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海漫記》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教海漫記》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海漫記》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海漫記》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教海漫記》讀後感1

“誰也說不準哪塊雲彩會下雨”。於永正老師不論到哪兒去,帶的第一件東西就是書。看書之餘,習京胡,唱京戲,練書法,彈月琴,研丹青,弄詩文……學什麼,都很投入,用心去悟,盡力朝着悟出的感覺靠攏。(捫心自問,我們做得到嗎?我們想過這樣去做嗎?)

藝多不壓身,即使用不上也無妨。其實,豈有用不上之理?

學會和家長相處。“告狀”等於宣佈老師無能。解決問題最好辦法是老師到學生家裏走走。和家長相處,也要處“心”。多份瞭解,多份感情交流,多份體諒和關心,就多份教育的希望和成功。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說:“如果我所見的比笛卡爾要遠一點,那是因爲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緣故。”少“虛”缺“誠”,是學習的大敵,做人的大敵。“站”的意思,第一是“學”,第二是發展、創新。

以人爲鏡。這是唐太宗說的。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周圍的同事是距離自己最近的鏡子,用他們來對照自己,看得更真切。“鏡子”是動力,是鞭策,也是警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學生有親有疏,是當老師的大忌。於永正老師說:“熱愛所謂的差生吧!我想,大家都會有這種感覺,畢業之後見了老師老遠就打招呼的,多數是他們;老師有困難伸出援助之手的,多數是他們;逢年過節進老師家門檻最多的,還是他們。”

童心未泯。巴金愛繁星。於永正老師愛學生。發現美的眼睛至少具備兩點:一是要具有孩子的好奇心,二要有思考的習慣和能力。才華的高低,取決於思索的能力。

爲了岳母和妻子。我把激動和興奮藏在心裏,然後轉化爲追求事業的動力。

初讀社會。“社會”這本書的第一頁,是一首詩,和諧、雋永、美麗、流暢。社會這本書得冷靜地讀,坦誠地讀,超然地讀,把自己擺進去讀,有時還得和朋友一起讀。

“沒腦子”。生活中的於永正老師經常忘事,爲此,張慶老師爲撰了一副聯兒。上聯:這也忘那也忘惟上課不忘,下聯:此亦長彼亦長數語文最長。

爬格子。爬格子磨練了我的注意力,磨練了我的意志。檯燈下的這片小天地明亮而溫馨。“不要懶惰,不要強調自己忙,一定要拿筆寫東西,從一節課寫起,從點滴小事寫起。”

老師,也是一本教科書。

  《教海漫記》讀後感2

今年暑假我拜讀了於永正老師的《教海漫記》,感觸頗深,才知道名師的背後都有着非同一般的付出和代價,這也正印證了另一位優秀教師的話:名師是幹出來的,而不是培養出來的。

於老師是一個很崇拜思考的人,他思考如何走進孩子的生活,思考如何教育好孩子,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提高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他的思考從未間斷過,因此他一直在進步着,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於老師終於在思考中戰勝了自己,戰勝了他人,從一個"無知"的新老師,成爲教育部在"跨世紀名師工程"中,向全國推出的首位名師,這就是思考所取得的成績。

不愧爲名師,他的思想真的很有見地的。在教育篇中,於老師告訴我們要把自己當成孩子的朋友,要"蹲下來看學生",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用心靈和孩子們溝通。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世界,要知道在孩子們眼中,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的確,孩子們的內心充滿着幻想,作爲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給理想插上翱翔的翅膀,千萬不要讓孩子天真爛漫的聯想和想像在我們的搖籃中夭折。當然這一點說來容易,做起來就有相當的難度了,需要教師用很長時間、很多精力去體會,尋找教育的最佳方法。

教學篇是我感觸最深的。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我學會了許多有關教學的方法。我就其中的一個方面淺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微笑教學。詩人說:微笑是陽光。教育心理學家說:微笑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潤滑劑;老師帶着微笑出現在課堂上,就會在教與學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樑,就能讓學生在和藹親切的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乳漿。有人說:"於永正教學上的成功,多半歸功於他的`微笑。"這並不是誇大其詞。於老師非常愛他的學生,很少對學生髮脾氣。在教學中於老師總是微笑着講課,微笑着引導,就連學生犯錯誤時也是用微笑來做提示。就這樣學生不再把老師當作局外人,而是當作好朋友在一起研究、探討問題。孩子們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中沒有壓抑感,當然敢於思考,勇於創新,對語文學習自然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學了,願意學了,開始主動學了,那麼學習成績也就會有明顯提高了。所以微笑教學是我們每位教師都要學習的。

於老師提出在教學中要微笑,我想拓展一下,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不妨也採用"微笑教育"。學生們還很小,在這個不諳世事的年齡段,學生們犯些小錯誤是避免不了的,我們要理解學生,我相信學生們也會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其實小孩子是很容易受感化的,當老師以一種微笑的姿態對待他們的錯誤時,孩子們好像迅速地長大了一樣,很誠懇地向老師承認錯誤。如果拿嚴厲的批評與這種批評方式作比較,效果就很明顯了。嚴厲的批評之後,從表面上看,學生低下了頭,也認了錯,內心如何呢?這種批評的背後隱藏着很大的隱患,即學生會對老師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會對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失去興趣。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也就不再積極,成績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那麼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效果。而相反,老師總是微笑着面對學生,包括微笑着對待他們的錯誤,學生們一定會被老師的包容所感動,一定會從內心深處感激老師,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教育教學中的"良性循環"。

當然,紙上談兵是再容易不過的了,如果落到實處可就難了。要知道這種笑不是硬從嘴角和皺紋裏擠出來的,不是硬裝出來的,微笑的背後需要有老師寬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豁達的氣度,開朗的性格,豐厚的知識,詼諧的談吐以及端正的教學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別的,乃是老師的美德懿行,知識和能力的結晶。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和艱辛。

於老師在教育教學方面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那麼年輕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也要以於老師爲榜樣,努力完善自我,在微笑中教育孩子,在微笑中幫助孩子成人成才,成就他們的未來。

  《教海漫記》讀後感3

這幾天,我再次拜讀了於永正老師的著作——《教海漫記》。讀着讀着,竟忘記了吃飯,忘記了睡覺。書中每篇文章不長,在每一個字裏行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愛"。

無論是露一手,還是對學生的忍耐寬容;無論是借他山石,還是要做到堵截和疏導;無論是翹起大拇指,還是紙條的魔力;無論是批評的藝術,還是盡在不言中;無論是蹲下來看學生,還是教育,有時候很簡單……無不滲透着於老師的智慧、於老師的力量、於老師對學生的愛……讀着這本書,我除了佩服於老師,還是佩服於老師,同時,也更加知道了應該怎樣用平等的心去愛孩子,怎樣愛才算是真正的愛。

一、尊重學生,把握批評的技巧

於老師認爲批評有"說服"和"看服"之分,倘若能把握好時機,講究點方法,效果會更佳。確實如此,記得有一次上課,我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課。猛然間,我卻發現小霞正在用手捋着飄在胸前的長髮,還傻乎乎地笑着,不用說,她走神了。仔細一看小霞,才發覺,今天,她特意梳了一個少女頭型:頭上部的頭髮紮成一束,混同其餘的頭髮披散在肩上,再配上她那件漂亮的裙式上衣,簡直就是一位美超女。此時,她正在欣賞那飄在胸前的調皮長髮。這怎麼能行?這可是在上課啊,在我的潛意識裏:絕不允許任何一個同學在課堂上走神!我生氣極了,大聲訓斥,讓小霞站起來……一連串的想法在我的腦中閃過。可是,我知道,我不能這樣做,怎麼辦?怎麼辦?猛然間,我想起了於老師的批評藝術——批評有時候也需要默默無聲,事不宜遲,我借範讀的機會在教室裏巡走。在走到小霞的身邊時,我故意將她的手放在課本上,當我不經意地看她時,卻發現她的臉紅了。接着,我又富有激情地講起課來……

後來,我想起這件事,還真的感謝於老師。假如對於小霞因梳了新發型而走神的現象,我在課堂上大聲地訓斥、嚴厲地批評,肯定會傷小霞的自尊心,使她在同學之間擡不起頭來,而且,她可能還會以爲我是故意跟她過不去,產生逆反心理,也許,她還會大膽地號召愛美的長髮女生"效仿"她……那樣的後果,我們是難以收拾的`。相反,在於老師的啓發下,我用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善意地提醒了小霞不該走神,維護了她的自尊心,使小霞在我默默無聲的批評中改正了錯誤。

二、寬容學生,善待學生。

有人說,愛是一種能寬容別人的感情。於老師認爲,寬容更是一種美德,更能使學生取得進步。在這一方面,我深有體會。記得去年,我教的學生中有一個叫滕琳的,她從來不寫家庭作業。剛一開始,我對她可真是絞盡腦汁,嚴厲批評,她一臉虔誠;讓她課下補作業,她忙得不亦樂乎;請家長來,更是無濟於事。別的老師都戲稱她是不折不扣的不完成作業的老頑固。怎麼辦?難道讓她繼續"逍遙"?這可不行!晚上,空閒的時候,我又翻閱《教海漫記》,深深地被於老師那種對學生髮自內心的愛感動不已,他談到了對學生的愛,對學生的寬容,我恍然大悟,要不我也試着寬容滕琳一回?哦,對了,上週五的書寫比賽,她還獲得了全年級的三等獎呢,我要以此爲契機,試着"改變"她。第二天,我把滕琳叫進了辦公室,隻字不提她不寫作業的事,一改往日對她的嚴厲像,對她說:"滕琳,你看,你的書寫多有進步啊,竟然獲得了全年級的三等獎,這說明你是一個上進心很強的學生。如果,你的各方面都像寫字一樣,你必成大器。好,你回去吧。"只見滕琳一臉疑惑地看着我,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我依舊笑着,拍拍她的肩膀讓她回去。

這一招果然奏效,第二天,滕琳竟然按時、按量、按質地完成了作業。雖然在後來的日子裏,滕琳也有過不完成作業的反覆,但是,她比以前確實進步多了。

仔細想想,面對不完成作業的學生,我們的嚴厲換來的是敬而遠之,我們的苛刻換來的是冷漠敵視,我們的批評換來的可能是自暴自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的學生是成長中的青少年,希冀他們不犯一點錯誤,希冀他們完全按照我們的意願發展,那永遠只是一種理想。生命需要提醒,也需要呵護與尊重,正如於老師那樣,當我們用一種寬容乃至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有失誤的學生時,我們會發現每個學生的與衆不同之處,才能發現每個學生生命的亮點。

總之,再次拜讀《教海漫記》,我再次被於老師對教育的熱愛之情所感動,也被他對於問題處理方式的精妙所折服。"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後的教學道路還很長,我會一如既往地吸取於老師的教育教學精華,做一位時刻爲學生着想、愛學生一切的教師。