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制定一個計劃。什麼樣的計劃纔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院感管理工作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1

控制好醫院感染是一個醫院發展的命脈,所以在不斷的提高醫療質量的同時,也要不斷的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我院20xx年工作計劃如下:

一、加強制度的落實

20xx年我們經過了二甲評審,院感科以二甲評審爲契機,制定完善制度流程,規範執行操作規程,醫院制定了《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手冊》,並採取有效措施貫徹落實,有效的降低醫院感染髮生率。

二、加強醫院感染的監測和監管,尤其是重點科室和一些容易忽視的科室。

1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對各科室院感管理工作進行考覈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全院感染髮生率進行監測,嚴格控制醫院感染髮生率。

2、對採購的消毒液及消毒物品質量嚴格把關。

3、對使用中的消毒液根據性能定期更換,並隨時進行濃度監測。

4、對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半年進行強度測試,不符合

要求及時更換。

5、對供應室、手術室重點進行監管,每月不定期進行抽查,使清洗、消毒、滅菌各個環節都符合要求,高壓滅菌每鍋進行物理監測,每包進行化學監測,每週進行生物監測。對手術室空氣、物表、醫務人員手等每月進行監測,不符合要求進行整改。

6、加強對手術室消毒隔離管理,嚴格限制手術室進出人員,不符合要求人員不得進入手術室。

7、每季度對環境衛生,醫務人員手等進行生物監測,並對醫院感染髮生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並反饋各科室。

8、開展手術切口感染、留置尿管相關感染等目標性監測。

三、加強院感知識培訓,增強醫務人員控制院感意識

1、每個季度進行一次全院感染管理知識、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並進行考試,對不合格者進行補考。

2、科室每月根據本科室情況組織學習一次院感知識,並有記錄。

3、院感管理人員積極參加區內外組織的院感培訓班學習,以瞭解更多動態的院感知識,不斷提高本院的院感管理能力。

4、通過學習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院感意識,尤其是中醫類人員普遍無菌觀念差,我們要對中醫人員進行重點培訓,特別要把鍼灸室的消毒隔離工作做爲重點進行管理。

四、加強醫療廢物管理,提高醫務人員職業防護。

1、規範處置醫療廢棄物,按類分放、貯存、運輸,記錄要求真實、客觀、及時、準確。

2、加強陽性標本的管理,要求嚴格按照規範進行存放、消毒、消毀,記錄祥細、真實。

3、醫務工作者嚴格執行標準防護制度,儘量避免職業暴露。

五、加強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管理

每月進行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情況調查,並進行分析,對不合理現象進行全院公示或與績效工資掛鉤,提高手術患者術前30分鐘—2小時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率。

六、加強手衛生管理,提高手衛生依從性

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加強各級醫務人員手衛生培訓及宣傳,完善手衛生設施,在手術室規範外科手消毒方法和流程,科室每月對手衛生進行培訓、監督、考覈。不斷提高醫務人員洗手依從性。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2

20xx年我們將緊緊圍繞 醫療質量萬里行 這個主題,切實開展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

基層醫院感染工作計劃。我區的院感管理工作剛剛起步,各基層醫院存在很多薄弱環節。針對20xx年我區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國內外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要求,制訂以下工作計劃:

一、加強對基層醫院的指導作用,杜絕惡性醫院感染暴發流行事件發生。

逐漸加強全區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充分發揮院感質控中心的作用,綜合性醫院要帶動鄉村衛生院、民營醫院,以先進帶動後進,以點帶面,把院感工作延伸到區、鄉各級各類醫院。認真貫徹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要求各級醫院狠抓醫院感染的監測與控制工作,嚴格執行《消毒技術規範》、無菌操作及其他相關的技術規範,加強消毒滅菌、隔離措施及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工作,完善院感暴發事件的應急預案,杜絕惡性醫院感染暴發流行事件的發生。

二、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專(兼)職人員要有高度的敏銳性,充分準備,沉着應對,科學防控。

三、開展全面綜合性醫院感染率監測。牀位數大於100張的綜合性醫院要進行醫院感染率綜合性調查監測,以前瞻性調查爲主,結合回顧性調查,及時發現院感流行先兆,杜絕院感流行事件發生。

四、積極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要求,加強重點科室、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力度,並納入質控檢查的內容。

各家醫院要充分重視重點科室和部門(ICU、內鏡室、手術室、供應室、產嬰室、新生兒室等)的'醫院感染管理,今年重中之重是消毒供應室的院感管理,規範器械清洗消毒,杜絕交叉感染的發生院感。

五、繼續深化綠色醫院建設與醫療廢棄物管理。

積極在各家醫院倡導綠色醫院活動,在區衛生監督所的共同支持下,進一步檢查與督促各級醫院規範醫療廢棄物的收集、運送、儲存工作,落實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六、注重組織落實和隊伍建設,鼓勵參加盛市舉辦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與崗位培訓,提高專兼職人員業務素質與管理能力。

爲進一步提高專業隊伍業務素質,要求各家醫院專兼職人員上崗兩年內完成上崗培訓,即參加盛市院感質控中心舉辦的崗位培訓班,並頒發上崗證書。部分醫院今年必須完成上崗培訓,自身提高是永恆的主題,要向學習型組織看齊。今年計劃全區院感方面的知識培訓1-2次。

七、加強與其他質控中心、衛生行政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加強感染控制。

八、向上級醫院學習,加強溝通、交流。

我們的目標:患者的安全、醫務人員的安全

我們的願望:安全、規範、合作、團隊、進取

我們的行動:注重過程與細節、持續質量改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3

新的一年裏,結合省衛生廳的“二甲醫院評審工作的評審標準”爲目標任務,在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領導下,加強與護理部、醫務部、總務後勤科、設備科及臨牀醫技科室的協作,將醫院感染管理完全融入醫院質量管理之中。與各職能科室積極協作,各科院感監控人員積極配合,全院人員參與,共同開展與完成我院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管理規範》、《消毒技術規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有效控制醫院內感染的流行與暴發。

一、組織每年召開2次醫院感染委員會例會,明確責任分工,協調解決感控措施執行中存在的問題。特殊情況臨時召開會議。

二、完善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流程,在制訂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程(SOP)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與完善。提高醫院感染診斷水平和監測的準確性,提高規範化管理程度。力爭開展多重耐藥菌的監測。

三、加強消毒隔離制度,每月開展消毒滅菌效果監測與評價,重點科室、特殊情況加強監測。各項監測項目達標。空氣、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無菌器械保存液合格率100%;滅菌物品合格率達100%。

四、參與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管理。重點對圍手術期預防用藥進行時限管理。

五、在開展醫院感染全面監測的基礎上,繼續開展全院手術部位感染的目標監測。開展一次現患率調查。每季度對監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與反饋。

六、門診嚴格實行預檢分診制度,病區嚴格落實消毒隔離制度,加強對清潔工的指導與督查,做好病員及家屬的院感知識宣教。

七、嚴格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儲存、外運管理,杜絕泄漏事件。做好醫療廢物的`監管。

八、臨牀出現醫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類病例3-4例),實行醫院感染暴發預警報告。積極預防醫院感染暴發性流行,杜絕惡性院感事件的發生。對發生醫院內感染的流行、暴發進行調查與分析,提出控制措施。24小時內完成逐級上報。

九、醫院感染知識、法規培訓納入本年度工作重點。加強對全院醫務人員的培訓,全方位、大幅度控制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全員培訓,試卷考試、技能考覈,提高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防範意識,落實崗前培訓。轉變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意識不強,執行力不夠,從而真正達到“院感控制,你我同行”。

十、繼續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大力推廣手衛生在感染控制中重要地位的宣教與考覈,提高手衛生依存性,科室要加大對手衛生督查。將科室與院感科對手衛生的督查納入績效考覈。

十一、加強重點科室、重點環節管理,落實各項管理要求及措施,落實衛生部6項標準及三個技術規範要求以及技術指南內容。做好多重耐藥菌的醫院感染防控工作。

十二、繼續加強職業暴露防護的培訓,落實防護用具的使用,減少職業暴露的發生。

十三、繼續做好對消毒藥械、一次性醫療用品的審覈工作,加強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正規渠道進貨,證件齊全,保證質量。嚴格外來器械管理。

院感科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4

在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領導下,院感科、護理部、檢驗科、藥劑科、積極協作,認真貫徹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技術規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範》、《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範》、《醫院手術部管理規範》等法律法規,全院人員參與,共同開展與完成我院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有效控制醫院內感染的流行與暴發。

主要目標:

一、醫院感染知識培訓率達90%以上,培訓合格率達 100%。持證上崗率100%。

二、滅菌合格率達100%、空氣、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無菌器械保存液合格率100%;滅菌物品合格率達100%。

三、院感發病率低於8%;院感漏報率<5%。

四、傳染病人隔離率爲98%;疫情上報100%;及時率98%;漏報率<90%。

五、醫療廢物回收率100%。

六、抗生素使用率<40%。

保證措施

一、加強教育培訓

1、每季度科室組織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一次,並做好筆記。

2、院感辦全年組織全院院感知識講課兩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納入本年度工作重點。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全員培訓,試卷考覈,提高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防範意識。

3、落實新職工崗前培訓。

4、特種壓力容器操作人員、疫情直報人員進行專門培訓,持證上崗。

5、對醫療廢物專職人員進行培訓。

6、院感專職人員參加參加省、市級舉辦的院感繼續教育培訓班,以瞭解全省及全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發展的.新趨勢、新動態,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二、落實消毒隔離制度,加強消毒滅菌效果監測與評價

1、供應室滅菌合格率必須是100%,每鍋B-D實驗,每週生物監測,每包化學監測。疑似或不合格滅菌物品不得進入臨牀科室。消毒物品不得檢查出致病微生物,滅菌物品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各科使用的消毒滅菌液根據性能按時更換,器械按規定及時消毒滅菌。使用中的各種導管按規定進行消毒更換。

2、各科室每雙月進行一次環境衛生學及消毒滅菌效果監測,並在院感通迅上彙總、分析、反饋。

3、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管理工作。今年在去年培訓的基礎上,開展手衛生的目標監測。不定期地下科室檢查醫務人員洗手的依從性。

三、加強院感監測,實行醫院暴發預警報告

1、嚴格《醫院手術部管理規範》執行,每月繼續手術切口監測。

2、充分發揮臨牀感控管理小組作用,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病例,落實24小時報病制度;儘早送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查,根據藥敏結果進行有效治療;

3、臨牀出現醫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類病例3例),實行醫院感染暴發預警報告。分析並調查傳染源,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傳播途徑,杜絕惡性院感事件的發生。

4、做好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工作,各科室將每次受到職業暴露及損傷的人員上報到院感科,院感科做好登記,保護易感人羣,有效控制醫院感染。

四、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確保傳染病管理工作落實

1、組織全院傳染病知識培訓二次,根據每年傳染病的實際發生情況及時組織相關學習。做到早發現,早診斷。

2、門診嚴格實行預檢分診制度。落實各級人員職責,做好隔離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3、隨機抽查門診日誌的登記,遵循首診負責制,嚴格報告時限,避免漏報。

五、嚴格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儲存、外運管理,杜絕泄漏事件

1、醫療廢物按要求分類放置,密閉運送,包裝袋有標識,出科有登記。專人回收有簽字,送醫療廢物暫存點集中放置。

2、醫療廢物轉移單由專職人員填寫,並保存存根備查。

六、加強抗生素的使用管理

1、認真執行《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實行分類管理,每月統計各科抗生素使用量及抗生素使用比例,並在院感通訊上公佈。

2、減少預防用藥,做好培養,監測耐藥菌。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5

爲迎接我院二級甲等醫院的評審,我科積極響應醫院的通知和要求,認真對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學習及時總結改進,在工作中存存一些問題。

問題與措施

一、存在問題

1、用無蓋小便杯後取查抗酸桿菌標本,對基患者和醫務人員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2、部分同事洗手時間太短,達不到手衛生目的。

3、安爾碘用後蓋子未蓋緊。

二、整改

1、用有蓋容器杯留查抗酸桿菌標本。

2、加強手衛生培訓提高意識。

3、安爾碘用後必須蓋子擰緊。檢驗科感染管理季度總結

xx年2季度

通過三個月的持續改進我科的作取得了很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一、存在問題

1、發生職業暴露檢驗科應檢測的項目部分人員,回答不完整。

2、多重耐藥的控告部份無住院號,原始化驗單臨牀醫生未填。

3、嚴重污物消毒濃度不達標。

二、整改措施

1、加強對科室人員職業暴露檢驗科應檢測項目的培訓。

2、認真看消毒泡騰片使用說明。

3、加強與臨牀醫生的溝通,原始化驗單患者信息需認真填寫。檢驗科感染管理季度總結

xx年3季度

爲順利通過二級甲等醫院的創建,我科積極響應醫院控感辦的通知及要求,進一步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培訓學習並及時總結改進,但有一些工作需要加強。

一、存在問題

1、針頭使用後放入銳器盒太多,已超過3/4,嚴重危害醫務人員。

2、生物安全櫃使用中,移動門過高,危害醫務人員的.身體健康。

二、整改

1、當銳器盒盛漏了3/4後,必須另換銳器盒。

2、正確安全使用生物安全櫃。

檢驗科控感上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是我院爭創二甲醫院,在院領導的重視關心和指導下,使我院的院內感染率制制在較低水平。爲進一步搞好院內控感工作,現將我科感染控制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證我院控感工作的順利開展,認真抓好日常工作,不定期對我科感染控制工作進行檢查、培訓,並進行考覈,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持續改進。

二、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加強微生物室菌科,青株的管理,使用後培養基菌株,標本必須育壓滅菌後按醫院廢物垃圾處理。

檢出多重耐藥菌,未及時按照醫院多重耐藥菌的處理制度上報和通知相關部門和科室。

三、不定期檢查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消毒液濃度紫外燈的使用登記記錄。

四、微生室加強對全院空氣培養及消毒液培養的監測,做好各種質控。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6

一、政治思想方面

全科人員在鄧院長的領導下,掀起了 愛 崗敬業、以院爲家 的熱潮,我科人員積極響應院裏各項號召,遵規守制、獻計獻策,時時刻刻與醫院保持一致,經常參加院裏各種學習 和培訓,人人有筆記,通過學習 、使全科人員的政治素質有了提高,同時也增加了工作責任心和事業感,提高了工作效益和工作質量。

二、傳染病管理

1、嚴格執行傳染病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有章可循。

2、定期對傳染病防治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醫務人員掌握傳染病報告種類、報告時限、報告程序,使我院的'法定傳染病報告率達到100%。對傳染病患者實行有效的隔離措施,未發生院內傳染病的局部流行。

3、新上崗人員做到即上即培訓,即培即考覈原則。

三、我院是當地最有權威的醫療機構,承擔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災害事故的緊急醫療救援任務,所以我院建立了應急預案和組織,做到了定期演練和相應培訓,增強應急能力,備好了救援物資等,隨時處於應急狀態(含通訊聯絡),並且做到了及時、妥善處理醫院內部發生的突發事件

1、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健全,監督指導到位 ,對新上崗人員、進修生、實習 生、醫務人員按時培訓,醫務人員知曉率達到了100%醫院感染監測到位,病例監測、衛生學監測做到準確、達標。

2、重點部門的醫院管理:抓好手術室、供應室達標改建、口腔科、腔鏡室、感染性疾病科、血液透析室、檢驗科等這些重點科室的管理,從室內的保潔、消毒、醫務人員的操作,物品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等環節入手,使之達到醫院感染管理規範的標準。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7

一、醫院感染控制

1、每月下到各個科室監測住院病人院感發生情況,督促臨牀醫生及時報告院感病例,防止醫院感染暴發或流行。

2、每月對手術室、產房、血透室等重點部門的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消毒劑、滅菌劑、消毒滅菌物品等進行消毒滅菌效果及環境衛生學監測一次。發現不合格處,嚴加整改,直至監測結果合格爲止。

3、每季度對臨牀科室、重點部門進行消毒隔離質量檢查一次,對檢查結果進行反饋,並提出改進措施。

4、根據本年度院感監控管理要求,配合全國院感監控管理培訓基地,開展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一次。

二、抗菌藥物應用:

1、按照相關規定對抗菌藥物實行分級管理,定期調查住院病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2、協助檢驗科定期公佈全院前五位感染細菌譜及其耐藥菌,爲臨牀醫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依據。

三、傳染病管理:

1、每天收集全院各科室的傳染病報告卡、死亡醫學診斷證明書、居民惡性腫瘤報告卡,做好全院疫情報告和死亡、腫瘤病例報告工作。

2、每天對收集的'傳染病報告卡進行審覈,保證其內容完整、真實。

3、收到疫情報告卡和死亡病例報告後,按照規定時限,通過國家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

4、每月末,查閱全院本月的門診日誌、出入院登記、出院病歷、放射科檢查結果及檢驗科陽性結果登記本,發現漏報及時補報。

5、每月與醫務科覈定死亡病例登記,發現漏報及時補報。

6、認真做好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醫院的疫情管理、報告的檢查工作,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搞好疫情調查工作。

四、醫療廢物監督管理

1、每月到醫院臨牀支持中心檢查一次,督促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等制度執行情況,避免發生醫療廢物流失。

2、每月查閱醫療廢物交接登記本一次、發現漏項及時填補。

五、手衛生及職業暴露防護

1、將手衛生消毒列入科室質量檢查項目,每季度抽查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消毒技術考覈一次。

2、加強職業暴露防護知識宣傳教育,減少職業暴露風險。

3、發生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後,嚴格根據有關規定進行妥善處理。

六、院感知識培訓

1、本年度協同醫教科組織新進人員進行院感、傳染病知識崗前培訓一次。

2、分層次開展全院醫務人員院感知識培訓兩次,提高醫務人員院感知識水平。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8

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

一、佈局合理,工作區與生活區分開,設置專門的清洗消毒間並有明顯的標識;每個工作區設有流動水和非手觸式洗手設備、手消毒用品,操作完畢後及時進行手的清潔與消毒。

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需配備生物安全櫃、高壓滅菌設備;對源於病人的原始標本如痰液等進行塗片或接種平板等操作,應在生物安全櫃中進行,生物安全櫃安置位置符合要求。設置門禁開關,入口處有生物危險標誌,限制與實驗無關人員進入。

三、無菌間和超淨臺必須保持清潔,每天清潔、消毒2次。無菌間應配備空氣消毒設備,超淨臺的紫外線消毒燈應每3-6月監測有效強度1次,並按要求記錄。

四、工作人員進入工作區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時穿隔離衣、膠鞋,戴口罩、手套,嚴格執行實驗室操作規程。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天對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保潔處理,溼式清掃,遇有污染時立即消毒、清洗,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污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後,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並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報告。

五、必須使用具有國家規定資質的一次性檢驗用品,並在有效期內使用,且不得重複使用;一次性檢驗用品存放時須拆除外包裝後,方可移人無菌物品存放櫃,使用後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置。無菌物品如棉籤、棉球、紗布等及其容器應在有效期內使用,開啓後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使用後的'廢棄物品,必須按照醫療廢物進行處理,不得隨意丟棄。

六、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濃度,根據其性能定期監測(如含氯消毒劑等每日監測);定期對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測。

七、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各種廢棄標本應分類按規定處理(焚燒、人污水池、消毒或滅菌)。

八、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採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採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玻片);報告單實行微機打印。

九、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存放,滅菌物品包外貼指示膠帶,並標明滅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人員姓名及無菌包名稱等。

十、廢棄的病原體培養基,菌種、毒種保存液等,必須就地消毒滅菌,按醫療廢物管理的有關規定密閉轉運、無害化處置。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9

20xx年外一科科的院感工作,將在醫院的統一領導下,加強與檢驗科的積極協作,認真貫徹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技術規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範》等法律法規,全科室人員參與,共同開展與完成我院院感科制定的各項預防與控工作,有效控制院內感染。

對此我科特制定20xx年工作計劃,具體如下:

一、主要目標:

1、外一科院感知識培訓率達90%以上,培訓合格率達100%。

2、空氣、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滅菌物品合格率達100%。

3、醫院感染漏報率<5%。

4、傳染病人疫情上報100%;及時率98%;

5、醫療廢物回收率100%。

二、保證措施

(一)加強教育培訓:將感染管理知識培訓納入本年度工作重點,採取院內講座形式多渠道進行全員培訓,試卷考覈,提高醫護人員醫院感染防範意識。每月對全科醫護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1、每月科室根據本科業務開展情況組織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一次,並做好記錄。

2、積極參與院內組織的院感知識教育與培訓,並將學習情況納入科室考覈。

3、對新上崗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主要培訓內容爲消毒隔離知識、醫院內感染的預防控制及醫療垃圾的分類收集處理,使其將院感意識貫穿到工作中。

4、加強護工的消毒隔離知識的培訓,如護工的工作要求、消毒滅菌的基本常識、清潔程序及個人防護措施等。

5、落實各級人員職責,做好隔離防護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強院感監測與管理工作

1、充分發揮院感質控管理小組作用,通過每月的'質控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根據《消毒技術規範》及《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要求,每季度對重點科室的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消毒劑、滅菌劑、消毒滅菌物品等進行滅菌效果監測。

3、要求全科人員做好醫護人員的職業防護工作,並將每次受到職業暴露及損傷的人員上報到,並做好登記,保護易感人羣,有效控制醫院感染。

4、對使用中的空氣消毒機過濾網每月清洗一次。

(三)嚴格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儲存、外運管理,杜絕泄漏事件。

1、醫療廢物按要求分類放置,密閉運送,包裝袋有標識,出科有登記。專人回收有簽字,送醫療廢物暫存點集中放置。

2、醫療廢物轉移單由專職人員填寫,並保存存根備查。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10

一、健全我院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機構,完善並嚴格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制度。

醫院感染管理實行三級管理。醫院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下設醫院感染管理科,各臨牀醫技科室成立醫院感染控制小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任組長,各配備一位監控醫師和監控護士,履行職責。

1、根據職員變動情況隨時調劑醫院感染監控組織,以便更好的履行各自的職責,把我院感染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2、貫徹落實《消毒技術規範》,配合各部分質量檢查驗收,做好各項院感監控工作。

3、進一步發揮各感染管理小組的職能,對各項指標進行認真系統的監測,並將監測資料按時上報,每個月對監測資料進行彙總、分析,發現題目,及時處理。

二、進一步加強各項監測工作。

在院長的領導、檢驗科的協助及醫院現有條件的基礎上,依照《醫院感染管理規範》的要求,繼續做好各項監測工作。

1、加強醫院感染病例的監測。

⑴對住院病人採取前瞻性調查方法,進行環節質量控制。並通過對各監控小組填報的資料進行彙總和分析,計算感染率,發現醫院感染的多發部位、高危因素等,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以下降醫院感染率,進步醫療質量。醫院感染率應控制在8%以下,一類手術切口部位感染率控制在1.5%以下。

⑵每個月對出院病歷進行抽查,對醫院感染的報告情況與漏報情況作回顧性調查,計算漏報率,醫院感染漏報率必須控制在20%以下。

⑶每個月對各項資料進行彙總、分析,提出改進措施,並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各科,用以指導臨牀感染控制工作。

2、加強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滅菌合格率到達100%。發現題目,及時查找緣由並行改進。

3、環境衛生學監測。

⑴每個月對重點部分進行空氣監測。監測分歧格時要查找緣由,進行分析、改進,直至達標。(物表及醫護職員手的細菌學今年有看檢驗科能做)

⑵院感辦每季度對重點部分進行抽查,每個月對手術室、供給室、產房、內鏡室、口腔科等部分進行檢查。發現題目,及時反饋。

(3)積極配合陽泉市疾病預防控制部分對我院重點部分進行監測,發現題目及時分析反饋,提出改進措施。

三、進一步落實各項制度

各部分繼續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技術操縱規程、抗菌藥物管理制度、醫療廢棄物處理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下降醫源性感染與醫護職員感染的`發生率。

四、進行在職教育,強化全院職員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意識。營建醫院感染“零寬容”理念。

1、各科組織學習新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範》、《抗菌藥物臨牀利用指導原則》、衛生部新頒佈的法規、文件等,建立標準預防意識,規範本身行爲。

2、在全院進行院感知識培訓講座並考覈。每一年2次,考試2次。

3、組織新上崗的職員學習醫院感染相干知識與制度。

院感管理工作計劃11

爲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進一步搞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醫療安全,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範》、《醫院感染監測規範》等有關文件和規定,在醫院領導支持下,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主要工作任務和措施

(一)、醫院感染監測:

1、每月抽查出院病歷,採取回顧性調查方法,對出院病人進行漏報率調查,減少醫院感染漏報,逐步使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制度化;

2、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及環境衛生學監測,每月循環對全院醫療部門空氣、物表、工作人員手、消毒劑、滅菌劑、無菌物品等進行消毒效果監測。

3、繼續對重點部門進行監控,特別是ICU、新生兒病房,加強三管的目標性監測;選一個手術切口爲手術切口感染的目標性監測。

(二)加強質控檢查,認真落實醫院感染監控措施

開展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檢查,對醫院的清潔消毒滅菌與隔離,無菌技術,醫療廢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導。發現問題並及時反饋到臨牀科室,督促整改,持續改進,保障醫療安全。各臨牀科室按《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檢查及持續改進記錄表》每月進行一次自查。進一步加強多部門聯合檢查力度,做好醫院感染控制工作。

(三)加強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着重對供應室清洗、滅菌記錄,手術室的消毒管理。

二、強化手衛生管理

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加強各級醫務人員手衛生培訓及宣傳,完善手衛生設施,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和依從性。

三、加強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管理

進一步培訓,指導醫務人員衛生安全職業防護工作,增強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防護意識,認真落實職業暴露防護措施,確保員工職業安全。

四、加強醫院消毒藥械及一次性醫療用品的審覈工作。

定期對一次性醫療用品,消毒藥械的`使用及證件進行檢查。

五、加強感染管理知識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院感意識,進行分層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主要計劃培訓以下內容:

1、院感相關知識及個人防護知識;

2、.對護理人員主要爲無菌技術及消毒隔離知識,醫療廢物管理等

3、對全院人員進行手衛生,醫療垃圾的分類、職業暴露防護培訓等。

4、新員工(包括實習生)崗前培訓

5、保潔人員職業防護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