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高中生讀《論語》有感大綱

高中生讀《論語》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北宋大儒張載說:“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凹句話最能表達儒者的/。博襟懷、美好理想和普世宏願,這也表達了對孔聖人的崇高敬仰和熱烈緬懷,以及對儒學的傳承和發揚。 讀完《論語》,我以爲之所以尊其爲聖人,倒不是因爲孔子無所不知;也不是因爲兒子生而之知;而是從一種崇高的精神信仰、完善的道德意識和完美的生命存在價值來說的。因爲他對人性的先知先覺,對社會的深刻洞見,對禮儀的神聖鋅祟等,都表現出他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完美(雖然,孔子認爲自己及其弟子還不能到達一種道德和人格至上的崇高境界,但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自我認知本身就是一種人格趨於完美的表現)。另一方面,正是由於孔子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發現,在文學、藝術、禮儀、政治上的較高修養,才使他一直推JT井企望實現的那種“仁”政思想,成爲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對後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這種影響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曾是其他思想所無法取代的)。在一定程度上說,我們的民族之所以不斷地蓬勃向上,也是由於有這樣一種思想始終維繫着我們的信念與理想,儘管有時它被統治階級利用爲對人們實施道德壓迫、生命約束印階級統治的工具,但其理想的終極方向是正確的,並且是神聖的,是我們的現實無法實現,卻又不斷超越自我、超越傳統,以至達到那衝“仁愛天下”、“天下歸仁”的完美的人生境界和美好的人類理想,因此,我認爲,7L子,實乃仁之聖人1其“仁”,實乃聖人之“仁”[ 一、何以爲“仁”

高中生讀《論語》有感

透過《論語》的篇章字劉,我們可以從中領悟到,孔子的學說是包括“仁、義、禮、智、信”爲主要內容的,又以“仁”爲核心的思想文化道德哲學體系。“仁”貫穿於其整個文本之中,無論是對人生價值、對學習生活考察,還是對社會責任、政治理想的探索,都充滿了“仁”的教導和訓誡。 那麼,究竟何爲“仁”?我們一般理解爲仁愛、仁慈、和善、友好、寬容等意義,即“仁者愛人”、“推己及人”。但在《論語》之中,7L子在回答別人這個問題時,往往是採取巧妙的轉換,或用事實來說明,至於什麼是“仁”,他從不正面回答。在孔子看來.人的各種道德品質(克己、復禮、愛人、惠、恕、孝、信、忍、勇、儉、宜、剛、恭、敬、寬、莊、敏、慎、謙、讓)皆是以“仁”爲核心的,人活着的價值和意義,最終是爲了實現自身的“仁”,以至於達到整個社會的和諧文明、進步繁榮。正所謂“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第六》第28章),就是這個道理,這裏的“仁”,是一種大仁博愛和大退厚義,即自己想有所成,就設法使別人也有所成;自己想凡事通達,就設法使別人也遇事通達;並由個人推廣到全天下,使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和諧快樂之中。當然,孔子還認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第十二》第2章),這是說自己不想做的事,強加給別人去做,這是違背仁義、不合禮儀規範的。7L子的“仁”,是一種實現“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顏淵第十二隙1章)。大仁之志,即剋制私慾,一心向“I:”,並以實際行動推行“仁”,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天下就都歸向“仁”了,也就是人們都以“仁”爲善,以“仁”爲美了,天下豈不和諧太平了嗎?這就是孔子推行的“仁”要達到的本義。這種思想體現了孔子仁之大義,仁之寬廣,仁之深刻,仁之崇高2在《大學衝r9子提出了人生在實踐中必須履行的八個目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個目的”是一個固定排列的關係,它是儒家思想在求“遲”以求“仁”的途徑和方法,是儒家學說實現社會大同的根本所在,這種追求本身,也就是人的“仁”所在。

所以說,我認爲《論語》中的“仁”,大致可以理解爲人在追求人格完善、道德完善和社會和冶、天下大同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這種追求和取向的含義是J“博的.不是隻限於人與人之間的“仁愛”、“仁慈”、“和善”,更多的應該是一種大仁大義、仁愛天下、天下歸仁的崇高境界] 二、孔子爲何求“仁” 誠然,fL子對他所生活的現世是不滿的,人的虛僞謅媚、過分的追名逐利、國君的昏庸無能、禮制的混亂、戰亂紛爭、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熱等,以至於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施展和重用,其“仁政”思想難以實現。 孔子周遊列國,我認爲其B66大致有三:一是講學,即傳授知識,推行自己“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把祖先的優秀文化傳授給後人,把前代的傳統禮制繼承廠去(尤其是週期的禮制,這是孔子最爲推祟的);二是發現,即招收更多的門徒,把自己的學說和思想推行下去,之所以孔子弟子二幹,賢人七作有二,就是因爲他慧眼識英才、廠納賢人的原因,也因爲如此,7L子的弟子纔會有比他小好幾1·歲的,他的學說和思想也纔會不斷地傳承到今天;二是追尋,即孔子企圖尋找到一位真正賢明的君主,自己能夠追隨他,從而爲國家的統——和社會的和諧作出自己的貢獻.並藉以實現天下歸仁的理想。前面兩個日的基本實現了,最後一箇中心日的沒有實現,這是讓孔子極爲失望的。 孔於這種仁政思想之所以沒法實現,我認爲有兩個原因:一是社會狀況太混亂;二是孔子的照想太過理想化。所以,孔子總是強調人要自我反省,“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第四》第17章),這種“內白省”表面上看起來,是把與他人之間或社會之間的矛盾,歸於自我,通過自我批評和發現而化解這種矛盾,獲得人與人的和諧以及社會的和諧。從本質上來說,是TL子對社會現狀的失望和不滿內化爲自我的缺點和不足。這種看似消極的生活方式.其透露出來的是一種積極的社會適應傾向和人性存在方式,因爲他從人自身的角度關懷了人的能力缺失、價值所在,充滿了人文主義光輝,這同樣體現出孔子求“仁”的桔神。所謂儒家思想的“和爲貴”,大概就是從這裏所表現出來的。這裏的`和,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和,即以最終實現人類的和平、和睦、和諧的目標,它體現出入與人的寬容,以禮招待;也體現出入對社會的寬容,以仁爲本,因此,孔子對現世的不滿也就自然而然轉化成廠求“仁”的過程,及對現世的某些避讓而“內自省”了,同時,這也是孔子努力追求自我的完美,以求“fj“,進而實現大F歸f:的必然性[所以,一個人努力發現自我、剋制自我、完善自我、實現自我,就體現出求仁本身了:三、“禮”與“仁”的關係如何 孔子在《論語》中強調f一個十分重要的主題,就是對人類社羣的神聖禮儀的考察,即“禮”或“禮儀”。7L子認爲,我們只有在對“禮”的遵從中才能體現出“仁”。禮的內容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自由、平等、博愛、尊重。比如,君主只有親自深入百姓之巾體察民情,解決困難,纔是“仁”門十待犯人,不用重刑,而以人性關懷和訓城的方式教導他們,纔是“仁”;君臣上下,都按照禮制規範要求行事,1是“仁”;長幼之間,輩分分明,以孝爲先,剪老愛幼,刀’是“廠”;朋友兄弟,不分彼此,情深義重,寬厚忠倍,纔是“仁”,等等,都表現出對禮的草祟。簡言之,人類的一切行爲都要以“禮”相待,這是《論語》中的一箇中心。孔子說:“克己復禮爲仁”(《顏淵第十二》第1章),即每個人耍剋制私慾,使自己和思想行爲都歸於仁、循於禮,這是天下歸仁的條件。所以,人的一切活動固然要遵行神聖禮儀的要求,受到禮制的約束。其實,這種神聖禮儀呂先體現爲“孝”,俗話說,“百善孝爲先”,在《論語》的第1篇就指出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廠(《學而第一》第2章),這裏兒子強調了孝道對於■r—上——二:乙上—叢—魯 爲仁之道的重要性,一個人首先必須行對父親長輩的尊敬,對兄弟姐妹的友愛,刁能是一個人成仁的基礎所在。然後把這種孝擴大到去 莫衆生,形成對他人、對君主的至孝、至敬、至忠、至信,以至仁,這時的孝已不僅是人的道德品質,而是一種社會責任了。 ” 當然,孔廣倡導禮儀的重要內容對於前代優秀禮儀制度的繼承,強調禮制在治理國家中的重要作用。他最爲報祟的就是周朝禮儀,嚴厲批評當朝統治者對於祭禮的顛倒混淆,並希望當朝能夠以周禮爲禮儀制度的典範,加以繼承和發揚。在《八佾第三》中,孔子就表示7對魯國大夫利用其勢力和大權而濫用祭禮的不滿,並以遵從周禮爲本.“周監般二代,鬱郁乎文哉:否從周。,’在同一篇的第l 9章,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使君以忠。,’在《額淵第十二》第11章中.當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時,7L於義說:“君君,臣臣,父父,子於。,’實際J:是以這些基本的社會關係說明了禮在治理國家、平天下問題上的重大作用,所以,人們必須按照禮儀行事,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應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禮儀的規範和角色要求。漢代儒家集大成音董仲舒由此而提出“三綱五常”,形成丁中國封建社會獨特的道德倫理體系,併成爲沿續幾千年的禮制規範,影響深遠。因此,我們不能不說這是對禮的尊祟和禮對人與社會的節制的作用。 我們認爲,几子之所以推祟前代禮制,其目的就是企圖通過一種對傳統神聖禮儀助借鑑和模仿,實現現世的政治安定、人民幸福。孔於是希望通過對禮儀的遵循,對禮制的實施,以剋制人們過分的私慾,約束統治者的行爲,推行其仁政思想,以求得建立一種以‘‘仁”爲核心的全新的社會和冶關係。而且,這種關係是符合被他視爲典範的周朗的制度和形式的,其思想本義上說是繼承傳統習俗和禮儀,以求真正傷堯、舜、禹以及周天子那樣的仁義君主,從而保持現世社會的和諧,實現他的“仁政”與“仁德”思想,以達到天下歸仁的終極理想。

KU、四1N風—1z 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第七》第29章)意思是說,仁離我們並不遠,我想要仁,仁就來了。這看起來,很不可思議,難道求仁就那麼簡單?其實,這只是一種求仁的表現,因爲有“欲”農先,即我心中想得到仁,只要我有“志”於求仁,是可以得到的。

至於這種仁的境界的高低,自在人的把握。一般人是無法達到真正的仁的境界的,除非是真正的君子,也許他可以算得上仁了。但事實上,孔子的眼裏大多數能稱得上君子的人,卻稱不上仁,頂多是有仁之君子的某些作風罷了,或者力求自身的完美而求仁1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真正成仁,就必須學習、誠信、擔當邁義,這才能很好地遭行禮儀,進而求仁。《論語》一開篇,孔幹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說人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會體會到人生的快樂,何樂而不爲呢?(《公泊長第五》第18章),孔子說:“未知(智),焉得仁?”這是說人只有努力學習,纔會有智,纔有求仁的資本。“義”是指主要指道義,即人應該擔當大道和弘揚正義。同時,義與別是相對的,TL子強調人以義制利、以義爲先,孔子說:“君子喻敗義,小人喻放利。,’(《里仁第四》第16章),即孔子心中的典範君於是以道義明(1問題的,而非利益。至於“信”,主要指人要誠信、言行一致、言而有信等,它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一個標杆,一個人沒有了誠信,其他的也就無所謂了,社會就會混亂不堪,人就失去了應有的責任,每一個人都會處於一種相互猜疑與鬥爭中,自然也就無所謂求I:了!

孔子說:“人而無情,不知其可也”(《爲政第二》第22章)P6此可見,誠信的重要。如果一個人具備了義、禮、智、信等其他高尚道德品質,加上他有志於求仁,那麼,他就一定會求得“仁”。 除此,孔子還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第十五》策9章),即“殺身成仁”。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簡化爲成語“捨生取義”。“殺身成仁”與“臺生取義”,這兩個成語構成/一個人追求“仁”所達到的非凡的境界,但我們必須明白,“殺身”和“捨生”是一種不得已的情況,這不是求“仁”的最終目的。我們假設,如果兩個人都去求得“仁”,而又以犧牲生命爲代價,那麼天下人都犧牲了,仁也就不復存在了:孔子認爲,一個人要成仁,必須通過合理的途徑去求“仁”,但這個過程中難免發生仁德與生命的衝突,即“二者不可得兼”,那麼這時體現一個仁人的崇高境界,就是捨棄個人利益籤至犧牲生命來保全“仁”的合理存在。此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就具有了偉大的現實意義,因爲這種犧牲本身就體現了對“仁”的追求和達“仁”的境界[ 總之,整個《論語》的文本意義中,體現了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文化體系的核心內涵——“仁”,這是一種祟高的社會理想和人類理想,/L現了作爲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的容智眼光和深刻洞見。

這種以“仁”爲核心的思想學說,激發了他畢生追求助社會和諧、天下歸仁的偉大理想的強烈願望!同時,它也激勵着今天的我們努力探尋人民幸福、社會和諧、國家統一、人類和平而努力,其儒家傳統思想文化也是我們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個根本。以“仁’’爲終極理想,爲住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是孔聖人留給我們後世永恆的財富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