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學生第一》讀後感(3篇)

《學生第一》讀後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第一》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第一》讀後感(3篇)

《學生第一》讀後感1

李希貴校長的《學生第一》這本書文風樸實,文字簡約,內容豐富,思想靈動,讀來,讓人耳目一新,頗受教益。作者在自序中說:“我和我的同事們在努力詮釋着教育學的基本價值取向。我們試圖創造一個真正屬於孩子們的學校,給他們搭建舞臺,提供空間,創造條件。”通讀《學生第一》,可以看到,作者所說的這個教育學的基本價值取向,正是人本主義的教育追求。

一、營造尊重他人的氛圍。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強調,尊重和自我實現,是人類高層次的心理需求。從《學生第一》中,我們可以看到該校管理者尊重學生、尊重教師的許多例子。比如,邀請應屆高中畢業生,與老師一起對教材進行重新修訂和編寫;高二學生馮嘉薈利用李希貴校長聽課課間,上交成立少年社會科學院的提案,得到學校領導重視,她和少年社會科學院的幾位創始人,因此獲得了首屆校長獎學金“金鑰匙”獎;在校內合影中,李希貴儘量不處在中間位置,他認爲校長把自己放在邊緣位置,就會使整個照片的位置全都成爲好位置;《學生第一》的扉頁印上了所有老師的名字,包括外籍教師,李希貴還附有這樣的贈語——謹以此書獻給我親愛的同事們。正是有了對他人的尊重,李校長誠懇邀請學生共進午餐,傾聽學生的聲音;校務會每個月有一次會議研討學生提案,並請學生在會上闡述主張;在開學典禮上,全體老師爲現場所有同學頒發“護照”並簽名,十一學校成了歡樂的海洋,新學期如一位天使走進了每一位師生的心空。正是有了對他人的尊重,李希貴堅信,在學校少年文學院、科學院等平臺上,一定會鍛造出一批了不起的國家棟梁。尊重,是一種理念,一種氣度,一種作風,更是一種力量,應該成爲教育管理者辛勤耕耘的第一追求。

二、搭建自我實現的平臺。

任何人的成長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都離不開一定的平臺做支撐。教師是知識分子集中的羣體,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自我實現的強烈願望。作爲教育系統的管理者,要有容人之胸,識人之眼,用人之膽,要善於搭建師生共同成長、自我實現的平臺。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人才輩出、健康向上的和諧發展的格局。

從《學生第一》中可以看出,李希貴校長提出了很多創意,並積極變成生動的校園實踐,讓學生和教師得以展示自我、成就自我。比如,校園機會榜,把學校日常管理的一些工作進行分類,學生能做的事情直接交給學生做;學生出版社,由學生負責文稿的徵集、編輯、印刷,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校園吉尼斯大擂臺,讓更多有特長的學生脫穎而出,成爲人們關注的“明星”;十一學生大使團,讓學生向外賓介紹學校,介紹自己。以許許多多這樣的活動爲載體,提醒老師們:“學生永遠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應當指向學生、爲了學生、成長學生!”

在重視學生的同時,李希貴並沒有忘記或忽視教師,因爲不管一個校長有多麼好的思想、理念、創意、策劃,都需要教師去落實,去影響、引導、轉化爲學生的一言一行。於是,十一學校推出了名師大講堂,讓一些在專業領域或者某個感興趣領域很有研究的老師在專設的課堂上激情演講;評選“月度人物”,只要教師在某一方面或領域做出令人感動的事情,代表學校主流價值觀,就可以獲評;專門爲35歲以下青年教師設置了“青年才俊”評選項目,成立教育家書院、教師互助中心,讓有體育特長的非體育教師帶體育課,等等。十一學校的嘗試,滲透着關注師生的精神生活,將學校建成師生幸福成長樂園的人本追求。成就需要靠成就來激發。沒有比成就感更能振奮一個人的心志,更能爲一個人的漫長旅程加油添力。作爲外國語學校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爲學生的健康成長加油添力。

《學生第一》讀後感2

拜讀了北京十一學校李希貴校長的《學生第一》,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

十一學校的孩子、老師都是幸福的,他們熱情自信,陽光智慧。開學護照、校園公司、名師大講堂、學校紀念日、學科博物館……創意不斷、精彩紛呈。月度人物、青年才俊、非正式表揚、教師互助中心、教育家書院……教師的創造性被充分激發出來。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讓學校成爲師生的樂園,滿足他們成長的需求。學校給師生提供多大的舞臺,就會締造出多少精彩。無數的創意,所有的用心,一切都是爲了學生的發展。孩子是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獲得了成長的經驗和經歷,在快樂中享受生活和學習!

李校長是一個善於管理的人,把對學生的要求轉化爲對學生的需要,讓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這是教育管理達到最高境界。學校讓每個教育細節都融進學生的想法,都契合了學生的需求。於是,整個校園,就真真正正成爲學生自主成長和發展的沃土。培養有自己想法的學生,是十一學校的育人目標。他們一直在學校生活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堅守自我,富有批判精神。其中他們的“爲班級命名”活動讓我也印象深刻,我們何曾幾時也可以設計出這樣有創意而又有深遠教育意義的活動,讓學生也能在快樂和經歷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尊重別人的想法,讓學生快樂着併成長着!

靜思我們現在的工作,我們的服務對象,他們雖未成年,但同樣擁有尊嚴和自己的想法,這需要我們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瞭解學生的真實狀態與需求,這時溝通的渠道便非常的重要。李校長很巧妙的尋找到了這樣幾條溝通渠道——師生共編教材、與學生共進午餐、讓學生參與校務會,讓學生在校園裏辦出版社、開公司,甚至接待世界各地的來賓,多麼直接有效的方法!這些在我看來不可能的事情在十一中真切的發生着,事實也證明了孩子們自負盈虧的小商店可以辦的紅紅火火,學生大使成了校園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說明學生身上的潛能遠超於我們所能想到的水平,我們需要及時大膽的提供一個寬鬆自由的舞臺,尊重他們主人的角色,用充分的信任來激發這些驚人的潛能。每一個參與者都感覺到,自己就是十一學校的絢麗色彩中最濃重的那一筆。

有一些事,讓我們久久感動;有一些話,讓我們經常回味;有一些人讓我們永遠溫暖;有一本書,讓我們瞬間成長。走進書中,心靈在凝練的文字滋潤中沉靜、平和。

“讓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重要”,仔細琢磨李校長的經典語錄,盡情沐浴這細雨般的浸潤。跟着感覺走,每個人都迫切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親人、朋友、同事、領導、老師的一句鼓勵的話語,足矣讓每一個人熱血沸騰,演繹出更多的精彩。我唯一能改變的'也就是我自己,我的工作態度和質量直接影響着60多個孩子,60多個家庭,好幾百人的幸福啊!如此重要的的角色,我怎敢怠慢、偷懶,又有什麼理由拒絕努力工作呢?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要讓我的每一個學生都最大限度的去體會自己的重要性,讓他們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讓他們找不到任何理由拒絕成長。不壓抑他們的天性,培養他們的童心,激發他們的動機和興趣。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內容的呈現突出了學生的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這些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內趨力。只有學生真正動起來的課堂,纔是以學生爲主人的教學。當孩子的眼睛晶亮,雙手揮舞,情不自禁時,這不就是最高境界的課堂嗎?

其實孩子們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一個微笑,一息讚許,一個眼神,一個撫摸,一個擁抱。讓我們平時對孩子們多些讚美與鼓勵,少些批評與指責;多些尊重與理解,少些挖苦與抱怨。這些對於我們來說不算多,也不算難,就像李校長說的“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

《學生第一》讀後感3

讀《學生第一》的感覺,和之前聽中關村四小校長的報告一樣,首先是豔羨(確定是豔羨而非僅僅羨慕),心說:哇噻,人間天堂,教育聖土!他們居然這麼有自主權?他們那兒沒有名目繁多的檢查評估嗎?或者他們的校長、行政和老師們個個都是鐵臂阿童木?

偶爾,我會壞壞地想:要是今天檢查這個,明天評估那個,繼而這個進校園,那個進課堂……如此折騰個幾次三番,即便是阿童木也難免 “滿面塵灰煙火色,心憂評估嚇破膽”。

我知道這樣賊眉鼠眼不懷好意的揣測,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對《學生第一》的歪批。讀書總該讀別人的,想自己的。於是我端正態度再讀這本《學生第一》,領悟李希貴先生管理的最高境界“ 讓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 ,及其教育理想“ 讓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長” 。 這是一本近似經驗報道的剪報合集,圖文並茂,一目瞭然,任誰都能不費勁地知道書裏寫的是什麼,知道北京十一中做了些什麼。本書的形象直觀分可以打滿分,假如能提煉出與之相關的概念、原理或系統的理論,估計會有更爲普遍的指導意義。

不過,我們仍然可以讀別人的,想自己的,彼此聯繫,舉一反三。

別人的學校能開公司,能建博物館,能請白巖鬆、楊利偉等名人進校園,能把學校辦到北美去,我們的學校怎麼辦?相比“不差錢”的學校,我們農村學校的資源條件不可謂不落後啊。

別人的學生能接待國際友人,能經營出版社,能協助編教材,能自主研修,我們的學生怎麼辦?相比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學生團體,我們的多數孩子就是農二代、工二代、負二代,簡直就是吊絲。

學校、家庭、孩子,比無可比之下,我們能改變的是什麼?我們力所能及的是什麼?

首先是改變教育觀念。不管貧富高下,不管是哪一類“二代”,教育管理者都該力所能及地“讓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讓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長”。包括我一直奉行的“教師第一”,經李希貴先生啓發,其實也是“學生第一”:立師德,強師能,就是爲了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成長。

我想說明的是,這裏所提倡的“學生第一”,與社會上畸型的“學生第一”不是一個概念,那種家長動轍要起訴要見報,千錯萬錯都是學校老師錯的破觀念,不是“學生第一”,而是家長愚昧地自以爲“老子的兒子第一”。

其次是調整教育行爲。回顧我們課堂內外的教育行爲,學生不是第一,教師纔是主人翁,處處可見教師強勢的身影。這倒也情有可原,畢竟小學姓小,畢竟他們到自主還有些距離,還很需要老師扶上馬走一程,然後放手。扶,是爲了放,不能揪着不放。我們要考慮的是怎麼實現從扶到放,而不是隻一味琢磨怎麼扶得更穩。好比教人學自行車,你應該從未見過哪一位教導者死扶着學習者騎車100 公里沒放過手,然後得意地炫耀:瞧,我多會教!

教,是爲了學。因而,備課時,要漸漸地變備教案爲備學案;課堂上,要點燃、喚醒、鼓舞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他們愛學習、會學習。我們所設計的教學內容,學生喜歡不喜歡?哪些內容學生已經懂了不必再教?哪些內容教了沒用也不必教?假如我是學生,我更喜歡學什麼,怎麼學?……

活動,是爲了學生髮展(而非迎檢或宣傳)。因而,策劃活動時,我們得多想想學生喜歡不喜歡,學生參與了能不能得到發展?哪些事得由老師負責,哪些事可以交由學生自主(即哪些該扶哪些該放)?假如我是學生我更喜歡參加什麼?哪些我想試一試?

假如,我們信奉“學生第一”,相信學生能行。於是,課堂自主、探究的氛圍漸濃了;學校文學社、廣播站、少先隊大隊部漸能自行運轉了……學生也能爲學校發展出謀獻策了……學生成了真正的主人翁。那時候,我們會驚歎:學生確該第一,學生確實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