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800字(通用10篇)

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800字(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800字(通用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800字(通用10篇)

  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1

《水滸傳》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白話長篇小說,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漢,每個人都具有與衆不同的故事與個性,忠孝仗義的呼保義宋江、嫉惡如仇的豹子頭林沖、豪爽樸質的花和尚魯智深,還有秉性剛烈的行者武松等衆多好漢,然而我最喜歡的要數梁山上一個秀才打扮,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鬚長之人,在梁山擔當軍師角色的智多星吳用。吳用道號加亮先生,所以,有許多人把他與諸葛亮相比,認爲他與諸葛亮很像,無論是長相還是頭腦,都有80%的相似度,但多數人還是認爲諸葛略勝一籌。而我認爲二人並無可比性,因爲二人所處的年代不同,接觸的人也不同,所以,也許諸葛亮穿越到《水滸》中,還不如吳用。

吳用不但聰明,而且還能揣摩他人的心思。在《智取生辰綱》中,他巧用計策麻醉了楊志一行人,截取了生辰綱。看完這一節,我不禁爲他的聰明而取得成功高興。

吳用還能爲梁山推薦人才,他推薦他的至交神行太保戴宗,可以及時告知各兄弟的情況。使得在以後的戰役中及早得知了許多消息。

在《智賺玉麒麟》裏,吳用扮作道人帶領李逵假裝算卦,被盧員外盧俊義叫住,他憑藉那三寸不爛之舌讓盧員外聽信“百日之內有血光之災”的謊話,然後寫下了反詩,讓官府誤以爲其落草,逼的只好上梁山。雖然吳用這計讓盧俊義吃了不少的苦頭,但在當時,似乎也沒有其他的好計策了。

吳用還《智賺金鈴吊掛》喬裝打扮成小嘍囉等人,拿到鑰匙,得取東京內輔高手匠人做成的一對金鈴吊掛,價值連城。

此外,梁山的每一次戰役幾乎全是吳用出謀劃策,冷靜制敵,他在梁山充分地發揮了自己的優勢,雖然每次出戰都沒有他,不能威風的與敵交鋒,也得不到打敗對手的喜悅,更不是梁山的頭領,但是,他卻在每次上陣中給予隊伍很大的幫助,在背後默默付出。梁山有了此人也因此日益壯大,至於最後弄得梁山上衆好漢們死的死,散的散也是因爲宋江的致命錯誤,宋江被害死,吳用因失去兄長傷心自縊而亡,由此可見他的忠心。

梁山好漢的分離,是農民起義的大悲劇,一路劈荊斬棘,卻還是逃不過奸臣的陷害,宋江的封建忠孝觀念讓兄弟們寒心,白白寄予宋江厚望。

所以,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應該向吳用學習,遇事臨危不懼,冷靜應對,否則“一失足成千古恨”。

  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2

這個暑假雖然忙着實踐活動,但也留出點時間看了看《水滸傳》這本名著。這是我第二次看,也算作是一次溫習吧。我又有了新的感受,特寫下。

記得《水滸傳》有個關鍵人物宋江,作爲梁山泊的宋江,他的思想和行動,關係着整個梁山事業的興衰和存亡。宋江出身於小地主家庭,“自幼曾攻經史”,養成“忠孝”觀念,後來在縣裏作了押司,對於衙門裏公事和官府的應酬,十分熟悉。他雖是官府中人,卻又喜歡結交江湖上得好漢,對下層人民也富有同情心,在江湖上享有“及時雨”的美名。這種特殊情懷,形成了他思想性格的兩面性,一方面他要作個忠臣孝子;另一方面,在同江湖人士的接觸中,使他較多地瞭解下層人民的苦難和願望,又成爲仗義扶危、同情勞動人民對官府的反抗行爲的人物。在宋江上梁山之前,他對人民的造反,只是抱着同情態度,或在某種程度上,在行動上作一點有限的支持。從他思想精神上說,他是不願投身到造反行列裏,後來上梁山是諸多原因造成的。他是一個深有謀略的人物,決不甘心長久屈居於下僚,他原本希望靠他的才能能夠“爲國立功”,作出一番事業來。但當時朝政黑暗,奸臣當道,一些能人之士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恰在這時宋江又犯了殺人罪,流配到江州,又因醉後題了反詩,被江州知府拿住,問成死罪,靠梁山好漢的搭救,才得以保全性命。此時,宋江才決意上梁山。

宋江有組織才能,善於團結人,加上他在江湖上的聲譽,這樣就有大批好漢隨他上山,壯大了山寨力量,給山寨事業帶來了一番興旺發達的氣象。

梁山起義軍在他的領導和指揮之下,接連打了許多勝仗,給予一些奸臣以嚴重的打擊和懲罰,並且震動了朝廷,這些勝利都是和宋江的功勞分不開的。但由於他忠孝觀念根深柢固,雖造了反而這種觀念並未改變,這就伏下了他日後接受招安的契機。在與官軍對陣中,他總是想到如何爲日後的招安預留地步。就這樣,梁山起義軍的力量越強大,梁山的事業越興旺,也就越爲宋江的受招安積累了資本。他終於在兩贏童貫、三敗高俅,打得朝廷軍隊大敗之後,光榮體面地受了招安,而把梁山起義事業斷送。宋江投降之後,又奉朝廷之命去鎮壓方臘起義軍。

總之,《水滸傳》通過藝術,深刻地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本質,表現了梁山泊英雄好漢轟轟烈烈的大起義,有力地抨擊了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最後的結局是悲慘的,深刻地傳達了一種歷史教訓。

這些就是我對《水滸傳》的深刻了解。

  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3

《水滸傳》時我國最早的長篇小說之一,成書於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寫和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它以發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爲題材,生動地敘述了起義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塑造了一系列農民起義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會人民大衆對統治者階級的反抗鬥爭。它運用純粹的白話,達到了繪聲繪色、惟妙惟肖的藝術效果,確立了白話文體在小說創作方面的優勢,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崇高地位,對後代文學具有深遠影響。

《水滸傳》真實反映了農民起義的全過程,它由相對獨立、完整的各個故事聯結成一個整體。一百二十回的《水滸傳》是由層次分明而又統一連貫的前、中、後三大段落組成。作者首先寫了林沖、晁蓋、武松、魯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種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各路英雄逐漸聚集,梁山隊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

《水滸傳》充滿了悲壯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義”的悲歌。小說通過對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農民起義的全過程的描述,展現了北宋末年政治腐敗、奸臣當道、民不聊生的社會面貌,在封建專制社會具有普遍意義。作爲對社會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層,有高俅、蔡京、童貫、楊等一羣禍國殃民的高官;在政權的中層,有受前者保護的樑士傑、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賀太守等一大批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鄭屠、西門慶、蔣門神、毛太公一類胡作非爲、欺壓良善的地方惡霸。如此廣泛的對於當時社會的`黑暗面揭露,是隨着長篇小說的誕生而第一次出現。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寫成的長篇小說,它標誌着古代通俗小說語言藝術的成熟。《水滸傳》的語言生動、活潑,極富表現力,充滿生活氣息。無論寫人敘事,還是描景狀物,其語言或細膩,或簡潔,或誇張,或明快,都顯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國古代長篇小說中,《水滸傳》是運用日常口語達到爐火純青藝術境界的典範。

《水滸傳》不僅是農民起義的壯麗史詩,而且是中國古代英雄傳奇的光輝典範。它以輝煌的藝術成就彪炳文學史冊。

  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4

讀《水滸傳》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仗義疏財。先說智取生辰綱的七條好漢。智取生辰綱,是梁山好漢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的發端。這一段好漢壯舉,轟動了水滸世界裏的江湖。但是晁蓋一夥,做下這樁彌天大案,背後的真實動機又是什麼?是爲了劫富濟貧?還是說爲了準備"農民"?顯然都不是。黃泥岡上,這一夥好漢劫得了十萬貫金珠,而後大概經過坐地分贓,晁蓋、吳用等回了晁家莊園,三阮則"得了錢財,自回石碣村去了。"隨後並沒聽說他們有濟貧的打算,也沒見他們準備扯旗造反(或曰起義),如果不是東窗事發,保不準他們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這樁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義之財,但其實質,說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動。再看鴛鴦樓上那幕血案,武松連刃十數人後,一片血泊之中,從容地將桌上銀酒器踏扁,揣入懷裏帶走;而即使粗心鹵莽至極的角色如李逵,沂嶺之上殺了假李逵後,也沒忘進房中搜看,"搜得些散碎銀兩並幾件釵環",都拿了——李逵雖極端厭煩女色,但也知這些沾滿了脂粉氣的釵環可以換錢換酒,照拿不誤。而後,還去李鬼身邊,搜回了那錠被騙去的小銀子,在這種事兒上,黑旋風也足夠細心。人爲財死,鳥爲食網,古今一也。只是大凡做點事情,總得有面旗幟,應和那所謂人類文明之說!水滸傳,好就好在寫得實在!歷史上的哪次,不是從無法生存開始的?民以食爲天,,說俗點,就是改革現實中不佳的命運。水滸中的人物,都是普通的人,跟我們周圍的人一樣,他們的所作所爲,很容易理解!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爲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衝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5

《水滸傳》整本書主要寫了梁山好漢因爲反抗當時朝代黑惡勢力的迫害,齊聚水泊梁山,一起反抗當朝官兵圍剿,最終失敗的故事。因爲他們都是出身草民,都是被當朝權勢迫害被迫走向梁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造反,也沒有治理國家的本領和格局,所以最終還是想俯首稱臣,走向失敗的結局也是註定必然。可是他們依然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因爲他們每個人的英勇故事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個個都是身懷絕技。但我最敬佩的還是打虎英雄——武松。武松在家排行老二,江湖上也稱“武二郎”。當時武松提着哨棒趕路回家,來到陽谷縣,路過景陽岡,當時天色已晚,山腳下有一酒家,酒家上面的旗幟上寫着“三碗不過岡”。武松進了酒家喝了十八碗酒,心裏一直想着趕緊趁着天黑前翻過景陽岡回家看望許久不見的大哥,擡腳就往景陽岡走,店主見狀急忙勸阻武松,但武松不僅不聽,還以爲店主在戲弄他。店主無奈,只能任憑武松走上景陽岡,心想一條好漢就這樣要喪身虎口。

武松走上景陽岡,天也慢慢黑下來,酒勁也上來了,武松搖搖晃晃在一塊青石邊剛躺下來,身邊突然狂風大作,跳出一隻斑紋猛虎,撲向武松,一場“人虎大戰”就這樣上演了。武松被老虎撲過來一驚,酒已經醒了一大半,面對上山前一直不相信的景陽岡老虎,只能使出全身解數爲了生存而戰。老虎一撲、一掀、一掃,武松靈活躲閃並拳打腳踢地反擊,最終將猛虎制服打死。第二天,武松打虎的消息就在陽谷縣傳開了,全縣都知道了打虎英雄“武松”,並因此武松還得到陽谷縣縣令賞識,謀得縣衙步兵都頭一職……

武松打虎的這種勇氣、霸氣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就如我們學習中遇到困難一樣,我們應該像“武松打虎”一樣,不要想着退縮,一定要想辦法戰勝困難,主動積極地尋找辦法,我們需要“武松打虎”的勇氣和霸氣,戰勝學習上的“攔路虎”。

“武松打虎”的故事給我很大的鼓舞,我一定要具備這種勇氣,面對學習上的任何“攔路虎”,要敢於拼搏,敢於挑戰,積極想辦法戰勝困難。

  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6

當我看到這個作文題目的時候,我看《水滸傳》已經是3年前的事了,劇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本來就沒認真看。迫不得已,只得從網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讀,竟發現:其實水滸傳真的是不錯。

第一點,也是最引人入勝的一點,就是書中那一百單八將。人物雖稱不上個個性格鮮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例如浪裏白條張順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堅石刻技術拔羣,還有入雲龍公孫勝令人聞風喪膽的魔法,哪一個不是人中奇才有人說《水滸傳》裏108將是勉強湊齊的,就是爲了湊傳說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認這點,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寫多少,那麼不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丟失了一百單八將從天而降的意義,水滸傳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謂是極品。

第二點就是《水滸傳》中對劇情的刻畫描述。《水滸傳》從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到一百單八將聚一堂,從宋江大破連環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間事情的繁瑣,人物的衆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卻用自己優秀的文筆將如此長的故事娓娓道來卻絲毫沒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環套一環,使讀者不由得繼續往下看,彷彿自己到了真實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讓人歎服。

第三點我要說的是《水滸傳》對於歷史的記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這樣一個類似於"科幻神話"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編,哪有什麼真的歷史。的確《水滸傳》是神話故事,可他對當時民不聊生,奸臣當道,外敵入侵,軍隊戰鬥力下降的社會從一個特殊的角度進行了剖析。你們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適,那麼怎麼會有100多好漢奮勇起義如果忠臣當道,那麼爲什麼高逑會當宰相如果國家太平,那麼金朝來幹嗎如果軍隊豐足,那麼何必招安呢在我看來,水滸傳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說,更是一本反映當時社會的歷史書。

我說了這麼多,其實沒什麼用,只不過把《水滸傳》好的地方舉了出來而已,我還依舊喜歡《三國演義》。所以,每個人心目中的好書是不一樣的,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找到自己心儀的那本書。

  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7

第一回講的是:當時,瘟疫流行,皇上派洪太尉去祈福。他拜見真人後,就跑上山找天師了。在上山的路上,先後碰見了大蛇和老虎,但都不去吃他。又爬了一段路,看見一個牧童騎着黃牛。太尉一看,有一個小孩,便向他問路。牧童卻說,這山上有很多的野獸!勸他別去了。太尉一想也是,便下山了。之後也吃素五天。快走時,發現了一個房間,貼滿了封條。太尉要開,真人勸他別開,太尉不聽,強行要開。裏面黑黑的,用火把發現有四個字“遇洪而開”,便要挖開。真人又進行勸住,太尉不聽。挖開了一個大洞,突然發出了一聲巨響!一團黑氣化作金光四散開來,大家紛紛逃走。

從這個故事看出,當時的太尉膽小怕死,不聽勸。由此可見,當時的宋朝是多麼昏暗,竟用這樣的人當太尉!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只見參政文彥博說道:“此刻瘟疫盛行,傷損了很多軍民,期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祈禱求消天災”仁宗天子聞知,龍體不安。便去龍虎山請來了張真人。然後命洪信爲天使,張真人親自將丹昭付與洪太尉,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找張天師。洪信領了聖敕,辭別天子,背了詔書,帶了數十人,上了驛站。走啊,走啊,他們走到了清宮前,裏面居住着住持真人。洪太尉問住持:“天師住在何處”住持說他住在龍虎山頂,這位祖師雖在山頂,但道行十分能騰雲駕霧,蹤跡不定,十分難見。太尉聽了便問:“那怎樣樣才能見到天師”“要齋戒沐浴,更換衣布,休帶從人,自背詔書,焚燒御香,步行上山,叩請天師,方許得見,如若心不誠,白走一趟”太尉都已準備好,上山去了,路上大蟲、大蛇都沒將他嚇退,天師見他有誠意,便沒等他爬上山頂,就已去了東京,祈禳瘟疫。過了幾天,洪太尉明白天師已把瘟疫消除了,興奮不已,便和住持真人等衆多人士去遊山。走了許多地方,最終到了“伏魔之殿”,上頭有許多大鎖、封皮。洪太尉不

聽真人勸告,將鎖砸開,封條撕下,放走了魔君,洪太尉叫苦不迭。我感覺洪太尉身上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有需要批評的地方。值得表揚的是他有一顆真誠的心,做事有毅力。需要批評的地方是他不聽別人勸告,釀成大錯。我們要學習他的優點,而避免他的缺點。

  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8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是兩個字:忠、義,最喜歡的人物是浪子燕青。

  一、注意“中”一詞。

君易魯被他的妻子和管家李姑所抓,毆打嚴是黑,他也會出門外,還忠於他的主人,注意李姑的一舉一動。當魯俊逸被抓時,延慶仍然不時地把食物給他的主人,但他餓了。在這種情況下,延慶從來沒有搬到他去過李谷的地方,他已經佔領了盧君毅的家庭。他還給了他“忠誠”的禮物。正是這種“鍾”使延慶的形象更加完美和輝煌。

  二、武術的成就。

延慶的武術,不像林沖,華誼的一代,立即交叉刀劍,統一武裝力量;也不喜歡魯,李逵,蠻力大怒,排長砍人,但他有一項特長是“相撲”,一直與w學過所有相撲,河湖上從未見過他的對手。黑旋風李逵不怕天在梁山,翻過臉宋江也敢罵,只是怕晏青。擎天柱:原身的擎天柱,孔武帝的出現,以千金的力量,在泰安的博斯特—2年未見,結果是“在頭下,腳在腳,直接下在桌子底下”。沒有一場戰鬥,延慶只害怕打世界。延慶還有一份獨特的工作:拿着弩,只使用三支短箭,一百步,一支箭射中地面。在森林裏,盧俊毅,一支箭,完成了董超和薛巴的一生。然後學會鞠躬,在空中射擊鵝,箭不是空的,一會兒,射下一打天鵝鵝。在這功夫,只有小李在梁山。

  三、多才多藝的外交人才。

宋江人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招兵買馬,而閻學通的關鍵人物是延慶。他不太相信讓人把長笛所吸引的古代小說的總和,用一聲唱詩的號角變換,這將被宋江羽的意思,去理解通關的交替,高的秋雨的涼山,真理,決心在涼山挽具。可以說,沒有涼山這樣的東西。

延慶的結束是最好的,米諾瑞的迅速退卻和結束,只有他。“水滸傳”74次,其中有一個近乎最準確的值:“這是近的,雖然他在三十六星的末尾,但狡猾的頭腦,生命的身體,確實是三十五歲。”“害羞的天真——從歷史到九線龍,垂直和水平的白,壯觀,寫了多少英雄有多少東西,但他的理想只在那附近。”一個好的!茫茫人海,絕大多數人,從過去到現在的生活過了幾輩子的延慶?

  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9

今天,我又讀了《水滸傳》第四十七回,其題曰:撲天雕雙修生死書,宋公明一打朱家莊。

本回主要講述的是:杜興介紹祝、扈、李三莊誓盟共拒梁山以及李家莊莊主李應,李應修書去朱家莊取時遷,被朱氏三傑臭罵一頓,扯了書札。李應與祝彪在獨龍岡交鋒,被射中臂膀,楊雄、石秀回梁山搬救兵。宋江帶兩路人馬到獨龍山安寨,派石秀、楊林探路,石秀在酒店遇到鍾離老人,問了盤陀路,方知白楊樹便轉彎纔是活路,否則都是死路。楊林不知盤陀路被捉。宋江不見石秀、楊林,急於救人,殺奔祝家莊中計被圍。

雖然石秀綽號“拼命三郎”,可從本回中我們可以看出,石秀並不是一個只會用蠻力的人。他不僅武藝高強,且通曉人情世理,是個頭腦靈活,會運用智慧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人。他不像楊林一樣只知道自己琢磨路徑,卻因此露出了破綻,被人捉住。他懂得問知情人,問好人,能用最簡單的方法最快得到答案,既不傷害自己,又不破壞大局,這樣一個石秀,是不是很聰明很厲害呢?難怪連金聖嘆都不禁讚歎道:“石秀,機警之極。”其實,在現實的學習過程中,當自己苦思冥想一道難題卻始終不知方法,不曉答案時,不妨虛心地向身邊知情人士請教,再加以理解鞏固。這樣,不僅避免了錯誤的發生,還能在得到答案的同時,學會這種類型的題目,保證下一次的成功,何樂而不爲呢?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只有一個字形容:義。這108位好漢從陌生人走到一起,一起起義,可謂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他們爲兄弟兩肋插刀,我爲他們身上的這種忠義精神而感動。

反觀我們社會上,有多少個人能夠做到“義”這個字?

義,可以說是正義。但這社會上還有多少正義的存在呢?許多的人眼睛都被金錢所矇蔽。受賄賂的貪官,只是爲了錢,正義在哪裏?自己跌在街道上的老人,被好心人扶一把卻誣賴對方推他,只是爲了錢,正義在哪裏?

如今,這個社會上的正義感真是太少太少,人情太過涼薄。

現在的社會正義感太少了,我希望人們能把那僅存的正義感給守護好,並且能夠把這“義”一字給發揚光大。

  中國名著《水滸傳》讀後感10

開學前,第一次將《水滸傳》認真地看完,我不是什麼研究者或學者,看不出裏面深刻的寓意,看不出裏面的批評和征討。但是我看得出這本書中最能影響我,最令我感觸的情感——友情。整本書中,“情”的內涵倒是被施耐庵表現得淋漓盡致。

且不說魯智深大鬧野豬林救林;且不說梁山好漢大鬧法場救宋江;也不說石秀怒殺賊僧答楊雄……只說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從未爭執,從未內訌。第一次有不同意見也是因宋江謙讓,讓盧梭義坐第一把椅,衆人不應,也未絲毫紅過臉;只說招安之後,宋江自知誤飲毒酒,便毒鳩李逵,李逵知後,毫無怨恨,道:哥哥要俺死,俺鐵牛不死怎得;只說李逵,宋江死後,賽諸葛吳用,小李廣花宋並在其墳前自縊……這本書中,到處承載着“義”。在我看來,這“義”便是友情,是願爲摯友觸官府,獻生命的友誼。

左道“玉麒麟”,右道“及時雨”,上書“替天行道”。分工合作,整頓梁山,爲的是一個“義”字,爲的也是一個“情”字。而當今社會,“義”有多少,真正的“友情”又在何方?

上次,看到一則報道:一人爲騙鄰居十幾萬,裝友好有五年,拿到鄰居“假借條”後,立即翻臉“討債”,網上稱其爲“殺熟”。生活中,社會上這種事數不勝數,即使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友情的出發點也是利益,人與人之間的“義”、“情”也日漸淡薄。遇見危難挺身而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人都上了感動中國人物提名榜了。從幼兒園搶蘋果,到工作後搶機會,從小時候赤手肉搏到長大後刀光斧影。不禁問一句,社會怎麼了?人心怎麼了?

暑假裏,補課一個月,剩下時間都迷在了這本《水滸傳》上。只因它裏面的“情”深深吸引着我,只因它的“義”深深打動着我,我敬佩及時雨宋江的仁義天下,我欽佩小旋風柴進的樂善好施……故事裏每個主角原都是普通人,卻最終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幟,並說到做到。

當今社會,公正了,公平了,我們只需要公義了。“義”字當頭,頭頂天,腳撐地,迎風送雪,做一個充滿“義”,充滿“情”的有志青年。不求像梁山好漢,爲了“義”,爲了“情”,視生命於不顧,也當應像他們保情護義,弘揚我中華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