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叩問課堂讀後感

叩問課堂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反覆閱讀周彬老師的《叩問課堂》一書,越讀越有味,越讀感觸越多。值得我們在工作中深思……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叩問課堂讀後感,歡迎閱讀!

叩問課堂讀後感

  叩問課堂讀後感1

最近認真閱讀了華東師範大學周彬教授的《叩問課堂》一書,感慨頗深,覺得很多話說到了我們一線教師的心裏,所以決定一定好好地讀讀這本書。

仔細、認真地閱讀了《叩問課堂》的一些篇章,心情也不斷地變化:淺淺地一看,心情激動;仔細品味又一陣汗顏;認真反思,又有一種無奈的感覺。周教授在這本書中主要針對目前課堂上(以中學課堂爲主)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批判,並表達了自己對真實有效課堂的理解。

作者從遠離課堂的一個旁觀者的獨特角度解讀了目前課堂教學中的種種弊端。讀後給了我很大的啓發,該書從五個方面把課堂分析的淋漓盡致。

一、莫把課堂當秀場;

二、讓學生學習走出迷失之境;

三、課堂教學中的教師進退之道;

四、課堂教學何以爲師生共享;

五、考試成績究竟是誰的命根。

既找出了我們現在課堂中存在的弊端,也告訴我們課堂今後的發展,以及老師和學生應如何來面對課堂,如何理解課堂。在這本書中,周彬老師對於課堂的認識談得非常透徹。從教師到學生,從課堂上大的環節到小的細節,讀後都讓我受益匪淺。當今的課堂如何教,周老師的一句“莫把課堂當秀場”,直接明瞭地指出當今的課堂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課堂,真實是課堂的生命,師愛是課堂的靈魂,學生自主積極地學習是課堂的血液。

《叩問課堂》之叩問教師。作者告訴我們:課堂對於教師而言,猶如人的臉面般光豔照人,如果僅從美化臉面上做文章,塗脂抹粉,而不顧及內在的品質,拋棄課堂背後的東西,就課堂論課堂,會漸行漸遠。我們應該跳出課堂看課堂,讓我們離課堂遠一點,就能把課堂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就會消除對課堂已充溢的感性,培育更多的理性。

可見,我們不要把目光侷限於課堂,一定要把目光放開放遠,從自身專業素養、外部條件等課堂外的宏觀認識上去理性思考,這樣也許你會對課堂教學問題認識得更深刻、更持久。對照自己的課堂不難發現:課堂上的問題只是冰山之一角,真正的根子其實還遠遠地躲在課外呢!

《叩問課堂》之叩問學生。周教授從“學生爲什麼無心於課堂”談起,原因是有些課堂並不是真正屬於學生的舞臺,或者學生並沒有真正參與課堂。讓學生喜歡上課堂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學生能夠真切地參與課堂,學生參與者課堂的程度越深,學生對課堂的喜歡程度就越大;二是讓學生意識到課堂教學是屬於“自己的”課堂,學生對課堂的主人翁意識越濃,學生對課堂的熱愛程度就越大。從周教授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實質上,學生無心於課堂之責任還在於教師。我們的課堂就好比一個劇場,不管多麼精彩的演劇,旁觀者註定是要離場的。學生當不上導演,如果也無法成爲主人公,甚至連羣衆演員也當不上,也就註定了他們離場的必然。尤其對於公開課的“作秀”作者更是分析得入木三分。

《叩問課堂》之討伐分數。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對於考試分數,又何止是學生的命根;它還是教師的命根、學校的命根與家長的命根。正是考試分數主體多元化,考試分數功利化與教育教學眼前化等現象異化了當前的教育教學。我想:我們教師也許無力改變大環境,可我們完全有責任把我們自身做好,並潛移默化地調整學生的態度和思想,教師是一份良心活,我們既爲人師,就要用心搞真教育,走真正的育人之路。第二輯當中“好生與差生:只是教師的一種觀念”的觀點最讓我感觸。什麼學生是差生?在當今“分數高於一切”的指揮棒下,很多教育工作者認爲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是差生。那麼,學生表現的好壞,也會在教師的眼中形成完全不同的觀念。對學生的評價也有所不同。

學習不是人生的全部,“差生”不等於樣樣都差,成績僅反映的是孩子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全部。有些學生雖成績不好,但大腦卻非常靈活,交際能力強,善於處理人際間的關係。古今中外的事實證明,差生同樣也可以成爲出類拔萃的人才。德國大詩人海涅是學校裏衆人皆知的後進生;數學家巴比基和文學家瑪阿特因爲成績差常被罰站在椅子上任人取笑,但後來,卻成爲舉世聞名的人物;達爾文讀中學時,因成績不良而被教師、家長視爲“智力低下的人”;大詩人拜倫在小學讀書時,成績也是全班倒數第一;愛迪生在讀小學時被譽爲“愛搗蛋的孩子……”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爲人才,每個人都應有各自的工作位置,學生也是如此,而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作爲教師,我們在上好自己課的同時,還要時刻懂得如何關心差生、尊重差生和熱愛差生。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必將使差生在學習過程有良好的心境、愉悅的情緒來激發積極認識和意志活動。教師要像愛護自己子女那樣無微不至地關心他們,和他們交朋友、鼓勵他們大膽發問,不厭其煩地給予解答、從內心深處注意發現他們的難處和可愛之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及時地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表揚和鼓勵,使他們找回自尊、樹立信心。

教師應該有一種觀念:在任何一個集體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總會有優、中、差的區別。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因材施教,樹立每個學生能成才的觀念,當盡一切努力教育學生。

周教授認爲:真正要提高教學質量,應從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素質、能力做起,讓教師充滿教學魅力,讓課堂充滿活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課堂裏,這纔是真正能提高教學質量的課堂,纔是我們所追求的課堂!

總之,這本書,耐人尋味,爲我們的課堂教學指明瞭方向,是一把打開優質課堂教學之門的金鑰匙。這本書,無論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必然給我們每一位教師帶來深刻的震撼和洗禮。

  叩問課堂讀後感2

反覆閱讀周彬老師的《叩問課堂》一書,越讀越有味,越讀感觸越多。因爲我發現書中提到的問題,自己在工作中也不止一次的想過,深思過。如:“莫把課堂當秀場”“爲什麼學生不願意讀書?”

“學生到底喜歡什麼樣的課堂?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是我讀書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這本書的封底有這樣一段話,似乎與我有“不謀而合”之處。“學生喜歡的課堂只有兩種:一是學生能夠真切地參與課堂,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越深,就越喜歡課堂;二是學生意識到課堂是‘自己的’課堂,學生對課堂的主人翁意識越濃,就越喜歡課堂。”

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地參與。我的理解是一方面是從行動上參與,不是走過場。小組交流,小組合作學習,一定是真正的合作,不是演戲給大家看,一定是有目的的,確實爲學習而交流,去合作,不是爲了合作而去合作。另一方面是思維上的參與。教師提的問題,能引起每個同學的思考,學生願意思考,不僅僅是幾個愛學習的同學在思考,不是爲提問而提問。

課堂上,讓學生自己提問,針對文本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提出自己想不明白的問題,我想課堂上誰是主人?不問自明瞭。課堂上到底誰該向誰提問,這個問題,在我們的現實課堂上,一直是老師問,學生答。到底誰有不懂的問題呢?大家是否弄反了呢?

是啊,叩問我們的課堂,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深思。學生爲什麼厭學?好生與差生,只是教師的一種觀念。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越讀這本書,越覺得慚愧。平日備課,只想怎樣教?這樣教效果如何?學生樂於接受嗎?這方面的問題“備”的太少!

“以學生主體”不僅僅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而應體現在課堂中的每一個細節。教師要爲學生服務,無論是課堂還是課下。老師們,我們不能隨波逐流,我們要從孩子健康成長出發,從孩子的未來出發,發揮教師的真正作用:傳道、授業、解惑也!

  叩問課堂讀後感3

關於教育的書實在是太多了,可是喜歡讀的好書實在是太少了,今天我讀到了一本好書《叩問課堂》,文章處處引人深思,充滿的理性的思考。也許很多語文老師會覺得太理性,其實中國的老師,尤其是我們小學老師缺少的不僅僅是讀書,更缺少的是理性的思考。剛讀了個開頭,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周老師在自序中說:如果遠離課堂,似乎就無法暢談教育;如果置身課堂,卻又無法直面教育。那麼處於一線教師的我們,是把自己置身課堂,還是讓自己遠離課堂呢?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但在真實的課堂中,我們教師往往搶佔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於是乎課堂變成了以教師爲中心,而不是以學生爲中心,教師教得累,學生學的辛苦。教師付出多,而學生未必領情。教師要完成教的任務,學生未必能完成學的任務。

當我們埋怨學生笨的時候,其實我們並沒有去研究學生的內心世界,不是因爲學生笨,而是因爲學生根本沒有參與課堂。

課堂教學中,我們理應成爲學生的幫手,但事實上我們沒有當好一個幫手。所謂幫手應該是在學生需要時,隨時出現在他們身邊。我們是配合學生,而不是要學生時時配合我們。我們應引導他們去思考,去完善,去充實,答案讓他們自己去找,結論讓他們自己去總結。

課堂充滿生命活力,什麼好的方法嗎?閱讀《叩問課堂》,似乎就能找到答案。周老師說:課堂不僅僅是教師的臉面,還是學生的臉面,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的臉面。正因爲課堂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成爲教師能否生存的決定性力量。爲了讓課堂教學這張臉有生機,有活力,永葆青春亮麗,我們會想盡辦法去修飾打扮。但僅靠修飾是難以維持的。課堂教學也是如此,課堂教學真正的美是一種和諧美,是一種讓人回味的美。

課堂教學中,真正具有生命活力的是學生,我們把學生不僅僅當學生,我們要把學生當作我們的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當成一個個充滿生機活力的獨立個體,引領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深入課堂,把課堂變成學生的樂園。

認真地研究課堂,我們會發現,課堂上教師付出越多,收效越低。課堂上,我們要創造機會讓學生表達,學生在課堂上是部分參與,還是全員參與,這將直接決定課堂上的效果。

跳出課堂看課堂,讓我們離課堂遠一點,再遠一點,我們就能把課堂看得更加清楚明白。

課堂教學對我們好象永遠都是一個謎,只有不斷走進課堂,研究課堂,不斷去發現問題,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同時,又不得不作爲一個旁觀者,去審視課堂,思考課堂,方能揭開課堂教學的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