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2017年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

2017年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導語:《愛樂之城》就像一顆色彩鮮豔且華麗無比的炮彈,打響了威尼斯電影節的第一炮,而且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近兩年最好的電影節開幕片。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電影《愛樂之城》的觀後感影評,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7年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1】

縱觀十幾種傳統影片類型中,歌舞片可能是最不受觀衆、影評人待見的一種類型。不知多少人看到電影中的角色突然唱起歌跳起舞就大翻白眼。確實,如果處理不好,在劇情中突兀的插入歌舞場景很容易造成觀感的割裂,甚至尷尬。所以在那個歌舞片的黃金時代過後,這個類型始終在走下坡路。2002年的《芝加哥》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幾乎已經是該類型的絕唱。最近10幾年來,歌舞片已經逐漸走向滅亡,值得拿出來說的無非是褒貶不一的《悲慘世界》。再有,就是販賣男色的《魔力麥克》了。

而Damian Chazelle帶來了《愛樂之城》,這個在兩年前憑藉《爆裂鼓手》一片驚豔全世界的年輕人,在自己的第三部電影中使用了更大牌的卡司(Emma Stone和Ryan Gosling),和躍升數級的製作規模。且衝破新秀牆,即使在影片後半段逐漸拋棄了歌舞片形式,也可堪稱拍出了應該是近十年最好的歌舞片。

《愛樂之城》中穿插始終的音樂類型,也是主角Sebastian(Ryan Gosling飾)所追求的夢想——爵士音樂(Jazz),就像歌舞片這個影片類型一樣,逐漸走向死亡。而Seb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最大夢想就是開設自己的爵士樂俱樂部,並一舉拯救瀕死的爵士樂。而事實上,他只是一個在高檔餐廳彈奏鋼琴的樂手,靠着彈奏節日樂曲賺取聊以果腹的小費。

影片的女主角Mia(Emma Stone飾),則是一個四處碰壁的女演員,白天在咖啡廳做一個受盡白眼的服務員,業餘時間試鏡了無數角色,但無一例外,均毫無音訊。事實上她沒有什麼夢想,臥室裏掛着衆多好萊塢黃金時代電影的海報,卻連《無因的反叛》都沒有看過。和其他3個女孩租住在一間房子,流連於無聊的約會與派對。

因爲一段音樂,兩人終於正式相遇,Mia在Seb身上找到了理想的模樣,Seb在Mia身上找到了奮鬥的理由,他們和其他我們熟知的愛情電影一樣,雖然路有坎坷,但還是彼此相愛。

《愛樂之城》是一部足夠好看的電影,Chazelle拋棄了他在《爆裂鼓手》中備受好評的碎片式剪輯,化繁爲簡,避免了所有不必要的剪輯點,只是利用流暢唯美的運鏡來展現。開場的長鏡頭尤爲明顯,一段5分鐘歌舞長鏡頭直接鎮住了場,行雲流水的鏡頭配合着數次角色的更換,鮮豔的色彩和街頭文化的融入更添色不少。雖然回頭想來這段與影片主題並無太大關聯,但難度極大的拍攝和出色的觀感讓影片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贏得現場媒體的一片掌聲。

《愛樂之城》更是一部足夠好聽的電影,讓我人生中第一次有在影院中只是聽着影片中的原聲就落淚的體驗。爵士樂不必多講,對Mile Davis,Charile Parker戲謔般的致敬定會讓很多爵士樂迷會心一笑。John Legend的友情出演,爲影片加入了融合爵士(Jazz Fusion)和電子舞曲(EDM)的現代風格。而在男女主角的愛情對手戲中,旋律動聽的流行樂讓影片的好聽度再上一個層次。可以說,影片在各個層面上滿足了幾乎全部音樂類型的樂迷,“愛樂”兩字名副其實。

而Chazelle在《愛樂之城》中又一次展露出了自己對影片結尾的超強把控力,一段對於整部電影再解構的夢境戲,穿插了衆多影史上的拍攝形式,從畫面、聲音、再到情感三方面衝擊,讓我兩次爲了這一場戲淚流滿面。

在導演Chazelle的處女作《公園長凳上的蓋伊和艾德琳》中,男女主角的名字分別爲Guy和Madeline,而這正是雅克·德米的經典歌舞片《瑟堡的雨傘》中男女主角的名字。在《愛樂之城》中,導演也無處不在的向《瑟堡的雨傘》和那個黃金時代致敬。而這樣的致敬,從佈景中張貼的海報,到片中影院所放映的電影,還包括且並不侷限於《無因的反叛》、《卡薩布蘭卡》、《雨中曲》、《黑貓》、《繡巾蒙面盜》等等。兩個主角甚至來到了《無因的反叛》裏著名的取景地Griffith天文臺,上演了一出星空中的無重力宇宙舞蹈。

影片分爲5個章節,冬、春、夏、秋、再到冬,就如同兩個主角的情感經歷。而據導演Chazelle所說,《愛樂之城》是關乎藝術家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掙扎的故事。影片也從第三章節起,就將主題聚焦在了兩人追逐夢想的過程。生活所迫的Seb受到金錢的誘惑走上了商業之路,堅守自己的Mia卻因爲天賦的不足再次失敗。

這可能纔是導演在《愛樂之城》,甚至《爆裂鼓手》中一直想要講述的東西:偏執的理想主義者通常都會走向兩種結局,一是撞到南牆立刻折返,二是撞破一面又一面的南牆,而等在最後的究竟是深淵還是輝煌,全憑個人天賦。

即使拋開這所有的表達,只從最膚淺的層面去觀賞《愛樂之城》,這也是一部近乎完美的電影。絢麗色彩、動人音樂、你可能不會對於影片中兩人的情感有所共鳴,但你一定會記住Seb和Mia在Griffith Park的紫色天空下翩翩起舞的身影,也不會忘記兩人喃喃的唱出City of Stars的動人模樣。

你很難找到一個形容詞去定義《愛樂之城》,因爲它太過豐富。它關於愛情、也關乎理想;它講述成功、又不免失敗。它是艾瑪·斯通的輕吟淺唱,也是瑞安·高斯林的低聲哼曲,更是他們兩人在Griffith公園紫色夜空下翩翩起舞的身影。它可以是理想主義者的奮不顧身,也可以是失敗之後的沉淪、振作、再次嘗試。它是對歌舞片黃金時代的完美致敬,也更是返璞歸真的電影本真。

任何的溢美之詞都無法精準的形容《愛樂之城》的精緻與美麗,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觀看,在淚奔之餘拍紅雙手。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2】

若讓我來評價這部電影,我只能說,影片前半部乏善可陳,甚至令人懨懨欲睡,後半部情節有稍許驚喜,間或穿插進的歌舞如同影片劇情推進的調味劑,等你看劇情看到堅持不住時,歌舞就碰了出來,讓觀衆從平淡無奇中暫時解脫。歌舞片是好萊塢的`“傳統保留項目”,若要和《音樂之聲》《雨中曲》這些劇情飽滿,歌舞流傳於世幾十載的歌舞片黃金時代的作品比,《愛樂之城》只能算是個“小字輩”。

至於爲何該片奪得那麼多獎項和獎項提名,哎,大洋彼岸的審美標準不一直是上躥下跳的麼?一時把大獎給《拆彈部隊》這樣的“主旋律”影片,一時又突然青睞法國拍的復古默片。歌舞片是美國電影的傳統,並且是已經沒落的傳統,這些個獎項和獎項提名間大概混雜着向“傳統致敬”的意味。

但《愛樂之城》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緣何受到這麼多中國年輕人的青睞,讓他們在影院內影院外感動到哭斷腸?塞巴斯蒂安和米婭的愛情,折斷在米婭的成功之路上,歷經挫折,米婭成了影星,嫁給大款,過起了奢華生活;他們兩個,相遇在塞巴斯蒂安開的爵士酒吧裏,塞巴斯蒂安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可此時他的愛人已嫁作他人婦。他顫抖着爲愛人再奏一曲,此時影片給出了一個令觀衆肝腸寸斷的情節假設:這對佳偶結合,共度一生。

錯過,令人肝腸寸斷。但細細想來,米婭這樣的姑娘能成爲心懷各種夢想的男人的佳偶吧?米婭爲着塞巴斯蒂安不爲人認可的鋼琴演奏迷上了他;她棄了上流社會的富裕男友,和一貧如洗的塞巴斯蒂安相依相伴。當這對戀人租住在狹小簡陋的公寓中過着貧窮生活時,米婭從未抱怨過愛人,她沒覺着愛人經濟條件差是“對不起她”;相反,當塞巴斯蒂安爲着5000美金月薪和流行樂隊四處巡演時,米婭卻想放棄他了,因爲他“放棄了夢想”。

想想我們周遭的現實,多少女人爲經濟的困頓抱怨男人,會爲着5000美金的月薪幫男人戒斷夢想,會把愛人的價值等同於5000美元的月薪?米婭不是,她要“詩和遠方”,她自己追求到了“詩和遠方”,她也要陪着愛人追求“詩和遠方”。很多人說,《愛樂之城》告訴我們,愛是互相成就。很多人哭,因爲米婭之愛求而不得。我們常常以愛之名逼愛人與現實苟且,我們常常被所謂的愛囚禁在雞零狗碎的生活表層。米婭之愛,是愛應有的樣子,但世間誘惑太多,此愛難求。

米婭之愛也凸顯了《愛樂之城》的高級之處:它在一個看上去很俗套的愛情故事中,加入了這一筆超凡脫俗,叫我們俗世男女反思愛的真諦。塞巴斯蒂安與米婭這對佳偶是否在一起已不重要,因爲他們都目送對方到達了他們追求的遠方,他們是愛人,也是戰友。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3】

當歌舞劇看的話,是非常有Singing in The Rain的感覺。

當然,在這樣的前提下,大冬天的晚上,女主只穿小禮服街上走還不覺得冷(雖然好萊塢的冬天不冷,但明明白天還穿着羽絨服);兩人到一個天文館約會到一半忽然飄起來跳舞(可能是爲了表現心情愉悅);電影院裏,女主跑到臺前找人,這麼擋視線,居然沒有觀衆罵她(可能觀衆素質實在超乎想象的好)等等這種邏輯問題,就不要太糾結。

兩個追夢人大多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名成利就之後便會分道揚鑣,所以電影的結局在我意料之內。

在他學會妥協,與討厭的人合作,做不喜歡的音樂,整日爲事業忙碌,有一天她問他是不是放棄夢想?

兩人還爲此起了爭執,直到Mia的獨角戲慘敗,演技被路人嘲笑,她不由得對自我產生懷疑,他倆的愛情也隨之崩潰。

後來,當他重拾理想併成功開了一間Club,彼時她也大紅大紫,同樣是一個舞臺的距離,同樣的一首曲子,臺上臺下卻已物是人非。

敘事方式很特別,但我對電影的感覺一般。

我想我真的沒法跟只爲藝術而生的藝術家在一起,我一直認爲只有你變得強大,有話語權有錢才無需顧慮別人的喜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就像張曼玉,她不需在乎大衆喜不喜歡她的歌聲、她的音樂,不論你欣賞與否,她想唱就唱,因爲她不需要靠你吃飯。

當你窮困潦倒,自己都養不活自己時,還怎麼實踐夢想?

只有極少數的人在實現夢想的同時還能賺到錢,一般的人如你我給自己設下期限後,不行就認命,換另一個方式也能到終點。

當然不受生活脅迫、不向現實低頭,即使三餐不繼,也堅定不移奔向目的地的人,我是極爲敬佩的,因爲我做不到,我只會在夢想和現實之間找平衡點,爭取兩邊都能兼顧。

最後是一連串的重新假設過程和結局,然而世上根本沒有如果,那一首曲,是開始也是結束,從此是路人。

Not my cup of tea,一度在想要不要爲了zhuangbility打個5星,畢竟是的將電影嘛,後來擔心裝逼被雷劈,還是遵從內心,給了個3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