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武則天》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武則天》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武則天》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武則天》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武則天》讀後感1

歷時半年的時間看完了武則天六本書籍,感慨頗多,從歷史的角度來講,武則天更多代表的是政治角色。

武則天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又名武媚娘,武則天的年齡、勇氣、智謀、經驗比王皇后,蕭淑妃強太多,武則天籠絡人心,小心翼翼,步步驚心的走過一步又一步,最終,用自己的心狠手辣親手殺死自己的親生女兒,最後當上了皇后。凡是對她有威脅的人都大開殺戒!武則天的兇狠,殘忍是無人能比。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武則天所做非常人所能做,所忍非常人所能忍。

但是無論過程如何,武則天在位的政績是需要被歷史認可的,打擊門閥,扶植庶族,發展科舉;整頓吏治;發展經濟。

或許我們成爲母儀天下的皇后,便不再有所追求。但是她要追求當皇帝的夢想!武則天便要擴大外戚勢力,使自己能有一個強大的“保障”。另外,唐高宗的身體也越來越虛弱,不可按時上朝、退朝。她操控爲她的皇帝夢運作了一切。最終,由唐中宗李顯即位,尊武則天爲皇太后。可是,武則天會善罷甘休嗎?當然不,武則天的一顰、一笑,都有着深刻蘊意,她會創造機會,把握機會,她的手段,快、準、狠。就這樣,武則天於690年登帝,終於如願以償,從此,周朝取代唐朝15年。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才明白武則天是一個怎樣的人——她是一個女人,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一個叱吒風雲的女皇,一個非同常人的人。她比常人多了一些沉着、冷靜、堅持、兇狠、殘忍、勇敢……這種有野心,有智慧、有膽量又幸運的女皇帝;歷史評價她帶有政治色彩,但是她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她也是一個女人,也許最初她並不想入宮,只想平平淡淡的男耕女織;也許她並不想殺人,但是爲了自保;也許她只想要一份返璞歸真的情感;也許她不殺死她的孩子,她和孩子未來都得死;也許在位的皇帝沒能降服住她;也許她並不想當皇帝,但是隻有她有這個能力讓國家向前發展。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歷史事件的推動總歸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

  《武則天》讀後感2

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堅強不屈、努力拼搏,她也陰險狡詐、心狠手辣。她雖身爲女子,卻沒有女子的溫婉順從,而是覬覦朝政,胸懷天下。小小的皇宮抑或是怯懦的丈夫並不是她所想要的,她追求無上的權利以及絢麗的榮耀。她就是武則天。

武氏生的極其健碩,臉方,下頜秀美,兩眉明媚,兩鬢微寬。她有自知之明,料事如神,治事有方,十四歲時被太宗看中帶入宮中,但直到二十七歲才被做到才人。既然沒被太宗提拔,那麼對於一般女子來說一生的幸福也已毀滅殆盡。然而她的命運並不是這樣,她主動出擊,令太子治對她傾心,進而滿足她的各種要求。在太宗駕崩後,她被送去做了尼姑。武氏既爲太宗的才人,現在又成了尼姑,高宗理應不在有什麼非分之想。但高宗年輕氣盛,又是一個多情的種子,自然常去與武氏幽會,武氏當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已經懷有龍子的她理所當然的被接回宮中。於是她的第一步計劃已經完成。

關於回宮這件事,表面上好像只是高宗的意思,但是事實上武氏自己已經做了很多的努力。其實在太宗重病時,她就已經認準了,只有高宗能夠拯救她的人生。這後來發生的一切也都是按照她的意願發生的,包括她做尼姑,高宗時常來看她等。我們可以看到,她是一個用於向命運發起挑戰,主動製造機遇的人。她所做的這些可以認爲是善用計謀、擴張慾望,但我卻覺得她的這點很是令人敬佩,在困難面前冷靜分析,在逆境中不屈不撓,不論結果成功與否,都要放手一搏。

武氏精明強幹,她不甘屈於人下,便生出計謀害死王皇后,自己坐上皇后之位。但是她還不能滿足,她想象皇帝那樣處理政務,甚至君臨天下。無限膨脹的慾望與精明強悍的內心令她一步步向前,一寸寸逼近那張令無數人豔羨的龍椅。爲了這個目的,她除掉朝中異己,連長孫無忌、遂良這樣由先帝親自制定的輔政忠臣都難逃一劫;她培養自己的耳目走狗,皇宮之中大小事務都逃不過她的眼睛;她管制皇帝,令一個風流多情的皇帝卑怯無助,宛如行屍。她日日臨朝,參與政事,而皇帝卻偶爾臨朝,權力已經悄然想武后傾斜。

武后在情感方面也是不容侵犯的。高宗雖有三宮六院,但是生活中真正的妻子卻只有武后一人。並不是因爲高宗專情,那是由於但凡他喜歡的女子都不長命,她們一定會暴斃而亡,在這些暴斃的後宮佳麗中還包括着武后的姐姐、侄女。無論是出於嫉妒還是對自己地位的鞏固,武后都有理由謀殺她們。

用傳統的眼光來看,武后的所作所爲早已超出了對女子的規定。她沒有以夫爲天,而是自己創造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雖然手段卑劣,但是若沒有這卑劣的手段就成就不了如今的武后,也就沒有看到自己夢想成真的一刻。古時候有亂臣賊子某朝篡位,武后也不過是篡謀了李氏天下,使之姓武而已,並沒有比其他亂臣賊子卑劣到哪去,相反的,她邁出的步伐是那樣特別,那樣不俗,她知道人們就是見不得女人做皇帝,她卻偏偏要這麼做。對於感情也是一樣,皇帝只屬於她一個人,她不允許其他人分享——也許只有這樣霸道的女人才能成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皇帝吧。

我讀的這本《武則天傳》是林語堂先生所著,書中沒有提到武后的功績,而是不停地描寫武后的內心世界以及謀取利益的手段,可以看出來作者對武后持批判態度,他認爲武后沒有做女子該做的事,而是慾望太強,心狠手辣。我卻認爲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環境下,也只有像武后那樣做纔可以真正保全自己,活出真正的個性,。cOM否則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宮廷中,在那個封建禮教的時代,武后的下場一定是悲慘的。

  《武則天》讀後感3

武則天作爲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都充滿着傳奇,在懷着崇敬的心情讀完《武則天傳》的時候,我有頗多感想。

武則天的出身背景在當時來說對她日後的傳奇有一定的幫助,她出身於一個富貴之家,家境殷實。在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時,武家層資助過錢糧衣物,後來李淵稱帝后,封武父爲應國公,這也就爲武則天入選宮廷日後的封后登基打下了基礎。

如果說武則天的出身背景以及美貌是上天賜予她的優勢,那麼她後天的努力也沒有辜負了上天對於她的恩賜。她從小性格強直,不習女紅,唯喜讀書,故知書達理,深諳政事。童年時代,又跟隨父母遊遍名山大川,閱歷深厚,培養了她的眼界和才幹。這也就告訴我們天賦是一方面,後天的努力也是一方面,這就告訴我們,在青少年時期,我們應該多讀書,在該好好學習的年齡,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幹,在日後纔會有所成就。

武則天年少時便顯露出她的機智精明,才幹過人。在入選宮廷作爲唐太宗的才人馴獅便可窺一斑,一鐵鞭、二鐵撻,三匕首,不僅馴服了獅子,也征服了唐太宗,從此得到唐太宗的寵幸,這也就告訴我們,光有才幹不行,必須得在關鍵時刻顯露自己的才幹,這樣纔不辜負我們的才幹。

太宗駕崩,武則天作爲未生育女子,必須削髮入感業寺,在其他女子看來恐怕是要青燈爲伴了卻一生了,但武則天卻不同,她用她過人的才智重回宮廷,步步爲營,從妃嬪到皇后再到登基成爲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完成了在那個男權社會裏一個女性永遠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武則天的這一段經歷告訴我,在人生攀登頂峯的路上,我們縱然會遇到很多困難,會有很多看起來似乎不可能解決的困難在等着我們,但只要我們拿出全身力氣去拼搏,去解決,去努力,那我相信,那些看起來似乎不可能解決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而那些我們拼盡全力也解決不了的問題,只要我們曾經爲之付出過努力,那麼就算解決不了,也能夠釋懷。

武則天的`一生是傳奇的,需要我們慢慢去品讀,去回味,去學習。想要做一個像她那樣的流芳千古的奇女子,就要付出像她那樣的努力,拿出像她那樣不在命運面前低頭的勇氣,用自己的努力不辜負上天賜予的天賦。

  《武則天》讀後感4

武則天是一個富有傳奇性和爭議性的歷史名人,早在20世紀80年代,電視劇《一代女皇》在臺灣掀起一股熱潮,那時,人們談論的話題就是以武則天爲主的,但對於她的評價,當然有的不同的見解,畢竟,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和獨一無二的具有極高的政治才能,讓很多人對她的威嚴望而卻步。

大唐貞觀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38年,平林漠漠煙如織,京城長安籠罩於黃昏夜色之中。

武士彠第二女明空,行年十四歲,她奉召入宮,從此刻開始,唐朝乃至中國歷史就註定被改。她,武則天,從此開始新的歷程。

那時候,王室婚姻,皆娶當世勳貴名臣的子女,可以說,即使有真正的愛情,也有可能因爲政治的原因被扼殺在萌芽,愛情有時候就是一種渴望。然而,武則天的父親是靠經商致富的,是社會最下層的一介平民,很多人都瞧不起的,但是,武則天是怎麼樣被召進宮的呢?這是她以後有那樣傳奇經歷的最基本的條件,否則,她也可能就是和大多數女子一樣,平凡的一生也就就此了過。但命運之神還是降臨在這個青春懵懂的少女身上。

武則天的父親在大唐的太原起義中有很大的貢獻。這可能也是她後來能夠進入宮中接近皇帝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她的母親楊氏是武士彠的繼室兩人生活很和睦,而且楊氏對於丈夫的仕途都有很大的幫助,當然,對武則天肯定也有極大的教育意義。楊氏對於女紅向來不重視,卻明詩習禮,閱史披圖,她的這種習慣和興趣,對武氏有很大的影響。

進宮後,她被唐太宗分爲才人,取名媚娘。不久,她的人格中強硬的暴力的一面便暴露出來,最明顯的是馴獅子驄事件。當時,皇帝太宗並不是很喜歡她這樣性格的女子,這一點,我們從長孫皇后和徐惠妃的身上便有很好的反映,所以,知道太宗去世,她的身份地位並沒有發生變化。太宗去世後,按照當時的規定,武則天被送進感業寺,爲死去的皇帝祈禱。一般說來,這時候,等待她的將是無盡的日日夜夜的寂寞和孤獨,最終,死於悄無聲息。我們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但對於武氏來說,機會是創造出來的。

聰明的她,早在太宗身體不行的時候就開始轉移目標,太子則成爲第一人選,武氏展開的是感情攻勢,而且是在太宗的病榻之前。當時,社會流行一句讖言:三年之後,武氏當有天下。這險些使她喪命,幸運的是,有人當了替死鬼,她逃過一劫。

高宗李治在父親週年的時候,去感業寺行香,兩個苦苦思念的人終於見面,不就,面對種種壓力,武氏再次進宮,當然,我們都知道,這離不開皇后的支持。很快,進過殘酷的鬥爭,打破社會倫理的底線,武氏成爲皇后並將兒子李弘立爲太子,將外廷內宮都變成自己的勢力,就連長孫無忌都沒放過。

終於稱帝了,這可能是武氏這輩子最驕傲的時刻吧!對於她,歷史有不同的評價,死後,她還是選擇以李家兒媳的身份結束自己輝煌的一生。我們可能真的很難給一個特定的詞語來形容或者描述,但我們必須的承認她的才能和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