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模板合集7篇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模板合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實踐活動實施方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模板合集7篇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1

爲了提高廣大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建設一支適應高職教育需要的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立工學結合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教育部《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師資隊伍建設實際情況,學校決定深入開展“千人三進”師生教學實踐活動。爲確保活動落到實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等文件精神爲指導,認真落實職業學校師生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通過師生進企(事)業、進社區、進鄉村,有效利用師生培養的社會資源,不斷提升師生的實踐能力,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目標任務

1.瞭解行業、企(事)業崗位工作過程的要求和標準及生產組織方式、工藝流程、產業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

2.熟悉企(事)業相關崗位(工種)職責、操作規範、用人標準及管理制度等具體內容。

3.學習所教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高實踐能力。

4.深化校企合作,爲企(事)業、社區、鄉村提供專業諮詢、技術培訓、技術改造等技術服務,與企(事)業、社區、鄉村聯合共同進行橫向課題研究與項目開發等。

5.深入企(事)業、社區、鄉村開展調查研究,認真分析當前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差距,爲我校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和特色專業建設等提供良好的參考依據。

三、組織管理

(一)參加人員

我校從事教學工作的專業課(含實習指導課)和基礎課的專兼職教師及相關人員。

(二)活動時間

各教學院部可根據教師專業特點和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活動時間,報教務處和主管校長批准後執行。

(三)活動形式

“千人三進”實踐活動,可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

1.到企(事)業單位、社區和鄉村考察、調研。

2.到企(事)業、社區頂崗實踐。

3.接受企事業單位組織的技能培訓。

4.參與企業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等。

5.指導學生實習。

(四)領導機構

學校成立“千人三進”教學實踐活動領導小組。xx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付曉東兼任,具體負責本方案的組織實施。

(五)活動要求

各教學院部是開展“千人三進”實踐活動的主體,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工作。

1.制定實踐計劃

各教學院部應緊密結合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提高教師實踐能力的實際需求,針對當前我校實踐性教學中切實需要加強和解決的相關問題,明確實踐活動目標任務,堅持計劃性、多樣性、靈活性、實效性的原則,制定實踐活動計劃,合理安排師生參加實踐活動。

2.確定實踐人員

採取個人申請、逐級審批的辦法確定參加實踐活動的人員。教師本人填寫《xx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千人三進”實踐活動審批表》(見附件1),經教學院部初審推薦、教務處審覈後,分管校長批准。對無企業工作經歷或企業經歷較少的教師要優先安排。

3.選擇實踐單位

原則上選擇與教師從事專業教學相關的工藝和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的企事業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學校現有的校企合作單位。

4.加強實踐管理

(1)成立“千人三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各教學院部要高度重視,加強對教師實踐活動的過程管理,成立院長(主任)任組長的教師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統籌安排本部門的教師企業實踐活動。

(2)制定“千人三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各教學院部要結合本部門實際,制定本部門具體的教師企業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體現活動時間、地點、人員、活動形式、組織管理、監督考覈等內容,經教務處和主管校長批准後,方可實施。

(3)加強紀律和安全教育。各教學院部要加強對教師的.紀律和安全教育,要求教師要服從企業安排,嚴格遵守企業規章制度,自覺接受企業考勤(請假需得到企業和學校批准);嚴守企業操作規程,注意人身安全。凡因個人原因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由本人負責。

(4)加強監督檢查。每一個實踐單位都要安排專人負責管理,認真落實學校實踐活動的各項要求,通過不定期實地檢查或電話查訪、組織階段彙報等,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活動取得明顯成效,杜絕搞形式主義,走過場。

四、考覈辦法

(一)對教學院部的考覈

學校領導根據分工分別帶領各巡視組對各教學院部“千人三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現場巡視督查。教務處、督導室聯合組成考覈小組,根據學校領導巡視督查情況、活動組織情況、考覈小組抽查情況、企業評價意見、實踐活動任務完成情況和實踐實效等方面進行綜合考覈,考覈結果與院(部)“四制”工作掛鉤。(考覈標準見附件2)

學校領導巡視分工如下:

xx2.對參加“千人三進”實踐活動教師的考覈

教師“千人三進”實踐活動結束後,教師須提交由實踐單位填寫評價意見並蓋章的《xx職業技術學院“千人三進”實踐活動考覈表》(見附件3)和20xx字左右的實踐報告。教學院部和實踐單位雙方共同對參加教師進行考覈,確定考覈等次。考覈結果分爲“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次,其中“優秀”等次不得超過參加活動人員的15%。(考覈標準見附件4)

五、待遇及獎懲

1.教師參加“千人三進”實踐活動情況及考覈結果,計入本人業務檔案,納入年度教學工作考覈範圍,並作爲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年度考覈和津貼發放的重要依據。

2.教師“千人三進”實踐活動經考覈優秀或合格者,每天發放生活補助100元,考覈不合格者不享受此待遇。

3.凡假借實踐鍛鍊名義從事與學校工作無關的其他業務活動的,一律取消其實踐活動資格及相關待遇,並在全校範圍內進行通報批評。

4.對未履行請假審批手續、擅自離開實踐崗位和弄虛作假者,按學校一級教學事故處理。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2

圍繞實施“課堂教學效率深化年”,爲深入開展好“一聽、二講、三計、四課”活動,並使之科研化、系統化,發現和培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的優秀教學研究成果,鼓勵基礎教育工作者積極從事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及時總結開展“課堂教學效率深化年”活動經驗,促進優秀成果的交流、共享和推廣,不斷提高基礎教育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吉林市教育局決定在全市普通中小學開展“共實踐、深探究、展成果”活動。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創辦人民滿意的基礎教育爲宗旨,以提高教學質量爲核心,以構建高效課堂爲目標,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工作重點進一步集中到優化教學環節、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提高教學質量上來,樹立任何一個課堂都應該是追求高效和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方向的理念,把課堂教學當作一門藝術,讓每名教師都進入思考研究狀態,啓發學生學思結合,做到知行統一,使課堂真正成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的學堂,努力營造實現高效課堂的教學氛圍。

二、目標任務

通過開展“共實踐、深探究、展成果”活動,堅持強調學思結合,組織引導學校和教師做到“三加強、三轉變”,即加強對“以學論教,因材施教”的`研究和實施,促進從學有所教向學有優教轉變;加強對教學模式和學法指導的研究和實施,促進從“傳授型”向“互動型”轉變;加強對教案、學案的研究和實施,促進從“共性”向“個性”轉變。從而不斷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使課堂上每一句話都有用,每一道題都有針對性,每一分鐘都有收穫,努力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考試成績的高分值、學生髮展的高水平,打造一批有特色、高效率的典型課堂,促進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三、形式內容

各縣(市)區和學校圍繞課堂教學效率深化年,以“一聽、二講、三計、四課”活動爲載體,以所提供的《“共實踐、深探究、展成果”活動選題指南》(見附件1)所列題目爲主要內容,系統研究和實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的方式、方法和途徑,並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廣性的研究實踐成果。成果形式可以是教學(管理)實踐總結、教學(管理)實踐經驗、專項工作彙報材料、教學案例、論文、課件等多種形式。

四、實施步驟

“共實踐、深探究、展成果”活動大體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啓動階段(20xx年3月)

各單位根據《“共實踐、深探究、展成果”活動選題指南》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或方案,填寫《“共實踐、深探究、展成果”活動申報表》(見附件2),進行廣泛宣傳和動員,使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中層管理人員和廣大教師都能夠積極參與進來,形成濃厚的活動氛圍。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3月--11月)

各單位結合活動內容,全面發動,精心組織,要注重過程的監督和管理,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20xx年7月,將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統一調度,進行階段性總結交流。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11月--12月)

各單位上報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及活動成果,市教育局將對上報的成果進行評選,擇優在全市範圍內展示推廣,並對整個活動進行檢查評估,表彰本次活動的先進單位和個人。

五、獎勵辦法

(一)組織專家評委對各單位上報的活動成果進行集中評選,設立一、二、三等獎和優秀教學成果獎。

(二)活動成果擇優在《教育科研動態》和吉林市基礎教育信息網上發表。

(三)將活動成果彙編成集,在全地區推廣交流。

(四)根據各單位活動開展情況評選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六、組織領導

爲保證此項活動順利開展,吉林市教育局成立了開展“共實踐、深探究、展成果”活動領導小組,吉林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總督學、市教育局副局長於海波擔任組長,吉林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吉林市教育學院和吉林市教科所爲成員單位,負責此項活動的組織領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吉林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具體負責此項活動的日常工作。

七、有關要求

(一)要提高認識。“共實踐、深探究、展成果”活動,不僅是課題研究,更是具體教學(管理)實踐基礎上的總結和昇華,是開展“課堂教學效率深化年”活動的有效實施形式,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探索手段。各單位要充分認識開展此項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做到計劃認真、過程重視、參與廣泛。

(二)要注重實效。各單位要圍繞各學段、各層次和不同學校的課堂教學目標要求,把活動落到實處,做到與日常教學相結合、與教研活動相結合、與教學管理相結合。活動成果要結合教學管理和課堂教學實踐以及具體課例進行研究探討,要重點談做法、效果、感受及建議,要有借鑑意義,要言之有物,不能是沒有實踐基礎的唯理論空談,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通過開展活動,努力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新模式。

(三)要適時調度。各單位要將本單位活動方案和《“共實踐、深探究、展成果”活動申報表》於3月31日前報送到吉林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市教育局將根據各單位報送的活動方案,對各單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適時調度。各單位要注重活動過程中的文字、音像資料的積累,吉林市教育局將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考覈,並把考覈結果運用到本年度教育工作目標管理考覈評估中,對各單位質量管理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四)要及時總結。各單位要把“共實踐、深探究、展成果”活動作爲提高質量、推進管理的有利契機,注重過程研究,及時總結、推廣、應用活動中涌現的優秀成果和先進經驗,各單位的教學簡報、教學信息都要重點圍繞這一內容進行宣傳報道,推動活動深入開展。

聯繫人:z;

聯繫電話:z

電子郵箱:z

附件:1、“共實踐、深探究、展成果”活動選題指南

2、“共實踐、深探究、展成果”活動申報表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爲了切實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精神,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製江都區第一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二、課程實施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聯繫自然和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和相關內容的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提高,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獲得參與專題研究、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的切身體驗,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與實踐技能,培養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學會合作與分享、尊重與欣賞,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生活態度,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未來,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課程的內容和實施辦法 第一部分:研究性學習課程內容

研究性課程在內容上要注重聯繫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聯繫自然界、社會和人自身發展的實際問題,要有效地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緊密結合各地區和學校的實際開展學習、研究。無論學生確立的探究課題是自然問題、社會問題還是自我問題,在研究性學習開展中都應對自然、社會、自我三者作整體關注,充分挖掘研究課題所具備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和自我因素,努力實現自然、社會和自我的內在整合。大概分類如下:

(1)自然環境類:主要是從研究人與自然關係的角度提出的課題,如環境保護、生態建設、能源利用、農作物改良、動物保護、天文研究等方面與人人生活背景相關的課題。

(2)社會生活類:主要是從保護人與社會關係的角度提出的課題,如學校規章制度研究、社會關係研究、企業研究、社會管理、社團活動、人羣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規劃、交通建設、法制建設、政治制度、社會經濟發展、宗教研究、貿易與市場研究等與人生活背景相關的課題。

(3)歷史文化類:主要是從研究歷史與人的發展角度提出的課題,如鄉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歷史蹤跡研究、名人思想與文化研究、校園文化研究、傳統道德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研究、東西文化比較研究、民間文學、藝術研究、影視文化研究、時尚研究等與個人生活背景相關的課題。

(4)個人發展類:主要是從關注個體成長的角度提出的課題,如學生社團研究、學生羣體研究、學生消費研究、學校制度與學生成長、班級制度與文化、流行文化、時尚文化、行爲方式研究、同學關係研究等與學生生活直接相關的課題。

(5)跨學科綜合類:主要是從科學技術與時代發展角度提出的,與中學的學科知識有一定的聯繫,但主要是需要多學科參與的、有助於瞭解當代前沿科學的綜合學習課題,如遺

傳與化學、納米技術、計算機與多媒體技術、基因工程與克隆技術、產權經濟、組織行爲等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新事物的研究課題。

2、課程特點

(1)開放性

實施主體開放(師生、專家、家長); 活動時間開放(分散與集中課時雙結合);

活動空間開放(教室、學校功能室、校外廠企、街道、景觀等); 學習內容開放(學科、社會、生活、課題、活動設計……); 學習手段開放(讀書、上網、社會調查、實地考察、討論等); 研究方式開放(參觀、訪問、觀察、調查、實驗、資料收集); 成果表達開放(論文、報告、方案、展品……)。

(2)自主性

研究性學習活動應以學生爲中心,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體驗。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的教學應有利於學生自主活動的開展和深化。在學習方式上表現爲:學生“自由結合、自主選題、自主探究、自我評價”。

(3)探索性

研究性學習從研究範圍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研究過程的安排、研究方法的採用、研究成果的表現,都由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究”完成。

(4)實踐性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板塊之一,說明它的特徵是實踐性,而且在學習內容上看,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實踐、科學和生活體驗的聯繫。因此,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研究學習的實施步驟

1、培訓教育。特別是對於七年級學生,由於很多都是第一次進行研究性學習,學校可通過講座,課堂教學,網站,板報等多種形式,就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進行培訓。在每次開展活動前進行安全、禮儀、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2、選擇課題。由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在老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提倡課題的綜合性、社會性、探究性、開放性、獨特性;強調課題的需求性、創造性、科學性、可行性。鼓勵課題形式的多樣性,可以是文獻研究、觀察報告、項目設計、科學實驗、社會調查、問題追蹤等。

3、制訂計劃。課題小組確實研究課題後要填寫課題實施方案表格,內容包括課題名稱、課題背景說明、課題的意義與價值、小組成員及分工、指導老師、研究目的與計劃、活動步驟、活動場地與器材申報、預期成果等。

4、搜索資料。根據計劃,各成員承擔自己的職責,通過圖書查詢、網絡搜索、參觀訪問、問卷調查、實驗記錄等多種途徑和渠道廣泛蒐集資料,建議學生做好記錄,有條件的可進行錄像、攝像、錄音、下載等。

5、整理總結。對蒐集到的各種資料,研究小組一定要進行討論和分析,各成員都要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認識與理解,然後對資料做出處理,如發現缺少材料,可繼續進行蒐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通過不斷的整理、分析、驗證、提煉等,形成課題成果。課題成果的形式可以是研究報告、小論文、項目設計、實驗報告、科技作品等。

6、交流評價。

各班每個課題組把自己的成果以各種方式在班中進行展示,同時學生小組展開互評和指導老師進行評定,並推薦出優秀課題參加級的優秀成果展示。

第二部分:社區服務課程內容

社區服務屬義工或志願活動性質,要求學生以服務者的身份參與到服務社區的各項活動領域中,多方面體驗並認識服務對象,應用所學的知識,提供各種對社區有意義的服務,不斷增強對他人、社區乃至整個社會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包括:

1、社區宣傳教育活動,如

(1)法制宣傳、人口與保健宣傳、環保與衛生宣傳活動及系列主題宣傳日活動;

(2)所在鄉鎮、街道居委(村委)文化管理、文化宣傳,佈置文化宣傳長廊、展版,進行文化諮詢;

(3)進行城鄉科技、科普宣傳活動;開展城鄉文體活動;

(4)組織同學在所在鄉鎮、街道開展文化宣傳,傳播科學技術知識、破除迷信。

2、社區環境建設活動,如

(1)城鄉環境衛生,城鄉綠化、美化工作;

(2)負責所在鄉鎮、街道、村委、公園、學校等公共區域的清潔衛生管理;

(3)負責所在鄉鎮、街道、村委某一道路、廁所公共清潔衛生管理;

(4)擔任所在鄉鎮、街道居委政管理助理,幫助維護街道衛生、清理牛皮癬;

(5)城市交通秩序維護活動;

(6)擔任所在鄉鎮、街道居委街道交通管理助理,協作交通管理。

3、幫貧助困活動,如

(1)進行社會福利院的“愛心接力”,爲所在鄉鎮敬老院孤寡老人提供服務;

(2)開展扶貧捐贈活動,爲所在鄉鎮需要幫助的老弱病殘提供服務;

(3)中小學生假期學習或活動輔導,幫組有困難的低年級學生;

(4)擔任所在鄉鎮、街道學習困難學生校外輔導員。

4、行業輔助性活動,如

(1)爲社區大型活動提供志願者服務;

(2)在公共活動場所(如公園、圖書館)參與管理服務;

(3)擔任所在鄉鎮、街道某一企業管理助理或義務監督員;

(4)在廠家或商家的產銷旺季進行幫忙;

(5)支援農忙等。

社區服務的實施程序

1、活動前教育。學校在活動前都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安全、法制、禮儀教育。教育學生預防事故,注意自我保護;教育學生必須遵紀守法,遵守實踐地和社區的規章制度;教育學生禮貌待人,體現我校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2、內容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從接觸的生活世界出發、從熟悉和關注的社會實際中選取活動主題和內容。活動要堅持“就近”原則,注意活動的主體性、可行性、經濟性和安全性等。

 3、精心規劃。學生必須首先聯繫好將要前去服務的地點或單位,制定活動計劃,報告家長、班主任或指導教師,填在《江都區第一中學學生社區服務活動記錄卡》。家長、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要對活動的計劃與地點進行考察分析,並對服務活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進行評估。社區服務活動要在家長、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認可並簽字表示同意的情況下方可實施。

 4、活動實施。學生必須按計劃進行活動,接受服務區負責人的領導。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要隨時關注活動的開展。在活動中組長要協調好小組成員及各方面的關係,各成員要發揮團隊精神,相互協作,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每項服務活動實施過程中,學生必須認真填寫《江都區第一中學學生社區服務活動記錄卡》,可收集一些活動相片,還應該撰寫一些有關活動的經歷、收穫、感受或體會等內容的文章。

 5、總結交流。每學年各班級安排一次社區服務活動的總結交流。交流的內容應有《江都區第一中學學生社區服務活動記錄卡》、相關材料證明如一些介紹活動過程和體會的`文章、活動相片或視頻等。交流形式由班級自定,可以是主題班會、班級網頁、牆報展覽等。

6、學生彙總。每項社區服務活動的原始材料,把填寫的《江都區第一中學學生社區服務活動記錄卡》及相關材料證明(如一些介紹活動過程和體會的文章、活動相片)粘貼在一起裝訂成《江都區第一中學社區服務登記手冊》上交,由學校組織考覈評分。

第三部分:社會實踐的內容

1、軍訓:這是一個必修項目,也是社會實踐課程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進行軍事知識教育、軍事技能訓練和紀律的養成教育。

2、參觀、訪問和調查活動、社團活動:可以郊遊,參觀人文景觀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參觀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節祭掃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區焦點、熱點問題,進行環保、國情民情調查等活動;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驗證性的調查;訪問則一般以國家或地方政府機構、政府官員、特殊人物、特殊羣體等爲訪問對象。

3、班級值周活動和校內勞動。

活動實施的過程

1、活動前教育。學校在活動前都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安全、法制、禮儀教育。教育學生預防事故,注意自我保護;教育學生必須遵守法規,遵守實踐地和社區的規章制度;教育學生禮貌待人,體現中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2、內容選擇與活動規劃。除軍訓項目外,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從生活實際出發,從熟悉和關注的社會中選取活動主題和內容,並形成社會實踐小組,聘請指導老師,聯繫好將要前去實踐的地點或單位,制定小組活動計劃,並在小組活動計劃的基礎上制訂個人活動計劃。將小組活動計劃和個人活動計劃報告班主任和指導教師並徵得他們的同意。

3、活動實施。新學期開學的第三週召開開題報告會,組成活動小組,確定活動主題,明確成員職責,制訂活動計劃。學生必須按計劃進行活動,服從實踐地負責人領導,班主任和指導老師要隨時關注活動的正常開展。在活動中組長要協調好小組成員及各方面的關係,各成員發揮團隊精神,相互協作,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要記錄活動過程和活動心得。

4、總結交流。活動結束後,小組完成社會實踐的報告。個人寫出活動小結及活動過程中的體會、感受等,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組織小組間的交流。形式由班級自定,可以是主題班會、班級網頁、牆報展覽等。每班推薦最好的一個活動小組參加級組的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彙報,評選出10個活動小組參加學校舉辦的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彙報交流大會,評選出優秀活動組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 時間安排在初二第二學期期中考後(5月上旬)。

5、評價考覈。小組和個人提供相應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導老師進行初步評,然後由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進行終評,學校學分認定委員會進行學分認定,教務處完成學分登記。

四、課程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喬志軍校長

組員:教務處、教科室、政教處、團委、總務處負責人及年級組長

綜合實踐活動由下列部門和機構進行管理:教務處、教科室、政教處、團委、總務處、備課組、班主任、科任教師,由以上相關人員或代表組成的課程學習指導中心,對學生進行指導。各部門必須相互協調、相互配合,使課程實施規範化、科學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力求使課程順利進行。

五、教學的基本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實施中除應遵循一般的教學原則外,還應根據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的規律,遵循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以學生爲中心,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體驗。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的教學應有利於學生自主活動的開展和深化。

2、開放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創設十分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時間的安排、主題的確定、方法的運用和成果的表達方面有相當大的靈活性,爲學習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3、實踐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有豐富材料和真實的情景,主張學生在”做中學”。學生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直接經驗和情感體驗,這些新經驗與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終形成可應用的個性化理論、模型和技能。

4、綜合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從學生身邊的事物或問題出發,形成跨越諸多學習領域的活動,以利於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多角度、多層面地思考問題能力的形成。通過親身的實踐,使學生了解和關心社會,瞭解和探索自然的奧祕並形成綜合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全員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並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選擇,力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4

爲了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按照中關工委關於“學雷鋒、心向黨、講品行、見行動”主題教育活動的部署和市、縣關工委文件精神,不斷培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根據縣教育局關工委關於在全縣青少年學生中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的部署與要求,我校特制定“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爲指針,以對少年兒童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爲核心,深入貫徹中央[20xx]8號文件以及市、縣關工委等一系列文件和會議精神,結合貫徹《小學生守則》,引導全鎮小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品德、見行動,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努力做到知行統一、學做統一、言行統一,促使全鎮小學生在講社會公德、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愛同學、奉獻他人的過程中培養文明習慣,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切實推進全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二、活動目的

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際出發,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動員全鎮小學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從身邊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自覺踐行道德規範,增強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習慣,培養高尚情操,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三、活動原則

1.堅持內容系列化、形式多樣化、活動貼近化、效果目標化的原則。

2.按照簡單易行、切實有效、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則。

3.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動月”相結合的原則。

4.體現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在家庭、學校、社會開展實踐活動的原則。

四、活動內容

根據我鎮小學生實際情況和上級的工作安排,按照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的`原則,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實踐活動爲主題,着力開展如下系列活動:

(一)組織開展學習活動:

學習主要以德育課本爲基礎,同時結合下列內容:

1.學習中央[20xx]8號文件,學習“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等。

2.學習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經典著作。如《弟子規》等。

3.學習古今中外道德典範人物故事。

4.學習近現代道德模範人物事蹟。如《雷鋒的故事》、《郭明義事蹟》、《小英雄葛鑫》等。

5.要結合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堅持在校學習和家庭自學相結合。通過學習,使學生受教育、受啓發、受鼓舞。要求每位學生查擺自己身上的陋習,形成文字,自我改正,同伴監督,逐步養成好習慣。

(二)組織開展系列道德實踐活動:

1.開展“學雷鋒,做好事”活動。

組織學生走進敬老院、老齡家庭爲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和軍烈屬提供服務,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結合“送溫暖、獻愛心”、“捐資助學”等活動,積極爲社會公益事業和需要幫助的人服務,培養學生真誠交往、真心關懷、傳遞愛心的良好品德。

2.開展“在家庭孝敬父母”活動。

提倡未成年人主動分擔家務,在父母的指導下買菜、做飯、洗碗、洗衣、疊被、掃地、澆花等,讓學生體驗父母或長輩的辛勞,培養熱愛勞動、樂觀進取的生活態度,培養自理、自立能力。引導未成年人尊敬父母,組織學生開展“我爲長輩做一件事”、“和父母說句貼心話”、“我當一天家”,向父母道一聲辛苦、爲父母捶捶背洗洗腳、製作一件小禮物送給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等活動,使學生理解父母、感謝父母,培養孝心,學會感恩。

養成未成年人勤儉節約習慣,教育未成年人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3.開展“在學校尊敬師長”活動。

推行校園文明禮貌用語。各班可以利用班會宣講禮貌用語,如“我不給別人添麻煩”、“禮貌和文明是我們共處的金鑰匙”、“保持公共環境衛生、珍惜他人勞動成果”、“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

組織學生開展“三禮”即知禮儀、重禮節、懂禮貌活動,倡導同學之間結對互助,通過交流談心、節日聯歡、補習功課、贈送學習用品等形式,互幫互助,互學互愛,養成關愛他人、樂於助人的品德。

開展“爲創建和諧校園做一件實事”活動。通過給學校提一條建議,做一件好事,出一期小報等多種方式,提高學校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和諧。讓“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進班級、進課堂、進活動,從而使“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在學生中入眼、入耳、入腦、入心,並轉化爲道德行爲。另外,通過唱好一首道德歌曲,精讀一本道德好書,宣講一箇中華道德小故事,舉辦一次道德專題隊會,每個學生完成道德主題手抄報一份,每班出一期道德主題黑板報,確保道德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4.開展“在社會奉獻愛心志願服務”活動。學校要根據廣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組織開展“清潔家園、從我做起”主題實踐活動。結合“七個一”的要求(即:找到一個“崗位”,扮演一個角色,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培養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養成一個出行習慣),學習宣傳禮儀知識,引導未成年人文明出行,文明上網,禮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小使者”。

五、幾點要求

1.提高思想認識。

我校把此項工作作爲開學初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來抓,並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切實抓實、抓細,長期堅持下去。

2.強化組織領導。

我校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並安排專人負責此項工作。本着高度負責的態度,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並召開相應會議進行部署,明確工作任務和時間要求,分階段,分主次。

3.營造濃厚氛圍。

我校將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牆報、櫥窗等宣傳陣地,加大對“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的宣傳力度,增強做好主題實踐活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通過精心策劃和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努力使學生做到:在社會講公德:遵守一切公共秩序,愛護花草樹木,保護自然環境,語言文明、行爲禮貌,見義勇爲、助人爲樂。在校園講美德:遵守《小學生守則》,不打仗罵人,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刻苦學習,保持節儉,崇尚先進,積極向上。在家庭講孝道:尊重長輩、孝敬父母、聽從教誨,愛護幼小、關愛家人。達到心靈美、語言美、行爲美、儀表美的總要求,把未成年人培養成爲道德高尚的人。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我們以素質教育理論爲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的有關要求,對學生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擬以“生存教育”爲主題,以實踐爲核心,以活動爲載體,以提高生存能力和綜合素質爲重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生存意識,掌握一定的生存技巧。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 ,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總體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懂得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爲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爲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爲主要活動形式”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在校內和社區開闢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爲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

3、提供若干綜合實踐活動備選主題,每個班各選擇一個進行研究,注意活動過程中資料的積累,期末整理好資料上交。

5、數學科教師作爲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老師,全程指導各班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語文教師要積極配合數學教師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6、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結合起來,辦出學校特色。

四、課程內容框架:

本學期開始,我校將緊緊圍繞“生存教育”爲主題開展活動,各年級任課教師根據學校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進而認真制訂好“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開展活動。

課後反思1

我在設計課程中沒有將課想得那麼複雜。而是創設一種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觀察、體驗與思考,從發現中提出問題,然後積極主動地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一、給學生提供自由學習的空間

對教師來說課最好不用“上課”或“教”這樣的字眼,而是用“做”“實施”或“開展”更合適。因爲綜合實踐課不是“上出來”的,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在這個空間裏,我讓學生盡情地觀賞一切,分析一切,這一切原本對他們來說,確實是陌生的,但正因爲陌生,恰恰給了他們以新奇的感覺,學生透過疑雲看本質,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活動,開展廣泛的交流,並對獲得的種種信息和現象進行充分的,毫無拘束的爭辯,在爭論中認識,在爭辯中深化。這對於我們也提出了一個嚴厲的挑戰,因爲通過活動可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探究性,學生帶着問題來研究,帶着準備來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這樣一來,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於拓展文化結構和自身素質。在活動中,一些學習並不是很好的學生,表現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讓人欣喜而欣慰。他們那種敏銳的洞察力,那種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種解決問題的綜合運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動給了他們欣然求知的樂趣,活動教會了他們做人的道理。

二、給學生搭建主動學習的舞臺

本學期實踐活動在具體的實施中,我將它分爲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交流階段。對於我設計的這些主題,一節課完成是不現實的,爲此我一週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讓學生有足夠時間、空間,深度參與實踐過程,獲得豐富體驗。

在準備階段,在學生對身邊的社會、自然現象有了初步觀察的基礎上,在教室裏討論,由我來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做出活動方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孩子將模糊的問題有效合理地表述出來,並幫助與指導學生準備工具與材料。

在實施階段,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去經歷與體驗。因爲學生的能力有限,還有安全問題,活動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我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一些指導,對一些必要的專題講解和方法的介紹,並對學生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觀察,善於發現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做出恰當的評價。

課後反思2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組織活動小組,確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題及內容,確定研究的目標體系。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我精心設計過程,並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學習過程進行嚴格的調控。在綜合實踐中,研究方式的選擇,學習小組的組成,活動過程中的計劃、活動成果的構想,都完全在學生自己手上。

一、在現有的條件下相信自己行,相信學生行。

四年級學生“小”,而綜合實踐活動課卻是個“大”課。這個問題曾經一直困擾着我。一學期的實驗表明,以前的理解太狹隘了。綜合實踐課無所謂大小,關鍵是要找到適合實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路子,意識是培養出來的,能力是鍛煉出來的,要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

二、要改善課堂中的“收與放”

綜合實踐活動不能“教”,但綜合實踐活動課卻離不開必要的“教”。這後一個 “教” 就是指導。尤其是課程啓動才短短几年,學生處於一種不知所然的狀況,一上來就放由學生所謂“自主選題”,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經過實踐的摸索,我指定了主題,綜合實踐活動離不開教師的具體指導,制訂計劃,學會合作,均需要教師的點撥,甚至是訓練。要“放”就必須先“扶”,否則學生無所適從。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學生永遠學不會自己走路。我一開始就佈置他們寫方案,由於有生活中的基礎,很快方案就出來了。但是在方案的實施階段,一開始擔心他們第一次在校外自己活動,安全問題是我比較擔心的,還有一點小學生的自控能力還是不夠的。但是實踐下來,現在的小學生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應在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三、要改變舊的觀念,增強新的血液

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要有新的師生觀、新的教學觀。而以前自己以教學主宰者自居慣了卻渾然不覺,依賴講授法多了卻秉性難移。課程實驗剛開始,我還是不知不覺地老用講授法,介紹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有什麼意義和作用,結果兩節課下來,學生就興趣全無了。這時,我才發覺:不對勁!活動課不能這麼上!活動活動,必須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發展,在活動中受益,在活動中體驗成長,在活動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舊的單一的講授法必須淡去,必須採用新的“活動教育法”來“活動育人”。

四、“單兵作戰”與“集體協作”

教師只是個召集人。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決不是一個教師就能全部包下的。綜合實踐課是集體課!怎麼不叫學生去請其他指導老師呢?後來的實踐證明,只有教師間的集體協作才能高質量地教好綜合實踐活動課。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探索過程,是一種實踐過程,也是一種開放性思維過程,在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結果,而重過程,只要我們的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成長起來了,這就是我的成功。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6

一、方案實施背景

把學生拘囿於學校這個“象牙塔”,禁錮了學生的手腳和頭腦,泯滅了他們的創造天性,“高分低能”、“韭菜、麥子不分”種種理論知識和實踐層面嚴重脫節的教育笑話不斷上演。如何培養同學們的自主探究能力,挖掘他們的創造潛能,現實“逼迫”着我們不得不爲同學們的實踐能力培養創造空間,給他們提供與社會接觸、交流、學習的機會。正是在這種形勢下,綜合實踐課程應運而生。縱觀我校近幾年綜合實踐課程的開設情況,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基礎上,也暴露出了比如實踐主題膚淺、持效性欠缺等問題。爲將我校的`綜合實踐課程開設做到有效持久,在育人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特制定此實施方案。

二、方案培養目標

(一)增強同學們與社會的溝通能力,加大社會適應性和多層次能力的培養,強化社會責任感的形成;

(二)培養同學們正確的價值取向,促進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的正確趨向性發展;

(三) 與濰坊市教育局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進一步融合,側重同學們基本生活技能的培養,使其認識到勞動是創造一切價值的源泉;

(四)瞭解當今社會的科技發展水平,激發同學們的科技創新能力。

三、學校綜合實踐課程現狀分析

(一)基礎優勢

學校現有在校生684人,專任教師38人,教學設施及配套設備達6000餘臺(套),其中綜合實踐活動器材達1500餘件(套)。現有綜合實踐活動室、手工編織俱樂部、生活體驗中心、紅領巾種植基地各一處,總面積約500平方米,爲同學們綜合能力培養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建立了中國(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壽光市種子市場、新世紀種苗公司、長安民俗村、晨鳴集團、畜牧養殖小區等6處綜合實踐基地。基本涵蓋了綜合實踐活動的各個層面,實踐主題明確,爲同學們提供了廣闊的實踐舞臺。

(二)師資優勢

1.在學校專任教師38人中,有7人具有豐富的農作物種植管理經驗,建有溫室大棚4個,爲同學們開展“親近自然”、“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2.社區內人才濟濟:據不完全統計在學校覆蓋的10個社區中有鄉村藝人10名,“農技土專家”、廠礦企業負責人或技術人員多達50多名。其中30人被學校聘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客座教授”。半年來,爲同學們開展科技報告或活動指導20多次,受益學生達千餘人次。

四、建立綜合實踐課程研究團隊

成立以教學處爲主體,年級組長爲引線,科任教師爲成員的綜合實踐活動研究團隊。以綜合實踐課程開發與應用爲主線,進一步明確活動育人的主題思想,以校內活動室和校外綜合實踐基地爲落腳點有計劃的開展系列活動。學校確定一名副校長具體包靠,定期調度,每名成員細化分工,明確自己的實踐指導主題,做到既分工又合作。遵循不同年級同學們的認知規律,在學期初制定詳實活動計劃,期末及時搞好總結和經驗推廣。學校已先後爲濰坊市綜合實踐活動暨課程整合研討會和壽光市綜合實踐活動現場會提供觀摩現場。並在壽光市級及以上會議上做典型經驗介紹2次。

五、具體活動內容

時間

參與年級活動主題地 點科技指導20xx年9月三年級瞭解現代育苗流程新世紀種苗公司

桑慶紅(種苗公司負責人)

20xx年10月

四五年級知曉農產品的配送過程農產品物流園張洪偉(農產品物流園總經理)20xx年11月五六年級

明晰造紙工藝,增進環保意識

晨鳴集團塗布紙車間龐偉(塗布紙車間主任)20xx年12月三五年級找尋消失的民俗長安民俗村桑慶德(民俗村長)20xx年1、2月三四年級瞭解畜牧養殖知識北付村養殖小區張羣桂(社區教育北付片區負責人)20xx年3月三四五六年級走進春天社區、田野、種植基地各科任教師

六、方案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做到主題實踐活動在廣度和深度的有機結合,避免走過場;

(二)在課時實施有困難的實踐活動,可以有效的利用閒暇時間來進行;

(三)在實踐活動中以安全作爲首要前提,活動組織人員應提前查勘路線,制定安全預案。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開設的一門實踐性課程,是基礎課程改革中的一顆明珠,璀璨奪目。它給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直接體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實踐操作中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然而現實中,小學生的年齡小、知識面狹窄、抽象思維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點都決定了,在這一課程實施中要統籌設計,周密計劃。

二、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了具有嚴密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的學科界限,強調以學生的各種經驗、社會實踐和社會需要的問題爲核心,以主題(課題或項目)的形式對各種課程資源進行整合的課程,從而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探究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注重學生實踐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多樣性,改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授受爲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爲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強調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如探究、調查、訪問、考察、操作、服務、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等,強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的親歷和體驗。基於以上理論結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確立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目標。

(一)知識目標

利用各種活動的開展,豐富學生社會知識,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在勞動技術中學會花卉的種植與管理,製作摺紙花卉、小動物。在研究性學習中,瞭解研究內容知識,學會製作活動方案、多種研究方法、策劃各種展示活動。在溼地文化節中,孩子們走進大自然、瞭解溼地、觀察溼地、保護溼地;在學生課堂中,學習各類課外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方案設計更強調學生親身體驗學習的過程,在實踐情景中運用並掌握各種實踐的方法,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經驗。在各活動載體中,發展學生的.多方能力。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綜合發展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要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以及三者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自我的責任感。

三、年段分目標

四、課程內容

五、課程實施

(一)課程實施保障

1、領導小組

學校成立學校校長爲組長,教務處、級部長共同參與的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各年級各階段活動策劃負責人,落實相關的責任任務。

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組長:胡順利 副組長:張蘭英 李雪梅 三到六年級的級部主任 組員:三到六年級的綜合實踐任課教師和班主任。

2、課時設置

根據學校特點,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時安排採用固定課時每週2課時。根據需要可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的辦法。

3、師資力量

我校特別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在我區率先實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專職化,將年輕、求知慾、上進心強的三名教師來擔任綜合實踐老師。三名教師,在區內優質課評選中都獲得一等獎,兩名獲得市一、二等獎。其中他們的研究成果在省市創新大賽中紛紛獲獎

(二)課程實施措施

1、準備階段

(1)成立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織學習專項理論。

(2)召開教師會議,通過學校綜合實踐方案。

(3)以年級爲單位,選擇子課題內容,撰寫年級活動計劃。

(4)對教師進行案例撰寫和實踐操作等方面的培訓。

(5) 分析學情,確立主題,設計教案。

2、實施階段

(1)制定學校實施計劃。

(2)分年級組按計劃組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記錄活動過程,建立綜合實踐活動過程檔案,收集記錄學生體驗、反應。

(3)定期召開綜合實踐老師碰頭會,對活動進行交流、探討,對案例進行反思和評價。

(4)開展學生評價指導、探索並制定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評價指導體系。

3、成果展示階段

(1)積累資料,創造性地編寫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2)舉行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3)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進行反思和總結,以進一步提高質量,完善機制,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六、課程評價

1、評價理念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爲主,它應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現狀況,對其優點、學習態度和進步情況進行多樣性地評價。堅持量化與質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表現進行評定、鑑賞。

2、對學生的評價

採用:成果彙報式、作品評價式、展示與交流式。

3、對教師的評價

側重於對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組織、規劃、管理、指導並方面的能力和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