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範文600字(精選10篇)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範文600字(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範文600字(精選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範文600字(精選10篇)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1

你是否相信,死亡與重生是相互關聯的?

在讀完《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後,我相信了。這種似乎不可能的微妙的關係,其實存在於《哈利·波特》一書裏的每個角落,而且影響着書裏的主人公與書外的讀者。

當哈利躺在校長辦公室的地板上,看到了西弗勒斯,斯內普的思想,哈利想要冷靜地去被伏地魔殺死時,他似乎是走向了死亡。“死會疼嗎?他對活的願望總是比對死的恐懼要強烈得多。”羅琳女士把人們對死亡的想法表現得淋漓盡致。但其實哈利是走向了重生。他差點就被伏地魔打死了,然而恰好是伏地魔將哈利心中的伏地魔靈魂碎片消滅了。伏地魔幫助哈利走向了重生,重生後的哈利是屬於自己的,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

難道這種關係只存在於哈利身上嗎?不是的,像伏地魔,他渴望得到永生,誰不渴望永生呢?但是伏地魔太敏感,太殘酷了,他可以爲了得到老權杖的認可,殺死他的手下。因爲伏地魔的盲目,不擇手段,對永生的過分追求,他纔在“不死的男孩”哈利的魔杖下走向他所恐懼的死亡。

在《哈利》裏,更神奇的還有希望。在伏地魔打傷了哈利使他昏迷時,人們以爲哈利死了時,鳳凰社的納威·隆巴碩衝出人羣攻擊伏地魔。雖然他打不過伏地魔,但這表現了鳳凰社對戰勝黑暗的不懈努力。伏地魔以爲戰勝了哈利他便勝利了,打消了鳳凰社的一切希望,可他恰恰錯了。鳳凰社的希望與熱情是打不倒,哪裏有黑暗,哪裏就有鳳凰社所發射出來的光芒。希望會死亡嗎?我想大概會吧。可是希望更會重生,而且更耀眼。

讀完這書,我想,羅琳女士一定相信死亡與重生的存在,不然她怎麼會寫出這樣成功的作品。死亡與重生,本來就在一念之中。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2

“兩個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個生存下來,我們中的一個將要永遠離開……”命運註定他們是水火不容的死敵,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大難不死的男孩哈利·波特,在一次次尋找魂器中,一點一點成長。

在最後,哈利與伏地魔的決鬥點,哈利可以丟下其它人,獨自逃走。可是他留了下來,與那個令衆人聞風喪膽的魔鬼決一死戰。這是一種擔當,他身上有着伏地魔的靈魂,註定的使命。哈利沒有如赫敏那樣的聰慧頭腦,其實他在這之前,也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孩,卻要拯救所有人。

那一年,哈利懷着好奇進入霍格沃茨,六年後,他肩負了整個巫師界的命運,因爲母親,更因爲預言,他被捲入一次次危險旅程,他畏懼過,膽怯過,卻沒有退縮。魔杖射出魔咒,此起彼伏的慘叫聲。在衆人的熱切目光下,哈利終於真實意義上直面伏地魔。沒有了魂器。伏地魔只是一個殘魂,他一直都是錯的,老魔杖的主人是——哈利·波特。在那一剎間,勝負已決,邪惡終敵不過正義,那個世人中的邪惡真的死了。

可伏地魔就一定是邪惡嗎?不,沒有人天性如此,湯姆·裏德爾是一個孤兒,他很聰明,可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對他三觀的迫害,不才是邪惡嗎?正如斯內普教授一樣,對哈利母親的愛讓他成爲一個食死徒,又因爲愛,他一直保護着哈利,表面上卻是一個惡人。

所謂邪惡與正義的觀念,事實上是可以轉換的,哈利·波特的正義,食死徒的邪惡,不過是一個拯救,一個毀滅罷了。不同的觀念產生正負。在麻瓜的眼裏,那些穿着稀奇古怪的人是惡,麻瓜本身是正;在巫師眼裏,食死徒是惡;在食死徒眼中,而麻爪又是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念。正負之別的際線是思想。

書中一幕幕,爲所有人展現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也讓我受益匪淺……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3

今天,我把《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給讀完了。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哈利·波特。

這本書講了主人公哈利·波特因受追逐而逃亡在外,他的同伴赫敏與羅恩也跟隨哈利·波特逃亡在外,哈利·波特與他的同伴四處逃亡並尋找如何打敗伏地魔的方法,最後從燈塔上才知道只有死亡聖器才能幹掉伏地魔、幫哈利·波特的父母報仇。死亡聖器只有三件:一個是老魔杖,另一個是復活石,還有一個就是哈利·波特所擁有的——隱身衣。於是他們就去他們原來的學校——霍格頭茨魔法學校。但誰知伏地魔已經奪得了老魔杖與復活石,並把哈利·波特擊倒獲取了隱身衣。當哈利·波特醒過來時發現自己在一個火車站裏,而且看到了鄧布利多校長,通過與校長的談話,哈利·波特才知道原來自己纔是聖器的主人,是第7個魂器。等他真正睜開眼睛時已經在學校了,哈利·波特與伏地魔最後一次對峙中,他最經典的語句是:“兩個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個生存下來,我們中的一個將要永遠……”最終伏地魔因用被自己所奪的老魔杖所施展的法術反彈回自己身上而死。

我喜歡哈利·波特,是因爲哈利·波特很敏感,在被食死徒追逐逃亡時,他看不到伏地魔,竟然能感知到伏地魔。他還有一件隱身衣,在逃亡過程中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因爲這件事隱身衣幫哈利·波特和他的夥伴逃過了許多劫難與困境。他還很懂人情世故,在看到赫敏打羅恩時竟然把他們倆隔開,要不羅恩的情況可能不堪設想,他很聰明的提前把老魔杖的下一任主人給幹掉了,雖然伏地魔得到了老魔杖,但是伏地魔還是死掉了。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不能因爲利益而不顧一切,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有可能自己的生命也會賠在上面。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4

我讀了史詩般的《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受益匪淺,我感到“友誼”這個詞受到了昇華。

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的封面描述了哈利·波特在右靈閣與好朋友赫敏·格蘭傑,羅恩·韋斯萊一起騎在龍上逃跑的情況。再翻列書的背面,描述的就是哈利與伏地魔的最終對決的情節,這還有一句話“兩個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個生存,我們中的一個將要永遠離開”,這句話是一句預言,也正是這句話,伏地魔纔要和哈利·波特作對,因爲只有殺死哈利·波特,伏地魔纔會活下來,可是邪不勝正,伏地魔最後還是死了。

在《哈利·波特》的全書中,有個“黃金三人組”他們分別是:哈利,赫敏與羅恩。他們在一起,並肩作戰了好多年,他們也有鬧過不和,如在《死亡聖器》中,羅恩與赫敏也有鬧過不和,但最後仍然是在一起,這就是友誼,即使有分手過,但過還能和好如初,彷彿沒有過不和,這纔是真正的友誼。

當然,有這點也不夠,還需要在關鍵時刻,在生死關頭,在千鈞一髮之際,也不會背叛好友,會冒着生命危險與你一起戰鬥,與你一起堅持到最後,還願意與朋友一起死,小天狼星也有說過——死了總比背叛朋友強,我們也會爲你這樣做的,正是做到了這些條件,“黃金三人組”纔會恆久成立,變得堅不可摧地,最終才能打敗伏地魔。

友誼讓一些人變得團結,變得強大,當有人有真正意義上的友誼,那他的團隊將會無堅不摧地,永不分裂。阿不思·鄧不利多說過——我們只有團結纔會強大,如果分裂,更不堪一擊。生活中,明明處處有友誼,但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友誼,卻十分難得。

友誼珍可貴,要抓準機時,保住友誼,讓友誼之花永駐人間。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5

“人總是會死的。但哈利並沒有真正的死,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納威·隆巴頓——題記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大結局。它主要講述了十七勻的只得本應在霍格沃茨學校完成最後一年的學業,可爲了完成已故校長鄧布利多給的殺死伏地魔的任務,四處尋找伏地魔的魂器,並一一把它們銷燬。但到最後關頭,只得才知道最後一件魂器竟是他自己!也就是說,欲殺死伏地魔,要先殺死自己!在去給伏地魔送送死的路上,他用復活石爲他而死去的人:“死……快嗎?”

“噢,那比睡着還快。”

哈利來到伏地魔跟前。“阿瓦達索命!”一陣綠光閃爍,哈利“死”了,但死去的只是伏地魔的魂器,當海格抱着哈利來到大家面前時,納威說出了題記中的那段極其富有哲理的話。

哈利又活了。他殺死了力量更加微弱的伏地魔。大家狂歡……

輕輕合上書頁,我在思考……

爲什麼哈利要選擇自己去送死來削弱伏地魔的力量,而不是怎麼的活着,逃亡天涯,在伏地魔的統治下與一片唾罵聲中度過餘生呢?爲什麼要選擇“好死”而不選擇“賴活”着呢?我認爲哈利的行爲與那些愛國就義者們如出一轍,而不像汪精衛或袁世凱那樣做叛徒。雖然哈利的行爲談不上愛國,但也是爲了那些無辜的無魔法的麻瓜們着想,愛民如子。這樣大義凜然的行爲爲“好死不如賴活着”做了一個全新的改變,“賴活着不如好死。”

讀了這本書,我對生與死有了全新的認識,原來,死不可怕,可怕的是賴活着,可怕的是無恥地活着。

“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我認爲,哈利的那“死”,重於泰山;伏地魔的死,輕於鴻毛。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6

在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中,《死亡聖器》是最後一本,也是我認爲最精彩的一本。書中主要講述了哈利、羅恩、赫敏三人離開“霍格沃茨”,四處逃亡,並尋找、銷燬伏地魔的七個“魂器”,並打敗他的奇遇。這本書裏哈利的勇敢機智,羅恩的忠誠善良,赫敏的聰慧冷靜,和伏地魔——湯姆裏德爾的兇殘可惡,都被作者描寫得淋漓盡致,他們都在我的腦海中有了深刻的印象。書中哈利的這種始終不向邪惡屈服的勇氣和始終堅信自己判斷的精神令我感動。設想一下,如果哈利沒有這種勇氣和精神,又怎麼能成爲真正的“救世之星”呢?這本書裏一直貫穿着一個字——愛。因爲有了愛,赫敏纔會消除她的父母所有關於她的記憶,和哈利一起四處逃亡,尋找魂器——這,是朋友之間的愛:友誼;因爲有了愛,金妮纔會進入霍格沃茨的校長室,幫助哈利竊取格蘭芬多的寶劍——這,是戀人之間的愛:愛情。

當伏地魔知道了那個預言,並想置哈利於死地時,是親情,是親情救了哈利,是哈利的父親詹姆拼死保護妻兒;當伏地魔靠進哈利,想殺死他時,哈利的母親莉莉的咒語擋在了哈利和伏地魔的鎖命咒之間……雖然莉莉犧牲了,可是親情的力量戰勝了邪惡,擋住了伏地魔,把他的力量削弱了,也使哈利得救了。這也讓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自然傳奇》的一個片段: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對羚羊母子不小心進入了一隻獵豹的領地,母羚羊爲了保護小羚羊,不惜自己引開獵豹,讓小羚羊逃生。最後,母羚羊成功地引開了獵豹,可是自己卻喪生在了獵豹的利爪下。是什麼力量使詹姆、莉莉和母羚羊爲了保護孩子犧牲自己呢?是愛,偉大的親情,父母的愛不管在怎樣的境地裏都會一直縈繞在你身邊,這就是當哈利去禁林與伏地魔見面時,父母、教父的身影會出現在他身邊的原因。正像書中霍格沃茨的校長鄧不利多說的:“被一個人這樣深深的愛過,儘管愛我們的那個人已經死了,也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護身符。”是啊,愛是我們最好的護身符!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7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本書,名叫《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我大喜,因爲我對這本書早已夢寐以求。這本書有豐富的科幻感,寫得都是魔法,我最喜歡寫神奇的魔法的書了。我只要有時間就看,沒想到不到十天就看完了。

這本書描寫的是一個巫師的故事,一個叫哈利波特的孩子,他的爸爸、媽媽都被一個叫伏地魔的巫師給殺害了,只有哈利倖免於難,因爲伏地魔的魔法不但殺不死他,反而反彈回他的身上,受到傷害之後就獨自一人跑了。校長來到時,只有哈利沒有死,大家都很驚訝,伏地魔的魔法那麼強,一條咒語就可以殺害好幾條人命,爲什麼打不過一個小孩子呢?哈利的臉上留下了一個閃電型的疤,從此,他在魔法界一夜成名。校長他們商議把哈利交給誰好呢?爭論了許久,決定把他交給他的姨媽德斯里夫婦,讓海格送過去。海格想:爲什麼要把著名的哈利交給一個麻瓜(就是不懂魔法的人),但他還是把哈利送給了他的姨媽。在姨媽家,哈利經常受苦,幹這幹那,穿的衣服也是表哥穿小的衣服,飯也是自己做的,可他卻吃得是剩飯,住得是最小的房間,在學校裏也受表哥的欺負。最後,他才知道自己是一個巫師,就去了霍格沃茨魔法學院,結交了赫敏和羅恩這兩個好朋友,得到了貓頭鷹海德薇,當然,也遇到了自己的對手馬爾福,還有伏地魔的忠實信徒斯內普教授。雖然身在魔法學院的城堡內,既有朋友的赤誠幫助,也有老師的悉心呵護,但是校園內危機四伏,哈利的生命時時受到威脅,在魔法學校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獲得了一把很好的飛天掃帚光輪。

看完這本書,我決定要當像哈利這樣堅強的人,遇到困難不能退後,困難就像絆腳石,只要堅持一定能克服這些困難,如果放棄就會失去很多,就像一個名言說得一樣,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8

《哈利·波特》是J·K羅琳寫的一系列書,其中《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是她的第七本,全系一共有八本,但這一本,是最受人歡迎的一本。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講述的是哈利爲了對抗伏地魔而去尋找並消來魂器。伏地魔共有七個魂器,而最後一個,卻是哈利自己。如果要消滅伏地魔,就必須消滅自己。在面對自己的死亡與千萬人的死亡,哈利選擇了自己。

這是一個神祕、變幻、善與惡和對於現實社會的思考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友情、成長、擔當、勇氣和正義與力量的故事。

這不是一本單純的魔幻小說。在這一本書中,我讀出了哈利捨己爲人的遠大精神。勇敢與堅強,使他敢於直面伏地魔的挑戰。好友的幫助,使他能夠戰勝伏地魔。

我看了書後,最深刻的是一句話: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總能得到幫助。是的,的確如此。上天會眷顧善良的人,但不會幫助邪惡的人。

伏地魔並不是一個善良的人,他認爲巫師的血統必須純粹。對於反對他的人,他全都殺了。同時也將大量的麻瓜殺害,固執的認爲他麻瓜種族。

這和引發二戰,散後在地下室自殺的希特勒十分相像。後果也是相同的,終被正義消滅。

憑着這種敢於犧牲,不懼死亡的神,最終使哈利正義打敗了邪惡。但自古以來,並不是正義一定能打敗邪惡。而是因爲擁有獨特的精神,並不只爲自身而活的那方被稱爲正義。

如果擁有善良、努力、敢於自我犧牲者的團隊,能不勝利嗎?在結尾,哈利並沒有把伏地魔那支世界上最強大的魔杖佔爲己有,而是選擇丟棄,這難道不是正義嗎?

正義,是一種信仰。因爲想要追尋光明,纔會打破黑暗。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9

我要介紹的書是:《哈利波特-神祕的魔法石》,作者是:j.k羅琳,這本書裏的哈利波持,十一歲時,被阿姨一家當成怪胎,經常滿屋子躲避表哥達力的追打。他一直以爲自己只是個平凡的小男孩,直到一封又一封的神祕信件,帶他進入充滿神奇的魔法世界,而他的身世與魔法石的祕密將同時解開。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妙麗,她有一頭亮咖啡色的捲髮,她不僅外表美麗,也是班上的高材生,她的機智常常幫哈利與榮恩解決困境,也幫這次的謎團解開,她的聰明機智,讓我也好想和她一樣。

他們覺得稍稍有些美中不足,但就像榮恩所說的:“人生本來就不可能事事如意”,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也讓我很驚訝,因爲平時笨笨的榮恩,竟然會出這番話,真是讓我難以置信啊!

我覺得這本書想傳達給我們的道理就是;“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不逃避,就如上一段榮恩所說的“人生本來就不可能事事如意”,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不過我相信只要勇敢面對,就能化險爲夷,所以我和哈利學習,學習如何解決困境,如何運用勇氣與智慧助朋友。

今天,我終於看完了《哈利波特》全集。

一個棕色頭髮,在鼻樑上架着一副寬邊大眼鏡的男孩。他手持一根神奇的魔法棒,輕輕便能帶你進入神奇的魔法世界,讓你時刻都爲他的神力所驚喜。他擁有一把神奇的掃把,騎上它,便可盡情的在空中飛行。他是誰?他便是神奇的小魔法師--哈利波特。

在哈利波特出生時,哈利波特的父親就被惡魔“伏地魔”給殺害了,哈利波特的媽媽爲了保護哈利波特,而給殺死了。倖存的哈利波特額頭上留下了一道人人皆知的閃電型傷疤。

魔法學校的老師把哈利波特託付給了他的姨夫姨媽。在姨媽家,哈利波特受盡了虐待。後來海格帶着11歲的哈利波特來到了魔法學校。在學校裏,他結交了兩個知心朋友,一起學習魔法。這三個小冒險家對所有的一切都十分好奇,在一次無意的探險中,他們發現了“伏地魔”隱蔽的藏身之所。

最終,愛的力量使哈利波特克服重重的困難,他終於打敗了“伏地魔”,成爲了一名十分有名的魔法師。

最後幾頁把整本書所要表達的內容表現得淋漓盡致,寫出了哈利波特堅持正義,不畏惡勢力,敢於承擔責任的那種使命感。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10

我與哈利波特相識的時間很短,但他給予我的“魔法”力量卻很多。

去年暑假,我讀了幾本《哈利波特》,主人公哈利那堅強、勇敢的品質便牢牢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剛剛開學時,我的學習並不令人滿意,幾次單元考試我節節敗退。老師們的忍耐也到了極限,苦口婆心地教育我,我聽着老師的批評,想着自己的努力全付諸東流,不禁一陣心酸。

回到家,我憂鬱地將一張張試卷放在桌上,看着他們猙獰的面孔,我心裏不禁寒了好一陣子。“唉。”我似乎已被逼到了懸崖邊,面前幾隻“餓狼”正一步步地向我逼近,我跌進了“深淵”。

在“掙扎”中,我的目光掃過幾本包裝精美的書。“《哈利波特》。”我自言自語道,目光猛的停了下來。

我似乎抓住了深淵中的一根樹枝,停止了下落。我站起身來,凝着目光,右手緩緩地擡起,伸了過去。觸到書的一剎那,我心中不可思議地掠過一絲暖流,撫得我“冰凍”的心癢癢的。我抽出一本,吹吹撫撫上面薄薄一層灰塵。封面上哈利的圖像便清晰地呈現於我眼前,我心中那最柔軟的一角被輕輕觸動,那些與哈利爲伴的快樂時光重又浮現於腦海。

哈利面對困難時勇敢與堅強的品質在我心中似乎又復活了。哈利那樂觀自信的笑容感染了我,我的嘴角情不自禁地上翹、上翹,固定綻出了一個令我也想象不到地微笑,哈利此刻似乎在給我他的“魔法”力量,從我的嘴角,用微笑帶來的快樂爲介質,慢慢地傳遍我的全身,溫暖着我的全身。

我聽到了,聽到心中冰雪消融的聲音,哈利的堅強與勇敢衝破牢籠,在我心空的上方釋放着溫暖,漸漸地,溫暖充溢於我的心房,使我恢復了自信擁有了樂觀。

我擁有了哈利的“魔法”力量,剛剛在深淵中抓住樹枝,現在,腳下已是長滿紅花綠草的大地,“餓狼”竟也變成幾條溫順的小狗,依偎在我腳邊撒嬌。

於是,我帶着哈利給予的力量在學習中努力,在困難中鬥爭,終於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哈利給了我力量,讓我不在痛苦中迷失方向;哈利給了我力量,讓我擁有屬於自己的天堂;哈利給了我力量,讓我在無垠藍天上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