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白毛女》觀後感

《白毛女》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爲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白毛女》觀後感,希望能幫助到你!

《白毛女》觀後感

  《白毛女》觀後感篇一

第一次看這種黑白電影看的這麼入神,情節跌宕起伏,看完之後心中有對當時社會的感慨,有對喜兒的同情,也有對黃世仁的憤慨!

我很慶幸我沒有生活在哪個地主和僱農矛盾尖銳的時代,我也無法對喜兒這樣的命運感同身受,我也無法理解他們對地主的憤恨和無奈,但當我看到楊白勞被生生的按上了賣女兒的手印,當我看到楊白勞因無奈而服毒自殺,當我看到紅軍來時,羣衆們手拿棍棒向着黃世仁的時候,我可以想象他們對地主已經恨之入骨。

喜兒,這樣一個單純,漂亮,勤勞,善良的好姑娘,命運卻如此曲折。在家時,苦命幹活兒,沒有好日子,還好父親很疼愛她,記得楊白勞在掏出送給喜兒的紅頭繩時的唱詞:“人家的閨女有花戴,爹爹錢少不能買,扯下了二尺紅頭繩,給我喜兒紮起來!哎!紮起來!”;()被黃世仁糟蹋後,懷孕了卻被趕了出去,還差點被賣了,經歷喪父之痛之後又經歷了喪子之痛,在山裏一夜青絲變白髮,過上了野人的生活,我真的很難想象,這樣一個柔弱的姑娘,是如何承受的這麼多苦難!還好,八路軍來了,打到了地主,報了仇,和大春哥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還讓人有點欣慰。

慶幸如今世界太平!深感我很幸福!

  《白毛女》觀後感篇二

電影《白毛女》講述了發生在舊中國華北地區一個小村落里老佃農楊白老因爲還不起地主黃世仁的,而被逼死,女兒喜兒被搶走抵債,喜兒受盡屈辱和磨難,最後逃到深山老林,青絲變白髮,人們看到後以爲是鬼,直到共產黨推翻了舊社會,人們才發現原來白毛女就是喜兒,才又讓喜兒變回了人。影片採用3D技術、歌劇的表現形式,通過藝術家深厚的演唱功底,充分展現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給人以美好的視聽覺感受,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年代,進入了故事之中。

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頌。本片故事來源於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頌,它以主人公的命運概括了舊社會億萬農民倍受壓迫的苦難歷史,並以此說明封建的剝削制度“使人變成鬼”,勞動人民做主的新社會“使鬼變成人”。影片以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成功的塑造了喜兒的形象,她不只是舊社會剝削壓迫的承受者,而且還是勞動人民反抗精神的體現者,因而是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典型意義的。而父親楊白勞的形象告訴人們:勞動人民不奮起反抗舊制度,非但不能改變苦難的命運,反而會被舊社會所吞吃。

悽美的故事,溫馨的結局。這部影片的故事雖然發生在舊社會,以中國第一部新歌劇的形式表現,把白毛女的堅強,解放軍的英勇,地主的兇殘表現的淋漓盡致,使我陶醉,使我感動,使我反思對過去生活的態度,過去舊制度下的佔有、分配不公、不和諧;而共產黨推翻舊社會,打土豪、分田地、和平共享,現在的生活,物質豐裕、供給充足,要什麼有什麼,應當好好珍惜。

爲階級鬥爭鋪墊,爲紅色政權唱響。《白毛女》無疑是成功的傑作。作品已經問世70多年了,作爲紅色作品的經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無容置疑,作品的音樂旋律堪稱經典,更能體現和烘托作品中主人公們的態度、立場和抗爭精神,所以傳唱至今,經久不衰。

揭示了一種尖銳矛盾。電影通過對楊白勞和喜兒父女兩輩人的悲慘遭遇的刻畫,深刻揭示了那個年代的地主與貧苦之間的尖銳矛盾,也將地主階級的醜惡嘴臉展現在當代人的眼前,同時也熱烈讚頌了共產黨和新社會給人民帶來的光明與幸福,指出了農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當然,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的人生信仰,意識形態,價值觀選擇、去向也發生了變化,不好用現代意識來評判過去的事實,但能引起我共鳴的就是,人必須要與逆境抗爭!

現在觀看這部歷史新歌劇,不但是對我們開展中國革命現代史的一次教育,更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的。以爲總書記的黨中央統攬全局,正本清源,做出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戰略構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實現農村精準脫貧,爲全民族的繁榮富強和人們的幸福安康出謀劃策、貢獻力量,也值得我們倍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學習白毛女精神,把握現在,成就未來,爲建設我們更加美好的家園增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