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科特勒營銷管理讀後感範文

科特勒營銷管理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特勒營銷管理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特勒營銷管理讀後感範文

《營銷管理》這本書被稱作營銷學的聖經;該書從理解營銷管理,獲取營銷洞察,瞭解與認識顧客,培育強大品牌,開發市場供市場,交付價值,傳播價值,到實現成功的長期成長。

一、市場營銷的現實意義

所謂市場營銷,就是識別並滿足人類和社會的需要,對象可以是產品,服務,事件,體驗,人物,產權,組織,信息等等。營銷無處不在,每一個組織和個人都在進行着各種各樣的營銷活動,在當今的環境中,良好的營銷已經成爲企業成功的必備因素。市場營銷不僅對於對於企業是重要的,因爲那是他們知名度和利潤的創造方式,但是營銷杜宇社會也是重要的,從一個新產品的投入到消費者的認可,都需要企業把社會責任投入進去。營銷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活動,隨着現在的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化的擴張,產業交融,以及消費者的多樣化,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企業要做的還有很多,要從企業導向向市場導向轉變,創新生產觀念,產品觀念,以及各種營銷觀念和方法。

二、預測市場需求

識別市場的重大變化是營銷人員的主要職責之一,要分析宏觀環境,收集需求信息做出對現在和未來的市場需求估計。首先要分析宏觀環境中需求理念的變化,然後是人口因素,自然環境,技術,政治環境等因素。其次要建立自己的營銷信息系統,龐大的信息系統是做出正確決策的依據來源,比如訂單收款循環系統,銷售信息系統,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營銷情報系統都是正確決策和營銷效率的背後數據支持。然後展開營銷調研,編制好調研計劃後收集分析信息,在此結果上做最後的營銷決策。雖然這些步驟都是老生常談,但是本書中給出的方法很詳細,比如如何組織焦點小組訪談,如何讓詳細的設計問卷等。

三、創造顧客滿意

與以往相比,現在的顧客他們擁有更現代化的而生活環境,更好的教育,他們能從琳琅滿目的企業宣傳中用自己的方法驗證它們並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是尋求利益最大化的,顧客總是選擇他們能感知的最高價值的產品,而高滿意就會帶來顧客忠誠,所以顧客滿意既是營銷的目的,也營銷的工具。顧客滿意包括產品滿意、服務滿意和社會滿意三個層次。所以企業在生產產品時要關心客戶在產品的內在質量、價格、設計、包裝、時效,另外社會滿意也不可忽視,企業的經營活動要有利於社會文明進步。要使顧客在每一次的購買過程和購後體驗中都能獲得滿意,因爲每一次顧客滿意都會增強顧客對企業的信任,從而使企業能夠獲得長期的盈利與發展。

四、做出市場定位

市場定位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具體可以細分爲產品定位、企業定位、競爭定位和消費者定位。但總的來說,企業要設法在自己的產品上找出比競爭者更具有競爭優勢的特性,開始了。

總之,營銷不是一種短期的銷售行爲,而是一種長期的投資行爲。良好的營銷在企業生產產品之前就已經開始了,並在銷售完成之後仍然長期存在。

而讓我覺得最受益的不是知道了以上的內容,而是知道了並嘗試着運用科特勒的思維模式。這個思維模式從計劃的制定中可以看出。這一架構貫穿着整本書。內容如下:第一,環境的分析。即分析企業的內外環境,進行TOWS分析,清楚企業的威脅與機會,劣勢與優勢。第二,目標的制定。明確企業目標,利於企業的長期生存發展。第三,戰略的制定。什麼是戰略?通俗地講,戰略就是達到目標的最佳方式。第四,戰術的選擇。即決定達到戰略目標的最佳方法。戰術有別於戰略,戰術是將戰略具體化的方案。第五,預算,即計算達到目標所需的費用。第六,管理,制定確認計劃進行認識的標準,這樣企業才知道哪裏做得好,做得不好。這一思維模式,除了運用於企業,我個人覺得同樣可以運用到學習生活當中去。我們每做一件事,特別是需要長期精力投入的大事,更需要有一個科學的框架指引我們實現目標,把握未來。在這裏跟大家分享這一模式,希望大家也可以有所受益。

有了方法,那就得思考怎麼執行。科特勒是十分注重顧客滿意度的。每天企業都要跟不同類型的顧客打交道,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商家,都是需要企業積極去打好關係的。那什麼是顧客滿意度,就是顧客購買前抱有的期望與顧客購買後的認知結果的差值。負值表明顧客滿意,正值表明顧客不滿意。其實講到底,就是顧客的心理在“作怪”,這就要求做企業的,特別是想要獲得成功的企業要深入瞭解顧客需要,並想盡一切辦法爲之提供他們需要的商品,包括有形的與無形的。不論是真正的需要,未表明的需要,令人愉悅的需要,還是潛在的需要,我們都需要一種敏感,快速反應,去感覺顧客的感覺,也需要一份感性去接受理解顧客的善變,並時刻準備隨機應變。

講完這個,重頭戲來了。最想講的來了,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要生存,要發展,且是長遠的發展,關鍵就是四個字,創新加營銷,這也是企業兩個基本職能。科特勒說:如果一個企業的營銷部門不能夠發掘出新的市場機會,其員工應該被解僱。然而市場上是否還有那樣多的好機會?我們應如何去發掘新的機會與市場?這是個必須思考的問題。一個經濟體系中,機會的絕對數量會隨着商業週期和技術週期而變化。在經濟衰退而新的技術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機會的數量將會更少。

然而機會總是存在的。這就不得不提垂直營銷和橫向營銷。縱向營銷針對的是某個特定市場,而橫向營銷則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產品。可以舉出很多例子。今天我們可以在加油站買到食品,在超市進行銀行事務,可以在網吧使用電腦,用手機拍照,通過嚼口香糖來服藥,還可以吃零食來攝入穀類,這些都是創新的表現,即橫向營銷。機會永遠存在,缺少的只是去發現。所以,企業要發展,必須創新,才能於日益全球化,且競爭愈來愈激烈的今天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