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古文觀止》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大綱

《古文觀止》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文觀止》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文觀止》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古文觀止》讀後感1

初次瞭解到這本書是緣於兒子的語文老師,她讓學生暑假讀《古文觀止》說有利於學習好文言文。於是將《古文觀止》看一遍下來。看這本書的初衷是幫助兒子提高文言文的水平,可看過後才知道我收穫的不止是這些。

這是本書是一本古老而有深度的書籍。《古文觀止》的編選者爲清代吳楚材、吳調侯,他倆是叔侄關係。據記載,吳楚材天性孝友,潛心力學,尤好讀經史,於尋常講貫之外,別有會心。他們二人才氣過人,而他們想這些都是得益於之前祖先留下的古文讀物,從而就想把這些文字發揚光大,書名取爲觀止,意在力圖選編達到盡善盡美,無以超越。我粗略的數了一下初中教材從中共選了12篇文章,高中教材共選了16篇,而且新課改又加大了文言文篇幅。從春秋到明末兩千年之間都有作品入選,且大多數都是非常優美的文章。這部書既重視文章的思想內容,又重視文章的寫作技巧和語言的錘鍊,把說理、記敘、抒情、寫景熔爲一爐,蒐集了許多名篇。從一個教師的眼光出發,我讀此書的感想如下:

  一、親情傳孝道

本書記載孝道的較少,但李密的《陳情表》使人深受感動覺得自己不夠孝順。李密寫《陳情表》本是推辭、拒絕入朝爲官,但他情真意切的話語,使晉武帝明白其心志,不僅不被治罪,還受到皇恩沐浴。“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的孝心,本是人之常情,但“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赤誠又另人同情。這種言論,我將其概括爲“感恩”。作爲一個教師,我深知感恩教育十分重要,也經常對學生開展感恩教育活動。而觀我自身,實在是做得不夠:父母年邁,卻不在身邊。他們有病痛時,我卻不能侍其湯藥。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每一個人一生都難以報答的。因此,工作再忙、離家再遠,我們都當常回家看看。

  二、忠義弘美德

《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徵的“居安思危、載舟覆舟、思江海下百川、虛心納下、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知足”、自謙自制、“慎始而敬終、”三思適度的思想使人受益非淺。這些濃縮而有提醒意義的言論像一面鏡子,使唐太宗從中照出了自身的不足,從而創造了貞觀之治。

我以教師的眼光來看,也覺得很有意義。“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提醒着我們在學校與學生交往中,教師處理任何問題都要三思而後行、客觀公正。然而,人非聖賢,難免不被自身的情緒所影響。因此,我們要學會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文中的“知足以自戒”也是我們每個教師教學過程中的警示牌。知足常樂,學會淡泊。面對衆多行業的各種誘惑,我們教師依舊堅守崗位,不動搖,不跳槽,仍能樂教,並終身從教。這也是一種品格。所謂“慎始而敬終”不過如此。魏徵是幸運的,他的諫言創造了貞觀之治,爲天下百姓開創了一個盛世。而另一個憂國憂民的謀臣當推孔明瞭。他身逢亂世,卻能以一人之智慧救蜀、治蜀,保一方平安。他憂國憂民,最終積勞成疾,鬱鬱而終。他所著的《出師表》使人倍感其愛國之心,赤膽之情。其以一人之心力,欲擋天下一統之大勢,雖如螳臂當車,卻忠勇可嘉。

相對而言,范仲淹的,《岳陽摟記》,那種彷徨與愁悶,愛國與國人,更深入人心。那千古絕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卻從未忘記自己的職責。因此,我認爲范仲淹是一個淡泊名利,憂國憂民的優秀政治家。

  三、解惑伴傳道

作爲教師,要讀的相關內容首當其衝是〈〈師說〉〉。“傳道、受業、解惑”是我們教師站在講臺上每天必備的基本工作。然而,“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言論使人難以接受。其實,我們的知識不斷老化,不加以學習,就會不如弟子。我們該怎樣面對這一尷尬局面呢?

首先不要抹殺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好動、好玩。作爲教師,我們不能時時要求他們循規蹈矩,應允許他們犯錯,並給予他們改錯的機會。使他們的個性自由發展。作爲家長,也要儘量使孩子有自由空間。不要自做主張,就給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培訓、輔導班。應問問孩子,你們是否願意學。由於老師、家長喜歡聽話的孩子,因此,孩子們在大人面前很聽話,卻隱藏了自己的真實性格。誰也不知道他們性格上有哪些缺陷,需要怎樣引導。正如我們喜歡的盆景,永遠只禁錮在盆中,永遠也離不開園丁的悉心照料。這樣的孩子到社會上,經不起折騰。不能承受打擊和失敗。對孩子的學習、生活過於干涉,只會適得其反。即“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其次孩子需要什麼作爲家長,你瞭解自己的孩子嗎?作爲教師,你瞭解學生嗎?他們需要什麼?我們惟恐子女(學生)才能一般,不能出人頭地,更怕他們有陋習。因此,我們要求他們向指定的模式發展。其結果只會使他們失去自己的個性,變得千篇一律。就像時下的青年整容一樣,美是美了,卻千人一面,失去了本來的真。我們對子女(學生)的教育很難做到理性。這就是“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的教育衚衕。孩子門需要什麼?不過是一點自由而已。我們常常抱怨沒有“千里馬”,其實千里馬常有,只是我們沒有伯樂的眼光罷了。

此外,書中的歷史典故、唐宋八大家的寫景散文,這些文章,千百年來流傳至今,依然膾炙人口,可見它的生命力是何等的旺盛啊!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它閱讀它。

利的好官。官大小都一樣可以爲國爲民,何必一定要身居相位呢?我們教師也一樣,雖只有一方三尺講臺,卻也足以使我們傳遞智慧、施展才華,體現自身的價值。

  《古文觀止》讀後感2

我本人一生有兩大宏願:一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是集萬卷書,識萬里路。我距實現這兩個願望的時間還很遙遠,甚至要延續至來世纔有可能完成。但我並不覺得這兩樣目標是好高鶩遠,他們值得我用畢生去追逐,帶着敬重與苛求,攜手興趣與快樂,正所謂翻一頁紙知三生事,當作者鋪紙提筆時,就是在創造一個世界。用那薄紙漢字堆疊起的世界,埋藏着無數的悲與喜、榮與枯,甚至隻言片語,就會被帶去領略穿越千年的時光。

還記得在我總角之年,收到了人生中第一部屬於自己的書籍,那是崇文書局版的《古文觀止》。墜在手中的感覺:樸實、厚重,這是我對“知識”二字的第一次認知,也是對“文化”二字的第一次理解意識,對“歷史”二字的第一次探尋。隨着年齡與學識的增長,逐漸明白了什麼是“正蒙養而裨後學,厥功豈淺鮮哉”的好讀物。其選文博徵春秋佳策,上起周代,下至明末,風格多種,體裁多樣。所選文廣泛,頗給人以啓發,其以《鄭伯克段於鄢》爲首篇,講述了鄭莊公與共叔段之間的糾葛,其弟共叔段多次越禮,大臣多次勸諫莊公早作決斷,然而莊公卻以“多行不義,必自斃”(上句出於此)爲理由,終使段野心滋長,起兵奪權,最後造成了兄弟之間的兵戎相見的結果,所以史官以“克”相言,而隱不忍言之事。我想,編者以此開篇,即爲申明聖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倫理。

有時,我無比慶幸,自己的啓蒙時期,可以浸潤千年時光之中,與帝王將相打交道。於是,從那時開始,我對久遠的過去,塵封的詞句有了溝通的興趣,也可以說是摸索着讀盡百十篇古文後,它給予我一個寡言的世界,沉默的星空,讓一個毛躁的孩童學會了思考,儘管想的只是古往今來的不同,先賢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再次閱覽《古文觀之》後,於我最深之體會便是:天道輪迴,興衰尋常,仁德相輔,宿命可張。如今的人類在很大程度上戰勝了飢餓、災荒後,更重視起了精神世界的構築,如何將“現代智愚”過渡到“現代智慧”的需求,就變得極爲迫切。那麼如何過渡呢?答案即讀書,讀好書,這是一件急不來的事,因而只有潛移默化,慢慢改變,注意:不要太具有功利性,在因上使力,在果上隨緣便是這個道理。於是,我讀過的詩,去過的遠方,在書中徜徉過的美景,都將融入我的靈魂。

曾經有人這樣問我,你讀那麼多書是爲了什麼?說實話,我真的不知道,因爲我不需要用知識去裝潢自己的閱歷;我不需要用書籍去增添自己的魅力,無他,只一句便可回答,請君莫羨解語花,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果真的要尋求一個答案的話,孔子曾對此下過最好的詮釋: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總之,閱讀是我生活的最大樂趣。

當然,讀了這些書並不能馬上改變我們的生活,但可以改變我們的視野。我立志要在少年時期成爲孔子口中所定義的“通人”。何爲“通人”,即通讀書籍一千卷,吾輩當秉承先賢之意念: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倡議,隨着手指捻過的一年年時光,一點點的智慧,一本本書籍,都將成爲繚繞於你靈魂的清香,都將會被回憶渲染爲溢彩流光。

  《古文觀止》讀後感3

在我國燦爛豐富的文化遺產中,散文有着同詩歌一樣悠久的歷史。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無數傑出的散文家都以其絢麗多彩的散文著作反映着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些兼具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的優秀散文,被歷代的許多學者重視、研究乃至最後編撰成冊。《古文觀止》歷經三百年的滄桑,從浩如煙海的選本中脫穎而出,其聲譽更是遠播海外。

《古文觀止》共選取從先秦至明末的短小精悍的佳作共二百二十二篇。其得名於《左傳》中《季札觀周樂》,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觀賞反映虞舜盛德的舞蹈時,情不自禁地感慨道:"觀止矣,若有它樂,吾不敢請已。"季札認爲這組樂舞已經達到了舞蹈的最高境界,其他的就沒有觀賞的必要了。而吳楚材、吳調侯兩位編者也認爲他們所選的古文均爲上乘之作,故取名爲"觀止"。

回溯到先秦至明朝的歷史時空,從欣賞溫馨祥和的世外桃源"黃髮垂髫,其怡然自樂"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暮秋勝景;從聆聽急雨、密雪敲擊竹瓦所生的清絕之音到"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從感嘆"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到"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的人生體驗……讀《古文觀止》讓我感受古人智慧的力量,體驗穿越時空的對話,步入一段又一段愉快的古典文化之旅。

《陳情表》中的李密,一亡國賤俘,家境清貧,沒有俸祿,生活艱苦。但他敢於逆龍鱗,拒徵召,實屬不易。他之所以敢如此行事,就是因爲含辛茹苦撫育他成人的祖母,如今臥病在牀,無人伺候。“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正是因爲他能夠把親情看得至高無上,以對祖母的孝心來顯示對君王的忠心,因此,他也能夠讓標榜“以孝治天下”的皇帝深深地感動,從而“辭不就職”。

曾經我會爲文言文裏生僻字詞,複雜語法而困擾着。直到遇到了《古文觀止》,一開始原文晦澀難懂沒有耐心讀下去,但藉助翻譯堅持下去。讀完以後,文言文對我似就不那麼可怕了。慢慢發現,文言文不是祖宗留下來的"考試噩夢" ,而是一個寄託着許多文化瑰寶的載體,那些紛繁複雜的語法只是這朵玫瑰莖上的.刺。那些文字裏有分分合合的朝代更迭,有潔身自好的知識分子情懷,有性情中人對國的一片赤子之心,有春去花下飄落的幾句人生感慨。過去的我,漸漸被語文的魅力折服。原本不擅長語文的我不知不覺間喜歡上語文,其實,不僅僅是語文這門學科,更是它所傳承的中華傳統文化。古文中的美景佳人,閒情軼事,讀來怎不令人神往。穿越時空去感受另一個時代,理解另一個人的悲歡,怎不令人快哉?

所幸遇到《古文觀止》,讓我青春和語文的交集不再等同於考卷上鮮紅的數字。

讀一本好書,讓我們獲得前人的感受,讓我們來一次跨越千年的旅行,讀一本經典好書吧!

  《古文觀止》讀後感4

錢鍾書先生曾說,古代相當於人類的小孩子時期,古代是幼稚的,經過幾千百年的長進,才慢慢地進化到現代;讀《伊索寓言》可以增進我們對現代文明的驕傲,《伊索寓言》中好多淺薄的見解非加以糾正不可。最近我重讀了一遍《古人觀止》,也覺到古人真是幼稚得可愛,那些正兒八經的散發着頭節氣的見解,如不加以糾正必“貽害”後人。因此,我以錢先生爲榜樣,拈出幾則故事,作爲反面教材,以警醒世人。

一、喪欲速貧。此言出自《檀弓》,意思是不作官了,應該迅速窮下去,以免別人誤會他在位時是個貪官。只有儒家弟子纔有這般迂腐!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君不見,高官下野大多暴富?只因在臺上時,縱有千二八百萬也不敢露財,下臺了修高樓、泡包廂,又有誰管得着?在臺上時生意不敢“做明”,與大款不敢傍得太緊,下臺了正好利用舊日關係,以權易錢。昔日做官,今日爲款,潮流每每如此。

二、如棠觀魚魯隱公想要棠地看捕魚,臧僖伯爲此發了一大通議論,反對隱公去。魯隱公只好說:“吾將略地焉。”看來臧僖伯是個不識時務,沒讀過“下級學”的書呆子。領導有雅興下鄉釣魚,他不備小車、不置釣具,積極陪領導鍛鍊身體,還要“稱疾不從”,天底下有這樣的傻子嗎?奇怪的是,《古文觀止》中這類角色還真不少,比方說裏革,比臧僖伯還要惡劣,魯宣公看着就要拉一大網魚起來,他竟然揮刀割斷魚網——好在“適者生存”,這種人註定要“自然淘汰”。

三、民將築臺於夏氏陳靈公是古代最著名的昏君。他與夏徵舒的母親有染,還要老百姓在夏家修個高臺,以致於章子大搖其頭,預言陳國必亡。看來,陳靈公吃虧在於他太老實,假若他生在現代,就決不會大張其鼓地修屋築高臺了,而是要大力發展“兩非經濟”、“路邊經濟”,今天“夜來香”,明日“康樂城”,不亦快哉!

四、杜蕢揚觶晉平公與師曠、李調一起飲酒作樂,杜蕢進來讓師曠喝了一杯,又讓李調喝一了杯。平公覺得奇怪,問了原因,主動罰自己一“觶”。這就是“杜舉”一詞的來由。看來浪費人材的現象也是“古而有之”,象杜蕢這樣善於勸酒的人材,當“公關”或是辦公室主任,才真正物盡其材。甚矣!平公之無珠。

五、白珩猶在乎?趙簡子招待楚國客人,故意把身上的佩玉撞得丁當作響,並問客人:“你們楚國著名的玉器白珩還在嗎?”看趙簡子的舉止,讓我感嘆那時真是落後——一塊石頭是什麼寶貝?少見多怪!假若他有幸在今天混個一官半職,他一定會拿出手機說:“這是哥們才送一個,款式新,功能強,上網、發短信息、傳真樣樣搞定。你的呢?怎麼那樣老土?磚頭似的!”

  《古文觀止》讀後感5

餘以三年光景,每日晨讀,閱畢《古文觀止》,雖非正業,卻是入職學校以來最大收穫,頗有些心得,請略陳陋見。

古文觀止,凡二百二十二篇,先秦至明末文章精選,古人蒙學課本,亦是古人爲學入門讀物,餘在而立之年始讀,爲生平一大憾事,亦可見當代中國教育之偏頗。

就其佈局而言,各朝以先秦最多,來源以《左傳》最多,個人以韓愈最多,取《左傳》傳承“春秋大義”的宗旨與韓愈“闢道攘佛”的功績;這與清代學者抱殘守缺、空空如也的衛道宗旨比較相符。蘇東坡曾稱譽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若就“文以載道”論,韓文公逆諫人主,糾治世風,力挽唐代崇佛之狂瀾,足可當之;但若就文字論,韓氏文章似未達這等境界,東坡先生的評價多有後人敬畏先賢的溢美之詞。

古今文章,凡入一流者,主題可大可小,但必是一氣呵成,餘音不絕,令吾輩後學讀其書,想見其爲人。《觀止》所選文章,以單篇論,太史公的《報任少卿書》無疑是獨步翰林,堪稱天下第一,文章情真意切,沁人心扉,筆尖所及,氣貫長虹;餘每每讀罷,未嘗不爲之折服、爲之太息。至於陶淵明的《歸去來辭》、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蘇軾的《前赤壁賦》這四篇奇文,難分伯仲,全憑諸君喜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翁之意不在酒”、“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各有所取,無有高下。非謂“天下憂樂”就高人一等,人生際遇不同,不必苛求。

《觀止》一書優點許多,待諸君細品,其不足反倒不易察覺,而且不才以爲,多爲編者有意爲之,讀者需多加留意。編者吳氏叔侄似以“正統”士人自居,重儒家傳統的“立德、立功,立言”,且以立德爲本,因而不取賦一類追求辭藻華麗,言不及義的文章;對崇尚清談之風的魏晉名士似也有異議,故幾乎不取魏晉一代的文章;編者是清代學者,受彼時狹隘的漢宋門戶之爭影響頗深,故宋代理學一脈文章全不取,是《觀止》大缺憾;另外,清代外族入主,這是一件以“士”自居的清代學者不能說的事情,所以元、清兩代的文章都不取,乃至明末清初三傑的文章都不在其列。以上諸點,令“觀止”黯然失色。

歷朝歷代之文,以明代文章最差,宋濂文章多媚骨,陽明心學多偏鋒,皆不足法,其餘更不足論,其原因仍不得正解。個人以爲,或許中華文明歷經5000餘年,至明代已垂垂老矣,國運不濟,國勢保守,文風英氣不足,老態有餘,全無漢唐氣象。從學術的角度看,中國文明自“經重於史”的時代起,即自南宋起,文明的自我革新、自我反思的能力就日漸衰退。從武術的角度講,有宋一代,重文輕武,血性漸失,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面書生自宋始,愈演愈烈,直至近代不能復興。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