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大連市第三十九中學“雙高普九”自查報告 自查報告

大連市第三十九中學“雙高普九”自查報告 自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大連市第三十九中學“雙高普九”自查報告 自查報告

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實現“雙高普九”目標——大連市第三十九中學“雙高普九”自查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教育專家:
  你們好!
  衷心的歡迎各位專家、領導光臨我校。非常榮幸今天的會議在我校召開,這是對我校“雙高普九”工作的檢查驗收,更是對我校“雙高普九”工作的推動,我們將抓住機遇,謀求發展,高質量完成“雙高普九”各項工作任務。現在,我將大連市第三十九中學“雙高普九”自查情況向各位領導和專家彙報,懇請各位領導和專家給予指導和幫助。
  一、學校自然情況介紹
  大連市第三十九中學是一所普通初級中學,前身是桂林民辦中學,始建於1962年,1970年由民辦中學轉爲公辦,更名爲大連市第三十九中學。學校佔地面積12521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7010平方米,共36個教學班,2288名學生,教職工總數126人。
  幾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指導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大連第三十九中學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榮獲“遼寧省模範學校”、“遼寧省文明單位”、“遼寧省繼續教育先進單位”、遼寧省“三八紅旗”集體、“遼寧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大連市模範學校”、“大連市示範學校”、“大連市文明學校”、“大連市實驗教學優秀學校”、“大連市教育管理研究先進集體”等榮譽,並多次接待國內外教育考察團來訪。
  二、“雙高普九”水平評估標準達成情況:
  根據遼寧省普及義務教育“雙高水平”評估標準,我們進行了自查,情況如下:
  普及程度。根據國家教委關於改革初中招生辦法的通知精神,我校堅決執行“小學生就近直接升入初中”的要求以及流動人口少年兒童入學的要求,保證所有符合條件的少年兒童都能在校學習,並且普及程度各項指標均達到省雙高水平評估標準,入學率、完成率均爲100%,輟學率爲0。
  師資水平。學校選用教師嚴袼把關,堅持錄用優秀本科師範畢業生和區級以上骨幹教師。本科學歷教師達到80%以上,有11%的教師研究生班畢業。教師能夠遵守師德規範,並且教學勝任率達100%。校長每三年與教職工籤一次聘用合同。學校有嚴格的校本培訓制度,每位教師都有研究專題,師資水平達到省雙高水平。
  辦學條件。我校是2002年由政府投資建設,2003年9月起用的新校舍,教學設施現代化。教室36個,專用教室14個,一個微機備課室,所有的教室都有大屏幕投影、視頻展臺、監控器、兩套廣播設備,教學資源庫資料豐富,計算機生機比達到10:l。學校還有優質的後勤服務設施。辦學條件各項指標均達到雙高水平。
  教育經費。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1665元,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984元。兩項指標均超過省雙高標準。
  教育質量。我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開齊開足各類課程,有效落實探究性課程,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努力探索適合於學生的教育方法。語文組進行的《閱讀教學與寫作創新》實驗有了豐碩的成果,學生自己寫的書十分精彩;生物組的生物知識演講活動、生物標本採集製作,讓學生大開眼界;信息技術與歷史學科課程整合等項實驗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大連日報》進行了“創造力是這祥培養的”、“中學生盡享編‘書’怏樂”的專題報道。學校注重德育的實效性,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初三學生按時畢業率10O%,教育質量完全達到雙高水平。
教育管理。學校加強與社區、共建單位及有關方面的合作,堅持以人爲本,全面發展的方針,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我們組織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深入社區,服務社區,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得到社區的歡迎。學校管理得到家長和學生的認可。近兩年我校學區成爲家長買房的首選區域。
對照評估標準,我們自評得分爲226分
  三、對“雙高普九”的認識及做法
  市教育局劉局長、中山區區委書記,區政府李區長、趙區長、區教育局每一位局長及各有關科室領導親臨我校視察,詳細瞭解學校教育情況、教學設施配備的情況,並就實現“雙高普九”的各項工作目標堤出意見和要求。使我們學校領導班子對“雙高普九”工作的認識逐步提高。明確“雙高普九”是“普九”的繼續和提高,是在原有“普九”基礎上又上一個新臺階,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實現均衡發展、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根據“雙高普九”評估標準,我們確定學校的發展目標:努力創造條件,使學校的教學設施達到現代化水平,教學質量在全區名列前茅,學生按時畢業率100%,全科及格率90%以上,把學校辦成省級名校。中山區政府在改善辦學條件工作中,對我校加大投資力度。現在,學校佔地而積達到12521平米、建築面積達170l0平米。建新教學樓政府投資3000萬元,配置先進的教學設施投資近l000萬元,總投資達4000萬元。並且修建了塑膠操場、體育運動館、改善實驗室條件、校園周邊進
行綠化和美化,爲學校的發展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學校在自查中也積極進行整改和完善。一年來,學校共投資70多萬元。其中校園藝術化建設投資12萬元。校園廣播已改造投資ll萬元,改善教師辦公條件和學生的學習條件,投資近1O萬元。學校的食堂整改投資23萬元,改善了供餐條件。爲了提高學校現代化水平,投資近18萬元配置了電子大屏幕和視頻展臺。經過努力,三十九中的辦學條件已經達到現代化水平。
  四、學校工作的主要特點
  (一)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使教育質量達到雙高水平。
  要達到雙高水平不能僅限於教學條件的改善,還要保證教育的高質量。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是學校教育活動能動的教育資源,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
  1.抓師德教育。教師應是人格之師,用自己的語言、行爲、情趣、品格去影響學生。我們結合本校實際,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大力宣傳我校遼寧省廉政標兵鬱巖,遼寧省師德標兵田玉萍,大連市“我最喜愛的老師”、大連市師德標兵程丹的事蹟,用本校教師的先進事蹟教育和激勵全體教師。同時,開展“我是一顆新星”教育演講活動,召開“我講我的故事”演講會,弘楊良好的師德、師風,引導教師加強師德修養,敬業、愛生,以德修身,以德育人。
  2.進行專業引領。要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必須以教育的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創建以現代教育技術爲手段的現代化教學環境。面對全新的教育教學設施,我校多次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全體教師進行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培訓,讓教師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教學中,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經過培訓,絕大多數老師學會了現代教學設備的使用方法,並能自制課件,獨立到教學資源庫中下載有關內容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增加了課堂容量,提高了教學效率。
  3.提高教科研能力。要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必須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我們把“隊伍立校”,作爲學校發展目標之一。根據我校發展目標和“雙高普九”標準,我們確定以校本培訓的形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從而實現學校的整體發展。我校積極做好教師參加教育科研的組織工作,鼓勵教師參與科研,承擔研究課題,併爲教師進行教育科研搭建平臺,努力造就研究型教師。在選題、寫資料綜述、開題報告、研究過程、研究結果總結等方面進行理論講座和實施指導,並多次舉行教師論壇活動,讓全體教師在實踐中學習如何進行教育科研,並舉行各種類型的教學反思交流活動,對於承擔研究課題的青年教師,學校積極選派其到外省、市參加學習和培訓,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本學年教師個人研究課題資料綜述完成67篇,8篇論文獲國家級獎,10篇獲省級獎,13篇獲市級獎,有17篇在《中山教育》上發表。
  (4)抓青年教師培養。幾年來,我校青年教師的人數由38.1%,一路攀升到的67.3%。青年教師的增多給學校的工作帶來了生機。由於青年教師缺乏教育教學實踐經驗,我們就以“青春快車”命名,進行青年教師校本培訓。以系列話動爲載體,採取互動式、參與式、實戰式進行培訓。建立青年教師校本培訓制度,組建專門的培訓機構,制定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包括: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育政策法規教育、班主任工作基本方法與技巧、教育科研與實踐方法指導、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方法等。我們舉行青年教師學科知識考覈,組織有關學科教師參加市區舉行的學科知識競賽,以促進青年教師努力鑽研業務。通過考覈使青年教師瞭解自己的實際水平,有效地激發了學習自主性。同時我們在校本培訓中,從教育面向未來,面向世界出發,對青年教師進行英語閱讀和口語知識輔導,爲青年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創造條件。經過培訓有60%以上的青年教師學科知識考覈成績達到優秀,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5)建立教師業績檔案,激勵教師自主提高專業化水平。教師業績檔案袋裏記錄着老師們教育教學工作所取得的全部榮譽,學期末全校舉行教育教學業績展和教研組教學成果展。建立業績檔案如同給了教師一片藍天,讓思維自由放飛,讓個人的業務專長得以充分發揮。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參加各類教學大賽,組織學生參加科技活動、文藝體育活動、學科競賽等,在多方面取得喜人成績,收穫了驕傲和自豪,自信與快樂。學校建立獎勵制度,根據教師的工作業績,給予表楊獎勵。
  通過開展校本培訓,推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本學年有2人獲省教學技能大獎賽優秀獎,13人獲市級獎,16人獲區級獎。在省、市學科競賽中我校獲得全國計算機奧賽遼寧省優秀參賽學校獎、大連市團體第二名,物理知識競賽大連市團體第四名,中山區第一名的好成績。近年來我校的教學成績在中山區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教育教學質量得剄家長和學生的認可。一支業務精、素質高、能力強、敢創新的教師隊伍正在成長起來,爲雙高普九目標達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二)全面落實育人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我校在“雙高普九”工作中,全面落實育人目標,把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作爲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根據學生身心成長特點,積極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規律,以創新的精神,大膽改進德育工作,不斷調整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內容,拓寬教育渠道,提出“抓核心,重基礎,創氛圍”9字方針,建立和完善具有39中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體系。
  1.抓核心。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核心地位,多方位,多渠道開展愛國主義系列教育,堅持將愛國主義教育制度化、規範化,以重大節日和事件爲契機,把愛國主義教育引向深入。在活動形式上,注重特點,講求實效,將愛國主義教育分解、細化,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更緊密地貼近學生生活。同時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法制教育,開展愛心教育。在愛心教育中,我們通過開展扶貧幫困,參加社區服務,召開主題班會等活動,讓學生學會關愛別人,尊重別人,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體現了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人格。我校學生集體資助貧困的三胞胎小姐妹治病和讀書,直至完成初中學業,資助孤兒大學生完成大學學業、資助社會福利院收養的棄兒,個人認養海詳公園的小海豹、個人資助青海的貧困學生等等,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助人爲樂已成爲我校學生的良好道德風尚。在關注未成年人成長,培養學生形成健康人格方面,我們進行專題研究,收到很好的效果。學校開展“愛心教育”主題班會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學會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增強了愛心意識。大連廣播電視報對我校初一(13)班主題班會進行了題爲《單親少年:我這樣成長》的專題報道。
  2.重基礎,堅持不懈的開展文明行爲習慣養成性教育,不斷提高學生道德修養。行爲規範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礎工程,是一種體驗性教育,在行爲規範教育中,我校採取各部門、各學科通力協作,共同實施的整體工程,作到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時時育人,處處育人,各有分工,齊抓共管,於宏觀處把握,於細微處入手,將科學管理落到實處。我們指導學生做一名有良好品德和文明教養的人,對學生進行禮儀常規和行爲規範訓練,並在班級間開展爭星奪牌活動,在學生中評選校園之星,校園內爭做文明班級和規範學生的風氣日益濃厚。全校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文明舉止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和社會的一致好評。同時學校加強對班主任的培養,充分發揮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程丹老師就是在班主任隊伍中涌現出來的一位師德高,師風正的模範教師。她尊重學生,與學生和家長建立起民主、和諧、朋友式關係,她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她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老師的關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和家長對她充滿尊敬、信任和愛戴。她被評爲大連市師德標兵,獲大連市“我最喜愛的老師”榮譽稱號。
  3.創氛圍。形成良好校園文化環境。學生的道德品質形成、個性情感的培養總是受到校園文化氛圍的薰陶和深刻影響。我校爲校園環境建設捨得花錢,肯於出力。精心佈置學校的走廊、大廳、牆壁、從主題文化長廊到大型噴繪和雕刻,從學生的作品和老師的風采展示,處處給人以啓示和教育,折射出三十九中廣學博採,全面發展的人文精神,各班級的教室佈置各具特色,營造班級文化氛圍,爲學生提供了舒適清新、明亮、幽雅的學習環境。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吸引了衆多學生一展身手。三九杯各種球類賽、英才杯中、英文演講賽、小百靈文藝類節目展示……爲學生的個性特長髮展提供了舞臺,讓每一位參與者都留下美好的回憶。
  4.加強家校聯繫,形成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教育網絡。青少年成長需要家庭、社會、學校共同的關注,家庭是品德教育的起點, 是德育的第一所學校。 我們的工作需要家長的介入和配合。 我校堅持家校聯繫制,建立家長委員會,請家長參與學校的教育活動;對家長進行課改通識培訓,舉行家長開放課活動,讓家長了解課改動態;請專家給家長作“如何與子女溝通”的報告,提高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責任感,有針對性的對子女進行教育。學校與家庭形成教育合力,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逐漸內化爲學生的品德,進而成爲自然的行動。通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系列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雙高普九工作的深入進行。
  五、存在的問題和今後的目標
  由於中山區地處大連商業繁華區,學校佔地面積受到很大限制,使我校教學設施的生均佔地面積、小班化等不達標,但大班額現象2004年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隨着學生的逐年減少,到2006年生均佔地面積、小班化可以達到省雙高水平。
  三十九中是省級模範學校,各級政府爲我校的發展做了大量的投入,提供了最先進的教育設備,督學室的領導多次到學校指導雙高普九工作,逐項檢查落實,爲我校雙高普九工作提供了保障。我們將借雙高普九評估驗收的東風,不斷改善辦學條件,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教育質量,讓所有的學生在我們的學校中都得到發展。積極開拓創新,爭創省級特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