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紅樓夢讀後感精選14篇

紅樓夢讀後感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紅樓夢讀後感精選14篇

紅樓夢讀後感1

終於把四大名著又認真的看了一遍,現在我終於懂得人們爲什麼把紅樓評爲公認的四大名著之首了。在藝術成就上,紅樓可以說當之無愧。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細膩,不論是人物性格的刻畫,還是故事情節,抑或是語言,一些大場面的描寫。等等。

再者,它是一部關於女子的書。其男一號賈寶玉也是帶走十足的女子特質:看男人爲泥,污濁不堪。女子爲水,乾淨,清新。不愛功名利祿,不愛齊家治國,不愛戎馬天涯,不愛定國安邦。惟願長居紅樓,相伴知己紅顏。這就是他的烏托邦式的理想,他想的是與自己的一幫發小一直相伴,地久天長,此生不渝。直到迎春、探春相繼出閣,晴雯、黛玉相繼仙去,他終看破紅塵,了卻凡心,皈依三寶。黛玉和寶釵算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犧牲品吧。

先說黛玉,才高不讓鬚眉,但知葬花玩味,木石前盟雖天定,不想金玉相配,可恨天公不作美。一朝香魂散,耿耿癡心有誰憐。本是寄人籬下,幸得知己如玉。她是個有個性的人,因爲自己的個性得與寶玉“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最終也是爲自己的個性所累,賈母認爲她性格乖覺,不如寶釵知書達禮,更適合做未來大觀園的女主人。最後含恨而終,淚盡而亡。寶釵其實是可憐的,上知孝悌,下曉禮儀。

理家不輸衆兒男,終是良母賢妻。誰想金錯配玉,無奈空披嫁衣。孤影幢幢,長夜寂寂,誰可倚?她自己對寶玉並沒有那種海枯石爛,天荒地老之情,無奈被作爲爲寶玉沖喜的人,寶玉出家後,只得空房獨守,紅燭獨依,以淚洗面。還好有寶玉的遺腹子,她最終仍是古代良母賢妻的典範。

一曲紅樓,其實是大觀園的衰落史。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麼大一個大觀園,從外面來打倒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敗壞總是從裏面開始的,從子孫們的吃喝玩樂,賭錢吃酒開始的。從上到下,真正務正業的沒有幾個,而且還極度奢侈,元春省親的時候索性直接建了一座省親別院,幾次重大的葬禮都是極盡華貴,從老太太而始大家整天做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宴飲遊園。結果導致日益虧空入不敷出,最後抄家時問題就開始浮現了。

還有大關於表面平靜,其實內部矛盾重重,嫡出和庶出的`矛盾,丫鬟和主子的矛盾,丫鬟和老婆子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都爲大觀園的衰落起到了負面的效果。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能打敗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只要自己不亂,別人很難打敗你的。紅樓還是一部很百科全書式的書籍。它對當時的喪葬制度、皇家省親禮儀、藥方、算命等風俗都有十分詳盡的描寫,可以從多方面反應當時的社會。

紅樓給我的感觸遠遠難以用幾百言來完全表達,待風清月高時,臨風而坐,願得與幾知己細細玩味。

紅樓夢讀後感2

縱觀歷史朝代,前塵滾滾、後世硝煙,我們歷代經歷生存都逃脫不了情感的洪潮。

然後紅樓,則成了歷史中的一葉典型的情感扁舟。

它成爲了古代情感的終始遞接到現代情感的開端,成爲了情感史的遞接橋樑。

現在有多少人都在研究紅樓,但是仍然參悟不透其中的高深與妙絕。

它讓我們看到了古人對情感的激烈執着、悽怨哀美,在強有力的精神推動下展現了他們對愛情

在精神力上的質感。我們看到的是鏡中花、水中月,月朦朧、鳥朦朧的神祕情感境界。

他們那種精神上、肉體上的迷離情感,都含蘊着自己的愚蠢,封建思想的禁錮使得他們。

都成爲了愛情的奴隸、歷史情感中的悲劇角色。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疏離和冷淡。

轉身走開,徒留下的卻是自己那蒼涼、慘痛,甚至是可悲、可憐的腳印。

他們在自己的世界和時空中表演着自己絢麗卻也不失味道的情感。

即使遺憾,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灌溉;即使可悲,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寄託;

即使可憐,卻擁有了他人後世的同情與憐嘆;即使成爲歷史,卻也擁有了後世人無盡的膜拜與讚歎。

轉眼現在我們的這個繁榮、快速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以爲我們很快樂,我們以爲我們很幸福,我們以爲我們

這樣,就什麼都比古代的一切還要完善。也許,我們滿足了物質的給予;也許我們滿足了現在都市的喧囂;也許

我們滿足了周遭環境的科學與現代,可是我們卻不知道,也許我們在精神方面卻是貧瘠的、荒涼的。

我們有充實的科學知識,我們有古人根本不可有的見識,但是也許我們沒有古人那種可以灰肥湮滅般的`愛情真理。

也許是我們沒有勇氣去體驗那種大悲大喜的、跌宕起伏的情感。

也許愛情的悲劇存在於每個時代。癡也好,傻也好,所有一切的轟轟烈烈和遺憾惋惜都成爲了歷史潮流中的一點飛灰。

檣櫓灰飛湮滅般的癡纏恩怨都在歷史的前進中被我們嘆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不同的際遇和悲劇,歌功頌德和情感悲劇

都是歷史中不可少的一個點綴體。〈紅樓夢〉在我看來是一部複雜、高深、抽象的文學鉅作。書中的癡男怨女都在愛情

光芒的籠罩下演繹着自己人生的悲和喜。然而每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悲劇,只是情感悲劇的方式會過去,可是情感與悲劇卻

不會流失,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空間,也有自己的情感悲劇與體驗。轉眼看看我們自己,也許我們也有自己的悲劇

歷史可以觀看,也許在發生,也許已經發生,只是我們都沒有完全的看到紅塵中情感悲劇的顆粒的漂移。

縱使黛玉和寶玉生存在了一起,但是也許他們過不了歷史考驗的每一天,在不同的歷史角度觀看也有着不同的結局。

註定在一起的情感也許是在給予機會給他償還,緣分就是這麼微妙不可言,無論前生前世是誰欠了誰,今生今世是誰來報答誰,

情感的衝擊和銘刻都是人生中不可磨滅的烙印。

文中語言的精細、優美、哀怨,讓我們不但體驗了書中人物的淒涼與哀傷,也讓我們體驗到了文中描繪景色的華麗唯美

和書中字裏行間的古典美。

紅樓夢讀後感3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被列爲四大名著之首。因此,它所蘊含的道理也是十分深刻的。我一直沒有機會讀到原著,在20xx年,我終於有機會讀到了原著。

《紅樓夢》這本書是老師很早以前就要求我們閱讀的,但當時因爲年紀很小讀不懂,也覺得《紅樓夢》這本書太過於悲悽,便一直沒有閱讀。而現在,我卻深深地愛上了《紅樓夢》。翻到任何一個章節,我都能看得津津有味。但我雖然現在能夠接受它的悲涼,看到後半部分是時,心,也會爲林黛玉揪起來。可以說,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莫過於是林黛玉了。不僅僅是因爲她的詩詞吸引人,有一種悽美,更重要的一點是她的淚與悲傷的性格。形容林黛玉,似乎除了悽美、悲涼、悲慘,似乎無他。提到林黛玉,便不得不說和她青梅竹馬的.賈寶玉。我記得在某個地方看到過,林黛玉是爲了報答賈寶玉在天上的一滴水之恩而來到人間,發誓用一生的眼淚來回報他。恐怕這也是林黛玉何時都會獨自垂淚的原因吧。這兩個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者就是薛寶釵。她是標準的賢妻良母,她和賈寶玉也是衆人眼中的“金玉良緣”,卻最終沒有得到賈寶玉的喜愛。我覺得,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爲林黛玉有着和薛寶釵不同的魅力:林黛玉是悽悽美美、風流嫋娜,而薛寶釵則是鮮豔赴美,完全不同。再加上薛寶釵是拿林黛玉當妹妹……再者,賈寶玉已經被林黛玉吸引住了,即使薛寶釵有再大的魅力,恐怕在這時也奪不到賈寶玉的心了。

先撇開這三個人不說,我談談自己的感受。書在開頭曾說,一個和尚要帶她走,以治好她的病。但是最終還是把她送到了賈府。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把林黛玉送到賈府,她也就不會遇到賈寶玉了......我總是想不明白這些問題。但是如果想明白了,你也理解不透——畢竟不是一個時代的人。有人說這本書太悽慘了,根本沒有積極向上的姿態。我卻不這麼認爲。《紅樓夢》它是一部曠世奇作,它揭露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瘋狂,讓我們更能感受到文中顯而易見的善良:如賈寶玉不忍心傷害任何人等等。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的話,我選擇悽這個字。我知道很多人都會選擇空字,因爲也許作者寫這本書是就是想着“空”字去寫的。但是在我看來,《紅樓夢》就是悲悽與善良。背後的議論與偏見,善良與邪惡,在它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這三位絕對主角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林黛玉。因爲她的多愁善感,因爲她的苦與淚。很多人都在研究《紅樓夢》這本書,正如他們所研究出來的那樣——

林黛玉的苦,是道不完的;林黛玉的淚,也是流不完的。這本書,也是不會理解完的。

紅樓夢讀後感4

一樣花開到底遲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到底遲。——題記

是九月,秋意漸濃。

有風從牆外自由的天空吹入賈府,那四角的天空,終被風慢慢吹成了秋天。

風從竹籬吹過,浸入即將盛開的菊花的經脈中,喚醒了枝頭上貯藏了一春一夏的蓓蕾,以常人看不懂、也看不清的方式緩緩張開慵懶的蕊,清涼的香氣,不知不覺在微涼的空氣中瀰漫開來。

只不過,會有人看懂,只不過,時間未到罷了。

千古紅樓,夢一回。前生,是那棵世外仙姝;這一世,化作了這個叫作黛玉的女子。她那照水姣花、扶風弱柳的'嬌弱身軀裏,蘊藏着超越脂粉的不凡稟賦。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樣精緻婉轉的別樣情懷,還有那深深隱藏在思想深處的叛逆情懷,在那世俗小人眼中是那樣的不和諧。又該怎樣同那冰冷森嚴的封建制度相融合呢?

只好格格不入。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那是個怎樣的女子啊。如冰雪般晶瑩剔透,如玉般純淨無暇。從小寄人籬下,“風刀霜劍嚴相逼”,而她只是想與心愛的人在一起罷了。她那樣的孤標傲世,可又有幾人懂她?人們常把女子比作花,卻很少把女子比作菊花。的確,那淡泊疏野、那孤標傲世、那頑強清高的菊,怎會和纖弱的女子聯繫在一起呢?千年之前,有一個叫陶淵明的男人,把菊花的魂昇華到了百花之外;千年之後,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林黛玉,用她纖纖玉手摘下了菊花沉睡千年的魂。花的魂魄和她的靈魂就這樣契合在了一起。因爲她本是這樣的人啊!

有人說黛玉不如寶釵穩重、寬厚,可寶釵那樣老成、圓滑處世的富貴花,又怎能和林黛玉這瓣瓣傲骨的世外仙姝相提並論呢?

不禁想起爺爺的大書櫃。從那裏,我翻出了多少書?猶記得那四本《紅樓夢》啊,淺青色的書面、老式的線裝本,微微泛黃的紙,連“夢”字都還是繁體。舊舊的樣子,猶如一位在歲月裏模糊了背影的女子。然而,那金陵十二釵卻活靈活現地在紙上浮動了。那麼多的人物,那麼多的哀傷,讓我一時不禁莞爾,一時不禁落淚。在別人大叫讀不下去時,我無可救藥地愛上了《紅樓夢》,和那個,孤傲脫俗的女子。

會忍不住想象,她在一百多年前某個睡不着的夜晚,怎樣的落寞,怎樣的黯然神傷。口齒噙香對月吟。無人懂。

那樣的孤獨無助,讓人不禁隱隱地心疼。在秋後的某個午後,徘徊在滿園清香中,聽伶人們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偶擡頭,迎風一笑,那樣的林黛玉一定冷到了極點,孤到了極致,猶如一枝秋菊俯視那早已成爲春泥的落紅。那一刻的清香,逍遙了整個秋天,逍遙了她的一生。

想,瀟湘館那裏的竹籬是否日日被黛玉那沉靜悠然的喃喃細語所敲打?黛玉又是否常坐在那石上,看着書,輕念一句“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還是,如後人所道,瀟湘妃,枉凝眉,千古紅樓夢一回。還是如往常一樣,不悲不喜。

或,面對那菊花,輕攏水袖,漫展柔荑,輕捻一朵菊,念道:“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到底遲。”

庭院深深,沒有回答,只有迴音。

紅樓夢讀後感5

容華謝後,不過一場,山河永寂。

——題記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她是嫋娜的瀟湘妃子,曹雪芹將她比擬爲西施式的清瘦之美。她是黛玉,優雅若清水芙蓉,嫺靜似嬌花映水,聖潔如空谷幽蘭。她素淡雅靜,不以脂粉和珠翠加以裝飾。黛玉,削肩細腰,身材修長,卻偏偏患有“不足之症”,弱不禁風,病態柔弱。

黛玉的母親早逝,因家道衰落,自小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黛玉天性自雲守拙、多愁善感,保持着憂愁哀傷之態。她喜聚不喜散,不善交際也不會奉承,她就是這樣落拓孤傲的女子,卻被他人說成“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所以她不及寶釵那般深得人心,面對他人的非議,她只能啞然作罷,然後顧影自憐。黛玉是悲觀主義者,她傷情葬花、抑鬱驚夢、悲痛絕食、焚詩斷情、含淚歸天……一幕幕情節,浸染了她多少傷心淚,在那座金雕玉砌、富麗堂皇的大觀園裏,她終日鬱鬱寡歡。而她的淚,只落給寶玉一人,唯有寶玉懂她那繾綣的哀傷。黛玉是含着怨恨、無奈、悲痛、絕望的淚水亡逝的,她在世間徒留了太多遺憾和不甘,死後也沒能釋然。

黛玉的苦,是天性所使,讓萬千讀者感傷落淚。她用悽美的愛情,演繹了悲慘的命運。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她是嫵媚的蘅蕪君,曹雪芹將她比擬爲楊貴妃式的豐豔之美。她是寶釵,清逸婉麗,溫柔飄逸,文雅靜肅,被譽爲“羣芳之冠”。她肌骨豐澤瑩潤,舉止端莊嫺雅,且沒有黛玉那份嬌弱的病態,與楊貴妃的風韻不差毫分。

寶釵出生在豪奢富裕的薛府,這使她做人處事都具備大家閨秀的風範。她隨分從時,品格端方。曹雪芹說她有着“豁達的胸襟,超出常人的涵養”,她的.溫和與沉穩是賈府上下有目共睹的。寶釵不會爲了小事而斤斤計較,也不會同黛玉那般愛爭風吃醋,所以十分能籠絡人心,最能圓滑世故,賈母和王夫人對她更是疼愛有加。寶釵恪守封建婦德,傳統安分,對長輩言聽計從,並痛恨傷風敗俗之人。所以縱然自己深愛着寶玉,也要把情感壓抑在心底。陰差陽錯。黛玉、寶玉的相愛得不到長輩的成全,寶釵嫁給了寶玉。他們成親那晚,黛玉淚盡歸天了。自此,寶玉終日悶悶不樂,失魂落魄。寶釵最爲愁苦,本以爲能有一段美麗的愛情。不料,寶玉對自己冷若冰霜,對黛玉念念不忘。寶釵終究守不住寶玉,寶玉還是離去了,一走了之,杳無音信。

寶釵的苦,是社會所使,讓萬千讀者扼腕嘆息。她用華麗的婚姻,譜寫了不幸的一生。

大觀園裏的愛情註定是個悲劇。她們都被情所傷,爲愛受苦。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她們都是令人憐惜和疼愛的女子,在紅樓中夢一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尾記

紅樓夢讀後感6

《紅樓夢》,一篇流傳於世的動人奇緣,一場璞玉與仙草的奇妙邂逅,一支玉與鎖的愛世奇歌。

低吟着《枉凝眉》,我彷彿又回到了紅樓之中。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看見一個花容月貌的女子獨自挽着鋤頭,漫步在花瓣飄零的桃花園中,走至一棵桃樹下,風吹,花落,她看着那滿院的殘花落瓣,輕輕地捧起,放在絲質的手絹中,小心翼翼地包裹好,流着淚將它埋進無盡的“深淵”中,向那冰冷的泥土訴說着哀傷。黛玉葬的是什麼花?她坐在涼亭內,回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心中升的憂傷如那飄零的桃花,永遠揮不去,抹不盡。無言的相思淚滑過面龐,望着那縹緲的天空,無邊無盡,無聲無息的風吹着多多白雲,劃過那有情亦無情的天空。那雙宿雙飛的比翼鳥自由自在地飛翔。而自己卻像一隻金絲雀一樣被鎖在這冰冷的金籠中。寄人籬下,無法言出心中的憂,嘆出心中的悲,道出心中的傷,她的一生是何等的淒涼,“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水中月,鏡中花”

花凋殘了,月還是依舊陰晴圓缺,切不會因爲花的凋殘而綻放不出那皎潔的光。

“美玉無暇”——賈寶玉。他,本是女媧補天時剩下的一顆頑石,被棄在了大荒山無稽崖青梗峯下,卻偏偏又通了靈性,成了人,有了感覺,有了情義,有了靈魂,享受到了人間諸諸美好,也吃盡了人世間的種種苦難。他是封建家長眼中的叛逆者,史湘雲眼中的“愛哥哥”,絳珠仙草眼中的神瑛侍者,黛玉唯一永遠的知己,他對黛玉“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寶玉放蕩不羈,鄙視世俗,不束縛於封建禮教,不拜倒於功名利祿。他隨心所欲,嚮往自由,想做一個無拘無束的小鳥,在藍天中自由翱翔。

化看世間事,愁斷腸,離人淚,哀多傷;笑看世間事,君王殤,紅顏淚,灑天下,世人常嘆:“笑看世間癡人萬千,怎叫得一個“癡”字?

漫溯古今,曹雪芹寫《紅樓夢》,無不在於批判。批判抑制人思想的封建王朝,批判腐敗黑暗的封建社會,批判束縛人自由的無情統治者。他,嚮往自由,嚮往美麗,嚮往一切美好的事物,只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從紅樓中走出來,從那個壓抑封建的社會陰影中逃脫出來,不禁感嘆自己生活的.時代是多麼的自由,多麼的美好!今天的努力就能決定明天的結果,而不是天生註定身份的尊貴與低賤,也不是生死就在於別人的一句話。想着想着,我越發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嚮往自由,發奮努力,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找到屬於自己的活法。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紅樓夢讀後感7

記不清已是第幾次捧讀《紅樓夢》。對於這樣一部鴻篇鉅著,千百人有千百種解讀,紅學家們緣木求魚式的精深探究自然妙絕邃遠,而對於像我這樣不求甚解的普通讀者,雖是長讀長新,卻也僅限於對人物事件多一重理解。近日,在青海翼書院聆聽《蔣勳細說紅樓夢》,從佛學角度以悲天憫人的情懷再品《紅樓夢》,對書中各色人物不免也生出一份憐憫之心。尤其是以往嗤之以鼻的諸如趙姨娘、夏金桂這些可惡之人,在仔細品讀《蔣勳細說紅樓夢》之後,發現這些可惡之人原都有可憐之處。

這裏單說一說那個可恨又可憐的趙姨娘。

對趙姨娘,紅樓人物作如是註解:“作爲紅樓夢裏唯一徹底的丑角,女兒不認她,唯一守着趙姨娘的兒子又不成器,在下人裏沒有主子樣,在主子裏想擺主子款又明顯矮人一截,紅樓夢裏衆多女性角色中,趙姨娘確實是最失敗的一個。”印象裏,《紅樓夢》中的趙姨娘從來都是自甘輕賤、行爲猥瑣、心如蛇蠍、無事生非的代名詞。這等心理陰暗的污穢小人,在曹公筆下端的是見不得陽光的。只要稍稍用心,就會發現《紅樓夢》當中稍有點分量的角色,都是立體感強、血肉豐滿,具有多側面、多層次豐富內涵。但是趙姨娘卻是一個突出的例外,她是《紅樓夢》中幾十個重要人物當中惟一沒有任何亮色的人,和那麼多複合型人物相比,她徹頭徹尾在扮演着一個反襯別人光芒的廉價的丑角。說得通俗一點,趙姨娘簡直是通篇不說人話、不懂人事、不像人樣、全無大貴族家庭中小妾的行爲作派。兼其言語粗俗,只要她一出口,就是髒話連篇,臭氣熏天;每到她出場,總是雞飛狗跳,衝突矛盾必定接二連三,完全一副下層社會潑婦的嘴臉。顯而易見,曹雪芹對趙姨娘懷有永不寬恕的憎恨。

拋開曹公的喜好不說,僅從人物設置的`合理性而言,我對趙姨娘還是抱有同情之心的。表面上看來趙姨娘身爲半個主子,兒女雙全,甚至可以“母憑子貴”,但現實遠非如此:女兒視其如草芥,兒子恨鐵不成鋼,身邊所有的人對她避之不及,她很孤單,很不快樂,每天只能以張牙舞爪、招惹是非來打發無聊光陰。和所有的讀者一樣,我也曾一度質疑,像賈政這樣一個謙恭厚道、人品端方的讀書人怎麼會納趙姨娘這樣毫無德行的小妾?既已納妾,爲何不悉心調教,使其也能出落的像平兒、襲人那般知書識禮,溫婉賢德?難道真是骨子裏的輕賤和淺薄與生俱來無以改變嗎?即便如此,身在賈府這樣一個禮賢下士的官宦世家薰戒多年,學不來行爲檢點光明磊落,至少也應該知道藏拙,如此這般招搖過市到處顯擺自己的粗淺無知,賈政這樣一個封建大家長的臉面難道真能掛得住嗎?

可恨之人自有可憐之處,可憐之人亦有可憐之成因。趙姨娘之可憐,一則在其父母教女無方;二則在其夫家管教無能;三則歸結爲曹公自始至終的厭惡。這些其實和可憐的趙姨娘沒有一點關係。

紅樓夢讀後感8

賈雨村,諧音“假語存”。名化(話),字時飛(實非),別號雨村,湖州人氏。也算是《紅樓夢》中的靈魂人物。他本是詩書仕宦之族,自小飽讀詩書。因他生於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鄉無益,因進京求取功名,再整基業。自前歲來此,又淹蹇住了,暫寄葫蘆廟中安身,每日賣文作字爲生。

這賈雨村不是像林黛玉賈寶玉一樣的男主女主,卻在本書第一回中就登場。而本書的前四回一直在講他的經歷。在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甄士隱在遇見道出女兒英蓮命運的癡僧人後,兀自空想時正遇上了賈雨村。便邀他到家中,適逢嚴老爺來拜訪甄士隱,甄士隱便去迎客,獨留賈雨村在屋中翻弄詩籍解悶。正是這時賈雨村遇見了嬌杏,因嬌杏回頭看了他兩次,自謂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豪,風塵中之知己。便一直放在心上。可見也是個癡情的人。當他到如州任職時,遠遠看了嬌杏一眼便認出了他,而嬌杏卻只覺"這官兒好面善!倒像在那裏見過的?"兩相對比到更顯得賈雨村重情重義。而在嬌杏與賈雨村初遇時對其相貌的描寫""敞巾舊服,雖是貧窘,然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方腮。可見也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的像貌。甄士隱也覺得他是有大志向的人,遂出錢祝他上京趕考。賈雨村考取功名後,得知甄士隱離家,女兒英蓮丟失後,便包了銀子送給甄家娘子,並承諾幫忙找到英蓮。出錢出力,不在話下。由此可知這賈雨村也是重情重義知恩圖報之人。而當他被上司參了一本,慘遭貶官時一切都變了。

當他在林如海幫助下復職後,斷薛蟠殺死馮淵一案時,門子告知他薛蟠不可得罪時,他便替薛蟠遮掩,助他脫罪。昧着良心判了冤案,絲毫不顧恩人女兒英蓮。而後更是爲了自己的仕途不擇手段,在賈家落敗時更是落井下石。

可是是賈雨村想變成這樣的嗎?不是,是這個社會逼着他這樣的。《駱駝祥子》中那個不讓好人有活路的社會讓祥子變成了一個好逸惡勞,麻木不仁的行屍走肉。《高老頭》中的拉斯蒂涅也成了一個爲利益不擇手段的人。而賈雨村也是這樣。賈雨村被貶官時的.罪名是"貌似有才,性實狡猾”說到底是因不知變通,得罪了上司。也正是因此他明白了在官場上僅有才華和正義是不行的。於是在聽到薛蟠打死馮淵時,他勃然大怒,當門子向他使眼色時,他心下狐疑,只得停了手。

他爲何狐疑?難道不是想起自己被貶官的緣由了嗎?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聯繫密切。因此,他若想保全自己便只能徇私枉法。一步一步的墮落。成爲一個口是心非,面善心惡乃至過河拆橋的僞君子。

紅樓夢讀後感9

“都道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我相信寶玉是愛黛玉的,只是,奈不過“世道”。

寶玉可鬧可瘋,黛玉可哭可怨,但他們如何抵得過一紙父母命,媒妁言的婚書?那個時代,世道固然,奈若何?

木石前盟是前世的機緣,神瑛士者無心之舉結下了一段風月奇案,絳珠仙草本意不過是還淚報恩。

說是前世註定,只怕造化弄人,有緣無分亦未可知,畢竟,這“寶玉”本是頑石不通靈,“假作真時真亦假”,這其中前緣種種誰人辨得清。

“這個妹妹,我曾見過。”,寶玉初見黛玉,一眼相知,便勾起了這段前塵因果,兩人相識相知,自有一段奇妙情緣。

而後種種暗生情愫,不過在青春懵懂的夢幻之間,似是而非,就像太虛幻境一遊,註定了因緣也讓人迷離其中,不得真意。

而寶玉與寶釵,從第七回一段可知,這“莫失莫忘,仙壽恆昌”“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巧語註定了這一世的糾葛紛擾不斷。

寶玉曾在寶釵面前恣意嬉鬧,討要着“冷香丸”一段,若是讓黛玉看見,不免又一陣傷心花垂淚。

寶玉仍是個幼子,那時還辨不清“愛”與“情”的差別,只顧“姐姐妹妹”的'叫着,也不管不顧什麼倫理是非。

他這般胡鬧的性子,成了別人眼裏的“混世大魔王”,也不爲過。

曹雪芹先生有意將黛玉與寶釵放置同一等位置,有木石前盟的前世天緣,定有金玉良緣的今世人緣;有寶釵的冷香靈藥,就有黛玉的暖香故事。

寶釵詩情奪魁後,黛玉也定要爭個“詩也新,立意也奇特”的第一名。

就連兩人的判詞都是在同一首詞,同一幅畫中。

也不知曹先生這般如此是何意,當真是自己也無法權衡割捨任一方否?

前世的情人,今生的伴侶。

若以性格單論,黛玉只適合做情人,她與寶玉之間情意綿綿,嬉笑打鬧,爲彼此同樂同悲,不肯分離片刻。

然而,黛玉最大的缺點便是看不清也不願意看清所謂的“世道。”。

她學不會寶釵的爲人處世,也從來沒想過討好任何人,她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願踏足塵世。

她看見寶釵與寶玉如何親密,便立刻怨恨哭鬧,她很單純潔淨,但不適合那個“世道”。

相反,寶釵是個有能力的女孩。

她懂得看清身邊的環境,懂得如何爲人,懂得如何生活。

這樣女子活得太累,因爲太能幹。

寶釵固然樣樣都好,相貌周正,體態端莊,爲人和順,處事周到,可她偏偏不幸福。

她贏了婚姻輸了愛。

讀過的所有讀者都看見了寶玉對黛玉的愛,都沒看見寶玉對寶釵的情。

紅樓是悲劇的,因爲紅樓沒有如果,一切是天定,一切無法更改,已是最好的故事,已是最好的結局。

想不出更完美的宿命,因爲,“世道”下,是人心如此。

奈何卿命薄如此,只道造化弄人,亦無奈。

紅樓夢讀後感10

早就聽聞清朝著名文學家曹雪芹大師筆下的《紅樓夢》遠近聞名,爲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我國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精華,受到世界人民的無限熱愛。曹雪芹大師的少年時代是在錦衣玉食下度過的,後曹家遭朝廷查抄,一敗塗地,在晚年寫下了這部流芳百世的《紅樓夢》。

在這部古典名著中,曹雪芹大師妙語連珠,用風流倜儻的語言,寫出了對舊社會的憎惡和對封建大家庭奢侈生活的抗議,內容豐富多彩,充滿詩情畫意,酣暢淋漓,令人看一眼就無法自拔、回味無窮。

這部書中,曹雪芹大師主要描寫了賈、薛、王、史四大官僚貴族大家庭,其中以賈家爲主線,這四個大家庭都曾顯赫一時,府裏的人,個個驕奢淫逸、魚肉百姓,彼此間又明爭暗鬥、互相傾軋。後來,他們被人告發,朝廷派人查抄了賈府,史、薛、王三大家族也先後獲罪破產,一蹶不振。

曹雪芹在書中還塑造了兩個具有叛逆、反抗性格的青年男女——賈寶玉和林黛玉。他們相互追求幸福自由和純真的愛情,但是卻被吃人的封建禮教扼殺了。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是《紅樓夢》經典歌曲中《枉凝眉》的歌詞,用深刻、幽美的語言,把寶玉、黛玉之間單純的愛情活脫脫地展現了出來。

《紅樓夢》中,人物各展風采,爲《紅樓夢》錦上添花。如:“蘅蕪君”薛寶釵、“蕉下客”賈探春、“鳳辣子”王熙鳳、“二木頭”賈迎春、“枕霞舊友”史湘雲……她們才華橫溢,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彷彿五彩繽紛的鮮花在賈府綻放。

書中賈元春這個形象,也給這本書帶來極大的生機。賈元春因賢孝才德被選入宮,後加封爲賢德妃。所以,賈元春是四大家族最大的靠山和精神支柱。但後來,賈元春因分離至親鬱鬱寡歡,後暴病而亡,賈府的勢力猶如坐滑梯一般直線下降。

《紅樓夢》既體現出了“海棠詩社”的'姑娘們才華橫溢,正映住了“腹有詩書氣自華”,又寫出了賈府狗仗人勢,自認爲高明,導致被人揭發,尊嚴地位、榮華富貴在頃刻間淪落塵埃,這些都給了我們極大的警示。

讀了這本書後,我感慨萬分。這本書既讓我明白了人生要追求幸福自由,反對腐敗的封建社會;又讓我明白了我們要注重節儉,不可過於奢華;還要做一個低調、有善心的人,不可盛氣凌人,因爲自己位高權重就不把他人放在眼中,這樣會得到他人的厭惡與畏懼,以至於自己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創作的頂峯,兩百多年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這部書的重要價值,讓人過目一遍就念念不忘,癡迷得忘乎所以。《紅樓夢》至今仍在文化之花中綻放着最美麗的花朵!

紅樓夢讀後感11

對於《紅樓夢》,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厚厚的書冊,密密麻麻如蝌蚪般的文字,散發着油墨的氣息,讓那時才初一的我產生了厭倦。也許是對這種密密麻麻的文字的排斥,我並沒有把這本書讀完。再讀紅樓時,我已是高中,隨着時間的流逝,我也漸漸長大,對於愛情有了朦朧的見解。重新端起厚厚的書頁時,發黃的書頁上不再是蝌蚪樣的文字,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幅幅真實動人的畫……

起初,看到的是黛玉的孤傲,寶釵的圓滑,湘雲的爽朗,王熙鳳的潑辣……後來,看到了黛玉對愛情的純真,對封建教條的不滿。寶釵對婚姻反應的'冷淡,是一個封建世俗的守衛者……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寫的便是黛玉和寶釵。“可嘆停機德”說寶釵是合乎封建道德標準的賢妻良母,“金簪雪裏埋”描繪了寶玉出家,一人獨守空閨的悲涼。“堪憐詠絮才”稱黛玉有謝道韞詠絮之才,“玉帶林中掛”黛玉淚枯而死,寶玉出家爲僧。

黛玉和寶玉的愛情悲劇不僅是家庭悲劇,更是社會悲劇。王熙鳳在得到賈母的態度後,用寶釵替代黛玉演了一處“偷樑換柱”。結果便是黛玉的死,寶玉的心灰意冷。

紅樓裏衆多人物,獨愛黛玉,她的孤傲,她的天真,她的才氣,她對愛情的純真,深深感染了我。她沒有寶釵的機靈圓滑,沒有王熙鳳的權術,沒有湘雲的英朗直爽……一個多淚多傷的女子,即便出生便擇定了家庭軌跡,即便出生便註定死的淒涼,她依舊敢愛敢恨,臨死前的那句,“寶玉,你好……”更是悲涼。一首《葬花詞》是她不願受辱,不甘低頭屈服,好強要勝的情緒宣釋。“儂盡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意爲現在別人笑我葬花癡傻,他年別人葬我可知我是誰麼?暗含了自己命不如花,道盡了心中苦楚。這樣一個格格不入,多淚多傷的女子是那樣的悽美。

儘管如此,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到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麼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絝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甚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着回憶離開他,是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癡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說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並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麼說,寂寞地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的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問題。

《紅樓夢》緣起靈河畔一抹降珠草,受神瑛侍者澆灌,又因澆灌過多故五內鬱結。這也就是寶玉與黛玉悲慘愛情的寫照了吧!

紅樓夢讀後感12

今年暑假,我終於有時間完整的讀完了一本《紅樓夢》。心裏卻難過到了極點,黛玉的那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也一直在我耳邊迴盪。紅樓女兒悲慘的下場,令我感嘆到嘆息不已,而寧榮二府從“金滿箱,銀滿箱”到“陋室空堂”的驚天之變更讓我沉思許久!

想當初,寧榮二府繁華至極,不說別的,單是那一座大觀園,就極盡奢華,正如劉姥姥說的“比畫裏畫的還美”,可最後呢?大觀園變成了衰草枯場,而曾經居住這裏面那些美好的人物,也是死的死,走的走,一片淒涼。

他們之所以導致這樣的結果,是因爲無止境的貪婪和慾望;是因爲過度追求金錢與權勢;是因爲妄想不勞而獲;是因爲那吃人的封建禮制。若不是這些,大觀園還是一座繁花似錦的世外桃源!

想一想那些可愛的女孩: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沉穩乖巧的薛寶釵、精明能幹的王熙鳳、溫柔善良的迎春、志氣清高的探春、孤僻冷傲的惜春、寬宏豁達的湘雲……

每一個都那麼的冰雪聰明,例如:“天上掉下來個林妹妹”,每當看到關於黛玉的情景,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這個“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女孩,令我產生了無限的憐愛。無論是離愁別恨,還是草木枯榮,都會讓她默然淚下。這個敏感細膩的女孩,或許她真是那株美麗的絳珠仙草,來到世間只爲“還淚”吧。

就像寶玉說的“這些女兒都是誰做的”,可到頭來,黛玉淚盡而亡,寶釵獨守空房,迎春受虐致死,探春遠嫁他鄉,惜春遁入空門,湘雲不知所歸……這其中的`辛酸和悲哀,有誰能懂得,有誰能理解?

而書中的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同樣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通靈寶玉的化身,清靈、純潔,他不喜歡讀書,因爲他不想考取功名,不想混跡於污濁的官場;他口無遮攔,因爲他不願意爲封建禮數所束縛。寶玉於大觀園中衆姐妹的關係都很好,因爲他懂得這些女孩的內心,能看到她們水一樣清澈的心靈,但到後來,她們一個個離他而去……

我已經不再把《紅樓夢》看成是一部普通的小說了,它更像是一部厚重的歷史,寫滿了人間悲歡離合、社會百態。都說《紅樓夢》所展現的是將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的悲劇,但無論如何,這曲紅樓悲歌,仍舊讓我感嘆,讓我不忍,讓我深思!

這本書是原著的精編版,章回經典,脈絡清晰,是親少年讀者領略《紅樓夢》藝術魅力的最佳版本。值得一提的是還在書中增加了名師導讀,名師解析,好詞好句,寫作借鑑延伸,以供讀者回味和借鑑,深刻領悟作品內涵,書中感人的情節,生動的人物配以精彩的場景美繪圖。三春盡去,牡丹免不了凋零的命運,但其絕世芳華卻成了永不抹去的經典,值得我們品味與回味!

紅樓夢讀後感13

這是在煙雨如畫的金陵人家,這是在繁華富貴的榮國府邸,生活着這樣一羣古色古香,各具風韻的女子們。舉手投足頗具大家風範,一顰一笑盡顯魅力典雅,與那大觀園中爭奇鬥豔的花朵們交相輝映。

那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的,除了黛玉又會是誰?縱然是從未讀過紅樓的人,也必然知道這樣一位弱柳扶風的林妹妹。對她的認知卻也僅僅停留在病態美這個階段,再無深刻的性格上的瞭解。更有甚者,不過以爲她目無下塵,一心全在愛情身上,成天一哭二鬧三上吊。誰又知道她真正滲入到骨子裏的清高本不是孤傲,她因爲家室對別人產生的正常戒備之心原不是多疑,她總是沒有世俗女子對於封建禮教的不折不扣的信奉,相反,她是憎惡的,乃至憎惡整個封建社會。即使是寄人籬下在那樣的大家族,她仍然靠着自己的尊嚴與堅強做着渺小到不起任何作用的反抗。

以此說來,“佔花名”一出中她抽到芙蓉籤也就不足爲奇了。且說水芙蓉,人人知道它的別名便是《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若說不食人間煙火,有那不同俗流的風骨,非她其誰呢?仍記得初建海棠詩社的第一次作詩,我還頗不服氣她的詩沒有奪魁,詩裏有這樣一句,“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這種玲瓏別緻的構思,大觀園中又有哪位姐妹可以與之媲美?且再找個更加鮮明的例子吧,仍是海棠詩,黛玉的“半卷湘簾半掩門”與寶釵的“珍重芳姿晝掩門”便是個鮮明的對比,一個是有些俏皮毫不在乎,風流別致,另一個是閨閣中安分守己的淑女,含蓄渾厚。當然站在李宮裁的角度來看,毋庸置疑是站在寶釵的戰線上,畢竟都接受過同樣的.教育。再說木芙蓉,卻也是恰到好處,文人常形容它是風露清愁,這不正是黛玉的最重要的氣質麼?

被譽爲羣芳之冠的牡丹,自然花落寶釵。這點我也是絲毫沒有異議的,黛玉雖美,雖愁,卻不曾有過這種包容一切,大局爲重的胸襟與氣度。不考慮感情因素,最能擔當大局,最適合做寶二奶奶的人選定是寶釵。雖然覺得自己的各方面與黛玉都是極爲相似,可我並不是那麼極端地厭惡寶釵。她的人生態度其實更加積極和陽光,即使她的心中也有許多不少於黛玉的傷感,可她選擇了釋懷。

曾經紅學史上有個轟動一時的理論,叫做釵黛合一論,講其實他們兩個的性格以及爲人處世是有極大的共同點的,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劉姥姥遊大觀園一說中寫道,寶釵的屋子一片雪白,這隻有一種可能,寶釵已經參破了塵世,懂得了一切,所以纔不會去計較,去坦然地接受長輩們給自己命運的安排。我並不覺得她像世人所論的世故圓滑,或許她對姐妹和長輩們是發自真心的愛護與尊敬吧,黛玉是真性情,而她給人一種捉摸不透的感覺。我想,若說對於黛玉是一種發自真心的憐惜,而對寶釵,只能是歎服。

紅樓夢讀後感14

假期,我讀了《紅樓夢》一書。翻開書,當“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這一副對聯映入眼簾時,我不由得被深深吸引住了,看完這本書後,我深有感觸。

《紅樓夢》裏的人物在曹雪芹的筆下,寫得感情豐富、純潔無瑕,超過了一般人的感情描寫,長長的人物描寫讓我一點也不感到厭倦,好像被一種魔力所吸引,不能自拔。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薛寶釵”,她天資聰慧、博學瀏覽,跟林黛玉比起來,雖然林黛玉也很聰明,但她沒有薛寶釵寬厚、大度。林黛玉一生氣就會使“小性子”,還經常譏笑、戒備薛寶釵,但薛寶釵一點也不在乎,在林黛玉生病的時候,還帶藥給她,表現的很有教養。薛寶釵的優秀品質,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

《紅樓夢》這本書裏有許許多多的好詩,每一首詩都非常動聽,非常有吸引力:

無天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干年。此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做奇傳?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春夢隨雲散,飛花逐水流。寄言衆兒女,何必覓閒愁。

《紅樓夢》講訴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林黛玉本是天上的仙草,而賈寶玉是天上澆灌她的使者,爲了報答賈寶玉的灌溉之恩,於是林黛玉跟隨賈寶玉也投胎人間。賈寶玉一出生,口中就含着一顆晶瑩剔透的“寶玉”,但從小就喜歡女孩的東西,說話也非常奇怪,這時林黛玉來了,他們一見面,就覺得非常面熟,玩得非常開心。林黛玉聰明伶俐、非常乖巧,可就是心眼太小,總是因爲一點小事就和賈寶玉鬧矛盾、使性子,讓大家都很不開心。

有一次,薛寶釵過生日,因爲她非常有才華又寬宏大量,賈母非常喜歡她。於是,薛寶釵的生日會就比林黛玉的要熱鬧、要好,林黛玉就很不高興,薛寶釵呢,一點也不在乎,選戲的`時候照樣體貼地選了賈母喜歡的戲,這讓賈母更加喜歡她。

因爲林黛玉和賈寶玉經常在一起,又看了《西廂記》,他們非常希望能像書中人物那樣,可以天天在一起看書、寫詩。隨着他們漸漸長大,賈寶玉該結婚了,由於賈母非常喜歡薛寶釵,就想讓賈寶玉和她結婚,可又怕賈寶玉不同意,左右爲難。王熙鳳就想出了一個主意,讓薛寶釵假扮林黛玉做新娘,嫁給賈寶玉,正歡天喜地的賈寶玉一看,不是林妹妹,於是就大哭起來。林黛玉聽說賈寶玉結婚了,可新娘不是自己,傷心欲絕,吐血身亡了。賈母也從那天起,一病不起,最後也死去了。不久,家也被抄了,整個家就此滅亡了。

看完這本書,我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小性子的人不可能幹成大事,如果林黛玉可以像薛寶釵那樣寬宏大量,不那麼老使性子,說不定她和賈寶玉就可以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