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辛亥革命觀後感範文

辛亥革命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當我們觀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時,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透過觀影,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深刻的感悟。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辛亥革命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辛亥革命觀後感範文

辛亥革命觀後感範文1

10月5日上午,晚報小記者們走進影院,起觀看了歷史題材電影——《辛亥革命》,懷着興奮和激動的心情,我早到了些,等待着電影的放映。

等了會,終於見到了這部對“辛亥革命”高度總結的影片,該影片採取插敘的方式,以“秋瑾赴刑”開始,它不單單是在陳述,而是站在秋瑾的角度,總結她革命的信仰、信念,講述她爲何赴死、爲何革命。她是爲了給所有的孩子建個“風雨無侵”的家,這個家並不只指“小家”,還指國家這個“大家”。

之後的情節就複雜、曲折了,介紹了同盟會組織廣州起義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部分感動我的不只是起義的經過,還有百餘名起義壯士的遺書,如:林覺民的《與妻書》,這些年輕人在自己信仰的帶領下,爆發出無人能敵的力量,這種力量是那些“清國老吏”所不能及的。雖然起義失敗了,可它振奮了廣大羣衆的鬥志,成爲武昌起義的前奏,可以說要擊沉大清這條“破船”,就差最後擊了。

影片中還講述了和革命黨人對立或假意投靠的部分軍閥,如袁世凱、黎元洪等。袁世凱,狡猾、無賴,他知道兔死狗烹,所以他不舉殲滅革命黨,而是按兵不動轉而與革命黨談判;黎元洪,他在能夠炮擊清朝陸軍大臣的軍艦時而沒有擊沉它,算是留給自己的“後路”,以便革命不成功時再投入清政府的懷抱,他並沒有和革命黨人條心;另外穿插孫中山勸退四國銀行向清政府借款、差點被謀殺、辭去大總統等小插曲。以上各類政治過客的表演,極大地豐富了電影的情節和內容。

無論從哪個角度,《辛亥革命》是部非常好的歷史題材影片,它和《建黨偉業》、《建國大業》聯繫起來,完全可以來講述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是部較爲完美的教育片,老人看了會有感觸,成人看了會思考,我們青少年看了會爲祖國的繁榮而盡心竭力。

辛亥革命觀後感範文2

《辛亥革命》這一電影是對歷史事件的紀念,通過熒幕上的歷史畫面,讓我們看到祖國發展的道路,通過了解歷史,認知歷史,以促進當代的發展。

《辛亥革命》是一場充滿荊棘的革命,在這一道路上,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鮮血描繪祖國的未來。辛亥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註定了辛亥革命是一場空前的革命,孫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堅強意志,開拓了革命的新道路。電影中有許多細節描述,比如孫中山先生在國外與外國政府官員協談時的激烈爭論的一幕,其以一己之力舌戰衆人,在面對種種刁難與不理解的情緒下,孫中山先生絲毫沒有動搖過自己的意志,這是鐵一般的意志!這是鐵一般的力量!正因爲孫中山先生在思想上已經有了徹底的覺悟,在整個革命的道路上,才能走到最後。

電影中還有那麼一幕,在孫中山先生與革命同志們討論臨時大總統的事宜的時候,有刺客槍擊。一陣慌亂後,刺客被抓,在審問刺客的過程中,刺客對孫中山是滿嘴的辱罵,黃興進來後說了一句:“他和我們沒有生活在一個世界裏。”從這一細節可以看出,在當時清政府的歷史背景下,要完成一場革命並不只是軍閥形式的佔領,一場完整意義上的.革命,應該是深入羣衆的內心,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要播種革命的種子,而且還要讓其健康成長。所以說,辛亥革命是一場偉大的革命,它不僅改變了形式,而且革命的精神深入人心,是一場實質改變的革命。

時代的發展需要結合實際,一旦其發展變成盲目的,脫離實際的,就需要勇於改變,將發展的方向標重新定位。辛亥革命給予了我們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歷史不會再重演,但歷史的規律是會再現的,我們要觀史而明智,把握歷史的發展規律,正確指導自我的發展,不斷提高自我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