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就是數學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就是數學讀後感

《我就是數學》是華應龍老師的一本教育隨筆,全書共有六個部分,即“課前慎思”、“課中求索”、“課後反思”、“聽課隨想”、“評課心語”和“生活感悟”,其中記錄了華老師的教學中的點滴,也有他聽課的感受,讓人讀後能有思,有悟。字裏行間都透露出他對教學實踐的反思,也有他對人生的感悟。所以讀起來讓人倍感親切,生動,感人,又蘊涵智慧,讀後回味無窮。

華老師雖然是一名數學教師,但卻有着豐富的文化底蘊,文章中經常引古論今,從我國古代的名家到國外的學者;從詩歌到故事他都能結合課堂中發生的事,在全方位的反思中恰當地引用,而且他還善於以日常生活中的事,如農民種地、打籃球等事情聯繫到教師的教學,聯繫到數學。這些,都得益於他的喜讀善思。一個工作繁忙的教育者,在有限的時間裏閱讀了如此多的書籍,真的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了。現實中,我們自己總是抱怨沒時間讀書,時間都用在思考如何教學上了。卻不知道,我們平時的思考基本上是在做無米之炊。沒有理論作指導,縱然想破腦袋,得出的也必然是膚淺的東西。

華老師的心思卻極爲細膩,所作隨筆大都從細處入手。從老師的教具掉地上,孩子撿起來交給老師,老師沒有道謝。到蹲下來和孩子對話,到老師自己擦黑板,到究竟怎麼讀分數……等等。這些細節問題在我們的課堂上都會經常出現有的我有所注意,有的我根本就沒放在心上。讀了華老師的這些隨筆,對我太有啓發了。是的,教育就是要從小細節方面入手,小的不注意,大的.即使注意了,對一個教育者的進步來說,也不會有特別大的作用。

華老師在課堂上的成功,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來自於他在課前的慎思。如在“角的度量”一課,他思考能否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感受到量角的用處,經過多天的搜尋、比較、思考,他設計了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配玻璃的情境,但與同組老師討論後又否定了這一情境,最終經過反覆思考後創設了三個滑梯的設計,這個設計既讓學生感受到量角的必要性,又縮短了數學教材與學生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同時,華老師也十分注重課後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反思後的再實踐。學生的一個錯、一句話,教師在課堂上一個不經意的行爲都會讓他思考良久。正是他這種課前、課中和課後不斷思索的精神,才成就了現在這個在課堂中游刃有餘,讓無數教師佩服,讓無數學生喜歡的華老師。

《我就是數學》是一本好書,它以生動地形式教給了我一種教學理念,教會了我一種教學方法,讓我在今後的工作中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