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點球成金》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

《點球成金》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影片《點球成金》改編自邁克爾·劉易斯的《魔球:逆境中致勝的智慧》,講述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總經理比利·比恩的經營哲學,描寫了他如何以小搏大、力抗其它薪資總額比他們多上數倍的大球隊的方法。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點球成金》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點球成金》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

《點球成金》觀後感 篇1

《點球成金》是與以往體育片大有不同的勵志電影,其講述視角繞開了傳統勵志作品中的個人英雄主義與滿足觀衆胃口不符合實際的勝利,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其剋制的沉穩內斂。選用一個棒球隊管理高層的視角展開,將電影焦點從運動員轉向幕後人,對比賽本身的表現不多——從片名“Moneyball”就能看出,這部電影是“錢”字開題,甚至影片最後的高潮都沒有發生在球場而是總經理辦公室。這部影片更多的是在講述一個管理高層的成長,如何利用數據分析挑戰傳統球隊經營模式,以小博大,力抗其它大球隊創造奇蹟的故事。這也是我喜歡看由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原因,其真實的魅力與引發的思考讓人看完往往回味無窮。

《點球成金》的主線——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總經理比利在面臨球隊核心主力被挖走,無論在人員和物質配備以及資金實力上都僅僅處於“下三流”之列的情形之下。通過另闢蹊徑和逆向思維的方式,認可經濟高才畢業生彼得的數字理論,並在彼得的幫助之下,召集了一些表面看上去都身懷缺點,但骨子裏卻擁有在棒球運動某方面的超強能力的隊員。以打破常規、突破傳統的經營模式在一片質疑與批評聲中取得驕人的比賽結果。用最低的成本創造了最多的價值,並且團隊不可複製。《點石成金》的副線——一個球隊管理高層的成長史,圍繞他的工作與生活,以及他遇到的人事物,對於他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觀看初思量:

敢於創新:

比利顛覆大聯盟的傳統,從依靠主觀經驗轉向客觀的數據。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尋找那些價值被低估的,自己付得起錢,也能對球隊表現貢獻價值的球員。他的信條就是:關鍵不在於擁有多少錢,而在於是否懂得把錢花在刀口上。

決斷力:

在比利的新政初期,公司的管理層一片反對,而他堅持告訴大家,這不是商量,而是告知。而球隊教練一直抵制他的想法,根本不用他選中的那些“特殊”球員。在目睹多次比賽的失利後,比利出了殺手鐗,把那些教練在用的球員迅速全賣給其他球隊,使教練不得不啓用他的新策略。彼得剛進入公司,比利就教他如何談裁人。在賽季進行中,球員的更換也在同時進行中,可能今天球員打完比賽,明天就要效力於另一支球隊。比利調兵遣將的談判完畢,爲保證球隊利益,就要把表現不能滿足需求的球員賣掉。相當乾脆,效率極高,保證球隊的健康運營。

自信心:

是驅使人在迷茫中前行的主要動力。影片中主人公的女兒對他球隊的表現,對他爸爸是否會被炒魷魚非常擔心,主人公表現了很強的自信。當時在還沒有成績,球隊陷入低潮不斷連敗的情況,他也陷入痛哭和迷茫中。但是他選了相信自己的判斷。自信的力量讓他堅持到底。

大數據:

並不是新鮮的事物,在現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只是在獲取和分析兩個階段更加容易更加高效,所以在更廣泛的使用,帶來了更大的效益。

給我兩個啓示:

統計分析可以發揮的神奇功效。藉助數據分析,發現不同的數據的相關性,從而找到隱含的規律,爲決策提供新的角度。

推行新的策略往往會在組織中遭遇習慣勢力的阻擋,必須有足夠的魄力和決心,必要時採取強硬的措施才能制勝。

《點球成金》觀後感 篇2

點球成金!

這四個字就代表了我想說的,這樣一部經典的電影,看過的人一定很多,棒球的傳奇,也是一個人的蛻變,更是一種對於自己的反思,一種勇氣,一種敢於嘗試改變的理念,一種爲了成功可以貫徹到底的精神。

這些都是我所欠缺的啊,比利比恩,年輕的時候因爲球探的一句話,放棄了斯坦福大學的全額獎學金,直接進入職業聯賽,卻成績平平,因爲球探都是認爲這個人打得不錯,長得可以,一切記錄良好,是未來球星的可朔之才。但是他在不得志之後,說出了那句話:“我不適合打棒球”,於是轉而去做球探,再到後來在運動隊當總經理。在經過決賽敗北之後,又慘遭洋基隊的挖角,作爲小球市,沒有you are alooser。電影裏是女兒對爸爸的可愛玩笑,但我真的希望自己不是一個looser。

我現在也是重新有了期望,關於自己的轉行,我依然要對自己有信心,任何時候都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我一定是可以的。我需要耐心和更多的行動。加油!

《點球成金》觀後感 篇3

在這一季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中,最讓我意外也最驚喜的是《點球成金》(Moneyball)。真沒想到我這棒球白癡竟然能對一部體育題材電影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激情投入,還被最後的尾聲曲狠狠撞了一下心扉。《點球成金》從2004年一稿到最終拍攝風波連連,導演三易其人,劇本一改再改,但這些挫折都沒能阻止電影拍出新視角、新風格。

《點球成金》改編自美國著名 財經記者邁克爾·劉易斯(Michael Lewis)2003年的人物傳記《魔球——逆境中制勝的智慧》。傳記的主人公比利·比恩(Billy Beane)是加州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的總經理,在他的開創性管理方法下,處於嚴重資金劣勢的奧克蘭運動家隊在2002賽季竟創下美國職棒聯盟連贏20場的歷史記錄,堪稱奇蹟。美國職棒和其他職業體育賽事一樣,成績好壞幾乎全仰仗隊中的球員優劣,而球員作爲流動資產哪個球隊出的價高就哪隊,職聯賽事與其說拼技術,不如說更是拼實力、拼資金。奧克蘭運動家隊以四千多萬的資金抗衡上億身家的大隊(比如紐約洋基對),竟能頻頻取得勝利,這其中的奧妙自然很值得深究。

劉易斯的制勝法寶是其助理經理保羅·德波戴斯塔(Paul DePodesta)所推崇的棒球統計數據分析法“賽伯計量學”(Sabermetrics)。賽伯計量學通過一些統計指標來判斷一個球員的場上表現,比如“投手防禦率”(ERA),“上壘加長打率”(On-base plus slugging)等,把球員的防守力、攻擊力等主觀判斷轉換爲客觀的可衡指標。以前棒球星探們全靠經驗之談評估一個球員的表現,預測其在未來職棒生涯中的潛力;有了賽伯計量學,這些經驗談中的相當一部分轉變爲了可見的投資理論,依靠計算機的統計結果,哪位球員擅長哪類技術,哪位球員的綜合價值超出其轉會費用,一目瞭然。打個也許不太貼切的比喻,這賽伯計量學就如同股票分析的陰陽線走勢圖,把大盤與個股的種種關係由玄學變爲了科學,雖非絕對準確,但對投資人來說怎麼都是值得依賴的參考工具。比恩的成功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職棒的運作模式,賽伯計量學從此正式登上棒球歷史舞臺。

電影《點球成金》以比利·比恩慧眼挖掘助手皮特·布蘭德(布蘭德雖以德波戴斯塔爲原型,但人物塑造中融入了大量虛構元素)爲起點,着重描述了他如何頂着壓力推行賽伯計量學,帶領奧克蘭運動家隊在2002年取得20連勝的過程。但與一般的體育電影不同,《點球成金》雖以賽場賽事爲主旨,但影片始終圍繞着比利·比恩的球隊管理與家庭生活兩線展開,彼此交織補充,很多極具回味的高潮戲都發生在球場之外,人物傳記風格突出。這比恩是個極有意思的人物,一方面他頂住層層壓力,魄力十足地推行賽伯計量學,在實行選手買賣決斷時毫不拖泥帶水;另一方面他迷信自己在球場出現會爲球隊帶來厄運,不敢觀看現場比賽,一人拿個小收音機在場外焦躁不安,想聽又怕聽。這種兩極的'性格也影響到了他的私人生活。影片沒有對比利·比恩的失敗婚姻大行筆墨,只聚焦在他與12歲的女兒凱茜的關係上。比恩一方面對凱茜極盡憐愛之心,但另一方面卻對怎麼作一位好父親摸不着頭腦。這個一心撲在棒球上的硬漢一到柔情處便笨拙萬分,要不是凱茜善解人意,他這個爸爸還真當得失敗。

不知是否受第二任導演索德伯格的影響,雖未加入人物訪談,但《點球成金》大量採用紀錄片的剪輯手法,在描述賽伯計量學原理或場上競技策略等技術性要素時常使用三連鏡層疊變焦推進,將視點聚焦於關鍵性數據資料,視覺性地強調其重要性。在談到真實的人物或賽事時會剪入歷史紀錄片段,增加現場感。這種紀錄片的敘事手法貫穿影片全體,風格凌厲冷靜,毫不煽情。在描述職棒球員轉會交易中,鏡頭與比恩一樣冷酷,多采用定焦、中遠景冷光、刻意延長停頓。球員們如同馬匹般被換來換,說走就走,職棒遊戲規則的殘忍可見一斑。但與此同時,比恩卻屢次談到棒球的迷人,談到場上無法預料的乾坤扭轉或功虧一簣。鏡頭在刻畫比恩情迷棒球運動時用的大多是中近景,常給出面部特寫,尤其試圖通過對眼睛的放大來揭示他內心的波瀾。比恩與凱茜相處的片段則注重強調冷色系中的暖色焦點,不多的幾次出場,凱茜的服裝多爲紅、粉紫、小碎花等輕快暖色,既中和影片整體的蕭殺之氣,也與情節保持視覺步調一致,節奏感盎然。

《點球成金》的另一大亮點是對聲音的剪輯。在描繪第20場比賽中,場上背景的喧譁聲鼓樂聲與比恩的少時回憶交織在一起,兩下相互映照推進。賽事行進到關鍵處聲音卻意外褪,用靜音搭配慢動作畫面來調動情緒。但靜音也並非唯一的工具,情緒跌宕處,懸念積累時,幾不可聞的背景交響絃樂會細微漫入,由弱到強,一步步統領畫面基調,不經意間便泄露了幕後心聲,強烈烘托棒球賽事的戲劇氣氛與觀衆惴惴不安的激動心情。

從表演的角度看,飾演比利·比恩的布拉德·皮特表現良好,但依然處處脫不開自身的明星影子,其表演精彩度遠不及配角喬納·希爾(Jona Hill):電影兩個最重要的小高潮若沒有希爾的烘托都將失色很多。希爾飾演的皮特·布蘭德第一次進入球員徵選討論會議室,那份書呆子氣和表面謹慎之下掩蓋不住的興奮都讓人會心。他這份木訥一直貫穿電影始終,但層次並不單一。在經理辦公室觀看比賽錄像回放一幕中,布蘭德的激情與魄力正式綻放,不讓人刮目相看都不行。喬納·希爾把這個人物演活了。

在今年九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中,我覺得只有《點球成金》是一塊真正的金子,不炫技,不煽情,也不投機取巧,沉甸甸地踏實懇切。它顛覆了傳統體育題材電影的套路模式,將一個風險極大的枯燥題材拍出了新鮮度與興奮點。它的攝影風格、鏡頭剪切和聲音剪輯都充分發揮了電影技術的長處,在冷靜自制中展現(而非講述)了最爲迷人的激情。影片鏡頭不說話,但鏡頭所表達的愛意卻勝過言語萬千。凱茜唱給比恩的歌說“你真是個笨蛋,爸爸,你真是個笨蛋”;電影《點球成金》前後歷時七年,三易劇本導演,能堅持投資拍攝完成這部作品的傢伙們也堪稱“笨蛋”。可正是這樣的“笨蛋”纔會做出泯然衆人的驚人之舉,才愛得踏實、純粹,愛得義無反顧。他們是真正的金子。

《點球成金》觀後感 篇4

對棒球這項運動,從規則、球隊名稱到球隊營運模式,甚至連明星球員都一竅不通的我,看着那些帶着手套的,拿球棒的,扔球的,真的是一頭霧水。但好電影是不是就是這樣,用別的切入點帶你進入真正的核心,不妨礙你在潮起潮落娓娓道來的情節中感動。

看完後我對大灰灰說,強者的人生是不是就是這樣,不論人生有多少個拐點,有多少的跌宕,仍然能以最誠懇最忍耐的心面對,並且堅持,堅持自己的人生要成就有意義的事情。

斯坦福的全額獎學金,還是球探許諾給自己的一個貌似灼灼熠熠的未來加豐厚的薪金。比利後來說,他爲錢做過一次錯誤選擇。所以他後悔過吧,因爲那些根本不知道你的潛力是什麼,只是因爲傳統評判標準來判斷你的價值然後說我知道你的潛力是什麼的人,改變了他人生的走向。

很喜歡關於比利進入聯盟中後表現的閃回,從第一年有所期待,沒有擊到球會失望,到第二年的焦慮缺乏自信,到最後的絕望,僅僅從比利的臉上,你就可以明白他承受的,他失的,他被辜負的,但就像旁白所說,他僅僅是無數個以爲會成功但是失敗了的衆多年輕選手中的一個。

所麼令人沮喪啊。相信自己到不相信自己。

在比利遇見皮特之前,他不知道統計對於棒球的意義,但是他一定質疑過傳統的選拔球員交易球員的標準。幸運的是,他遇見了皮特,就像夏洛克遇見花生,真美好和命中註定,註定成就什麼,哪怕只是自己的人生,應該說,簡直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解決了層層困難,還是在季後賽中輸了,媒體開始倒戈,忘了破紀錄的20連勝,忘了曾經的讚譽和期待,陳訴他們眼中冰冷的事實:比利創造的體系是錯誤的。

還好有伯樂,因此有了一個不錯的結局,雖然最後贏得是紅襪隊,但是間接肯定了比利的觀點和體系。他做到了,他成就了自己所說的有意義的事情。

我認爲,聰明絕倫的皮特告訴比利的那個隱喻讓比利做了最後的決定:留在奧克蘭運動隊,因爲自己已經打出了那個全壘打,再往哪個方向跑已經不重要了,那麼就待在更能讓自己溫暖的地方吧。

是不是人生有時候就像那個不知道自己打了全壘打的傑米,以爲自己還在原地兜兜轉轉,其實自己實現的遠遠超過想象。呵呵,我說這個話好像阿Q精神似的誒。

現在心裏還是有點感動。現在這個階段,總容易把電影看成勵志片,看見電影裏的人,人生也有缺憾有各種各樣的不如意和失敗也有潮起潮落,會經常產生那麼一絲絲的共鳴,然後再看着他們堅持、努力、面對自己的膽怯然後實現自我,會覺得自己也具有這樣的無限可能。

然後就會被感動的稀里嘩啦。真傻。

布拉德皮特演的真好,看見他不再通過摧殘自己的帥氣外貌來演戲,說明他真的忘記了外表,化繁爲簡,奉獻了內心戲超足的精彩表演。看見最後他聽見皮特的暗喻後溢滿眼淚的神情雙眼,哇靠,真是神了~

不過我更愛那個萌胖子皮特,哈哈,羞澀善良又無敵的理性聰明,連安慰起人來都是那麼的與衆不同卻溫暖美好啊。

真心喜歡這樣在簡單的字裏行間中交代背景和做好鋪墊的電影,沒有多餘的詞沒有多餘的鏡頭,讓觀衆完完全全入戲。

最後說,電影的價值觀還是美國很多電影的價值觀吧:做自己認爲有意義的事情。

《點球成金》觀後感 篇5

我們得承認自己是個普通人,沒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沒有過人的智商和體力,沒有爲了理想而獻身的巨大勇氣。人和人之間生來就是不平等的,有體力、智力、心力上的不平等。大多數人都只是普通人,從生理到心理上都是普通人。

所以,我們就像小本經營的商店,要找到自己的生存發展之道,而不是模仿大資本公司的套路。

我們要找到以普通之身心,在這大爭之世中競爭並贏得一席之地的方法。

一、心理上:享受過程而不去在意結果。不以結果來評判自己,要享受過程。我們這些普通人啊,很多真的不是擁有“堅持”這種屬性的人,除非能在過程中尋找到快感。這也是爲什麼我們經常沉迷遊戲,但不願意工作。所以就算結果很爛很爛,也要不斷的表揚自己、鼓勵自己而不是自責,目的是爲了讓自己繼續前行,而不是找藉口來停止做事。我們都是有點兒玻璃心的,並非堅韌不拔,並非屢敗屢戰,遇到挫折可能就不會前行。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哄着自己前行,用精神勝利法前行,用“遊戲”那一套來設計自己的人生。

二、身體上:每天鍛鍊。身體健康了,精神勁兒才比較足,才能持久的競爭。再者,鍛鍊身體容易讓身心愉悅,是抑鬱症患者緩解病情的不二良藥。找到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長跑幾乎適合所有人,奔跑吧兄弟。

三、要有一技之長。我們是普通人,不能拼爹,沒有人脈,沒有資本,只有自己的雙手和腦袋,真的就是隻能拼技術了。所以,不要去做毫無技術含量死文員工作,絕大部分是沒前景的。

四、要想方設法成爲資本家。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們不能指望着年紀大了不被裁員,不能指望着國家來養老,我們最可靠的人就是自己,國際歌中唱到“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我們普通人的問題是什麼?問題是,大部分人收入增長的幅度趕不上物價、房價增長的幅度,社會的勞動回報率比不上資本回報率。

大部分人努力並得到加薪的時候,物價、房價的上漲能吞噬掉你的增長部分甚至更多。然後就陷入惡性循環,努力~加薪~通貨膨脹。但我們總有幹不動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