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通用13篇)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通用13篇)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 篇1

我始終相信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出現的每一個人,每一本書,都是有他們存在的意義的。因爲他們在教我成長,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

陳果老師的《好的孤獨》和《好的愛情》這兩本書教會了我很多東西,確切來說,是給在迷茫中不斷探索的我指明瞭一些方向。

就像陳果老師所說:如果能使人在迷境之中更多一份直面迷境的勇氣、更多一點與迷境和解的安適與平靜、更多一些超越迷境的希望,那將是一件值得慶祝的美事。

很感謝陳果老師的一些哲學問題上的指引,很多東西都是一直困擾着我的,當我看見陳果老師的那些文字,內心是深深地感受到欣喜與富足的。

我愛好哲學,雖然我現在只算是粗略的瞭解了一些,而且大部分我覺得不是很能理解。但是我覺得那些都是偉人留給人類的精神財富和真正的智慧,需要一輩子去研究去領悟,但是我依舊熱愛也想要去探尋這些真理,因爲我喜歡那些思想深刻的哲學家,他們教會我如何生活,如何活的通透。有的時候看到那些文字,我深深感受到無盡的喜悅與興奮。我喜歡勃朗寧說的:生命有其意義,對它的探尋是我的精神所寄託。我們的生命的大半難尋所謂意義,我們優柔寡斷,碌碌無爲,不停地和來自內心和周圍的環境的混亂無序做鬥爭,但是我願意相信,假使我們能讀懂自己的靈魂,我們身上的那種不可或缺,意義重大的東西必然講呈現。生命對於我們,意義着不斷將我們的自身所遭遇的一切轉化爲火與光。 我們渴求把握眼前的事物的價值和前景,以免陷入日常生活的漩渦。我們希望瞭解事物的輕重緩急以免本末倒置,希望眼前的世界恆定如常,希望保持完整,通過分辨和協調慾望來進行精力調配。熱愛智慧,尋其意旨過一種簡單,獨立,寬容,信任的生活。我們願意相信,若能找到智慧,我們的生命將不再盲目。首先追求思想中那些美好的內容,其餘的部分即使不是接蹱而至,也會在失去時不覺可惜。

我也相信這樣的一句話:真理無法幫助我們富有,但是卻能使我們思想靈魂的自由。很多時候我覺得我們的身體會被很多東西束縛,也會因爲空間時間的限制不能感受到太多東西,但是我們的思想靈魂卻可以盡情地遨遊,沒有邊際與束縛。

我贊同陳果老師所說,精神的成熟纔是真正的成熟。很多時候精神的獨立和成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生活的動力與活力。這個我覺得是一些物質生活所不能帶給我的長久快樂與富足。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 篇2

有些人二八芳齡就已經死了,而有些人年屆花甲卻仍然活着。年少不養好奇心,年老難買後悔藥。好奇心像發芽的種子,不斷地測試風霜雨露,不斷地調試生長姿態,烈日下關閉氣孔,狂風中隨風起舞。對一切麻木了,好奇也隨之夭折,此後的每一天都只是行屍走肉的活着。

在不干擾別人,不給別人帶來麻煩的情況下,儘可能做真實的自己。我們大可以活成我們自己,活得更加本色,真實,別人喜歡和不喜歡你都不是重點,你更喜歡你自己顯得尤爲可貴。

幸福的生活是你我應該追求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更多的人實現幸福生活亦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人生嘛,總歸還是得有點追求。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有用之書幫你修煉外功,無用之書助你修煉內功。功利的讀有用之書是爲了自己有能力建造容納皮囊的黃金屋,有了黃金屋,自然安全感的問題解決了,沉浸在無用之書的世界是爲了塑造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顏如玉,顏如玉不需要你去求取,因爲你在某一時刻就已經是了。

孤獨的兩顆靈魂有超越時空的能力,寂寞的一堆羣體卻讓你無處躲藏。孤獨是一種對自我充實飽滿的精神生活的不緊不慢的消化、悠然自得的回味,嫺靜而從容。孤獨不可恥若社交出於寂寞,則往往流於膚淺而難以深入人心,因爲寂寞者的羣體仍逃不出寂寞,寂寞的疊加只是令寂寞更加走投無路,就像無聊重複一萬遍,終究還是無聊。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 篇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由於性格有些“孤僻”,總不愛與人交流,初中畢業那年,有同學留言說:感覺你就像個“隱士”…“孤僻”是有些隔離感的詞彙,於社會所不容,許多年來,在享受孤獨的同時,還要面臨別人的眼光和評論,以至於,我一直都爲“孤僻”的性格所困擾。

可是,儘管這樣,我還是喜歡獨處。獨處時使我心安,頭腦活躍,思想通徹,連同陽光空氣,似乎也比平時美麗香甜。

隨着社會閱歷的增加,我逐漸的明白了生活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評判問題的好壞,常常不是客觀的。每個人是我理解的生活不一樣,對於別人的評價,往往出自於個人的生活慣性。他們的評價,並非出於惡意,而往往是從自身出發的善意提醒:你這個人,爲什麼和我不一樣,和許多人不一樣?

於是,明白了,通達了,思維舒暢了許多。但長久的慣性,在羣體狂歡時,總給我一點折磨,讓我想離開人羣獨處。

直到現在:我最喜歡的,還是一個人的綠皮火車,慢悠悠的,被車帶往遠方,望着羣山綠樹、枯草農田,在陽光傾瀉着的窗邊,讓思緒隨風飄揚。

陳果老師的這本書,讓我的孤獨也獲得了定論:孤獨不是寂寞,不是孤單,是靈魂的萬籟俱寂、思想的策馬狂歡。正如陳老師所說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人類中的承上啓下者,在孤獨中,我們享受現在、聯接過去、暢想未來,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交織中,突破時空的限制,和前人交談,同未來對話,進一步的,更加的瞭解現在,認識自己。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 篇4

不要看到家人對我們無條件的愛,朝朝暮暮、點點滴滴,日復一日,常年累月,就以爲那是規則、是規律、是必須、是無可爭議的公理,其實說到底,只是緣於家人因愛而謙讓,那不是因爲我們本身有多麼善良、多麼美好、多麼值得家人爲我們如此奉獻,而只是因爲我們是多麼幸運,幸運地降生在這個有愛的家庭裏,幸運地擁有這樣善良、美好而願意爲我們奉獻的家人。

事實上,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享受這樣的好運氣,有些孩子從小就失去了父親或母親,他不要任何的好東西,只要有一點父愛或母愛就深感滿足;有些孩子並不是降生在衆人的祝福中,生而無辜,卻揹負重擔;有些孩子生下來不久,父母便雙雙出遠門打工謀生十年不回家,他從不知道與父母一邊一個手拉手是怎樣的妙不可言……捫心自問,我們憑什麼四體不勤卻衣食無憂?憑什麼不勞而獲,坐享父母之所成?我們憑什麼付出很少,卻收穫很多?要知道,能被家人關愛着,能有家人讓我們發脾氣,能有人希望分擔我們生活起伏時的喜怒哀樂,那是多好的命,我們的所作所爲、所思所想真的配得上他人這樣無微不至的關照與愛護嗎?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 篇5

曾經看過復旦大學副教授陳果的一段關於孤獨和寂寞的上課視頻,感覺這位老師講的十分精彩,深刻剖析了孤獨和寂寞。最近她把十年的教學心得整理出書,用哲學的方式告訴你孤獨的自己有多強大!

關於《朋友是“無用”的。》這個觀點,聽了她的講解有了新的認識:

我們之所以交朋友、之所以需要朋友、之所以愛我們的朋友,不是因爲他們“有用”。朋友不是爲了“利用”,不是爲了找一個安全的情緒宣泄渠道,不是爲了索取安慰,不是爲了陪襯自己的優越,不是爲了多一個“幫手”或“同謀”……而是爲了奉獻我們的愛與關懷,爲了與之分享心靈的豐富和生活的美好,爲了那種相互理解所帶來的默契,爲了“不時常想起,卻無處不在”的空氣般的同在感和信賴感。

孤獨和寂寞是兩回事,孤獨的人無論在什麼環境下都可以做到獨處,她的內心是平靜和充實的。而寂寞的人,她需要社交,極力要擺脫一個人的孤單,社交是廉價的,但是並不代表它沒有價值,寂寞的人想要通過社交尋求心靈的慰藉。同時,社交是帶有功利性和目的性的,它必然是廉價的。日本人之所以喜歡茶道,不是爲了在那擺譜,是因爲和敬清寂,茶道的精神就是和敬清寂,追求的是一種圓融,一種道。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 篇6

無論是學生時代的我,還是成爲老師之後,我都曾多次像他們一樣,站在復旦某一個教室的角落裏,聽上幾個小時的講座。對我而言,那是一段無比歡樂的時光,尤其是當他人的語言像一束光投射進我的內心,在那裏某些潛伏了許久的激情,某些甚至未被我自己意識的思想的種子竟藉着這光得以甦醒,抽出了它的第一根芽,開出了它的第一朵花。這種靈魂受觸動、精神被點燃的愉悅感,美不勝收。

我被序言中的這句話打動了,它說出了我的感受,說出了我想說但不知如何表達的情感。這種共鳴是讀書的最大樂趣,在世界的某一個地方某一個時間有一個人有着和我們同樣的情感,而且這種情感被他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了下來,我心中的一個點瞬間被融化了,這種被理解喜悅,讓人感情溫暖。

一個無助的人往往會感到特別孤獨——他悲傷着他的悲傷,而周圍的人卻仍舊歡樂着他們的歡樂,“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陽光不會因爲他的悲傷而少一分明媚,春天不會因爲他的悲傷而遲遲不來,世界沒有了他的微笑照樣不緊不慢地勻速旋轉……悲傷的人備感孤獨,而孤獨讓悲傷者更悲傷。

這本書是寫給那些孤獨的悲傷者,因爲這裏集結了很多孤獨者對生活、對生命、對自我、對世界的困惑與追問。你若從中讀到了一個你,那麼你至少會明白不只是你一個人在與這些困惑戰鬥,很多人同樣悲傷着你的悲傷,孤獨着你的孤獨。這種“共苦”或許多少能消解你的孤獨,並因此淡化你的悲傷。

我曾見過面帶笑容參加喪禮者,曾見過因別人遭受挫折而幸災樂禍者,曾見過落井下石者,曾見過嚴人寬己者,曾見過笑裏藏刀者……這些人讓悲傷的人更悲傷,孤獨的人更孤獨。人這一輩子總會遇到幾個難過的坎,不可能有人陪你一輩子,父母陪不了,愛人陪不了,孩子陪不了,朋友也陪不了,有時候總是要獨自面對。面對父母、愛人、孩子、朋友,你不可能諸事順暢,當和他(她)們發生矛盾時,這種痛苦和孤獨是需要自己一個面對的。很多人都把父母、愛人、朋友當成了自己傾訴的對象,而此時他(她)們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就像在舞臺上跳舞一樣,舞伴突然撤了,需要我們一個人面對觀衆,怎麼辦?只能自己堅持獨舞。每當我最孤獨無助的時候,我都會從文字中尋找心靈的慰藉、情感的陪伴。

書裏的篇章未必能給給我們當下的人生困境指明一條具體的解脫之路,但或許可以在你上下求索而不得其解的時候爲你打開一扇小窗,讓你透過它瞥見另一幅圖景,在這幅圖景中,有那麼一些人,碰到我們相似的生活處境,既不像我們那麼焦慮不安,也沒有我們的糾結不定,他們在順境中大笑歌唱舞蹈,在逆境中依舊心平氣和;他們迎向陽光,也安於黑夜;他們飽含深情地活,心懷誠意地死;他們享受一切生命的美好,也不辜負不可抗拒的苦難……

通過閱讀《好的孤獨》三點體會:

(一)一切思想的困惑都有解決的途徑;

(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從先賢聖人著作和事蹟中學習;

(三)佛家思想是洞察世界的大智慧。

人生的路上,有書陪伴,不在孤獨。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 篇7

四十幾度的高溫天氣,手捧一本復旦名師、哲學博士陳果的《好的孤獨》靜靜地閱讀,燥熱的空氣似乎一下子變得清涼了許多。

這本著作以哲學的方式闡釋了生命中必將遭遇的謊言、不安全感、孤獨感和生老病死的常態,從哲學角度分析了道德與人性、感恩心、懺悔心、好奇心等等,同時也爲處於困境中的人們提供了一些解決的辦法,如換一種看法,尋找“精神家族”——友情和愛情,用大愛做小事等等。

人作爲一種社會性的生物,往往會害怕孤獨,追求羣居的生活。然而,我們卻忘了從脫離母體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註定是孤獨的。也許上帝也正是因爲孤獨,才造出了人類與他爲伴。

其實,孤獨在本質上與它的兩位近親——孤單和寂寞是不同的。孤單更多的是一種物理性的存在方式,只是指單獨的個體,它不指向人的內心世界,比如離羣的孤雁就是孤單的。寂寞和孤獨更多地指向面對孤單時,人的不同的情感體驗和精神狀況。陳果把寂寞和孤獨形象地比作一對“同父異母的兄弟,都是孤單的嫡傳”,只不過寂寞是面黃肌瘦、寒氣逼人的,輕賤而殘缺;而孤獨卻是體態豐盈、充滿溫情的,高貴而完滿。不同的母親遺傳給了它們不同的品性:“寂寞是空虛與孤單的孩子,而孤獨則脫胎于思想與孤單的結合。”所以,感情上匱乏的寂寞是平庸的,是讓人無法忍受的;而思想充實的孤獨卻是高貴的,是可以忍受,甚至讓人享受的。

當代哲學家周國平曾經說過:“只有內心世界豐富的人,對精神與靈魂有着執着追求的人,對人間充滿摯愛的人,纔可能體驗真正的孤獨。”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也曾經說過:“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

是啊!也許每一個深刻的靈魂、每一種高貴的思想都蘊藏着孤獨!屈原是孤獨的,他吟哦着“衆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義無反顧地自沉了汨羅;孔子是孤獨的,雖明知天下無道,卻仍然“知其不可而爲之”;布魯諾是孤獨的,他用生命捍衛着被視爲異端的日心說,被綁在火刑柱上時,他仍然高呼着 “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知道我的價值”;魯迅是孤獨的,當整個鐵屋子裏的人們都在熟睡的時候,他卻大聲吶喊着,試圖驚醒幾個人,以共同破壞這將要把人悶死的鐵屋子……

我想,所有與精神世界有關的作品也都應該是孤獨的產兒,文學、音樂、書畫、舞蹈、宗教、哲學……都是孤獨孕育出來的。因爲人在喧囂和浮躁的狀態中是無法產生靈感的,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我們才能與自己的心靈交流,與靈魂溝通,在靜靜的冥想中與思維碰撞,與靈感相遇。迪士尼是孤獨的,每天都在一個充滿汽油味的車庫裏工作到深夜,但那隻爬到畫板上跳躍的老鼠,讓他的靈感在孤獨中閃現出一道耀眼的光芒;俞伯牙是孤獨的,這世上只有鍾子期聽懂了他的琴聲,於是《高山流水》奏出了千古不絕的音符;海子是孤獨的,家徒四壁,幾乎沒有任何物質財富,可空蕩冷寂的房間裏卻充滿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溫情和“以夢爲馬”的想象……

當然,孤獨絕不是故意的離羣索居,也不是膚淺的造作裝酷,它不是一種姿態,而是一種心境,一種自我心靈的詩意的棲居。所以,不用刻意去找一個偏僻的處所,也不必以頹廢或高冷的形象來表示自己的與衆不同。

作爲普羅大衆的我們也許並不能在孤獨中創造偉大或不朽,但我們要懂得孤獨並不可恥,也不可怕,它是一種更高貴更優美的狀態。所以,有時候,我們需要遠離現實的紛繁複雜,給自己留一點獨處的時間,卸下面具,靜下心來,與最本真的自我來一場親密的對話,認真思考,深刻審視,好好規劃。

阿桑在《葉子》裏深情地演唱:“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羣人的孤單。”是的,很多時候,狂歡的確是一羣人爲了逃避孤單而營造了熱鬧的虛空,而孤單,不,孤獨的確是一個人的狂歡。讓我們一起守住孤獨,享受一個人的狂歡吧!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 篇8

與朋友在一起,不期待得到任何東西,僅那份彼此無需設防的內心鬆弛、不刻意的流暢自如,已然使我們心滿意足。當你們不見時,他住在你心裏;當你們相見時,你整個人都是一個溫暖的微笑。你們之間有着讓人難以置信的絕對信任,那將是你們能找到的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

只有常以孤獨之自我意識反觀自身的人才可能擁有真正彌足珍貴的朋友。執手相看無語,卻心事瞭然,一個人的獨處常常妙不可言。

決定你我能否成爲朋友的,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時間。時間如明鏡,鑑證朋友的心,朋友正是在時間的沉澱中浮出水面。朋友”本就是最不庸俗的東西,所以它的特徵都超然於世俗之外。

所謂的“自由”“並不意味着能做自己想做的”,而是意味着“能拒絕自己不想做的”。

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不論是貧困還是富裕、得意還是失意、窮途還是達境,他都不會心懷惡意、都不會傷害他人,他的善良不以環境優劣而改變,不因他人態度而轉折,他的“向善”“求善”、對“善”的忠誠持之以恆、矢志不渝。

知識淵博”與“人格高尚”根本上就不是一回事。

生活中那些雞毛蒜皮的麻煩雖然令我們時時不快,但我們終究知道原因、明白其中的來龍去脈,即使一時解決不了,終究不足以構成我們彷徨無助的“困惑”。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成熟,看似越來越遠離兒時的“單純”,事實上卻是越來越趨近淳厚而圓滿的“天真”。

接受愛,享受愛,並傳遞愛,纔是感恩的王道。這個過程歡樂而坦然,平和而忠誠。

我們知道的東西越多,就會發現有更多東西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當對什麼都不再感到好奇的時候,就真的衰老了。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 篇9

寫給那些孤獨的悲傷者,

講述如何與孤獨相處,

換一種方式看待孤獨。

和自己內心對話

在和書裏某些思考的點共鳴時,也促使我們從在我們心裏之外的世界裏迴歸自己思考,和自己對話,從書裏獲得一星半點的啓發,也在書裏星星般閃爍着理解和共鳴的光。

在讀這本書的期間,自己也曾有鬱郁不得解的時間,又一次覺得伸手找不到有人拉一把的無助,孤獨。

靜下來看這本《好的孤獨》時,雖沒有說絕對就一下子開朗起來了,但的確對自己的孤獨感有了一些釋懷,更珍惜了能夠這樣靜下來和自己對話的時間。

在人生此一時彼一時陷入此一種彼一種煩惱中,自己也曾一度覺得孤獨是件很痛苦的事,因爲所有的苦樂只是自己自知。

習慣不去訴說自己的所謂難過的事,怕傾訴了別人不懂,怕傾訴了也只是塗添又一份難過,可一旦又一次被壓垮,自己又覺得無人可助。

後來學會與那個孤獨的自己相處,與自己對話之後,不是一味地悲傷於孤獨,而是接納與和解。

是那些我們自己獨處,和自己對話的時候,讓自己對自己有了更多的審視,調整,讓那些挫折後孤獨的思考,成爲在我們後面的路走得更踏實的一份力量。

後來也明白了真正那些我們親近的人,更希望就算只是悲傷的又一份傳遞,他們也希望是我們能告訴他們,而不是缺席。

換一種思考,就像書裏提到的“無用”的朋友,在我們被生活打擊之後,在這些時刻沉澱下來的,那是真正值得起的珍貴。

童年真的那麼無憂才讓我們懷念麼?

從童年到成熟,從前年幼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後來我們需要負責起的越來越多,甚至成爲了那個從前替人負重前行的人,但我們也更多地獨立思考與個體發展,慢慢沉澱着“自淨能力”。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花非花,也許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我們不瞭解的一方世界。

感恩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謝謝那些能一路和我們同行的人。我們知道的東西越多,就會發現有更多東西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那就繼續前行,繼續擁抱這個溫暖世界。那些孤獨之後,可能才更懂了擁抱這世界的可愛之處吧。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 篇10

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天真的預言》中有這樣一句話: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我相信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中文翻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雙手握無限,剎那是永恆。說到陳果,如果有幸在現場聽一節她的課,那也是很幸運的,因爲她能帶給你一種思想的昇華。無論是一位老師,是一位作者,從她的書或是視頻中,感覺都是挺不錯的。但是對於我來說,個人認爲她的視頻演講更有震撼力,以至於僅讀一本書,蘊意至深,感受頗且。

我們大可以活成我們自己,活得更本色一點、更真實一些,這纔是對自己的真誠與善待。

人與人之間能夠長久交往的基礎,要麼是利益,要麼是真誠,但最終能持久的,只有真誠。

唯有尊重“真”才能通達“誠”,唯有“真誠”合力才能成全“善意”。

我們能欺騙的往往是信任我們的人,而信任我們的人最不能承受的就是我們欺騙他們。

要擺脫人性的弱點,除了使內心逐漸強大,我們別無他途,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人的自我完善,就是一個人的生命修行。

改變我能改變的,領受我改變不了的。

生活的“重負”,若細細回味,其中也一定飽含“恩賜”。

生活之“樂”,給人驚喜;生活之“苦”,催人反省。

殊不知,生活之爲生活,苦與樂皆是她的真味,誰要是拒絕接受生活之苦,註定也會被剝奪生活之樂;兩者之間往往不存在取捨,要麼全要,要麼一樣也沒有。

沒有不幸,就是幸福”,能擁有瑣碎的苦惱,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孤獨”是自得其樂的獨處,是自成體系的完整。

“孤獨”是由自我思想的豐富性而帶來的對獨處的近乎貪婪的偏好與享受,那是一種對自我充實飽滿的精神生活的不緊不慢的消化、悠然自得的回味,嫺靜而從容。

我們應當給自己更多獨處的時間,爲的是卸下“面具”,自如生活,如我所是

當我們真正體驗到了孤獨的美好,我們才真正學會了品味自我;品味自我才能品味生活、品味生活中的他人,孤獨令我們更懂得生活,也更珍惜“人”。

當人不再懼怕直面孤單,而是坦然地安於孤單,那麼他也就懂得了尊重孤單,學會了將孤單視爲生活之友,而當他在善意地感受孤單的同時,他已然成長爲享受孤獨的思想者。

實際上,人格魅力,根本在人格——一個人的人格有多高,決定了其魅力有多大。

當一個人真正搞清楚自己是誰的時候,生活就會爲他“芝麻開門”,在他面前將會出現那條他一直在尋尋覓覓的通向幸福的道路

知我所能,我所能者,盡善盡美;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虛懷若谷。

朋友即是soul mate,也就是在靈魂中相連,是精神的一體共生。在友情中,我們擔當的不是彼此的瑣事,而是對方的靈魂。

自律的種子,開出自由的花。人終究不是神,不可能真正“心想事成”,所謂的“自由”“並不意味着能做自己想做的”,而是意味着“能拒絕自己不想做的”。

世上只有兩件事最有價值:live and let live(自己活和讓人活);世上只有兩件事最有價值:好好活,和讓別人好好活;世上只有兩件事最有價值:活得幸福,和幫助他人活得幸福。

這世上只有兩樣東西能讓人千秋萬代——思想與愛。而所謂“思想”,不過是對真理的大愛。

幸福不在於得到多少,而在於計較多少,計較得越少越幸福。

徹悟者看到的是“生命”並未被“死亡”取消,而是在經歷了“死亡”這個環節之後進入了生命的另一種存在狀態、另一個存在形式。生命還在,只是與之前不一樣了。

接受愛,享受愛,並傳遞愛,纔是感恩的王道。這個過程歡樂而坦然,平和而忠誠。

我們知道的東西越多,就會發現有更多東西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我們不知道的遠比我們知道的要多得多。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 篇11

誰說獨善其身不是善?獨善其身,絕非不善,更不是惡,其實它也是善,代表了一個人絕不妥協的道德原則,是他無可退讓的良心底線。換言之,獨善其身是一個善良的人在自己最黑暗,最沉重的階段,依舊在保守和堅持的`良知。所謂窮則獨善其身,其中的窮,類似窮途末路的窮,指的是處境的窘迫,人生的失意,長久的不得志。窮則獨善其身意味着一個人即使在自己生活最沒落,最不如意,最艱難困苦的階段,也至少要潔身自好,絕不因受害而害人,絕不隨境與失落而人格低賤,絕不爲生活所迫而危及良知,雖處境無比糟糕,自顧不暇的“我”已無力造福於人,但至少還能無愧於心,問心無愧,雖自問無能於獲得兼濟天下的助人之樂,但至少還有獨善其身的無虧之安。

事實上,窮時的獨善其身,意味着一個人無論境遇如何,始終保持自我人格的無害。不管是否受到他人卑鄙下作的毀傷,依舊堅持高潔的操守,不動害人之念,即使唯有同流合污才能換來生活之輕逸,卻不爲所動、置身境外,執意保全自我靈魂的清白。

這樣的“獨善”,固然不及“兼濟”之廣利,但究其實質,始終的無害,何嘗不是一種長久的“兼濟”?在任何情況下,尤其是舉步維艱的逆境中能堅持做一個對他人無害,對社會無害,對國家無害,對民族無害,對人類無害的人,何嘗不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公益”?一個人能施以援手,救助他人,當然是美好的大愛。而一個人如果能長期在烏煙瘴氣中立於超然之境,對心胸狹隘之人懷有包容之心,何嘗不是一種“慈悲”?

心得感悟:以前我理解“窮則獨善其身”,未免過於狹隘,只是認爲是在經濟拮据的時候要獨善其身。而陳老師認爲此處的窮是窮途末路的窮。是處境的窘迫,人生的失意和長久的不得志。

在這三種情況下,依然能夠獨善其身是難能可貴的。特別是在這些情況下,依然保持對他人的無害,這實在是難上加難。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處境不如意的時候,往往是人心最敏感的時候。如果感受到別人濃濃的惡意,依然保持對他人的無害。這確實是需要胸襟和修養的。

對於胸襟狹隘之人依然能夠包容,這種慈悲需要不斷修煉。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 篇12

這幾天一直利用零碎時間讀陳果教授的《好的孤獨》,我傾心於她的智慧,她的性格,她關於“孤獨與寂寞”的解釋更是一語道破天機,讓人佩服。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就是她的自序部分,寫的很美,讀起來是一種享受!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這些都是我在生活的起伏波動中一點一滴收穫的心得,不一定正確,卻發自內心。不爲標新立異,只想藉此與更多相似的靈魂分享。”是啊,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人,我很慶幸我和陳果老師有些相似的地方,因爲我也喜歡孤獨,我不怕它,我享受它。

這本書裏有很多句子我都很喜歡,讀陳果老師的書讓我受益匪淺!“我們大可以活成我們自己,活得更本色一點、更真實一些,反正還是會有人喜歡你、有人不喜歡你。但至少你會更喜歡你自己”,“當我們真正體驗到了孤獨的美好,我們才真正學會了品味自我;品味自我才能品味生活、品味生活中的他人,孤獨令我們更懂得生活,也更珍惜人。”

在孤獨的情境中,我們纔會產生更深的思考,這話沒毛病。我就是經常在孤獨中會偶爾思考一下人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冥冥之中我們的命運就被我們的性格翻轉了!”性格真的很重要,就像我這種急躁性子真的要好好改改。

這本書好的句子太多,但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這句“別人帶不走的,最終時間都會帶走”深深的哲理性,深深的意味,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復旦名師陳果:好的孤獨》讀後感 篇13

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爲之前看了作者陳果在中央電視臺《開講了》的一期演講,講得很精彩。80後的陳果系復旦名師、哲學博士,被稱爲“麻辣教師”,她的課也被學生評爲“我最喜愛的復旦課程”。此書爲作者第一本書,是其近10年來的教學心得整理而成,囊括了她的思想精髓。

這本書集結了很多孤獨者對生活、對生命、對自我、對世界的困惑與追問。書中講到了孤獨與寂寞、自信與自負、自律與自由、成熟與天真等一些我們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使有相同境遇的人會明白不只是你一個人在與這些困惑戰鬥,很多人同樣悲傷着你的悲傷,孤獨者你的孤獨。這種“共苦”或許能使人在迷境之中多一份直面迷境的勇氣、多一點與迷境和解的平靜、多一些超越迷境的希望,並因此消解自己的孤獨、淡化自己的悲傷。下面談談讀完此書後體會比較深的兩點內容。

關於孤獨與寂寞。

現實中,我們每個人總會在人生的此一時彼一時陷入此一種彼一種煩惱,無一例外,差別僅在於煩惱各有出處,內容不盡相同,有的人窘迫於謀生的艱難、物質的匱乏,有的人困頓於靈魂的暗夜、精神的荒涼;有的煩惱源於飢餓難當卻無以果腹,有的煩惱源於面對美食卻全無胃口,看似不同的煩惱,卻是一樣的無助。無助的人往往會感到特別孤單。

那麼面對孤單,我們該如何選擇呢?書中講到了有孤獨與寂寞兩個選擇。孤獨與寂寞是有區別的。孤獨是要我們有獨處的時間,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裝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菸來裝深沉;孤獨是自得其樂的獨處,是自成體系的完整。

當自己孤單的時候,如果我們不躲也不藏,主動承認孤單、迎向孤單、順從孤單,把自己託付給孤單,做到不懼怕直面孤單,尊重孤單,學會將孤單視爲生活之友,才能稱爲享受孤獨的思想者。而寂寞是由自我內心的荒涼、思想的貧乏而引起的對獨處的恐慌,精神的空洞使我們直覺到生命的虛無。寂寞是一種病,是一種精神的飢餓。寂寞的人總是需要他人的陪伴,需要通過人羣來治療。

狂歡是一羣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人身處社會,必須處理好社交與獨處的關係。當今社會,對生活於社會中的人而言,社交在所難免,而且不可否認,他自有其意義,如果我們行之得當,社交確實能爲我們提供一些我們想要的東西,比如人脈、人氣、機會,等等。但如果只專注於社交,忽略了獨處,那麼很容易變成一羣人的寂寞。若社交出於功利,則難免逢場作戲,大家都戴着面具,這樣的交往自然不會有純淨之清氣。若社交出於寂寞,則往往流於膚淺而難以深入人心。

這時,我們唯有從人羣中抽身而出,從喧譁中隱匿,返回獨對天地、獨對真實之自我的存在,才能享受獨處所帶來的無窮樂趣。我們需要有自我一定的空間,因爲距離產生美。有時擁擠侵佔了人與人之間適度的距離,使人們彼此失去了耐心與敬意,尤其在人潮洶涌的大城市裏,到處是人,人與人缺乏感情、格外冷漠。適度的距離還原每個人的完整性,它使每個人成爲一道獨特的風景,因其獨特而互生欣賞與敬意。更因爲這距離有時超越了我們的肉眼視力所及的範圍,於是我們產生了精神的凝望,即思念。

關於內功與外功。

功夫可分爲“外功”與“內功”。武俠小說中,初入江湖、舞刀弄槍的俠客們往往努力修煉外功,以此“成就外功”;而真正的武林高手和那些深藏不露的武學泰斗卻格外注重修煉內功。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在談論人的本質時,爲人區分了三個不同層次。最外層的是“我在他人那裏是什麼評價”,中間層次是“我擁有什麼”,最內層是“我是誰”。到達“我是誰”這一層的人,追問的是自己的本質,那是一些看起來不清不楚卻至關重要的東西:即我的心靈、我的精神、我的靈魂、我的人格。“我是誰”,這就是那個真正“內在與我們的東西”,它們真正屬於我們,常駐而永不流逝。別人拿不走他,因爲它深深地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裏,瀰漫於我們周身;時間也無法捲走它,因爲心靈永遠不會有皺紋。一個人只有知道我是誰、我是什麼人,纔可能知道我該往何處去。當一個人真正搞清楚自己是誰的時候,生活就會爲他“芝麻開門”。

作爲文祕人員,自己也深深感觸,修煉內功比外功更爲重要,可能外功能夠讓我們應付大部分日常的事務,但文祕人員真正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內功紮實,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從容淡定、收放自如,才能使文字更有靈性。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除了日常針對工作常用文稿的學與練之外,我們還得博覽羣書,不斷積澱,使自己富有知識、更有修養、更具人格魅力。修煉外功可以保障物質生活的充實與豐富;修煉內功則是以欣賞精神世界的海闊天空,實現靈魂的安寧與幸福,那是至高的、純粹而甘美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