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優秀學生範文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優秀學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在一個漫長的寒假,我讀了一本海倫凱勒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坎坷一生,以及她的心路歷程,她的一生只有九個月的時間有光明與聲音。下面是關於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優秀學生範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優秀學生範文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

懷着期待的心情,我看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

主人公海倫﹒凱勒原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可是,在她出生不久,厄運降臨了--一場大病使她終生失明,永遠看不見光明,這對一個女孩是一個多麼大的心理打擊。從此海倫﹒凱勒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七歲時,在愛師莎莉文老師的指導下,海倫﹒凱勒考進了令萬人矚目的“哈佛大學”,成爲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

海倫﹒凱勒十分堅強。在失明時,海倫﹒凱勒不屈不撓,與病魔抗爭到底,在學習時,她奮發圖強,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雖然海倫﹒凱勒的眼前是一片黑暗,但因爲她比一般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嘗過了更多的苦頭,遭受了更多的罪,所以她灑下汗水的路上便開出了許多豔麗的成功之花。有一句名言說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組成的。

盲人海倫﹒凱勒能付出努力,爲什麼我們就不能呢?海倫﹒凱勒能考上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學”,爲什麼我們就不去想一想,不去做一做呢?不是我們不能,是我們缺少一種意志,那就是堅強。我們一生的路途不可能是平坦的,總有一點挫折,要學會堅強,不能打退堂鼓,只有堅忍不拔,積極向上,才能看見人生的燦爛、輝煌;才能克服一切困難,勇往直前;才能攀登人類的頂峯。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想起了臺灣著名作家“杏林子”。杏林子十二歲就患有“風溼關節炎”。但她殘而不廢,數十年來堅持自學,成了臺灣文壇上的著名作家。像這樣的人還有許多,如身殘志堅的霍金,意志堅強的主席張海迪。

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要想比人看得更高、更遠,就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更多的汗水。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2

衆所周知,海倫凱勒,她以《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着名,但更令人震撼並折服的,卻是她那不屈不饒,勇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

就如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所述的一樣,僅僅擁有十九個月的光明,有人說她是可悲的,沒有好好領略世界萬千的風光,誰能想到陽光下沐浴的女孩會突然永遠失去光明呢?黑暗像惡夢般呼嘯而來。但是,瘦小的女孩沒有屈服,短短的陰霾過後,她向天發出了挑戰,我命由我,不由天!

書中的她,自己就能熠熠生輝,她衝破了天的殘忍,賜予了自己獨一無二的眼,她與命運賽跑,靠後天的不懈努力,展現出比同齡人更加迷人的色彩,更加輝煌的成就,畢業於哈佛大學拉德利夫學院,用優異的成績讓所有人在心底折服,用自身的優勢和頑強不屈精神學會了多國語言,身殘志不殘。這樣的人,纔能有資格自豪地告訴所有人:對於凌駕於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命運在追趕,自身便是的敵人,戰勝了自己,就能媲美命運,站在頂峯。

同樣,無時無刻,她也在希望,可以重見光明,人都是貪心的,而她卻不,只要三天,三天就好,每一天都這樣有意義,世界之大,一輩子都遊覽不完,更何況三天呢,也許,她只要同常人一般:第一天,結交最純美的友誼,看清人事的美與惡。第二天,站在高處,凝望日夜交替的美好與悲涼。第三天,品味普通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凡而又遙遠,命運終究是殘忍的,沒有實現這小小的夢想。

同海倫凱勒相比,我們無疑是幸運的,我們有一雙眼,也許不那麼奪目,但至少能看得清世間萬物。我們有一雙耳,也許不那麼玲瓏,但至少聽得見美妙的音符,親切的呼喚。但我們同樣是可悲的,用健康的身體,健全的大腦,卻遠遠比不上海倫凱勒的成就與自信。而源頭,便是缺乏勇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和不屈不饒的品質。

漫漫長夜,我們往往一個人度過,睜開眼,仍是一片漆黑,心中的恐慌已在加劇。然而,海倫凱勒卻在所有有記憶的時光中瞪大眼,卻仍是無窮無盡的黑暗,心中是無盡的恐慌,不知道前方有多少屏障,又有多少關愛,世界的惡善太多,只能用眼看錶情,用耳聽語言,用心連接另一顆心。卻在海倫凱勒的世界中,只有用心,用心再用心,稍稍不慎,再也無法回頭。所以她很累,她只有一顆心,惡人卻是數也數不盡的。

一時的堅強,決定了一生的道路,海倫凱勒,她的輝煌,她的頑強,是無人能及的,她的經歷,卻是沒有人想承受,也沒有人能接受的了的,面對日復一日的黑夜和苦難,她沒有被命運的折磨所壓倒,小小的身子承載着太多常人無法忍受的困苦,絕處逢生,在大家都已忘卻的時候,在小小的角落中,衝破了重重枷鎖,帶着噩夢,帶着遺憾,重新屹立在屬於她的小小王國上。用盡力量,守住她的土地,用一磚一瓦,在她的缺陷處重新煥發不一樣的光彩。

海倫凱勒,這個傳奇般的女孩,在所有人心中,掀起了一陣陣波瀾,在所有殘疾人心中,燃起了金燦燦的光亮。《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是她的得意之作,更是她真實的人生經歷,她的酸甜苦辣,她的頑強不屈,她的堅韌,她的勇敢,正是書中的精髓所在,正是激勵了無數世界人民的無窮寶藏。

一個異國女孩的精神,世界千千萬萬人追求的目標,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只要想起她,就能想起勇於與命運抗爭的精神。只要想起勇於與命運抗爭的精神,就能想起她。她,便是這種精神的代名詞。勇於不同於敢於,敢於是盲目的,勇於卻是值得敬佩的。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3

我是一個小書迷,整天遨遊在書籍的海洋之中。在這個海洋中,無數的好書令我受益無窮。我認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是我人生的一位好的導師,帶我讀懂了海倫·凱勒的心聲。

海倫·凱勒的人生是不幸的。當上帝賜予她生命的時候,卻忘記了賜予她健康的身體。在她很小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奪走了她的視覺、聽覺與說話的能力,她失望了,用消極的態度去對待生活,她感覺生活沒有了希望,她是多麼渴望能重獲光明!就在海倫頹喪的時候,一位幫助她的天使出現了,她就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小姐,這位老師使海倫看到了希望,重拾了信心。在莎莉文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海倫學會了閱讀、識字,這也讓她感覺到了人世間的'溫暖與柔情,還有自己身邊無處不在的愛。隨着時間的推移,海倫長大了,長大了的她學會了堅強,在學習中,海倫學會了講話、寫作。最終,她考進了哈佛大學,漫長的求學路磨練了她,使她成爲一個奇人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

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爲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這個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譴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一接觸到了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閱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着,吸取着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學習比做攀登奇山險峯,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爲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峯!這些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

她曾經說過:“如果蒼天給我三天的光明,我一定好好充分利用,第一天,我要領略人世間的善良;第二天,我要看滿整世界、看人類進步的奇觀;第三天,我要體驗城市的繁華。”也許三天的時間對我們平常人來說並不算什麼,每天悠閒悠閒,時光一會兒就過去了,三天也只是一瞬間而已,而海倫卻不賒求她只渴望三天的光明,而且她還想把三天時間都去做的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我要對患有殘疾的人說:”無論多辛苦,你們都要向海倫學習,學她那樣堅強,不要向困難低頭,只要堅持不懈,夢想就一定會實現。”與此同時,我也向跟健康的人說:“我們沒有殘疾,是一個活力十足的健康人,所以我們更應該在我們的人生中多做一些有意義的、有利於國家的事情,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並且戰勝它!”

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望化作行動的話,那我們中國就會變的更加繁榮富強!

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