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900字(通用10篇)大綱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900字(通用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900字(通用10篇)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1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位嫂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位嫂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位嫂嫂,他也不忘把二位嫂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再說智謀,說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爲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嫺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爲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爲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

閒暇之餘,我經常和爸爸媽媽討論三國人物和故事。誰最厲害,誰最忠義,誰最陰險狡詐,誰最聰明機智,誰最……有時我們還爭得面紅耳赤,但爸爸媽媽都會其樂融融的看待爭執結果。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就算不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爲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2

寒假裏,我讀了許多有趣的書,有《明朝那些事》《呼蘭河傳》《隋唐演義》……但我最感興趣的要數《三國演義》這本書了。

這本書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爲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銳複雜的軍事鬥爭。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每次戰役各有特色,讀起來使人驚心動魄、蕩氣迴腸,帶來豐富的歷史文化體驗,讓我感到受益匪淺。文中許多個性鮮明、叱吒風雲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忠勇雙全的關羽、寬厚仁義的劉備……想必大家對這些人物都瞭如指掌,我也不例外。但是,如果問我最喜歡的人物,那要數性情豪爽、勇猛過人的張飛了。

只要提到張飛,估計他給大家的第一印象便是一個粗獷魯莽的武夫。殊不知,猛張飛也精通兵法。有一次,諸葛亮讓張飛帶領十萬大軍攻打西川的巴郡城。巴郡太守嚴顏是位老將,有萬夫不擋之勇,張飛率軍一連三天不能攻入城中,決定抄小道進攻。消息被嚴顏知道後,提前帶兵在那條小路上埋伏下來。嚴顏擒獲了“張飛”,眼看就要偷襲成功,突然一隊人馬殺了過來,爲首的卻是張飛!原來嚴顏擒獲的是假張飛。張飛活捉了嚴顏,爲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讓我由衷地爲他叫好!他的勇猛過人和智慧讓我深深折服!難怪書中有詩讚曰:“生獲嚴顏勇絕倫,惟憑義氣服軍民。至今廟貌留巴蜀,社酒雞豚日日春。”張飛性如烈火,嫉惡如仇,那份豪氣無人可比。他的許多故事膾炙人口,感人肺腑。他早年與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曾怒鞭督郵,並一度拔劍欲刺董卓;他在長阪坡當陽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八十三萬大軍,嚇死夏侯傑……至今讀來,那豪氣干雲的張翼德彷彿就在我的眼前。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張飛也有他致命的弱點。他不吸取教訓,終生不改愛喝酒的毛病,曾因喝酒誤了許多大事,比如如痛失徐州等。他敬愛君子,但從不體恤士卒,對手下動不動就打罵,招手下怨恨,終招致殺身之禍,實在可惜!

三國時代,英雄如雲。作爲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勿學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奸詐,要學劉備寬厚仁義、知人善任的品質;勿學關羽的心高氣傲,要學他的勇敢頑強、忠心耿耿……讓我們繼承英雄的精神,做祖國的棟樑之才吧!

指導老師點評:小作者寫出了自己讀《三國演義》這本書的感受,讚美了性情豪爽、勇猛過人、粗中有細的張飛。習作用詞準確,語句通順,內容具體。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3

最先知道《三國演義》是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成都玩,看變臉演了桃園三結義,很是喜歡。回來就去圖書館借了繪本的《三國演義》看,當時我還沒上小學,認的字也不多,都是爸爸媽媽讀給我聽。今年我已經是一年級結業的小學生了,前兩天去圖書館又借了兒童版的《三國演義》,這次不用爸爸媽媽幫忙,我也可以自己看了,看不懂的地方再問大人。看完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裏面的人,到最後都死了,而且本來他們都很歷害,是統領千軍的將領,但最後死的都讓我覺得很不值得。媽媽說“歷史就是個大舞臺,他們順應需要上來演完了自己精彩的戲就要退場,可惜確實退得不太漂亮,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成爲著名的歷史人物”!我記住了幾個人怎麼死的就寫下來。

諸葛亮:三國裏最神機妙算的人,關於他的精彩部分太多了,可是他日夜操勞,積勞成疾,病死在六出祁山的軍中。他就是太操勞了,什麼都要管,才54歲就死了,好可惜!

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刮骨療傷都是他的精彩。可是他卻因爲大意丟掉了荊州,最後敗走麥城,還因爲太自負中了埋伏被捉去砍了頭。媽媽說他太驕傲了!三國裏我最喜歡的就是他和諸葛亮了,他要是小心一點,最後還可以多打幾場勝仗。

張飛:因爲關羽的死,張飛很悲傷,日夜大哭,血都哭了出來。天天喝酒說要給關羽報仇,脾氣本來就暴躁,後來還老是鞭打士兵甚至打死。最後他打了兩個將領,還讓他們三天內做出足夠的白旗白甲,說是要給關羽掛孝出征,結果這兩個將領怕完成不了任務被殺,就趁他酒醉睡着,把張飛殺了,帶着他的人頭去投奔東吳了。

劉備:我覺得劉備沒什麼本事,不過媽媽說他有用人的大本事。他本來因爲關羽的死就傷心,聽說張飛的死,就帶着七十多萬水軍去攻打東吳。開始取得了勝利也報了仇,但是他不肯罷休,想完全消滅東吳,還驕傲輕敵,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雖然被趙雲救出退到白帝城,但因爲心情不好又得了風寒就病死了。

最可悲的是曹操,得了腦瘤,不聽華佗的建議進行醫治,還懷疑華佗並殺了華佗。結果最後自己也病死了。

其它還有好多人,我都不知道了,因爲我的書上也沒講,媽媽說等我大一點看全版的《三國演義》就都知道了。以後我還要看三國,特別是趙雲和呂布我要知道他們是怎麼死的。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4

《三國演義》這本書我從小就開始接觸了,以前是讀少兒版帶注音和插圖的那種,而現在則是原着。這幾年隨着知識的增長,這本書也讀出了一點門道來。別人總是說曹操是讓人搞不懂的角色,我也不否認,但是在我心裏他只能排第二,那麼第一是誰呢,是有着鳳雛之稱的龐統。龐統是一個與諸葛亮並稱的智慧頂尖的人物,並且就連諸葛亮也說龐統的智慧是自己的十倍,這樣的一個人的戲份爲什麼會這麼少呢?這樣的一個人爲什麼會這麼容易就死了呢?

抱着這樣的疑問,我把六十二和六十三章又看了一遍,果然看出了許多漏洞,從看星象這一點來說,諸葛亮和龐統這種基本不會出錯的人竟然得出了截然不同的兩個答案,並且龐統也已經看出來諸葛亮是故意想讓劉備回荊州,纔跟劉備說天象這回事,所以證明了這一點,他們根本就不迷信,迷信只是一個藉口,給劉備看的藉口,而且劉備還信了,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劉備是個迷信的人。再看出發之前的那段,龐統也參加過很多大大小小的戰役,他的馬不可能無緣無故把自己弄翻,如果硬要把它分類的話,這應當歸到迷信那裏去。但是龐統又不迷信,所以應該可以證實這個結論:龐統是故意的。那故意幹嘛呢?裝給別人看。給誰看呢?給迷信的人看。那誰迷信呢?剛纔證實了,是劉備。六十三章中部也可以看出來,敵方是因爲看見了劉備的馬才斷定龐統就是劉備,這樣的話如果把剛纔的結論跟這個再連起來,就會很驚人地發現龐統的目的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找死。並且作爲軍師的他,不可能在決定路線之前連地名都不看,所以落鳳坡應該是他特意爲自己選的墳墓。

那麼他爲什麼想死呢?因爲劉備墮落了,從六十二章中後部可以看出來劉備認爲奪了涪關是一種樂事,換成以前的他絕對不會這樣。六十二的後部與六十三的前部可以看出,劉備這時所謂的仁慈差點害了所有人。這和那個以前的明白真仁假義的劉玄德已經不一樣了。這不叫仁慈,這叫愚蠢。而龐統就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不想在劉備手底下幹了。但是以他軍師的身份是絕對不能辭職的。然而從諸葛亮寄來的信可以看出諸葛亮妒忌龐統,妒忌心是會害死人的,龐統應該是料到諸葛亮到最後肯定是要對他下黑手,而劉備又更偏向於諸葛亮,所以自己肯定沒有好果子吃,那還不如死在這裏。所以龐統的死也是爲了諸葛亮證明一點:我不是你害的,我也不屑和你爭。

龐統這個人啊,到最後還維護着自己的尊嚴,我覺得他是一個智者,更是一個勇者。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5

這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書中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但他的弱點卻是致命,太傲,以至最後敗走麥城。總之關羽是值得我們好好打學習。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爲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爲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最後說說曹操。曹操是一個有名的政治家、哲學家,還有他的軍略,如果他能夠更加的合理運用,絕對能讓魏國稱霸天下。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可能是因爲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另外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6

提起曹操,人們腦海裏便會浮現出一張這樣的京劇臉譜:水白底,上鉤青紋,眉心紅點,典型的奸詐之像。曹操的奸臣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而我以爲,曹操是一位不同尋常的英雄。

英雄表現一:治世之能臣

人們之所以認爲曹操“奸”,是因爲它“挾天子以令諸侯”。可在我眼中,這只是他在亂世中的英雄所爲。衆所周知,漢獻帝軟弱無能,東漢後期政治黑暗,甚至出現了“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景象。曹操做丞相後,採用嚴格的法律法規,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此外,他唯纔是舉,廉潔奉公,社會風氣日益好轉。在此基礎上,他實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如屯田制,戶調製等,不僅很快地恢復了農業,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擁護,還有效地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試問,若無曹操的“強硬”,何以平天下?連毛主席都曾經說過:“曹操是白臉奸臣,那是封建正統制造的冤案,這個案要翻”。儘管曹操權傾朝野,能力非凡,他至始至終都做好他臣子角色。有一次,孫權派使者向曹操稱臣,並勸他做皇帝。但曹操將其書信給羣臣看,說“是兒欲據吾著爐火上耶!”羣臣也乘機勸他,但是他卻說“若天命在吾,吾爲周文王矣!”足見其爲人真摯,光明磊落。曹操,有道,有義,有治,有度,有德,實在是令人佩服之英雄也!

英雄表現二:亂世之奇才

“說曹操曹操到”,其實說的就是曹操用兵之神速。曹操不僅是一位能臣,還是一位軍事奇才。官渡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曹操之軍事之纔在戰役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曹操統一北方最強大的敵人是袁紹。當時,袁紹後方穩固,兵精糧足;而曹操處於四戰區域,兵殘不堪。但是曹操毫不畏懼。面對袁紹大軍的白馬之圍,他親自上陣。用計佯攻,吸引袁軍分兵西向,然後突然調轉方向,打得袁軍措手不及,曹操初戰得勝。在接下來兩個月的持久戰中,曹操處境極爲困難。袁軍作高櫓,起土山,挖地道,無所不能。但均被曹操以設投石機,挖掘溝壑等法破解。最終決定勝局的戰役是烏巢之戰。袁紹的謀士許攸投降曹操,獻計偷襲。曹操在分析了形勢後,果斷地採納意見,最後打敗袁紹。想想看,許攸可是袁紹的人吶,曹操的膽識和用人,真讓人歎爲觀止。縱觀官渡之戰,曹操雖身處劣勢,但他有膽,有謀,有文,有武,不愧爲“非常之人”吶!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本三國演義,一羣英雄人物。我獨愛曹操———有道,有義,有治,有度,有德,有膽,有謀,有文,有武。若能如他,我之大事可成也!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一部宏偉的歷史小說,一部波瀾壯闊的英雄著作。我在領略了三國時期那些亂世英雄的豪邁、勇猛、謀略之後,可謂是頗有感觸。而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人,是曹操。

曹操,多少年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辱罵和唾棄。起初看到他說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時,我也曾一度認爲他是一個狂妄、狠毒、陰險的奸詐小人。但在我深入閱讀後,我改變了對曹操的看法。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曹操寫的《龜雖壽》裏的兩句話,這,其實就是曹操的價值觀。從這篇作品中我們便可以看得出曹操是個擁有鴻鵠之志的人。儘管他也曾有不小的官職,但他並沒有活在當下,安於現狀,而是有着偉大的理想,招兵買馬,討伐董卓,統一北方。一個有着博大胸懷,心中有着高遠志向的人,我想那不叫狂妄,而是豪邁大氣。

人們誤解曹操的',其實還有一件事情:曹操誤以爲有人要暗殺他,所以殺害了縣令陳宮的朋友——呂伯奢一家。但我認爲,那也是曹操的一種無奈啊!在那個狼煙四起的年代,誰能分辨出,誰是忠心耿耿的人,誰又是心懷鬼胎的人呢?曹操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出此下策。所以,我們應該去理解他,而不是罵他惡毒。畢竟曹操那會兒是身處在那樣一個人心叵測的時代。

說曹操奸詐的,更是荒誕。曹操的謀略才能在“官渡之戰”裏展現得淋漓盡致!袁紹軍隊聲勢浩大,而曹操才七萬人馬,換作他人,恐怕早已嚇得不戰而降了吧。但曹操沉着冷靜,截去了袁紹的糧草,大敗紹軍。而我們稱曹操此舉爲奸詐,難道不過分嗎?軍事上本來就有“兵不厭詐”一說,更何況曹操只是略施小計而已!

當然,作者羅貫中的確是將曹操作爲一個“亂世奸雄”來寫的,難免會有些地方將曹操描寫得負面了一些,但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因爲某人的個別行爲舉動,就否定了整個人。根據自身的喜好,將過多的自身情緒,帶到另一個人身上,這是很傻的作法。

我們應該從曹操身上學習:學習他的志存高遠,學習他對人才的愛惜,學習他對百姓的愛憐之心,學習他的文采超羣。

我們要善於發現每個人的優點,而不是盯着別人的缺點不放。凡事都有多面性,所以,我們要全面客觀地看待事情。

以上是我讀三國對曹操的見解。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8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書是打開未知世界的鑰匙”今天,我特向你推薦一本好書——《三國演義》。

這本書的封面可精緻了,全都是綠色的。大約有a四紙般大小。上面有四個黑色大楷字《三國演義》。佔了書面的三分之二是武聖人——————關羽的形象:他那丹鳳眼,臥蠶眉,脣若塗脂,面若重棗,髯長二尺,手握青龍偃月刀,騎着赤兔馬,正在馳騁。讓人看上一眼,你保準眼前會浮現的塵土飛揚,殺聲陣陣的戰鬥場面。下面還有一列小字。正是本書的作者羅貫中。這本書的價格是三十二元。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媽媽從新華書店購買的。這本書大約有四百多頁。有四十多個章回。屬於兒童版的讀物。

這本書主要講了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孫權所在的國家魏.蜀.吳三國之間的鬥智鬥勇、爭鋒相對、爭奪天下的章回小說。在他們中間,也出現了很多勇猛的大將:張飛,關羽,趙雲,司馬懿,周瑜等二百多位有勇有謀的人物。

當然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也相當精彩。“諸葛亮的空城計”、“趙雲的長阪坡救孤”“王允的美人計”……

其中最精彩的章節還是要數“火燒赤壁”了。這場大戰主要是蜀國和吳國聯合攻打魏國,。他們抓住了曹操不會水戰這一弱點。蜀國的軍師諸葛亮觀天象,預測三天後必有西南風,所以,向吳國的都督立了軍令狀。然後,令吳國的軍師魯肅讓手下人將一艘艘小船裝滿乾草點燃火,又五更天靠東風的力量駛到曹營。把曹營的船隻全部點着了。然後回來時靠西南風,順水順舟。魏國的將士們發現火後,報告曹操,曹操令將士,只管放箭,到火勢越來越大。便只好紛紛跳船。曹操得知消息後,只好棄船逃跑。要不是最後關羽饒了他一命,恐怕他早就一命嗚呼了。

這本書不僅內容精彩,寫作也很有特點。比如羅貫中在刻畫人物性格時,運用外貌描寫描畫出這個人的性格。關於面如紅棗,一雙丹鳳眼一看就知道他很忠勇。張飛虎背熊腰有一撮凌亂的鬍鬚,從這就知道他很勇猛但缺乏智慧。

看完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開動腦筋,只要你多思考,敢於實踐,就有新發現。其次,我們不能光靠武力來解決問題,這樣只會使問題更嚴重。俗話說的好:"用力不用智,皆於虎類矣!"還有交朋友要交忠誠的人,同時也要對他人忠誠。這樣你纔會有更多的朋友。

你看,這本書是真的不錯吧!那你抓進去買哦!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9

自古以來,總有那麼一些人,看到別人比自己強,而心生嫉妒,自己不去努力奮起直追,還不擇手段地設計陷害,這樣的嫉妒之心實在不該有啊。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就是這麼一個小人。在《草船借箭》中,心胸狹窄的周瑜因嫉賢妒能,看到諸葛亮處處都比自己技高一籌,心裏很不是滋味,於是就心生一計,以“公事"爲由,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還讓他立下軍立狀,由此,周瑜的心胸之狹隘可見一斑。而諸葛亮竟然說只需三天即可。只見第三天時,諸葛亮竟使用“草船借箭”的辦法從曹操那兒真的"借"來了十萬多支箭,這才使周瑜的陰謀落了空,技不如人的他只能暗暗自嘆不如,氣得半死。

“嫉妒"因何產生?又爲何人們會嫉妒別人呢?當別人努力學習,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受到了身邊人的肯定和讚賞時,就有這樣的人,覺得自愧不如,自己有些懊悔,羨慕別人的光鮮亮麗,繼而生出嫉妒的恨意,他們不探究別人成功的原因與方法,不知道取長補短,只爲自己的懶惰找理由,不思進取找藉口。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在背後詆譭、譏諷,甚至設計傷害,不擇手段地陷害別人,可最後又於事無補,殺敵一千必自損八百,有時甚至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可見,這是多麼愚蠢的行爲。

反觀自己,我不由得心中一顫,嫉妒的心理我不是也曾如影隨形嗎?曾經,因爲沒當選班幹部而嫉妒當選的同學,也曾因爲沒被推薦參加比賽而嫉妒參加比賽的選手。可是,到最後,我除了嫉妒,又能收穫什麼?自己依舊在原地踏步,這樣不思進取的小我還是那個意氣風發、鬥志昂揚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我嗎?有這閒情逸緻,又何必浪費時間?還不如虛心請教,奮起直追,成爲自己內心真正想成爲的那個可愛的模樣,那時,還有什麼值得你勞神費力地嫉妒呢?

看看他人,瞧瞧自己。我們一定不要成爲第二個因爲嫉妒最後把自己氣氣死的周瑜。我們要杜絕嫉妒,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因爲只要你肯努力,去拼搏,你就可以變得夠優秀,最終成爲那顆內心無比強大的最亮麗最耀眼的明星!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10

世界著名的文學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的確,看書能帶給我們許多好處。在我不計其數的閱歷中,有一本我國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在我的印象中頗深。《火燒連營》這個故事讓我深有感觸,從而得到了人生的啓示。

在三國時期,蜀國的皇帝劉備,因爲東吳殺死了自己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心生悲憤,於是就一賭氣率領七十五萬大軍進攻東吳。但由於劉備一時心急,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草率的作出了決定。所以在與東吳的戰爭中,劉備一方由於紮營不當和氣候問題,被東吳的軍師陸遜採用火攻,導致蜀國的軍隊被火燒連營,將近全軍覆沒。

我不禁爲劉備深感惋惜。七十五萬大軍,爲了一口沒掙到的氣而喪命黃泉,多悲慘啊!本來蜀國糧食充足、兵多將廣實力強大,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猛將,完全有能力統一天下。但由於劉皇叔的衝動,讓怒氣衝昏了頭,不聽手下的勸告,氣沖沖的去攻打東吳,結果把更多的兄弟的性命都搭了上去。這對劉皇叔是多大的恥辱!劉皇叔因自己的私人恩怨沒有顧全大局。但凡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它都將成爲無法改變的過去,自己的結拜兄弟在戰場上犧牲,固然會悲痛欲絕,但是劉備應當更加有志有謀的統治蜀國,不辜負自己的兄弟對自己的期望纔對。不要因爲過去的事情影響現在,這纔是正確的選擇。

讀了《火燒連營》,我不禁想到了自己。自己不也有因小失大的過錯嗎?

曾與否,我用自己的努力換來了一本精美的小本子。我對它愛不釋手,正當我還美滋滋的想着這本本子的用途時,一個消息如霹靂般劈中了我:本子被弄壞了。正值氣頭上的我,找到了“兇手”後也不管她是誰,就朝她一頓罵。她低聲辯解:“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是不小心的,我……我就輕輕的碰了一下……”她緊張得語無倫次,我卻火冒三丈,一時被怒氣衝昏了頭腦,居然提出了絕交這麼過分的要求。她在心中也明知我不講理,便一咬牙說:“……絕交就絕交。”打那以後,我們再也沒說過一句話。

現在回想起來,我十分懊悔,後悔當初自己太沖動,竟因一本本子這樣的小事失去了一段珍貴的友誼。

雖然過去遇到了許多波折,但是正因爲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所以纔會在前進的道路上頻頻出錯。很多人忘記了,我們有改變未來的能力,卻沒有改變過去的能力。我們不應該沉浸在過去的悲痛之中,而是要展望未來。我們無法改變過去,所以不要再因小失大、衝動用事,要能屈能伸,否則,你將會失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