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大綱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1

老師的幸福源於何處?書中寫了很多:享受職業,贏得尊嚴,學生愛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無憂,超越自己。可是,在這衆多答案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學生愛戴,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服務對象是學生,課上課下圍繞的都是學生,我想,一位教師如果得到學生的認可,那他一定傾盡所有力量去愛學生,那麼他一定是一位優秀的老師。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我們聽說過很多感人的故事:某位老師重病在身,依舊堅持給學生上課;某位老師十年如一日資助着貧困學生;甚至,在地震中捨棄自己生命給學生生存希望的偉大老師。他們都值得我們尊敬和愛戴,但是,如果,老師不生病、不捐助、不捨生救學生就不是愛學生了嗎?相反,常態下的老師應該更愛學生,而最好的表現則是,對孩子們存有依戀之情。想和學生在一起,想和學生溝通,不怕學生出現問題,甚至會在週末、假期想念自己的學生,這就是對學生的依戀,正是這種依戀讓一位老師可以無怨無悔投身教育事業,真正做到服務學生,引導學生走適合他們自己的路,成就他們的未來!

學習好的學生、表現優異的學生向來是老師青睞的對象,但是,一位好老師關注的不應該是僅僅是優異的學生,更應該是後進生,我特別欣賞一句話,天下沒有差學生,只是方法不對,因此,我們教師應該結合後進生特點對他們進行特殊的輔導,給他們制定學習計劃,給他們生活上、學習上的關懷,我相信,在老師的無私關懷下,後進生一定會變成前進生。

和學生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與學生的溝通工作,常常聽見學生們抱怨:物理老師從來都不聽學生的建議;數學老師從來不問我們是否能夠接受。這些怨言慢慢積累,漸漸就疏遠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因此,老師應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並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修築起與學生的溝通之橋,老師可以成爲學生的朋友,真正走進學生心中!

教師在孩子成長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我要用心做好教育工作,做最好的老師。引導學生一路向前!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2

寒假期間,我細細品讀了李鎮西老師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感受頗深。

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26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和教育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的闡述了他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家長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實踐。從這本書中讓我深深體會到構建和諧師生關係非常重要,愛成爲了當今教育的主旋律。

1、要熱愛學生。關愛學生是班主任搞好班級工作的前提。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和人格,關心學生的身體、學習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班主任要熱愛所有的學生,只愛“金鳳凰”不愛“醜小鴨”,不是真正的愛學生。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溫暖和感情傾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通過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走進學生的心靈,感化學生。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不少老師把這一教育過程簡單化了,以爲對學生生活上噓寒問暖,學習上語重心長地提幾點要求就是進行了情感教育。實際上,這只是一種淺層次的理解,這種方式對認知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尚未完全覺醒的學生往往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心理上也呈現出新的特點:發現了新的自我,明顯地感到我是大人了,並由此產生了強烈的民主、平等要求;在人生的追求中強化了自主管理和個人實惠觀念;產生對現實的不滿情緒,讀後感《寒假讀書——黃兵 :構建和諧師生關係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讀後感》。這些生理心理特點就要求教育者必須及時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說: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因此,班主任要積極創造條件,主動親近學生,細心體察、全面深入細緻地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爲學生擺脫煩惱、化解困惑。這樣的情才能動人,這樣的愛才具有說服力,這樣的教育才能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真誠關心和愛護學生,不僅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等給予關心,而且要具體體現在實際行動上,我就讓學生寫《老師我想對你說》,把平時不敢當面跟老師說的話通過寫的形式告訴老師,讓老師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的學習、生活和想法,使得學生更能感受到教師的親切與平易近人。小學生儘管年齡小,但他們也是感覺敏銳、有獨立想法的個體。教師的爲人、責任心和愛心、學識和教學能力水平、對學生的態度等,都會在平日的言行舉止中傳達給學生。教師付出的愛心和奉獻,會得到學生的真情回報。

3、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知識最終要靠學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終要學生自己去做。這就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展示。

4、轉變角色。師生關係是對立統一的,教師處於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運動變化中起着主導作用。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關鍵在於教師。作爲教師首先應該結合自身的工作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很多教師就是因爲這點讓他們每到一個新的班級都會獲得學生的一片歡呼。其次,應該做好角色的轉換。在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再是獨奏者而應是伴奏者,舞臺的中心應該是學生,教師的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學生的監督者。總之,看了這本書,爲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受益非淺。在以後的教育工作中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給學生更多的關愛。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3

病了一場,所以今年我的假期格外長,也許是太久沒見到同事和同學們了吧,我對如此辛苦的教育事業有了一絲想念,對從不讓我享受安靜的孩子們也有了一絲想念。2月11日返校日,讓我心生感慨:還是咱的學生最真實、最可愛,也最值得我們愛。不用說初見時的驚呼,也不說臉上那燦爛的笑,且來聽幾句實話吧:我班的胡憶安與我同住一棟樓,春節時跑去我家給我拜年,因爲很久沒見了,我問她我有沒有什麼變化,她看了看我,認真地說了倆字:老了!返校那天,我又逗她:今天老師和那天一樣老嗎?她擡頭看了看,毫不猶豫地點頭,一個字:嗯!儘管我想聽她說我比那天好看點,但這就是孩子的真實。相比之下,大人的世界總是要莫名地多那麼一點兒虛僞。一位孩子的奶奶在接孩子時問我:尚老師,這回你的學習都完事啦?(手術前和學生說去學習)聽起來語氣很是關心,但着實讓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說實話,不如不問。想想咱的職業多好,孩子美也罷,醜也罷,靈也罷,拙也罷,畢竟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他們的真實。這種真實,真的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們哪,你們是如此真實可愛,可是,我拿什麼來愛你,我的孩子們?此時,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適時地走入了我的視線,更走入了我的心靈。

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實例介紹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讀着他的文章,感覺像是在網上看連續劇一樣,不知不覺已經看了幾個鐘頭。李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讓我折服,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讓我感動。做一名教師真好!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地之靈氣,遠離塵世的喧囂浮躁,讀懂學生,讀懂自己,生命何嘗不是一種精彩?

李老師說:在學生從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種子:善良、正直、機智。教師要善待學生,才能使學生善良之心逐漸佔據主要位置。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積極影響學生,讓學生成爲正直的人。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才能使學生成長爲有智慧的人。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道學生的心,所以他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

我們常說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但真的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學生的眼光、學生的情感與日漸成熟甚至在學生眼裏已經老了的我們,真的越來越遠。記得去年的教師節,纔剛剛入學幾日的孩子們興沖沖地拿着一枝枝鮮花送給我們,不知道大家是怎樣處理這些鮮花的。我是當時收下,爲了表示我的重視,還讓它們在我的講臺上盛開了一整天。那天是週五,我怕花枯萎,又不想往家拿,所以在放學前,自作聰明地把一枝枝鮮花當獎品,送給了這一天我認爲表現最好那些同學。拿到鮮花的孩子坐得更直了,我的心裏更美了。可是這其中的一個送花的男孩,當着我的面沒怎麼樣,在媽媽接他回家的車上卻哭得稀里嘩啦、悲悲切切。第二天是週六,我聽說這件事後先是一愣,然後簡單猜測:一定是沒得到老師給的鮮花才哭的。週六、週日這兩天,我幾次想起這件事,越想越覺得沒那麼簡單:如果我是那個孩子,飽含心意的禮物,被老師一轉手就送給別人了,我會覺得老師沒有珍惜我的感情,一定是這個原因。所以下一週開學一見面,我馬上和那個男孩道歉:老師很珍惜你送的鮮花,你的心意我收下了,那枝花對於我來說很寶貴,爲了獎勵表現好的同學,我就把寶貴的鮮花送給他了,但是你的心意已經留在老師的心裏了,你能理解嗎?看到男孩認真地點頭說理解,我一顆懸着的心才放下。想起王秀蓮校長帶領大家學習的時候說過:誰把小孩當小孩,他比小孩更小孩。說得多有道理!孩子的世界五彩繽紛,卻又簡單明瞭。也許我們看起來不可饒恕的錯,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其實沒什麼,只是年齡小,自控力差而已。也許我們大人都理解的一種說法,在孩子的心裏就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還是2月11日返校那天,還是那個送花的男孩,很正式地問了我一個他認爲很嚴肅的問題:老師,你走的時候說是去學習,可是後來我聽媽媽和瑩姨嘮嗑,說你去做手術了,你爲什麼不說實話呢?我心裏一驚:完了,這孩子一定覺得我撒謊了。我連忙解釋:老師真的是去做手術了,手術是很痛苦的事,我怕大家擔心,所以才說去學習,這樣你們就不會擔心我了,對不對?如果我的解釋他不滿意,說不定他會從心底裏給我貼個標籤:說謊的老師!那該多麼可怕,以後我該怎麼教育他?

當了20多年班主任後的今天,從容端詳我從事的這份職業,我依然迷戀於學生的成長,並試圖探尋其中的奧祕,我仍然執着於在自己小小的班級裏做着自認爲偉大的事。我做的事似乎越來越小,關注的視點越來越微觀,但是我自己卻覺得越來越接近學生的成長。那些瑣碎而看似普通的工作,並不只是一種簡單的重複或堆砌,它最終會促成一個人的發展。我們今天工作的意義不止於今天,而可能體現在遙遠的未來!

書看完了,我的耳邊時時聽到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因爲這一次也可能就是一輩子!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麼大的難題,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

做班主任的感覺,不去親身經歷,是永遠無法說清楚的。希望有一天,我們大家也可以像李鎮西老師那樣說:班主任,讓我們的生活如此精彩!願各位同事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感!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4

去年,我作爲班主任代表,去鄭州學習全國優秀班主任論壇。到那以後,我看見賣很多關於班主任的書籍,最醒目的就是李鎮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本書,我大概看了一下,就愛不釋手的買了回來,結果我就在晚上熬夜用心的看。看着看着我就把結合我的事例記下來。有人感覺這位主任的工作是既煩瑣又累人,但也有人將做這份工作當成了“嗜好”,即使是做校長還要擔任三個班的副班主任,他就是——李鎮西。捧着他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跟着他去尋找做班主任的幸福。作爲一名年輕班主任的我,也許還不能做最好的自己,但我願尋着李鎮西老師的腳步,做更好的自己,做一名更好的班主任。

一、捧着一顆愛心做這班主任。

讀着李老師的這本書,從頭到尾一直都被他那博大的愛心深深地感動着。在《愛心:對孩子的依戀之情》一文中就有這樣一段話:“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愛學生,其實有一個很簡潔的辦法,就是問問自己:我是不是依戀學生?或者說我是不是常常在週末或節假日情不自禁地思念學生?千萬別小看這種思念,蘇霍姆林斯基說:‘對孩子的依戀之情——這是教育修養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品質’”。

當對學生的愛已成爲一種依戀之情,這又將是一種多麼深的情感呢?“依戀”——那是對自己的親人才會有的感覺呀!哦,明白了!班級對於我們班主任來說,就好比是自己的孩子,誰能不愛自己的孩子呢?誰能不依戀他們呢?!當我們以這樣一種心境去看待班上的孩子時,那麼他們犯下的錯誤都已不值得去計較,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都能讓我們感到驕傲,所謂的優生差生也都能一視同仁,再多的辛苦與付出都變得甘之如飴。

二、扛上一份責任心做這班主任。

一直覺得教育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我們做多做少,做到怎麼樣個程度,的確沒有一個規定的硬性指標,全憑自己的良心。當看到李老師寫的《責任心:爲共和國培養公民》一文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同時對“責任心”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既是班主任在日常點點滴滴的工作中,認真細緻和絕不敷衍地做每一件事,更是着眼於未來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和行爲習慣。”這責任心就是要讓班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要讓班裏的每個孩子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更要讓我們的教育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去考慮。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5

深刻的記得去年八月份來小博士幼兒園度過的第一個教師節的禮物就是馮老師贈送了一本有教育紀念意義的書本《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實以前對作者--李鎮西老師並不熟悉,在這次的寒假中我讀了這本書後,感受很深。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26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和教育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的闡述了他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家長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實踐。他是學生信賴、家長信任、教師信服的班主任。

在認真研讀《做最好的班主任》之後,真實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腦海裏,只覺得做他的學生實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李老師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爲我們的未來班刻畫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給了我們爲人、爲師的道理。這本書總共有六輯:第一輯是班主任的專業素養,做班主任讓我的生活如此精彩,裏面講解了李鎮西老師作爲班主任的幸福,他覺得對學生要擁有一顆愛心,還要有童心;責任心。就是作爲一名教師,不但要有專業的人格魅力,還要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即思想家。還要是用心靈贏得心靈的心理學家。第二輯是科學民主的班級管理,從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給學生寫一封熱情洋溢的歡迎信,一份有意義的見面禮,一個做主人的機會以及開一個記者招待會等等;第三輯就是如何贏得學生的心靈;第四輯就是如何培養優等生,轉化後進生;第五輯是形成和諧的團隊教育;第六輯是在寫作中成長。

整本書李老師都用真實可信的事例貫穿其中,讓人在讀故事中學會了如何才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的一些感觸。每次翻開這本書要看時,都會使人愛不釋手。書中那些具有哲理的話發人深省,耐人尋味,令人回味無窮。

李鎮西老師覺得一個教師如果不當班主任,就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師。他希望做永遠的班主任。因爲做班主任與學生生活在一起感到快樂,享受幸福,因爲班主任通過自己的教育實踐,增長才幹,有充實感、成就感。當然,各個優秀的班主任的教育境界有各自的特點,但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愛學生、愛事業,都有一種執着精神。有的老師之所以不願意當班主任,是覺得當班主任太累。因此,李老師把它當成一樁甜蜜的“苦差事”,這個比喻真是恰當好處。“作爲教師,永遠面對的是朝氣蓬勃的臉龐,這多麼令人欣喜;作爲班主任,永遠面對的是晶瑩的童心,這多麼令人驕傲;作爲教育科研工作者,永遠面對的是挖掘不盡的寶藏,這多麼令人自豪!獻身於這平凡而崇高的事業,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結合自身的點滴經驗,感覺還真有一番道理蘊含在裏面。

作爲老師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待班上的後進生,更要給他們多一些的愛。要經常找他們談心,多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地給予表揚,督促他們不斷前進。

我們班的曹子健是年齡較小的一個小男孩,每次做作業時,他都不敢下筆,而是不停的搖頭,示意自己不會做。有一天發現那次的畫,畫得不錯,我頓時表揚了他,他又高興的開始畫起來。從中,聯想到有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味的嘮叨、埋怨、與指責是不合理的,凡是多以鼓勵、表揚的方式才能贏得孩子的心。

作爲老師還要尊重孩子。尊重比熱愛更爲重要。因爲給孩子以尊重孩子才能感受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爲失去自尊他們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我們應採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學生,賞識學生。

我們都說孩子是最天真的,幼兒園的孩子需要一個領路人,帶領他們朝着前進的方向行駛。因此,教師就是主宰者,老師說往東他就往東,說往西也絕不會往另外方向走,除非是一些似懂非懂的幼兒。記得上次我們班裏爲了慶祝“迎新年”的聯歡會活動,我讓孩子們帶兩種零食,第二天宋毅的媽媽問我:“張老師,你們是不是讓孩子帶兩種零食?”我微笑的點了點頭。她這才恍然大悟說道:“怪不得我家兒子昨晚去超市時說,就買兩種零食就夠了,要平時的話肯定會買很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中,感受到你在尊重孩子的同時,孩子也會尊重你的話,因爲他腦海中已清楚的記得你說的每一句話。

作爲班主任每天工作中都有許許多多的酸甜苦辣,但李老師從教育中體驗到了教育的幸福,從學生的成長中享受教育的快樂。從李校長的教育過程中始終貫穿着對學生全部的愛。從他對學生的愛中,閃現着民主、平等與責任。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體驗到做班主任的幸福!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6

正所謂:“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最近,我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自己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着書,讓人不禁爲之感動、讚歎、折服!

書中,李鎮西老師字裏行間的言語,李鎮西老師行爲的點滴,李鎮西老師的言傳身教,李鎮西老師的每一個感人故事都足以讓我這位年輕的班主任教師感動和愧疚、自責,如同打翻的五味瓶,百感交集。李鎮西老師說:“在學生從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種子:‘善良’、‘正直’和‘機智’。”我們做班主任的教師只有善待學生,才能使學生善良之心逐漸佔據主要位置。我們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人格積極影響學生,讓學生成爲正直的人。我們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多學習文化知識,使學生成長爲有智慧的人。我國自古就有“嚴師出高徒”之說,所以在很多領導很多家長甚至教師自己眼裏,教育需要嚴師。然而所謂的“嚴師”往往因爲“嚴”而趨於苛刻忽視了教育更需要“愛”與“寬容”。李鎮西老師說:“.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在課堂上,如果想與學生交流對話,沒有真愛是實現不了的。”浮躁的心態、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師生之間心與心真誠的溝通。當然,我們班主任的“愛”要以學生的尊重和信賴爲前提,對學生的“嚴”是嚴中有愛,嚴而有度。對“後進生”李老師所付出的愛是真誠有度的。他既注重對“後進生”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積極向上的自信心,又很講究有效的方法,引導集體的輿論。在教化“後進生”的過程中,李老師所採取的方法更是獨到的,如:寫“每日九問”,安排當班幹部,對手競爭……“用心靈贏得心靈”是李鎮西教育的精髓。魏書生老師也寫過“我以我心付童心”這樣的句子,原來“北魏南李”教育的理念是一致,只是表述的方式和所用的方法各不相同罷了。“北魏南李”殊途同歸,他們都是擅長於因材施教的高手啊。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書中這樣說到:“只有個性才能造就個性,只有思想才能點燃思想。讓沒有思想的教師去培養富有創造性素質的一代新人,無異於緣木求魚。”仔細想來不無道理,回想從教幾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嗎?工作之餘從未主動思考一天或幾天來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課堂,思考自己的學生。在接受各級培訓,聽取專家講座時,也只是習慣性的接受,很少主動去思考。近來,朱校長不斷提起“做一名優雅的教師”。我想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質,只有有思想的教師纔會培養出有思想的學生。“做有思想的教師”是應該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師的'心中,成爲一種信念和追求。“做有思想的教師”,除了有思想,還必須要有一定的底氣,如果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厚實的人文底蘊、創新意識,那也只是一種空想。李鎮西老師將“讀書、教書、寫書”視爲他生活的全部內容。書中李老師將自己閱讀過的書籍、雜誌分類羅列出來,有古典類、文學類、教育類、人文類、雜誌類,樣樣俱全。驚訝李老師哪來的那麼多時間去讀書,其實他早已養成“手不釋卷”的習慣。回想自己,真是慚愧,每次總是以沒時間爲藉口,放棄爲自己充電。作爲一個教師一個班主任,需要有淵博的知識,需要有紮實的基本功,更需要有愛心。如今我想自己應該以李老師爲榜樣,博覽羣書,開闊視野,提高素養,將閱讀作爲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勤于思考,勤於鑽研,從而成爲一個有思想的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做最好的班主任》書中有一句話很值得我們每個德育工作者永遠銘記在心——“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麼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近20年的教育實踐告訴我,完整的健康的教育需要捧着愛心和寬容心耐心地等待學生的提升和發展。

掩書思索,獲益匪淺。這本書序中的一段話——“教育不能沒有愛、但愛不等於教育。教育需要愛,但教育更需要智慧”,我相信,我們每一個教師只要都能夠自省自檢,把準方向、恆心努力,必能成爲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使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充滿陽光,充滿幸福感!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7

閒暇之餘,我有幸品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剛開始是強迫自己擠時間讀,但是,讀着讀着一種感覺在悄然而生,被迫變成了主動;不耐煩變成了心潮澎湃,我深深的被李老師的才華和他的師愛所折服。他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真正的還學生民主,他的學生纔是幸福的,快樂的,他向我詮釋了什麼纔是真正的“師愛”。

從上班的那一天起,我的原則就是用“師愛”去感化學生,讓他們自己體會到老師是愛他們的,進而好好學習,好好生活,所以,我一直感覺自己是“愛”學生的。當讀了這本書後,我在深深的思索:我是真正的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對學生的“愛”是平等的嗎?現在,我無法從內心深處給以肯定的回答。正是李老師讓我對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記得有一次下課,當我正要走出教室時,我們班一個很乖巧、學習也很好的女生淚眼汪汪的對我說:“老師,我今天心情很不好”。我問她:“怎麼了。”她的回答令我很驚訝——“我覺得你很煩我”。我一愣,說道:“你平時表現這麼好,我怎麼可能煩你呢,我很喜歡你呀。”她破涕爲笑道:“老師,我不煩了,我現在很高興”。但是我的心卻很沉重,我明明是愛她的,可是怎麼會出現這種結果?這是一個班主任的嚴重失職。後來,我和她交流,她說她感覺我不太重視她,太重視比她學習好的,上課提問她的次數也很少。我這才發現原來我的“師愛”這麼的不平等。

一個學生平時不寫作業,上課不聽講,被逼的緊了,他就抄抄作業完事,我和他的父母交流過,但是無濟於事。當他又一次抄作業時,我在班上狠狠的批評了他,不留一點情面,結果他比我更“厲害”,當着我的面揚長而去。我不解,我這樣做是對他好,爲什麼他不買帳?爲什麼理解不到我的苦心?現在我明白了,愛的基礎是“尊重”,尤其是大一點的孩子,他們需要的不是牢籠,而是尊重和平等交流下的制約。

通過李老師對“師愛”的詮釋和我在教學中的點滴往事,我明白了真正的“師愛”是關愛、民主和尊重,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和學生做朋友。放下老師的架子,俯下身去,和學生民主、平等的交流,用心去傾聽孩子們的想法,共同探討班級建設中的各項問題,共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生本教育爲依託,課堂上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讓他們暢所欲言,尊重他們的交流,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

三、把愛和公平撒向每一個學生。不但要關注學習好的、聽話的學生,更要給那些中等生和後進生更多的關注和“愛”,幫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不以分數論英雄,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校獲得重視、獲得成就感。

四、講究批評的藝術。當學生犯錯時,在尊重他的基礎上,給予慰藉或激勵,然後分析他的行爲,讓他自己意識到自己做的不當的地方。這樣,不僅使學生受到了教育教訓,也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孜孜不倦的爭取進步,願我的“師愛”能給每一個孩子溫暖,陪伴他們度過快樂的小學時光,這樣,我纔會有教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8

特意從書城買回來《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開始只是懷着淡然的心態翻開此書,因爲以前看過太多隻是套話空談的理論,沒有什麼實踐經驗的紙上談兵,或者不適合一個普通教師—我的教育方法,離之太遠,讀來索然無味。

當我閱讀不到一半時,我的心情就像蜜蜂發現花叢,久旱的禾苗遇到甘霖一樣感到快樂!我細細品嚐,認真領會,心裏緊張而快樂着。因爲裏面有很多鮮新的、實在的、自己想到而沒有重視的或者與自己有強烈共鳴的教育學生的方法,宛如一彎清泉和着一絲絲涼風沁入我的心靈讓我無法平靜。假如說我現在處於綠洲,他則把我帶到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讓我欣賞到了前所未有的美景。

教育對象各有不同,教育方法千姿百態,作爲班主任,一般都從實踐中總結摸索,並積澱出好的方法,再用愛心、恆心努力經營,工作自然是有條不紊。倘若再加上名師指點,那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常常質疑,爲什麼有時學生與你情投意合,有時卻木然相對;爲什麼有時學生信心十足,有時卻萎靡不振。我從李老師這裏找到了答案,是他告訴了我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孩子的對錯,是他提醒了我要對孩子傾注所有的愛心,是他給了我轉化後進生的祕方。

本書通篇貫穿一個思想—師愛,要當好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離不開愛心。教育孩子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是與學生建立信賴的過程,是人格魅力影響的過程,如果只是用浮躁、生硬的態度永遠喚不回師生之間真誠的溝通。李鎮西說“優秀的班主任,應該具備童心、愛心和責任心:童心使我們能夠和孩子融爲一體,愛心使我們能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蘇霍姆林斯基),而責任心則能使我們站在人生和時代的高度,着眼於兒童的未來於社會的未來培養出追求真理的真人(陶行知)”。大作家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纔可以教育孩子。”所以說教育是愛的事業。

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自信:工作18年,班主任也當了上十年,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裏,我的感覺一直處於良好狀態。特別是每年暑假總有學生來看我,並且從他們的言談中流露出對我的喜愛,我的心中無不盪漾着喜悅,並且很多學生都是我的網上好友,經常與我聊天,說着心裏話,我的驕傲與幸福感往往在此時格外強烈,這是教育的收穫,這是師生情的體現。自己很有童心,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愛靜靜思考怎樣教好一個學生,怎樣讓班集體凝心聚力,並且在如何讓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上下功夫,平時放下架子,跟學生一起跳橡皮筋,和他們開玩笑,甚至扮鬼臉,對學生的關愛也無處不在,比如,生日的時候,我會給他們送上小小的禮物,並加上甜甜的祝福;每週都會對優秀的學生和進步的學生進行獎勵。孩子們很樂意跟我相處,很多孩子都願做我的知心朋友。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先進事蹟後,我深感自己還只是井底之蛙,看似光鮮的外表裏面卻包裹着很多不足,比如他提出的“教師要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教師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寬容,永遠不要對學生揮起你的拳頭……”

我的愛大部分給了優秀學生,平時對後進生比較淡漠甚至有點厭棄;另外對犯錯誤的同學缺少寬容之心,氣急時也少不了粗暴的行爲;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不能持之以恆等等。

我明白學生需要我們的關愛,後進生更需要要我們的關注,他們是班級的弱勢羣體,他們本來就有強烈的自卑感,認爲自己什麼都不行,有那麼一點點智慧,都深深地隱藏着,生怕一顯示出來就會招來同學們的笑話,再說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一點智慧會不會獲得成功,假若失敗,不會更加打擊自己嗎?所以很多後進生的內心有強烈的渴望卻很矛盾,在要展示個人智慧時只能選擇沉默,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自己變成了理所當然的聽衆、觀衆,只能充當欣賞別人的配角,沒有自己的見解與方法,只有唯命是從,所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幫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成爲活潑上進的健康幼苗,我們責無旁貸。

那麼,到底如何有效地轉化後進生呢?一直成了我糾結的問題,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如飢似渴的搜捕着,非常好,我找到了。李老師清楚地表達着他對後進生轉化的觀點,首先必須對後進生進行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的自信心,然後發揮集體輿論,對他們進行鼓勵、表揚、幫助;另外還要允許反覆,降低要求等等。我的心裏明澈見底,李老師的觀點與我的觀點不謀而合,並且平時我也經常用。但問題出在哪裏?爲什麼多年來轉化後進生沒有什麼成效,細細想來是沒有真正進入狀態,只是形而上學,真正細緻入微的工作做到了嗎?真正的持之以恆做到了嗎?真正的愛心付出了嗎?沒有,有時連自己都沒有信心,彙報工作只能是喊口號了。這也難怪,比如說,班上的某某同學成績差,思想落後,寫起字來像掃帚掃地,抽屜裏一團糟,學習習慣不好,犯起錯誤來更是層出不窮,身上還散發出一股怪味,能做到不厭棄他都難。

李老師又給我下了一場及時雨。他認爲,“轉化”永遠是相對的。需要包括家庭、社會、學校的各種力量,還有他自己上進心和毅力,等等。但是即使調動了所有的力量也不一定能轉化好後進生。當然,對於有責任心的教師來說,我們永遠也不會因這種“相對”而放棄或哪怕有一絲一毫地放鬆我們對這些孩子的責任與努力。無論如何,我們都要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得失。

吮吸着李老師的筆墨,我不斷反思,於是決定下個學期,班工作的開展擺在首位的就是走進弱勢羣體。首先必須細緻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最薄弱的地方,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還要創建一個後進生進步的牆壁板塊。多花時間跟他們一起做遊戲,跟他們聊生活,聊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希望,覺得自己並沒有被老師和同學遺忘,並且多對他們的學習進行一對一地指導,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當他們有某個方面的進步時,積極鼓勵表揚,並由小老師給他們貼星,還讓他們談談感受,說說想法。實在沒有進步的也不強求,鼓勵他們朝一定的目標奮鬥便是。這樣把他們單列出來進行獎勵與督促,他們會感覺自己被重視,心靈深處一定會產生感激與震撼,無形中會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氛圍。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要堅信道路漫長而曲折,這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賽跑,我們一定要心平氣和,眼光柔和,這種春風化雨般的教育將會讓他們倍感親切與信賴,他們纔會發自內心折服於我們的教育,纔會努力的做最好的自己。

總而言之,擁有愛心、耐心和恆心,纔是轉化後進生的靈丹妙藥,這就讓我更加堅定了教育需要愛的信念,更加堅定了我轉化後進生的決心。

這本書是很好的精神糧食,我覺得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方法得到了有力的補充,有了鮮明的方向感。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作爲一名教師還是要多閱讀,多爭取源頭活水,把別人的智慧轉化爲自己的智慧,這何嘗不是一種智慧的選擇?集思廣益,這又何嘗不是時代教育發展的需要?

《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是李老師三十年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他如一盞指路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方向。我一定要把這些智慧的種子撒播在我的班級,讓他們在學生中生根發芽,並茁壯成長起來。“守得雲開見月明”,相信我們正確的教育與引導會換來孩子們健康成長和一輩子的受用。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9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家鄉,並且每個人都會愛自己的家鄉,都希望自己的家鄉變得很美麗,很繁榮。

我的家鄉------延邊是個美麗富饒的城市,作爲家鄉的一員,我要盡己所能,爲了家鄉美好的明天貢獻一份小小的力量。

做班主任的,總感覺自己有很多的欠缺,卻不知道如何去彌補。今夏認真研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解決了我很多的困惑。起初我是抱着完成學校的任務的態度去看的,可當我閱讀以後,爲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作爲一個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着我!捧讀《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與李鎮西進行心靈的對話,真是如春風拂面,愜意非常。

書中第一章就寫到:尋找班主任的幸福感,尋找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登過三尺講臺的人都知道班主任苦,班主任累,哪有什麼幸福可言啊!自己做了班主任之後,體重減輕了,臉蛋變黃了,皺紋變多了,脾氣變差了,種種跡象表明:班主任不是那麼好當的!李教授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答案:享受職業,贏得尊嚴,學生愛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無憂,超越自己。這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很難,而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更難。

我們班主任早來晚歸,可以說事無鉅細,但有時,還出現難以預料的難題。所以,我們常常會埋怨班級工作的煩瑣和複雜,感慨工作的忙碌和不值,確實是有多少老師願意做班主任?書中李教授寫到:教育每天都充滿懸念!他期待着每一天的懸念,進而研究,解決不期而遇的懸念,並享受解開懸念後的喜悅,然後又期待着下一個懸念如此周而復始,這便是教育過程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師成長的奧祕所在。他把無法預料的麻煩看成教育的魅力,成長的必須,這是怎樣一種境界!如果說過去我還對自己的全心投入和得到有過不滿的話,那麼當我懷着感受教育魅力的心態,開展工作時,我覺得一切的麻煩並不是那麼面目可憎了。

記得兩年前剛接新初一,面臨着班上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壓力(男生是女生的兩倍),我不知在心裏抱怨過多少回,因爲男生的調皮好動是出了名的,值日也不如女生自覺,總是狀況不斷,被扣星也是身不由己。給我的管理帶來的麻煩真是從未間斷過,我牢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每個人都有一顆成爲好人的心,我堅信每個學生,無論多麼調皮甚至搗蛋,他都有一顆成爲好人的心,都是可塑之才。於是我通過多種渠道喚醒他們的自信,制定最近目標,不斷地刺激學生們有持續地學習動力,所以今天,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們班上學生無論好差,沒有放棄學習的。我們班從剛入校的不被看好,到現在成績已名列前茅。我在與他們的鬥爭中,感受到成長的喜悅。

如果說,成績的進步帶來的更多是功利和虛榮,那麼注重情感投入,寬嚴有度,抓住教育契機,做足文章,才真正讓我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做一名班主任的幸福感。就拿這次校運會來說,由於我班兩名男生在校內閒逛,讓我們班與精神文明班擦肩而過,我自認爲是一個包容心很強的老師,我的教育理念是,無關乎原則,可以視而不見,允許學生犯錯,但不逾距。實際上換平時,恐怕這點違規我私底下說服教育就可以了,可是,這是一年一次學校活動,是對外證實班級管理的機會,我兩天以來的形影不離和我自感兩天以來我們班上的學生良好表現都被一票否決了的委屈和心痛,讓我禁不住的在總結會上聲音哽咽,當時我就強烈地感受到了羣情激奮,大家紛紛指責肇事者,我強烈感到肇事者的無地自容,似乎一場戰爭就要開始,我調整情緒,從我個人的期望講到全體的付出到班級的榮辱最後到正確對待犯錯同學的態度,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講話時我感受到學生從未有過地認真和專注。在事後的週記中,王丹陽這樣寫到:原本我打算放學後找人把他們打一頓,但是杜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讓我認識到什麼是寬容和愛,我會永遠記住。

許多學生都深有感觸地說:雖然我們失去了榮譽,但我感覺我們班凝聚力更強了。就連我們班最調皮的王磊還在這次週記中寫到:雖然我是老師眼中調皮,搗蛋的孩子,但我絕不會給班級惹事,不會讓一顆星因我而扣。自此一個月了,確實我們班

沒有扣過一顆心。經過這次,我更加認識到抓住教育契機,把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有一位詩人曾經這麼說過: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識;一切知識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了愛。經過多年的磨礪,學生們確實也一次次感動着我,讓我真切領悟到惟有班主任,才能真正學心相印,才能真正領略到人學的美麗。讓我們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傾注在我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的熱土上吧!面對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這一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機遇,我們也許不能馳騁疆場,建功立業;我們也許無法縱橫天下,轟轟烈烈;我們也許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但我們可以立足平凡的崗位,從本職工作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爲延邊的光輝的未來塗抹上最亮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