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通用14篇)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通用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通用14篇)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1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雪花那個飄飄,年來到……”這一段耳熟能詳的歌詞,便是著名歌劇《白毛女》中喜兒的經典唱段。

不知不覺間,歌劇《白毛女》從1945年在延安首演,已逾七十一年。近日,這出經典的歌劇又登上了3D大熒幕,電影技術對歌劇藝術的拓展,全國龐大的院線對歌劇《白毛女》的傳揚,讓久唱不衰的經典劇目,又煥發了全新的生機。再次爲人們帶來一場感官與心靈上的衝擊。

七十多年的時間,《白毛女》的形式、劇情經歷了多次改編,包括田華老師主演的電影版,以及後來成爲文藝樣板戲的芭蕾舞版,而作爲“始發”的歌劇形式,在多年的演出中也多有內容上的變更,不同的主演及主創陣容,分別賦予了這部歌劇異彩紛呈的魅力。

縱觀全劇,“白毛女”喜兒的人物身份,有着多次的轉變,從開場時盼爹爹回家過年的羞澀少女,到被迫搶入黃家的苦命奴僕,再到拼力逃出身負血債的復仇女神,每個階段的喜兒,都是一次重大的“轉型”。喜兒,一個在那抗日時期需要被保護的弱者,一個貧農的女兒,人生經歷風風雨雨,經歷過生與死的善良、堅強的女孩。在那個硝煙滾滾的時代,用堅毅的信念,與命運與死亡做着無畏的抗爭,她告訴我們什麼是生命的奇蹟。

人生不會是一路繁花似錦。命運總會想方法把你逼到懸崖峭壁,泥沼深潭,放棄了任絕境摧殘,自是死路一條。“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在水盡景絕之時,也許會有輕柔的雲霧騰起,那是生的希望。“行至水窮處”不是悲哀,面對逆境,看看行船流水、雲起雲落,焉知轉眼就是重生。

雖然隨着日月更迭與社會發展,時代也在不停進步,但《白毛女》所傳遞的反壓迫精神與追求自由平等的獨立意識,並沒有過時,於當今社會而言,全劇勵志正能量的傳遞,仍然有力地敲擊着中華兒女的內心。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2

蕭蕭風雪夜,又是一個年三十。辛苦到頭過個年,是窮人家樸素的儀式感。哪怕沒有華服美食,一根紅頭繩,二斤白麪,也是過年的體面。楊白勞與喜兒,同其他許多貧窮農戶一樣,無甚多物,也無文化,租地主的地,欠地主的債,到了年關清算能躲便躲能混便混。一年又一年,農戶們在這片土地上勞作,艱難生存,繁衍生息,等終了埋葬在這片土地,新的一代又扛過了父輩的重擔。

每年不都是這麼回事兒嘛。農戶面對勞作、欠租、躲債的生活大抵都抱有這樣的心態。可今年不一樣,黃世仁的一點貪慾打破了這樣微妙的平衡。楊白勞被帶走,強按了手印,訂下了違心的條約。喜兒被迫進了黃家。

也許有人會怒其不爭。楊白勞何嘗沒有反抗?只是他的抗爭是一種無力的爭,他也清楚自己無法與黃世仁抗衡。他對於自己所遭受的命運有一種深深的無能爲力感。地主強勢追債他無法償還,地主索要喜兒他無處伸冤。地主與楊白勞,是相對強勢與相對弱勢的關係。楊白勞清楚這種強弱,同時認爲這種強弱關係已然定型,堅不可破,縱使心不甘情不願,也無可奈何。楊白勞是一生受苦過來的,有着典型的弱者心態。他不是那種平日裏積極自信卻只在地主家裝孫子的人。楊白勞是依附在強者身邊的弱者,像一塊橡皮泥,只能隨他人捏成什麼形狀。

矛盾衝突在這裏顯得十分明瞭,地主與楊白勞之徒,形成了對立面。地主是地主,農戶是農戶,地主強勢,農戶弱勢,地主陡生慾望,農戶保有心願。在這樣一種對立下,在可能的多種選擇下,農戶選擇了抗爭。楊白勞無力的抗爭以自殺告終,而喜兒抗爭的方式,是恨,是逃。她獨自一人,面對黃世仁,也是卑弱的。農戶在地主面前似乎總是弱勢羣體。官老爺是黃世仁的把兄弟,他二姨正尋求給黃世仁結貴親。權貴通過強強聯合鞏固地位財富,因而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強者在強盛的同時又不斷以侵取弱者價值的方式來維持自身所得。

這很容易使人聯想到自然界的食物鏈,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如今也有很多人有着這樣的想法,似乎強者生存弱者淘汰,是最自然的社會法則。於社會中,每個人憑藉自己的才智、努力、機遇等,通過一定的方式積累處世資本,能者多得,無能者出局,規則清晰,公平公正。但這一切有一個大前提,即這樣的生存規則的前置條件,是保證每個人都從零開始,沒有原始資本。從零開始並不是指大家都學會一樣的知識,掌握一樣的技能,擁有一樣的體魄,而是就像同去開墾一片荒地,大家或許智慧體力各不相同,但開墾的是同一片荒地,且並沒有人先行挖掘或姍姍來遲,如此之後,才能再去討論能者多得的問題。然而在現實情況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歷史積累的影響,人們通過繁衍生息,將獲得的社會資本與人合併,代代流傳。因而在這種模式下,愈到後代,矛盾愈漸明顯。黃世仁與楊白勞一開始便不是同一起跑線的人,二者或許都沒有文化,但黃世仁擁有社會資本,而且,楊白勞的相對弱勢也不是其歷經一番拼搏後敗下陣來的,所謂“富人的命”、“窮人的命”便是如此。楊白勞這樣的農戶根本就沒有去努力拼搏的條件。

可這也不代表着爲了打破這樣的生存模式便要去不斷歸零,一代辛苦建立的基業不講傳承,等到下一代又推倒重建,使得社會不斷從零開始。因爲強弱總是相對的,黃世仁也只在楊白勞這樣的農戶面前才佔得優勢。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不存在絕對的強者,也不存在絕對的弱者,沒有黃世仁,也會有洪世仁、藍世仁,沒有楊白勞,也會有其他貧弱人羣。在一個社會羣體中,相對而言,必會出現強者和弱者。

既然如此,難道當真註定弱者處境如此悲涼嗎?亦不盡然。造成楊白勞、楊喜兒的悲劇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其無效的抗爭。楊白勞苦苦哀求黃世仁,甚至揚言去告官,喜兒帶着仇恨成了白毛女,都沒有真正對黃世仁的強者地位形成衝擊。縱使強弱地位客觀存在,相對弱者也可以有多種方式在與強者的博弈中獲得利好。楊白勞選擇自吞苦果,喜兒選擇等待報仇,他們在當時的客觀環境下也只有有限種選擇方式。其實弱者愈弱,根本上,還是他們無法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客觀上亦無法使用更多的方式手段達到自強。正如二人打牌,一人拿了一手好牌,另一人只有一對三,任其如何排列組合也跳不出無牌可打的自限性。

從個人的角度出發,讀書或許就是個體獲得王牌的一個有效途徑。常說讀書是打破圈層改變命運的最好方法。誠然,知識技能可以快捷有效地幫助羣體中的相對弱者上升成爲相對強者,讀書的過程實則也是個人未來社會資本積累的過程。社羣中人與人之間的強弱關係是相對的,也是動態的。在白毛女的年代,整個大環境比較靜止,相對強者與相對弱者的關係固定,強者無限壓迫,弱者無法自救,是矛盾衝突的根源。只有當環境在具體事務中允許相對強者和相對弱者的角色轉換,例如當黃世仁與楊白勞簽訂賣女文書時,楊懂得就法理協議與黃理論;當欺壓行爲發生時,楊白勞能在社會共識下於情於理佔上風,倒逼黃世仁在此事上成爲弱勢,才能促使羣體中的相對弱者向相對強者發起有效的抗爭,從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悲劇的發生。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3

第一次看這種黑白電影看的這麼入神,情節跌宕起伏,看完之後心中有對當時社會的感慨,有對喜兒的同情,也有對黃世仁的憤慨!

我很慶幸我沒有生活在哪個地主和僱農矛盾尖銳的時代,我也無法對喜兒這樣的命運感同身受,我也無法理解他們對地主的憤恨和無奈,但當我看到楊白勞被生生的按上了賣女兒的手印,當我看到楊白勞因無奈而服毒自殺,當我看到紅軍來時,羣衆們手拿棍棒向着黃世仁的時候,我可以想象他們對地主已經恨之入骨。

喜兒,這樣一個單純,漂亮,勤勞,善良的好姑娘,命運卻如此曲折。在家時,苦命幹活兒,沒有好日子,還好父親很疼愛她,記得楊白勞在掏出送給喜兒的紅頭繩時的唱詞:“人家的閨女有花戴,爹爹錢少不能買,扯下了二尺紅頭繩,給我喜兒紮起來!哎!紮起來!”;被黃世仁糟蹋後,懷孕了卻被趕了出去,還差點被賣了,經歷喪父之痛之後又經歷了喪子之痛,在山裏一夜青絲變白髮,過上了野人的生活,我真的很難想象,這樣一個柔弱的姑娘,是如何承受的這麼多苦難!還好,八路軍來了,打到了地主,報了仇,和大春哥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還讓人有點欣慰。

慶幸如今世界太平!深感我很幸福!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4

一直以來,看的都是歌劇版的《白毛女》,故事中的很多情節都是通過演員的表情以及旁白表現出來的,有時候根本挖掘不到劇本所想要表現的深刻含義。看完電影版的《白毛女》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喜兒的兩次奔跑。

第一次是奔跑在田野裏。當父親以及鄰居大嬸決定把她和青梅竹馬的戀人大春的親事定下來之後,她害羞的跑開,帶着少女特有的青澀和心事被發現的羞澀、喜悅。在一片茫茫無垠的麥地裏,一前一後,留下的是幸福奔跑的身影。這次奔跑,是愛情自由的體現,青梅竹馬的愛情並沒有因爲兩家家境的貧寒遭到阻撓,慈祥的老父親願意失去生命去守護女兒的幸福。兩小無猜,在當時是多麼奢侈的情境,更不用說把這份感情堅持到最後,喜兒和大春長久以來形成的默契讓那份感情變得堅定篤真,即使是一起吃苦,一起冒險,兩個人也緊牽雙手。在楊白勞把租子摺合成大洋後,兩個人爲了能還債,一起攀巖砍柴,採藥,用生命和汗水守護着那份愛情。再苦再累,愛人的一個眼神,就會讓對方有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動力。情感的默契,讓兩個在田野中奔跑的身影變得那麼和諧,那麼純真。那麼長長的又坎坷的一段路,難道不是他們今後要經歷的事情的寫照嗎?

第二次是在後山上。喜兒被黃世仁霸佔後,懷着身孕仍免不了被黃家“滅口”的陰謀,然而,她並沒有向現實妥協,牛鬼蛇神也阻撓不了她對自由的嚮往。夜色漆黑、寒風陣陣,前有深河,後有追擊,喜兒奔跑在叢林間,用信仰和無畏戰勝了現實對她的進一步摧殘。她逃掉了,從此,她自由了,在山野間,在叢林裏,在水流上我們都能看到她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的場面,未知的自然顯然已在她的腳下臣服,她可以自由穿梭在自然的每一個角落。同時,也是因爲有了這次奔跑,她的境遇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不再會爲了填飽肚子而發愁,因爲她棲身的破廟變成了“香火”很旺的神廟,不斷會有“香客”來爲她“進香”,她可以隨意享用那些貢品。她不會再爲了自己的聲譽困惑,她已不是那個被黃家玷污後“不檢點”的女人,相反她搖身一變,變成了人人敬畏的“白毛仙姑”,受着無知世人的敬仰和敬畏。再者,沒有了情感束縛的她,只堅定着一個信念:“報仇,爲父親報仇”,不會再像之前那樣要考慮很多現實的因素。最終,她的爲自由而奔跑換來了自身的自由,換回了愛情,也換回了父親的枉死之仇。

故事情節雖然極富戲劇化,但很好地反映了人們在舊社會壓迫下的期望。一個是在封建婚姻制度的壓迫下,人們渴望愛情自由,婚姻自主。喜兒尚且可以爲了愛情奔跑,我們現實中的人又有什麼可畏懼的呢?我們需要的僅是戰勝對封建家長制的畏懼,衝破傳統婚姻觀念的束縛,打破門當戶對婚姻觀的牢籠。另一個是在封建地主的壓榨下,人們渴望推翻地主階級,得到人身和財產的自由。喜兒並沒有在現實面前低頭,

而是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奔向自由的田野,用信念和堅持戰勝壓榨和不公,最終贏得自由,踏入新社會。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5

每一部電影都讓我對那個紅色年代多了一些瞭解,同時也讓我對那個年代有了無限的嚮往。在那樣一個飢寒交迫的年代,大多數的窮苦老百姓雖然缺衣少食,但是精神世界卻非常充實,他們團結向上,他們慷慨激昂!每天都快樂地忙碌着,爲了簡單的衣食住行而勞作,勞動充實了他們的生活,使他們忙得幾乎沒有時間去抱怨、去勾心鬥角。他們活得簡單而快樂,常常爲了一頓飽飯歡欣鼓舞。在這些老電影裏,你完全看不到現代人的空虛、墮落,即使條件再艱苦,你從主人公身上看到的永遠是堅強向上的革命精神!

影片《白毛女》就是這樣一部值得深思的電影。在盜版光碟氾濫的年代,《白毛女》是我收集的唯一一張正版電影DVD。因爲我覺得它很有收藏價值,它不愧爲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其中一個場景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楊白勞爲了慶祝新年,用忙碌一年僅剩的一點錢給喜兒買了根紅頭繩,喜兒便高興得載歌載舞,一家人聚集在一起,每個人只能嚐嚐有限的幾個餃子,卻熱鬧非凡。而我們現在的新年,人人衣着光鮮地圍坐在擺滿大魚大肉的餐桌前,臉上卻少了喜兒那份真摯的快樂。大家虛僞地互相拜年,到處送禮、塞錢,把過年當成顯示自己闊綽或討好別人的平臺,還有的爲了獎金在忙着工作,至於家人難得的團聚早已拋在腦後,親情已不再是一道新年大餐。

《白毛女》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曾影響了一代人。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蕭條的經濟,戰亂後的杯盤狼藉,近百年被列強欺壓淪爲奴隸的艱苦生涯,難免使很多中國人對新生活喪失信心。《白毛女》就在這時出現了,成爲那個物質極度匱乏年代裏人們的精神食糧。而且裏面的主人公就是當時千千萬萬勞苦大衆的縮影,許多中國人在裏面看見了曾經的自己。它不但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也鼓舞了一代人,讓大家意識到喜兒的精神在新時代同樣值得傳頌。作爲一個吉林人,我尤其喜歡這部電影。因爲這部電影見證了長春電影製片廠的輝煌,從這以後,長春電影製片廠又相繼拍攝了像《董存瑞》《五朵金花》這樣的經典的老電影,之後便銷聲匿跡。

在這個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年代,各種商業大片充斥着整個電影市場,大部分人們已將《白毛女》遺忘,許多年輕人甚至沒聽說過這部經典。但我覺得它應該被人們重新審視,它不只是一部土掉渣的老電影,它更是一份對艱苦年代的回憶,提醒我們要珍惜現在的一切。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6

昨晚的《白毛女》是紅色經典之一,另外的《紅色娘子軍》去年也在劇院演過,是中央芭蕾舞團的(很想聽《萬泉河水清又清》)。66年上海舞蹈學校教師和芭蕾舞科首屆畢業生組成了《白毛女》劇組。79年《白毛女》劇組被正式命名爲上海芭蕾舞團,一齣戲促成一個劇團倒也是少見。

開場讓我出乎意料,中國特色便是寫實吧,看多了古典芭蕾的優雅和浪漫,對裏面的裝束和佈景的寫實還真有那麼一點不大適應。顏色多且鮮豔,戲劇效果倒是蠻強烈的。純粹的元素少了,民族感的元素增加了不少。

加上序幕有9場,並不似國外古典芭蕾渲染和烘托居多,故事發展很快,覺得有羅列嫌疑。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是—時期的作品,講大衆易懂的故事嘛,過度的渲染不切合實際,一個內容翻來覆去多種方式跳的話當時的觀衆一定認爲是浪費他們的時間,並且假如這樣的話,要把故事講完整可能4個小時還不夠用。

第一幕是耳熟能詳的北風吹,扎紅繩。畢竟是老派經典,覺得親切得很。裏面的舞蹈也是可圈可點,巧妙地運用了中國古典、民間舞的素材,以寫實與浪漫相結合的方法將劇情予以芭蕾化的展現,雖然有口號式的動作現在看起來很彆扭,但是時代的烙印還是有其特殊的韻味。配樂亦是中西結合,還有京戲的一些影子呢。喜兒的純真、甜美和變成“白毛女”後的堅韌、剛毅;大春的樸實、敦厚及參軍後的英勇、幹煉以及黃世仁的陰險、毒辣……等都刻劃得比較鮮明、生動。

個人覺得最精彩的是第7幕,山洞,佈景很有結構感,左右兩邊的石柱子,四周的黑色石壁呼應右斜角淡紫色的洞口,演員舞蹈也是精彩,連轉,碎步,還有大春在空中的連環跳,白毛女的旋轉打腿跳和十幾下的連轉,看得臺下觀衆鼓掌連連。而且原先鬆垮的裝束到了這裏,大春是有綁腿的緊身軍人服裝,白毛女的破舊衣衫有飄動的美感。最關鍵的是,有雙人跳了。

就是啊,芭蕾裏沒有雙人跳的造型,那還叫什麼芭蕾呢?對於裏面的其他有歌詞的配樂,我是聽不大清楚的,因爲有歌劇的唱腔在,身後的老媽媽在一唱一和時,她想起了她們的年輕時光吧。身邊的同事問我,我們年老的時候,能讓我們記憶的當代經典是什麼呢?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7

芭蕾舞劇《白毛女》和《紅色娘子軍》中的一個共同的命題就是:婦女在共產黨的幫助下應該得到解放。新華字典對解放的定義是:解除束縛,得到自由或發展。在舊社會中,因爲束縛,婦女沒有自由可言,也不知道什麼是發展。她們生活的中心就是男權的世界。

由此表現出來的女性的特質,諸如:柔弱,寡言,逆來順受等等皆是我們熟知的。在《白毛女》中一根二尺紅頭繩就是束縛的象徵,在出現的短短几分鐘裏,卻是喜兒最柔美的一瞬。不僅僅是男性對女性的社會地位的定位如此,女性本身在這樣的環境下也默認一切皆合理。這樣的觀念的根深蒂固,以至於爲了消除掉這樣錯誤(先不論是否真的錯誤)的觀念,劇中採用了一種完全極端對立的方式來展示女性應有的特質:柔弱成爲剛強,寡言成爲敢於言說,逆來順受成爲勇於反抗等等。表現在藝術語言上就有如下的改變:大量使用對比高的色彩,以產生強烈的戲劇衝突效果;服裝上,主角最終換上共和國新裝視爲最終走向光明;舞蹈動作上,女性有了大量的十分果斷的動作諸如指,怒目,敏捷的身手等等。通過這樣的手法,戲劇完全消除了舊社會的女性形象殘留在大衆的陰影,使得戲劇告訴觀衆:這樣纔是正確的,只有這樣的女性纔是自由的。

而是否這樣的改變就是真正的獲得了自由呢?我們可以非常明顯的注意到,強烈的極端對立後的結果就是,使男性特質完全掩蓋了女性特質。

有評論解釋到八大樣板戲中皆是中性化了女性,而在我看來還不夠,應該是男性化了女性。中性只是在男性化過程中的一個體現,並不是結果,它在社會上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但男性標準卻是顯而易見的。以上提到的如剛強、勇於反抗,以至於到軍裝、髮型、舞蹈動作等,均明顯的向男性特質靠攏(至少在那個時候之前,一直以來男性表現出來的特質都是如此)。

所以男性化後的女性就帶來了這個問題:這是解放還是重新的束縛?爲什麼最後女性還是必須以男性爲標準來生活,爲什麼女性一定要型行皆似男性才能得到認同和尊重(劇中的確如此表現)?於是整個戲劇進行的過程就是一次循環,以《白毛女》爲例:父親(男性)沒有把女兒(女性)保護好,於是女兒被地主(男性)搶走,女兒逃出來過着非人的悽慘生活(沒有男性的女性),最後紅軍(男性)拯救了她。喜兒在這個循環中其實沒有自己的選擇,因爲當沒有其他選擇的時候,唯一的選擇其實並不能稱爲選擇。

芭蕾舞源於西方,它最大的特點便是足尖起舞。爲什麼選擇這樣高難度且身體損害高的舞蹈形式?是因爲踮起腳後能夠牽扯到腿部肌肉,使得女性柔美的線條能夠獲得前所未有的展現。所以在西方芭蕾舞起初只是表現宮廷,自然,神話等主題。而在革命芭蕾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劇中演員努力的踮起腳,卻在試圖表達一種剛強。即使在《紅色娘子軍》最後,有大量的大腿露出來,看到的也只是一塊塊結實的肌肉。只能說,這是政治要求下的藝術創新吧。

而事實上在紅色年代下催生出來的各種文藝成果,不都是這樣的嗎?而今天也成爲了國內外炙手可熱的話題。我從來認爲任何攙雜意識形態政治訴求的文藝創作皆喪失了它本源的追求。所以對我來說,革命芭蕾中最美好的,還真只有喜兒頭戴紅頭繩時的驚鴻一瞥吧。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8

因爲不習慣看舞臺劇,我最後看的是1950年拍攝的黑白電影版《白毛女》。白毛女的故事已經講過許多次,這裏便不贅述劇情,只討論一些我看完之後的感想。

一言不合就開唱,這好像是那個年代的電影特色,電影版《白毛女》裏有許多處地方都用唱歌代替了說話。電影開頭就是楊白勞在唱歌,幾句歌詞點出坐擁大片田地的地主和窮苦農民之間的矛盾,也描繪出一副地主壓榨農民的場景。還有喜兒臨嫁前一天晚,坐在炕上一邊扎頭髮一邊唱着“有錢人結親講穿戴,我爹沒錢不能買,扯上二尺紅頭繩,對着鏡子紮起來,唉唉扎呀紮起來”既體現出窮人結親的困窘,卻又表現出喜兒對婚事的期待。亦有後面,喜兒被誤認爲白毛仙姑,追着進廟躲雨的黃世仁打時,半唱半說的那段“你說我是鬼,這都是你們把我逼成這樣子的……好,我就是鬼,我是屈死的鬼,我是冤死的鬼,我要撕你們,我要咬你們。”一個人自說自話難免看着尷尬,但是這樣一處理就不會給人強行解說的彆扭感。絕大部分的唱段聽着是沒什麼問題的,唯獨一個地方,我重複看了幾次,還是覺得突兀。楊白勞死了之後,穆仁智前來搶喜兒,喜兒在聽到契書的內容後,就開始唱她的震驚、唱她的冤屈、唱她的堅定,楊白勞的死就這樣一筆匆匆帶過,本來應該很衝擊的一件事收尾卻匆促而平淡,喜兒的高唱一點也沒能讓我覺得冤屈,反而越聽越覺得虛假。

電影裏還有許多處埋了伏筆和暗示,對比手法也用得很多。黃世仁回來在路上調戲喜兒那幕,讓後來使計強搶喜兒的劇情順理成章。趙大叔給王大春和喜兒講紅軍的故事,也爲後面王大春去投奔紅軍埋下了伏筆。而楊白勞死於鹽滷的伏筆非常隱晦了,一開始我看到楊白勞抓住想偷吃鹽滷的貓說“找死啊”,只以爲是平常的家庭瑣事,沒想到最後楊白勞是喝了鹽滷跑去雪地裏自盡的。對比在很多地方都出現過,在黃家上用得尤爲頻繁。黃世仁的母親,剛出場是個敲着木魚唸經的老婆婆,乍一看是個慈眉善目的形象,結果開口就是剝削收租,一點活路不給人留。明明是吃人的地主家庭,匾額卻都是“德貫千頃”“積善堂”,黃世仁強暴喜兒的那間房門上還掛着“大慈大悲”的匾額,不可謂不諷刺。不過讓我印象最深的一處對比,是黃世仁前後期形象的轉變。黃世仁剛出場顯得特別強大,走路昂首闊步,神情高傲,連他黃家就是縣衙這種話都隨便說,農民們的生死就在他一念之間,無所不能的模樣。但自他在廟裏遇上喜兒開始,他就表現出一種畏縮窩囊的模樣,走路含胸駝背,神情畏懼,彷彿換了一個人。黃世仁重新出場的時候,我幾乎沒能認出他來,差點以爲後期換演員了。

除了這些特別的安排外,還有些細節很動人心絃。《白毛女》剛開場的時候,喜兒和王大春兩人無聲的互動,大年三十那晚喜兒因爲將要出嫁而在楊白勞懷裏撒嬌,楊白勞出門赴死前脫下厚衣蓋在沉睡的喜兒身上……都體現了農民階層淳樸的性情。但同時,在面對黃世仁的'欺壓時,農民們一次次的退卻忍讓,也表現了那時農民階層的無力。

《白毛女》地主和農民之間的階級矛盾貫穿始終,且一步步的加深,從最開始單純的人地矛盾,累加殺父、奪妻、毀家之恨,使人越發對黃世仁恨之入骨,也對地主這個形象越發厭惡,符合當時社會環境的需要。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9

歌劇《白毛女》就是這樣一部值得深思的電影。昨天,我帶着以前對該劇的初步瞭解看了一遍,心裏頭有了更深的感觸。

歌劇《白毛女》取材於晉察冀解放區流傳的一個民間傳說“白毛仙姑”的故事,通過對貧苦佃農楊白勞之女喜兒在舊社會慘遭惡霸地主黃世仁的迫害,逃入深山,變成“白毛女”的悲慘身世,以及在共產黨領導下農民翻身解放後,喜兒重獲新生的真實故事,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即“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

《白毛女》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曾影響了一代人。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蕭條的經濟,戰亂後的杯盤狼藉,近百年被列強欺壓淪爲奴隸的艱苦生涯,難免使很多中國人對新生活喪失信心。《白毛女》就在這時出現了,成爲那個物質極度匱乏年代裏人們的精神食糧。而且裏面的主人公就是當時千千萬萬勞苦大衆的縮影,許多中國人在裏面看見了曾經的自己。它不但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也鼓舞了一代人,讓大家意識到喜兒的精神在新時代同樣值得傳頌。

通過楊白勞和喜兒父女兩代人的悲慘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農民之間的尖銳矛盾,控訴了地主階級的罪惡,熱烈歌頌了新社會,《白毛女》的故事逼真地表現了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主題思想,指出了農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其中一個場景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楊白勞爲了慶祝新年,用忙碌一年僅剩的一點錢給喜兒買了根紅頭繩,喜兒便高興得載歌載舞,一家人聚集在一起,他們只能嚐嚐有限的幾個餃子,卻熱鬧非凡。而我們現在的新年,人人衣着光鮮地圍坐在擺滿大魚大肉的餐桌前,臉上卻少了喜兒那份真摯的快樂。大家虛僞地互相拜年,到處送禮、塞錢,把過年當成顯示自己闊綽或討好別人的平臺,還有的爲了獎金在忙着工作,至於家人難得的團聚早已拋在腦後,親情已不再是一道“新年大餐”。

而今,在這個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年代,各種商業大片充斥着整個電影市場,大部分人們已將《白毛女》遺忘,許多年輕人甚至沒聽說過這部經典。但我覺得它應該被人們重新審視,它不只是一部土掉渣的老電影,它更是一份對艱苦年代的回憶,提醒我們要珍惜現在的一切。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10

學校爲了讓同學們更直觀地瞭解歷史,深入開展中國現代革命史教育,於是組織學生觀看電影《白毛女》,事後,老師讓學生每人寫一篇觀感,有一個15歲的女學生是這樣寫的――

1、白毛女真是個大傻瓜。黃世仁是個多好的男人呀,有錢有勢,有吃有喝的;不能做老婆,當個二奶也不錯嘛。

2、楊白老就是個無賴,還不了本錢還有情可願,連利息也不給,實在太可恨了。

3、楊春就更無情無義了,你說他也不打招呼就死哪兒去了;要人家喜兒還是不要,總得留句話吧?這樣的男人千萬別讓我遇上。

老師看後直搖頭,且無言以對,就叫這個女孩把她父母叫來。這個女生滿不在乎,心想,這有什麼呀,於是就叫來了她的父母……

作者按:這是一個典型的價值觀選擇問題。我們不能要求自己的孩子跟我們大人有一樣或相近的價值觀,更不能以長壓幼,強迫他們什麼也聽從我們的。況且,這類事已然司空見慣,成了社會上不少人的一種現實趨向,本怨不得孩子。若想改變孩子,首先得從我們大人自己做起。因爲,這個世界是由一個個單個人組成的,細胞有問題,怎麼能怪得了身體不好呢!基因的出了問題,須要追究不是下一代,而是我們成年人。這是現實狀況下,人的需求和慾望的階位發生了變化,是價值觀乃至人生信仰出現了危機。總之,是大人的問題;是社會階層結構、社會組織體制以及社會流行的潛規則在影響、暗示以至引導着我們在向着異己的方向移動、前進甚或瘋狂地奔跑。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11

幾千年前,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孟子曾有言“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這句話告訴世人要在逆境中發奮圖強。仔細揣摩這句話,能明顯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濃厚的悲劇意識。的確,奮發圖強、堅忍不拔者多數是無背景、無權勢、身份低位、命途多舛之人,比如《白毛女》中的大春和喜兒;而有權有錢、養尊處優之人多好吃懶做、冷酷無情、驕傲蠻橫,無憂患意識,比如黃世仁。

從勵志生存與教育意義的角度來看,1950年的中國黑白電影《白毛女》告訴我們的正是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道理。電影講述的是解放前,在華北的一個偏僻農村裏,貧苦農民楊白勞的女兒喜兒與青年農民王大春相愛,同村地主、富農黃世仁見色心動,逼楊白勞用其女兒抵債,楊白勞被迫自殺,喜兒被搶入黃家,受盡折磨後被黃世仁姦污,後喜兒逃出黃家,匿身深山叢林,頭髮全變白了……歷經磨難,喜兒始終沒有放棄,憑着自身信念等到了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八路軍的大春回到家鄉,爲喜兒伸冤雪恨,重見光明……電影的結局是在全村公審會上,黃世仁、穆仁智二人受到嚴懲;喜兒絕路逢生後,白髮復青絲,終於和大春喜結良緣。

很典型的一個苦盡甘來的故事,女主人公從喜兒變成了白毛女,最後又白髮復青絲,這個過程中,縱然是“破布爛草不遮身,深山野洞難活命”,喜兒也沒有放棄。這是值得我們現代社會中每一位青年思考以及學習的地方。衆所周知,在現代社會,官二代、富二代、貧二代等帶有身份標籤意義的“二代”現象頻繁成爲了中國社會關注的熱點,官二代、富二代、貧二代的標籤烙印明顯的折射出了一種階層意識。電影《白毛女》中的喜兒和大春若是生活於現代社會,他們的標籤就是貧二代。黃世仁生的安逸,是典型的富二代,他所擁有和炫耀的財富,不是靠自身能力得來的。喜兒和大春,他們沒有炫耀和享受的資本,所以只能努力,時刻保持着憂患意識。

貧苦艱難如喜兒,卻仍然期待“太陽底下把冤伸”,堅信“苦難的日子總能熬出頭”,做風雪中的舞者。生活在新社會時期的、太陽暖照下的我們這一代人,應該拒絕被扣上富二代、貧二代的帽子,拒絕階層意識,應該像喜兒一樣,不向逆境低頭,做風雪中的舞者。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12

昨天晚上,生平頭一次去人民大會堂看了歌劇《白毛女》。是紀念延安老毛講話70週年的彙報演出。

碰巧,我中學的一個女同學是中央歌劇舞劇院的女中音歌唱家,給了我兩張票。我小時候是看芭蕾舞劇白毛女長大的。所有的音樂部分的片段倒背如流,一點不吹牛。老實說,江青到底是大上海的演員,藝術功底還是有的。舞劇改編的不錯,音樂部分也很好。歌劇版本要長的多,我從小就沒完整聽完過,所以這次想補個缺。

90後的小演員嗓子真好,聲音也亮,但是第一幕就唱串了詞了。中間,背景板也安錯了,場子裏哄哄直笑個不停。

半場休息的時候,演出進行了快兩個小時。我是實在聽不下去了。歌劇原版的唱腔難聽不說,臺詞的內容讓你覺得你居住的這個國家,怎麼富人都那麼壞,窮人呢,也好不到哪兒去,不守信用,其實也很壞。到最後其實就是比誰的胳膊粗。黃世仁粗的時候,就能糟蹋喜兒、逼楊白勞按手印;等到王大春牛逼的時候,嘡嘡兩槍把老黃乾脆給斃了。

一部藝術劇的價值連70年的歲月都堅持不下來,讓我很難受。老黃祝壽片段的臺詞總是不自覺地讓人想起當代爆發的山西煤老闆,想起強拆強遷的各種傳言。

真不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東西能有70年以上的生命力。按說我對音樂是有過份好感的,總能聽得下去。西洋的歌劇,過了兩三百年,越聽越過癮。白毛女這一版本的排演其實嚴格遵循了原來的集體創作原貌,還是很用了點心思的,只是壓縮了表演時間,以適應當代人的快節奏生活習慣。曾經若干年前,改過一版,增加了王大春和喜兒曖昧的戲份,以迎合觀衆市場的口味,據說把還活着的90多歲的賀敬之老先生氣的夠嗆,他是原集體創作團隊的核心人物。

想起了某人曾說的話,大意是:革命的結果不可預測,革命不會摧毀舊制度的枷鎖,只會強化這種枷鎖,革命不是一項成就,也不是新時代的黎明,它源於年邁腐敗,源於思想和制度的枯竭,以及自我更新的失敗。經常發生革命的民族其實缺乏持續創新、改良、變革的勇氣、耐心和智慧。這是我一直反對任何形式暴力革命的根本原因。

歌劇白毛女給我的印象是:時代似乎毫無改變,手拿IPAD的現代富人和拿着柺杖的黃世仁就像是孿生的兄弟,親如一家;市面上,網絡上,王大春們似乎也很活躍,人數也在增加,70年的光陰彷彿被穿越了。這是白毛女歌劇僅存的價值和意義,當然僅僅對我個人而言是如此的。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13

近日,有幸觀看了經過經典歌劇《白毛女》,這部誕生於70年前的經典之作,在結合現代3D技術和相關特效後,大大增強視覺衝擊力和觀賞性,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整個歌劇表達的情感和內涵也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了一次洗滌!

《白毛女》歌劇雖然在表現形式上採用了新的技術手段,但是其故事的核心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都是表達了人民羣衆反抗和推翻舊社會、舊制度的內涵,契合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核心,通過從楊喜兒身上的悲歡苦難來反映和表現這條故事主線,其中對部分情節的重新創作,比如對“趙大叔講紅軍”“穆仁智強搶喜兒”等幾場戲進行再創作,把以前大段的對白和臺詞改成了唱段,增強了歌劇的感染力,更加容易引起關注的共鳴,達到歌劇所期望的效果。

《白毛女》的故事是沉重的,但是又傳遞着希望,在深深爲白毛女所處的時代悲哀痛心的同事,又爲共產黨推翻舊制度,解放人民,爲勞苦大衆帶去希望而歡呼和感動。通過這次觀影,我發現任何苦難都不能打倒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以喜兒爲代表的敢於反抗的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奮起抗爭,不畏強權,最終取得了勝利,翻身做主人。現如今,全國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實現中國夢而不斷前行!希望《白毛女》傳遞出的精神能夠鼓舞更多的中華兒女,不屈不饒,爲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電影白毛女的觀後感 篇14

偶然的機會,同事說白毛女3D重製上映,便三兩相約,在江門市東湖劇院觀看了跨越70年時間的經典。

死亡、離別、仇恨、黑暗……勾畫了舊時代活生生的把人變成鬼的悲慘世界,讓人心生憐憫,憤懣不已。

新生、革命、鬥爭、重生……描繪了新型社會的美好景象,打土豪分田地,農民翻身做主人,讚揚了新社會把‘鬼’變成人。

佃農楊白勞因被地主黃世仁逼以喜兒抵債,絕望、無力、自責讓他最終走向自殺的道路。喜兒在二嬸的幫助下,終逃脫地主黃世仁的魔爪,從此“隱”于山石之間。常年不見陽光、缺少衣食,喜兒一頭烏黑的長髮變成白髮,成了世人口中的“白毛仙姑”。直至紅軍來了,大春回來了,領導農民鬥倒了黃世仁,揭穿地主黃世仁的謊言,闢謠“白毛女”,大春與喜兒終再見,喜兒翻身,開始新生活。

70年前,這部電影作爲獻給黨第七次代表大會成功召開的禮物,獲得了極大的反響。如今,運用現如今先進的技術重現當時經典的電影畫面,“舊社會將人變成‘鬼’,新社會將‘鬼’變成人的主題讓人震撼連連!

看完整部電影后,喜兒的那句“舀不幹的水,撲不滅的火!我不死,我要活!”一直徘徊在我的腦中,總會想起發生在父輩身上的那些事。

不知是否算是幸運,我出生在用泥塊堆砌起來的屋子裏面,一下雨便是整個房間都滿是泥濘,混着泥土味和常年不見陽光的黴味真是一段極好的體驗。聽奶奶說,爸爸他們五兄弟出生的時候,七個人擠在一張用木板搭起來的“小牀上”,每天吃的都是用山上的野菜混上幾點小米熬成米粥,勉強度日。還時常因爲交不起“公分”和“公糧”,全家都餓着肚子下地幹活,聽講每到吃飯的時候,爸爸他們五兄弟總會跑到一里路外的人家牆頭聞飯香,這樣會讓自己好過些。

後來,慢慢的國家政策開放,土地承包制度慢慢放開來,漸漸不再會去爲吃的去“扒牆頭”,也慢慢的走出了大山,走進城市。可是小時候在磨難中養成的習慣,叔叔伯伯去堅持、去拼搏,有的成了國家高級教師,有的有了自己的企業,有的做起了生意,都在大城市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