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窗外的小豆豆》的讀後感大綱

《窗外的小豆豆》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窗外的小豆豆》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窗外的小豆豆》的讀後感

《窗外的小豆豆》的讀後感1

《窗外的小豆豆》是被美國《紐約時報》《時代週刊》《新聞週刊》譽爲日本最偉大的女性黑柳徹子所着。

故事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淘氣的小女孩,一個“有問題”的孩子,一個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因爲碰到了一位賞識她的校長。結果,這位“有問題”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以後,把自己在小時候的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而《窗邊的小豆豆》出版以後,成了日本有史以來銷售量最大的一本書,並且被翻譯成33種文字在全球發行。

在老師的眼裏“小豆豆”是個頑皮、很難管教的孩子,在課堂上她多次吵嚷着跑到窗邊去看自己的偶像“宣傳藝人”,她還許多次掀起課桌的蓋子……,由於她不守課堂紀律而被老師“罰站”走廊,最後被退學。所以,從表面上看她不是個好學生。但當她走進了“巴學園”一個有很多大樹和電車教室的學校;她的身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不僅學會了遵守紀律而且學會了關心他人、爲他人着想。因爲小林先生認爲:“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生的時候,都具有着優良的品質。他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也有來自成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儘早期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精心呵護,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小林先生熱愛大自然,他希望孩子們儘可能地保持自然的性格。所以他能靜靜地傾聽“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說話,給小豆豆充分的表達時間;他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來激發一個殘疾孩子的自信。正是在他的這種教育理念中,小豆豆逐漸的發生了變化。

我們現在的教育現狀雖然還沒有達到書中所描寫的那種境界,可幸運的是我們正在改變着長久以來,呆板,公式般的教學,正在向人性化、自然化的趨勢發展。作爲教師我們應該像小林先生那樣走進兒童的內心深處;不斷地發現他們特有的品質;給他們充分的空間去探索、觀察、創造,把大自然給孩子們當天然的“教室”讓孩子去觀察與探索。而且還應像小林先生那樣尊重兒童,用愛心與信任給我們身邊的“小豆豆”們貼上永遠撕不壞的好孩子的標籤,使他們擁有光明的未來!

《窗外的小豆豆》的讀後感2

有幸拜讀了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先是以我讀、女兒聽的方式讀了一遍,而後女兒又自己讀了一遍。

女兒被書中小豆豆快樂、有趣的巴學園生活所深深吸引,羨慕小豆豆那種自由、快樂的學習生活。而我更加欽佩巴學園校長小林先生那種因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施教書中記錄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這本書我讀後曾無數次地感動,感動小林先生帶給每個孩子的愛,那種愛是一位教育家發掘每個孩子優良品質的愛,在小林先生眼裏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作者也是在小林先生那句“你真是一個好孩子”簡單話語的鼓勵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小林先生常說:“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着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處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品質’,並讓它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而對照我們中國的父母們總習慣於替自己的孩子打點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維套用到他們身上,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孩子真的有用嗎?面對考試孩子被強迫在課外時間學這學那,其中有多少是孩子感興趣的,無形把孩子的一些天性消滅在了萌芽中。我的女兒也同其他孩子一樣在學英語、學口才,那天週六下午女兒學完英語,晚上又去學口才,我去接女兒時,看到那麼多孩子參加培訓班,想想孩子們真是可憐,本來是屬於他們自由玩耍的時間被現代教育所剝奪了。

像這種跟風式教育又怎能培養出個性的天才,我想我們的下一代很難出現像書中那個從小熱衷物理實驗,整天擺弄酒精燈、燒瓶,最後成爲著名物理學家的阿泰了吧。孩子應該屬於自然規律,家長無形中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只有讓孩子自由的發展孩子的優良品質,才能成爲國家的有用之才。我佩服小林校長是那樣有耐心、尊重每個孩子的人格。他第一次見面就當了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聽衆,在校長辦公室,小豆豆這個喜歡說話的孩子,竟能一口氣對校長講述了長達4小時關於自己的故事,而校長先生,自始至終都保持着微笑的面孔,並表示出極大的興趣。我想換做我們的老師或者家長能否做到耐心聽一個六歲的孩子說四個小時的話嗎?答案是:沒有!當小豆豆心愛的錢包掉到廁所裏,在上課期間,她拿了長長的舀子,坐在廁所的掏口處,把廁所裏的東西一勺一勺掏出來,在身邊堆成高高的小山時,校長先生竟然只說:“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沒有驚訝沒有呵斥沒有嫌棄,有的只有尊重和理解,還有信任!我自問自己,假設我的孩子遇到這種問題,你能象小林校長這樣處理嗎?答案是:不能!如果是我,我肯定當場就會訓斥他一頓了。爲了讓孩子毫無顧忌地玩耍,小林校長請家長給孩子們穿上最破爛的衣服到學校來;爲了避免學生偏食,發明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有趣說法;爲了讓身體有缺陷的孩子洗去自卑的心理,提倡脫了衣服在游泳池裏游泳;爲了讓永遠長不大的高橋君保持自信,精心策劃了與衆不同的運動會,讓他輕鬆地拿走了所有的第一……可以說,巴學園裏的一切一切都是校長精心設計出來的,爲的就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自尊自信的環境中去快樂地學習和生活。而結果是校長成功了,“巴學園”裏的孩子,都是自信自強的,除了個別英年早逝的同學外,他們長大後都成了社會上有用的人才。其實我們的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爲後人留下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目前的教育者又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呢,特別是對待差生,我們是怎樣做的?在小林先生眼裏巴學園裏沒有差學生,只有個性不同的好孩子。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後能成爲我窗外的小豆豆,一個快樂的小豆豆。所以我也常常對女兒說:“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能行”的話。

我真心地希望每一個孩子、每一位家長、每個教育者,都來認真讀一讀這本《窗邊的小豆豆》,領會下小林校長是怎樣教育、愛護孩子的。儘可能讓孩子們的童年變得多姿多彩一點,讓孩子的心多一點自由。

《窗外的小豆豆》的讀後感3

第一次翻開《窗邊的小豆豆》,我就一下子被豆豆那個純真、新奇、充滿童趣的世界所吸引,這本書真讓我愛不釋手。

書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就是本書的作者——日本著名女作家黑柳徹子。豆豆從小就是一顆令學校老師頭疼的“怪味豆”:靜靜的課堂上,豆豆會突然站起來,跑到窗前和燕子說話,惹得全班鬨堂大笑;他還會在課堂上突然跑到窗前向窗外的宣傳藝人打招呼,居然請藝人進行表演,搞得全班同學好奇得趴在窗臺上聽曲子不願上課,一曲完畢已經下課了;課桌上的抽屜常常被他不停地開合,發出很大的聲響,連隔壁班的班主任都忍無可忍……我經常被她的可愛、純真、勇敢的冒險舉動逗得哈哈大笑。

小豆豆因爲太淘氣被退學了,她來到了一個與衆不同的學校——巴學園,在這裏,爲了讓同學們改掉挑食的毛病,校長別出心裁,鼓勵同學們自帶蔬菜和肉,美其名曰品嚐“山的味道”,讓同學們自帶蔬菜和魚,美其名曰品嚐“海的味道”,讓同學們的午餐充滿想象力和樂趣;爲了讓每個同學都能發揮特長,他鼓勵同學們自己策劃各種稀奇古怪項目的運動會;爲了開拓同學們的眼界,夜晚還在大禮堂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

在這個學校,每個人都會得到應有的尊重。小林校長第一次見豆豆就微笑着聽6歲的豆豆講了4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他尊重天真的充滿想象力的豆豆天馬行空的想法,當豆豆爲了把掉在糞坑裏的錢包撈出來而不可思議的把糞便掏出來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長卻沒有批評,沒有大驚小怪,只是平淡的說“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哦!”

在教育上有着神奇魔力的小林校長令我敬佩,“巴學園”的教學方式令我驚訝,”“巴學園”的生活令我羨慕,我想生活中的我也一定能得到父母、老師的細心呵護,能像小豆豆在“巴學園”裏一樣快樂成長!

《窗外的小豆豆》的讀後感4

聽說這本書的書名已很久了,最近有幸翻看了.果真如朋友所講,確實好看,令人大開眼界.書中那位因爲上課不停地翻弄課桌蓋,喜歡站在窗邊不顧老師的講課與宣傳藝人打招呼;她在美術課不按老師的要求畫太陽旗,而畫起了各式軍艦旗;她明明被罰站了卻還刨根問底:"老師,我被罰站了,爲什麼呢我做了什麼壞事嗎";她令正規學校所有老師都頭痛;她最終因淘氣,在小學一年級就被校方勒令退學的孩子——小豆豆.小豆豆因爲淘氣被退學了,然而一個全新的學校接受了她,並改變了她的一生.現在的她已是亞洲唯一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足跡遍及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她還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擁有觀衆數十億;她被美國《紐約時報》,《時代》週刊,《新聞週刊》讚譽爲日本最偉大的女性.

小豆豆是一個行爲怪異,令人頭疼的孩子,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讓普通人無法接受的小女孩,到了一所新的學校以後,竟然變成了一個好學生.

想到自己班級裏的孩子何嘗不是這樣,他們也貪玩成性,對學習沒有半點興趣,作業那都是爲老師,爲家長做的.他們倒是比小豆豆要好得多,但他們卻沒有像小豆豆那樣有着巨大的轉變.相反,他們好像對老師和家長的苦口婆心一直無動於衷.到底是什麼力量使得小豆豆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呢一切都是因爲那所與衆不同的"巴學園",那位與衆不同的校長以及她寬厚仁慈的媽媽.

巴學園和一般的學校不同.學校的教室是由廢棄的"電車"做成的,同學們就在這些電車教室裏上課.上課時沒有固定的座位,喜歡坐哪裏都可以;不同年級的也可以坐在一起;上課的內容是一開始就安排好的,想先上哪門課都可以,如果你非常努力,在上午就完成了一天的學習計劃,下午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去寺廟或田野裏散步看蝴蝶;每週都有兩次塗鴉課,可以在大廳裏隨便亂畫;每天午餐都必須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巴學園"的運動會是校長自己策劃的稀奇古怪的項目的運動會……

就是這些我們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的學校生活,遵從了孩子們的天性,培養了他們的愛好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在各種有趣的活動中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掌握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培養了好習慣.小豆豆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發生改變的.如果我們的學校也是那個"巴學園"呢,那我們的孩子一定對學習興趣足足.就拿上次學校舉行的校運會說吧,孩子們簡直換了個人,個個歡呼雀躍,活蹦亂跳,個個思維敏捷,眼疾手快,個個都有一技之長,大顯身手,沒有優生和差生,有的只是各司其職.這其實就是巴學園的一角吧!但現在這樣的活動太少太少,孩子們很少有這樣的機會.

面對小林校長,我更是佩服他,小林校長真是一個尊重孩子,細心呵護孩子的傑出教育家.說來慚愧,自己作爲一名老師和一位班主任,望生成龍,成鳳的心願不比小林校長差,花的精力也不比小林老師少,但我沒有當了孩子四個小時的聽衆,而自始至終都保持着微笑的面孔,並表示出極大的興趣.我也沒有當孩子心愛的錢包掉到廁所裏,在上課期間,她拿了長長的舀子,坐在廁所的掏口處,把廁所裏的東西一勺一勺掏出來,在身邊堆成高高的小山時,小林老師竟然只說:"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沒有驚訝沒有呵斥沒有嫌棄,有的只有尊重和理解,還有信任!看來我和我的孩子的心離得好遠好遠呀.

雖然在我們現在的教育教學中,"巴學園"裏的很多的教學方法都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能給孩子尊重,信任,鼓勵,那孩子們說不定也能是小豆豆二號,小豆豆3號......

《窗外的小豆豆》的讀後感5

在一般人的眼中,小豆豆是一個行爲怪異的差生,窗外的小豆豆讀後感。靜靜的課堂上,孩子們都在寫作業,小豆豆突然站起來,跑到窗邊和街上的.宣傳藝人說話,聽他們表演,又突然和窗外的燕子說話,弄得全班鬨堂大笑;把課桌的抽屜蓋子打開,又“啪”地一聲關上,一節課不停地把蓋子又開又關;用蠟筆在桌子上畫滿畫……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讓普通人無法接受的小女孩,到了一所新的學校以後,竟然變成了一個好學生。

到底是什麼力量使得她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呢?一切都是因爲那所與衆不同的“巴學園”,那位與衆不同的校長。

巴學園和一般的學校不同。學校的教室是由廢棄的“電車”做成的,同學們就在這些電車教室裏上課。上課時沒有固定的座位,喜歡坐哪裏都可以;不同年級的也可以坐在一起;上課的內容是一開始就安排好的,想先上哪門課都可以,如果你非常努力,在上午就完成了一天的學習計劃,下午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去寺廟或田野裏散步看蝴蝶;每週都有兩次塗鴉課,可以在大廳裏隨便亂畫;每天午餐都必須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 “巴學園”的運動會是校長自己策劃的稀奇古怪的項目的運動會……

就是這些我們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的學校生活,遵從了孩子們的天性,培養了他們的愛好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在各種有趣的活動中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掌握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培養了好習慣。小豆豆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發生改變的。

面對小林校長,我很佩服他,同時也覺得很慚愧。小林校長真是一個尊重孩子、細心呵護孩子的傑出教育家。第一次見面就當了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聽衆,在校長辦公室,小豆豆這個喜歡說話的孩子,竟能一口氣對校長講述了長達4小時關於自己的故事,而校長先生,自始至終都保持着微笑的面孔,並表示出極大的興趣,讀後感《窗外的小豆豆讀後感》。我也是老師,我問自己,你有這樣的耐心聽一個六歲的孩子說四個小時的話嗎?答案是:沒有!當小豆豆心愛的錢包掉到廁所裏,在上課期間,她拿了長長的舀子,坐在廁所的掏口處,把廁所裏的東西一勺一勺掏出來,在身邊堆成高高的小山時,校長先生竟然只說:“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沒有驚訝沒有呵斥沒有嫌棄,有的只有尊重和理解,還有信任!我又問自己,假設你班上有這樣的學生,你能象小林校長這樣處理嗎?答案是:不能!如果是我,我肯定當場就會責罵她了。

爲了讓孩子毫無顧忌地玩耍,小林校長請家長給孩子們穿上最破爛的衣服到學校來;爲了避免學生偏食,發明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有趣說法;爲了讓身體有缺陷的孩子洗去自卑的心理,提倡脫了衣服在游泳池裏游泳;爲了讓永遠長不大的高橋君保持自信,精心策劃了與衆不同的運動會,讓他輕鬆地拿走了所有的第一……可以說,巴學園裏的一切一切都是校長精心設計出來的,爲的就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自尊自信的環境中去快樂地學習和生活。而結果是校長成功了,“巴學園”裏的孩子,都是自信自強的,除了個別英年早逝的同學外,他們長大後都成了社會上有用的人才。

同樣是教師,我自問在平時的教學中,都能盡職盡責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但是現在我迷茫了,這種教學是孩子們需要的嗎?我真的有一切從學生出發去考慮問題嗎?我有認真地瞭解過學生的內心嗎?對學生進行的細心呵護,我堅持下去了嗎?尤其是面對那些差生或問題學生,我有經常向他們點頭嗎?有經常鼓勵他們嗎?還是一味的搖頭或者責罵呢?面對調皮的小豆豆,校長經常對她說 “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面對身有殘疾的高橋君,他卻經常對他說“你絕對能做到”。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們的鼓勵是有的,但是有像校長那樣經常鼓勵他們,信任他們嗎?我沒有。和小林校長相比,我真是差太遠了。

巴學園裏沒有“不行” “不可以” “不準” 這些說教式的語言,但是它的學生卻懂得了許許多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而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對學生說“不行” “不準” “應該”,但是違紀現象卻多有發生,這又是爲什麼呢?其中真正的原因真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深思。

雖然在我們當今的教育體系中,“巴學園”裏的很多的教學方法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學他表面的教學方式,我們可以學習小林校長因材施教的方法,努力地發掘每一個學生的優點,並把這種優點發揚光大;我們也可以學習他對教育的熱心,學習他對孩子們一視同仁的尊重、理解和關心。只有發自內心地去愛學生了,學生才能感受到你的愛,纔會喜歡你;只有學生喜歡你了,你的教育才會有成效。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在反思着自己的教學行爲,希望通過反思,我能夠及時糾正自己的教育行爲,希望自己能夠早日成爲在學生心中是最最可愛、可親、可敬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