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孟子》讀後感700字(精選10篇)大綱

《孟子》讀後感700字(精選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孟子》讀後感(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孟子》讀後感700字(精選10篇)

  《孟子》讀後感1

今日我讀到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我頓感心門大開。

孟子說:“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孟子認爲,說話不必拘泥於世俗所謂的守信,行爲不必拘泥於世俗所謂的有始有終,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的大義所在來引領自己的言行。大義所在,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我這段時間有時候爲這個事情煩惱,因爲我前段時間被一個朋友說我不信守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做事半途而廢。我先不管他說的有理無理。但是我覺得自己這方面確實不夠好,有時候,會做一些讓人失望的事情。

孟子的話,讓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應該從我做事的目的開始,如果我做的事情是符合大義的,一定會信守自己的承諾,把事情進行到底。而有時候,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不必放在心上。我以後要是想做一個信守諾言,做事有始有終的人,定當將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在正途上,行在大義上。

有時候碰見別人不能信守自己的諾言或者半途而廢的時候,那得看看我們要求他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大義。

有時候我們經常像聖經裏的法利賽人一樣,用小義來標榜自己,“看見了沒有,我都沒有違反自己的諾言。我做事都會堅持到底的。”我們也要他人在所有事情上都要遵守承諾,堅持到底。試問我們所要求他人的承諾和事情都符合聖經上的教導嗎?聖經上說,沒有一個人是義人。耶穌來是給人帶來拯救和自由。

我今後要自由的活着,那些要我在小事上同樣遵守他們規矩的人都見鬼去吧。合乎聖經上的教導,我都會聽從。

我活着是爲了榮耀神的名,但是我要是沒有這麼做,求神的憐憫我,爲我赦罪,使我得自由。

小小心得,如若理解出錯,請大家留言糾正!

  《孟子》讀後感2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義流派。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所以纔會大膽提出民爲貴,社稷其次,君爲輕的理念,以彰顯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有推崇孔子,攻擊楊朱,墨翟。從這裏也足以看出孟子對於平民百姓的熱愛之心。

孟子繼承了孔子,並提出了憂患的概念,他認爲人的生命之所在,事業之興敗,國家之存亡,都與是否具有憂患意識相關聯。憂國憂民之心也便是責任意識與承擔意識的重託。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其意爲:君主若把百姓的憂樂當作是自己的憂樂,這樣百姓也會把君主的憂樂當作是自己的憂樂。這也是孟子對於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爲國,愛民如子。

《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兩個方面內容,一爲孟子與君主討論政治,另爲孟子與儒家其他門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爲人知道。《孟子》的文筆犀利,富有說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戰國各諸侯國所走的霸道路線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歡迎,這也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真實寫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萬章·上》中所提出對於詩理解的方法。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爲得之。評論詩的人,既不能根據詩的個別字眼就斷章取義,曲解詩句,也不能有辭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詩句的真實含義,而因根據作品的'全篇立意,來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論世也便是評論他人作品的原則。

對於孟子,我們並不能以三言兩語概括全部,因爲他的思想,使我們根本無法理解透徹的,他的精神和氣魄,猶如撥開雲霧的萬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時代已經距離我們1723年了,但我們侷限於世的視野和眼識,亦能感受到他散發出的耀眼光芒。

  《孟子》讀後感3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能教育我們怎樣做人的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所謂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就有幸讀到這本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書。

關於教我們怎樣做人的書我讀的不多,但也涉獵過一些,比如《三字經》、《弟子規》等。但這本書對我影響比較大。這本書主要寫戰國時期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邊發生的一些故事,我讀後受益匪淺。

在這本書裏有幾個故事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裏,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師友之道》。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孟子說過父子有親,羣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心,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法則,爲政治應率先垂範,身先士卒,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交友不能看這個人的財產和地位,重要的是看這個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讓你學習,這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這本書裏還有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這個故事裏講的是仁義,這個經常聽到的詞,在孟子看來,就好像良好的種子一樣,種下去以後生根發芽,耐心呵護,最終使之成熟收穫。如果種下去,但沒有收穫,那和雜草沒什麼區別。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每個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標,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廢,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沒有什麼意義。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通過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正的懂得做人的道理。我愛這本書,我不會忘記它的。

  《孟子》讀後感4

看完了深奧的《孟子》後,我開始研讀表現溫`良`恭`儉`讓`仁`信`義禮`智`信的孟子。看完後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天將要降大任於你,你必須要多用心,多勞動,少吃飯,空乏你的身體才行。想想我自己,這四條原則中我又做到了哪些?就先說苦其心志吧!

翻開名人史,發現自己並沒有勾踐那麼臥薪嚐膽,就算是小事,我也不刻意去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一點我雖經常做家務,可沒有哪次我是自願的,少了那種主動性,我每次幹活都有氣無力的。餓其體膚更是遙不可及,少吃?多吃還差不多。至於空乏其身就更不可能了。這每一樣都不可能,別提什麼“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了。

雖然不能用古代的要求來約束現代人,但這做爲目標卻激勵着人們不斷向前。汶川大地震引證了這句話,老天就是要降大任於中國,降給中華龍,地震不是痛苦,而是會心的動力!就像《真心英雄》唱的一樣: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讓我們記住這句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孟子》讀後感5

在讀《孟子》之前,只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知道母子很會教育孩子,對孟子卻知道的甚少。後來通過誦讀《孟子》,才發現孟子的高明之處和他不平凡的人生。

孟子主張“仁政”,他說“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思想。在“民有飢色,野有餓殍”的戰亂時代,孟子重視普通百姓的生存權利,提出了“省刑罰、薄稅斂”、“不違農時”、“取於民有制”等一系列主張。他認爲先使人民有產業,然後再以“禮儀”來教導人民。要實現仁政,重要的是王權能夠以仁治國。以仁愛之心施政,纔是仁政,這樣才能使民衆歸附,也就擁有了天下。才能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的理想社會。

孟子認爲“性本善”,孟子主張人對自身良知的發掘,肯定人性之善。他在《告子上》中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至大至剛”“塞與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很形象的表現出了內心充實,道德完滿的精神狀態。也只有不斷地完善,當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我們常用孟子的這段話來激勵自己:“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一次讀這鏗鏘有力的警句都讓我頭腦清醒,使我渾身充滿力量。感謝古聖先賢的智慧滋養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總之,通過誦讀《孟子》我收穫了很多很多,但我深深的知道經典不厭不回讀,每讀一遍就會增加一分對《孟子》的理解。在今後的日子裏,我要常讀《孟子》,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學習。

  《孟子》讀後感6

最近,筆者通讀了我國古代的儒家經典《孟子》一書,頗有些感想。

《孟子》一書的內容,總起來看大體上可以概括爲兩個字“仁政”。大多數的篇章就是講什麼是“仁政”,如何才能實現“仁政”。當然,還有關於修身、學問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暫不討論。

什麼是“仁政”?孟子在書中並未加以解釋。但從《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關於仁政的某些觀點。你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食,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亡。”、“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徵,則天下之旅皆願出於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民爲貴,社稷次這二,君爲輕。”、“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說到底,仁政也是兩個字:“保民”。作者並椐此得出結論:仁者無敵。

應該說,孟子的“仁政”觀點,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裏,被歷代統治者奉爲經典,並被當作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長期處於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

  《孟子》讀後感7

“心者,人之北辰也。苟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故以‘盡心’題篇”,趙氏之注開篇便點明此篇題旨——存心養性,知天立命。

世世如事,人生在世,就如同扁舟泛於湖海,內心的守望便是風帆,航向的駛離,都靠着風帆的指引。

心若簡單,乾淨,便得到的是靜怡和穩穩的生;心若嗔念過多,便時常覺以石爲飽,那麼你駛向的便是無盡的貪念之海。

我心雖爲明鏡,怎奈世間落花太多。修身,最難把控的是內心的慾望、外在的誘惑。有人因富貴放棄德行,有人因德行放棄富貴。也許彼此都認爲對方不值得。差別何以如此?

在人世的幻海中沉浮,我們必須保持自己內心的安定,修身養性之事,完全取決於自己,不能怨天尤人。一個人能做到表裏如一,不拿腔作勢,就會真正快樂了。一個人能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就會有仁有義了。爲達目的,不擇手段、投機取巧、放棄原則、不顧名譽的人,是沒有什麼羞恥感的人,也是無可救藥的人。

死生有命,誰都無法強求於立世百年,我們能做到的,只不過是尊於自己的內心,確立一個人生目標,往前走,就可以了,逆境可以讓人養成警醒、多慮的好習慣。一切太順利的時候,人就疏於思考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存其心,養其性,才能做到凡事平常心以對。

我們只是普通人,不是聖人更不是神人,短短數十載,或許不能做到如何風光於世,流芳百年,但也切莫留下遺臭萬年的印記,我們唯其可做的便是,做一個好朋友,好同事,好丈夫,好父親,好兒子,忠於內心的自己。

  《孟子》讀後感8

王立羣讀《孟子》,沒有介紹《孟子》的主要仁政思想,而是偏離主題,得出“強勢人格”的結論,倒也出了我的意外。

接着,列舉了王立羣先生少年時代的坎坷,表面上,王先生通過舉例,說明“強勢人格”的結論,給我的初步感覺,王先生是脫離了主題,偏離了《孟子》,很是意外。

後來晚上作夢的時候,突然想明白了,其實,我看王先生演講讀《孟子》的時候,用了“曲筆”的手法。之所以這樣說,我有我的理由:

其實,王先生想通過年少時代的坎坷,對比國家當時的不仁政。當時,讓一個初中學生在深夜幹一種拉車的重體力勞動,是曲折的表現當時國家的“不仁”。也給我們反方向思考,仁政的重要性。

到了如今,似乎國學開始興旺了,但這樣的潮流,纔剛剛開始,從於丹開講國學,到現在的王立羣,易中天等等講諸子百家,很是熱鬧,但是真正敢於講《孟子》的仁政,時機還不十分成熟。換言之,還不適合在如今2007年夏天講仁政這個題目。起碼講仁政這個題目,不能夠用直筆。但是講孟子,你又不得不說仁政,怎麼辦呢?講仁政的話,你舉例說明,難免舉例用到當代的例子,誰有勇氣直接批判當代呢?恐怕是沒有的,如果孟子那種咄咄逼人的口氣批判時弊,恐怕可能招徠不必要的麻煩。正是來自這樣的擔心,講仁政的時機沒有成熟。

王立羣學習了《史記》,自然知道直接批判之外,還有“曲筆”的做法。象王立羣先生,用的“曲筆”,十分隱蔽十分巧妙的說明了非仁政帶來的後果,反方面說明了孟子的仁政主張,一般讀者,是可以對付過去的,深層的說,也對得起王先生的文人的良心吧!也真是難爲了王先生了。

不管如何,《百家講壇》開始講《諸子百家》,也是值得大家喝彩的事情,無論曲筆直筆,都應該喝彩。

  《孟子》讀後感9

今天我翻開了《孟子》這本書。

孔子之後,儒家的思想產生了分化,其中主要有思孟學派和荀子學派。孟子提出的“性本善”,主張士的內在道德修養,即“內聖”。荀子一系則更注重事功。《孟子》的思想成熟標誌着士的覺醒,對中國知識分子階層產生了長遠的影響。他提出的那些思想,深深的影響與豐富了儒家思想的內容!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以百姓的憂樂爲自己的憂樂,百姓也會以國王的憂樂爲自己的憂樂,和普天下人同憂同樂,就可以達到聖王的境界。我從這一句話中,看出了孟子繼承了孔子,孟子他提出了“憂患”一概念。他認爲人生命的存在,事業興敗,都與是否有憂患意識相關聯。

不僅如此,孟子還揮發了樂道精神,“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是講應怎樣堅持自己的信念與原則,不被服富貴、貧賤、威武所迷惑、搖動、屈服,因而放棄自己的信念與原則。孟子,他不否認人可以從感官慾望和自然生理本能的滿足中獲得快樂。但又反對“縱慾”“晏樂”的滿足和愉快。有人會產生疑問孟子不是把“理義之悅我心……”並提將“理義”的道德愉快和道德美感與感性愉悅和生理美感並重嗎?但實際上,孟子更加重視前者!理義的愉悅,樂道精神的體現,亦樂道精神的內涵——如事親從兄的仁義之樂,知此節此的智禮之樂。孟子認爲達到誠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而“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反身而誠”的大樂,就是孟子貴最高境界的愉悅體驗。是的,把誠提高到天道的位置,便是一種天人合一境界的內外融合而產生的愉悅!

閱讀《孟子》我不僅僅學到了語言,啓迪智慧,似乎還擔當了一個重要的使命——通過我的閱讀,我的血液裏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基因,播下民族精神的種子,無論身處何地,一定都可以詩意的棲居,無論遭到什麼困難,一定都可以仰望星空!

  《孟子》讀後感10

《孟子》是儒家的一部經典鉅著,系統的爲我們闡述了治國之道和孟子思想。與孔子相比,《孟子》對中華儒家思想也有着極其深厚的影響,它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傳承與完善,是剖析“仁愛”精髓的亞聖之作。每次讀《孟子》,都會有洗滌心靈的感覺。

與孔子時代的儒家思想相比,孟子不僅僅是傳承,而且還對儒家思想進行了完善和解釋。“仁”本來是一個空洞的概念,沒有理論基礎來解釋,孟子修繕了理論基礎,彌補了不足。對於“仁”的理論基礎,孟子認爲這一切都來源於人的本能。他認爲這是人與身俱來的人性,這是與禽獸最大的區別。善一直存在於人的心中,只不過有些人是爲了一己私慾而做的壞事,這是私慾對於善念善念的控制。孟子對於“人本善”的提出無疑是對“仁愛”的最好解釋,這也是對後人道德修養方面最大的啓發。道德修養的提高也是《孟子》中很重要的內容,孟子認爲個人的反思和思考相對於教育來說,更顯得重要。教育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個人對於自己德行的思考纔是昇華。一個人要有好的修養,首先要接受教育,要刻苦學習,反覆思考和反思,這樣纔會有進步。對於反思,也就是孔子《論語》所說的“一日三省吾身”。孟子的這些思想對於宋明理學家們都有着極大的影響。

“苟爲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這是孟子在政治主張上一個縮影。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孔子的基礎上提出了君王個人德行的重要性,這是纔是仁政的基礎。君王對待子民就應該像父母對待子女一樣,子女對於父母也要順從。當然,在那個時代,這些先進的理念有着歷史的侷限性,孟子沒有考慮到封建階級制度的根深蒂固,這些都是不能實現的”空談”。但是這些政治主張的提出也從側面體現了孟子對於民間疾苦的同情。

“周公沒,聖人之道不行;夢珂死,聖人之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真儒。”讀《孟子》,就是學做人、爲政。這是兩千年多來《孟子》一直深受我們喜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