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驅動力讀後感

驅動力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驅動力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驅動力讀後感

前段時間看了邏輯思維公衆號日推書《驅動力》的簡介後,覺得有點意思,便拿來拜讀了。

全書內容不多,總共200多頁,語言比較樸實,容易理解,很快便能讀完。該書被稱爲當今有關人類積極性理論的巔峯之作,作者丹尼爾·平克,TED大會演講人,被譽爲全球50位最具影響力商業思想家之一。

書中核心內容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傳統調動人積極性的驅動模式是什麼?存在的問題?

第二、提出最新的驅動力模式——驅動力3.0;

第三、如何實現驅動力3.0;

一、傳統驅動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人類社會的第一個驅動系統爲驅動力.0,即爲人行爲的第一種驅動力:它是一種生物性的驅動力,出於人生存的本能,如吃飯、喝水、繁衍等需要而做出的行爲;隨着社會的發展,它已不是激發人們工作積極性的主要動力。

驅動力2.0,即人行爲的第二種驅動:它圍繞着外部獎勵和懲罰機制構建,也就是說一件事做好了得到獎勵,做得不好受到懲罰。好比要讓一頭驢幹活,就要在他表現好時給個胡蘿蔔,表現差時用大棒打它,這樣驢就乖乖幹活了。這種驅動就是我們如今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至今仍在社會中發揮主要作用。

如今毫無技術含量的機械性勞動已經越來越少,千篇一律的機械勞動可以外包或者自動化,但涉及創造、藝術、情感等非機械性工作則不能如此。對於非重複性需要創新的腦力勞動,這種獎勵可能比較危險。並提出"胡蘿蔔大棒模式"存在以下7個方面致命弱點:1.使內在動機消失;2.使成績下降;3.扼殺創造力;4.抑制善行;5.鼓勵欺詐、走捷徑及不道德行爲;6.讓人上癮;7.滋生短視思維。

二、提出最新的驅動力模式——驅動力3.0

驅動力2.0無法繼續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出現不兼容性問題,急需升級。在此基礎上提出第三種驅動系統——驅動力3.0.即所謂的自驅,它來自於內在動機,因爲內心的興趣和使命感做事情,這種動機是最有創造力也是最持久的。以驅動力3.0作爲動力的人更少關注某一活動帶來的外部獎勵,而更多的關注這項活動本身的內在滿足感。

因此,人類所有行爲驅動力可分爲以下三種:

驅動力.0:以吃飯、喝水等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生物性驅動。

驅動力2.0:把外界反饋作爲動力,做好有獎勵,做不好有懲罰的驅動。

驅動力3.0:把內心的興趣以及自身使命感作爲動力的驅動。

三、如何實現驅動力3.0

要實現驅動力3.0,需要一些特定的環境和條件。激發內在驅動力的三個基本要素:自主、專精、目的。

1.自主

要達到"自主"這一內在需求,需要在做什麼(What)、什麼時候做(When)、和誰做(Who)、怎樣做(How)上能夠自主,即構成自主4大基本要素。自主的感覺能夠對個體行爲的表現水準和態度施加強大的影響力。傳統驅動方式認爲如果給人自由,他會不負責,逃避,鑽漏洞。自主的內在驅動力認爲人是會願意爲自己喜歡的任何事情去負責的。

2.專精

驅動力2.0需要服從,而驅動力3.0需要投入。只有投入才能帶來專精,把某件事做得越來越好。專精就是把某件事做得越來越好的慾望。控制帶來服從,自主帶來專精。

3.目標

設立正確且可行的目標對調動積極性起着重要作用。目標分爲外在目標和內在目標,外在目標是金錢、名利,以利益爲導向。內在目標是願意幫助別人改善生活,幫助他人更好成長,發自內心深處。只有內在目標激發驅動力3.0.

讀完這本書,對我產生不小的觸動,使我重新審視過去20多年的生活,思考着未來生活的思維方式。國內的應試教育就是典型的驅動力2.0系統。在國內應試教育爲王的大背景下,父母、老師、以及整個社會一致認爲唯有讀書才能改變一個普通人的命運。整個社會以應試爲導向,只以標準化考試成績來評判一個學生的水平。學生學習就是爲了通過考試考得一個好分數,完全顧不上對學習興趣,童年時期僅有的創造力經過0多年應試教育標準化培養的'過程中早已消磨殆盡。

我也不例外,從小到大一路小考大考的走到了現在,學了一個不冷不熱的專業。對所學專業雖然談不上有多感興趣,但也不反感,只是能接受的程度。在多年應試教育驅動力2.0作用下,降低了思維的寬度,扼殺了創造力,滋生了短視思維,使目光只是聚焦到眼前成績上,而忽略了更長遠更有意義的事情。

就拿這學期上課來說。由於課程成績涉及最終獎學金的評定,大多數人都選那些簡單、好過、考覈水的課,而真正對專業有意義的課缺鮮有人選。在這種急功近利環境的導向下,很多人不得不放棄自身的興趣,隨波逐流的被前方"胡蘿蔔大棒"牽着走。

專業課程也隨着老師的強迫和考覈而失去了學習本身的自主性及趣味。上課就是爲了滿足課堂的出勤,學習知識就是爲了取得成績的高分,甚至只是爲了獲得學分。更別說有些老師講課水平確實平庸,只顧照本宣科的完成教學任務,不管下面學生聽沒聽懂。學生假裝上課,去教室就相當於換了個地方玩手機,浪費了時間還所獲無及,這樣的學習是無趣而失敗的。

把成績高分當做學習的外部獎勵時,學生就會失去了對學習的內在興趣。就像書中所說:"外部獎勵只能帶來短期的爆發,就像是少量的咖啡因只能幫你多撐幾個小時,但其效果會逐漸消失。更糟糕的是,它降低了人們繼續這項活動所需的長期積極性。"

厭倦了被安排的低效率服從,我開始有目的性的尋求自主投入。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網絡Mooc的視頻課程學習,這種學習方式顯得比上課有效率的多。現在網絡視頻課程資源豐富,大部分想學的東西在網絡上都有。

這學期通過Mooc把《粉末冶金原理》和《材料分析方法》這兩門課重新系統學了一遍,確實受益匪淺,很多以前學的迷迷糊糊的知識給清晰明瞭的弄明白了。這次學習最大的轉變在思維及心態上。以前就是爲了考試而學,爲了卻得高分,爲了獲得獎學金,即驅動力2.0系統作用。轉變後是完全出自內心對知識追求的慾望而學,即驅動力3.0系統。

這些課程的老師上課水平都很高,有的課程甚至一門課有好幾個類型的老師講,可以根據喜好選擇喜歡的老師,課程中間沒聽懂能隨時停下來反覆聽。這就滿足了驅動力3.0系統最核心的因素——自主。而當你沒有外界干預完全自主的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時,正是處於所謂的"心流"狀態,即所面臨的挑戰與我們自身能力恰好吻合的最優經驗。處於"心流"狀態是人最興奮、最令人滿意的體驗,這個時候效率最高,從而實現驅動力3.0系統中的因素——專精。專精就是想把做的事情做得越來越好的慾望。在視頻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課程成績的顧慮,沒有老師束縛,一切都是適合自己的,它並不以利益等外在目標爲導向,而以發自內心的興趣以及自我提高慾望的內外目標爲主,從而實現驅動力3.0又一因素——目標。

雖然這本書偏管理學,以企業管理爲背景,但作者就書中的理念給了具體的實操方法,可應用於指導生活等其他方面,總體還不錯,是本值得讀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