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第十二期朗讀者觀後感

第十二期朗讀者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導語:朗讀是一種重新講述故事的溫情方法。在這樣一款主打朗讀的綜藝節目中,我們不但能看到名人、長者偏愛的詩篇和文章類型,還可以通過他們走心的分享來走近他們的內心世界,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第十二期《朗讀者》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第十二期朗讀者觀後感

  朗讀者第十二期觀後感【1】

《朗讀者》是一檔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節目,來自各行各業、有一定生活閱歷的人用深情朗讀這一極具中國風的方式,來分享一段詩篇或者一個段落對他人生的積極影響。這檔節目既有接地氣的人情味表達,也有引發人們共鳴的故事分享,而最讓人無法忘懷的,是“朗讀者”們在故事分享前所經歷的真實人生經歷。每一個朗讀者都在行走中感悟人生,聆聽和觀察他人帶給自己的感動,繼而將這份感動通過朗誦這一方式分享給更多人。

朗讀是每一箇中國人都會經歷的學習方式,學生時代中,每一個人都在校園朗讀中感悟文字表達的力量和魅力。但是限於當時人生閱歷尚淺,朗讀顯得較爲功利,年輕的學生們更習慣用背誦一詞,來替換“朗讀”這一概念。其實,朗讀是一種和文字的互動,更是一種讀書人和作者的內心交流,朗讀若到情深處,時時刻刻會牽引情感,人們會情不自禁地在朗讀過程中放緩速度,甚至乾脆停下來,用心品味作者在寫下這段文字時的心情。而背誦更像是一種走馬觀花的體驗,即便耗費了時間,卻無法讓人產生足夠共鳴。因此,當有了一定閱歷的人們邂逅牽引回憶的綜藝節目《朗讀者》時,對詩篇和文章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會隨着朗讀者的表達產生更多思考和共鳴。

朗讀是一種重新講述故事的溫情方法。在這樣一款主打朗讀的綜藝節目中,我們不但能看到名人、長者偏愛的詩篇和文章類型,還可以通過他們走心的分享來走近他們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曾經面對的抉擇和掙扎。這些都是讀者們期盼多時的寶貴的人生財富,不同年齡的人看待人生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不同,但是卻可以在和他人互動交流中感受不同的思考方式,提前爲自己可能會面對的人和事打好鋪墊。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時,處理起來也會更加從容。每一個人的人生,或者說每一個人的成功,其實都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但是在這些長者的故事分享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真實人生故事的魅力。我們通過這些長者的故事去發現世界,重新看待父子情、友情、愛情,告別稚嫩和執拗,用更加包容的`態度去面對感情,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人生體驗。它通過朗讀被傳達,通過故事分享而影響更多人。

《朗讀者》看上去像一個靜態表達的節目,但是當人們通過朗讀這種形式進入到講述者的人生意境中後,能夠發現不同的講述者呈現的是不同的人生見解和人生表達,他們爲我們的全新思考提供了多種可能。我們能夠藉助他們的故事擴大視野,隨他們的故事去感受發現的力量、行走的力量,而這些正是《朗讀者》這個節目真正要賦予我們的內心滋養。

  朗讀者第十二期觀後感【2】

“朗讀”是一部分,“者”是一部分。“朗讀”是和文字有關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而“者”是和人有關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各種人給我們帶來的啓示。這兩部分都是我感興趣的。所以,未來節目一定不僅僅是朗讀,你首先看到的還是人,人生命之中發生的故事、留下的痕跡。所以,《朗讀者》歸根結底,就是一個人和一段文字間的關係。

這些東西不譁衆取寵,被遺忘在角落,我們今天就是要把它們打開,呈現在觀衆面前,看一眼你就知道它們有多好。我覺得好壞大家都有自己的審美。爲什麼“詩詞大會”這麼受歡迎?就是因爲這些東西我們平時忘了,央視提供這個平臺讓我們溫故而知新,大家就覺得特別滿足,因爲好的東西永遠總有需求,好的精神食糧總是供不應求。如果大家能安安靜靜地看完這期節目,覺得這篇文章寫得真不錯,我就特別滿足。如果在節目中這段沒聽夠,再重新翻一翻,回去再看一看,就更好了。其實,這本書可能就在你的書架上,只是你很久沒翻它了。

電視節目的關鍵,常在人的魅力。第一期播出後,《朗讀者》的豆瓣評分達到了9.4。節目抓人的祕訣在於,它不是就文字論文字,而是藉着朗讀,把朗讀者背後的生命故事帶到人前,引發共鳴和一點思考。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

節目還體現出了層次感和豐富的細節,因此簡單的節目模式看着並不單調。朗讀者的出場順序是有講究的,前後的故事與文本有聯結與呼應。“遇見”的既有大愛,無國界醫療互助之愛、文化藝術永恆追求之愛,也有小愛,親情與愛情。節目以李雲迪的鋼琴曲開場,以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的《匆匆》收尾,氣氛圓融、統一。涉及到需要專家解讀的文本,康震教授也只在必要時出來點評一二,沒有給節目添染太多學究氣。

總之,這是一檔有着人文精神追求而又不那麼曲高和寡的電視節目。重新做回一個朗讀者,重新來關注文字和生命的故事。

然而,作爲大衆文化產品,電視節目在把自己從曲高和寡處拉下來的同時,也要清醒意識到,觀衆對文化類節目的追捧和熱情,節目播畢後並不能多少化爲對知識渴求的內在動力。這是人文類節目的最大侷限性。以各種維度而言,《朗讀者》等高分節目的熱播都只是一股清流,而不能預兆着文化春天的徹底到來。

  朗讀者第十二期觀後感【3】

如果有人招手說來呀,我當然還會去央視這個豪華大包間朗讀,而不是在悄寂的書桌上靜讀。

書齋與豪宅——偶看《朗讀者》有感

人總是會湊個熱鬧,對不對?

可我讀過的最好的書,司馬遷,張岱,託翁和妥斯托耶夫斯基,茨威格,狄金森,張愛玲和張曉風,包括金庸和古文觀止,包括尼采和北島…… ,都在無人打擾的地方。

八零年代在阿克塞,老跑到學校外山溝裏讀《十字軍騎士》《斯巴達克思》。蘭州黃河邊,找沒人聽見的水窪子,聽青蛙們求偶如雞鳴,我兀自高吟《孟子》,或死啃《左傳》。暑期人走光光,正是裸肉一身、輕鬆上陣猛攻《莊子》之時。有分教: 一頭霧水,蝶人不分,又自以爲是。

九十年代帶班,四平米冷冰冰的教師休息室是讀豐子愷先生的療傷去處:班均分上不去,整日枯守苦守,同情孩子們被試卷關押,喜歡着他們作文裏一點點靈秀真純,又抱怨着沒帶上六十五個北大清華的苗子…… 。看完班級排名榜,開完“嚴防死守”主題大會,再回到小房間冰涼板凳上,會晤溫醇仁善的豐子愷,臨摹幾張報紙的《自敘帖》,就再次喘息過來,嘴臉又是個完整的人了,就又想反思上過的《雷雨》,謀劃《庖丁解牛》上出點新意,寫一篇永遠不發表的雜文。

現在?星期天上午懶覺,可以把伸縮牀頭燈跟狄更斯一起抱在懷裏漫讀。

馬桶也是好地方。

小樹林,嘿,那還用說?

一圈子檯燈最本質,你把那一小坨明亮放在漆黑夜的戈壁灘上,也足夠隔開荒涼與豐美。

偶然看一段央視,人人都說的《朗讀者》氣派成這樣,還是沒想到。

閱覽室色彩光華流金瀉玉,一切珠光寶氣,像港臺武俠片神怪洞府,像富豪土豪或CEO宅第,像KTV包間,亦或就是個明星秀場,有些明星如斯琴高娃,來一段也來彩且飛淚。只是,這不太像個讀書人聚會之地,也絕非我爲抵抗寂寞滿足好奇而不覺捧卷癡迷的那些去處。

書齋與豪宅——偶看《朗讀者》有感

盛世讀書,就這麼高大上嗎?

或者,一擲千金的氣派,也適合今天起羣誦經的人們?

我肯定偏狹了。

而朗讀者,肯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