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蕭紅的《呼蘭河傳》有感作文

讀蕭紅的《呼蘭河傳》有感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呼蘭河傳》以蕭紅自己童年生活爲線索,把孤獨的童話故事串起來,形象地反映出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以及這毒瘤潰爛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災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歡迎參考!

讀蕭紅的《呼蘭河傳》有感作文

  篇一:《呼蘭河傳》讀後感

這兩天讀了《呼蘭河傳》。

一開始讀,覺得味道怪怪的,老有一種調侃味道流露於字裏行間;再往後讀,心情逐漸變得沉重起來,感覺作者的平實的敘述中似乎在揭示國民的劣根性,再後來,感覺就更復雜了,一時間覺得說不清楚。於是,去了解作者蕭紅,瞭解此書的創作背景。

被譽爲“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爲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筆鋒犀利,有着與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歷,並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她的作品雖沒有直接描述她的經歷,卻使她在女性覺悟的基礎上加上一層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理解。她把“人類的愚昧”和“改造國民的靈魂”作爲自己的藝術追求,她是在“對傳統意識和文化心態的無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與個性意識發出深情的呼喚”。蕭紅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作者在寫完《呼蘭河傳》兩年後去世,葬於香港的淺水灣。

《呼蘭河傳》是蕭紅以自己的家鄉與童年生活爲原型創作的。作者寫了她記憶中的家鄉,一個北方小城鎮的單調的美麗、人民的善良與愚昧。它在藝術形式上是獨特的:它雖然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也敘述故事,卻沒有主軸;全書七章雖可各自獨立卻又儼然是一整體。作家以她嫺熟的回憶技巧、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回憶式”的巔峯之作。茅盾曾這樣評價她的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鬆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這美有點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呼蘭河傳》前四章,作者以畫家的筆墨描繪出呼蘭河的風俗人情畫面,可謂多姿多彩,生動自然,又創造出一種散文詩的意境,純樸清新,一種別樣的美。

“天空是灰色的……而且整天飛着清雪。人們走起路來是快的,嘴裏邊的呼吸,一遇着嚴寒好像冒着煙似的,七匹馬拉着輛大車,在曠野上成串的一輛挨着一輛地跑,打着燈籠,甩着大鞭子,……這批人馬在冰天雪地裏邊竟熱氣騰騰的了。”多麼典型的東北小鎮,多麼有意境!

那賣饅頭的老者,腳踏有圓滾滾的雞蛋大凍掌子的鞋子,揹着箱子顫顫驚驚地往前走,眼睛晴掛着霜,鬍子的冰溜沉甸甸的……

大泥坑子、賣麻花的、賣豆腐的、跳大神、放河燈、野臺子戲、逛廟會、祖父的後園、玫瑰花、狗尾草、火燒雲……讀吧,小鎮的童年生活皆歷歷在目。“拉大鋸,拉大鋸,老爺(外公)門口唱大戲。接姑娘、喚女婿,小外孫也要去。”……聽吧,有趣的童年歌謠亦聲聲入耳。作者信筆寫去,自然而灑脫,毫不嬌柔造作。

小說的後幾章寫了漏粉的生活,雖貧苦卻能苦中作樂,讓人感到一種淒涼和悲哀。寫小團圓媳婦被折磨死,周圍鄰居評頭品足,使人既爲他們的愚昧狠毒而痛恨,也爲他們被毒害不覺悟而痛心。最後寫王大姑娘同磨官馮歪嘴子的愛情,讓人不禁爲他們的勇敢,爲他們頑強的生命力而讚歎。

特別欣賞作者的語言風格。讀文章,感受作者娓娓道來,感受語言中透出的機智的幽默。你絕不會因爲一個個情景的.有趣而歡笑,即使有笑也是沉重的,淒涼的,含着眼淚的。讓我們既同情呼蘭河鎮老百姓的的不幸,又原諒他們的麻木。

最喜歡“祖父的後園子”,有詩一般的意境,童話般的情調,有祖父的庇護、嬌慣、溺愛中那種悠然恣意的任性的成長快樂。真好!

合上書,覺着茅盾先生的評價真是太到位了,《呼蘭河傳》——如詩、如畫、如歌!

  篇二:《呼蘭河傳》讀後感

近期我讀了民國時期著名女作家蕭紅寫的一本名叫《呼蘭河傳》的書,這本書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以呼蘭河城爲線索,寫出了當時社會上的各種景象;寫出了呼蘭河城人們的生活百態。比如鄰居老胡家娶了個小團圓媳婦,婆婆爲讓小團圓媳婦進門後,能百依百順。適應當時的生活,所以就把小團圓媳婦吊起來用鞭子打,用烙鐵烙她的腳心。把小團圓媳婦打病了。可他們並沒有急於找醫生來給她看病,而是迷信地請來了跳大神的來給小團圓媳婦驅鬼。用盡了各種辦法也沒有把她的病治好,反而變本加厲。活活把小團圓媳婦折騰死了……

現在我們的民族文化的確比當時進步了很大,但仍存在問題。

現如今馬路上開的都是外國車;用的都是外國手機;吃的都是洋快餐。彷彿我們已經與世界接軌。卻恰恰相反,我們拋棄了我們的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舉步維艱,停滯不前。讓國產二字成爲了劣等產品的代名詞。使中國的汽車生產商放棄了自主研發的理想,都變成了合資企業,買着外國的汽車,用着外國的技術。

所以我們仍需要像蕭紅那樣的當代民族文化的覺醒者,去指出這樣的怎麼不好。應該怎麼去解決這個民族文化的傳承問題。讓中國真正的覺醒;路上開的車大都是中國製造,讓中華民族真正的復興。

  篇三:《呼蘭河傳》讀後感

放假寫完作業後,隨手翻開一本書,書名叫《呼蘭河傳》,我突然想起我們語文書上的課文《我和祖父的園子》中的那個蕭紅,不就是着本書的作者嗎?於是,我便認真地讀這本書,讀 《呼蘭河傳》有感作文。

文章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剛來時是那樣的健康、活潑,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盡心盡力地做事,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在人們眼裏,婆婆打她是爲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沒多久她就匆匆地離開了人世 。在那個年代裏,她的遭遇在人們看來是司空見慣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沒有人可以挽救的。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在知識中變得更加的睿智,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

用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但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動地就是後院的那個大花園,小學四年級作文《讀 《呼蘭河傳》有感作文》。在這座大花園裏,作者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幹活,童年的生活充滿了樂趣。這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那充滿溫馨的一段時光。在每個人的記憶裏,童年像一幅畫,像一首詩,像一曲歌。在童年裏,我們可以自由地玩耍,沒有煩惱,沒有紛爭。春天,我們可以在三月春風的吹拂下去放風箏;夏天,我們可以在游泳池裏去享受水的清涼;秋天,豐收的季節來到了,我們可以品嚐美味的水果;冬天,我們可以和雪人去親近,享受那晶瑩的世界。相比較,我們的童年更是幸福的,我們更是幸運的。這更讓我感受到了蕭紅在離開家鄉來到香港後,她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用自己那輕盈的文筆寫下了這篇文章,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但處處是故事。

呼蘭河留給蕭紅的,正是蕭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讓我們瞭解過去,瞭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轍。

  篇三:《呼蘭河傳》讀後感

作者蕭紅細膩地表寫了舊時代的呼蘭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漸漸地走進了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村子裏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會??整個村落就像暴風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蔽日,沒有半點色彩。這裏的村民,活着的目的僅僅因爲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讓人覺得呼蘭河的人們,缺少了些什麼。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把我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地走。在故事發生的小村莊裏,到處都顯得那麼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整個村莊就像是籠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在這裏,到處可見由於人們的無知、愚昧而引發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人們只是爲了活着而活着,爲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悲劇地出現,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

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裏邊。人們說拆牆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這是在文章的

我不知道在這個村莊裏,在這座城市裏,在舊中國這片土地上,還有多少像團圓媳婦這樣受到迫害的人,一個團圓媳婦死去了,還有更多的像團圓媳婦這樣的女人在受着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在那個年代裏,她們的遭遇在人們看來是司空見慣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沒有人可以挽救的。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在知識中變得更加的睿智,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

  篇四:《呼蘭河傳》讀後感

在學了《祖父的園子》一課後,我對蕭紅寫的這本《呼蘭河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就讀了這本書。

在這本書中,作者蕭紅用一個孩子的口吻,生動形象地爲我們刻畫了作者童年所生活的地方——被稱作“呼蘭河”的小城。

《呼蘭河傳》這本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描寫祖父的後院那一部分了。作者蕭紅用輕快的筆調,形象地把一個給作者留下美好童年的樂園刻畫了出來。在這一部分,字裏行間都能讓人感受到“我”一個孩童的天真活潑,還有作者對祖父,對後院,對童年的無限喜愛與留戀。展現在我眼中的是一個美好快樂,令人羨慕的童年。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

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原來,不只是作者享受着院子帶來的樂趣,就連園中的一草一木,所有的事物都在享受着園子一切,它的美好,它的樂趣??也正如文中所說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

的”。在這樣美好的一個園子裏,誰都是不拘束的,自由的,快樂的。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給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幹什麼。我把他的草帽給他插了一圈的花,紅通通的二三十朵。

我一邊插着一邊笑,當我聽到祖父說: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們這棵玫瑰開得這麼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的。”

我笑得哆嗦起來。我幾乎沒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當我讀了這一段,就覺得有趣極了。從中可以感受到“我”作爲一個孩子的天真活潑和調皮,讓人不理解的想法,讓我覺得很好玩。一邊插花,一邊笑,祖父竟渾然不知,而且還說了那麼有趣的話——“今年春天雨水大,咱們這棵玫瑰開得這麼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的。”真是個慈祥的爺爺!這樣愜意,這樣美好的生活,可真令人羨慕啊!

作者的童年,真很美好呀。雖然蕭紅很早就離開人世了,但她卻留下了一本優秀的書,一段她童年的回憶。在歲月的長河裏,這些故事如寶石般閃閃生輝,陪伴着我們一路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