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1

翻開《呼蘭河傳》這本書,灰暗的天空,市民的是非,把讀者的眼睛緊緊牽住。

走進城鎮,人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着,平靜的好像西湖的水面。從城鎮的深處傳來嬉戲的笑聲,那正是從作者和祖父的後花園中傳出來的。作者的生活十分豐富,也十分孤獨,從作者的祖父那兒獲得了一絲歡喜。祖父是一個和藹可親、善良的人。有時卻會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一樣捧腹大笑,也有時候會哭鬧。“祖父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一樣,他只長大了身軀,卻沒改變過他那顆和善的心。”

但有些呼蘭河城中的人卻十分可恨。胡家的團圓媳婦,見人也不知道羞,剛到老胡家就吃三碗飯……寫出了小團圓媳婦的不小心,婆婆開始“教導”了,沒想到她卻“病”了。於是封建社會中的市民開始想餿主意了:“請狐仙,腦神鬧鬼,畫符,用燙水燙……”

但小團圓媳婦被這些“醫生”治死了。馮歪嘴子身上還有希望,王大姐死了,馮歪嘴子把自己的孩子養大,艱難得生活了下去。

人生活下去靠的是什麼?是意志。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2

《呼蘭河傳》是由著名作家蕭紅寫的。文中主要講了從小生活在呼蘭河這個地方的蕭紅,記錄了蕭紅小時候的故事。

這篇文章分別分爲七章。第一章描寫了呼蘭河的街道上的店鋪有各種各樣的,以及詳細的描寫了街道上的大泥坑。第二章寫了因爲呼蘭河的人們怕“鬼”,舉行了各種活動。第三章寫了“我”與祖父在後花園裏的美好時光。第四章寫了“我”的家是荒涼的。第五章寫了小團園媳婦慘死的經過。第六章寫了有二伯的古怪。第七章寫了磨倌馮歪嘴子的故事。

其中,我對第七章的印象最深刻。文中寫了“我”家有一個磨倌叫馮歪嘴子,他很貧窮。人們都看不起他,過了一段時間,馮歪嘴子娶了個妻子,人們並沒有覺得什麼大不了的。當他有了第一個孩子時非常開心。馮歪嘴子有了第二個孩子時,妻子因爲難產而去世了。他並沒有放棄生活,反而更有信心生活下去。人們覺得他的孩子肯定很快會死去,但並沒有這樣。讓人們更加不可思議起來。每次馮歪嘴子吃飯的時候,人們都會找藉口不讓他吃菜,他並沒有覺得人們在潮諷他,反而以爲人們說的有道理

我們要學習《呼蘭河傳》中的馮歪嘴子,不管別人說什麼,都要努力地生活下去。要微笑着面對生活,不能退縮。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3

“風一吹,大榆樹冒煙了……”在這座荒涼的小城裏,她度過了一個寂寞的童年。

19歲的蕭紅逃出了她視爲監獄的家,獨自一人去闖蕩未知的世界。在書裏最快樂的時光是她與祖父在園子裏的生活:成熟的黃瓜啃了一口便扔下去抓蜻蜓,想睡覺便躺在花叢中,享受着清風的洗禮,要玩便與蝴蝶蜜蜂賽跑,想要幹嘛就幹嘛……

讓我記憶猶深的還是那黑烏烏的地下室。數不清的蜘蛛網,老鼠把這裏當作流動的市場,灰塵早已鋪成了一塊地毯。可是這樣一個髒亂不堪的地方,卻成了主人公玩得不意樂乎的新天地。她鑽進東倒西歪的紙箱中,找出一件件“珍寶”――用了半瓶的墨水,生了鏽的刀片……可惜沒有紙和筆。她只能跪在“地毯”上,邊回想着大人寫字時的模樣,邊在牆上一筆一畫的刻着只有她自己才能看懂的文字。或許哪一天,她倚着箱子睡着時,會在夢裏裏,老鼠看懂了她的文字,正與她激烈的討論着……

園子裏的動物也許年年依舊,也許現在完全荒涼了。她的童年化作一串淒涼的歌謠略過了她耳畔。嚐盡人生百味的她,在寫書時她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他對人生的絕望,在平凡中的我們不是幸運的嗎?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4

《呼蘭河傳》這本書十分好看,是作家蕭紅的自傳。講述了蕭紅小時候悲慘的故事。我十分喜歡團圓媳婦那一章。

那個人叫團圓媳婦,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但是有一天,她得了重病,躺在牀上。起初她的病沒有那麼重,只是有些感冒。可是她一直被老太婆折磨,她給團圓媳婦吃已經變質的豬肉,可見當時人們的心理是無比醜陋的。導致其病情加重,最後連醫生也迴天無術了。終於,上帝召見了她,給了她一個美好的,沒有仇恨的國度。

如果當時她周圍的人心地是善良的,或許這個世界就會多一個生命。

每當我們看到有人有困難,也許,你的一句鼓勵的話語,你伸出的一隻援手,就是給了他希望之光。這本書給了我許多啓迪,教會了我應該以熱心腸待人。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更美好。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5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呼蘭河傳》。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呼蘭河傳》主要寫了什麼。

在做着平淡如水的敘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還有灰色的人生。

生活在呼蘭河畔的人們腦子裏充滿了迷信,他們認爲人們應該順應天意,順應社會,但是天意到底是什麼呢?他們是那麼愚昧無知,那麼的封建,在無形中形成了劊子手,這是多麼可悲呀!其中最大的悲劇就莫過於小團圓媳婦的死,她才12歲,本是天真歡樂的童年,卻過早地被賣給胡家做養童媳,明明一個健康的小女孩卻因爲愛笑,吃的多,婆婆就要給她一個下馬威:用皮鞭抽她,用燒紅的鐵烙她的腳心,小團圓的婆婆以爲這樣打他是爲了她好,但最終幫她治病而喪失了生命,我們到底該責備誰得狠心呢?愚昧無知的婆婆根本無法意識到是自己錯了,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背景下。纔會發生那樣的悲劇。

從作者筆下,我看到了作者無聲的哭泣和吶喊,似乎想喚醒那些人的麻木的心靈。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6

寒假裏我看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作者是蕭紅。

全書分爲六章。第一章講了呼蘭河城裏大概的情況,第二章寫的呼蘭河城居民的生活習性。第三章描寫作者與祖父在後花園裏盡情的玩耍,表達了作者自由自在的情感。第四章作者描寫自己家的院子很荒涼,第五章描寫呼蘭河城的人很迷信,最後把一個叫團圓媳婦的婦女給弄死了。第六章講了作者和她的二伯經歷的趣事。第七章寫一個叫馮二嘴子的人,生活方式總是和別人不一樣,最後他的老婆和兒子都死了。

其實,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反對封建。她嚮往自由,覺得老百姓與地主階級是平等的。寫這本書,也反映了作者悲慘但又自由的童年生活。蕭紅的童年很悲慘,在失去外祖父之後,蕭紅因爲家境敗落而退學,但她並沒有放棄,仍然堅持學習,終於在1934年出版了《生死場》,得到了魯迅先生的讚揚。

在第三章中,作者寫了自己和祖父在園子裏盡情自在的玩耍,我覺得那時候是半封建社會,人民不自由,作者寫這一章,背後也反映出了對封建制度的反抗。

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7

灰色的色彩,平淡的敘述,跟隨作者的筆觸,我們來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呼蘭河城。

在這裏呼蘭河不再僅僅只是呼蘭河,而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因爲迷信、愚昧、無知上演着一出出悲劇……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在呼蘭河成了當時全中國的寫照。

前四章作者一改成人邏輯抽象的思維,以孩童的目光、

視角、思維、感觸去直觀形象的觀察社會,感受社會,發現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兒,從此來“直視”人生,真是難能的可貴之舉!後三章是本小說的巔峯之旅,直擊人性的本質,自私、困頓、麻木、愚昧、兇狠、落後、野蠻的世界,表達了對國民團體盲目、愚昧、麻木、殘忍等劣根性的憂憤和悲憫。

這部作品在思想上繼承了魯迅對中國人民性質的剖析與批判在題材上開創了介於散文、詩歌與小說之間的一種體裁樣式,在語言上,文字娓娓道來,樸實清新,沉鬱感傷。被越來越多的後人認爲是繼魯迅之後對原國民心態的開掘和批判的力作。關於書,呼蘭河留給作者的,也許正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讓我們瞭解過去了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撤。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8

書本合上了,但我的心還沒有從書中飛回來。團圓媳婦、王阿姨……一個個形象直衝腦門。

這本書主要講了作者童年在呼蘭河村的所見所聞,和她身邊的故事。文中諷刺了的當時不好的社會風氣,襯托出了當時人們悲慘生活與不良思想。

讀完了這本書,我的心有所觸動。當時的作者蕭紅生活的是怎樣的社會?是一個半封建的社會,重男輕女的社會、是一個十分迷信的社會、一個採用暴力的社會、一個啊,一個萬種不良風氣結合在一塊的的壞社會!

這本世界的著作,這本書,我讀完後想到了還不是其中的某一個人物,而想到了當時人們的生活。

那個生活沒有所謂的高考,沒有所謂的用知識改變生活。窮人他永遠還是窮人,富人他永遠還是富人。富人可以無理由緊逼窮人,打罵窮人。而窮人卻無法有理由的建議,勸阻富人。窮人的死無所謂,反而“節約”空氣。但富人哪怕有一點點的刮傷也會嫁禍於窮人們。對,我沒有誇張,在一百年前,就是這種生活。沒有所謂的“人人平等”,只有“人人不等”。在當時你要抗着議啥的,只有死!

現在,我也不談以前了,談談現在吧!我們是那麼的幸運,生活在這個人人平等,可用知識改變人生的時代。所以,讓我們用滿滿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9

《呼蘭河傳》,作者蕭紅。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想出去走走,多些感受陽光、芳草、感受那些單純而溫暖的笑臉。蕭紅――這個內心敏感豐富外表剛強的女子,在寫完《呼蘭河傳》後心中的爐火逐漸無望的熄滅了。

但丁說:“生活於願望之中而沒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我體會着蕭紅心中那個叫“呼蘭河傳”的悲哀:冰冷深入骨髓,籠罩着作家的後半生,然後她滑入黑暗、無邊無際。

蕭紅是以對家鄉小鎮的體驗進入寫作,這種寫作與童年深刻獨特的記憶有關。蕭紅有着真切的鄉村體驗,作品中充滿原始的氣息,這種原始的血氣構成另外一種美學意義上的美。

她的文字是生命的體驗,在作品中滲透的是粗糙的生命體驗,充滿苦難,她的文字很少文學的修辭、粉飾。這種作品風格在五四以來表現啓蒙、小資的作品中找不到。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10

在劉老師的推薦下,我們全班同學在寒假都閱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既有意思又可悲涼的小說。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大作家蕭紅的作品,她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生命幾乎都用在了寫作上。她小時候雖然悲苦,可她從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抗爭。她的一生中,發表了《生死場》、《砂礫》等作品。

《呼蘭河傳》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章節是第三章。因爲這一章講述了蕭紅與她那善良、慈祥、知書達理、善解人意的祖父在一起的一個個美好故事。一開頭書中就講了祖父的園子,一讀到這裏,我就不自覺的融入其中,好像自己也在那個美麗的園子裏了。園子裏的蜻蜓是金色的、螞蚱是綠色的、蜜蜂則嗡嗡地飛着……。那裏是如此的美麗,我好想一直在那個園子裏玩耍啊。

我不僅喜歡那個充滿聖靈的大園子,我還喜歡蕭紅的祖父。他快七十歲了,可他仍然保持一顆和作者一樣的童心,和他孫女一起快樂的玩耍、一起讀詩、一起哈哈大笑。讓作者對她的童年充滿了幸福的回憶。

這一章節給我的啓迪是: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用童年一樣純真、善良、寬廣的胸懷來面對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11

某一天,在圖書館無意中發現《呼蘭河傳》這本書,便充滿好奇的翻開來看看,這是由蕭紅寫的一本小城故事。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純真的。蕭紅筆下寫的童年小城生活,她的童年是愚昧的,是平庸的,是苦難的,儘管在這種情況下,她能平靜的寫出呼蘭河城的童年,讓我不由得想起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自己,那時候的我是無憂無慮的,農村的美景也是讓人賞心悅目的,每天我穿梭在田間的小路上,和祖父祖母的玩鬧,有時候去村頭看看,有時候去村尾看看,有時候在別人的家裏玩着,這段童年的時間是讓我最無憂的。可蕭紅的童年是的那樣的,她用自己的那顆包容的心將這一切不美好的事物都包容了,因爲她想珍惜這段最珍貴的童年記憶。

呼蘭河人是消極的。他們逆來順受,逆來了,順受了;順來的,可能一輩子也不可能會有。人生是無法判斷,自己是無法控制的,但他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未來,人的一生是苦是樂,還得靠自己。當對生的堅強,對死的掙扎已經精疲力盡之時,或許就該放手了。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12

初次看到課文的題目,就深受吸引同時,腦中也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小團圓爲什麼叫小團圓?他的媳婦怎麼了?爲什麼會死?編者爲什麼要以這樣的標題爲題目?難道小團圓媳婦之死真的有那麼大的隱情嗎?”

帶着不解與求知,在得到課本的第一眼看到這個題目後就閱讀了這篇文章。一遍又一遍的讀過之後,心中那種複雜的感覺就更加地讓人壓抑。

文章開頭就以“黃昏”爲背景,老家更是“熱鬧非凡”,“抓公雞”“燒開水”“擺大缸”這樣怪異的場面竟然是爲了治病,嚇!真是匪夷所思,而看熱鬧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小團圓媳婦的出現,讓寂寞的呼蘭河不再寂寞,老胡家跳大神,兒媳婦婆婆們更是奔忙不迭??????爲小團圓媳婦“治病”的各種招數中,最奇怪的莫過於用大缸洗澡,這倒沒什麼,可這洗“澡”竟然是用滾燙的開水,圍觀的羣衆卻是樂樂呵呵,三次的洗熱水澡奪走了小團圓媳婦的生命,圍觀者竟無人想到這樣的行爲是錯誤的,而且這些人都是精神振奮!麻木、殘忍、愚昧的人們啊!

無知的呼蘭河人啊!愚昧的小城人啊!是你們,是你們的麻木、殘忍和愚昧害死了小團圓媳婦,你們是元兇,我爲你們感到悲哀,溫情脈脈一扼殺了一個鮮活的生命,可悲,可嘆,可惜!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13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一年四季有非常多的事。在蕭何的筆下,卻寫得如此生動特別。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不下雨那泥漿好像粥一樣,下了雨,這泥坑就變成河了。在連續三個月不下雨的時候,車伕和馬翻過好幾次車,而翻了之後,過路的人看着他們似乎也起不來,便來幫幫忙。

有時因爲拖不出馬,而準備走人。但看看馬快被泥坑憋死了,只好又過來再次幫忙,還不時的喝彩!鬧得非常熱鬧,也使居民說長道短,得以消遣。當這個坑淹死了豬後,有些人會把死豬拿去賣,並且是非常便宜的。有些小孩就說這是瘟豬肉,並且是在許多家長面前說的,便會被家長打。我看後,覺得蕭紅是在諷刺這些貧苦的勞動人民,讓人感到淒涼。

《呼蘭河傳》讀後感集合14

《呼蘭河傳》這本書是著名女作家蕭紅寫的一本長篇回憶小說。蕭紅在這本書裏回憶了她的童年生活。她讓我們彷彿看見了她幼年時的天真可愛與頑皮。蕭紅的寫法別具一格,她把她在呼蘭的所見所聞用一些有趣的筆調描寫下來,用戲謔的口吻,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讓讀者在讀這本書時,完全沒有感受到她那時感情的痛苦和病痛的折磨。

書裏面有一句話記憶猶新,“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爲很得意。不得意又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這句話是蕭紅在描寫住在傾斜房子裏的採蘑菇人的內心感受。當蕭紅夾雜在戰爭的驅趕和病痛的折磨時,卻樂觀積極地去面對。從“不得意又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就能看出來。

但蕭紅短暫的一生還是寂寞的。在《呼蘭河傳》的尾聲中,祖父去世了,她也就無依無靠了。但那些美好的記憶還存留在她的心間。“忘卻不了”“難以忘卻”。

打開這本書,進入蕭紅的別樣人生空間,就能感受到她的一生是多麼寂寞了。還是那個老房子,還是那個舊園子,如今已物是人非了。但我們唯一能記得的,還是蕭紅那悽婉的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