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通用21篇)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通用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通用21篇)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1

影片落幕的時候,臉頰上一片溼熱,父親的名字叫程嬰。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活的,包括代表忠正的程嬰和代表奸佞的屠岸賈。作爲影片的《趙孤》經過一番改編,屏除了作爲元雜劇的傳奇色彩和好人至好壞人至壞的元素,爲我們呈現了一個較生活、較貼近的《趙氏孤兒》。元雜劇《趙孤》作爲中國古代十大悲劇之一,講述的是春秋時期晉貴族趙氏被奸臣屠岸賈陷害慘遭滅門,倖存下來的趙氏孤兒趙武長大後爲家族報仇的故事。看完陳導的片子,我感覺改動頗大。甚至說是把一切都設計在人的情理之中。例如,改動最大的不是韓厥未死和公孫大人撞階變被殺,而是程嬰救孤的出發點,以及其子之死的出發點。元雜劇中的程嬰似乎是一個無畏的大英雄,爲救趙孤,親眼看見自己的兒子被剁爲三段......陳導所塑造的程嬰,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的父親。他可以救別人,但他作爲一個父親怎能放棄自己的孩子? 劇中還有三個人:莊姬、韓厥、公孫杵臼。

原文中此三人的死法分別都被改換,莊姬並非拔劍而是自縊,韓厥乃是自刎,公孫大人則是撞階而死。無論何種死法,他們都是忠正善義、悲壯的靈魂!其中,葛優扮演的程嬰讓我久久不能釋懷,他的面容上刻着兩個字“父親”。

他不是什麼大英雄,他只是一個父親。抱着兒子會開懷大笑的父親......當他親眼看見萬惡的屠岸賈將自己的兒子摔在地上,只一聲,沒了聲響......他,他崩潰了!那是怎樣的一種心情?我沒法體會。可當我看到嚴肅的父親在一旁潸然淚下時,我想我明白了。陳導的程嬰有一個鮮明的特點,他很膽小。他只是個普通的郎中。當莊姬夫人叫他力保趙孤時,他不知所措,他推辭,他猶豫,他覺得這不是他這種人該承受的。就在這時,莊姬夫人說出了那一段作爲一個母親的話: 等他長大了,不要告訴他仇家是誰,就讓他過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他明白了!因爲他也是一個孩子的父親!劇中描寫程嬰喪妻兒後的悲痛,陳導所給的行爲是:釘門。在寂靜的空房子裏,只有趙孤的哭聲和那令人心疼的釘門聲...... 二十年中,程嬰忍辱負重,帶趙孤一併投奔仇家,爲報血海深仇...... 在拍攝片場,還沒開拍,葛優這個大老爺們哭了。

我想,這是父親的力量!二十年後,趙孤面對程老爹對事實的解釋,毫不相信。是啊!任誰也不回相信吧?他對程嬰大吼:“你有兒子嗎?你有兒子嗎?”他深埋心底的將近二十年的委屈和苦楚通通爆發了!他滿眼血絲道:“我怎麼就沒有兒子?我怎麼就沒有兒子?“當那扇釘門打開的時候,那裏,一個嬰兒籃......結尾,程嬰死了,他身著白衣,白髮飄飛。那一片紅霞掩映處,他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妻兒......趙氏大仇得報,兒子的仇也報了,於是他安然睡去......程嬰,以父之名,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程勃,一個叫趙氏孤兒。 而他們的父親,名字叫程嬰!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2

在家看趙氏孤兒,完全是思維混亂,結構顛倒,臺詞也差,結尾更是荒謬。

這個千古流傳故事的精髓就在於一個“義”字,拍的完全看不出來,拍成了程嬰這麼多年養大趙家的孩子就是爲了給自己的兒子報仇,也太狹隘了吧。

趙氏孤兒的故事千古流傳,感動了這麼多中國人,核心就在於一個“義".公孫杵臼和程嬰就是兩個再普通不過的老百姓,和趙家沒有一點兒關係,但是兩個人都是義士,兩個人商量好爲了保存趙家忠良的血脈,一個獻生命一個獻親子,這是多麼的大忠大義!

趙家是三代忠良,電影開頭演的卻忠不忠,惡不惡!趙丞相還欺負屠岸賈,好像屠岸賈殺趙家是自保一樣。整個故事充滿了邏輯上的硬傷,讓人完全看不懂是怎麼回事兒!

電影中部演的亂七八糟,演的像過家家一樣。原來故事中老程嬰十幾年揹負着全國人的罵名,全國人都罵他出賣朋友出賣忠臣之後,認賊爲主,只有他一人知道真相,自己做着自己的事情,古人的境界決不僅侷限於那一己之狹小的感情!程嬰必然是痛苦的,失去獨子,但是換子之爲是他發於主動,絕無後悔的~~我真是對程凱歌失望之極,看完了真想臭罵他一通,辜負了這麼好的中華故事,真勸他去好好聽聽趙氏孤兒那出京劇,那是可以給人聽哭的一出好戲!

“老程嬰提筆淚難忍,幹頭力緒涌在心。十五年屈辱俱受盡,佯裝笑臉對(轉原板)奸臣。晉國中

上下的人談論,都道我老程嬰貪圖富貴與賞金,賣友求榮害死了孤兒是一個不義之人。誰知我舍卻了親兒性命,親兒性命,我的兒呀!撫養了趙家後代根。爲孤兒我已然把心血用盡,說往事全憑着水墨丹青。畫就了雪冤圖以爲憑證,以爲憑證,(接散板)叩門聲嚇得我膽戰心驚。(接唱二黃散板)實可嘆一家人被鹼抄斬,那時節血成河屍骨堆山;狗奸賊做此事天怒人怨,這冤仇到如今一十五年。”

導演啊,你是怎麼了?這世道已然是黑不黑,白不白,大家眼睛都只盯着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老婆兒子熱炕頭,死活發生在眼下都不管,回想想古人,爲了一個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人,什麼叫忠義,什麼叫犧牲,我們做不到吧,難道連一個老故事一個傳奇在大屏幕上都編不了給大家嗎?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3

昨天去看了場《趙氏孤兒》,至少從散場後觀衆的交談中來看,這部電影起碼在普通觀影者應該是博得了還算不差的口碑,我也替老陳舒了一口氣,總算沒有像像《刺秦》那樣叫好不叫座,《無極》那樣慘遭影評人和普通觀衆的如潮惡評。

影片的開頭氣場很大,情結絲絲入扣,毫不拖沓,宮廷政變更是一個視覺上的小高潮,讓觀衆產了較強的代入感(儘管這樣的刺殺場景和十月圍城一樣,按照現實邏輯分析幾乎不可能這麼驚心動魄)。而大概出場十分鐘左右就被秒殺的那個“王”雖然是一個沒有多少戲份的配角,但卻讓我印象深刻,在凱歌的電影裏,統治者往往是用荒誕手法塑造的集昏庸陰陽怪氣於一身的角色,這和膚淺諂媚的張藝謀的形成鮮明對比,敢用隱晦的藝術形式去控訴極權主義政治,真實而不媚俗,是我最欣賞他的一點。

當然,依然不能否認這部電影裏並沒有完全褪去陳凱歌式的一些固有弊病,他對電影電影情節和結構的把握上,舞臺化的痕跡還是比較濃重,講故事的技巧和對全局的把握一直是他的弱點,尤其在人性刻畫層面上總是缺乏一些貼近現實生活化的思考邏輯。

xxx在生產後看不出產後虛弱的狀態,在自絕前也沒有明顯的內心掙扎的心理軌跡,依照常理起碼應該苦情的眸視自己的孩子一眼;黃曉明放過趙氏孤兒的動機僅僅用良心發現來解釋也太鹹蒼白無力,因爲從之後的劇情推進中可以看出,這個角色的性格陰冷沉靜,幾乎不可能如此感情用事;葛優一直不讓趙孤上學也未作交代。如果說以上都是些不痛不癢可以忽略的漏洞,那麼以王學芹縝密詭詐的性格特點來分析,完全會在一開始殺掉真正的趙氏孤兒,更不可能有收留葛優作爲門客的反常理行爲;葛大叔在最後一刻突然放棄盤亙在內心十五年的復仇計劃要帶趙孤去過平淡的生活也顯得突兀,莫名其妙;“三人連環刺”的結局處理太過於兒戲化,打得輕飄飄;葛優在被刺後倒下給了一個近五秒鐘的面部特寫鏡頭,一個常看電影的人應該有經驗,這是給死人才運用的鏡頭手法,但沒想到最後竟然葛大爺又支撐着殘軀跑到大街市上兜了一圈(讓我想到了《十面埋伏》裏章子怡死了又活,活了又死直到把觀衆折磨到死的橋段。總之電影后半部分情節有些分散,不緊湊,復仇的高潮走的綿軟無力。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還是讓我看到了陳凱歌電影中人文訴求的迴歸,也不像《無極》那樣過於晦澀的隱喻和指涉,讓不明就裏的普通觀衆如墜雲霧,外加糟糕的劇情架構,嚴重破壞了一根本來很有深度的故事主題。

再去看時光和豆瓣上的6分低評實在有失公允,我不明白爲什麼《生化危機》《敢死隊》這樣的電影都能得分比他高,如過我沒記錯的話,在時光網上,這部電影未上映前它已經是這個分數了。雖然陳凱歌一直力圖將電影昇華到成深層的人性探討層面上,雖然他駕馭劇情和思想性融合的功底不夠深厚,時常讓這種追求把影片的邏輯弄得混亂,但我通過《趙氏孤兒》顯然看到了陳凱歌在後者方面的努力改進。而這部電影受到的詬病顯然超過了它本身所應該所承受的批評。我只能說中國觀衆沒有批判力,沒有理性,被少數輿論所控制,看了《無極》就心理扭曲的調侃,惡搞,咒罵別人的後繼作品,不能不說是中國電影的一種悲哀。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4

不久前,我於江海大影院觀看了《趙氏孤兒》這部影片,頗有感觸。至今,我的腦海中還時不時地浮現出影片中的一些精彩畫面。

這部影片記敘的是晉國時期趙氏遭人陷害,三百人被誅,只剩下一個孤兒,被大夫程嬰收養,將他撫養成人並報其殺父之仇的事。

這部影片,刻畫了許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其中有兩個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是程嬰,另一個是屠岸賈。

程嬰,晉國大夫。他是一個能以大局爲重,以他人利益爲重的人。當年,趙氏遭誅,莊姬夫人走投無路時,將其子託付於程嬰,並以身殉夫。程嬰將其子帶回家,卻在去公孫大人家時,趙氏孤兒被奉屠岸賈之命的官兵帶走。但他卻銘記着莊姬夫人臨死前說的話,於是他便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救回了趙氏孤兒,卻犧牲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

痛心之餘,他便一心想着要將孩子撫養大,爲他報仇。於是,他將趙氏孤兒取名爲“程勃”,並將他帶到了屠岸賈的門下,做他的一位門客。試問,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在屠岸賈的門下,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將程勃撫養成人。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屠岸賈最後遭到報應,最後倒在了程勃,倒在了趙氏孤兒的刀下。但他爲此付出了畢生的努力,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程嬰的以大局爲重的精神感動着千千萬萬的觀者,也給人以深深的啓迪。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如果說程嬰最後的下場是重於泰山,那麼若是他未能將趙氏孤兒撫養成才的話,那他的死就是輕於鴻毛,微不足道了。

程嬰的精神讓我們敬佩,屠岸賈的嘴臉卻讓我們厭惡。

屠岸賈,晉國大臣。卻實在“奸”得能夠,相對於三國時的曹操而言,真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影片中,他在趙相國向皇帝進酒時,乘機誣陷他,並要滅趙氏全族。其狼子野心真叫人膽顫!即使滅了趙氏三百人,他卻連趙氏孤兒也不肯放過,定要斬草除根。但再以大局爲重,舍小家而保大國的程嬰面前,他也只能俯首而退。

俗話說得好:“好有好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果然,十五年後,他最後遭到了報應,死在了趙氏孤兒的劍下。真叫人怡然稱快。像屠岸賈這種人,在當時,就是一個社會的敗類。從他身上,我真正的明白了三國時期劉備的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如今,我們做爲一個公民,做爲社會上的一員,更就應多爲社會做貢獻,爲社會注入新的活力。而不就應,一味的去幹壞事,沒有一顆善良之心,沒有一顆關愛之心,沒有一顆互助之心,沒有一顆感恩之心。那隻會像屠岸賈一樣,遭到人們的排斥,成爲社會的敗類。

每部影片都不一樣,每部影片也都發人深省。從《趙氏孤兒》中,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他就像指路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觀看了這部影片,我的情緒至此還猶如洶涌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或許這就是影片的獨特魅力所在吧!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5

作爲一部以歷史事件爲題材的電影,應該嚴格尊重歷史的嚴肅性,作爲一部反映當代人信仰探尋人性的電影,應該立足於當前時代的大背景下,從人物的選擇思考人物背後更深層的東西。作爲一部深刻探尋當下時代因素的電影,應該從歷史的角度凸顯這個時代中人種種的選擇和迷茫。無論從那種方面,不得不承認《趙氏孤兒》確實是一部少見的優秀作用,無論從故事結構、敘述技巧還是從反映的主題方面,這部電影都超出了國內電影在同時期的表現,可以真正讓一個觀衆心滿意足地把錢交到電影院,同時又若有所獲地從電影院出來。

《趙氏孤兒》的故事出現於司馬遷《史記》——趙氏世家。講的是春秋時期晉貴族趙氏被奸臣屠岸賈陷害而慘遭滅門,倖存下來的趙氏孤兒趙武長大後爲家族復仇的故事。具體故事這裏不做介紹,我們將從電影中尋找電影中的故事,以及電影所要揭示的人性選擇,以及這個時代所面臨的種種困惑。

春秋時期,隨着戰功赫赫的趙氏家族的權力和威望不斷壯大,晉景公也恐懼不已。將軍屠岸賈一直都受到趙氏的排擠,於是藉助趙朔勝仗慶功之日,以弒君的欲加之罪,一日內將趙氏族長趙盾和長子趙朔等趙氏家族三百餘人全部殺死。而趙朔的妻子莊姬此時生下一個兒子命名趙武。爲了延續趙氏唯一的香火,她自殺爲了讓韓厥放掉程嬰而帶趙武走。這個故事並不復雜說簡單點,就是晉景公爲了權力藉助別人將趙氏滅門的事情。可是在滅門中卻留下了一個被程嬰養大的孩子。程嬰的老婆原本是爲了自己孩子活着而把趙氏孤兒交了出,可是那個搜查趙武的將軍並沒有相信她交出的這個孩子就是趙氏孤兒,相反卻看上了程嬰的孩子,認爲那就是趙氏孤兒,於是程嬰就用自己孩子的生命換來了這個與自己毫無關係只是出於一種對正義或者信仰的堅持而收養的孩子。

一個人爲了自己的信仰失了最親的人,無論怎麼樣這都是殘酷地。可是程嬰堅持了,不是因爲他要選擇,而是因爲他被選擇。無論這種選擇是怎麼樣的,無論正確與否他都會失自己永遠難以預料的東西。可是這種失起碼成就了他生命意義,就是我們所謂的人生理想和信仰。放下了自己最不能的放下的,不是因爲自己的選擇,而是因爲命運更正確的是時代和人性對自己的逼迫。

程嬰收養了孩子以後,擔心受怕,他不願意讓孩子讀書,更不願意讓孩子學武,或許因爲他只想讓孩子長大,並沒希望把復仇任務交給這個孩子,他希望孩子做個平凡人,可是命運卻把這個孩子送到了晉景公的面前,孩子還被晉景公認作乾兒子。信仰往往就是理想與生活的衝突,就好做這個趙氏孤兒一樣,命運沒有給他選擇命運的權力,命運只是給了他面對和接受的權力。他跟着晉景公學習練武終於在十六歲那年成爲了一個英姿勃發的少年。他管晉景公叫做乾爹,每一次程嬰見後都無奈地看着這種悲劇的發生,自己毫無辦法和能力阻止改變。孩子愛那個乾爹似乎勝過了愛這個在孩子眼裏就是親爹的養父。隨着孩子的長大程嬰覺得他不得不將這個事實告訴孩子,可是他不知道怎麼樣說呢,終於有一天晚上他和韓厥談(韓厥也就是那個私自放走趙武的將軍)談話的時候,被孩子聽到,孩子聽到後揚言要告訴自己的乾爹,韓厥抓住孩子想要殺死孩子,在程嬰苦苦的哀求下才得以救下這個孩子,此時我們看見了程嬰的悲痛可憐和惶惶不安。孩子十六歲那年,晉景公要征戰,他要求帶上這個孩子。程嬰因爲這個想法感到恐懼,他一邊乞求晉景公不要那樣,他只有那樣一個兒子,另一面他要求孩子不要出戰,他不希望孩子有事情,也不敢希望,這對於他將是一個無法接受的打擊,爲了這個孩子他放棄了一切自己所能放棄的東西,包括親人、家庭,如果孩子出事他怎麼樣面對呢?可是孩子少不更事,最後還是選擇了和晉景公參戰。在戰場上,趙氏孤兒身陷囹圇,這時候晉景公表現出了政治家的冷酷,在遠處看着孩子被圍攻自己冷酷無情想要離,或許因爲孩子的叫聲打動了晉景公內心潛在的人性,在離開的途中他又轉馬回援。

孩子在回來後,大聲嚎叫問程嬰要靈藥,並且以死相逼要程嬰交出靈藥,程嬰表現出了一種驚恐和無奈的表情,讓每一個觀衆都深感痛苦。孩子抓着自己的親爹,大聲吼叫乾爹受傷了,藥在哪裏?程嬰嘴脣顫抖。之後程嬰告訴了孩子,他的真實身份是趙氏子孫,他們一家滅門都是因爲他的這個乾爹。孩子感到驚詫,他說上一輩的仇恨與自己有什麼關係。是啊!仇恨與你沒有關係,可是你的存在就是一種仇恨的產物,你也是仇恨的締造者。

故事發展到最後孩子終於接受了這個復仇的現實,並且殺死了晉景公,可是殺死晉景公後程嬰陷入了迷茫,他失意義,也就是在那個信仰,堅持到最後當實現的那一刻,突然他覺得都消失了,一切都是空虛的,這就是現在時代所有人的迷茫,在完成自己堅持的信仰後自己就會變成一個毫無意義的空殼,因爲信仰覆滅了,這種覆滅有兩種,一種是理想的終結好像西方的上帝,另一種理想的終結,好像復仇後的程嬰不知道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意義!

此部電影對於人性的挖掘是深刻的,對於當下社會的揭示是恰當好處的。程嬰堅持的與其說是正義和信仰不如說是人性和無奈。故事的規模宏大,尤其在對於人物內在的刻畫方面特別獨到,敘事方法即使和好萊塢的差點但是把故事能講清楚,在時間跨度和過度問題上基本是連續的,可以從心裏面讓讀者沒有感到毫無意外,更沒有出現好像五年後十年後的字幕,這也是在當下中國大片中少有的!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6

《趙氏孤兒》好的段落是真好,淡的部分也是真的讓人坐不住。

開頭的謀殺、政變和搜孤救孤段落劇情緊湊,人物命運一直在牽着人往下走,確實做到了如海報上所言“儘管我們都知道結局,還是忍不住揪心到最後一分鐘”。宮廷政變一幕的壯麗與慘烈,可以與大多數史詩電影傑作並列而無愧色。無論美工、攝影,還是臺詞和表演的考究都有效地撐起了影片的氣場,當然,這是陳凱歌電影一貫的好處。

劇情從屠岸賈到公孫杵臼府上要人開始有些鬆懈,那就是屠岸賈摔死孩子那“砰”的一聲,在座不少女觀衆迸嚇了一跳。從此以後,劇力開始無可救藥地走向鬆弛。

看得出,在程嬰這個角色上陳凱歌做出了不少努力。此人顯然是個奇人,既表現在他維護孩子的勇毅上,也體現在他別出心裁的復仇方式上,然而時代的變化,又必須給這個人找到新的動機,才能令觀衆信服。陳凱歌的努力斑斑可見,成果卻難盡人意。程嬰凡人的一面被開釋的過多,過碎,而英雄的一面卻並未找到公道的解釋,於是我們看到,影片的後半部分一直糾結在要不要讓孩子上學、要不要守舊父親和另一個男人之間的祕密、要不要從軍這樣一些遊離於題旨之外的情節線上。當然,可以說這是在借孩子展現兩個父親之間的爭鬥,可是這種爭鬥的張力明顯不足,展現得也缺乏層次。

程嬰和屠岸賈,一個是失敗者,一個是勝利者,一個是郎中,一個是大臣,一個是門客,一個是恩主,這種關係本來可以經營處很多奇巧的場面來,可惜我們看到的盡是一段段淤積纏繞的瑣事。就是這些不知所謂的情節,把陳凱歌電影中那些一貫華麗的臺詞拖累成了迂闊的抒懷,把那些出色的表演拖累成了雞肋。即使如此,影片仍不忘在結尾用耳熟能詳的“夢裏團圓”段落誇大程嬰是個英雄,完全不顧情節和四周環境的公道性,這劇與影片開始部分相比,簡直是高臺跳水般的落差。

實在照我說,不如干脆把成長的這一段處理成純粹的笑劇,跟前後兩段的反差越大越好,甚至可以發展到程嬰一度想跟仇人和解的地步,然後再轉折到悲劇,這樣張力會更大。

影片的製作當然是很好,陳凱歌電影在這方面是一貫的高品質,從美工、道具到服裝都一絲不苟,單看畫面,盡對是一種享受。不過也出現了一些單刀、筷子之類的器物上的毛病,算是瑕不掩瑜。另外,能不能別再讓年齡戰國時代大老爺們動不動披一身繁縟累贅的泡泡紗了?質感不一定非要這麼做出來吧?

作爲動作片影迷,要好好誇一誇谷軒昭給《趙氏孤兒》設計的宮廷政變一場動作戲,快速而細碎的剪切是糊弄普通觀衆的大路做法,難得的是突圍的空間層次明晰,人物關係清楚。而在此基礎上做出了陷阱、宮殿中懸掛的裝飾壓倒衆人、提車疾行突圍等漂亮場面,就真的需要想象力和細緻的心思了。這一場動作戲無懸念進選我的“年度十大動作場面”之列。

與劇情走勢相映成趣的是,後面的迎擊胡騎和屠岸府復仇兩場打戲得簡直慘不忍睹。跟胡人作戰的場面完全就是不顧史實和公道性的亂衝,直接倒退到《岳家小將》時代,而且連那一點趣味都沒了。復仇一場則是不管人物情緒和受沒受傷,一律是華麗麗滴盤旋和翻滾。香港武指不懂戰陣和虛張聲勢的毛病暴露無遺。

縱觀整個電影,陳凱歌始終還是太有藝術腔調了一點,太文以載道了一點,哪怕這腔調裏已經沒有了內容,這文後面早已沒有了什麼大道,他依然還是喜歡那個端着的架子。他可以把一個很有文化的題材經營成一個漂亮的庭院,卻總是忘了要給人留下一個進出的院門,只有他自己端坐在水榭中悠然自得。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7

這部影片記敘的是西晉時期趙氏人們被人陷害,許多趙氏人口被殺,最後只剩一個剛出生的孩子,趙氏孤兒的名字也由此而來。這個孩子的母親莊姬臨死前將他託付給程嬰,然後就自殺了。程嬰歷盡千辛萬苦救了這孩子,但卻犧牲了他自己的妻子和兒女,程嬰幫他取了一個名字:程勃。之後程嬰帶程勃一起到屠岸賈做門客,在屠岸賈的門下,程嬰以超強的毅力將趙氏孤兒撫養成人。最後,皇天不負有心人,程勃終於殺了屠岸賈,幫他的爹報仇,也幫程嬰報了仇,但程嬰也爲此丟了寶貴的性命。

程嬰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人,給人啓發。他的死印證了“人總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這句話,他的死屬於重於泰山,假如他沒將趙氏孤兒撫養成人,那他的死就是輕於鴻毛。程嬰爲了拯救一百個嬰兒和趙氏孤兒的生命,不惜犧牲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這種捨己救人的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

屠岸賈這種人,在當時社會就是一個敗類,而在當今社會,我們不應該學習他,我們既然是社會的一員,就要給社會一點貢獻,要有關愛之心、善良之心、幫助之心,如果沒有關愛之心、善良之心、幫助之心,就會遭到別人的排斥,跟社會的敗類沒什麼兩樣。

《趙氏孤兒》主要是想突出做人要有關愛之心、善良之心、幫助之心,並且還要有捨己爲人的好品質。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8

影片落幕的時候,臉頰上一片溼熱。

劇中的每一個主角都是活的,包括代表忠正的程嬰和代表奸佞的屠岸賈。作爲影片的《趙孤》經過一番改編,屏除了作爲元雜劇的傳奇色彩和好人至好壞人至壞的元素,爲我們呈現了一個較生活、較貼近的《趙氏孤兒》。

元雜劇《趙孤》作爲中國古代十大杯具之一,講述的是春秋時期晉貴族趙氏被奸臣屠岸賈陷害慘遭滅門,倖存下來的趙氏孤兒趙武長大後爲家族報仇的故事。

看完陳導的片子,我感覺改動頗大。甚至說是把一切都設計在人的情理之中。例如,改動最大的不是韓厥未死和公孫大人撞階變被殺,而是程嬰救孤的出發點,以及其子之死的出發點。元雜劇中的程嬰似乎是一個無畏的大英雄,爲救趙孤,親眼看見自己的兒子被剁爲三段……陳導所塑造的程嬰,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的父親。他能夠救別人,但他作爲一個父親怎能放棄自己的孩子?

劇中還有三個人:莊姬、韓厥、公孫杵臼。

原文中此三人的死法分別都被改換,莊姬並非拔劍而是自縊,韓厥乃是自刎,公孫大人則是撞階而死。無論何種死法,他們都是忠正善義、悲壯的靈魂!

其中,葛優扮演的程嬰讓我久久不能釋懷,他的面容上刻着兩個字“父親”。他不是什麼大英雄,他只是一個父親。抱着兒子會開懷大笑的父親……當他親眼看見萬惡的屠岸賈將自己的兒子摔在地上,只一聲,沒了聲響……他,他崩潰了!那是怎樣的一種心境?我沒法體會。可當我看到嚴肅的父親在一旁潸然淚下時,我想我明白了。

陳導的程嬰有一個鮮明的特點,他很膽小。他只是個普通的郎中。當莊姬夫人叫他力保趙孤時,他不知所措,他推辭,他猶豫,他覺得這不是他這種人該承受的。就在這時,莊姬夫人說出了那一段作爲一個母親的話:

等他長大了,不要告訴他仇家是誰,就讓他過普通老百姓的日子。

他明白了!因爲他也是一個孩子的父親!

劇中描述程嬰喪妻兒後的悲痛,陳導所給的行爲是:釘門。在寂靜的空房子裏,僅有趙孤的哭聲和那令人心疼的釘門聲……

二十年中,程嬰忍辱負重,帶趙孤一併投奔仇家,爲報血海深仇……

在拍攝片場,還沒開拍,葛優這個大老爺們哭了。我想,這是父親的力量!

二十年後,趙孤應對程老爹對事實的解釋,毫不相信。是啊!任誰也不回相信吧?他對程嬰大吼:“你有兒子嗎?你有兒子嗎?”他深埋心底的將近二十年的委屈和苦楚通通爆發了!他滿眼血絲道:“我怎樣就沒有兒子?我怎樣就沒有兒子?“當那扇釘門打開的時候,那裏,一個嬰兒籃……

結尾,程嬰死了,他身著白衣,白髮飄飛。那一片紅霞掩映處,他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妻兒……趙氏大仇得報,兒子的仇也報了,於是他安然睡去……

程嬰,以父之名,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程勃,一個叫趙氏孤兒。

而他們的父親,名字叫程嬰!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9

在國內的幾位大腕級導演中,陳凱歌原屬於我不太喜歡的導演之列,並且是越來越不喜歡的那種。陳大導演的早期作品有幾部還是不錯的,尤其喜歡那部《霸王別姬》,整部電影充斥着歷史與現實的交織,戲裏戲外不分情境的糾纏掙扎令觀衆揪心。而這部電影也可能是主演張國榮杯具的引子之一。但從《無極》開始,陳大導演的電影除了恢弘的場面和炫目的色彩,找不到多少思想與內涵。但2008年拍的《梅蘭芳》改變了我的看法,陳導的電影又列入我的觀看計劃中。

近期的賀歲片一部之後一部上演,導演、主演的牌子一個比一個大,前期炒作的熱浪更是一個蓋過一個。老謀子的“山楂”炒的最兇,但其中味道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好;馮導的“地震”震動了觀衆的心,可說是催人淚下,但“非2”卻成了“戲不夠、噱頭湊”的大雜燴;而姜大明星的“子彈”則飛的讓人眼暈……。那麼,陳導的《趙氏孤兒》又會是什麼樣的效果呢?說實話,這部電影比同檔期的那幾部賀歲片要好些,不再那麼“無極”。當然,電影好看與否,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這部電影對《史記-趙世家》中的記載動了較大的“手術”,說是“篡改”可能有點過,但若說是“改編”又有點不夠。雖然改動很多,但故事的主線和故事裏的主要主角那是絕不能變滴,畢竟還有“尊重歷史”的原則在限定着。電影與歷史記載相比,改動之處有很多,但差別最大的、最值得評說的應當是兩處:一是程嬰換孤的起因與過程,一是程嬰撫養、教育趙氏孤兒的方式與過程。本人認爲:這兩處較大的改動,正是影片“得”、“失”之所在。

《史記》中記載的“程嬰換孤”這一情節是程嬰與公孫忤臼商議的計策,是程嬰忠義氣節的體現。而在電影中,這一情節被做了較大的修改,“換孤”的起因不再是程嬰的仗義,而純屬陰差陽錯和被逼無奈。這樣的改動令程嬰少了些“假、大、空”的英雄主義氣概,多了一份兒溫情,添了一份兒人性。這多少可算是電影改變中的“亮點”,應當屬於“得”的部分。只是在整個換孤過程中,程嬰顯得過分懦弱,過分被動,有悖於歷史上這個人的本性。

而救下趙氏孤兒後的程嬰,原本該隱居深山,獨自撫養教育趙氏遺孤,直至晉王幡然悔悟招其回宮。但電影裏卻讓他不甘於深山的寂寞,反而帶着年幼的趙氏孤兒投奔到死敵屠岸賈的門下,且讓趙氏遺孤認賊作父。這一情節的設計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電影中,趙氏遺孤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屠岸賈諸多的恩惠,而他的養父從未給他哪怕一點點復仇的教育。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怎樣可能一下子聚集起滿腔仇恨而手刃仇敵呢?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試想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一個人若沒有君主的首肯而隨便刺殺重臣,焉能不受到制裁?不受到追殺?所以,這處改動該算是影片中最大的敗筆,最大的“失”了。

另外,電影裏韓厥的主角設計也令人感到詫異。歷史記載中,韓厥將軍並沒有參與程嬰救孤的過程,但他同情受到屠岸賈陷害的趙氏忠良,也多少明白一點關於程嬰與趙氏遺孤的事情。是他最終讓程嬰和趙氏孤兒重新回到了“人間”,光明正大地走進了社稷。但在影片中,韓厥基本上成了一個莫名其妙的主角,除了在深受震動而放走救孤的程嬰外,看不出他有任何存在的價值。

說到底,陳大導演又犯了他一貫的老毛病——虎頭蛇尾。陳導又一次開了個轟轟烈烈、頗爲引人的好頭,接續上一段平鋪直敘的過程,最終卻毀在了讓人莫名其妙的結尾上。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10

關於仇恨,劇中趙武問他的乾爹屠岸賈是否有敵人時,屠說:“不把任何人當成敵人,你就沒有敵人。”。如果你沒有敵人,心中就永遠沒有仇恨。這是一個人內心世界中的最高境界。一個人,心中忘記了敵人,沒有了仇恨就可以天下無敵。可這是很難做到的。如果說愛別人,自己是幸福的,而仇恨卻只會讓人更加痛苦,放下心中的仇恨,得到的將會是整個世界。

劇中幾乎每個人都沒有做到忘記仇恨,仇恨貫穿在每段劇情中,屠岸賈因爲仇恨屠殺了趙氏家族,趙武因爲仇恨殺了屠岸賈。縱觀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史,一直有着仇恨,人與人之間,利益集團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仇恨伴隨着血腥的殺戮和戰爭,仇恨象疾病一樣難以消除,化干戈爲玉帛只是一種理想境界。沒有仇恨,社會才能和諧;沒有仇恨,世界纔會和平。

劇中的反面人物屠岸賈倒是有忘記仇恨的痕跡。他是趙武的乾爹,當然此前他只是“誤會”,誤將趙武當作程嬰的親生兒子,他似乎有懺悔,他對這個孩子恩愛有加,提供條件讓他習文弄武,一直到孩子成年後,趙武披掛盔甲,橫刀立馬的時候,屠岸賈忽然發現了趙朔的影子,而且他確信這個喊他乾爹的孩子就是趙朔的親兒子。老謀深算的屠岸賈想借戰爭之名除掉趙武,但是有一種力量在呼喚他放棄這種念頭,那就是父愛。他看着這個孩子長大,他對這個孩子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特別是他受了箭傷,趙武一勺一勺的喂他湯藥的時候,他已經決定忘記仇恨。趙武知道真相後,又燃起了仇恨,他要殺死這個“乾爹”,屠岸賈和趙武刀劍相向時處處劍下留情,而這時候程嬰“成全”了他,當趙武的劍刺穿他身體的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他含笑而死。他罪惡的靈魂在懺悔中安寧了。

關於犧牲。劇中很多人爲趙氏孤兒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程嬰的犧牲無疑是最大的。一個人可以爲親生的孩子甚至爲國家奉獻自己的`生命,這是偉大的。但是讓自己的孩子爲另外一個無辜的孩子獻出生命,這是罕見,更是偉大的!程嬰做到了,他是一個偉大的父親。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11

今年寒假我在家裏的電腦上觀看了《趙氏孤兒》這部感人肺腑影片,看完之後我思緒萬千,到現在我還在想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在古代晉朝晉靈公的時候,奸臣屠岸賈不喜歡趙盾那麼專橫,又見趙盾的兒子趙朔雙喜臨門,不僅第一次打仗就勝利歸來,而且他的妻子莊姬夫人也身懷六甲,便非常生氣,要滅趙氏全家所有的人。他借晉靈公爲趙朔慶功的酒席上,把晉靈公害死,然後再把趙家300多口殺害,這時晉國大夫程嬰正爲莊姬夫人診脈,莊姬夫人聽說自己丈夫被害,知道真相後,她把孩子生下來,可韓厥又來要孩子,莊姬夫人只好把孩子託付給程嬰,讓他把孩子交給公孫杵臼大人,然後自殺了。韓厥因此被砍傷,爲了救趙家這個幼苗,公孫杵臼被屠岸賈殺死,而程嬰的妻子被刺死和他自己的親生骨肉也被屠岸賈摔死。程嬰因此強忍悲痛,也被激怒,他立志要把趙氏孤兒獨自撫養大,最後讓他爲自己的兒子、妻子以及他的家人報仇雪恨。程嬰先投奔屠岸賈當他的門客,讓他收趙氏孤兒爲義子,然後展開了長達15年的復仇計劃。

看完以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被這兩位老百姓以及公孫杵臼大人深深地感動了。爲了救趙家的最後一根幼苗,程嬰犧牲了它的妻子和親生骨肉,公孫杵臼犧牲了他自己。從這裏,我又體會到了,老百姓們愛戴和擁護忠臣,又對奸臣的憎恨和厭惡,體現出老百姓們善良和純潔的心靈。我們要學習這部電影給我們的啓示:要替別人着想,不要自私自利;要捨己救人,不要貪生怕死;要擁有一顆純潔和善良的心靈,讓人們敬仰,不要做一些令人厭煩的事,讓人們非常討厭你!我很佩服程嬰的忍耐性格,母子倆都不在了,他還能忍下15年再讓趙武(趙氏孤兒)殺屠岸賈,我也很佩服公孫杵臼,這本來不是他要管的事,他卻也把自己給犧牲了。我在夢裏有時也想到了《趙氏孤兒》的情節,我還想再多看幾遍這部大片,再次深深地體會它。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12

這部影片記敘的是西晉時期趙氏人們被人陷害,許多趙氏人口被殺,最終只剩一個剛出生的孩子,趙氏孤兒的名字也由此而來。這個孩子的母親莊姬臨死前將他託付給程嬰,然後就自殺了。程嬰歷盡千辛萬苦救了這孩子,但卻犧牲了他自己的妻子和兒女,程嬰幫他取了一個名字:程勃。之後程嬰帶程勃一起到屠岸賈做門客,在屠岸賈的門下,程嬰以超強的毅力將趙氏孤兒撫養成人。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程勃最終殺了屠岸賈,幫他的爹報仇,也幫程嬰報了仇,但程嬰也爲此丟了寶貴的性命。

程嬰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人,給人啓發。他的死印證了“人總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這句話,他的死屬於重於泰山,假如他沒將趙氏孤兒撫養成人,那他的死就是輕於鴻毛。程嬰爲了拯救一百個嬰兒和趙氏孤兒的生命,不惜犧牲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這種捨己救人的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

屠岸賈這種人,在當時社會就是一個敗類,而在當今社會,我們不應當學習他,我們既然是社會的一員,就要給社會一點貢獻,要有關愛之心、善良之心、幫忙之心,如果沒有關愛之心、善良之心、幫忙之心,就會遭到別人的排斥,跟社會的敗類沒什麼兩樣。

《趙氏孤兒》主要是想突出做人要有關愛之心、善良之心、幫忙之心,並且還要有捨己爲人的好品質。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13

混亂,哀愁,這是一個可悲可泣的故事,神奇,幸運,這時一段可歌可頌的傳奇。他,捨棄自己的孩子,換一個不相干的趙氏孤兒;她,用愛感動他人救子,用血染紅一方土地;他,是可悲的?永無親故,家族300多號人無一倖存,他,還是幸運的?在如此千鈞一髮之際,竟得以倖存,有如此多的人的關愛與關注!

幸與悲的交織,情與仇的過往,愛與恨的勾勒,扣動了我們的心絃。莊姬挺着肚子給自己的丈夫趙朔餞行,送他去戰場。誰料,這便是一場災難的開始。屠岸賈先是借刀殺人,後嫁禍於人,還假傳聖諭,讓趙氏300多號人枉死!實在是十惡不赦,讓我們看了都憤憤不平,於心不忍!血腥,屠殺,殘忍,瀰漫,滋長,擴散。趙氏只留下一餘嬰,爲了他的名,保住趙氏,多人命喪黃泉,他得以倖存,真是天不絕趙氏!程嬰是爲莊姬接生的大夫,受莊姬之託,爲保趙氏孤兒,他丟子喪妻,這是一個多麼無私守信的人啊!趙氏孤兒改名程勃,一場風暴似乎過去,這卻是另一場暴風雨的前夕。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程嬰忍辱負重,攜程勃做屠岸賈的門客,讓趙孤認賊作父。隨着時光的推逝,一份仇在程嬰心中愈演愈烈。程嬰由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長成了健壯的少年,這中間傾注了程嬰多少的愛和精力啊!這一份深情豈是涌泉可報!程嬰備受屠岸賈喜愛,真是造化弄人!直到屠岸賈讓程勃上戰場,穿鎧甲,持寶劍,他由內而外沁出的一股氣概令屠岸賈心中生疑:莫非這是趙氏孤兒!

而後上戰場之際,程勃奮勇殺敵,竟與屠岸賈並肩殺敵,之後又救了屠岸賈!當得知自己的身世之謎後,他義不容辭,要讓所有所以命喪黃泉的人絕非枉死。他同仇敵愾,視死如歸,最終在節骨眼上戲劇化地殺了屠岸賈,程嬰也去了一個他夢想的天堂!

命運決定他是悲的,而愛決定他是幸的。人性的善惡,結局的幸悲,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14

《趙氏孤兒》電影取材於發生在春秋時期趙氏孤兒的故事,濃墨重彩地刻畫了2600來年前的春秋時期,程嬰、韓厥、公孫杵臼等忠義之士忍辱負重、藏孤、救孤的古人那種忠義豪情。山西藏山是當年這一故事的重要發生地。做爲藏孤之地也因此改名爲“藏山”。

影片片頭,引入了山西陽泉盂縣藏山的短片介紹,這對於宣傳藏山忠義文化、打造陽泉轉型發展新形象、塑立歷史文化古城,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中國人眼中的山西,是一個地下藏有取之不盡“黑黃金”煤的地方,提起山西人那就是“煤老闆”,靠挖煤、倒煤爲生,是一個以賣自有資源爲經濟發展模式的省份。在以往的多個電視劇、電影當中把城市的歷史文化展現給了國人,令人神之嚮往。無意中帶動了城市旅遊業的發展,如《大紅燈籠高高掛》火了晉中旅遊、《康熙王朝》帶動了晉城皇城相府的旅遊等等,在當今中國各省份地方大打“文化牌”,做爲本地歷史文化底蘊的時刻,山西人運用商人敏銳的眼光,察覺到本地不但有取之不盡“黑黃金”,還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中華文明看山西,自古就有“得河東者雄天下”之說,從《趙氏孤兒》這部影片片頭,引入了山西陽泉盂縣藏山的短片介紹,山西人意識“資源有時盡,天然旅遊無盡時”,準確的看出山西的經濟模式要轉行,借全國各地大打“文化牌”的當前時機,加快山西由資源型省份轉變爲旅遊型省份,快速提高旅遊及居住環境。實現山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契機。

因此本人覺得在介紹山西本地的歷史文化、人物當中,山西人會藉助更多的宣傳渠道來向國人展示出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及旅遊文化,從而更好的拉動旅遊經濟體系,使得山西可以更好更快的發展。這也是《趙氏孤兒》影片片頭引入了山西陽泉盂縣藏山短片介紹的原因。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15

中國人是不喜歡悲劇的。即使如梁山伯祝英臺奔赴赴黃泉,也要在死後化爲蝴蝶雙宿雙飛;即使如薛湘靈遭遇洪災,淪爲無產者,也會剛剛好投身於她曾救助過的趙守貞家中。人說悲劇比喜劇更崇高,國人卻終是閒散的,可以隨着故事哭哭笑笑,卻不願面對悲劇帶來的深深的思考。最誇張的是竇娥的故事變遷:到今天我們看到的京劇“竇娥冤”,竇娥甚至都不用死了。曾有人說,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只有一部是真正的悲劇,那便是《趙氏孤兒》。然而就是這真正的悲劇,在今天我們看到的京劇中,也被削弱了悲劇力量:程嬰並沒有在結尾處自殺,整齣劇的結局是圓滿的。

我決沒有自虐傾向,圓滿的結局是人人都期盼的。但是我相信,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本身應具有生命力,人物及情節不應該一味由作者掌控,而應該按照應有的方向發展。好的作者,要做的便是順勢而爲之,把應有的結局還給作品和觀衆(讀者)。何況《趙氏孤兒》的取材,是歷史上真實的事件。

當然,這一點瑕疵並沒有削弱京劇“趙氏孤兒”的藝術魅力。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戲,一股英雄氣籠罩着全劇。爲了救趙氏孤兒——趙武,人們紛紛犧牲了自己。因爲趙武在此處已不單單是一個孩子,他是個象徵。趙武還在,被陷害被滅門的趙家就沒有絕後,就還有個希望——有一天爲趙家報仇平反,戰勝邪惡力量。是的,戰勝邪惡力量是劇中人物敢於犧牲自己所爲的真實目的。所以,同樣是爲救人犧牲所有人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相比之下,“趙氏孤兒”更有一種神聖,更高於現實,更有理想主義的色彩。

程嬰是這齣戲最重要的人物。對於這一人物形象塑造,其成功之處並不僅僅是他的膽識、智慧和犧牲精神,更有其多年來被人誤會的忍辱負重。扶孤與捨命,何難何易?公孫忤臼等人爲了趙武犧牲了寶貴的生命,程嬰卻欲死不能,要承受着誤會,要親近佞臣,以圖將趙武撫養成人。 可以想見,面對公主等人的責罵和不理解時,有多少次真相險些脫口而出,但是他不能說,他要對得起趙家,更要對得起公孫忤臼等英靈。所以我個人認爲在這個點上,這齣戲應該再多一點描寫刻畫,使得程嬰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一個歷史事件被搬上舞臺,勢必會有一些出入。在戲中,程嬰假裝投靠奸臣屠岸賈,並讓趙武認其爲義父,從小在屠岸賈身邊長大。這樣的變動本身沒有什麼很大的問題,但是這樣長大的趙武,是不是可以在知道真相後,毅然決然殺了屠岸賈?我不禁想到了《射鵰英雄傳》裏的楊康。我們很希望將黑與白,善與惡分得徹徹底底,於是不惜對人物逆人性而動。既然“竇娥冤”中的竇娥可以不用死,那麼“趙氏孤兒”也不妨再多進行幾次改變。狐狸說得對,京劇要想長久的發展下去,就必須與時俱進。

“趙氏孤兒”很好看。當然,這跟它本身取材的精彩的歷史事件有關。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提倡的那股正氣,運用到藝術中,很美,很能打動人。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16

經歷從天上掉到地底下的慘痛失敗後,現時的陳凱歌已經聰明瞭許多,肯低頭示好,不過骨子裏的高傲貴族氣還在。這不,看他挑的,先是“一代完人”梅蘭芳,再是中國古典悲劇,相當親民,又不降格調。比之國師的偷工減料順手拈來,他還是有認真做事的地方,一絲不苟。只是在《趙氏孤兒》裏,當頻頻出現的女高配樂從背景飄蕩而來,好似詠歎、好似悲泣,我就彷彿看到了陳凱歌撫胸長嘆——他依然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裏頭,沉浸在自己營造的悲劇感當中,無法自拔。

縱觀這些年的賀歲檔片子,《趙氏孤兒》當然不是一部太壞的電影,但也絕對不是一些人吹捧的好電影,沒有驚世更沒有迴歸。陳凱歌能拍出動人心魄的大場面,像宮廷上趙氏蒙冤;能點上一兩個很妖的配角,像晉王和謀士,而光有這些,他卻還是隻能拍出三分之一的好電影,就跟《梅蘭芳》一樣,讓你享受一段直奔高潮而去的前戲,豈不料中途馬上停下,說麻煩先生下次再來。該做的沒做完,這就是《趙氏孤兒》的最大毛病。這必然到來的復仇沒完,就好似斷掉了一口氣,它本該比開場還有畫面感,更能感染人心。不說兒戲化的“三人連環刺”處理,整個復仇過程沒有懸念,打得輕飄飄,簡直毀掉了葛優在前面幾十分鐘的忍辱負重。即使除去這個,有那個靈魂出竅的超現實結尾,《趙氏孤兒》仍舊是一本爛尾戲,好似號召大家趕緊圍觀程嬰的悲劇命運,家毀人亡好悲慘。我直接就聯想到了《和你在一起》,一堆人圍着看小孩拉提琴,看似煽情,實乃做作矯情。

再者幾個人物立不起來,先不說既毀容又毀掉電影的黃曉明,他的韓厥角色基本起到了娛樂效果,大大沖淡了片子的悲劇色彩,真不知是陳凱歌開的玩笑還是黃曉明的自己發揮。真正立不起來的人物是程嬰,影片把太多筆墨浪費在了生活瑣細上。由於他的被動,《趙氏孤兒》始終無法交代出他的真實動機,更無法表現出人的崩潰。由於程嬰受制,趙武也不停搖擺,他如何接受事實並向義父刺出劍,這些都表現得太想當然了。電影給出的邏輯是這樣的,程嬰跑到屠岸賈面前,趙武自然會幫程嬰,沒有爲什麼。影片有意不斷強化趙武的矛盾遭遇,他一邊是養父一邊是義父,本該有一個精彩的內心鬥爭乃至於自己潰敗,然而這些在《趙氏孤兒》裏都是消失不見的,多了徒勞無益的外景打鬥,基本可以說是功虧一簣。

說到底,《趙氏孤兒》還是一部典型的中國式大片。你會有相似的笑場經歷,更會有片刻的穿越錯覺。那些一望便知的影視基地搭景,那些灰頭土臉的羣衆演員,那些踐踏史實的各種漏洞。所以,《趙氏孤兒》並沒有能讓陳凱歌脫胎換骨,更無法在這個時代裏脫穎而出。

這就是命。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17

昨天看了傳聞中的《趙氏孤兒》,本以爲是一部慘遭滅門後遺孤長大曆盡艱險復仇的故事,但觀後發現本應是趙氏遺孤爲主角的復仇大片,演變成了被託孤的忠臣與仇人的心理復仇戰!故事的結局雖然是衆望所歸的復仇成功,但是在成功的一霎那,顯現出來的並非是復仇者的暢快和施惡者的落寞、懺悔!反而是復仇者的釋然,因爲揹負了仇恨15年,終於可以做一個了結,可以看到魂牽夢繞的妻兒,能夠不再逼迫親手養育的孩子與仇人生死相搏!而施惡者也並沒出現想象中的喪心病狂的舉動,反而流露出不忍、不捨的情緒!畢竟面對的是朝夕相處喊了他15年乾爹的孩子!

看完後走覺得如鯁在喉,不夠暢快,商業大片往往講究的簡單明瞭的是非觀,善就是善、惡就是惡!沒有模棱兩可的灰色地帶!這樣往往能更容易激起人們的情緒。本片不難看出,導演更關注了真實的人性問題,不再簡單的得出“1+1=2”的結論,而是融入了人性的因素,這是個新的視角!但單從商業化電影的着力點來看,我認爲看完此片沒有達到娛樂的精神,總覺得讓人吃了個蒼蠅,從最初惡人做惡激起全場觀衆的仇視情緒,本以爲會痛痛快快的出現復仇的場面,誰知道最終仇是報了,卻留給大家一個變了樣的結局,報仇的最終選擇不想報仇!惡人選擇死亡!人性因素是有了,可是忘了人們進電影院是爲了放鬆情緒,這樣一個不鹹不淡的結局真是使人難受!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18

昨天下午獨自一人到影院看完了趙氏孤兒,整體的影片給我的感覺還是不錯的。主要劇情趙氏家族已經顯赫了好幾代,父親趙盾是宰相,兒子趙朔是將軍,兒子媳婦是王的姐姐莊姬。這樣一個家族卻被仇人屠岸賈用計嫁禍在一天之內斬盡殺絕,三百餘人無一倖免。在丈夫遇難的時候,莊姬生下了他們唯一的孩子。莊姬要求幫助接生的民間醫生程嬰帶走了莊姬的兒子,而韓厥卻在此時出現,爲救兒子莊姬不得不已死相保,終於感動韓厥將趙氏孤兒帶出。

屠岸賈一定要斬草除根。他下令將全城的嬰兒收爲人質,找不到趙氏孤兒就處死這些孩子。

程嬰的妻子在丈夫外出時,把趙氏孤兒交給了來搜查的士兵,留下了自己的孩子。以爲自己的妻兒已經遠離京城的程嬰爲救趙氏孤兒和全城的嬰兒,程嬰只能承認這個孩子是他自己的兒子。並告訴屠岸賈趙氏孤兒已經由公孫大人帶離京城。

屠岸賈到公孫大人家制造響聲終於找到了隱藏的程妻,公孫大人爲讓屠岸賈相信程嬰的兒子就是趙氏孤兒以性命相拼,而此時程嬰被感動爲了就趙氏孤兒自己的兒子卻被當作趙氏孤兒殺死了。

程嬰將真正的趙氏孤兒帶進了屠岸賈府中,作了仇人的門客。他發誓要讓趙氏孤兒長大以後報仇,並和韓厥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進行復仇,爲了這個誓言,他在敵人身邊生活了十五年,直到屠岸賈發現了這一切……

劇中葛優的演技堪稱無懈可擊,不足的地方是感情不夠細膩,將復仇的計劃表現得不像復仇,趙氏孤兒的前後復仇的心理表現不夠,反差太大(可能是因爲時間的關係沒有表現還是怎麼着)總之感覺是今年不錯的大片。(當然這只是和無極相比較而言)。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19

《趙氏孤兒》之前在電視上看到過別人演的一小段,今天,就看了原版。

故事講述的是春秋時期,晉國將軍趙朔打勝仗歸來,戰功顯赫,因此受到了屠岸賈的嫉妒,屠岸賈便想殺了趙朔,於是在慶功宴上設計殺了國君,嫁禍給趙家,殺光了趙家人,獨剩剛生下來的子嗣,趙朔的妻子用自己的命,讓接生的大夫程嬰帶走收養了。屠岸賈關上城門,捉了全部的嬰兒,下令在寅時前未找到趙家的孩子就殺光所有嬰兒。之後程嬰不惜用自己的兒子救下了趙家的孩子,自己的妻兒也被屠岸賈殺了。孩子取名爲程勃一天天的長大,認了屠岸賈做乾爹,屠岸賈也教他武藝,送他寶劍鎧甲,對他愛護有加。十五年後又要打仗,程勃穿上了軍裝,走路的姿態,被屠岸賈認出來與趙朔神似,懷疑了十五年前的事。與此同時,程嬰也告訴了程勃真相,程嬰還不信。之後屠岸賈叫來兩人,說明了真相,程勃決心報仇,與屠岸賈廝打起來,程嬰知道程勃打不過,上前阻止,在屠岸賈殺程嬰之時,程勃也藉機殺了屠岸賈,報了仇。

屠岸賈陰險狡詐,爲達目的不擇手段,他因嫉妒趙朔,在慶功宴時,竟殺害了國君,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還嫁禍給趙朔,藉由滅了趙家,不得不說是個奸臣啊。他也十分心狠手辣,爲了殺掉趙氏孤兒,不惜想殺掉全城的嬰兒,雖最後找到,沒有殺,但依據他的所作所爲,他沒找到一定會實施的。程嬰是個重情重義之人,爲了報答趙朔妻子的信任,解救趙氏孤兒,他不惜用自己的孩子代替趙氏孤兒,解救了全城的嬰兒,此等行爲,真是令人欽佩,連屠岸賈也沒想到。最後程勃與屠岸賈廝殺的時候,知道程勃打不過,也想解救這個孩子。他也很勇敢,救這個孩子,已是不怕被屠岸賈殺的風險,毅然決然的幫助趙家撫養長大最後的獨苗。他又何嘗不是一位值得學習的榜樣呢!

看完此劇,我也對當時的百姓深感同情,對當時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感到厭惡,其實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快樂。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20

在看《趙氏孤兒》之前,我無意中在網上看了一個視頻--《趙氏孤兒》首映式上張靚穎唱霸王別姬的主題曲《往事不要再提》。張靚穎精湛的唱功和這首歌本身的魅力,讓我忍不住想到了《霸王別姬》的光輝,然後自然而然的開始期待凱歌的新作《趙氏孤兒》。

事隔幾天之後,我如願看了《趙氏孤兒》。不得不說,在程嬰去做門客之前的劇情都是十分精彩的,容不得我分半點神。我也在內心暗暗佩服:凱歌到底還是凱哥!但之後的情節,難免讓人提不起精神,尤其是不停的“乾爹”、“乾爹”之後,更讓我十分不想再看,但還是堅持看到了最後,結果,還是失望了。

平心而論,這樣的事情現實中很多。隱忍多年,不見得就能報仇雪恨。付出無數,不見得就會有回報。太多事情很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也許當年的《無機》揹負了太多罵名,但我還是想說,無極講述的道理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爲什麼大家不能接受滿神那句“你將來會失去更多”,因爲這可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就是得到更多,但事實都會如此嗎?

所以,好多事情,能趁早做就做了,能趁早把屠岸賈殺了就趁早殺了吧,等到小孩長大,結果喊“乾爹”比喊“爹”還甜,早先的良會再也不會出現了。

所以,能不傷害人就不要傷害人吧,復仇是種很驚悚的行爲。許多年的一部電視劇《陸小鳳》至今還讓我記憶深刻,那部片子就是講陸小鳳如何復仇,很給力的復仇。而趙勃小兒的復仇太ungelivable了。

所以,即便有人說陳凱歌這部新作是“基礎很好的爛尾樓”,我們也還是要正視它說明的一個道理:生活,並不如理想那麼給力!想復仇不一定會成功!想讓屠岸賈痛不欲生,最終發現自己纔是最痛不欲生的那個!

《趙氏孤兒》說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趙氏孤兒》中學生觀後感 篇21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去看了《趙氏孤兒》,不能說這是一部稱絕的電影,也並沒有期待的那麼好看,但是,卻讓我在知道結果的情況下,揪心到了最後。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春秋時期,大將軍趙朔的夫人——國君的姐姐莊姬懷上了趙家孩子。但是屠岸將軍卻被國君誣陷,屠岸就要滅掉趙家300多口人。他們精心設下了一個局——趙家在趙朔打勝仗回來的時候,送了一些酒給國君,國君喝酒的時候,屠岸的手下就放了一隻毒蟲,讓它去毒死國君(事先在國君的脖子上用紅油畫了一個圈,而毒蟲就吃這種紅油),藉機當作是趙家送的酒毒死了國君,再假傳聖旨,乘機滅掉趙家。而民間的大夫程嬰正在爲莊姬把脈,而這時,被人差點害死趙朔踉踉蹌蹌地來到莊姬那裏,讓莊姬快逃,之後就死了。莊姬讓程嬰給她接生,然後叫程嬰保護好嬰兒,之後便自盡了。後來,全城的嬰兒都要上交,因爲趙家的嬰兒就藏在這個城裏的某一戶人家中,而程嬰的夫人把帶回家的趙氏孤兒交了上去,夫人和自己的孩子躲到了公孫大人的夾壁牆裏。屠岸找到這裏,摔死了孩子,殺死了夫人——程嬰用自己的孩子替了趙家的孩子。程嬰決定,好好的把孩子養大,再爲自己的孩子、夫人報仇。這部電影的最後,程嬰和屠岸都死了,這部電影落幕。

看完這部電影,我竟然哭了,不爲什麼,就爲程嬰的命運和註定悲哀的趙氏孤兒(化名程勃),他們,註定不會得到幸福,即便是報仇了,又怎麼樣呢?只有15歲的孩子還能撐下去嗎?自己如同父親的人死了,知道了一個駭人聽聞的真相,這種打擊,是多麼巨大啊。從一開始,命運就再也沒對程嬰和程勃微笑過,程嬰爲了趙家的孩子,捨棄了自己的妻兒,把趙家的孩子養大,只是爲了報仇,這對孩子不公平。程嬰也許忘了,莊姬死前說的話:“不要告訴孩子他的父母是誰,不要讓他報仇,讓他過平民的生活。”

這部劇有點像反面教材,看了這部劇之後,我看出了世間的醜惡,在這個世界每個角落都有可能有很多生存在痛苦中的人,他們挺着,面對上天對他們的不公,他們從來沒想過報復、報仇,只爲了好好的生活而努力着,這就是在醜惡中的一點美好了吧。只要心是端正的,不是扭曲的,是多爲別人着想的,不是自私的,就不會有“恨”這個詞存在,更不會有“報復”、“報仇”。

多一點愛,少一點恨;多一點微笑,少一點憂愁;多一點閱讀,少一點嘀咕;多一點運動,少一點美容。生活本來平淡如水,放一點鹽它就會是鹹的,放一點糖它就會是甜的,放一點咖啡它就會是苦的,放一點茶它就會是香的,想調成什麼味道,全憑你自己。安靜一點,淡然一點,沉穩一點,隨意一點。這樣,世界纔會更美好。這是我們都可以做到的不是嗎?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爸說:“這部電影的功底還是不夠。”確實,我們確實不一定比得上世界級的導演導出的電影,但是,我還是很喜歡這部電影,喜歡它告訴我們的道理,告訴我們“放開一點”,告訴我們“多笑一笑”。看到最後,我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