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

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

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1

濃稠的顏料在地板上肆意漫延;支離的作業本中滿是老師的責罵與顛倒的數字;男孩憂鬱的眉眼終於得到舒展時,大家才發現他是一粒星,只是隕在大地。

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勾勒出一個印度男孩的面容,從憂鬱彷徨到微笑自信。從小被街坊鄰居欺負,口角滲出鮮血也只能低頭沉默;在他眼中數字左右顛倒,簡單的加減法於他變而爲星際大戰;唯一喜愛的繪畫長久被人忽視,顏料層層塗抹,繽紛的色彩遭到無情的唾棄。年幼的孩子被迫離開父母,來到寄宿學校。從天明、從無眠的恐懼到被定位爲差生。踽踽在校園湖畔,看蝌蚪四下游動,他眼裏只剩畏縮。

我想,沒有人瞭解他,沒有人關注他,他從做錯第一道數學題開始被迫跪下。如果只能與自己愛的人天各一方;如果向前行卻雙足無力;如果僅有的光線是來自旁人的冷眼,這世界,難道還有任何色彩嗎?

所幸一位美術老師走近他,戴着小丑的紅鼻子告訴他愛因斯坦也曾遇到數字障礙。擎起膽怯的他與他共舞,讓他起來。讓星星,重新亮起來。

男孩又一次出現在湖畔,這一次,他揹着畫夾。

即使是星星,讓塵世的灰濛住了光,亦無法閃爍。應像跳格子般前後躍動,避開世俗重擊,別讓瞳孔失色,別讓自己蒙塵。

看作家劉同的文字《誰的青春不迷茫》。第一眼覺得作者將費大篇幅倒盡苦水。不料打印字一排排滾入眼簾,淚水竟不自覺爬上眶來。曾被無數人取笑,甚至被斷定身前已無路可走。可他仍在堅持,拿着相機,握着紙筆向天涯。在灰心喪氣時仍選擇站起,猶如樂曲跌入低谷又攀上高潮。

在書桌前遲疑,彷彿他也是一粒星,在我面前輕巧地褪去鉛華。盧思浩說:“選擇站起,在你還有餘力的時候。”輕輕的墨香與飽含深情的話語讓他終於在人羣中,打開了屬於自己世界的門。

有一雙大眼睛的印度男孩微笑着將畫作遞給扶他站起的恩師,擡眼環視天空流雲。驚鴻一瞥,卻見老師已繪下自己大笑的側臉,背景是潑散的顏料,全體同學起立,爲他鼓掌。星星開始閃光,終於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愛,地球上的星星,亮起來,就閃現了自己的光輝。

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2

生活就像一杯白開水,平淡卻又充滿了神祕感。你的態度就像顏料一般,是絢爛多彩還是灰色都由你自己來決定。

遇見一個人,會改變你的人生。遇見一部電影,又或許能改變你的一些想法。在20xx年夏天,偶然間從教小學的表姐電腦裏看到了這部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當時很認真的觀看完便被感動了。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來自印度的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一個關於叫做伊夏的八歲小男孩。在學校裏,伊夏的行爲異於常人。他的世界裏充滿了神奇的各種幻想,喜歡觀察金魚、小狗、風箏甚至是別人隨意踩出的'水紋和倒影。這些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東西在伊夏的世界裏卻組織成一個很色彩繽紛的世界。伊夏在學校的成績一塌糊塗,同學嘲笑他,老師們都不能理解他,最後爸爸不得已將他送進離家裏很遠的一所特殊學校。在這所學校,伊夏遇見了他——尼克老師。他成爲了伊夏人生中的伯樂、知己。

尼克老師發現了伊夏患有閱讀障礙症的同時又發現他在畫畫上有着獨特的風格,於是便耐心的陪伴伊夏克服閱讀障礙,鼓勵伊夏勇於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幫助伊夏找回了自己,找回了快樂。

電影中,伊夏很幸運在他的童年裏遇見了尼克。在我們生活中,也會有各種形形色色的人,但是每個人的童年裏不一定都會遇見像尼克這樣的老師,所以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都是碌碌無爲。孩子在3-5歲的階段是對這個世界真正的第一次自我接觸和認識,他們會對這個世界抱着極大的好奇心,世界裏很多東西對於他們來說都充滿的新鮮感。有時候一些我們成人認爲非常平常的事物在孩子的世界裏卻大放光彩,每當這個時候,我們應該也要試着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對於他的天馬行空我們不應該去呵斥而是學會尊重,或許不久的將來你會發現孩子給你帶來的驚喜。

我們應該放開孩子的手,拒絕溫室的花朵。給孩子一個自我的自由空間,讓他們用那雙童真的雙眼去感悟世界,發現世界,不斷的去探索在他眼中越來越清晰的這個世界,讓他們渡過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童年,這便是給他們最大的愛。

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3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展示了教育的另一個視角,讓我們意識到傳統的某些固有觀念是錯誤的,那些大多數教育人士的共識有時是靠不住的,那些持有固有觀念且沒有愛心的老師會給某些孩子以致命的打擊。小主人公的家長也很愛他們的孩子,但不知道如何愛他們的孩子,他們像大多數家長那樣期望學校教育能夠給孩子帶來幫助。

很顯然,劇中像我們平常平常生活一樣,家長、老師、學校都形成一套傳統的教育觀念,這種教育觀念是針對大部分普通學生制定出來的,這種觀念讓整個社會對教育持一刀切的態度,即符合現行的教育標準便是合格的學生,不符合標準的學生便是弱智。對於可能存在的其他可能性,根本不考慮,從意識上早已將其他的可能排除,更不用說對出現的非常規現象進行認真的觀察、分析、研究,尋求現象背後的本質原因。

教育是愛的傳遞,不是知識上的灌輸。知識上的學習,只是一個道具,是用來傳遞愛心的工具,當孩子感受到老師和家長深深的愛,就會專注於自己的成長,但並不是說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定會很好,每個孩子的認知發育並不總是保持一致的水平。有的孩子可能喜歡這個學科,有的孩子可能喜歡另外一門學科,甚至是有的孩子對於某些知識的認知和表達要晚很長時間,這都屬於正常的現象,作爲教育者要有耐心。對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深深的愛着孩子,讓孩子知道我們愛他,我們需要他,他與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那麼緊密相連,愛會讓他無比堅強,會讓他克服重重阻力,頑強生長。就像每個嬰兒學習走路一樣,家長不斷的鼓勵孩子,當孩子能夠第一次獨自站立的時候,家長欣喜若狂,但過程中一定伴隨着多次的摔倒,孩子從來不懼怕,因爲圍繞在他身邊的微暖的鼓勵和深深的愛意,因此他會再一次嘗試站起來,再次摔倒,再次站起來,經過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嘗試,他終於站穩了。整個過程中,我們從不責罵孩子,只是相信他一定會站穩。

爲什麼孩子大了,正常上學的時候,大部分家長都失去了愛心呢?爲什麼都急於孩子的成長呢?爲什麼不能耐心的等一等呢?我想應該是隻關注表面現象,而沒有看到現象後面的規律,如果真正關心孩子的成長就要像孩子一樣不斷問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