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有感範文大綱

讀《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有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讀《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有感範文1

開學不久後,我讀了《銘記歷史圓夢中華》這本書,這本書裏記敘裏許許多多關於抗戰時期的事件。

讀《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有感範文

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心願,而日本卻拋出臭名昭著的戰略,打着“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的口號來攻打中國。

在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本鬼子炸掉了鐵軌卻說是中國軍隊破壞的,以此爲理由向中國發起了進攻,開始了侵華戰爭。

1937年12月13日,在那些不是中國人的眼裏也許是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日子,在那天隨這日本人的叫喊聲,衝進裏南京城,見人就殺,見房就燒,見財就搶,無惡不作,猶如一個個惡魔。而在中國人的眼裏卻是一個永不能忘記的日子——南京大屠殺。我相信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那次屠殺死裏多少人,30萬,30萬人民全部都死在了日本人的手裏。

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損失了古物26584件,青銅器,玉器,字畫7720件。書籍459579冊公家損失文玩648368件,私人文玩損失3851件日本人是多麼可恨啊!把中國的東西佔爲具有。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冒着炮火與敵人廝殺,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同仇敵愾打響了抗日戰爭。終於在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的情況下把日本人趕出了中國。

一定要銘記這段歷史,有這段歷史來激勵我們努力學習,將來報銷國家。

讀《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有感範文2

“亙古浩劫,文明罹難,百年悲嘆,警鐘鳴響。積貧積弱,山河蒙羞,內憂外患,國破家亡。”每當翻開這本書,《和平宣言》的話語便迴響在耳邊,讓人忍不住再次對着眼前的書陷入思考。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顧名思義,這本一愛一國主義讀本講述的是中國自“九一八”事變到抗戰勝利的過程中經歷的屈辱侵略與苦難,是中國人民堅強不屈、不畏強侮的抵抗,是沾染了血與淚的歷史,是奮起向前的崛起。我從書中看到家國淪陷,目睹日軍的殘忍屠一殺與細菌戰,看到了無數軍民英雄的勇敢抵抗、寧死不屈。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少年英雄”這一節。它講述了智送雞一毛一信、二小放牛郎、寧波小張嘎和傳奇女一童軍這四個故事。故事中的孩子都不是一般的孩子,他們有着十足的勇氣和智慧,冒着生命危險讓別人得到安全。這種奮不顧身的品質令人敬佩!爲此,我還 特別喜歡唱新學的歌曲《歌唱王二小》,旋律象一個娓娓動聽的故事在耳邊敘說。

在中國長達十四年的抗日鬥爭中,涌現出了許多用鮮血和身軀築起城牆的人,前仆後繼地迎向敵人的刀槍。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戰爭的勝利,國家的獨立,換回了今天中國的和平安定、繁榮富強。如果沒有先輩們在抗日戰場上的努力,如今我們怎麼能在校園中愉快地學一習一玩耍?所以我們應當深深銘記這段歷史,銘記那些爲中國奮鬥的人,銘記他們保家衛國、寧死不屈的節氣與一精一神,向他們學一習一!

同時,我們還 應當做些什麼呢?書的後半部分給了我們答案——“以史爲鑑”,“復興之路”、“與夢同行”、“放飛夢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國家不斷髮展,一個一個有智慧、有勇氣、有夢想的中國人,用自身的努力把國家變得更好。錢學森、一鄧一稼先、王飛雪、于敏、馬雲、蘇步青。這些耳熟能祥的名字承擔了復興中國的偉大責任,讀完他們的故事讓人忍不住爲他們肅然起敬。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新一代的'少年,正是祖國的未來。讓我們從今天起,立志成才,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我們面向未來,勇於創新,大膽挑戰,向着心中的目標前進,爲國家圓夢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我們新一代通過努力終將譜寫出最美麗的祖國樂章!

讀《銘記歷史圓夢中華》有感範文3

如果作爲社會的傳播領域,新聞總是浮在風口浪尖上,它是社會的窗口,它每天都爲人們提供鮮活的風景,所以,因此,新聞總是備受社會關注。

我們的國家很早就開始了關於法律的宣傳,比如說中央電視臺的“法治在線”“今日說法”等等的欄目。能讓我們更能接近並且知道怎樣瞭解怎樣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可是,僅僅這樣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既是未來國家的建設者也會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我們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的程度,將直接關係到新的歷史時期,我們中華民族是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因此,學習法律是基礎,提高法律素質,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我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雖然很多沒有嘗試過當法官,沒有嘗試做過律師,也不是執法人員,不從事法學研究,也從未曾去法院打過官司,沒有很多的接觸法律經歷,但是,我們仍然能夠清晰地感受到法律法制的存在。

我學習到了民法,訴訟法等與自身生活相貼近的法律知識,使我更加的識法,懂法,相信在我們的未來,這些法律的認識也能夠帶給我們更加實實在在的意義。

只要我們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與他人一起團結,相信我們的中國一定會再現五千年古國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