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後感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後感

20xx年暑假前參加了校本培訓,內容爲江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教師最需要關注的66個教育細節》一書。全書分爲四個部分做人、學習、做事和交往四個部分,圍繞着什麼是最好的教育這樣一個主題問題給出了66個小的教育主題(即本書所說的教育細節),即是,做人篇包括:教育的本質是學做人、誠實、自信、健康、生存能力、責任心、積極心態、堅強、樂觀、耐心、謙虛、獨立、勇氣、幽默、感恩、勤儉節約、吃苦、自我教育即反省;學習篇包括:方法、習慣、自學能力、興趣、思維力、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新力、探究力、勤奮、問題意識、活學活用、合理安排時間、整體規劃、休閒;做事篇包括:如何做事、目標、使命感、有計劃、毅力、挫折、面對失敗、行動、自我激勵、做喜歡做的事情、勞動、選擇、踏實、自我保護;交往篇包括:交往的心裏需求、知足、真誠、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寬容、愛心、傾聽、語言表述、友誼、距離、合作意識、孝、師恩難忘、處理衝突和分享快樂。其中每一篇的第一個教育細節都是這一部分的總論,即做人、學習、做事和交往四篇都有一個分別的總論。然後各篇的分論點各自獨立成篇。

通觀全書這是一本有關教師自我修養、教育常識重新確認的好書,對一些過去老師普遍遵循的教育原則又重新拿出來確認一遍,感覺很樸實、全面,但要真正落實躬行,併成爲每個老師每時每刻自覺的行爲卻不是看書學習就能做得到的。全書不求理論框架的完整用散文隨筆式的輕鬆優美的筆調對教育這件事做了實實在在的再認識再反思,供人蔘考,引人深思。比如什麼是好的教育?本書序言做了探討,教育要像杜甫說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育藝術的最高境界在於“人不同,而教有類也,教無定法,便不可言傳,此乃無之境界,大教無言矣”。由此得出一個結論:好的`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隱蔽教育意圖,以教育情境的薰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師自身的示範等爲間接教育手段,潛移默化,摒棄單調、枯燥的說教,充分信任學生、因勢利導,使學生在沒有直接衝突式的說教中自覺接受教育,在獲得的親身體驗中領悟道理,在自身爲主體的自我教育中達到精神的昇華和認識的飛躍的教育。

在學習的過程中深深感覺到這本書應該常讀常新,和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自我修養的提高結合起來,反過來指導、內化爲自己的自覺教育行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當然在通讀全書之後,還是覺得本書在編排體例上可以構建的更加完善。當然有可能因爲成書出自多人手筆,在內容上有重複的地方。個人覺得本書四個大的方面:做人、學習、做事和交往四篇可以加以整合,比如做人篇統攝全書、做事篇和交往篇可以加以整合,甚至可以將學習篇中關於人格養成部分歸入到做人和做事篇中,學習篇中重點介紹一些學習方法。這樣本書的結構更加合理,重疊部分可以避免。還有就是可以考慮將做事篇編排在做人篇之後,因爲做人和做事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在某種意義上涵蓋了學習,而學習篇放在最後,有了前面的做人基礎,做事的錘鍊,學習應該是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學好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一孔之見,遺笑大方。可能由於出書的快速,書內有不少錯別字未能校對出來,不過這對於全書而言只是白璧微瑕。我之所以這樣挑剔,是因爲我在看書的過程中始終有一個想法,就是不僅老師來看這本書,讓孩子們即學生們還有家長們都來看看,提高自己反省自己,溝通認識,達成共識。而如果要讓孩子們來讀此書,就應該校對更爲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