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美麗人生》觀後感範文

電影《美麗人生》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美麗人生》是一部由羅伯託貝尼尼執導,羅伯託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治坎塔里尼等人主演的劇情片,下面給大家《美麗人生》觀後感範文,歡迎借鑑!

電影《美麗人生》觀後感範文

  電影《美麗人生》觀後感1

著名的意大利電影《美麗人生》,是一部黑白的喜劇戰爭片,當然也夾雜着很多愛情元素,該部影片曾獲多項奧斯卡提名。影片的主人公圭多是個善良樂觀的猶太小夥,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女主人多拉,經過重重的努力,他終於娶上了,多拉,不久生育一子,自己夢寐的書店也開業了,然而好景不長,二戰來臨,納粹的魔爪將圭多和他的孩子帶到了集中營,多拉也自願要求和丈夫一起去,就這樣,一家人被帶走了。在集中營裏,樂觀的圭多總能化險爲安,設法保護着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如何去安慰自己的孩子,當孩子問爲什麼要在這裏幹又髒又累的活時,他撒了個善意的謊,在這每天干活都可以集積分,到了一千分,就可以領取大獎了,孩子信以爲真,每天配合着父親躲避納粹的搜索。

當然他也沒忘了自己心愛的妻子,冒着生命的危險向妻子傳送着孩子很安全的信息,就這樣,白天他在工廠幹着很累的活,晚上回來時還得想法去說服孩子,直到孩子滿意的睡下。二戰即將結束,集中營中一片混亂,當圭多得知自己的妻子可能今晚要遇害,安頓好孩子後,他冒着危險來到隔壁的女集中營地尋找妻子,不幸的是被納粹士兵發現,就這樣他的一生結束在勝利前夕。結局以多拉和孩子見面爲終。看完影片,很是震撼,被男主人公的樂觀所折服,他樂觀的天性總能讓他在困難中找到希望,堅持到最後。當我們在感嘆生活不易時,我們是否樂觀的想問題,堅持自己的想法,這點很讓人深思。

  電影《美麗人生》觀後感2

美麗人生,人生美麗。這是每一個人對生活的夢想。在我看來,人生之所以能夠美麗,是因爲她充滿了愛。唯有愛,可以消解苦難,讓人生洋溢幸福。意大利影片《美麗人生》就是一部以愛爲主題的電影。影片以二戰爲背景,講述了一個平凡人的非凡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詼諧幽默中隱藏着時代的苦難與痛苦,讓人不禁在微笑中潸然淚下,又在淚水中若有所悟。

片中的主人公猶太青年基多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美麗的妻子、可愛的兒子,人生自是春風得意,風光無限。他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幽默與活潑給妻子和兒子創造了無窮的歡樂。然而,好景不長。納粹對猶太人進行瘋狂的屠殺。他們一家紛紛被關入納粹集中營。面對終日的苦役和死亡的威脅,我們本以爲歡笑從此杜絕。恐懼、沮喪、乃至絕望會讓人喪失所有快樂與幸福的能力和感覺。然而,基多卻用他的整個生命創造了一個奇蹟——他用一個父親的全部智慧與愛,超越了戰爭和苦難,成功地呵護了兒子幼小的心靈,不讓他被戰爭的殘酷與黑暗所打擊和侵蝕。這讓我非常震撼。

納粹集中營的生活無疑是恐怖和殘酷的,人們被粗暴地對待,沒有尊嚴和任何保障。隨時有人倒在納粹的槍口下。然而,基多想盡各種辦法用善意的謊言爲兒子構築一個"童話的世界"——他告訴兒子,這只是一個遊戲,只要遵守規則,贏得比賽,影片中,基多和兒子約定規則的場景讓我久久難以忘懷——慈祥的父親深情而溫柔地註釋着兒子,用平和而不失嚴厲地口吻說:"如果你違反了三條規定中的任何一條,你的得分就會被扣光。第一條,如果你哭;第二條,如果你想要見媽媽;第三條,如果你餓了,想要吃點心!想都別想!"他爲什麼要以這種方式來約束兒子呢?他只是不想讓兒子發現真相。當災難臨頭,大家都是去鬥志的時候,他別無選擇,只有奮力一搏,和命運賭個輸贏。或許就在話音剛落的時候,生命就會結束。但即使這樣,他也不願意給兒子的心靈留下任何陰影。他相信,戰爭只是一時的陰霾,人性的黑暗是可以驅散的烏雲,總有一天,世界會重現光明。爲此,他付出所有,讓兒子贏得這場殘酷的"遊戲",贏得真正美麗的人生。

影片結束時,我的腦海中一直縈繞着基多的微笑,就在轉身的一剎,他便預知了死亡。但他還是把最後的笑容留給了兒子,微笑着邁開大步,彷彿走向光明與幸福。愛的偉力不可估量。即使面臨死亡的絕境,她依然能夠爲我們撐起一片美麗的天空。這既是一個平凡的故事,也是一個偉大的故事。在平凡中深藏着一種至真至純的心靈之愛和人性之美。面對人生的困境,我們應該怎麼做?這位猶太父親告訴了我們一切。你可以失望,但不能絕望;你可以哭泣,但不能放棄。相信人性的光輝不會被生活的殘酷泯滅,相信未來的光明不會被歷史的黑暗遮蔽。請珍惜每一次非凡的體驗,人生才能綻放不同尋常的美麗。

  電影《美麗人生》觀後感3

《美麗人生》講得是二戰期間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以一個喜劇的方式來講述一個悲劇的故事。

看了這部電影之後覺得原來悲劇還可以這麼描述,包括影片最後,孩子回到母親的懷抱高呼"WeWon!"全篇結束,背景音樂響起,影片結束在快樂的音樂和母子的笑容中結束,絲毫沒有提及父親去世的感傷,以一個貌似大團圓的畫面收尾。而實際上我們的男主人公確實離開了我們。

我看了幾個豆瓣上的影評,讓我更加了解了這部電影。感覺這部電影真的是一部浪漫的電影。有的說愛情,有的說父愛,但是我覺得在他身上還體現了一種頑強的樂觀精神以及真摯的善良。“頑強的樂觀”這個詞一般都出現在教科書中,用來形容革命者,很高大上的一個詞,不過用在這不影片裏完全不爲過。真摯的善良則是衍生除了浪漫的愛情和偉大的父愛。

看電影時一直覺得圭多像個沒長大的孩子,他頑皮他好奇,他帶着善意去看待整個世界,世界所有的一切在他眼中都呈現出五彩斑斕的景象。正因爲如此他也希望小王子和他一樣的積極樂觀,他不忍心去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所以在他和孩子被送到納粹集中營的時候,他才編了一個那麼美麗的遊戲,讓他的小王子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依然保持一顆童心不蒙塵,依然像他爸爸一樣樂觀善良的看待這個世界,最後讓小王子有了“美麗人生”。

樂觀和善良一直是生活中的正能量,雖然有種說服叫讓我們進步的都是“負能量”,但是讓我從逆境裏走出、從失敗的深淵裏爬出來的都是這些樂觀和善良的正能量。

而樂觀正是伴隨我們一步步成長的能量,樂觀讓我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即使這個收穫和我們預期的不一樣,我們也一樣會努力。樂觀在我們受傷的時候保護我們,讓我們相信傷口會癒合,讓我們積極去配合傷口癒合,即使傷口已經痛徹心扉,但是我們終究會痊癒。

有本書叫《理性樂觀派》,理性+樂觀,這正是我們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需要隨身攜帶的定心丸和指南針。這個組合告訴我們在現在這個信息海洋航行的時候要理性分析,然後選擇那個樂觀的未來,向着那個方向前進。這樣因爲我們知道我們所前進的方向是“美麗人生”,所以航行中遇到的所有阻礙都是我們的“得分機器”,最終我們會到達那個美麗的獎品,即使這個獎品和我們預期的不大一樣。

  電影《美麗人生》觀後感4

《美麗人生》,一如片名,這是一部給人以溫暖的影片。可是,故事卻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霾之下,殘酷的戰爭背景,是一切都變得那麼難能可貴。

故事的主人公基度,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邂逅了美麗的女教師多拉,他彬彬有禮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歷經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後,天遂人願,兩人幸福美滿的生活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長,政權下,基度父子被強行送往猶太人集中營,聰明樂天的基度哄騙兒子這只是一場遊戲,使兒子快樂,天真地生活在納粹的陰霾之中。儘管集中營的生活艱苦寂寞,基度仍然帶給他人很多快樂,他還趁機在納粹的廣播裏問候妻子:“早安!公主!”可是,就在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準備逃走,基度把兒子藏在一個鐵櫃裏,趁亂去找妻子多拉,卻不料納粹兵被發現,即使最後一刻,他仍然樂觀走向死亡,直到兩聲槍響,這個歷經磨難的男人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看了這部電影,我被基度的愛深深感動。第一,是他與女教師多拉的愛情。上帝安排他們相遇,並擁有了彼此。雖然他們之間的愛情沒有做到什麼門當戶對,青梅足馬,但是卻讓我懂得了:原來,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勇敢的愛叫做生死相隨,有一種至死不渝的愛叫做情比金堅,有一種珍貴的愛叫做今生註定。雖然最終他們未能白頭偕老,但當多拉握住他的手,對他笑的那一刻,他是幸福的,無比的幸福,也許,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它能讓一個人不顧一切,就像多拉與基度那樣。第二,是基度對兒子約叔華偉大而深沉的父愛。基度爲了讓約叔華能有一個與別的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的童年,讓他脆弱且敏感的童心不受到傷害,告訴他這只是一場遊戲,只有遵守遊戲規則才能拿到頭獎。既保護了兒子的童心,又使其不被納粹兵,他把僅有的一點食物全給了兒子,寧願自己捱餓。當納粹兵押着他經過約叔華藏得那個鐵櫃子時,他還樂觀地大步走向死亡,暗示約叔華不要出來。最終,約叔華活了下來,他的生存是他偉大的父親基度用生命換來的。

當基度聽到納粹兵槍聲想起的那一刻,我相信他的心裏是微笑的,無憾的,因爲愛可以使死亡變得從容。這樣的愛,對妻子,對兒子,對整個世界,在磨難面前,在戰爭浩劫面前,是那樣偉大,那樣感人。

愛,可以突破所有極限,超越一切,這樣的愛,基度做到了,我們也應該做到。

  電影《美麗人生》觀後感5

在很早的時候,我媽就跟我提起過《美麗人生》,胡事的概要也講過,只是一直沒有看過。我非常感謝孟老師爲我們播放這部電影。

在戰爭題材的電影裏,東方似乎一定會有一種奇怪的意識,就是在災難來臨的時候,總會出現那麼一個人,他的出現總是由掌聲和鮮花相伴,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爲自己的民族添彩,只因某某人在戰場上綻放出這樣那樣的光。

對這樣遙遠的戰爭故事,難道不覺得太政治了麼?戰爭並不是英雄們揹負的,戰爭不是單屬於英雄的故事,不單屬於士兵的故事。有時候我在那些所謂的戰爭作品中找不到時代,倒是頗像一部偶像劇。我們對戰爭的感知會變成這樣,是因爲什麼?

我也看過一些國外的戰爭題材的電影,比如《希伯利亞理髮師》又比如《黑皮書》。戰爭過於殘忍,因爲在戰爭中所仇恨的對方,同樣也在戰爭中因此而清晰得從心底到指尖地痛苦,又在扳下槍扣時從手指把麻木傳到心底。在戰爭裏,前任何一個人的死亡都太微不足道。在這樣的災難面前,恐懼驅使我們忘記了一些東西,放棄了一些東西,比強孩子們忘記了純真。但我們絕對不要放棄愛與人道,在戰爭面前它可能是最脆弱的,但也可以是最堅固的。

戰爭面前我們都要受傷,我說了戰爭不僅是士兵的故事,它是一場暴風雨,每個人都要淋溼,可是我們看到有的人沒有被淋溼,因爲有另一個人幫他擋住了全部的雨點。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個美麗的童年,完整的童年,可是戰爭奪走了他們的完整的童話,讓他們在灰色背景的世界裏完成他一輩子的使命。這不公平,對誰都不公平。所以我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父親,用生命拯救了一個孩子的純真。他的死亡,他的一切行動都在控訴戰爭帶給我們的創傷。這樣精神上所帶來的創傷,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那些傷痕在說:

“不要再有戰爭了!”

課文中也有這樣的話,是《親愛的爸爸媽媽》裏所出現的。

在世博會的墨西哥館裏我記得有介紹墨西哥的歷史,戰爭。“歷史就在我們身邊,如果我們不去閱讀它們,它們就永遠地消失了。”大屏幕上是這樣寫的。但是欠們所應閱讀的,不是憎惡。

在閱讀《蘆花蕩》時,那個分析“老頭子將敵人置於死地時萌發出的愉悅心情”到現在還使我痛心着。這種仇恨,到底什麼時候纔可以停止?戰爭中需要我們記住的不是英雄們殺敵後的快感,而是告訴我們這些身處在和平土地地上的人們,我們所享受的安逸帶來的一切的可貴,和平的可貴,自由的可貴。

戰爭使我們更愛自己的國家,沒錯。而東西方戰爭作品的差異也就在於,在東方文學作品中,我們最後宏揚的是本國的威嚴,大家是站在各自的國家發揚本國精神。而西方的戰爭作品裏,它年表達出的倫理,人性是不分國界的,它給我們所帶來的是每個國家在戰爭中,在平凡人之間,閃耀的“人”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