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極簡中國史》讀後感範文

《極簡中國史》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極簡中國史》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極簡中國史》讀後感範文

  《極簡中國史》讀後感範文1

歷史是一門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學問,需要去鑽研學習,才能發現其中的樂趣。

《極簡中國史》這本書,作者用其細膩的筆觸,爲我們描繪了從遠古時期開始直至民國時期五千多年的中華民族史。以及從一件件、一樁樁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中走出的一位位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

在書中,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的便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戰亂與民族大融合的時代"這一章節。這一章節中,作者簡明扼要的總結了這一歷史時期的歷史現象和政權交替的情況,又針對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兩件史實進行了詳細的講述,兩件事分別爲"北魏孝文帝改革"和"門閥政治"。兩件事在課本上均有涉及,但並未有詳細的史書介紹。《極簡中國史》上將孝文帝改革的歷史經過寫的十分完整,讓讀者也悅目娛心,彷彿身處那一段數千年前的歷史之中,親身經歷了那一次雷厲風行的改革。但是"門閥政治"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體現的繁榮恰恰相反,"門閥政治"體現的恰好是藏在一件件錦衣華服之下那一張張無知的嘴臉與一句句爲了家族繁榮而賣力討好的話語。兩種極端,一種是隱藏在艱辛改革之下的繁榮昌盛,另一種則是隱藏在繁榮昌盛之下的破碎不堪。

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我對中國史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也更加深了我對中國歷史的學習興趣。古人的聰明才智與辛勤的勞動成果,造就瞭如今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泱泱華夏——華夏並非單一的民族,"北魏孝文帝改革"讓鮮卑族融入了這個家庭,使得華夏變得多元化。一代代歷史先賢的智慧結晶將華夏文化雕刻打磨,使燦爛的華夏文化成爲了世界歷史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在很多人眼中,歷史是非常的無聊、乏味,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史書雖然文字平淡,可在真正愛好歷史的人眼中,史書、史記就好比一塊蒙了厚厚塵土的金子,塵土掩蓋住了金子的光芒,卻擋不住它散發光芒的本質。當有人拂去塵土時,散發的則是耀眼的光芒。在那時,它身爲金子便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全世界將一起目睹它的光彩。

《極簡中國史》這本書的作者鄭連根先生就好比拂去金子上的塵土的人,他用他的知識將史書上一句句平凡無奇的話語,變成躍然於紙上一段段優美的文字,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歷史,學習歷史,這是我對這本書的美好祈願。

  《極簡中國史》讀後感範文2

看歷史於我,是有變遷之路的。最開始歷史,特別喜歡看野史,比如歷史上出格到不能被正史記錄的風花雪月、俊男美女,尤其喜歡看中國歷史上出格的女性,如何在被封建壓迫如此厲害的程度下,依然能呼風喚雨,發揮女性或者母性對國家固有的影響力;隨後看歷史,喜歡看一個特定的朝代,比如明朝那些事兒,如果這是宋史,對於特定的朝代是如何興旺發達然後烈火烹油最終曲終人散,從中看出一個朝代的興衰兆頭,進而能在生活中早日看到類似的兆頭;接着就開始看通史,看世界歷史、中國歷史,從一個較長的時間維度,甚至上升到進化的角度,來看我們之前曾經經歷了什麼。

歷史,其實屬於越來越有趣的學科,雖然任何歷史書都不能百分百打包票自己是信史,但如同對待算命的.態度一般,信則有不信則無,用人類最基本的情感進入歷史中,發現歷史中最符合人類情感選擇的行爲,將之相信並認同爲真實的歷史,不正如同推理小說一般有趣嗎?老話說讀史使人明智,究竟有沒有明智無法做出判斷,但越是讀史,越是感觸太陽之下並無新事,一切彷彿理所當然的發生,但一切彷佛都是重複之前的經歷,歷史總是特別的相似又充滿了小唯獨的新意,這是另一個角度的有趣。

廢話了那麼多如何看歷史,其實只是爲了引入這本書的正題。書中講中國歷史劃分爲四個大的維度,上古、中古、近代、現代,春秋戰國之前視爲上古,秦至明視爲中古,清爲近代,民國爲現代,這樣的唯獨劃分可能同作者的時代背景有關,清朝之所以被單獨劃分,同清朝存在的年代剛好處於工業革命有關,其他歐洲甚至日本都開始利用工業革命自我強大,而清朝沉湎於天朝上國的美夢中閉關鎖國,雖然和前朝的封建統治沒有太多的區別,但整個國際局勢都在變化,我自巋然不動的清朝是必須單獨拿出來。

既然是一本極簡中國史,必然對歷史只能截取主要脈絡,朝代的交替往往簡而言之,除了有限的影響朝堂變局的人被單獨提到幾句,其他人都隱匿在文字背後,成了無名英雄。然而即便是簡單的歷史,也依然保留了對政治、軍事、人文、學術、經濟、社會等多方面不同維度的探討,畢竟歷史除了是朝代的興旺更替、皇帝的世襲罔替之外,社會、政治、經濟、軍事、人文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息息相關,也正是如此這些,才形成了當代國人的歷史文化基因和氣質。

一個朝代的統治方式與前一個朝代相比,總是有所改變和創新。一方面是前朝的亡故正是後朝需要吸取的教訓,自然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對統治方式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另一方面生產力的不斷髮展自然給統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畢竟社會財富越來越充盈,社會人口越來越多,都講增加統治難度。因此,一味的復古並非好事,雖然從古代歷史中有經驗教訓可以總結,但經驗教訓需要結合新時代新環境進行改良,而不能直接就上,否則容易變爲王莽的悲劇。

關於中國歷史有一句名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用於說明中國歷史上的分分合合的國仇家恨。從另一角度,這句話說明了人心思變,總是不滿足於當下已經擁有的東西,所以天下太平時作死折騰導致合久必分,天下紛爭時又開始高歌寧爲太平犬末爲亂世人而期待分久必合。越是藩籬割據的年代,越容易產生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戲劇感;越是太平盛世的年代,越容易產生繁花似錦轟轟烈烈的喜劇感。中國的老百姓一直都被認爲是最容易統治和駕馭的,雖然短時間能通過演戲作假或者作威作福獲得成功,但要長治久安必然需要休養生息不與民爭利。

元朝和清朝,都是很典型的遊牧民族統治中國、統治漢族的朝代,但兩個朝代存活時間差別甚巨,尤其是如同巨人一般在歐亞大陸上摧枯拉朽無往不利的元朝竟然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壽命,原因何在。書中給出的答案特別出乎人意料之外,繼承人生命的長短。其實元朝和清朝都沒有很好的繼承人制度,上一代雄主死亡後都產生過政權更替的家族內鬥,清朝比元朝稍微幸運一點在於清朝的康熙皇帝活得蠻長的,所以有足夠的時間理順統治漢人的方式方法,進而產生較爲長期的朝代命運。

民國時期並不代表有民族主義,這從清朝的滅亡竟然苟延殘喘了幾十年便可看出,當時社會上的忠君思想和民族主義兩者之間的鬥爭,民族主義並未佔據上風。而隨着帝國列強對國家的不斷索取,普通的漢人心中大一統的思想的根深蒂固,最終激發了強烈的民族主義,而正是這種內心中保有的民族主義,讓中國在面對危機中依然能奮發圖強,最終成就了延續千年以上不斷檔的文明。雖然有說法中華文明其實在魏晉便已斷絕,但筆者更認同文化的自我更新和傳承,斷層可能存在,但不代表不能重新撿起,而重新撿起後的延續,與我能認可爲沒有斷檔。

書中甚至有特別與時代同步的思想,或者說前瞻性的思想:對比中西方文明,中國文明能更緩慢而堅定的逐漸發展,對待周遭能寬容平等,信奉大家一起互惠互利共贏共長,因而有中國文明拯救世界的可能。其實在明朝下西洋中,就能看出中華文化尊重外邦、團結外邦、共同發展的意味,而目前的一帶一路共同發展,也頗有此味道。中國人畢竟是孔孟儒家薰陶了幾年前的中庸之道,不溫不火但腳踏實地,雖然在發展速度上可能會有所限制,但堅持的力量超乎想象。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中國式,的確是愛讀的一本歷史書。最後借作者在那個年代就能發出的有自信的回答結束此文:"要矯正它,非有特殊的文化,和相當的實力,又誰能負此使命?中國人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