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優秀讀後感大綱

《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優秀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優秀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優秀讀後感

  《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優秀讀後感1

作爲一個新時代的教師,怎樣才能受到學生歡迎呢?樂觀?嚴肅?幽默風趣?還是能歌善舞?學識淵博?我曾經困惑過,迷茫過,不知道如何去做。讀了王曉春《做一個聰明的教師》,我茅塞頓開。 他的科學與嚴謹,反襯出我們平時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太多的“想當然”--可以說沒有絲毫的“科學”和“研究”的成分,實是慚愧!

我們是教育工作者,是一線教育專職人員,我們的目標不能是學生學業的監工,糾錯的警察和以體力換質量的辛辛苦苦的教育技術工人,而是要努力成爲一個與學生共享成長快樂並被學生喜歡被家長敬重的智慧的好教師。

讀了《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後,我不得不這樣說:許多人教書教了很多年,卻沒有找到當老師的感覺。更有甚者,有些人辛辛苦苦一直幹到退休,被評爲優秀教師n次,獎狀摞起來高達x米,到頭來還是沒找到當老師應有的感覺。當老師原來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麼簡單,那麼無聊,它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

就拿我們課上常見的學生看課外書的事情來說吧,我們一般情況下,就是沒收學生的課外書,或者批評學生上課不應該看課外書。而王老師卻認爲,學生上課看課外書,只要能不沒收,就儘量不沒收。一般是提醒他,讓他自己收起來。如果他管不住自己,又在看,再提醒。到第三次,纔會把書收起來,放到講臺上,但是到下課就會還給他。 王老師的理由是,教育的目的不是爲了管住學生,而是幫助他學會自己管住自己(培養主體性、自覺性)。如果上來就沒收他的書,當然很爽快,管理效果很明顯,但是他就失去了一次鍛鍊自控能力的機會。王老師採取提醒的辦法,就是讓他逐漸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老師能永遠跟着他嗎?不能。所以最可靠的辦法不是使他立刻讓老師滿意,而是讓他自己確實有所成長。教育如果不能引發學生真實的教育,就是單純的管理主義,就是形式主義。這種管理是在破壞學生的自覺性,因爲管的嚴,自覺性就沒有用武之地,漸漸的,人就會變成兩面派。既然你管理的目的是爲了讓老師滿意,那麼老師不在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似細小簡單的事情,原來老師的處理方式要如此有技巧,對孩子的發展有如此大的影響,王老師管理學生的目的是爲了培養學生的自覺性,是爲了學生長遠的利益所着想。作爲今天的新型教師不但要有愛心,對學生關心,在教育教學中,還要隨時關心關注學生身心的.發展,讓孩子在老師的關心、愛護、正確引導下健康、快樂地學習和成長着。這樣的老師纔是稱職的老師,纔是受孩子們歡迎的老師。

  《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優秀讀後感2

"做一個聰明的教師"——我想每個人都想做這樣的一位老師,但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並不容易。在暑假中我看一本書《做一個聰明的教師》,我的感觸頗深。

這本書中沒有高深的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生動的教學事例的剖析,從思維方式的角度切入,向我們闡述着做爲一名老師應該如何來看待自己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爲。

"教師思考和敘述問題的時候,只喜歡朝一個方向走……""多數老師很不習慣在矛盾中思考,很不習慣在事物的互相聯繫中思考,很不習慣刨根問底的思考,很不習慣在思考中反駁自己。""教師普遍缺乏反思意識,很少有解剖自己的認知衝動,結果就是嚴重缺乏自知之明,不是盲目自信,就是盲目自卑。"諸如此類的話語在書中多處可見。

看着書中的一個個案例總覺得自己曾經也有這樣的經歷,但是自己的處理方式有時候幾乎也是沒有科學研究,缺乏人文關懷。對於那些喜歡惹事的孩子,我會缺乏耐心,有時候根本就不願意聽他們多解釋就把他們"制裁"了,真的像是"教書的警察".看了這些案例分析後,我覺得我們作爲老師在接手一個班後要儘快瞭解每個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首先自己要心平氣和,瞭解清楚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在沒有結果前不亂下定論,有的孩子的行爲是需要時間來改正的,在處理班級問題時需要多一份理智。

看了這本書後,當我在碰到違紀學生,我都會動一番腦筋再作處理。有一次,孩子們營養餐加餐的時候,正好老師開會,但每次吃喝的時候,時刻提醒孩子,吃完的麪包包裝袋和喝完的奶盒,放到垃圾桶裏或紙箱裏,當我開過會來教室的時候,發現教室滿地是麪包包裝袋。隨時火冒三丈,大聲訓斥:"過來,看看你們在幹什麼,教室裏到處亂扔垃圾!"要在平時,我一定會把他們課後留下來批評一頓。可現在我想到王老師在書中說到的一種思維誤區便是"迷信師嚴",我提醒自己要變得"聰明些",於是要他們每人去撿三十片垃圾爲清潔的班級出點力。後來只要遇到犯事的學生,我就採取這樣的方法。班級自然清潔多了,效果也不錯。

李鎮西老師說過:"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多意味深長的描述啊!的確是,《做一個聰明的教師》,讓我知道如何更好的面對問題,那就是多問幾個爲什麼。遇到問題,必須要保持平和的心態,選擇適當的時機,用普遍聯繫的觀點探究現象背後的原因。雖然我不能說自己在這方面表現很出色,但起碼我也在不斷的努力,因爲我明白聰明的教師是特別受學生歡迎的。

教育是一種行動的藝術,而不是靠嘴巴吃飯的職業,我們要做一個智慧型的、研究型的教師,要不斷地讀書學習,要時常重新認識自己,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