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人類羣星閃耀時》有感

讀《人類羣星閃耀時》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文章導讀】 民族需要自信,國家需要自信,天才就是自信的象徵。今天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是《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 ,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讀《人類羣星閃耀時》有感

  【篇一】《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

花了很多的時間讀這本書,逐字逐句地讀,反覆地讀。真的,這樣做很值得。接着,很欽佩斯蒂芬,茨威格。他的文章,他這個人不禁讓人敬佩!

老師總說,讀文章要聯繫作者的寫作背景,我首先讀了讀他這個人。斯蒂芬茨威格,這個人的人生也可謂是坎坷不平。出生在一個富商的家庭,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爲和平奔波,目睹醜惡的現實,洞察社會的矛盾,被迫遠離故鄉,移居英國。後又遷到巴西。最後,走上了自盡之路,毅然選擇了在意志清醒之時告別人世。作爲一個猶太人,他卻享有和已故巴西國王彼得羅二世“鄰居”的特權,獲得一塊墓地。可見,他的影響力非同尋常。

書中的任務大多都是悲劇任務,和他本人的人生經歷有些許相似。先說說書中的內容部分——《西塞羅》

《西塞羅》,寫古羅馬一位才華橫溢的人文主義思想家在專制獨裁背景下的一生。作者是在希特勒法西斯橫行霸道的1940年寫下此篇,這也暗暗地將西塞羅與自己聯繫在一起,也是對於自己軟弱無能的哀嘆,

“一個才華橫溢而又十分勇敢的人如果遇到一個比自己更強的人,最聰明的辦法就是躲避此人,同時從容不迫地等待時來運轉,直至前途再次爲他鋪平。”西塞羅就是這樣的人,面對獨裁統治擁護者凱撒,曾號召那些最後捍衛自由的抵抗企圖用強權奪取獨裁的凱撒,也無濟於事。最後,他卑微地重獲一名,在凱撒寬宏大量下,但他卻要求永遠退出政治舞臺。我想,也正因爲這一點,讓這位思想家和才華出衆的文人從一個只能憑藉殘酷或詭計進行控制的不光彩世界迴歸他自己的部首干擾,無法破壞的額內心世界。天賜的厄運恰恰是西塞羅遇到的最美好和最幸運的時刻。他可以靜下心來,總結自己的創作。他不再在古羅馬的廣場上面對可以賄賂的法官們振振有詞地辯護,而是更願意在自己的著作《演說家》,闡明演說家藝術的本質。此時的他已把寫作當成了古羅馬廣場,不停地說着自己的心聲。他的得失是在是太多太多,從被元老院授予“國父”榮譽稱號,到一夜之間流亡,被同一元老院譴責。人生的欺負不斷,也只有在他六十歲的時候,第一次默默地沉思着把目光專注於自己,完成了許多著作,達成了一種清楚地認識。他不是一個人雲亦云的人,他是個走在歷史進程前端的前瞻人。在那樣一個歷史時代,大肆殺戳,戰鬥司空見慣,不言而喻。但他,強烈譴責戰爭是一種獸性,並要求即使對沒有權力者中的最沒有權利的人——奴隸也要善待。事實,時間,歷史驗證了他所說的一切是對的。他以先知的眼光預見到了羅馬將會衰落。他也成爲維護仁愛的第一人。但他的最終命運終不在自己的手中,他慘白的頭顱,寫過無數文字的智慧之乎,一同被釘在了他曾作過不朽演說的講臺上。這該是何等的慘烈,釘的不僅僅是他的軀體,是他的思想,更是象徵共和國的毀滅。

我看到了生命所展現出來的光芒,在那悲慘的畫面中。他的知識、他的思想、他的觀念在此照耀着整個世界,茨威格也像他一樣,安靜地走了……

再來,想說說茨威格的寫作手法。

《人類羣星閃耀時》是個歷史的特寫。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豐富的情節起伏,只是真切地在說。可是,讀他的文章不會覺得很枯燥,平鋪直敘不是他的風格。他運用了藝術的形式, 調動了歷史的感人之處。就如《一夜之間的天才》,那首至今令我難忘的《馬賽曲》。我是在一平空白中,知道這曲,不知道它的旋律,也不知道它到底有怎樣的意義。讀完他寫的文字,腦海中便有了那個雛形,是個無與倫比的曲子。他運用大量的側面描寫,通過寫《馬賽曲》在教堂、在劇院、在俱樂部、在軍隊中的演唱,讓人馬上就能感受到它的傳播速度之快、之廣,從而感知歌曲所具有的歷史意義和感人的力量。他有時還運用一些心理的描寫,讓人感受到不同的意味,“他可能愛她嗎?縱使他能再見到她,又能指望什麼呢?”我會停下,好好地想想。或許這就是作者或讀者的交流。深感語言的藝術真是一門大學問,還有茨威格真是個天才!

他書中的主人公不是所謂的“英雄人物”而只是些失敗者,悲劇人物。可是人性在他們身上熠熠發光!用他的話說:“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着光輝,普照着終將消逝的黑夜。”

  【篇二】《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

奧地利着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人類羣星閃耀時》,共收入他的歷史特寫15篇,分別向我們展現了15個決定世界歷史的瞬間,在這15個最具有歷史意義的瞬間,人星閃爍,那一刻,便是永恆。

羣星閃耀時,我以爲一定是記錄那些功各顯赫的人物,然而,不完全正確,那些閃耀過的羣星,雖然在那一刻,使得天空澄澈,玉宇清澄,然而也可能只是一個,可能是微小的,並不起眼的星辰在那一刻閃過光,改變了許多東西,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正如千年帝國拜占庭的隕落,是因爲那個無名星辰忘記關閉那扇凱爾卡門,在它敞開的那一秒,就將拜占庭推進滅亡的深淵;巴爾沃亞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爾奇蹟的精神復活;歌德的老年熱戀悲歌;滑鐵盧戰場上拿破崙的一分鐘以及魯熱神佑般的《馬賽曲》創作……

記傳的'不全是那些被神化般的人,還有一些近於小人物心態而又因爲種種原因留下了一些輝煌或不平凡的人。比如巴爾沃亞對未來和財富有着近乎本能的渴求,這種毫不崇高的初衷反而會在某種程度上促使他有更大的發現、促使他不得不前進。巴爾沃亞雖然渴望被人敬仰發現太平洋的偉大功績。可同時他的缺點過於明顯,他的優點和缺點都鮮明無比,但真實的人性不可能是一白如紙或一黑如墨的;又比如《馬賽曲》的創作者魯熱在歌曲誕生後便不再發光。他生活墮落,四處躲債,甚至蹲過牢房。魯熱的歌被人傳唱,但他卻被人遺忘,甚至他去世時,也沒有人知道他是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纔想起他的名字。魯熱,僅僅在創作《馬賽曲》的那一夜是天才。

在這本書中,有許多令我震撼的話語,就比如亨德爾的內心獨白:睡覺!睡覺吧!睡着了就能忘記一切,睡着了就能忘記任何痛苦;一個人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在人生中途富有創造力的壯年,發現自己此生的使命;一個民族,千百萬人裏面纔出現一個天才,人世間數百萬個閒暇的小時過去,方始出現一個真正的歷史時刻。

人類星光璀璨的時辰,也未必是那些日後聲名顯赫的人物。

  【篇三】《人類羣星閃耀時》讀後感

《人類羣星閃耀時》是斯蒂芬·茨威格的名著,這是不一樣的歷史,也是對天才的禮讚。正如他所言,歷史上的英雄際會、天才輩出時刻,往往也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茨威格的這種歷史敘述方法,與《萬曆十五年》有所相似,但是這種不拘一格的歷史敘述方式,的確與衆不同。而且歷史敘述的切入點更是別具一格。雖然我們不太贊成他的歷史觀,但是他對歷史的洞悉非常細膩,英雄或者天才對歷史的推動也是作用巨大。他所觀察考察的歷史細膩的多,但是有時候微觀之下,並非就是全部,並非就是真相。

不過,茨威格《人類羣星閃耀時》不是純歷史的視角,這是對天才的禮讚,也是對歷史人物的認識。他的這部作品中,涵蓋了探險、戰爭、音樂、文學、哲學、社會等方方面面。他用自己的敘述與思考,對歷史、對天才進行了思考,以此充實人們的智慧,豐富人們的情感,開拓人們的生活,服務人們的需求。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對歷史進行定性,因爲歷史還在發展中,歷史不是終結,而是持之以恆的延續着。歷史青睞有準備的人,但是怎麼準備?準備什麼?歷史並沒有明確告訴我們。歷史有偶然性,但是歷史更有必然性。《人類羣星閃耀時》給我們的是勇敢的擔當,靈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有的,需要實踐更需要智慧。

其實在我們的觀念中,一直也是如此的期待。正如古語所講,“欲成非常之事,須待非常之人。”天才不僅僅是才華,更是把握機遇的能力。以付出和努力把才華發揮的淋漓盡致。沒有埋沒,沒有浪費。中國人的觀念中很早就強調“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天才的堅毅和執着是成就功業,得“三不朽”的根本。

天才也有生逢其時,否則天才也會悄無聲息的失去美好的時光。時代造就英雄,天才出於勤奮。正如《論語》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這個道理對於天才同樣適用。

蘇東坡早就講過“高處不勝寒”。天才無不如此。孤獨寂寞的先行者,需要忍受不理解,需要承受失敗,需要面對冷嘲熱諷,在這片境地裏,凡夫俗子們絕不敢涉足。“雷池”真的不可越嗎?對於天才沒有禁區,沒有不可能。當然,我不是指的社會的法律和道德

《人類羣星閃耀時》,閃耀過,還會再次閃耀。一個偉大的時代,不可能沒有天才的誕生,也不可能沒有天才的推動和創造。當羣星再次閃耀時,我相信會有我們當中的一個、兩個、三個……。

民族需要自信,國家需要自信,天才就是自信的象徵。帕斯卡爾、牛頓、愛因斯坦,拿破崙、歌德、托爾斯泰,雖然是高峯,但是我們不能把他們當成不可逾越的最高峯。“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