。我們在教研活動中相互討論、相互爭辯,活躍思維,以“他山之石”推進思維的深度。教研組的活動有效地激活了各學科的教學研究,營造了互動式的對話氛圍,引起了教師個體之間的反思與共鳴,幫助教師實現理念的更新,觀念的變革,行爲的轉變。現在人們常說的一句話:計劃總是不如變化快。在教研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或因估計不足而產生的問題,記得那次是我第一次在那麼多的老師面前開課,所以特別慎重:教案改了又改,背了又背,結果課上下來還是很不好,尤其是課堂上實驗交流時,很多學生根本沒有在聽,自顧自的。但我並沒有因此氣餒,接下來的日子裏繼續努力,在課堂管理上下功夫。

經過這一學期的教研活動,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學會了如何上好一堂課;學會了如何評課;學會了如何將聽課中得到的信息及時地記錄下來;學會了人與人之間的某些相處之道等。

總之,過去的已永遠不再回來,且不代表未來,所以在以後的教研活動中我會揚長避短,虛心向全體教師學習,針對不同學生特點,對症下藥,變換教學思路,在教研活動中全身心投入到新教法的研討實踐中去,逐步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素質,提高教學效率。

下學期,我努力的方向

學校高度重視、統籌安排,精心設計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分階段分步驟紮實推進、重點突出。主題教育活動既富思想性、教育性,又富吸引力、感染力;既隆重熱烈、安全有序,又厲行節儉、不鋪張浪費,保證了主題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作爲一名新教師,每次上課之前關注自己的教案和課堂時間的分配,所以課堂上我很少注意學生的各種表現;還有由於剛剛接受教學任務,對於時間的分配不夠合理,有時忙得一團糟,以致影響我的教學過程。所以下學期,我打算把課堂管理的重心放在學生的表現上,如聽課效果、發言情況、紀律情況,尤其是學生的課堂紀律,我一定得下功夫狠狠地抓一抓。作爲班主任,我打算寒假期間整理好班級裏的一些事,下學期開學就可以和學生很快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在管理過程中,我繼續要求自己做到賞罰分明。

下學期對教研活動的建議

低年級開展向老師交滿意答卷活動。教師節這天,低年級學生一早就將自己工整的作業擺到了老師的面前,教師看到學生完美的作業,臉上流露出欣慰的微笑。

1、每次教研活動的準備工作要充分,只有聽課、上課、評課都有充分的準備,才能使參與活動的教師都有所收穫,不會爲活動而活動。

計劃周密,準備充分:由於活動佈置的比較晚,整個活動準 備工作僅僅持續了一天,但是這次活動並未出現任何效率低、執行 力差、熱情不高的問題,相反的是經過大家商量討論的周密計劃讓 我們在活動開始前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這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 行。

2、教研活動要因人而異,針對不同的教師,指定不同的活動要求,安排的內容要有變化。這樣才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從而提高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可以多安排一些競賽類的活動,漢字書寫比賽、學科設計比賽、教學反思比賽等。通過比一比,讓教師提高興趣。

總之,教研活動不是單純的聽課和評課,而重在一個“研”字,不但要研究教師,還要研究學生。研究教師的教法、教學思維等;研究學生的學法、基本技能等。

我中心學校三所中學遊港中學和中魚口中學(班嘴中學正在擴建中)綠化面積比率高,有着較好的綠化基礎;三所中學均爲農村中學且無學農基地,學校集中組織植樹大型活動不現實。鑑於我們學校的實際,所以特意分析如下:

羣衆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密切聯繫羣衆是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按照市縣部署,擬計劃於明年上半年開展以“爲民、務實、清廉”爲主題的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爲了做好前期籌備工作,我鎮於20××年8月上旬,對此項活動進行專題調研,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羣衆 、問卷調查等形式廣泛聽取基層黨員、幹部、羣衆的意見,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