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薦)小學生讀後感

(薦)小學生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薦)小學生讀後感

小學生讀後感1

今天,我們學了篇課文,叫《尊嚴》。文中的哈默爲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寧可捱餓也不吃不勞而獲的食物,他的這種精神讓傑克遜大叔十分讚賞。後來,哈默留下來 成了傑克遜大叔莊園裏的一把好手,傑克遜大叔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哈默,二十多年後,哈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哈默的'這種精神真讓我羨慕。

這一次,我們班發生了一件非常丟臉的事:體育課改成了室內活動課,趙老師佈置了能力訓練作業,我拿出作業,做了一會兒遇到了難題。我突然看見許哲瑜做得差 不多了,心裏竟浮起了抄襲的念頭,我走過去看見有同學早就在那兒抄了,我也慢慢抄了起來……。下課後,我坐在座位上,突然,趙老師走進來,把我們罵了個狗 血淋頭,原來她早就看到了我們在抄襲,然後生氣地走開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等待厄運降臨。語文課上,顧老師也把我們痛罵了一頓,我很不爽,哎!早知就 不抄襲了,真後悔呀!

人生就要有尊嚴!這句話還真說到了點子上。

小學生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一件小事的震動》,文章主要講了作者在南卡羅來納州捕捉了一隻小畫眉鳥,把它關在自己心愛的籠子裏。有一隻成年鳥一口一口地喂小鳥一種東西。後來小畫眉鳥死了,才知道那隻成年鳥喂的是致命的毒梅。她認爲死了要比活着做囚徒好些。那時作者才知道,不要把任何小動物關在籠子裏。

其實,在生活中,我也經歷了類似的情況。有一次,我奶奶家養了一條小狗,爲了防止它出去,我用了一條粗鏈子死死地栓在它的脖子上。結果,那條狗每天都哼哼,甚至有時連飯都只吃一點。最後,在我領它出去玩的`時候,剛一拿起鏈子,它的眼裏立刻閃出快樂的光,高興得直跳。那時,我纔有了很淺很淺的一種意識,不要把動物一直關着。現在呢,讀了這篇文章以後,我纔對這方面有更多的瞭解。

實際上,什麼樣的動物都有它們自己的家,都有它們的自由,人也一樣。我們很愛動物,父母很愛孩子,如果都把動物栓起來,把孩子約束起來,這將多麼痛苦,這時候的他們,正是需要自由啊!既然我們愛動物,既然父母愛孩子,爲什麼不滿足他們需要自由的要求呢?

小學生讀後感3

我的小書架上有着各種各樣的課外讀物,但我最喜歡的是我校發的《當代小學生》了,它是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的刊物。每當老師發下《當代小學生》的`時候,我都會愛不釋手地捧起來津津有味地讀着,生怕漏掉了哪一個精彩的細節。

《當代小學生》由“心靈對話”、“語文大觀園”、“夥伴的作品”、“故事裏的數學”等小欄目組成的。“心靈對話”中,小作者通過文字的形式,用間接的方法對爸爸、媽媽或老師表達自己想說而又很難說出口的話,使彼此的心靈貼得更近了。“語文大觀園”讓我們在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再也不用爲寫作文而愁眉不展了。“故事裏的數學”通過一個個小故事,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神奇又充滿奧妙的數學王國,讓我暢遊在數學的海洋裏,做一個勇敢的數學探險家!讀累了,打開“手工作坊”,盡情沉浸在手工製作的快樂中,看着一隻只小烏龜,小兔子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眼前的時候,禁不住要感謝巧手娃娃,是她不厭其煩地教我做着每一個步驟,使我沉浸在成功地喜悅中。

小學生讀後感4

這天,我學習了《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本文透過講述大陸青年小錢患了白血病,寶島青年爲了拯救小錢,不惜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拯救了讓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生命橋,讚頌了兩岸同胞難以割捨的血脈親情。這同時也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爲,小錢的生命在一次愛心的給予中有一次獲得了新生,生命之花在人們的愛與奉獻中又重新獲得了新生。愛是潺潺的溪流,滋潤着世間的萬物,愛是生命的長橋,點燃未來的期望。愛是藍天上的彩虹,裝點了蒼白的青春。這種愛必將一代一代的傳下去,這愛必將永駐我們之間。

愛使所有的大陸同胞心心相連,愛也是我們心心相連。

愛是什麼?是黑夜的.星光,是酷暑的清泉,是天邊的彩虹,是寒冬的火苗,是全心全意的奉獻。

小學生讀後感5

寒假裏,我讀了《伊索寓言》,我非常喜歡《狗和牡蠣》的故事:有一隻小狗,它非常喜歡吃雞蛋。有一天,它看到了一隻牡蠣,看着那圓圓的樣子,它以爲是雞蛋呢!也沒經過思考,就把牡蠣一口吃掉了。它吃下去以後,覺得肚子越來越疼,還不停地在地上打滾兒。狗這才後悔地說:“我真愚蠢,我這麼可以把所有圓圓的東西都當成雞蛋呢?”狗明白了,受到這樣的痛苦懲罰也是應該的。

讀了《狗和牡蠣》的故事,我明白了,做每一件事情都要經過大腦思考,然後再去做。比如考試,我經常會一拿到考卷,題目的意思還沒有看懂,就開始答題,結果明明會做的題目卻做錯了。我決心在今後的考試中,一定要認真讀題,細心答題,仔細檢查,每次都要考出的水平!

點評評語:文章引用了《狗和牡蠣》中的故事,提出了三思而後行的'觀點,並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了闡述,表達了作者追求完美的願望,敘事條理,有敘有議,情感真摯。

小學生讀後感6

我讀過最有意義的一本書就是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她不向悲慘的命運低頭,她居然能在又盲又聾的情況下頑強生存。並且可以畢業於平常人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

故事講的是一個叫海倫凱勒的小女孩,她因爲頭部受傷,導致盲、聾。雖然剛開始她很內向,但是自從她的老師蘇利文來到她家的那一刻,她的`性格逐漸開朗,她還考上了哈佛大學。

海倫凱勒天生就不會數學,但她從不放棄,每天總是堅持不懈的計算。她開始用凹凸的數字計算,最後終於成功了。我們都知道在正常人的學習速度來算,學習數學也是很困難的,何況一個又聾又盲的人呢!我們要向海倫凱勒學習戰勝困難的精神。

海倫凱勒是一個又盲又聾的人,她遇到那麼大的挫折都能堅持不懈,在聯想到自己,有的時候,有一道題不會了就想要半途而廢,遇到困難就害怕。難道我們不應該向海倫凱勒一樣嗎?要學習她那堅持不懈,努力向上的精神。

小學生讀後感7

《月光下的肚肚狼》是一本具有童話色彩的書,它講述了肚肚狼不顧自己是一個乞丐,爲社會奉獻的事情。肚肚狼是一直神奇的狼,他每到月圓之夜時,就會變身,變成一位王子,然後唱起優美的歌,這歌聲讓人身臨其境……他靠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用抑揚頓挫的歌聲治好了許多病人的病。這個精神也感染了很多人……

我想說的`是,肚肚狼做得棒極了!他爲社會積極付出的精神不僅感染了我,也感染了別人。他,是好樣的。因爲他沒有向自己的命運屈服、低頭。而是勇敢的面對現實,從不氣餒……

我真希望世界上真的存在像肚肚狼這樣的一個人。哪怕少一個不務正業、好吃懶做的人,多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如果是真的話,我會爲他而驕傲、自豪。

一個人要是想要生活快樂,不在於像別人索取,而在於向社會奉獻,這樣,你的生活該會多麼的愉快啊!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該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實實在在的“真”人!

小學生讀後感8

我讀過一本書,名字是《八十天環遊地球》這本書是儒勒·凡爾納所寫的。主人公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感動。

主人公福克先生是一位英國紳士,他知識淵博,舉止文雅,十分守時。他爲了自己的名譽,和牌友打賭在80天環遊地球,於是他們使用了火車、遊輪、雪橇等工具。在亨利塔號上買了斯皮迪船長的'船,萬事通又在日本走丟了,在這些困難下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感動。

我讀完了這本書,沒想到地球那麼大,福克先生卻只用了80天的時間環遊完了。而且還有各種問題讓他們不能順利的前進,可最後還是贏了,這位紳士不僅贏得了勝利,還贏得了艾娥達夫人的芳心。所以我也要向福克先生學習,讓自己勇敢,做事要堅持不懈,用堅定的信念邁向成功的道路。

小學生讀後感9

魯濱孫是世界名著,是笛福親手所寫,表現了不向病魔屈服,熱愛生活的精神。

魯濱孫熱愛航海,一次,不小心被捲入了小島,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島上一片荒蕪,幸好他找到了船,他從船上找到了衣服,淡水,實物,工具等,可是他又得了重感冒,無法治癒,他勇於與大自然頑強爭奪,在長達二十八年的艱難生活中,他充分利用自然條件與個人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擁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震撼人心。後來一個意外的機會,他回到了祖國。

他在小島自立自強,碧藍的天空,蔚藍的大海,綠油油的森林,他吃烏龜蛋、羊肉、並學會了做麪包,種菜。他還救了二個人,他訓練了一個野人,爲他起名爲星期五,魯濱孫親自教他們怎麼生存,讓他們自己努力的來維持生活。

有一次,我做卷子的時候,有一道題不會,氣的直跺腳,撓着頭,臉氣的通紅,我想不會就不會吧,這時,我想起了魯濱孫,在於大自然對抗那可貴的精神,我有什麼資格向困難低頭。

我們要學習魯濱孫那種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

小學生讀後感10

讀書是我們在通向知識大門的隧道中的一盞燈,照亮我前進的道路。我讀過這樣一本書,是著名作家沈石溪寫的《狼王夢》。

對這本書對我的感觸很大,它講述了這樣一件事:一隻母狼在沒有公狼的保護照顧下,產下了五隻幼狼。母狼卻在救第一隻幼狼時,夾斷了腳,在救第二隻幼狼時犧牲了。

這不就是母愛嗎?有一個情節令我感觸很大,母狼爲了救幼狼不顧自己的安全,母狼爲了不讓雄鷹傷害自己的孩子,不顧一切地衝上去,與雄鷹搏鬥,即使它已經被抓的血肉模糊了,母愛有時大於生命,母親們有時會因爲孩子的安危獻上生命。

母愛是偉大的,動物的母愛的'那麼偉大,那麼美好,何況是人類之間的親情。還記得三年級上學期的一個課間,我的書忘記拿了,您頂着寒風,冒着大雪來到學校給我送書,我看見,您只穿了兩個較薄的衣服,頭上滿是潔白的雪花,身上還有些發抖。那時,我只穿了一件衣服,您不顧自己,把一件衣服披在我身上,這就是濃濃的母愛啊!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現在我已經長大,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孝敬媽媽,讓她的心血不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